-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及审校:凤城一中高一语文组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而言,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B. 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C. 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D. 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来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 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C. 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D. 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B. 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C. 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 D. 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他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B项,强调“保护村落同时推进城镇化”说法错误,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可知,文章意在强调保护好古村落。C项,“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中“不是……而是”关系错,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D项, “只要……就”关系错误,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说法错误,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项,“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说法错误,范围失当,原文是多数来自农村。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多了。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可以说在接近100%的情况下,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就被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的单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不信的话,你只要上985高校和三流院校的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985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TOP10 申万一级行业 硕士博士占比(%)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银行 8.94 71.69 计算机 6.7 57.13 传媒 5.77 49.13 建筑装饰 5.35 42.77 房地产 6.29 39.41 国防军工 9.3 38.96 通信 5.09 36.77 公用事业 4.21 34.89 综合 6.51 33.73 非银金融 7.31 30.68 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 材料三: “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不过在工作中庞浩也看到了自己在发展前景上的学历短板,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 如今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已超过60万人,20年间,研究生扩招疯涨了11倍,甚至超过了本科生。研究生如此扩招,研究生就业势必遭遇“高学历泛滥”困境,造成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超过岗位本身的需求。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使得买方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而买方市场的优势又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 (摘编自中国民生网) 材料四: 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这包括,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也包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实际上,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理的依据。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的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86%。而且,半年之后所有的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1.8%。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都会在茫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能吃香。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商品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一些看似强大无比、能吃一辈子的专业,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创新而倏然落伍。正如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无霸的倒塌,许多专业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失去社会土壤。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十年之后,谁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能消灭哪些专业和工作。此语境下,能否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 (摘编自中国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使你的工作经历再多、情商再高,如果没有学历这一前提条件,很多单位在招人时连机会都不会给你。 B. 根据材料二,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占比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均占比最高。 C. 若干年后,一些专业可能会失去社会土壤,我们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 D. 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大学所有的专业在毕业时就业率都能超过八成,半年后就业率能超过九成。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985高校毕业生,而且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毕业生最多。 B. 大学设置的专业都有其合理的依据,我们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总会找到自己的岗位。 C. 从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来看,非银金融和银行的人均月薪较高,因此,学生报专业会首选与这两个行业相关的专业。 D.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商品快速迭代,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所有从业者而言,都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6.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说说如何看待学历与工作、收入的关系。 【答案】4. B 5. B 6. ①做研究工作,不只看学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但一般情况下,学历越高,理论基础就越深厚,发展前景相对较好。②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银行占比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均占比最高”错误。根据材料二表格“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TOP10”分析,“国防生”的“硕士博士占比”为9.3%,而“银行”的“硕士博士占比”为8.94%,国防军工硕士博士占比高于银行。故选B。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A项,“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985高校毕业生”错误。结合“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分析,原文为“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 C项,“学生报专业会首选与这两个行业相关的专业”错误。结合“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理的依据。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的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86%。而且,半年之后所有的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1.8%。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都会在茫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能吃香”等分析可知,学生报考专业时候,不一定就只看收入,应该是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如就业前景、个人兴趣等。 D项,“对于所有从业者而言”错误。结合“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分析,原文“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 故选B。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根据文中的“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等内容概况总结,意思对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 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霞光灿烂的早晨 陈忠实 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 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 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 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可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 杨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十九年来,他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无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可惜!没有抓到一头!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在自个的责任田里劳作了。 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一听见别人干活,恒老八躺不住了。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个寒颤。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那是杨云山嘛!狗东西,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回,赶紧回去。 恒老八下了坡,刚到村口,老伴迎面走来:“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你倒好,睡到这时光!” “八叔——”玉琴跑着喊着,挡在当面,“我那头黄牛,不吃草咧,你去给看看——” 不等老八开口,八婶转过身来:“各家种各家的地,过各家的日月了。他给你家去看牛病,谁给他记工分?” “你这人——”老八瞪起眼,盯着老伴。这样的话,居然能说得出口来,还说她贤明哩! “嗨呀!我说笑话嘛!”八婶勉强笑笑,算是圆了场,转身走了。 牛只是夜里受了凉,没什么大碍。八老汉给牛扎了针,又叮嘱了几句。婆媳二人要留他吃饭,挽留不住,说着感恩戴德的话,送到门口。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 老远就看见公社郑书记站在自家门口的粪堆前,帮老伴敲碎冻结的粪疙瘩,还笑着说着什么。郑书记一大早到村里来,有啥事呢? “老杨,听说你舍不得那些牛马,还落了泪?”郑书记哈哈笑着,“是吗?” 老八咧着嘴,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信哩!你为那些四条腿熬费过心血,有感情哩!”郑书记蹲下来,掏出烟袋。“分了牲畜后,现在好多三十来岁的年轻社员不会喂牲畜。问题很普遍。我今日来,想请你到咱公社广播站,讲讲牛马经。” “我说不了话……”老八着实慌了。 “好多人要求请你讲哩!”郑书记说,“我还得找队长,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一言为定,明天晚上到公社来,我在广播站等你。讲一小时两块,按教授级付款!” 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街道里的柴禾堆,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红的或蓝的房瓦,光秃秃的树枝,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 “跟你商量一件事。”恒老八对着扑出灶堂的火焰点着旱烟,给老伴说,“咱得买牛。庄稼人不养牛,抓摸啥呢?一年务育一头牛犊,两年就翻身了。现时处处包产到户,牛价月月涨。我没旁的本事,喂牛嘛,嗨嗨……” 老伴端出一碗荷包蛋,放到老八面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居然嗔声媚气地说: “吃吧!吃得精神大了,再满村跑着去给人家看牛看马……” 老八却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了夜深难眠的恒老八对抓阄场景、饲养员生涯的回忆,以复杂纷乱的内心活动,暗示了乡村变革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B. 恒老八多年饲养牛马,又为离开牲畜而流泪,也十分渴望抓到母牛,最后打算自己买牛,表明他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 C. 小说对郑书记着墨不多,但从他请恒老八讲牛马经、要帮社员安排牲畜棚圈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个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 D. 八婶“嗔声媚气”的语气包含着微妙的情感,表面上嗔怪丈夫去帮人“看牛看马”,在心里她肯定丈夫的专长,也十分认可他的想法。 8. 乡村的变革使恒老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在叙述中穿插了环境描写,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1)更积极,特别有干劲。他看到懒民变化后,就想着赶紧干活去。(2)更自信,充满成就感(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凭着自己的专长,他受到村民的款待,又接到郑书记的邀请。(3)更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认为凭自己的本事一定可以发家致富。(4)更机智,学会审时度势。以前他只懂养牛,如今能根据市场需求找到致富门路。 9. (1)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形象。夜里的寂静氛围,烘托出恒老八内心的不平静。(或:清晨的微光与寒冷烘托出懒汉的变化、恒老八的勤劳。)(2)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连贯。景物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推移,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想法渐趋明朗的过程。(3)照应题目,象征着小说的主题。霞光灿烂的景象,象征着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项,“表明他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错误,表明他对牛马的喜爱,同时也是自己的专长。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核情节概括能力,要求概括“乡村的变革使恒老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答题时注意从文中关系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等角度分析,此题可以抓住文中的句子“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回,赶紧回去”“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我还得找队长,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一言为定,明天晚上到公社来,我在广播站等你。讲一小时两块,按教授级付款!”“咱得买牛。庄稼人不养牛,抓摸啥呢?一年务育一头牛犊,两年就翻身了。现时处处包产到户,牛价月月涨。我没旁的本事,喂牛嘛,嗨嗨……”从“更积极,特别有干劲”“更自信,充满成就感”“更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更机智,学会审时度势”的角度概括答题要点。 【9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内容主要从人物的心情以及主旨的角度分析,结构主要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找到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街道里的柴禾堆,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红的或蓝的房瓦,光秃秃的树枝,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从内容看前面的三处“写夜里的寂静氛围,烘托出恒老八内心的不平静”,最后一处注意从“象征着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这一主旨的角度分析。结构上综合看这些景物描写写出时间的推移,同时也是人物的心理的变化过程;结尾的部分照应标题“霞光灿烂的早晨”。 【点睛】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①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高祖本纪》有删改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自以精兵三万人……大破汉军。汉军皆走……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②,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③。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④。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⑤。 ” ——《项羽本纪》节选 【注】①沛公,汉高祖刘邦。②孝惠,刘邦的嫡子;鲁元,刘邦之女。③本段史料在《高祖本纪》中没有写双方军队的人数,第四处省略号后的故事在《高祖本纪》中没写。④太公,此指刘邦的父亲。⑤本段故事在《高祖本纪》中也没写。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B.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C.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D.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11.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王、侯、伯、子、男。 B. 符,中国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二为一方有效,如兵符、虎符等。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C. 弃市,是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有。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 D. 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时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指称臣。 12. 下列对原文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杀秦王子婴,说明刘邦宽厚仁德容人;但他也有极端自私、薄情的阴暗一面,比如为了自己逃命,几次从车上推下自己的亲生儿女。 B. 刘邦进入咸阳后,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封闭府库,还军霸上。这足以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C. 与项羽的屠烧做法形成对照,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秋毫无犯,赢得了秦地人民的拥护,人心所向为他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D. 就节选部分而言,《高祖本纪》对刘邦多有赞美,哪怕是顺手一笔写了刘邦的本性,也是淹没在刘邦能从谏如流、宽政爱民的众多信息之中,而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则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刘邦冷酷无情的一面。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2)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秦地的百姓非常喜悦,争着把牛羊酒食拿来慰劳(沛公的)士兵。沛公又辞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并不缺乏,(我)不想让大家破费。” (2)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寒冷时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为父母铺床扇凉。早晨起床,应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伺候父母安睡 。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先”是率先、最先的意思,句意应该是在各路诸侯中最先,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 “素车白马”是驾着白车白马的意思,“以组”,是用丝绳,是“系颈”所用的方式,结合句意内容分析,“素车白马”“系颈以组”不应该断开;“封”的宾语为“皇帝符节”,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 句意:汉元年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 故选D。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由高到低依次是:王、侯、伯、子、男”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是:公、侯、伯、子、男。各朝代略有不同。秦以前君主称王,封爵中最高的一等为公。秦始皇称帝,西汉以后最高封爵为王,皆封与皇子。西晋以后,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名称合并,但最高一级的王、亲王只封与皇族。故选A。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错。“欲止宫休舍”说明他还是觊觎秦宫中的财宝美色的,不是丝毫不为所动;“乃”字说明“封秦重宝财物府库”并非刘邦本意初衷,是经过樊哙、张良劝谏后才采取的举措。故选B。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飨”,用酒食款待,用酒肉犒劳;“让”,辞让、推让;“受“,接受;“乏”,缺乏;“费”,花费资财,耗费。(2)“冬、夏、晨、昏”,在冬天,在夏天,在早晨,在晚上(名词作状语);“则”,连词,就;“温”,为父母温暖被窝(形容词作动词);“凊”,清凉、寒冷,为父母铺床扇凉;“省”,探望;“定”,安定、稳定,此处意译为伺候父母安睡。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秦二世三年(前207),楚怀王任命沛公为砀郡太守,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和诸将相约,谁先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做王……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zhǐ,纸)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城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项羽于是向西行进,一路屠杀,焚烧了咸阳城内的秦王朝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毁灭的。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 这一年春天,汉王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兵马,共五十六万人,向东进兵讨伐楚国。项王……自己率领精兵三万人……把汉军打得大败。汉军四处逃散……汉王才得以带领几十名骑兵慌忙逃离战场……汉王在路上遇见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带上车,一块儿西逃。楚军骑兵追赶汉王,汉王感到情况危急,就把孝惠帝、鲁元公主推落车下,滕公夏侯婴每次都下车把他俩重新扶上车,这样推下扶上有好几次。滕公对汉王说:“虽然情况危急,马也不能赶得再快,可是怎么能把他们扔掉呢?”就这样,姐弟俩才得以脱险。 就在这个时候,彭越几次往返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王为此深感忧虑。他做了一张高腿案板,把汉王父亲太公搁置在上面,向汉王宣告说:“现在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汉王说:“我和项羽作为臣子一块接受了怀王的命令,相约结为兄弟,这样说来,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就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建[注]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 “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 C. 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 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15. 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答案】14. C 15. ①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②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错误,“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意思是木槿飘落,但它初开时鲜艳无比,听闻蝉鸣,第一声格外响亮。此处作者用“初”“第一”自然景物的美好指友人郑处诲刚登进士第不久,正处于人生的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关爱和满怀希望之情。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赏析诗词情感类的题目,首先要通读诗词,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题目、作者、注释、意象特点、抒情的词句、抒情手法等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诗词中抒发情感的题目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抒情的对象,二是抒情的原因。颈联的抒情对象为“故人”和“白发”,由此不难得出,因故人离去白发频出作者感慨与朋友不能长时间相聚,不知不觉间年华已不再。尾联由“期君”一词可知,作者刚刚躲过了一场政治风波,所以希望友人也能够隐藏盛名,远离祸患,以此表达对友人的关爱与劝诫。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弟子规》中表达看到他人的善行义举就想到学习,相差很多也要赶上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无奈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表现了他求贤若渴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见人善 (2). 即思齐 (3). 纵去远 (4). 以渐跻 (5). 人生如梦 (6). 一尊还酹江月 (7). 周公吐哺 (8). 天下归心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善”“纵”“尊”“酹”“哺”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这场争夺无名高地的激战整整 了八个小时。 (2)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 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3)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 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 继续 策划 证明 B. 持续 策划 证实 C. 持续 策动 证实 D. 继续 策动 证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持续:延续不断。结合“激战”“八个小时”分析,主要讲激战持续八个小时,选用“持续”。 策划:筹划、谋划。策动:策划鼓动。结合“统治者”“怎样镇压农民起义”分析,主要讲统治者谋划如何镇压农民起义的,选用“策划”。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的真实性。证实:证明其确实。结合“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分析,主要是讲证明“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的确实性,选用“证实”。 故选B。 【点睛】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要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同中之异”。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现有物流通道的基础上,榆中县人民政府计划兴建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将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农业综合市场。 B. “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将以此为契机,明确发展方向,推广“人与生物圈”的核心理念和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C.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的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相关产品在银行、机场等相对安全封闭的局域网环境下应用广泛。 D. 广场舞是当下非常流行的健身运动,专家提醒老人们,过度跳广场舞也会损坏膝关节,老人运动最好以游泳散步骑车为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和辨析。A项,成分残缺,“将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农业综合市场”,该句缺少主语,应在“将成为”前加“该采购中心”。B项,搭配不当。“推广”和“保护”不搭配,可以在“生物多样性”前加“促进”。D项,句式杂糅,错在“老人运动最好以游泳散步骑车为宜”这句,应删去 “最好”。所以选C项。 点睛:首先要熟悉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查找病句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最后分析语境,看成语的意思,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方面与语境是否相符。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民族大多都会思考什么是死亡以及它的意义是什么。①对于死亡的认识,灵魂的归宿,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看法,②人们对肉身死亡的认定标准是一致的:心跳不再、呼吸停止。③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原来的死亡认定方法受到了挑战。一方面,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心脏等器官在患者已经被认定死亡之后仍然能够体外培养和存活,④最终发展为今天的器官移植技术。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大脑在生命中的核心作用。同时,脑电记录仪的发明和使用,⑤使医生能够检测患者的大脑功能是否完全丧失,⑥脑死亡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管 但 可是 并 / 因此 B 尽管 但 然而 并 也 所以 C 尽管 也 却 而且 / 所以 D 不管 却 但是 进而 也 因为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选用词语。①处与②处在语意上构成了转折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选用与搭配;③处又在前句的基础上构成了转折,因为这个语段更倾向于书面语的语体色彩,所以用“然而”;④处与上句语意上是并列的,用“并”或不填均可;⑤处和上句也是并列关系,用“也”就可以;⑥处与上句构成因果关系,用“所以”即可。故选B。 20.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世界园艺博览会”下一个定义。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项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活动,它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承办,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它是非贸易性的全球性展览会。 【答案】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承办的,旨在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非贸易性的全球性展览会。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下定义的形式考查。解答此类试题,根据题干的要求,首先对各句做初步压缩,其次按照下定义的一般形式设计或者选择一个基准句,这个基准句当然要是一个单句,最后把各个短句这压缩出来的内容变换成相应的定语或状语并放在基准句中做合理的修饰成分。(1)讲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影响;(2)讲世界园艺博览会承办方式;(3)讲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宗旨;(4)讲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性质。根据下定义的性质,基准句是“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全球性展览会”,其它的四个要点分别转换成相应的定语。但必须安排好多层定语的顺序,其依据是语法要求和一般逻辑事理。先用介宾结构引入对象,再表示对象的特征(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按照字数要求,加以简练润色就可以得出比较理想的答案。 21. 将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俄方今年4月成功试射了能突破现在所有的反导系统的可以从不同方向从多个目标中进行识别性攻击并被誉为导弹家族中的“绝对王者”的高超音速弹头。 【答案】①俄方今年4月成功试射了高超音速弹头。 ②这种弹头能突破现在所有的反导系统。 ③这种弹头可以从不同方向从多个目标中进行识别性攻击。 ④这种弹头被誉为导弹家族中的“绝对王者”。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提取句子主干,然后再将其它成分转化成几个短句即可,本句的主干句为“俄方今年4月成功试射了高超音速弹头”,其它三个短句可以围绕“弹头”阐述,注意不能遗漏信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参观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材料2:多年前,有人问金庸先生:人生该如何度过?他答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材料3:记者采访《小偷家族》中老奶奶的扮演者树木希林:“对于年轻人,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建议?”她回答说:“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致正值青春的我们”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致正值青春的我们 梁任公先生在那篇振聋发聩的《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青年人若乳虎雏鹰,既要有搏击四海的斗志,也要有不畏风雨的勇气,纵风刀霜剑严相逼,也要逆流而上,博一个岁月无憾,青春无悔。 今天的老者是多年前的青年人,而今天正值青春的我们也会垂垂老去。我们何其幸运,生长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饥饿的和平年代,物质的极大富足让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今天繁荣的中国,沉淀着无数前辈们鲜活的青春,而祖国更加昌盛的未来,正等着我们用青春去铸就。 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唯有锦绣之思想,方能成锦绣之人生,乃至锦绣之江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只有为思想插上正义的翅膀,才能鹏程万里,不畏迷途。传说岳母曾在岳鹏举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正值青春的岳鹏举从此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抗金救国。而奸臣秦桧只为苟且偷安,虽有才华,却最终成为人人唾弃的“缪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与结局,何尝不是青年时代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之使然? 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激流勇进,用果敢与毅力去践行先哲传下的真理,既要承往圣之绝学,也要对讹误勇敢质疑,唯有躬行,方能开万世之太平。 梦想不是乌托邦的太阳,没有人可以终生活在象牙塔里。徐霞客少年时便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时光。他用双脚丈量大地,亲眼见证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奇景,也用事实证明了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确源头,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禹贡》中“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之说。实践出真知,当青春走出书本,才跨进真正的人生。 正值青春的我们,要不畏风雨、愈挫愈勇,在一颗种子里看到蓊郁丛林,在一滴水看到江河湖海。 生命的罅隙,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若不曾历经黑暗,如何知黎明曙光的温暖。著名作家莫言不仅历经童年的苦难,那部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巨著《丰乳肥臀》也一度遭到种种诋毁,但这并不影响他在逐梦路上继续前行,终于成为了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有不曾打倒我们的磨难,都将让我们更加强大,只要心向远方,惊涛骇浪又有何惧。 青春是一座永不荒芜的城,这里铭刻着我们的命运与希望。我们在这里铸就此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带着最初的梦想勇敢出发,用一生的时光去走一走在万卷书上读过的万里路,不畏艰险,风雨兼程。当须发皆白时忆起这座城,我们还可以说一句:青春无悔。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明代思想家洪应明如是说。人生苦短,韶光易逝,愿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勇敢前行,以虔诚之纸笔,书写自己最浓墨重彩的青春。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题是一道多则材料的命题作文,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材料一中习近平主席主要强调了青年的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以及要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的养成。围绕这则材料的内容,可从青年如何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角度写作,如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还可从青年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国家的作用角度立意,如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广大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 材料二是金庸先生的一句话:大闹一场,悄然离去。“大闹一场”指人在活的时候要活的轰轰烈烈,有所作为。别等你的大好青春流逝,才去感叹少壮不努力。所以,还是趁着年轻,多折腾,给自己多些选择,等到老了,回顾一生,也不会后悔。人生短短数十年,不折腾你怎么心甘?“悄然离去”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抱怨、不后悔,只会感谢自己的曾经努力和付出。可从要活得有价值,活得轰轰烈烈,不辜负自己的青春,要勇于拼搏,勇于创造等角度写作。 材料三是著名演员树木希林的一句话,“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这句话突出了青年人的特点,任性、狂放、大胆;太过于有自己的主见,不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自尊心很强,说不得,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可是,事实上自己的思想有很多欠缺。可从如何塑造青年的正确价值观角度写作,如要尊重客观,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结构示例: 1、珍惜韶光:联系个人的成长,用议论说理的方式,谈论青春的宝贵和重要。 青春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我们拥有花一样的年华,充沛的精力和灵活的头脑。青春是一个人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我们从少年时代走来,经过青春期的过渡即将走向成熟。青春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个有所作为的时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古训督促着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时期中我们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牢固的基础。青春是如此的宝贵和重要,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青春,好好把握自己的青春。 2、青春随想曲:用抒情散文的方式,讲述自己对青春的认识。 青春,你是春天里的第一抹新绿,突破严冬的萧瑟和荒凉,给人们送来春天的问候;青春,你是孩子灿烂的笑脸,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活力;青春,你是老人在公园健身时所练的太极拳,所跳的迪斯科,“人老心不老”的信念使每个人对你都不陌生;青春,你是祖国经济腾飞的坚定步伐,是听到北京申奥成功后人民的欢呼,积极向上、永不停步是对你最好的解释。 3、灰色青春: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自己在青春期的某些经历和感受。 四月二十一日星期天雨 天又下雨了,我站在窗口凝视着窗外在雨中穿行的人们,脑子里回想着爸妈昨晚争吵的情景。记忆中,爸妈的不和似乎是由来已久的事情,吵架已司空见惯,更别说平时的冷嘲热讽,其实他们争吵的原因不外乎那样几个:我、亲戚、工作……,真搞不懂爸妈当初是怎样走到一起的。每次在他们争吵过后,我就成为他们争取的目标,他们分别向我倾诉着自己的烦恼和苦衷,我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变得日益的冷漠和无动于衷。 天下雨了可以打伞,那么,心里下雨了,该怎么办呢? 4、不同的青春:采用童话、寓言的方式讲述人们对待青春的不同态度。 每个人出生时时间老人都会送给他一个名叫“青春”的盒子,谁对这个盒子越珍惜,谁拥有青春的时间就会越长。一天,时间老人来到人间,看到一个十六岁的小伙子没精打采、垂头丧气,而一个六十岁的老人笑口常开、生气勃勃。时间老人觉得非常奇怪,他好奇地先打开了六十岁老人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宽容、理解、爱心、自信、乐观……,而打开小伙子的“青春”盒子,里面装的却是:自私、嫉妒、悲观、自卑……。 素材积累: 1、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2、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3、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屈原 4、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5、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俞良弼 6、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7、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 8、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赫尔岑 9、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斯大林 10、时间在流去,我们在长大。有时青春很迷茫,有时青春也会堕落,我们要明白:青春不是风花雪月,青春也不是红杏绿柳,青春更不是富丽的象牙塔,它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是人生成熟的渐近过程,也是我们奉献的开端,因此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同时珍惜这唯一的青春,力争实现它的应有价值,虽然它是千金难买,但我们可以无限奉送给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事业。 【点睛】对于“材料类命题作文”,我们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审视材料,明确方向 对于材料类命题作文,我们往往只注重题目而忽视材料,因为题目比材料更直观。这样忽视材料的存在,往往是造成审题立意偏颇的主要原因。这里的材料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材料往往隐藏或暗示着写作的方向。 如:2012年江苏卷“忧与爱”这一命题,但从给出的题目来看,“忧”与“爱”两者是单纯的并列关系,但我们结合一下材料,不难发现重点应该在“忧”字上,“忧”中见“爱”。因为“忧”与“爱”并非对立关系,相反,“忧”是源于“爱”,“爱”得越切,也就“忧”得越深。“忧”得越深,就显示“爱”得越切。这样,审视好材料,也就更加明确了作文题目的写作方向。 (2)、把握命题,准确界定 把握命题,就是要对命题中所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的界定,我们既要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性,也要特别注意区别“邻近概念”和“近义概念”。一旦混淆了题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则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如,“忧与爱”这到命题,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必须对“忧”和“乐”这两个概念有明确的界定。这里的“忧”是一种“担忧”,是一种因爱而产生的“忧心”,万万不能和“愁苦”混淆在一起。 (3)、两者兼顾,梳理关系 在材料类命题作文写作中,要把“材料”与“命题”两者兼顾,明确两者间的关系,不可偏颇。一般来说,两个组成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着如下几种关系:1、导入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的指向,一步步引出命题本身;2、解说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加以必要的阐释说明,一般是借助材料来阐释命题所包括的内涵或命题所涉及的范围;3、限制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的内涵或外延适当加以限制,或者对写作侧重点予以暗示,以避免命题过大或过宽泛。梳理好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审题立意的第一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