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2017-12)

赤峰二中2016级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3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与丝路密不可分。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有第二个。”‎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丝绸之路”一词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自此,这条道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B.丝绸之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前者鼎盛于汉唐时期,后者兴起于郑和下西洋之后。‎ C.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物质交流,而且带来了文化交流,西方的宗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传入中国。‎ D.丝绸之路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所有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曾记录过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论述“丝绸之路”名称的起源以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过程。‎ B.第二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有力地论证了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多样性。‎ C.从物质交流到文化交流再到文化交融,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述丝绸之路的作用。‎ D.文章站在文化层面审视丝绸之路,是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丝绸之路是一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有助于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开展贸易。唐中期前,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后来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 B.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认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四大文化体系,而其唯一交汇点在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 C.骑毛驴的阿凡提的形象原型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并且它们的根源都来自于丝路。这一事实生动地体现了丝路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D.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诞生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成果。与此同时,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也因丝路而彼此交融,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巷口的守望 余显斌 那是条小巷,江南常见的小巷。‎ 巷子被粉墙夹持着,很深很深,深得如同岁月一样绵远悠长。巷子里铺着的细麻石子,也被岁月的齿痕打磨得光光亮亮。‎ 一个老人静静地坐在巷子里,他背靠着墙壁,头发大部分已成白色,面色苍白,满脸皱纹,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对面墙壁。他是个瞎子。‎ 巷子很静,偶尔的,有老太太买菜,提着篮子走过;有老头散步,拐杖敲着石子路,一路敲过去。然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只有墙头几朵花儿,在零零散散地开着。‎ 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条凳子上。一只大黄狗卧在他的腿边,间或叫两声,声音红铜一样亮,在巷中正午的阳光下跳荡着,一波一波的。‎ 一个女人走来,看见老人。女人俯下身子问:“老人家,太阳很大,你怎么不回家?”‎ 老人摇着头,他在等自己的儿子,儿子就是在这条巷子里走出去的,一直走向远方。走时,说他很快会回来的。现在,他在等那小子。老人嘟囔着,口水流下来。有人告诉女人,老人有老年痴呆,不听人劝。‎ 女人走了,走了好远,回过头来,深深的巷子中,老人坐在凳子上,狗卧在他身旁,不时叫两声,苍凉,孤寂。女人再来时,是个秋雨天,树叶飘零,老人仍坐在巷子口,面前放着个碗,里面有零零落落的钱。‎ 雨,丝绵一样细细密密铺下来。老人穿着一件破雨衣,黄狗卧在他雨衣下的一角里。细雨湿了老人的雨衣,湿了小巷,更湿了江南的天地。‎ 老人在雨中打着盹儿,头一点一点的。‎ 女人叹口气,悄悄走近,拿了些钱放在老人面前的碗里。老人一惊,醒了道:“山子,你回来了?”女人不说话,悄悄转身离去。老人侧了一会儿耳朵,长叹一声,摸着黄狗道:“不是的,是我做梦,梦见山子回来了。”老人的话,迅即被江南雨润湿,潮潮的。‎ 再次经过时,已是江南的暮春。‎ 老人面色灰黑,两腮塌陷,头顶上稀稀疏疏地长着能数得过来的几十根白头发,虽是坐在凳子上,但能看得出,他的腰弯得厉害,头挺着都有些艰难。和以往不同的是,他的身边多了根棍子。黄狗也不在了。‎ 老人听到脚步声,侧着头问:“山子,是山子吗?”‎ 女人涩着声说不是的,是过路的。然后放了些钱,转身轻轻走了。巷子中,只剩下老人,还有无边的雨,和雨里一声长叹。‎ 当女人在信里告诉我这些时,我捧着信,泣不成声。‎ 是的,我就是山子。女人,是我的一个同学。那个老人,就是我爹。‎ 我从小巷走出,走向远处,走进监狱。临走时,为了不让爹伤心,我说:“爹,我出去一趟,不久就回来。”爹点头说,好,好,我等你。‎ 可是,一个贪污十几万的人,怎么会很快就回来啊?‎ 我读罢同学的信,暗暗发誓,我要早日回去,巷子中,爹在等我,在晴日雨天里等我,从没离去。‎ 由于表现好,我获得减刑。‎ 我出狱时,又是杏花春雨天,细雨蒙蒙地下着。我没有丝毫停留,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巷子——爹日夜留守的巷子。‎ 天青色的烟雨里,巷子中空空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一个凳子,在雨中空落落的放着,已经淋湿。有过路老人告诉我,这凳子是一个老人的,他在这儿等他的儿子,可最终没有等到,倒在了这儿,闭眼前留言,凳子放在这儿,让儿子知道,爹在这儿等他,一直等着。‎ 我站在那儿,泪水滑落下来。突然跪在凳子前,喊一声“爹,儿子对不起你。”‎ 江南雨啊,扯天扯地地漫下来,遮住了天,遮住了地,遮住了仄仄的小巷。‎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山子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山子请求女人看顾老人、了解老人的境况,并且为了能回家看老人,山子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减刑。‎ B. 小说中的小巷狭长、悠远、寂静,老人在这里等待儿子,暗示了他无法排遣的无尽的孤独、寂寞、盼望和思念。‎ C. 老人静静地坐在凳子上,很少说话,很少动一动,像个泥塑,这说明他内心是平静的,他坚信儿子一定会回来看望自己。‎ D. 小说以很大篇幅描写老人等待儿子的过程,目的是突出老人在等待中饱受物质和精神上的煎熬。‎ ‎5. 小说开头写江南的小巷,有什么作用?‎ ‎6. 对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老人,有人说是山子,你认为是谁,请说明理由。‎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7-9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外卖市场日益火爆,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也随之产生。塑料或发泡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构成了外卖垃圾的主要部分。‎ 北京一家互联公司的白领对记者表示,带饭的时间成本太高,去外面餐馆吃又太贵;现在外卖商家有很多优惠,一般都比去餐馆吃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知道叫外卖会造成一些“白色污染”,但也难以抵抗外卖便宜、方便、快捷的诱惑。‎ 大量的外卖垃圾让保洁员们叫苦不迭。每天午餐过后,单位的垃圾桶里差不多都堆满了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外卖垃圾,要处理这些垃圾,着实令人头疼。而这些外卖垃圾,基本没有人回收,只能当生活垃圾处理掉。‎ ‎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很快,订外卖就是为了图方便,但是可能很少人意识到外卖垃圾问题。”某送餐员对记者表示,有的顾客即使在家可以用家里的筷子,也会因为外卖里没有配筷子而进行投诉。‎ 各家外卖平台的订单量正在快速增长,而这也意味着外卖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外卖垃圾的数量,虽然目前并没有权威统计数据,但可从外卖平台的订单量窥一斑而知全豹。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公布的数据,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大概在700万单左右,粗略计算,按照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59个足球场,大约15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 ‎(摘编自《一顿外卖付出多少环境成本?外卖垃圾问题亟待重视》,中国新闻)‎ 材料二:‎ 要想减轻外卖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曲睿晶认为,可以从减量化——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回收再循环,以及无害化——垃圾处理三方面入手。‎ 源头减量最容易但践行不足。除了保温防漏,不少外卖的包装过于严实甚至很“华丽”。 “饿了么”设计部总监张怿对此的理解是:“以前消费者可以通过店内装潢、风格等对餐饮品牌有形象认知。到了外卖时代,餐厅依然希望建立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因此选择以华丽的包装和富有个性的LOGO体现。”‎ 回收再循环也面临一定困难。一位废塑料收购从业人员对记者说,近期废塑料的回收价格一路走低,尽管外卖产生的餐具数量庞大,但对他们来说,把充满油污的餐盒从一堆垃圾里拎出来、再清洗的过程,耗费了大量人力,“回收外卖餐具更是赔本买卖”。‎ 而外卖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还不能用更加环保的材质替代塑料。成本太高,实用性差,且不一定环保是很主要的原因。在看似可行的替代方案中,纸质餐盒和聚乳酸的成本都是聚丙烯的2倍,生物基餐盒成本也很高,价格并无优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传统外卖餐盒多采用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其强度、耐热性、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因此受到商家青睐。纸质餐具除了易沾染油渍外,最关键是无法密封,运输中容易洒出来。然而最好的生物基材料餐盒和纸质餐盒也都含有一定的塑料成分,在生物基餐盒中,虽然40%左右的秸秆等物质可以直接降解,但另外60%的塑料则仍然存在同样问题。‎ ‎(摘编自《外卖垃圾围城大讨论;毁了下一代,还是在背锅》,《南方周末》)‎ 材料三: ‎ 外卖平台 美团外卖 饿了么 百度外卖 环保方案 青山计划[来源]‎ 蓝色星球 EP行动 推出时间 ‎2017年8月31日 ‎2017年9月6日 ‎2017年9月10日 具体措施 客户端增加“不需要一次性餐具”选项;设立“首席环保官”职位,成立专门团队负责推动“青山计划”的规划和落地。‎ 客户端增加“无需餐具”选项,并为选择该项的用户提供积分奖励。‎ 客户端增加“不使用餐具选项”;对使用环保餐具的优秀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入环保餐具供应商,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环保餐具成本。‎ ‎(表格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在线外卖行业深度解析报告:竞争、模式与投资策略》)‎ ‎7.下列关于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产生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快节奏的生活提高了人们做饭的时间成本。‎ B.外卖企业提供的服务方便、快捷,性价比高。‎ C.生活垃圾清运的速度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 D.很多消费者只图自己方便,环保意识不够强。‎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材料一揭示外卖垃圾大量产生的现状,分析了外卖垃圾产生的原因。‎ B.材料二分析并提出了减少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效策略。‎ C.材料三揭示了各个外卖平台应对外卖垃圾污染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D.目前解决外卖垃圾污染问题仍有困难,但只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就能很快解决。‎ E.当下制约外卖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成本。‎ ‎9.材料三列出的“青山计划”“蓝色星球”和“EP行动”这三个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又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完成10~13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客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大保,谥忠介。‎ ‎ (选自《明史·海瑞传》)‎ 注:①脱粟:糙米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试又称“秋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织造是明清于苏杭等地设立的负责织造衣料、制帛以供皇帝及宫廷之用的专局。‎ C.缙绅原本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宦将记事的手板插于腰带,后来成为官宦的代称。‎ D.谥是帝王或官员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海瑞谥为“忠介”,是表扬他忠诚耿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海瑞为政清廉,都御史从淳安县经过,海瑞招待简陋,让鄢懋卿非常愤恨,但也只能收敛威风离开。‎ B.明世宗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却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抓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雷厉风行,有些奸民乘机告状,朝中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帝还是下诏书褒奖海瑞。‎ D.高拱在海瑞任南京粮储之职时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于是告病还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2)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南归阻雪 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①,日夕望京豫②。‎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③耻还家,裴回④守归路。‎ ‎【注】①宛许:泛指今南阳许昌一带。②京豫:指东都洛阳。③十上:指作者十次上京赶考。④裴回:一作“徘徊”。‎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滞宛许”“望京豫”点明诗人滞留的地点及遥望之所,照应了标题的“南归”。‎ B. “旷野”“孤烟”“归雁”等意象既勾勒出苍茫的环境,又暗指诗人的心境。‎ C. “饥鹰捉寒兔”,貌似写鹰在积雪天的饥饿难耐,实则还隐喻作者自身景况。‎ D. “少年”句诗人为自己少年时只知舞文弄墨、专注于诗词歌赋而心有悔意。‎ E. 全诗语言不事雕琢,清新简朴却又能淡而有味,意境清旷又不失飘逸韵致。‎ ‎1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 。‎ ‎(2)《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3)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在《阿房宫》中的原句是 , 。‎ ‎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5)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说: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7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古代君王很多自以为圣哲,常固执己见、师心自用,遂致臣下多曲意逢迎,不敢进言。‎ ‎②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展示了中国自主研究的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国外媒体包括华人报纸纷纷报道,无不侧目而视,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③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④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⑥《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我国首次实现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播放,这一最新科技成果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取得的。‎ B.G20峰会,首先要考虑采取措施确保全球经济治理更加高效,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完善包容关联紧密的经济部署以及处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等。‎ C.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1937”真正成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D.食药监总局2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意见》,表示要对保健食品进行严格监管,严格保健食品原料。‎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 A.王教授是一位书法名家,他的舍侄跟随其学习多年,早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B.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C.你的小说功力深厚,情节安排和人物设计都独具匠心,唯独语言方面还略有欠缺,我做了一些斧正,仅供参考。‎ D.当年,这位明星刚出道就令人惊艳,所饰演的角色都成了经典,如今她的表演更上层楼,欢迎诸位前来一睹风采。‎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善美境界,① :“强学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以及走出个人的“兴除利害”的爱国为民精神。除此之外,② ,古代的工匠们由于特殊的工作、学习方式,养成了他们“尊师”的美德。人们赞美工匠,总离不开一个“巧”字。那些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的熟练, ③ 。鲁班就因为发明不少木工工具器械而被奉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B 项 (A项,将“丝绸之路”这一词语和丝绸之路这条道路混为一谈。C项,“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相比较当时的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先进的科学技术”。D项,“所有民族和地域”、“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均扩大了范围。原文为“不同民族和地域”、“那些行走于丝路卜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2.D(“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错,文艺创作只是作为例证。)‎ ‎3.A(“后来逐渐被海~~丝绸之路取代”于文无据。)‎ ‎4. B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项,“山子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有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女人,她关心着老人,也关心着狱中的山子,是她让山子知道了老人的境况。C项,从大黄狗的叫声中可以看出老人内心的焦急和不平静。D项,小说的主题是警示犯罪分子,他们的行为害人害己,还害了自己的亲人。 ‎ ‎5. (1)点明了老人所处的生活环境 (2)渲染了悲凉、沉闷的气氛(3)具有象征意义,深化小说主题(4)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暗示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答对1点2分,三点满分5分)‎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开头写江南的小巷,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小说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先找到这段景物描写,明确描写的中心以及景物的特点,“那是条小巷,江南常见的小巷。巷子被粉墙夹持着,很深很深,深得如同岁月一样绵远悠长。巷子里铺着的细麻石子,也被岁月的齿痕打磨得光光亮亮”,这段写景文字描写的对象是“江南的小巷”,这是老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为老人的活动提供场所;“很深很深”“细麻石子……”,这些内容渲染了沉闷的气氛,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同时对情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比如本题中,因处于开头,故这段对江南小巷的描写,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场所,同时用小巷的特点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 ‎6. 示例一:是老人,小说以很大篇幅写老人,老人的行为感动了山子,使山子在狱中表现良好而提前出狱,老人的苦苦等待其实是对犯罪分子的警示。‎ 实例二:是山子,尽管小说前半部分山子没出面,但他是老人要等的人,这是对山子的侧面描写,整篇小说其实都是在写山子的心理变化。‎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对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老人,有人说是山子,你认为是谁,请说明理由”,这是针对小说的主人公设问。考生首先应明确辨别主人公的方法,然后明确态度,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作答。一个角度是从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看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个角度是从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角度,几个人物间存在着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实写与虚写的关系;第三个角度是从情节的角度,是否能够成情节的波澜;第四个角度是从主题的角度,思考作者想表达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比如本文中,如确定“老人”‎ 是主人公,考生可以用词的多少、人物与情节以及其他人物的关联、主旨等几个角度思考;如确定“山子”是主人公,可以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内容表达等几个角度思考。‎ ‎7.(3分)C。C项无中生有。‎ ‎8.(5分)AE。(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B项材料二阐述的所提出解决办法并不可行。C项“各个平台”有误,只有三个大的平台。D项无中生有。‎ ‎9.(4分)共同点:在客户端增加“不需要餐具”的选项。(1分)‎ 特点:“青山计划”,成立专门团队,专人负责。(1分)“蓝色星球”,鼓励消费者参与环保(1分)。“EP行动”,通过降低环保成本,激励外卖产品提供商参与环保。(1分)‎ ‎(需要对图表内容进行概括,照抄原文句子不得分)‎ ‎10. (3分) A ‎11. (3分) A(乡试第一名称“解元”)‎ ‎12. (3分) D(“海瑞任南京粮储之职时”错,是“要到新任上去”时。)‎ ‎13.(1)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自动离职而去。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5分。计分点:“惮”1分,“墨者”1分, “朱丹”1分,“黝之” 1分,句意1分)‎ ‎(2)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想恶人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两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5分。计分点:“见”1分,“先发” 1分,“再” 1分,“丑诋”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考中乡试,被委任为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知县。他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两斤肉。”都御史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因此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 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斋戒修道。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人,海瑞独自上疏。嘉靖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身边的臣子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天,(海瑞)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自动离职而去。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 ‎。任江南织造的宦官,因海瑞来减少了车马随从。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贫苦百姓被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夺回来交还原主。他推行政令雷厉风行,所属官吏战战兢兢,奉行不悖,以至有能力的豪强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而奸民多乘机告状,世家大姓中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海瑞又裁减节约驿站供给费用,士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多得不到奉献之物和止宿之地,因此怨言越来越多。都给事中舒化对皇帝议论海瑞,说他拘泥固执,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建议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皇帝还是用嘉许的语言下诏书褒奖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于是告病还乡。‎ 皇帝屡次要召用海瑞,主持朝政的人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都御史。各主管官员向来苟且怠惰,海瑞以身作则矫正弊端。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想恶人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两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书请求退休,皇帝下诏慰勉挽留,不同意他退休。万历十五年,海瑞死于任上。追认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14. DE 试题分析:D项中诗文并无体现悔意;E项确是孟浩然常见诗风,但不合此诗意蕴。‎ ‎ 15. (1)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前四句诗人因风雪滞留异乡,抬头四望却只见一片苍茫,不禁流露出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2)归途滞留的悲凉萧索,中间四句诗人借 “孤烟”“归雁”“积雪”“饥鹰”勾勒出苍茫之景,表达了他此刻归途难进处境不堪的悲凉萧索;)(3)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后四句诗人通过对比壮志在胸的少年和屡遭挫败的现状,抒发了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之情。‎ 试题分析:分析作者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的表情感的字词及写景的语句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注意作者的生平经历,尤其是诗后注释。本题可以抓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如“孤烟”“归雁”“积雪”“饥鹰”等,分析出作者情感的“悲凉萧索”;根据注释中作者“十次上京赶考”及诗歌中的“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等,可以分析出作者的情感“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之情”。‎ ‎16(1)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l7.(3分)B(①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使用正确。②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合语境。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使用正确。④“期期艾艾”形容口吃。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⑤“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正事,后指空谈大道理。与语境不合。⑥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文章深刻有力。使用正确)‎ ‎18.(3分)C (A 句结构混乱,“靠的是……”与“是靠……取得的”选择一种句式 。 B项成分残缺,“处理”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处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等”后加“问题";D成分残缺,应为“严格保健食品原料管理”。)‎ ‎19.(3分)D(A项“舍侄”是说话者称呼自己的侄子,此句是说王教授的侄子,不得体。B项“略尽绵薄之力” 表示尽力,是谦辞,不可用于评价对方。。C项“斧正”是敬辞。)‎ ‎20.(6分)①工匠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 ②还体现在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上 ③更在于他们所具有的创造性品质 ‎21.写作提示 本次作文参照2017年全国卷Ⅱ的模式,选用与论述“才”相关的六个宋代名言组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近学生实际。题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 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些名言的具体内涵;二是找到所选名言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第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 治国平天下,以及成才之道在于教化;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的态度——礼待人才;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合更能成大事;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本;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满深刻的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 没有围绕“人才”这一话题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酌情扣分。‎ 根据选取名言的不同,立意角度也有很多,列举几种,以供参考:‎ ‎(1)以①③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态度;‎ ‎(2)以①③或①⑤或③⑤或①③⑤为基础,谈论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3)以②⑤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德育;‎ ‎(4)以②⑥为基础,说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 ‎(5)以④⑤为基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追求;‎ ‎(6)以六句中任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才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