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浙江省嘉兴一中、杭州高级中学、宁波效实中学等五校高三下学期联考(2017-05)
www.ks5u.com 2017年高三年级五校联考 语文试题卷 命题:杭州高级中学 注意: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 1. 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初到此地,见到的风景绝然不同于江南。远山近坡连绵一色的黄,土石相叠。“禅房”村坐落其间,既瞒哄(hǒng)天下,又欺骗想象:不当是树木葳蕤,水气氤氲(yūn),浓荫深处,一茶一琴悠然清远的么?然而,千年的过客撷(xié)来冷月吐织馨香的巾绢,为你擦亮迷离的双眼,让你轻驭遐思,找寻曾经难以磨灭的一抹(mò)瑰丽。“禅房”村妥妥地承载着先人的辉煌:出土的骑马女俑虽腰际浑圆,袒胸露(lù)臂,但因曳(yè)地长裙构成的大面积竖线条,显得附仰生姿,臃容华贵;至于那刻在崖壁上的骠(piào)勇之将,已不再隶属于稗(bài)官野史的范畴了。 A. 绝然 氤氲(yūn) 难以磨灭 一抹(mò)瑰丽 B. 坐落 瞒哄(hǒng) 轻驭遐思 曳(yè)地长裙 C. 浑圆 撷(xié)来 附仰生姿 袒胸露(lù)臂 D. 臃容 范畴 骠(piào)勇之将 稗(bài)官野史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朋友远行,借诗抒怀,想到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免有些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吧。 B. 为了试着放松,我开始关注当下——不管正在发生什么事都全然地接受,不抱怨,不评判,纵容自己天马行空地畅游于坦然和愉悦的世界中。 C. 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宝贵,却仍有许许多多的人,活得糊涂,活得无聊,活得烦恼。一味追求而忘记给自己一份挥洒自如的机会,又岂能负载更多世俗的担子? D. 该执政党的另一政要郑重指出,若民众对该执政党主席“荒腔走板”施政表现的不满意率持续升高的话,该执政党主席在本地政治舞台上终将是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在人生的风云路中,要好好珍惜可以带给你真诚祝福的文缘,因为那些希冀、理解、关怀,往往是你都难以得到的一生一世的珍贵财富。 B.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还取决于由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精神文明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软环境。 C. 对于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低年级重视,高年级反而退至次要地位”这一现状,教育者应善于从《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热播节目中找到教育方式上的创新点。 D. 美韩公开表示,两国军演首次实施了“萨德”演习,并将在演习中举行模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有关训练;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4. 下列语段中划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高考临近,儿子经常独自坐着沉思。我问他在想什么?【甲】他回答说:“在三位一体的招生报考大战中,不少同学已经在弯道中‘取直’超越了我。我觉得好无助。” 【乙】我便告诉他:诚然不是所有的山都能打隧洞,不是所有的河都要架高桥,但是当命运之神没有及时垂下救生的舷梯时,要坚守希望,不要气馁,用自己的“心”——诚实、睿智、潜能、坚韧……等去面对,【丙】或忍受不幸,无奈滑行;或抓住机遇,加速拐弯。【丁】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电影海报的文字不仅需要直观、简洁、准确地传达出电影的主题信息,更要吸引观众的兴趣。请阅读下面有关电影《荡寇风云》的信息,然后为之拟写一条20字以内的海报广告词。(4分) 《荡寇风云》根据中国民族英雄戚继光事迹改编,讲述了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与史上首支“特种部队”——戚家军一起抗击倭寇的故事,是一部英雄史诗巨制。导演陈嘉上为了真实还原抗倭风云,两年潜心研究,查阅海量资料,邀请到了专业的日本演员,打造了符合明代历史的服饰和兵器。其中主演洪金宝与赵文卓两大功夫明星首次合作。该片于2017年5月30日在中国上映。 6. 六旬男子李福昌在其85岁母亲去世前,画了200多幅速写,来记录母亲生活点滴。这是其中的一幅。请以“扶”为题,写一段描述性短文。要求:①结合画面特征;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④字数80—100字。(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论新世纪文学的“同质化”倾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特别是21世纪之后,数代作家济济一堂,创作阵容相当庞大,作品数量蔚为壮观,热点现象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另一个事实:21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仍然难以克服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巨大落差,也无法摆脱产量极高却精品难觅的尴尬局面。很多作品,无论是审美内涵还是表现形式,常常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这种审美感受,折射了我们的文学创作中日趋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凸现了作家在艺术原创性和开拓性上的不足。 这种“同质化”现象,也同样蔓延到文学创作领域。它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作家的个人创作,不断出现内在的自我重复;一些作家对某些现实热点现象,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群体追捧,形成模式化的经验书写;不少作家对文化消费的嗜好,进行不加甄别的迷恋式取用,导致雷同化的审美表达等等。这种“同质化”的创作潜流,在不同的审美范畴内不断循环,从整体上看,似乎并没有影响文学多元化的基本格局,但在文学的“每一元” 之内,却又显得彼此似曾相识,趋同性远远大于差异性,说明作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几乎没有差别。 当然,人毕竟是一种社会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任何个体都会在一种群体性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从而形成一定的成长经验和集体记忆,产生代际意义上的文化共性.这种共性特征,并不影响作家个人风格的施展,但是会在历史认知或价值观念上让一代人达成相对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从文艺心理学上看,隐含了极为复杂的主体精神建构成分,但它与创作的“同质化”倾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因此,文学创作的“同质化”批判,不是对创作中某些共性进行简单的归类并加以否定,而是对那些缺乏艺术创见、思维固化、过度依赖既定经验的彼此类同的写作的质疑。“同质化”的写作,表明了当代作家超越意识不强,开拓精神不足,思考能力不足,导致作品的异质性不明显,影响了精品力作的出现。 作家个体创作的自我重复,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较为突出的现象。21世纪以来,这种现象有增无减。不仅实力派作家不断陷入自我重复的泥潭,一些新锐作家,刚开始写作时起点颇高,很多小说让人耳目一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重复也日趋明显。 除了自我重复之外,“同质化”写作,还集中体现在一些作家对某些社会热点或文学类型的盲目追捧上,由此形成一种作家相互袭仿、作品严重趋同的现象。最突出的体现在反腐小说、底层写作和网络类型小说三个方面。 我们看看近些年极为流行的网络类型小说,“同质化”现象同样非常突出。在很多类型小说中,只要某个类型中出现一两部走红的作品,该类型便转瞬之间涌现出大量的争相效仿者,且绝大多数作品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审美意图上都基本相似。最具代表性的,或许是《杜拉拉升职记》的畅销,它引爆了职场小说的巨大空间,使这类小说风起云涌,出现了《步步惊心》、《圈子圈套》、《职场小虾变身记》、《浮沉》等大量类似的小说。这些小说的基本内容都是将职场、商场、情场、名利场一锅煮,传达出来的生存伦理也都是同事之间的相互设套和彼此提防,只有利益,没有友情和信任。不仅折射了创作主体的价值误区,凸现了作家精神格调的褊狭与低俗,还体现了作家艺术思维的“同质化”倾向。这种“同质化”思维,驱使一些作家将某些有违人类基本伦理的生存手段,盲目地奉为新的生存经验和人性面貌,并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所谓的“艺术重构”,其结果必将使读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良知和信念产生怀疑。 新世纪文学之所以显得日趋“同质化”,虽说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但其主要原因,是受市场化、信息化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作家自身缺乏主体意识。从根本上说,“同质化”意味着作家主体意识的孱弱,自我挑战、自我超越意识不强,知识更新和文化储备有限,艺术创新能力匮乏,致使自我重复和彼此袭仿成为写作的常态化行为。它折射了当代作家在主体精神建构上的自觉意识已日益淡漠,精神惰性和思维惯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写作的主要支撑。 (《新华文摘》2016年第11期,有删改) 7.下列对当代文学创作“同质化”倾向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作品,无论是审美内涵还是表现形式,常常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 B.部分作家由于对某些热点现象的群体追捧,从而形成的模式化的经验书写。 C.《杜拉拉升职记》的畅销,引爆了一系列职场小说的热销。 D.一些新锐作家,难以超越自我,开始陷入自我重复的泥潭。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同质化”的创作倾向,已经影响了文学多元化的基本格局。 B.作为同时代的作家,往往拥有集体记忆,从而产生文化共性,因而作品内容容易趋同。 C.由于作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几乎没有差别, 导致作品的异质性不明显,影响了精品力作的出现。 D.一些作家,盲目地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所谓的“艺术重构”,其结果必将使读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良知和信念产生怀疑。 9.概括新世纪文学“同质化”的原因并作简要评价(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中国的日夜 张爱玲 去年秋冬之交我天天去买菜。有两趟买菜回来竟做出一首诗,使我自己非常诧异而且快乐。一次是看见路上洋梧桐的落叶,极慢极慢地掉下一片来,那姿势从容得奇怪。我立定了看它,然而等不及它到地我就又往前走了,免得老站在那里像是发呆。走走又回过头去看了个究竟。以后就写了这个—— 落叶的爱 大的黄叶子朝下掉; 慢慢的,它经过风, 经过淡青的天, 经过天的刀光, 黄灰楼房的尘梦。 下来到半路上, 看得出它是要去吻它的影子。 地上它的影子, 迎上来迎上来, 又像是往斜里飘。 叶子尽着慢着, 装出中年的漠然, 但是,一到地, 金焦的手掌 小心覆着个小黑影 如同捉蟋蟀—— “唔,在这儿了!” 秋阳里的水门汀地上, 静静睡在一起, 它和它的爱。 又一次我到小菜场去,已经是冬天了。太阳煌煌的,然而空气里有一种清湿的气味,如同晾在竹竿上成阵的衣裳。地下摇摇摆摆走着的两个小孩子,棉袍的花色相仿,一个像碎切腌菜,一个像酱菜,各人都是胸前自小而大一片深暗的油渍,像关公领下盛胡须的锦囊。又有个抱在手里的小孩,穿着桃红假哔叽的棉袍,那珍贵的颜色在一冬日积月累的黑腻污秽里真是双手捧出来的,看了叫人心痛,穿脏了也还是污泥里的莲花。至于蓝布的蓝,那是中国的“国色”。不过街上一般人穿的蓝布衫大都经过补缀,深深浅浅,都像雨洗出来的,青翠醒目。我们中国本来是补钉的国家,连天都是女娲补过的。 一个卖桔子的把担子歇在马路边上,抱着胳膊闲看景致,扁圆脸上的大眼睛黑白分明。但是,忽然 ——我已经走过他面前了,忽然他把脸一扬,绽开极大的嘴,朝天唱将起来:“一百只洋买两只!一百只洋两只买咧!伙计!一百只洋贱末贱咧!” 这歌声我在楼上常常听见的,但还是吓了一大跳,不大能够相信就是从他嘴里出来的,因为声音极大,而前一秒钟他还是在那里静静眺望着一切的。现在他仰着头,面如满月,笑嘻嘻张开大口吆喝着,完全像SAPAJOU漫画里的中国人。外国人画出的中国人总是乐天的,狡猾可爱的苦哈哈,使人乐于给他骗两个钱去的。那种愉快的空气想起来真叫人伤心。 有个道士沿街化缘,穿一件黄黄的黑布道袍,头顶心梳的一个灰扑扑的小髻,很像摩登女人的两个小鬈叠在一起。黄脸上的细眼睛与头发同时一把拉了上去,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的脸相。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但是因为营养不足,身材又高又瘦,永远是十七八岁抽长条子的模样。他斜斜握着一个竹简,“托 ——托——”敲着,也是一种钟摆,可是计算的是另一种时间,仿佛荒山古庙里的一寸寸斜阳。时间与空间一样,也有它的值钱地段,也有大片的荒芜。不要说“寸金难买”了,多少人想为一口苦饭卖掉一生的光阴还没人要。(连来生也肯卖——那是子孙后裔的前途。)这道士现在带着他们一钱不值的过剩的时间,来到这高速度的大城市里。周围许多缤纷的广告牌、店铺,汽车喇叭嘟嘟响,他是古时候传奇故事里那个做黄粱梦的人,不过他单只睡了一觉起来了,并没有做那么个梦——更有一种惘然。…… 从菜场回来的一个女佣,菜篮里一团银白的粉丝,像个蓬头老妇人的髻。又有个女人很满意地端端正正捧着个朱漆盘子,里面矗立着一堆寿面,巧妙地有层次地招叠悬挂;顶上的一撮子面用个桃红小纸条一束,如同小女孩头上扎的红线把根。淡米色的头发披垂下来,一茎一茎粗得像小蛇。 又有个小女孩拎着个有盖的锅走过,那锅两边两只绊子里穿进一根蓝布条,便于提携。很宽的一条二蓝布带子,看着有点脏相,可是更觉得这个锅是同她有切身关系的,“心连手,手连心”。 …… 再过去一家店面,无线电里媚媚唱着申曲,也是同样的人情人理有来有去的家常是非。先是个女人在那里发言,然后一个男子高亢流利地接口唱出这一串:“想我年纪大来岁数增,三长两短命归阴,抱头送终有啥人?”我真喜欢听,耳朵如鱼得水,在那音乐里栩栩游着。街道转了个弯,突然荒凉起来。迎面一带红墙,红砖上漆出来栳栳大的四个蓝团白字,是一个小学校。校园里高高生长着许多萧条的白色大树;背后的莹白的天,将微欹的树干映成了淡绿的。 申曲还在那里唱着,可是词句再也听不清了。我想起在一个唱本上看到的开篇:“谯楼初鼓定天下……隐隐谯楼二鼓敲……谯楼三鼓更凄凉……”第一句口气很大,我非常喜欢那壮丽的景象,汉唐一路传下来的中国,万家灯火,在更鼓声中渐渐静了下来。 我拿着个网袋,里面瓶瓶罐罐,两只洋瓷盖碗里的豆腐与甜面酱都不能够让它倾侧,一大棵黄芽菜又得侧着点,不给它压碎了底下的鸡蛋;扶着挽着,吃力得很。冬天的阳光虽然微弱,正当午时,而且我路走得多,晒得久了,日光像个黄蜂在头上嗡嗡转,营营扰扰的,竟使人痒刺刺地出了汗。我真快乐我是走在中国的太阳底下。我也喜欢觉得手与脚都是年青有气力的。而这一切都是连在一起的,不知为什么。快乐的时候,无线电的声音,街上的颜色,仿佛我也都有份;即使忧愁沉淀下去也是中国的泥沙。总之,到底是中国。 回家来,来不及地把菜蔬往厨房里一堆,就坐在书桌前。我从来没有这么快地写出东西来过,所以简直心惊胆战。涂改之后成为这样: 中国的日夜 我的路走在我自己的国土。 乱纷纷都是自己人; 补了又补,连了又连的,补钉的彩云的人民。 我的人民, 我的青春, 我真高兴晒着太阳去买回来沉重累赘的一日三餐。 谯楼初鼓定天下; 安民心, 嘈嘈的烦冤的人声下沉。 沉到底。…… 中国,到底。 (节选自《传奇》增订本1947年) 10.结合上下文,分别简析文中、两处“到底”的含意。(4分) 11.文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结合作者笔下的桔贩、道士等人,简要概括其共同的形象意义。(4分) 12.本文以诗开篇,以诗结尾,有何用意。(6分) 13.文章写的只是“我”的一次买菜经历,却用“中国的日夜”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说 琴 明·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游者戴仲鹖,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观其黟然黑,邪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①。弦以被音,轸以机弦②,徽以比度③,越以亮节④。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故弦取其韧密也,轸取其栝⑤圆也,徽取其数次⑥也,越取其中疏⑦也。今是琴弦之韧疏,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疏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以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诚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钩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始桐之生邃谷,据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所蒸,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邪然,为腐材置物耶?” “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常以求固执,缚柱以求张驰,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 (《古文鉴赏大辞典》,有删节) 【注】①机弦;控制琴弦。②比度:排比音节的高低度数。③亮节:加大、节制琴的音量。④栝(guā):琴弦插入琴体的一端。⑤数次;数,琴徽的度数;次,合乎次序,位置正确。⑥中疏:指琴体中间空敞。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将尤夫攻之者也 尤:怒,怪罪。 B.是以宫商不诚职 宫商: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二个音阶,此指音阶。 C.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 道:通“导”,治理。 D.朴其中,文其外 文:雕饰。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是病于材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B. 浅以隘故声应沉伏 斧斤以时入山林 C. 凡攻琴者,首选材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 见则用世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制琴喻用人,由物及人,以小见大,以琴的四大部件各自的作用,道出用人时,“劲则能弗挠”“时则能应变”“序则能辨方”“虚则能受益”四方面的意义。 B. 文中批评今之琴四部件制作不当致使琴不中用,也就是抨击当时统治者用人之不当,使文章增添了对现实的揭露意义。 C. “信取于弦乎……一物而众理备焉。”借仲鹖之口来绾结文章的前后内容,沟通全文的内在意理,是全文的点晴之笔。 D. 仲鹖说:“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说的是他信服何子说的道理,愿更换琴弦,调整琴弦的松紧,使琴重放光芒。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使伶伦钩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4分) (2)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4分)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傲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选自《苏舜钦集·沧浪亭记》)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7分) 暗香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①。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疏影》略)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②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①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自号石湖居士。②何逊:南朝梁诗人,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作《咏早梅》。这里作者以何逊自比。 19. 张炎在《词源》中说:“ 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和靖指的是北宋哪位诗人? 姜夔咏梅词的调名出自该诗人的《山园小梅》,请写出与此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20. 本词着墨于梅,抒情委婉含蓄,请结合词句简析这首词的抒情特色。(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礼记·大学》)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 21.从上述材料来看,儒家为什么要推崇孝道?(3分) 22.联系现实,结合材料,简述如何做到“为人也孝悌”。(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各小题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3)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长亭送别》) (4)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5)君子食无求饱, ,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解读古典文学名著角度趋向多元,往往赋予其新思维、新角度:从《儒林外史》中发掘“营销学”;从《西游记》中学习“管理学”;从《红楼梦》中研究“公关学”“服饰学”;从《三国演义》中汲取“策略学”;从《老子》中探寻“投资学”“养生学”…… 你如何看待当下古典名著阅读的新思维、新角度现象?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7年高三年级五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 B(A. 抹mǒ C. 附→俯 D. 臃→雍) 2. A(B. “纵容”的对象多是别人的不好的行为,当改为“放纵”;C. “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用于人生态度,可改成“潇洒自如” D. 歇后语的重要特点是风趣幽默,用在严肃场合不合适) 3.B(A. 语序不当,“一生一世”是“得到”的状语,应放在“都”前面;C.“对于”与“存在”混用一个宾语“这一现状”,缺一个宾语;D.不合逻辑,“实施了”与“将在演习中举行”存在时态矛盾) 4. D.(A. 问号改为逗号;B.“三位一体”要用单引号;C. “等”与省略号不能同用。) 5.答案示例:倾力打造英雄史诗(或两大巨星首次合作) 真实再现抗倭风云(考察信息筛选和组织表达能力。“英雄史”、“抗倭”、“真实再现”、“倾力打造/大投入”、“两大巨星”、“首次合作”是关键信息点,能点到其中4个即给满分。海报广告词句式可自由) 6.答案示例:轻轻地挽住母亲的胳膊,搀扶着母亲慢慢地站起来,如同扶起一棵被岁月狂风刮倒的大树,沉沉的;又如护着一支闪着微弱暖光的蜡烛,小心翼翼的。恍惚间,是母亲在扶着我,而我还是那个在婴儿车里等着学步的小毛头……(内容符合情境要求。紧扣“扶”,1分;符合搀扶老人情理特征的,1分;有文采,至少运用到一种修辞手法的,2分;运用虚实结合手法,且内容合情合理的,2分;字数每少10字或多10字的,扣1分) 7.C一系列职场小说的热销,并不是“同质化”。作家艺术思维的雷同才是 “同质化”现象。 8.C(A“同质化”的创作,并未影响文学多元化的基本格局,但造成文学的“每一元”的雷同;B.因果不成立,文化共性与创作的“同质化”倾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D.使读者产生怀疑的不是“艺术重构”, 而是作家的价值观念、生存经验等。) 9.当代文学“同质化”,是受市场化、信息化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作家自身缺乏主体意识导致的。(2分) 当代文学“同质化”,折射出当代作家自我重复和作家之间彼此袭仿成为文学创作的的常态化行为;作家只有保持自我挑战的激情,不断更新知识和储备文化,自觉杜绝创作上的自我重复,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精品和异质力作。(2分,言之成理即可) 10.第一处“到底”是毕竟的意思,强调在中国的声音、颜色营造的情境中,我的情感也带上了中国特色。(2分)第二处“到底”是到尽头的意思,结合诗句,表达在社会底层感受并发现中国,由衷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赞美。(2分) 11.我所见到的普通百姓都处在社会最底层,经历了生活磨难,但始终保持精神上的乐观向上。(结合文本赏析) (形象意义概括2分,结合文本赏析2分) 12.第一首诗通过落叶的意象抒发了对爱的渴望和追求;第二首诗表现中国人在磨难中仍旧乐观向上,积极努力的精神面貌,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赞美。借诗歌展现我的内心,借前后诗歌的涂改表现了我思想的转变。前后呼应,结构完整,使作品充满了诗意的美感。(两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表述2分,作用答出两点各2分) 13.合适。结构上文章以小见大,以凡俗生活见宏大主题;内容上选择形形色色的众生来表现生活,而这些人就是中国的人民;主题上借买菜经历表达对中国世俗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不同角度概述理由,并结合文意,三点6分) 不合适。(酌情给分) 14.C“道”通“导”,导引。 15.D连词,并列,有加强对比的作用。(A项:介词,在/介词,到。B项:连词,并且/介词,按照。C项:代词,的人/助词,定后标志。) 16.D语义双关,一方面指改换琴弦,重新调整松紧。另一方面指戴仲鹖听了何子的话,改变了看法。(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 17.(1)尽管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4分,译出“钩弦柱指”“按节临操”“谐”各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 (2)假使造琴人制琴符合规格标准,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4分,“中”“畜”“斫”各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 18.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遇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君子”后可不断)(判对3处给1分,判对6处给2分,判对8处给3分;断错3处扣1分,扣完为止。“//”处断与不断均不计分) 【参考译文】唉!人本来就会为外物所感动的。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太多了,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19. 林逋(1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对1句就可得1分) 20.①通过今昔对比,抒写盛衰之感。如由“旧时月色”展开回忆,到“而今渐老”回到现实(或现实中的“叹寄与路遥”与“相忆”“长记”引出往昔的“携手”),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跌宕变化,情感的波澜起伏。(手法1分,情感1分,例子1分)。②最后两句写梅花的凋落飘零,“又片片吹尽也”,语似平淡却满含感叹惋惜之情。“几时见得”,一语双关,梅花何时开?相忆之人何时再逢?语义重叠,韵味深长。(手法1分,情感1分) 21.以“孝”齐家(调整好自己的家族)(1分),以“孝”治国(1分),从而推行为政以德之道,实现“仁”的理想。(1分) 22.慈爱恭敬,安亲扬名(1分);胸怀天下(1分);为人子女,要孝敬父母,但不是绝对的服从,父母有过错还得要谏诤(1分)。 23.(6分)(只选3题) (1)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2)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 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4) 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5)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24.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何子有一张琴,三年没有上弦。他的学生戴仲鹖,拿下来装上弦,进奉请他弹奏。何子弹奏它,三次拨动琴弦,弦却不听手指指挥,发出的声音不成曲调,仔细听它的音响,不知毛病在什么地方。仲鹖道:“这个毛病出在做琴的材料上。我看它黑黑的,歪斜而且朽坏。它的质地不能胜任琴弦(的拉力),所以弹起来声音不能发扬。” 何子道:“咦!这不是木质的过错,我要严厉责备制琴人!凡是做一张琴,首先要选择木材,慎重地制造琴的各个部件。琴器有四:弦、轸、徽、越。弦用来发音,轸用来控制弦,徽用来比较音的度数,越用来调和音节。发音就能分出清浊,控制弦就能显出高下,比较度数就能轻重适当不超过限度,音节调和就能使声音应弦而发不沉闷暗哑。故而弦要取它韧性的细密,轸要取它琴捩的圆滑,徽要取它度数的合乎次序,越要取琴体中空的小孔的通畅。现在这张琴,弦的韧性稀疏,轸的琴捩滞涩,徽的度数失去均衡,越的小孔又浅又隘。稀疏,所以清音浊音不能齐全;滞涩,所以高音低音不能相通;失去均衡,所以轻音重音互相侵越;又浅又隘,所以音声沉闷暗哑。这样五音不能忠诚地尽职,音律也离开了法度。尽管让黄帝的乐官伶伦来调弦运指,春秋时的琴师伯牙来按照节拍亲自弹奏,他们也不知如何能叫音声和谐了。 “现在看这张琴的材料,是用桐木制成的。桐木原是生长在深山幽谷,依据着巨大的磬石,经受着风雨的滋化,云烟的蒸润,不能说不是良材。要是叫制作者按照规格做好,修治完善以备随时弹奏,凿削合格以成一张好琴,装饰美观以便出而应世。上焉者使君王得到,可以献之于宗庙,陈设在朝廷,祭享神灵,延见贵宾,唱赞祭礼,疏通隐闭,使民情通畅,万物洁净。下焉者使士大夫得到,可以融洽气质,培养德性,导引情操,和睦心志。何至于黑黑的、弯弯的,成为腐朽之材、无用之物呢! “我看天下不责怪材料的人,太少了。本是一个平常的材料却偏偏要求它是最好的材料,把琴柱缚得牢牢的以为可以使琴弦张弛如意,自己混乱却想要分清事物,自己狭隘还想要求取众多,哪能不使材料出毛病呵!因此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弹琴要有劲,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顺序,藏要有容量。有劲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顺序就能辨别事理,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劲就是信用,时就是智慧,顺序就是仁义,容量就是谦逊。信用作为居处,智慧指挥行动,仁义用来制约,谦虚可以保身。朴实作为内含,文采作为外表,为人所知就出而用世(兼济天下),不为人所知就修养自身(独善其身)。所以说: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怎么可以责罪材料呢?” 仲鹖听了不觉恍然若失,离开座位说道:“信用不就是取于弦吗,智慧不就是取于轸吗,仁义不就是取于徽吗,谦逊不就是取于越吗?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我所知太少了,要改弦更张,恭恭敬敬地听从您的教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