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1至7页,第Ⅱ在7至8页,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从《诗经》《三国演义》《红楼梦》到《阿Q正传》,从《奥德修》《神曲》《复活》到《追忆似水 年华))……面对这样一份书单,人们会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些声名卓著的文学经典。对于汇聚一个社会共同的文化经验以及民族身份的认同,文学经典拥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尽管诸多文学经典业已进驻小学课本,“何谓文学经典”仍然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很长时间内,人们不断试图寻找鉴别文学经典的普适标准或是建构一个标准化评估体系。 普遍主义者尝试寻求一种确定经典文本的普遍标准,可以用它来抗拒时代因素的干扰,希望遵循一套标准的操作程序即可锁定文学经典篇目。然而,迄今为止,人们无法从众多文学经典之中提炼某种文本结构的共同特征。从叙述模式、文本类型到语言的修辞、韵律,众多文学经典无法清晰地显现某种共享的内在结构。某种程度上,这种广泛的意愿背后隐含了巨大的焦虑——许多人没有信心论证古老或崭新的文学经典与眼前这个时代究竟有什么关系。如果文学经典来自某种无可争议的“本质”,众多烦恼即刻迎刃而解。一批人曾经倾向于求证,文学经典的普通特征在于显示种种高尚的美德。然而,这种考察多半劳而无功,四分五裂的价值观念至少表明:作家或者文学经典之所以如此伟大,绝不是因为皈依了哪一种高尚的道德理想。另一些批评家热衷于把文学经典的普遍性寄托在一些美妙的概念上。例如,“审美价值”“民族文化特征”等等。但是,这些判断的逻辑并未自给,人们很容易找到例子证明,符合上述特征的许多文学作品并未晋升为文学经典;更为难堪的是,这些概念无法摆脱历史的纠缠:所谓“审美价值”或者“民族文化特征” ,没有一个历史的时空坐标几乎无从谈起。 有趣的是,计量公式与普适标志的缺失并没有影响社会的文学经典认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学经典的辨认存在另一套标志。远在文学阅读开始之前,这些标志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个稚童不可能清晰地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含义,但是,文化权威事先指定,必须诵读这些诗句换言之_,文学经典的标志不是保存于文本内部。而是显现于文本的外部位置——即一部文学作品在文化场域之中赢得的位置。 (摘编自南帆《文学经典、市美与文化权力博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小学课本收录了一些文学经典,但目前鉴别文学经典的标准化体系还未建构起来。 B.众多的文学经典在叙述模式、文本类型和语言的修辞、韵律等方面根本不存在共同特征。 C.文学经典的普遍特征在于表现某种高尚美德,这是一批人考察诸多作品后得到的结论。 D.现实中,大多数人常常用与批评家、文化权威关系不大的另一套标准来辨认文学经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文学经典判断标准的确立这一问题,论述了标准确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B.第一段明确指出了文学经典举足轻重的意义,并提出了本文将要进行论述的话题。 C.第二段从批评家探寻经典文本普遍标准的历程,得出了判断标准难以确定的结论。 D.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述了文学经典的标志“显现于文本的外部位置”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们能找到辨认文学经典的普通标准,那么文学经典与时代的关系就可能得到回答。 B.诗歌《登高》成为公认的经典文本,是因为真实展现了杜甫艰难困苦中的家国情怀。 C.若没有历史的时空坐标,那么作品的“审美价值”或者“民族文化特征”就几乎无从谈起。 D.某一文学作品是否堪称经典,若难从文本内部判定,可从其在文化场域的位置去考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平方米的爱 王伟锋 冬子回到村里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夕阳挂在低处的山脊上,像一枚熟透的秋柿,又大又圆,惹人馋。余晖把半边天空渲染得无比壮丽,流瀑般飞泻下来的霞光,映衬着远远近近袅袅升起的炊烟。 终于到家了!冬子深吸了一口山里熟悉的空气,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娘已经接到了冬子要回来的消息,早早准备着儿子回家的第一顿饭。乡里的风俗:送行的饺子,接客的面。擀面条,可是娘的看家本领。面粉是自家地里的麦子磨的,和面时,娘还特意加了鸡蛋,将面团子揉捏了一遍又一遍,只为吃起来劲道。炒好的小鸡肉,配上清早采摘的新鲜野蘑菇,再淋上一勺子的小磨香油,那个香哟!这些,可是冬子小时候的最爱。那时候,家里虽然穷,但每个月,娘总要东拼西凑地做那么一两次,给儿子解解馋。 想起儿子小时候的馋样,娘忍不住噗地—下笑出声,两只和面的手,更加欢快地上下舞动起来。爹正往火塘里加柴,听到娘的笑声,也嘿嘿地跟着乐。 冬子脚步急切地进了家门,扯嗓子喊一声娘,又喊一声爹,喜得爹和娘几乎同时从灶屋里跑出来,一起看着冬子笑。娘麻利地解下围裙,要给儿子扑打身上的灰尘,被冬子笑着拦下了。爹颤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水,让儿子洗手洗脸,边走边趔趄。冬子忙跑过去,接过水盆放地上,又搬个凳子给爹坐。 爹的腿脚不好,冬子考上高中那年,爹去百里外的小煤窑打工,刚去不到一个月,小煤窑冒顶,爹被砸伤了一只脚。虽经医生全力救治,终是落下了永久的残疾。想起往事,冬子的嗓子眼便堵得慌,觉得愧对爹娘。 如今,自己大学毕业在城里有了工作,也谈了女朋友,是该让爹娘过上好日子了。只是,眼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婚房还没有着落。 冬子接替爹烧火,将火烧得旺旺的,红舌头一样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娘手巧,面条很快做好了,一家人围着火塘子,哧溜哧溜,响声四起。冬子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儿时的感觉。 冬子几次想提起自己在城里买房的事,但看看娘鬓边的白发和爹布满沧桑的脸,只好欲言又止。那些早已打好腹稿的话语,分明在喉咙眼里蠢蠢欲动,冬子却卷着舌头,硬生生地把它们和着面条,吞咽进了肚子里。 前不久,女朋友看中了一套房子,两人找同事同学帮忙,该借的都借了,首付还差不少。两人拿出上中学时攻克数学题的劲头,算来算去,仍是无解。实在没辙,女朋友要他回山里找找答案。 吃过饭,一家人坐在炕上拉家常。娘问得多,冬子回答得少,嘴里“嗯嗯”应着,眼睛心不在焉地瞟着屋角的小电视。山里信号弱,电视画面蒙上了一层雾状的雪花。娘眼睛花,但心不糊涂,她看得出,儿子这次回来,有心事。这一点上,爹不如娘。娘不满地飞了一眼爹。爹却只顾着高兴,儿子回来了,不知道说啥好,就吧嗒吧嗒地抽旱烟,于是,只好一阵又一阵剧烈地咳嗽。 山里人休息早。冬子辗转反侧,枕着爹的鼾声,刚要入眠,女朋友的短信忽然来了,追问买房子筹款的事。冬子一下子睡意全無,折腾了半宿,才胡乱睡去。 鸡叫了三遍,冬子才起床。他帮着爹把猪圈塌陷的豁口重新和了泥巴垒好,又帮着娘挑拣她采摘的野生山药材。忙前忙后,买房子的事,冬子始终没有提。依照家里现有的情况,冬子觉得自己实在开不了口。 午饭,是香喷喷的荠菜馅饺子。吃过饭,冬子就该回城了。爹腿脚不方便,娘坚持一直把冬子送下山。漫山遍野的槐花开了,如云似霞。冬子怀揣心事,却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大道上的岔路口,娘突然收住脚,塞给冬子一样东西,然后急转身往回走。是一个鼓鼓囊囊的方便面袋子!不用看,里面装的是钱。那袋子是娘的钱包,她平时总宝贝似的带在身上。 冬子喉头一紧,想追上娘,把钱还回去。娘却笑着摆摆手,加快脚步,转眼间,隐在了槐花深处。 冬子仔细清点了一下,那些钱,居然有三千元。一张一张,全是娘积攒下来的辛苦钱,都熨帖地躺在袋子里。 只是,娘不知道,这些钱,在县城里买房,刚好够买一平方米。但,在儿子眼里,这一平方米的爱,铺展开来,便是整个世界!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既展现了山村的田园风光,也表现出冬子家地处山区,偏远贫穷,为后文冬子买房缺钱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B.小说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父亲“嘿嘿地跟着乐”“颤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水”等细节,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爱子之情。 C.小说叙事巧妙,“眼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婚房还没有着落”这一插叙,既交代了冬子回家的原因,也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 D.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吃苦耐劳、心思细腻、疼爱孩子的人,她猜出儿子有心事,竭尽所能帮助儿子,她无私的爱感动了儿子。 5.小说中的冬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以“一平方米的爱”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的11次方)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系群”,80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催迫着我们去探索。 在一些遥远的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在从事某种巨大的工程建设来改造他们的行星世界,他们是我们宇宙中的兄弟姐妹。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寻找地外生命的历史和人类研究行星的历史一样长。金星和火星是早期的两大希望,但一个被证明太热,另一个则太干。如今,科学家已经跨越了太阳系,希望能发现另一个地球。 但在寻找宜居星球的过程中,为了认识太阳系外行星,还需要对我们所处的太阳系有更多的研究。在这些太阳系内的天体上,如果存在完全独立于地球的生命起源和演化,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外行星上的生命。 天文学家正在尝试寻找生命体在行星大气中所留下的信号,但探测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发现一颗行星的陆地被植被覆盖将是另一个佐证生命存在的强有力证据。在未来20~30年,科学家有望在太阳系外行星上发现叶绿素,它可以证明植被的存在。不过,还需要突破众多技术极限。 (摘编自诺拉泰勒雷德《为什么还没有发现另一个地球》) 材料三: 科学家们说,虽然地外生命形式看起来也许不像银幕上的外星人,但他们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能性却是千真万确的。1984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拾到一块陨石,经过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这块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内含有高浓度的有机体(或说原始的微生物),说明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地方。当外星人近20年前首次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此类生命,但是他们认为,其他星球也具备养育生命的条件。 可是,要知道,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对生命都怀有深深的恶意。严寒、炙热、缺氧、缺水、辐射等等宇宙灾害,无时无刻不在给生命的存活制造麻烦。生命的产生是偶然的,需要太多条件,不仅需要天时地利,更需要电光火石般的巧合。 (摘编自《新华文摘》2006年第6期) 材料四: 有关飞碟报道的数量(1989年-2013年) 外星人、不明飞行物(UFO)是否存在,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加拿大UFO专家卢特考斯基指出,研究小组从1989年以来收集14000多例关于UFO的个案,其中半数获得解释。他坦言,外星人几乎存在,但现有科学技术尚未完全证实。 (摘编自《神秘的地球》) 7.下列表述,不能证明“宇宙中还存在其他有生命的星球”的一项是(3分) A.宇宙有若干千亿星系,数量庞大,应该有某些伴随恒星的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 B.在一些行星上可能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从事巨大的工程来改造他们的行星。 C.研究证明,科学家在南极拾到的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含有高浓度的原始微生物。 D.虽然现有科技未完全证实,但大量未得到解释的UFO案例不排除外星人的存在。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星系里有数量庞大的恒星和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或智能生命,但地外生命形式与地球生物完全不同。 B.金星太热,火星太干,生命难以存在,因此现在科学家们打算跨越太阳系,希望能发现另一个地球。 C.行星大气中有无生命体留下的信号,陆地是否被植被覆盖,是科学家们判断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佐证。 D.外星人形象首次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科学家们仍没有发现任何此类生命,但他们存在于地球之外是千真万确的。 E.从加拿大研究小组所作的UFO统计图来看,不能绝对证明外星人存在,但UFO现象呈增长趋势,确实需要深入研究。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地外生命的原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问 说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B.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C.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D.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圣人,指圣明的君主或道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深的人,先秦时并非儒家专有。 B.《周礼》所涉及的内容很丰富,对历代礼制影响深远,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C.庶人,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后世逐渐被“民”“百姓”“庶民”等称谓所取代。 D.“文”在此处是谥号。谥号是古代给予帝王将相等有地位的人的褒奖性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首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接着分析“问”与“学”的关系,论述了“问”的重要性。 B.第二段,古人“不择事”“不择人”而问的态度,与后人“有学而无问”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C.第三段阐述今人不问的原因,指出不问的严重后果是师心自用,批评了那些错误的发问者。 D.本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人深思,在论证方法和语言风格上与韩愈的《师说》有相似之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2)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②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①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后汪元量为道士南归,这期间两人多有诗歌唱和。②碧 玉:据《乐苑》记载,“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以“愁”统领全诗,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这一连串细节,表现了浓浓的愁意。 B.颔联“碧玉调将空好音”直抒胸臆,表明纵使有优美的音乐,无人欣赏也是枉然。 C.颈联由眼前秋风中万叶齐摇的实景,遥想故乡一灯夜雨的虚景,渲染出萧瑟的气氛。 D.尾联以景结情,梧桐夜雨,寒气萧萧,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E.本诗多处化用前人语词,如“挑灯看剑”“空好音”“梧桐雨”等处,用得妥帖自然。 15.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苟子·劝学》“ , , ”,运用比喻论证,从反面论述了学习应当专一的道理。 (2)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描写了行人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突出蜀道的高峻险要。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校园运动会,场上的运动健儿们奋力拼搏,场外的拉拉队也热情参与,呐喊声、助威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整个操场沸反盈天。 ②朋友圈流传的一篇文章指出,长久暴露在节能灯下,皮肤会出现严重受损现象,中国照明学会专家直言这种说法是不经之谈。 ③桑迪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被弄得遍体鱗伤,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可你就是打不败他”这一道理。 ④用词得体是一个人具有文化修养的标志,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附庸风雅,经常乱用误用敬辞谦语,让人贻笑大方。 ⑤她的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拖拖拉拉,这次出差,临近出发,她却还在家里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差点耽误了整个行程。 ⑥如今一些年青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追捧“懒癌”等不良思想,对一个崇尚勤劳的民族来说,这样的苗头不可等闲视之。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良好,但要真正迈进新能源汽车时代,我们仍面临“充电桩远不能满足未来需求”“城乡分布不均”等诸多问题。 B.专家指出,对感冒需辩证看待,切忌不要滥用抗生素,感冒多是病毒感染,一般七天自愈,细菌感染才需用抗生素,滥用可能引发耐药性。 C.不久前,雪龙号科考船载着中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此次考察主要围绕建立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为中心开展工作,计划用五个半月时间完成。 D.在2017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公布了全球首款人车A1交互系统,该系统可具备人车对话、疲劳监测、AR导航,让出行变得更加简单安全。 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刘教授,您的专著我已收到并惠存,初读后感觉对我论文写作启发很大,非常感谢。 B这家咖啡厅咖啡味道醇厚,服务也很周到,所以店里总是坐满客人,我也经常光顾。 C.毕业之后,我们]有十多年没见了,明天一定专程到府上拜访,看望你的家父、家母。 D.李老师,感谢您多年来对我的关心,这次外出我带了一点特产给您尝鲜,还请笑纳。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非洲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猴面包树。热带草原的早季降水量很少,那么,① ?原来,猴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旱季,在雨季时拼命地吸收水分。由于它树干质地疏松,就像多孔的海绵,② 。据说一株猴面包树的树干能储存几千千克水,因此被称为“草原上的水塔”。它储存的水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③ ,热带草原上常有旅行者因缺水而面临生命危险,此时只要在树上挖个小孔,水就可流出来,供旅行者享用。因此猴面包树又被称为“生命之树”。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在“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梳理探究活动中,我们借助“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表”,科学分析了自己语文学习的现状,也认识到了“自我评价”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只要进行了自我学习评价,就能诊断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益。 ①进行了自我学习评价,不一定就能诊断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一段视频引起众多网友关注:一位行动缓慢的老人脱帽向停车礼让的司机鞠躬致谢。司机小吴把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这一幕发到了朋友圈。事后,老人表示:“我腿脚不便,过斑马线比较慢,可路过的车辆都会停下来让我。我被那些司机感动了。”再度见面,小吴向老人深鞠一躬,诚恳地说:“爷爷,在斑马线前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这是我该做的。您这一鞠躬太重了,我真的受不起!”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A(B项“根本不存在”太绝对。C项“考察了诸多作品后得到的结论”分析有误,“文学经典的普遍特征在于表现某种高尚美德”是推论,不是考察后得到的结论。D项“与……文化权威关系不大”理解有误,与文意不合) 2.(3分)A(文章未论证“可行性”) 3.(3分)B(理由分析单一,从原文看,“家国情怀”并非成为经典的普遍标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3分)A(环境描写不能看出“贫穷”,“为后文……伏笔”分析牵强) 5.(5分)①善良、体贴、有孝心的儿子,对父母的爱心存感激,关爱父母,帮父母做家务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他不忍增加父母的负担。(3分)②努力打拼仍压力重重的青年。他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在城里工作,却承受着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感到无奈。(2分)(意思相近即可) 6.(6分)①统摄全文,小说围绕冬子回家筹集房款展开情节,内容紧凑。②凸显主题,“一平方米”的面积与父母无尽的爱形成强烈反差,表现了父母无私的付出和关爱。③激发阅读兴趣,“一平方米的爱”化抽象为形象,表达新颖。(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3分)B(B项内容完全属于猜测) 8.(5分)CE(A项“地外生命形式与地球生物完全不同”分析绝对化;B项“打算跨越”错,原文为“已经跨越了”;D项“他们存在于地球之外是千真万确的”错,原文是“他们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能性却是千真万确的”)(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给5分,选三项及以上不给分) 9.(4分)①科学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探寻的距离还不够远;探索还需要突破众多技术局限。②多种宇宙灾难导致生命难以存活,生命的产生具有偶然性,探索生命的难度巨大。(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D 11.(3分)D(谥号不只带褒奖性,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12.(3分)C(“严重后果是师心自用”不正确。“师心自用”不是“不问”的后果而是其原因) 13.(10分) (1)(5分)认为自己对而别人不对,这是世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的地方,却偏(或“ 勉强”)以为理解了;(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大意正确2分,“是”“达”“臆度”正确各1分) (2)(5分)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与自己的身心修养关系密切的事情,可以得到采纳好意见的益处,(但)要委屈自己一下(向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啊。(大意正确2分,“切”“益”“屈”正确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5分)BC(B.“直抒胸臆”判断错误,应为用典抒情。C.“一灯夜雨”亦是眼前实景)(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及三项以上不给分) 15.(6分)①知己之叹。秋夜自斟自饮,昭仪亦无知音,两人都一样孤独,愁苦无人理解。②故土之思。远离故乡,辗转飘零,孤居馆舍,眼前的凄冷景象勾起“故乡心”。③亡国之痛。雨夜难眠,“挑灯看剑”,无力报国,暗含国破家亡之痛(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5分)(1)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鱔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每空1分,有添字、漏宇、错别字均不给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①沸反盈天:指喧哔吵闹,乱成一团,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②不经之谈:指荒诞没有根据的话,③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④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此处语法不当。⑤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此处对象误用。⑥等闲视之:把这件事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多用于否定) 18.(3分)A(B项否定不当,应该是“切记不要滥用”C项句式杂糅,要么是“围绕我回建立第五个南极科考站这一中心”,要么是“以我国建立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为中心”;D项成分残缺,应在“AR导航”的后面加上“等功能”) 19.(3分)D(A项“惠存”是敬辞,指希望别人保存我送的东西,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恩惠;B项“光顾”是敬辞;C项“家父”“家母”只能用于向别人称自己的父母) 20.(6分)示例:①猴面包树如何在旱季生存下去(猴面包树如何顺利度过旱季)②可以吸收存储大量的水③还能救旅行者的生命(每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21.(5分) 示例:②诊断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一定就能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③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策略,不一定就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益。(答对一处2分,两处5分,意思相近即可) 四、写作(60分) 22.(60分)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发展等级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个评分点,选择其中的突出点,按等级给分,甚至满分。发展等级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人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如确认为“套作”,可适当扣分。 (4)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3分为止。 (5)标点符号酌情扣分,一逗到底扣2分,扣满2分为止。 (6)文章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