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承智班)下学期周练(5-7)(2017-05)
百强校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高三语文周练试题(5.7)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传说,战国时期孙膑遭庞涓陷害,流浪并寓居于泊里一带,生活穷困, ,便用当地老百姓广泛种植的农作物高粱的秸秆,劈成篾子,编成席子做炕当被。 ②杨毓培“学而庸则仕”后,从一般公务员到科长、副县长、县委书记、再到高坪区任区长,官路畅通,似乎印证了他自己那句“ ,唯有做官”的戏语。 ③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无非“冢中枯骨”,或为“守户之犬”,或为“虚名无实”,或为“碌碌小人”, 。 A.身无长物 一无可取 一无所长 B.一无所长 身无长物 一无可取 C.身无长物 一无所长 一无可取 D.一无可取 一无所长 身无长物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摈弃 强求(qiǎng) 节骨眼 涣然冰释 B.包扎(zā) 精萃 笑咪咪 味同嚼蜡 C.商榷 勾当(gōu) 金刚钻 变换莫测 D.枷锁 憎恶(zēng) 一滩血 瞋目结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频频发生的踩踏事件,许多专家认为,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逃生技能的训练是避免不发生此类事件的关键。 B.报道称,该议员一直担任美国国会能源及商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他大部分的竞选资金并非是其合法所得,而是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企业的捐献。 C.由于供应有限,导致有机食品在中国仍属特殊产品,尤其是有机农业所需的清洁空气、水和土壤在快速工业化的中国越来越难找到。 D.今年悉尼海港大桥嘉年华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新南威尔士州的居民,还包括澳大利亚其他各州居民以及一些国际游客。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诸病源候论》是研究各种疾病病因的中医著作。该书中说,牙痛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髓气不足,阳明脉虚”,二是由于出现了牙虫。 B.、《走向海洋》揭示了新中国海洋事业起步、发展与进步的种种轶闻秘事,以及人民海军虽举步维艰却步步雄健的历史步伐。 C.随着申办冬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涵盖空气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内容的战略布局逐渐清晰。 D.今天,鼓励式教育虽然很流行,素质教育虽然很重要,但素质教育也不是完全不要分数,鼓励式教育也不是完全拒绝批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弦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B.校庆这天,在小王和小刘的搀扶下,离别母校三十多年的老教师王国明沿着校园的小径 踽踽而行,他深情地看着校园内的一草一木,感慨万分。 C.当人们在某些方面遇到困惑时,总希望听听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而专家也确实起到了解惑答疑的作用,长此以往,专家和公众就形成了较为牢固的信赖关系。 D.凯普莱特叹息道:“这些死的惨象就像惊心动魄的钟声,警告风烛残年的我,快要不久于人世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这颗心燃烧了一百年 谢冕 ①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 ②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在这世纪钟声即将敲响之时,她把这个世纪悲喜交加的漫长的暗夜带走了,而留给我们一个新世纪的熹微的最初一线光明。 ③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文学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象。冰心世界中的母亲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她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清明月夜下的万顷碧波,荡漾着一叶扁舟,舟中是母亲,母亲怀中是我。她一生都在用爱心关爱众生。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最纯真,也最伟大。母亲对儿女之爱无须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子女对于母亲之爱的怀想与礼赞也如此。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邪、无欲的高贵情感。冰心从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一片可婉转女儿心,传达的是人间的万种柔情。大海的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以装下世间万有,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它静如明镜,动有狂澜。在它万顷碧波、一览无际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它的激情也是内蕴的,却是夜以继日、无日无时不在起伏涌动,若人的生命之树在常青!诚然,这位昔日的南国闺秀,有着一颗晶莹柔婉的女儿心,对母亲、对兄弟、对友人、对弱者。而大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却从另一面托出了这位世纪老人的高远和伟大。 ④在年序上,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在文学的经历上,冰心则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冰心说过,是五四运动那“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压迫和呼唤。”(《从“五四”到“四五”》)冰心称这股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是“电光后的一声惊雷”,把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冰心自述,她的创作活动始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她开始在《晨报副刊》用白话文写作。第一次发表小说《两个家庭》始用冰心这个笔名。她的写作活动一直延伸到本世纪末。所以,她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同龄人,而且是中国新文学的一部活历史。冰心的整个创作活动无疑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个缩影。她也是五四精神的集中体现者。五四运动出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蔡元培、李大钊、鲁迅和周作人等。这些人站在时代的前列,高举文化批判的旗帜,面对中国系统而顽固的旧文化和旧礼教,指出它阻碍时代前进的保守性,以惊电迅雷的气势进行扫荡,从而开辟出一条通往光明的新路。 ⑤这个让人景仰的队伍中,走着我们的冰心先生。她是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她接受中国传统的熏陶,她又接受了教会的和美国式的教育,中西、古今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迹。她起步于“问题小说”的写作,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中坚,她的创作服膺于“为人生”的理想;她受泰戈尔的启发,首创“随感式”的无题小诗,发起和倡导了中国新诗史的“小诗运动” ;她用通讯的方式写散文,她的《寄小读者》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一种崭新的抒情文体在她的笔下诞生;冰心还是新文学中的儿童文学的元老式的人物,她是儿童文学的热情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冰心毕生都在这样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她都没有放下她所钟情的手中的笔。而且愈到晚年,她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身居郊野,不忘天下,正气凛然,疾恶如仇。所作短文如《万般皆上品》、《无士则如何》等,竟有匕首般的犀利!让人不敢相信这些文章竟出自年近百岁的老人之手!斗换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高雅、文采、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的精神财富。 (选自《随笔》1999年第3期)6.文章第②段说“她把这个世纪悲喜交加的漫长的暗夜带走了,而留给我们一个新世纪的熹微的最初一线光明”,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说说冰心留给了我们哪些“光明”?(4分)7.文章第④段是怎样叙写冰心的文学经历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8.这篇文章的结尾写道“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但文章的标题却是“这颗心燃烧了一百年”,你认为这个标题恰当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③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④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⑤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⑥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⑦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9.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C.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D.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C.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1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 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济乃密白刺史 白:报告 B.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壮:欣赏 C.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卑微 D.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 轻:随意 13. 下列对原文画线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B.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C.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D.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14.下列句子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率兵围攻合肥,而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且发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上汝南的士兵去解合肥之围。 B.有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自认识人清明,绝不相信诬告之词,还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 C.蒋济劝谏明帝要想建立伟大功业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百姓疾苦。明帝下诏表扬他尽进忠言。 D.丁谧、邓颺等人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受赏,蒋济上奏不同意。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2)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四、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 , ”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 五、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水龙吟(苏轼)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①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寒露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注】①浮丘:浮丘公,古仙人名。 17.下面对这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开头五句写景:小沟、长江、柳堤、苇岸、烟村、早市。描绘出一辐开阔辽远,祥和而富有生机的风景画。 B. 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景色极佳的小村,词人整天闲居无事,没有凡事纷扰,关心的唯有莼菜与玉藕等美食,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 C. 下片开头六句运用仙话寄托的笔法:词人此时被贬黄州,他想象着“浮丘”仙人式的、“瑶池”仙境般的沉醉生活,再现了众“青鸾”穿着“摇曳”的“铢衣”,进入“壶中天地”而“歌舞”的缥缈美景。这反映出他遭逢大变,灵肉煎熬,想要逃避现实的心态。 D. “飘坠人间”三句,作者笔锋一转,由“仙境”陡然坠入“人间”,反照现实,过着“露寒风细”贫困的贬居生活,好不凄凉,可见当时的苏轼面临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 E. 整首词,词人采用以景托情,正反观照,杂以仙话寄托的手法,由景入情,由实入虚,以虚显情,由虚而实,层次井然,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18.此词系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时寄蹭友人所作,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感。 六、命题作文 19.以“变”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解答成语题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注意搭配的对象。“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一无所长”即没有一点专长;“一无可取”指没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地方,形容没有一点优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A 【解析】B精粹 笑眯眯 C勾当(gòu)变幻莫测 D一摊血 瞠目结舌 3.D(A 项否定不当,去掉“不”字; B项,重复赘余,删去“并非是”的“是”和“来自于”的“于”;C项,缺主语,删去“由于”或“导致”) 【解析】略 4.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病句。A项句式杂糅,删去两个“由于”;B项“揭示”与“历史步伐”搭配不当,可以将“以及”改为“展示了”;D项语序不当,应该是“但鼓励式教育也不是完全拒绝批评,素质教育也不是完全不要分数”。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比如B项就属于这种情况。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比如A项就属于这种情况。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比如D项就属于这种情况。对于语义性语病,应注意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5.D 【解析】A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 B踽踽(jǔ)而行:形容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C长此以往 指时间久了会有不好的结果,用于对将来不好的情况的假设,不可以用于陈述已有事实。D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6.①冰心以她文学世界里的两个基本意象“母亲”和“大海”,留给我们以人间的万种柔情和海乃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境界。②冰心以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的身份,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缩影,留给我们伟大的五四精神。③冰心毕生都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愈到晚年,她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她留给我们一种高雅、文采、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的精神财富。【评分细则】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 7.第④段主要通过引用冰心的自述来叙写冰心的文学经历。(2分)这样写更真实地表现出冰心反抗和批判的性格,不仅使读者更真实地感受到冰心身上所集中体现的五四精神,(1分)而且使作者对冰心“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同龄人,而且是中国新文学的一部活历史”的评价显得更加确凿可信,(1分)体现了传记文学真实性的原则,更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冰心的追念和崇敬。(1分)【评分细则】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8.恰当。标题中的“心”是一语双关、谐音双关(1分),它有多重含义。①是指冰心名字中的“心”,(1分)同时还指冰心的“推己及人一片婉转女儿心”,(1分)“这颗心燃烧了一百年”是指冰心在百年间燃烧自己,烛照世人,用婉转女儿心和大海的博大胸襟,在中国近百年文化领域不倦地奉献和创造,用她的一生回答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1分);②这个“心”又是指“世纪之星”,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和见证者,她百年间的文学经历和创造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永远无法企及的高雅、文采、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的精神财富”,她成为了后人心目中景仰的“世纪之星”。(1分)这个标题是作者对冰心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所作出的高度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追念和崇敬之情。(1分)(如果答“不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解析】6. 试题分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从文本中“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文学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象。冰心世界中的母亲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在年序上,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在文学的经历上,冰心则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冰心说过,是五四运动那“ 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冰心毕生都在这样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她都没有放下她所钟情的手中的笔。而且愈到晚年,她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身居郊野,不忘天下,正气凛然,疾恶如仇。”等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文本内容的写法的考查题目,需要结合“冰心自述,她的创作活动始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她开始在《晨报副刊》用白话文写作。第一次发表小说《两个家庭》始用冰心这个笔名。她的写作活动一直延伸到本世纪末。所以,她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同龄人,而且是中国新文学的一部活历史。冰心的整个创作活动无疑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个缩影。她也是五四精神的集中体现者。”这一段叙写,加以分析;至于其作用,应从作品中的自叙写法,一般是为了更真实地表现出冰心反抗和批判的性格,读出主人公身上的品质,及体现作者对人物的感情等方面加以概括。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一般而言,多数是赞同的多,也可以有不同意见,注意把握人物传记中,文章题目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交代文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富有哲理,引人思考等,而结尾往往是为了与标题活着开头相照应。本题可结合文本,联系主旨加以分析作答。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9.D 10.C 11.B 【解析】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幸福”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D项,“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是不正确的,由原文第三、四段可知,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黑格尔、马克思等人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二者的主张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由此可知二者的主张并不是“相反”。所以选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章阅读出的是选择题,让你判断辨别。对这类题型要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次排除干扰选顼,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在论述类文章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例如,本题中选项D就犯了颠倒是非的错误。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可将选项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C项,“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理解不正确,由原文第四段可知,是约翰·穆勒认为“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可判断此项错误。所以选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筛选信息类的题,要细心比照选项,慧眼识破“陷阱”。构成试题的每一个选项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相关的句子,只不过,这些选项是从原文句改编而来,表述形式与原文不尽相同。同一个意思命题者采用了另一种表述方式,命题时设置了答题 “陷阱”,或将原文句增删词语,或变换句式,从而达到干扰考生判断的目的。考生应该清楚地了解这些误项设置的“陷阱”的方式,答题时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要掉入“陷阱”,误入“圈套”。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将选项语句与原文语句细心比较,明辨异同,识破“陷阱”。答题的基本思路:确定答题有效区间――比照选项表述――判断选项正误。例如,本题选项C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项,“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推断错误,由原文第五段“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可判断出答案为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分析概括。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这就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把握文意之后,进行整体思考,理清文章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以及论证过程之间的关系,剖析文章的脉络结构,弄清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读者从中明白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启发。分析判断本题的选项时,就要注意结合着所表述的观点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因此思考时,联系选项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尤为重要。例如B项就犯了轻重范围失当的错误。 12.C 13.B 14.D 15. (1)大臣太被倚重,国家就有危险,身边的人太受宠幸,自身就会被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 (3)凡是要役使(驱使或差使)百姓时,一定要等到农闲时候(或农忙的空隙时间),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 【解析】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微:如果没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可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曰”“也”“于是”“为”“即”等。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D项,是蒋济因功受赏并上奏推辞。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太重”译为“太被倚重”、“左右”译为“身边的人”、“蔽”译为“被蒙蔽”。(2)句中关键词“使”译为“役使”、“农隙”译为“农忙的空隙时间”、“夺”译为“耽误”。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兵围攻合肥。这时,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军中发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领汝南的士兵来解合肥之围。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四万步兵骑兵已经到达雩娄。孙权相信了,立即烧毁围城的营阵就撤离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后来任命蒋济为丹阳太守。有一个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说:“蒋济难道会做这种事!如果做了这种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扰乱,道听途说罢了。”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 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出来,担任东中郎将。文帝问他说:“你所看到的天下风俗教化好不好?”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文帝显出愤怒的神情,并问他其中的原因,蒋济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消解了。明帝即位,蒋济升为中护军。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大臣太被倚重,国家就有危险,身边的人太受宠幸,自身就会被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明帝下召表扬说:“刚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景初年间,对外征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蒋济上疏说:“陛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等到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他们的疾苦。”明帝下诏表扬说:“没有护军(蒋济),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蒋济上疏说:“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家的福气。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这一年蒋济死了,皇上给他的谥号是“景侯”。 16.(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愆”“凌万顷”“太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7.BC 18.(1)感叹光阴虚度,功业无成。上片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词人面对美丽的乡村风光,却感叹自己“寸阴虚度,了成何事”。(2)于苦闷中见旷达。词人虽然对自己当前的困境感到苦闷,但又从“ 丝莼”、 “玉藕”、“珠粳”与“锦鲤”的寻常百姓生活中,看到了一条值得留恋的人生道路。(3)怀念京城生活。诗人想象的仙境生活亦可看作是对往昔和旧友痛饮沉醉的京城生活的怀念。(4)想要超脱苦闷而不得的无奈。词人虽然借美食,仙境,回忆来自我疏解,甚至还要“抱素琴”向月独奏来遥慰旧友,但任有“此怀难寄”之感。 【解析】 17.试题分析:题干“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答题关键词“不正确”,选项中,B项这里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达了谪居的苦闷;C项逃避现实不合理,反映了东坡借仙人、仙境以疏解空虚苦闷的心态。 1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此词系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时寄蹭友人所作,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感”,答题关键词“被贬黄州”“结合全词”“ 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要从重点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入手。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就是隐晦的。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19.无 【解析】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