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答案填写或涂写方式,请按照学校使用的考试平台所需具体要求作答。‎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写在非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纸质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按照学校的具体要求提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如其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一致,风格是道德的外显;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立身和为文不可分离;言为心声,风格也应是作者个性特征的自然流露。‎ 单从个性上看,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再从主观上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文风与人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人生活阅历、社会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在这个意义上,“文如其人”的确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 但是,“文如其人”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文如其人”是一个宽泛的命题,既包含了知性、气性方面的问题,也包含了情性、德性方面的问题。知性、气性与情性、德性属于不同性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文如其人”问题上的争论中,混淆了人的气性特征与德性特征这两个不同的层面。知性与文法的关系、气性与风格的关系,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一种必然的对应,实然的存在。而情感表达真实与否问题,人品的好坏问题,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与文不是必然性相关,而是或然性相关。既是或然相关,就有“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文、人相悖的突出表现。‎ - 15 -‎ 此外,文、人相悖还有文、人关系中的外力牵引因素。作品的形成大多出自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不能超绝于世外。由他人、社会所形成的外力一并涌入,往往对作者构成有形或无形的牵引。政治权力的影响在这种外力牵引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时代的文章,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政治开明时期,作者的自由度相对大,没有或者相对较少约束,这种自由自然可以反映在文章的风格上。在政治严酷时期,作者失去创作自由,有的作者也不得不俯仰从人、随俗为言,文章中就会出现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现象,导致言与志、文与人之间拉开距离,产生不同形式的文、人相悖的现象。一种表现是,作者屈就压力地歌功颂德,投其所好地鹦鹉学舌;另一种表现是,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作者不敢铮铮有声,只好采取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隐晦方式尽管形式上与违心迎合不同,但在本质上同样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 ‎(摘编自张世明《文如其人乎:人格观念与中国考据学方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从道德层面来看,“文如其人”是指立身和为文的统一,风格是作者个性的自然流露。‎ B. 从文风与作家性格特征的必然性相关的角度看,“文如其人”这一说法具有其合理性。‎ C. 由于文、人相悖,所以情感表达的真实与否、作者的人品好坏,与文章本身并不相关。‎ D. 在政治严酷时期,失去创作自由的作者只能随俗为言,文章就会出现言不由衷的现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篇阐释了“文如其人”的两种不同内涵,并以此为立论前提展开论述。‎ B. 文章分析了“文如其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论证过程中体现了辩证的思维。‎ C. 文章对比了随俗为言与隐晦表达两种现象,论证严苛政治会遮蔽真实的人性。‎ D. 文章主要从个人内在因素和社会外力因素两个层次来分析文、人相悖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果混淆了人的气性特征与德性特征这两个层面,“文如其人”的问题可能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 B. 在政治开明的时期,政治因素对创作的影响较少,作者的自由度相对大,更易做到“文如其人”。‎ C.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不能简单地认定“文如其人”而依据文章去推断作者的道德或个性特征。‎ D. 文学作品用隐晦方式表达主旨,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更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 - 15 -‎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 15 -‎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4.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6.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 15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审 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的男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 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哎,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地敲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 - 15 -‎ ‎“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到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噢,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默默地注视”,脸“板硬”,盛着“恶心”,写出了在‘不少人’世俗的眼光里,曾老头做人体模特是‘丑’的。‎ - 15 -‎ B.无定到小臭儿家中谈生意,目睹他对含辛茹苦为自己操劳一生的爷爷冷遇时,“心坠得他累”有对曾大爷的同情,更有对小臭儿夫妻不孝行径的厌恶。‎ C.即使小丑儿对爷爷不好,曾大爷却向街坊夸赞孙子孝顺自己,体现曾大爷的虚荣。‎ D.面对街坊的求证,了解实情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有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还有对小臭儿不孝敬爷爷这一行为表示厌恶,又不忍戳破曾大爷的谎言。‎ ‎8.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6分)‎ ‎9.“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步。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元和二年,转兖州剌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功曹史戴闰,故太尉掾也,权动郡内。有小谴,禹令自致徐狱,然后正其法。自长史以下,莫不震肃。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特蒙赏赐。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食邑千二百户。与太尉徐防、司空尹勤同日俱封。其秋,以寇贼水雨策免防、勤,而禹不自安。上书乞骸骨,便拜太尉。后连岁突荒,府藏空虚,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以助郡国禀假。诏许之。五年,以阴阳不和策免。七年,卒于家。除小子躍为郎中,长子盛嗣。‎ - 15 -‎ ‎(选自《后汉书・张禹列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B.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C.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D.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举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人才举荐制度,即推举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为官。‎ B.功曹史主管记录功过、职掌吏员赏罚任免事宜,功曹的权力、在汉代最盛。‎ C.食邑是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或皇帝大臣作为世禄的田邑,盛行于周。‎ 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罪责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即使自己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禹性情忠厚,生活勤俭节约。他父亲去世,当地官员百姓所赠办丧事的钱财很多,他都不接受;又把田产住宅推让给伯父,自己寄住在伯父家。‎ B.张两巡视辖区,平反冤假错案。任杨州刺史时,要过江视察,很多人都认为江中有水神,难以渡过,但张禹信念坚定,表明志向,顺利过江。‎ C.张西心系百姓,要求下属严格。徐县有许多废弃的良田,张禹兴修水利,引水灌溉修成熟田;对弄权有过的官员绳之以法,整肃风气。‎ D.张西位高权重,时常进谏言事。皇上南巡,张禹谏言被采纳,受到皇帝的赏赐;更任太尉时后,连年灾荒,上书请求减免三年租税,以缓解地方困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5分)‎ ‎(2)以寇贼水雨策免防、勤,而禹不自安。(5分)‎ - 15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诗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一个“暗”字,由视觉感受勾出触觉感受,令人极易从诗歌画面中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 B.吴诗次句“惟此宫中落便干”,一个“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围,一个“便”字,从时间的角度传神地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 C.李诗《过华清宫》后两句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D.“惟有树长生”,表达了对李杨爱情不能长存的惋惜。‎ 15.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假期作业)‎ - 15 -‎ ‎(1)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3)同为赤壁怀古诗词,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侥幸取得赤壁大战的成功,苏轼则用“ , ”来赞赏其战场上的指挥若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电视剧收视率造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甚微,该现象依然不断蔓延。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的高低无法定义目前制作质量 的电视剧市场。其实,( )。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断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待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于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而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 , 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 ,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电视剧市场 的情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良莠不齐 习以为常 饮鸩止渴 日薄西山 B.参差不齐 习以为常 望梅止渴 江河日下 C.良莠不齐 屡见不鲜 望梅止渴 日薄西山 D.参差不齐 屡见不鲜 饮鸩止渴 江河日下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是在于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而是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 - 15 -‎ B.虽然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在于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但是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 C.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于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 D.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于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并且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提出质疑由来已久。‎ B.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 C.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被业界提出质疑由来已久。‎ D.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对业界的质疑由来已久。‎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  ①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 ②  ,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防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  ③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增加。‎ ‎21.下面是一封自荐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询我的自荐书,我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提高鄙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乐观开朗,能够很好地提高人际关系,在众多招聘者中,我不一定最优秀,但我信心十足。最后祝贵公司事业有成。‎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硬核网红医生张文宏,非常佩服钟南山,提及必以钟院士称呼。 ‎ - 15 -‎ 有人问他,钟南山院士特别注重锻炼,80多岁还浑身肌肉,你下班后是不是也像钟院士一样热爱运动呢? 张文宏说自己也像大多数人一样办过几次健身卡,但是一年去不了两三次。他还不忘补一句,自己极度疲劳时,就会躺在沙发上看非常无聊、不需要动脑的电视剧。 有人认为,张文宏作为大家的英雄应该像钟南山一样热爱运动,张文宏作为公众人物,世人的楷模,应该充满正能量,爱运动爱读书,不能喜欢葛优瘫,更不能看无聊的电视剧。 但有人认为,钟南山只有一个,张文宏也只有一个。耿直的张文宏从神坛上走下来,舒舒服服、真真实实地做自己没有错。 对此,你怎么看?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B 解析:A 项,“风格是作者个性的自然流露”是从个性层面来谈的,而非道德层面。‎ C 项,根据原文第三段“而情感表达真实与否问题,人品的好坏问题,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与文不是必然性相关,是或然性相关。既是或然相关,就有‘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文、人相悖的突出表现”‎ - 15 -‎ 可知,情感表达的真实与否、作者的人品好坏,与文章是或然性相关,所以有文、人相悖的突出表现,而非选项所述,将文、人相悖视作原因。D 项,根据原文第四段“在政治严酷时期,作者失去创作自由,有的作者也不得不俯仰从人、随俗为言,文章中就会出现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现象”可知,不是所有失去自由的作者都会俯仰从人、随俗为言。) ‎ ‎2.C 解析:“随俗为言”与“隐晦表达”在遮蔽真实人性这一点上是相似的,所以两者并非对比关系。‎ ‎3.D 解析:文学作品用隐晦方式表达主旨,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造成了文、人相悖的结果,但并不一定会拉低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许多隐晦的文学作品,反而成就了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4.D 解析: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D项说法的错误。 5.A 解析:B项,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该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说法的错误。D项错误在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的说法,文本是说“(各地政府应当)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6.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7.C 没有虚荣。‎ ‎8.参考答案 ①外貌丑陋;②吃苦耐劳;③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或“隐忍小臭儿的不孝”);④晚景凄凉。‎ ‎9.参考答案: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等),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④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答对一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满分)‎ ‎10.C ‎11. D “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罪责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陈述有误。不是因罪责,是因年老。‎ ‎12. D “上书请求减免三年租税”分析有误。不是请求减免,而是捐献自己领地三年租税纳入府库。‎ - 15 -‎ ‎13. (1)当地官民很少见过使者,百姓心怀喜悦,不管是心怀怨恨的还是品行恶劣的,没有不自行归案的。‎ ‎(2)因寇贼之患和水雨之灾,皇帝下旨免去徐防、尹勤之职,而张禹内心不安。‎ ‎14.D 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爱妃身死,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没有对他们爱情的惋惜。‎ 15. 手法: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感情: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16.答案:(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17.D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参差不齐”。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 屡见不鲜”。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饮鸩止渴”。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江河日下”。)‎ ‎18.C(结合语境和关联词使用情况可得出答案)‎ ‎19.B(解答此题,须厘清主体和客体,“业界”是主体,“收视率”是客体,故答案应在A、B两项中选,且提出质疑重复,故选B项。)‎ 20. 示例: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③压力产生的时间。‎ 21. 垂询——审阅,鄙人——个人,搞好——处理,招聘——应聘,事业有成——蒸蒸日上。‎ 22. 略。‎ 参考译文:‎ - 15 -‎ 张禹字伯达,是赵国襄国人。张禹性情忠厚节俭。父亲死后,汲县官吏百姓赠送办丧事的钱财前后达数百万,他全部没有收受。又把田宅推让给伯父,自己寄居在伯父家。永平八年,被举荐为孝廉,渐渐获得升迁。建初年间,被任命为杨州刺史。当他过江巡视部属,中原百姓都认为长江中有水神,很难渡过。张禹即将过江时,官吏坚决请求不要渡江,张禹不听从。并且厉声说:“子胥如果在天有灵,知道我的目的在于审察冤假错案,难道还会害我吗?”于是划桨过去了。走遍所属郡县,深渊幽暗的地方没有不全部走到的,亲自(审查)记录囚徒(罪状),把很多情况弄明白,提出来处理了(冤情)。当地官民很少见过使者,百姓心怀喜悦,不管是心怀怨恨的还是品行恶劣的,没有不自行归案的。元和二年,转任兖州刺史,也有政治清明公平的美称。三年,升为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旁边有很多良田,却荒废没人修整。张禹替他们开挖水门,通渠引水灌溉,于是改造成了数百顷熟田。劝导并带领官吏百姓,借给他们种子,亲自勉励劳动,使谷物大获丰收。邻郡贫困来归附的有千多户,房屋相连,下面成了集市。后来每年开垦千余顷,百姓的财物用度富足。功曹史戴闰,是以前太尉的掾吏,权柄倾动郡内。有小罪,张禹叫他自行到徐县相关部门投案,然后绳之以法。自长史以下,没有不感到震惊肃然的。永元六年,进入朝廷做大司农,又被授予太尉之职,和帝很礼待他。十五年,皇上南巡祠园庙,张禹以太尉兼卫尉的身份在朝留守。听说皇帝车驾将到江陵,张禹认为不应冒险远行,用驿马送去谏言。诏书回复说:“拜谒祠园庙已经结束,应当往南祭拜大江,正好得到你的奏报,(皇上)驾临汉水就掉转车舆回来。”等到回朝之后,张禹特别受到赏赐。延平元年,张禹升为太傅,总领尚书事宜。永初元年,张禹因策立天子之功封为安乡侯,食邑一千二百户,与太尉徐防、司空尹勤同日受封。这年秋天,因寇贼之患和水雨之灾,皇帝下旨免去徐防、尹勤之职,而张禹内心不安,上书请求退休,又被授予太尉的官职。后来连年灾荒,府库空虚,张禹上疏请求捐献自己领地三年的租税,来帮助郡国粮食的供给和钱财借贷,朝廷下诏许可了。永初五年,因为君臣不和而被皇帝下诏免职;永初七年,死在家中。授予小儿子张曜郎中官职,长子张盛继承他的食邑。‎ - 1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