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现有的认知中,科学与艺术相去甚远。科学属于理工科,艺术属于人文学科;科学家往往被想象为一丝不苟、衣着整洁,艺术家则是不修边幅的形象;科学研究是集体协作、分工明确,艺术创作是内心独白;科研成果通常表现为公式、符号,高深莫测,艺术作品则非常亲和,大家都懂。概括来说,科学和艺术最大的不同是:科学求真,艺术求美。‎ 但是,一些科学家并不认同科学和艺术的分歧。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都是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科学、艺术之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同。”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表示: “让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实验更重要。”数学家外尔甚至说:“我一辈子就是想把真和美结合在一起,如果实在结合不了,我就选择美。科学理论的成就在于美学价值,缺陷的地方恰恰就是艺术上不足的地方。”‎ 顶级科学家高调宣传“美高于真”,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实,science(科学)这个词来自拉丁文scientia(科学),表达的是希腊文episteme(知识)的意思。而艺术、技术等词统统来自希腊文techne(艺术)一词。古希腊人认为,艺术、技术是比科学“低等”的存在。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自然高于人工,越是没用的东西越高级,越是自由的事物越是无功利。科学研究自然的奥秘,崇尚科学就是遵循自然;而艺术、技术的产生,本质上都是造出了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是违背自然的。科学重要而艺术不重要,是因为艺术有实用价值,有功利目的,在“自然”的层面比较低级。‎ 科学和艺术的分化并不是古已有之,启蒙运动的时期,科学、艺术才正式成为两个门类,至今不过二三百年。近代以来,科学处于下行的过程,从高高在上的地位慢慢跌落到工匠层面,由纯粹科学变成技术科、技艺科,由求真的科学变成求力的科学。与此同时艺术不断上升,从低级的实用之学慢慢演变为具有纯粹审美性质的自由之艺,这个时候它才获得高雅的境界,具有陶冶心灵的力量。但无论如何,“自由”是它们共同的源头。因此,一旦涉及自由,科学和艺术就认出了彼此,顶级的科学家和顶级的艺术家就产生了“美就是真”的认同感。现在时常有人说,“生活很枯燥,学一点艺术。”如果把艺术看作“放松、消遣”的手段,那是在贬低艺术,科学也是一样。只有进入自由境界中,科学才能呈现为艺术,人们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科学精神。‎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与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与艺术的区分是显著的,但是也有许多顶级的科学家、艺术家强调科学与艺术之间的 相似性。‎ B. 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科学与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创造普遍的真理,是艺术和科学的共 同特征。‎ C. 希腊人曾尊科学贬艺术,今人则尊艺术贬科学,因为艺术演变为了纯粹审美,而科学多追 求实用。‎ D. 作者认为,科学与艺术从近代社会以来开始分化,但他们都有共同的起源,都脱胎于希腊 母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从多个层面论述科学与艺术的不同,作者认为求真与求美是科学与艺术的最大区别。‎ B.文章引用三位科学家的话进行道理论证,把科学与艺术相联系,强调科学发现中的审美因素。‎ C.文章论证思路清晰,用每段首句概括引出下文,围绕科学与艺术的异质性与关联性进行论述。‎ D.文章追根溯源,帮助读者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剖古析今,阐明自由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 源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学家外尔一辈子就想把真和美结合,结合不了,他就选择美,可见他认为艺术比科学更重要。‎ B.古希腊人认为,科学研究自然的奥秘,艺术创造自然没有的东西,科学高于艺术,所以自然 高于人工。‎ C.一旦科学与艺术都涉及到它们共同的源头自由时,科学家和艺术家们就会认同“美就是真”。‎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科学与技术相提并论为生产力,体现出近代科学对实用价值的 追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知乎、得到等一众知识付费产品的相继推出,知识付费大量兴起,用户总量井喷式爆发。艾媒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总量为0.93亿。这一数据随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在飞速上升。下图是市场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大的几款产品(知乎、得到、在行、百度知道)的横向对比分析。‎ ‎(摘编自《知识付费类产品竞品分析》)‎ 材料二:中国经济时报:怎样看待知识付费的本质?‎ 陆峰:知识付费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可以市场交易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知识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段通过市场机制优化知识信息配置的一种知识交易形式。知识付费有利于通过市场交易手段和激励机制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盈余,有利于人们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海洋中更加高效地筛选和利用信息,在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了更多人参与优质内容的生产。‎ 郭全中:知识付费的本质是有效满足用户获取知识的刚需,在前互联网时代,重点在于如何组织和生产知识,而在互联网时代,核心是如何在严重过载的信息中找到适合用户需求的知识。‎ 董一鸣:知识付费的本质,我认为是一种“咨询、培训服务的延伸”,也是一种“花钱买别人的时间”的行为。过去我们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会找到专家或者有经验的人士请教,经常费时费力还需要搭人情,而知识付费平台的产生和近三年来的蓬勃发展,我认为其实提供的是一种精准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咨询服务,令我们解决问题变得更便捷了。‎ ‎(摘编自中国经济新闻网)‎ 材料三:数据显示,随着用户在使用知识付费产品的过程中,对于内容的辨别和筛选能力的提升,即使是中上游内容方的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也仅为30%。企鹅智酷的数据也显示,在有过知识付费行为的消费者中,28%表示体验满意,49.7%表示一般,12.3%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可以找到免费途径来获取。‎ 业界指出,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从整体产业上看,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都制约了知识付费的发展。‎ ‎(摘编自《“知识付费”行业走向理性》)‎ 材料四:实际上,知识付费作为一种互联网产品,必然会遵循互联网的法则,当然也免不了染上互联网的恶习。这个光速的时代,已经不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真正深入了解我们遇到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事情,浮躁、表浅、速成是从“知识付费”产生之初就携带的基因,而我们强加给知识付费上的任何大的抱负,比如我指望通过听某一门大师课而获得我对不了解的领域的一个系统认知,这几乎是不可实现的。产品本身无论多精致也都是一个互联网的短、快、浅的通俗产品,音频这种方式本身抵达我们的时候就极容易流失,比如讲述内容的人可能讲不清楚、嘈杂环境的消磨,听的时候人的注意力会分散。那么知识付费可以给我们什么?知识付费给我们一种“我在学习的路上”和“时间没有虚度”的自我暗示和安慰。毕竟比起通勤路上和睡前的发呆和胡思乱想,有人在耳边谆谆善诱,我们多少还是会拾取一些到脑子里的。还有就是当我们迫切地需要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找到某一个知识付费产品,去粗取精后的知识的确更容易让我们快速获得。至于批评家们所指出的希望以知识付费去应对时代焦虑,那也是对知识付费的苛求。‎ ‎(摘编自澎湃新闻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市场上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较大的几款产品中,得到、在行在内容的质量、动机纯 粹性和购买的成本上都处在比较高的区域。‎ B. 董一鸣认为,知识付费相较于过去找专家或者有经验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更便捷了,它提供 的是精准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咨询服务。‎ B.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知识付费体验的评价总体不高,只有28%的人表示满意,更多的人认为 一般,还有人认为完全可以找到免费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 D.“知识付费”先天带有浮躁、表浅、速成等基因,其产品具有短、快、浅的特点,“知识付费”‎ 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某种自我暗示和安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知识付费产业的兴起,不仅得益于知乎、得到等一系列知识付费产品的相继推出,也得 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B. 陆峰认为知识付费有利于激励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参与优质内容的生产,有利于 人们更高效地筛选利用信息。‎ C. 从整体产业上看,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受到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 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的制约。‎ D. 知识付费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去粗取精后的知识,更容易让我们快速获得,从而增长知识,‎ 实现我们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 ‎6.你认为知识付费的前景如何?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理由。(6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路遥 大年三十,这是农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除夕之夜,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的村庄。家家窗前点上了灯笼,院子里地上铺上炸得粉碎的红红绿绿的炮皮。在那些贴着窗花和对联的土窑洞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八碗”。农村人虽然富了,他们的肠胃仍需要油水。好,那就尽情地吃吧。拣肥的吃,放开肚量吃吧,而今这样好的年头,又是自己喂的猪,不吃做什么!‎ 父亲吃了一老碗肥肉,用袄袖子抹了抹嘴,然后就心满意足地拿起旱烟锅,自个儿笑眯眯地抽起了烟。他舒服地吐纳着烟雾,对我说:“把你那个唱歌匣匣拿出来,咱好好听一听。”我取出收录机,放他爱听的韩起祥说书。父亲半闭着眼睛,一边听,一边用手悠闲地捋着下巴上的一撮黄山羊胡子。说到热闹处,急促的嗓音和繁密的三弦、呱哒板声响成一片,好像一把铲子正在烧红的铁锅里飞快地搅动着爆炒的豆子。父亲情绪高涨,竟也跟着老韩嚷嚷起来,手舞足蹈,又说又唱。 ‎ 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新鲜的念头:我为什么不用收录机录下父亲的一段声音呢?父亲显然对这事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跃跃欲试,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我忍不住笑了,对他说:“你随便说什么都行。比如说你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哈呀,这怎说哩……好,叫我想一想,噢,对了,那天,也正像今天一样,过年哩……我这样说你看行不行!行!好,那我就再给咱往下说……”‎ ‎“提起那年头,真叫人没法说。冬天的时候,公社大搞基建,白天大干,晚上夜战,连轴转到了年底。那天早上我回家时,你们母子几个围坐在炕上哭鼻子哩。哭什么哩?那年头,大家都穷得叮当响,过年要甚没甚。咱家里就更别提了,我没回来,连一点肉皮皮都没有。当时,我折转身就往县城跑。我恨我,怎么这么无能啊!我当时想,我今天出去就是抢也要抢回几斤肉来。”‎ ‎“进了县城,门市部的门却早已关了。过年,人家早下班了。我长叹了一口气,真想放开声哭一场。不过我来到后门,听见里面有人咳嗽。我站着,不敢敲门。过了一会。我突然冒出了个好主意——如果我说我是县委书记的亲戚,他们还敢不卖给我肉吗?就这样,我硬着头皮敲开了门。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颗胖头。我忙开口说自己是县上书记的亲戚,书记让你们割几斤肉。胖头起先不相信。他打量了我半天,后来大概又有点信了。”‎ ‎“他说一斤八毛钱。我说,那就割五斤吧。我原来只想割二斤,够你们母子几个吃一顿就行了。可是,一个县委书记的亲戚走一回后门,怎能只割二斤肉呢?但那个胖干部还是明显地嘲笑书记的这个穷酸亲戚。他当然没说,我是从他脸上看出来的。但不管怎样,我总算割到了一块多么肥的刀口肉啊!”‎ ‎“在街上,一个叫化子拦住了我的路。我一看,是高家村的高五,穿一件烂棉袄,和我一块当民工的。他老婆有病,本人已经熬得只剩下一把干骨头。他问我在什么地方割了这么一块好肉?我给他撒谎说,是从一个外地人手里买的,人家早走了。高五一脸哭相对我说,直到今早上才向别人央告着借了几个钱,可现在又连一点肉也买不到了。他说大人怎样也可以,可娃娃们不行呀,大哭小叫……他瞅了一眼我手里提的这块肉,可怜巴巴地说,能不能给他分一点呢?我舍不得这么肥的肉给他分,就对他说是这肉是高价买的。他忙问多少钱一斤?我随口说一块六一斤。不料高五说一块六就一块六,你给我分上二斤!我迟疑了一下,对他说,那好,咱两个一劈两半。就这样,高五拿了二斤半肉,把四块钱塞到我手里,笑呵呵地走了,倒好像是他占了我的便宜。好,我来时拿四块钱,现在还是四块钱,可手里却提了二斤半的一条子肥肉。这肉等于是我在路上白捡的。好运气!”‎ ‎“我马上到铺子里给你妈买了一条新毛巾,给你们几个娃娃买几串鞭炮。还剩了七毛钱,又买了几颗洋糖……这辈子没有哪一天比这一天再高兴不过了。高兴什么哩?高兴你妈和你们几个娃娃过这个年总算能吃一顿肉了。而且你妈也有了新头巾,你们几个娃娃也能放鞭炮,吃洋糖了……”‎ 我“啪”一下关住了收录机,什么话也没说,丢下父亲,心情沉重地一个人来到了院子里。此刻,晴朗的夜空星光灿烂,和村中各家窗前摇曳的灯笼相辉映,一片富丽景象。远处传来密集的锣鼓点和丝弦声,夹杂着孩子们欢乐的笑闹声。村庄正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远远近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和平的硝烟。此刻这一切给我的心灵带来无限温馨和慰藉…… ‎ ‎(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摘自鲁迅《祝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通过对比父亲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年代过年的情形,使读者在平静的叙述中看出人性 日常美的素朴,以及那种无言的悲剧感和喜剧感。‎ B. 小说对父亲听说书的描写极富表现力,用“半闭”“捋”等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听书 时悠闲自得的样子。‎ B. 小说中提到“这怎说哩”“我这样说你看行不行”“ 真叫人没法说”,生动地塑造了父亲 不善言辞的朴素农民形象。‎ C. 小说注重从环境和小人物等方面让读者感受那个时代。作者通过收录机、肉食门市部等真实 描写出特定的时代环境;又通过父亲这个普通的农民展现了一段极其贫困的艰难岁月。‎ 8. 本文尾段与鲁迅小说《祝福》尾段都描写了过年时的庆祝场景,在表达小说的主旨上各自起到 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把父亲的叙述作为主体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汤,杜陵人也。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父死后,汤为长安吏。周阳侯为诸卿时,尝系长安,汤倾身事之。及出为侯,大与汤交,遍见贵人。是时,上方乡文学,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亭疑法。奏谳疑,必奏先为上分别其原,上所是,受而著谳法廷尉挈令,扬主之明。奏事即谴,汤应谢,乡上意所便。‎ 始,长史朱买臣素怨汤。王朝,齐人,以术至右内史。边通学短长,刚暴人也,官至济南相。故皆居汤右,已而失官,守长史,诎体于汤。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陵折之。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吾知汤阴事。”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曰汤且欲为请奏,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它奸事。事辞颇闻。上问汤曰:“吾所为,贾人辄知,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 ‎”汤不谢,又阳惊曰:“固宜有。”减宜亦奏谒居事。上以汤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汤。汤具自道无此,不服。于是上使赵禹责汤。禹至,让汤曰:“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状,天子重致君狱,欲令君自为计,何多以对为?”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之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位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者,三长史也。”遂自杀。‎ 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它赢。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载以牛车,有棺而无椁。上闻之,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乃尽按诛三长史。上惜汤,复稍进其子安世。 ‎ ‎(《汉书·张汤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B. 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C. 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D. 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杜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琵琶行》中“五陵年少”的“五陵”之一。因旧时 富家豪族和外戚大都居住在“五陵”附近,故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 B.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 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有所提及。‎ C.《春秋》即《春秋经》,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 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D. 三公,为古代官名,其说法各异。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朝设置,为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的合称。西汉一度沿袭秦时旧号。‎ ‎1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汤有交际智慧。周阳侯身陷监牢时,张汤敏捷地抓住了机会向其示好,后来得到了的回 报,结识了许多显贵。‎ B. 张汤对主上刻意逢迎。因为汉武帝推崇儒家学说,张汤在判案的时候,会根据皇帝的意愿,‎ 调整自己的判案方式。‎ B. 张汤性情刚烈耿直。在死前的谢辞中,充斥着对君主的感激,对朝廷的一片赤血丹心,同 时表明了自己的清白。‎ C. 张汤廉洁奉公。他死后,家产总共不足五百金,家中所有的东西,全部来自自己的俸禄,‎ 没有任何其他的产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陵折之。(5分)‎ ‎(2)吾所为,贾人辄知,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5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古风(其四十七)‎ 李白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 ‎【注释】龙火:星名,即大火星,古人根据大火星的位置移动来判定寒暑的变迁。龙火飞,大火星从南向西移动,指秋天来临。‎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人认为桃花在东园开放,最早沐浴在阳光中,这本是先天地理条件使之然的。‎ B. 诗人用“偶蒙”一词,颇有深意,强调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C. 诗人用疑问句揭露了桃花只徒有其表而无其实,有姿色而无应有的品格的本质。‎ D. 诗人描述桃花的“零落早相失”,与杜甫的“轻薄桃花随水流”有异曲同工之处。‎ 15. 本诗最后两句,提到了“南山松”,你觉得突兀吗?作者这么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 ‎ 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有感于自身经历,奉劝天下痴情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肺腑之言是 , 。‎ ‎(2)杜牧的《阿房宫赋》,借阿房宫的兴毁引出对秦王朝兴亡的思考,并告诫后人“ , ”。‎ ‎(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两句,充满哲理,给人以前进的力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现存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独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 了下来,这对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意义重大。‎ ‎120年前,当爱国学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时,中国正处于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大批甲骨被西方列强 ,流亡海外。甲骨的发现、挖掘与研究浸透着一大批学者的血泪。120年后,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甲骨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向海外,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 ”。( )。今年正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名为“ ”的甲骨文文化展。一方面,通过“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近一百九十件甲骨、 青铜、玉石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那段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另一方面,通过展览叙事,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悟,让文物“活”起来,让甲骨文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构筑民族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延续 横征暴敛 信使 证古泽今 B.保留 巧取豪夺 纽带 震古烁今 C.延续 巧取豪夺 信使 证古泽今 D.保留 横征暴敛 纽带 震古烁今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片片甲骨,是中国近代史的变迁的见证,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 B.由这片片甲骨,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得以见证,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也被昭示 C.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和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都在这片片甲骨中得以彰显 D.这片片甲骨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展览叙事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把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给人民群众感悟 B.通过让文物“活”起来的展览叙事,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悟 C.为了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展览叙事 D.展览叙事让文物“活”起来,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 ‎20.下面几处情境下的用语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5分)‎ ‎(1)《中国为什么能》书中的一处文字:“中国人越去烧日本车、抵制日本货,日本国民对中国就越反感,安倍修改和平宪法在国会通过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国人这样做,岂不正中日本右翼势力下怀吗?”‎ ‎(2)《新白娘子传奇》中张员外答谢白娘子时说:“久闻白娘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您虽是一介女流,但您的作风丝毫不让须眉,真是让人佩服啊!”‎ ‎(3)《扬子晚报》报道:“‘八一三’淞沪抗战健在老兵重返昔日战场,重游谢晋元墓地,祭奠团长和死难战友的英灵。”‎ ‎(4)大洋网体育频道讯,“并非体育大省的河南只有7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却有3人染指金牌,成为全国夺金成功率最高的省份。”‎ ‎(5)每年高考成绩公布,许多学校都会贴出喜报,挂出横幅:“热烈祝贺我校今年高考再创佳绩!”‎ ‎21.阅读下面几句话,提取关键信息,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定义。要求:不超过40个字。‎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 2019年12月开始在武汉市发生的由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 ‎(2)武汉市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 ‎(3)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4)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 ‎(5)根据目前的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肯定人传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迈不过的坎。当新冠病毒疫情来临时,白衣天使们不畏艰险,逆风而行;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公安交警不辞辛苦,奋战前线;社区物业人员守土有责,毫无怨言;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守护群众安全;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学校师生网络教学,生产服务一线员工坚守岗位,守望相助……各行各业携手同行,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当代国人的“硬核”担当。‎ 也有人刷流量、蹭疫情,盲目传谣,哄抢物资,甚至谩骂工作人员、袭击干警。‎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从材料中任选一个对象,以“抗疫路上,为你而歌”为标题,给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硬核”担当的国人写一封慰问信。‎ ‎(2)为开学“科学道德素养与战胜灾难”的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 ‎(3)生命因独特弥足珍贵。反思疫情爆发、抗疫过程,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世界疫情发展严重的国家写一封建议书,落款为“来自中国的一名考生”。‎ ‎(4)“山河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援赠的物资与标语典雅而温暖。生于非典,考于肺炎的你,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一定有不少温情的故事,请写一篇文章,讲述抗疫故事,要求以记叙文为主。‎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三模答案 ‎1.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今人则尊艺术贬科学”错误,原文只是说“近代以来科学下行,艺术上升”,不能表明“今人则尊艺术贬科学”。‎ ‎2.选B。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文章引用三位科学家的话进行道理论证……强调科学发现中的审美因素”错误,从文中来看,文中李政道强调的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 ‎3.选D。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数学家外尔一辈子就想把真和美结合,结合不了,他就选择美,可见他认为艺术比科学更重要”错误,原文中“真”不等于仅指“科学”,“美”也不一定专指“艺术”;外尔认为“科学理论的成就在于美学价值,有缺陷的地方恰恰就是艺术上不足的地方”也看不出“艺术比科学更重要”。B项,“……所以……”错误,选项因果倒置,第三段说的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自然高于人工,越是没用的东西越高级,越是自由的事物越是无功利。科学研究自然的奥秘,崇尚科学就是遵循自然;而艺术、技术的产生,本质上都是造出了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C项,“一旦科学与艺术都涉及到它们共同的源头自由时,科学家和艺术家们就会认同……”错误,选项扩大范围,文中说的是“顶级的科学家和顶级的艺术家”。‎ ‎4.选A。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A项,“得到、在行在内容的质量、动机纯粹性和购买的成本上都处在比较高区域”错,据材料一图表可知,“得到”动机纯粹性较低。‎ ‎5.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D项,“实现我们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错,材料四“而我们强加给知识付费上的任何大的抱负,比如我指望通过听某一门大师课而获得我对不了解的领域的一个系统认知,这几乎是不可实现的”可知,不可能实现“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 ‎6.示例一:发展前景良好。①2016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总量为0.93亿,这一数据,随着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在飞速上升。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为知识付费产业提供更良好的发展平台。③在现代这样一个“光速时代”,人们需要更高效、更精准地获取知识,而知识付费产品正符合这一要求。‎ 示例二:未来不容乐观。①作为依附于互联网的一种产业,浮躁、表浅、速成等特点,不能使人真正获得想要的效果。②知识付费产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限制了产业的发展。③人们对知识付费的评价并不高,或许不就得将来会被另外一种产业所取代。‎ ‎7.选C。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C项,“真叫人没法说”,生动地塑造了父亲不善言辞的朴素农民形象”错误,“真叫人没法说”是描写过去日子过度的贫困,而不是为了塑造父亲不善言辞的朴素农民形象。‎ ‎8.①《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过年景象富丽欢乐有生气,赞美了富裕起来的农村,与过去的贫困形成对比,阐明了只有真正富裕起来才能避免贫穷所导致的道德失范的主旨。‎ ‎②《祝福》:过年景象虽热闹却也沉闷,与祥林嫂的悲剧形成对比,揭示出封建礼教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每点3分)‎ ‎9.①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使故事更具真实性,情境显得更为真切。父亲讲述了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使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②“父亲”的亲口叙说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符合人物身份,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父亲的语言是平白如话不加修饰的口语,娓娓道来,给人以一种亲切、可读的感觉。‎ ‎③紧扣题目,详细地叙述了父亲“最高兴的一天”的经历。父亲回忆过去的痛苦生活来说“最高兴的一天”,更能凸显出父亲的“高兴”。‎ ‎④“最高兴的一天”是令人心酸的一天,有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与那个贫穷年代过年对比,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带来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八碗’” 过大年三十的幸福生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     ‎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人称的作用的理解。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能够给人真实感,能接近与读者的距离。叙述人称与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也有密切关系,要从这三个方面去把握。‎ ‎10.D ‎11.A.杜陵是汉宣帝的陵墓;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 ‎12.D.“全部都来自自己的俸禄”错,还有皇帝是的赏赐 。‎ ‎13.(1)张汤屡次代理丞相的职务,知道这三个长史原来地位很高,就常常欺负压制他们。(数行,素,陵折)‎ ‎(2)我所要做的事,商人则预先知道此事,越发囤积那些货物,这好像有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一样。(贾人,益居,类)‎ ‎【参考译文】‎ 张汤是杜陵人。他父亲当长安县丞,有一次出门去,张汤当时是小孩,父亲就让他在家看门。父亲回家后,看到老鼠偷了肉,就对张汤发怒,用鞭子打了他。张汤掘开鼠洞,找到偷肉的老鼠和没吃完的肉,就举告老鼠的罪行,加以拷打审问,记录审问过程,反复审问,把判决的罪状报告上级,并且把老鼠和剩肉取来,当堂最后定案,把老鼠分尸处死。他父亲看到这情景,又看到那判决辞就象老练的法官所写,特别惊讶,于是就让他学习断案的文书。‎ 父亲死后,张汤就当了长安的官员。周阳侯田胜开始做九卿之官时,曾经被拘禁在长安,张汤尽其全力加以保护。待田胜出狱封了侯,与张汤密切交往,并把当朝权贵一一介绍给张汤,让张汤同他们相识。这时,汉武帝正心向儒家学说,张汤判决大案,就想附会儒家观点,因此就请博士弟子们研究《尚书》、《春秋》,他担任廷尉史,就请他们评判法律的可疑之处。每次上报判决的疑难案件,都预先给皇上分析事情的原委,皇上认为对的,就接受并记录下来,作为判案的法规,以廷尉的名义加以公布,颂扬皇上的圣明。如果奏事遭到谴责,张汤就认错谢罪,顺着皇上的心意。‎ 最初,长史朱买臣是会稽人,本来怨恨张汤。王朝是齐地人,凭着儒家学说当了右内史。边通,学习纵横家的思想学说,是个性格刚强爆裂的强悍之人,做济南王的丞相。从前,他们都比张汤的官大,不久丢了官,代理长史,对张汤行屈体跪拜之礼。张汤屡次兼任丞相的职务,知道这三个长史原来地位很高,就常常欺负压制他们。因此,三位长史合谋说:“开始张汤同你约定一起向皇上谢罪,紧接着就出卖了你;现在又用宗庙之事控告你,这是想代替你的职位。我们知道张汤的不法隐私。”于是就派属吏逮捕并审理张汤的同案犯田信等人,说张汤将要向皇上奏请政事,田信则预先就知道,然后囤积物资,发财致富,同张汤分脏,还有其他坏事。有关此事的供辞被皇上听到了,皇上向张汤说:“我所要做的事,商人则预先知道此事,越发囤积那些货物,这好象有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一样。”张汤不谢罪,却又假装惊讶地说:“应该说一定有人这样做了。”这时减宣也上奏书报告张汤和鲁谒居的犯法之事。天子果然以为张汤心怀巧诈,当面欺骗君王,派八批使者按记录在案的罪证审问张汤。张汤自己说没有这些罪过,不服。于是皇上派赵禹审问张汤。赵禹来了以后,责备张汤说:“皇上怎能不知道情况呢?你办理案件时,被夷灭家族的有多少人呢?如今人家告你的罪状都有证据,天子难以处理你的案子,想让你自己想法自杀,何必多对证答辩呢?”张汤就写信谢罪说:“张汤没有尺寸之功,起初只当文书小吏,陛下宠幸我,让我位列三公之位,无法推御罪责,然而阴谋陷害张汤的罪人是三位长史。”张汤于是就自杀了。‎ 张汤死时,家产总值不超过五百金,都是所得的俸禄和皇上的赏赐,没有其他的产业。张汤兄弟和儿子们仍想厚葬张汤,他母亲说:“张汤是天子的大臣,遭受恶言诬告而死,何必厚葬呢?”于是就用牛车拉着棺材,没有外椁。天子听到这情况后,说:“没有这样的母亲,生不出这样的儿子。”就穷究此案,把三个长史全都杀了。丞相庄青翟也自杀。田信被释放出去。皇上怜惜张汤,逐渐提拔他的儿子张安世。‎ ‎14.B “偶蒙”强调了偶然性的重要性错。纵观全诗,应是指出了桃花的妖艳美丽,更多的来自外在力量,而不是其内在。‎ ‎15.不突兀。在本诗中,桃花指的是那些曲意逢迎、一时得宠、华而不实的人们;南山松是作者的自喻,表面了诗人蔑视权贵、坚强耿直的操守。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卒章显志,表明了自己的写作目的。(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解释,言之成理,可酌给分。)‎ ‎16.【答案】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17.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保留:保存不变。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主语是“古文字体系”,它并非保存不变的,所以选“延续”较好,这里指延长下去,没有中断或消亡;‎ 第二处,巧取豪夺: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横征暴敛: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联系上文是形容“西方列强”,应选 “巧取豪夺”;‎ 第三处,信使,奉派担任使命或传达消息、递送书信的人。纽带:指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文中加上引号,表特殊意义,联系上文,“甲骨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向海外,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强调甲骨文向世界传递中华文明,应选“信使”;‎ 第四处,证古泽今:指见证古代、泽被今世。震古烁今: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联系下文,形容的是“甲骨文文化展”,且甲骨文作为文字,是真实可信的历史证明,应选“证古泽今”。‎ ‎18.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题中,联系上文,“甲骨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向海外”,主语是“甲骨文”,根据主语保持一致原则,排除BC;从句式结构保持对称角度,“是中国近代史的变迁的见证”是判断句,“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是动宾结构,前后两句句式不协调,排除A项。‎ ‎19.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题中A项,“把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给人民群众感悟”错,“文化基因”与“感悟”搭配不当,故排除;B项,“通过让文物‘活’起来的展览叙事,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悟”,两个分句都是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不能充当主语,该句缺少主语,故排除;C项,“为了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展览叙事”,三个分句都是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不能充当主语,该句缺少主语,故排除。‎ ‎20.【答案】(1)“正中下怀”改为“达到…的目的”(2)“一介女流”改为“一位女子”(3)“重游”改为“拜谒”(4)“染指”改为“夺得”(5)“祝贺”改为“庆祝”‎ ‎【解析】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本题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正中下怀”指正合自己的心意,谦词;“一介女流”含轻蔑之意,可用作谦辞;“重游”带有游览、游赏的意味,有失敬重;“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比喻参与或插手分外的某种事情。是贬义词,不合语境;无论“祝”还是“贺”,都是别人对自己,或者自己对别人,不能自己祝贺自己。‎ ‎21.【答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以发热、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为临床主要特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的人传人的病毒性肺炎。‎ ‎【解析】本题考查了压缩语段中的整合材料下定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对材料进行筛选概括,找出下定义的对象,然后分析哪些是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再分析这些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按照下定义的形式表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被定义的对象,相关属性有:(1)“病毒性肺炎”是其属概念;(2)“发热,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是其临床主要特征;(3)“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4)(5)具备“人传人”特征。据此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的病毒性肺炎”表述即可。‎ ‎22作文【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 解读材料: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材料共分二段。第一段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展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人们的奉献与担当,关键句是“各行各业携手同行,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当代国人的‘硬核’担当”。第二段是在面对灾难时的少数人的不和谐,有自私、有盲目、有不理性、也有不懂科学等。由此,考生可以从主流导向中寻找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情怀,也可以从少数人身上找到人性的弱点,从而反思和进步。 ‎ 解读任务:‎ ‎(1)慰问信。标题是“抗疫路上,为你而歌”,重点表达对具有“硬核”担当精神国人的礼赞,致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因为是慰问信,还要表达感谢、慰问之意;“你”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类人,也可以是整体国人;注意书信体格式。‎ ‎(2)发言稿。主题是“科学道德素养与战胜灾难”,重点分析“科学防疫”“道德素养”与“战胜灾难”的关系;注意发言稿的场合是开学主题班会,面对的对象是复学的学生,写作时应呼吁开展学习过程中科学安全防疫的重要性,语言要有感召力;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3)建议书。写作的对象是“世界疫情发展严重的国家”,根据写作目的,可以具体到某一个国家,可选的有美国、意大利、英国、伊朗等,也可以把所有“世界疫情发展严重的国家”作为写作对象;重点表达珍爱生命、反思疫情、科学防疫、战胜疫情等主题;注意建议书的落款。‎ ‎(4)记叙文。讲述抗疫故事,以“温情”为主题,考生可以选择写抗疫一线的大勇大爱,也可以书写自己身边的感人事迹,有生活、有细节。 ‎ 参考立意:‎ ‎1、热情讴歌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以爱和坚守的名义致敬祖国;‎ ‎3、青年学生肩负时代使命,勇敢担当;‎ ‎4、疫情面前没有种族和国界,唯有携手共渡难关;‎ ‎5、疫情是一面镜子,折射各色人生;‎ ‎6、科学、理性面对疫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