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人之学是贯穿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在很长时间里,一提到天人关系,人们就会想起“天人合一”,认为它是最恰当的表述。这个看法值得商榷。“天人合一”出自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按其思想体系,这种提法其实是“天人感应”论的一种表述,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这明显带有天命决定论的色彩。‎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始于夏、商时期。从西周时起,“天”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天命、天神,一种是自然界的天体。以《周易》的经文为例,其中有些对“天”的理解是指自然的天体、天象,但多数是关于天命、天神的记载。至于西周时的重要政治文献《尚书》,其中“天命”一词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到春秋时期才发生变化,出现了重人事而轻天道的观点。‎ 思想上的这种变化,首先见于兵家著作。齐国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他说的“天时”,指阴阳、寒暑四时等自然现象;“地利”指路途远近、面积大小、形势险易、环境利弊等方面;“人和”指得民心、得民力、上下同心同德。《孙子兵法》认为,军事家运用好这三个方面,才能取得战争胜利。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人和最为重要。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的理论来源于战争实践,同时又能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予以总结,因此不是思想家们空想的产物。‎ 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荀子本着孔子的思路,寻求“和”而否定“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建立在事物相互区别的基础上;而“同”是排除矛盾的一致,是没有生命力的单一。荀子探讨天人之学的名篇《天论》,把这个道理阐发得深刻而清晰。他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又说,“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如果看不到人的作用,只是祈求天的恩赐,就和天人关系的真实情况想背离。基于上述分析,荀子认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意思是说,只有深刻认识了天人之分的内涵,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中华文化以人为核心进行探索,才产生了天人之学、变易之学、为人之学、会通之学,构建了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荀子关于天人既相分又相合的理论,在中华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的王充、唐代的刘禹锡和柳宗元等都在这个重大课题上作出了贡献。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本土和外域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产生了新的思想课题,但天人之学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失去它的光泽,只是变换了形式。‎ ‎(摘编自张岂之《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对“天”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至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 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由战争实践到理论提炼的过程。‎ C. 与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的是天人相分的观点,这使荀子攀上了当时学术的巅峰。‎ D. 以人为核心进行探索,中华文化才构建了包括天人之学在内的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对人们认为“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最恰当的表述质疑开篇,有其针对性。‎ B.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天人之学在构建中华文化特色上所作出的贡献。‎ C. 文章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古人有关天人之学的观点,通过分析使论证层层深入。‎ D. 文章站在中华文化发展史的高度,阐释了天人之学在古代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天主宰人还是人定胜天,历来被思想家热议,已成为中华文化赓续两条路径。‎ B. 如果没有兵家对“天”的概念的再认识,就不可能改变前代有关“天命”的思想。‎ C. 《天论》采用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思路,对天人之分内涵的阐发深刻而清晰。‎ D. 天人之学的理论要发展,就必须保持坚守传统的立场,与外来文化交流。‎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C项,“使荀子攀上了当时学术的巅峰”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文中说的是“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以突出天人之学在构建中华文化特色上所作出的贡献”分析错误。根据文章主体可知,本文采用对比论证法,强调了天人之学中“人的地位与作用”。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是天主宰人还是人定胜天……的两条路径”推理不准确。“天主宰人”“人定胜天”是两条极端的路径,不是中华文化所提倡的发展路径。B项,“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D项,“传统的立场”所指不明确。不是所有的“传统的立场”都要坚守。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19年3月19日,《流浪地球》的国内票房成功突破46亿元人民币,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跃进。与此同时,《流浪地球》在海外市场也获得了较好成绩,海外票房接近4500万人民币。该片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的现象背后,不只体现了市场对国产科幻电影、国产重工业产品的热切企盼,更蕴含着观众对中国价值、中国审美、中国电影的文化认同。可以说,《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具有开创性乃至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新阶段、新景观。‎ ‎(节选自央广网《<流浪地球>票房破46亿:高票房体现文化认同》)‎ 材料二:‎ 材料三:‎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国科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中国科幻文艺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科幻创作是整个产业的核心。中国科幻借鉴了西方科幻的传统,关注人和宇宙的关系、人和科技的关系。在对这些话题的思考中,作家们关注更多的是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但是,这种倾向有两个问题:其一,很多哲学层面的思考承袭自西方科幻,而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考察;其二,这种倾向与中国当今的社会主流感受不符。如果这种主流倾向继续下去,中国科幻可能会重新回到边缘,进入那种“圈内叫好、圈外冷淡”的状态。‎ 此外,科幻是个极度依赖创意的文艺类别,创新是它的核心生命力。但是科幻创意,尤其是那种开创性的创意,是很难找到的。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大量生产不具备科幻创意,但故事纯熟的作品。沿袭这种创作套路,中国科幻当然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热度,但随后很可能因为质量不能提高,再次被边缘化。‎ 对中国科幻群体来说,产业化本身也是一种挑战。中国科幻就像个刚进入成人世界的青年,以前青春浪漫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适应新的规则和观念。这些人可能还一时不太知道该如何面对资本、面对公众,但他们必须尽快学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科幻有望成为“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 材料四:‎ 从《流浪地球》一波三折甚至险些夭折的拍摄历程不难看出,一方面,群众的确对优秀的科普科幻作品有着热切期待;但另一方面,科普科幻作品生产者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友好的产业环境。很多观众喜欢《流浪地球》,不一定是因为里面的科技元素,而是混合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这部电影的成功能否让更多人持续关注科学,甚至走进科研领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上世纪90午代,《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的大热,为全球的古生物学研究开启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些电影点燃了很多人的“古生物学家梦”,吸引了大批人才进入这个领域,同时也为科学家赢得了企业家真金白银的资助。中国的科幻电影事业能否复刻这一传奇呢?业内人士表示,文化环境至关重要,一个良性的科学文化环境,有助于产出更多、更好的科普科幻作品,也有助于这些作品发挥出最大的公益价值。尽管国内对科普感兴趣的人群已经大大增加,但在中国广大的人口基数里,这个比例还是小得可怜。即便是感兴趣的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对科学有着很深的误解。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仍是一条漫漫长路。‎ ‎(节选自《中国科学报·科普创作的产业环境还欠友好》)‎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图一显示,2012 - 2017年间,中国市场上映的科幻电影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变化较大。‎ B. 由图一可知,科幻电影以较低比例的数量产出较高比例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很强的观影吸引力和票房竞争力。‎ C. 图二显示,2012 - 2016年间,无论是上映数量还是累计票房,国产科幻片均落后于进口科幻片。‎ D. 由图二可知,进口科幻片和国产科幻片上映数量与累计票房数变化趋势一致,上映数越大,累计票房数也越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认同助推《流浪地球》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说明中国元素对于中国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B. 《流浪地球》的成功,给中国科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中国科幻电影电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C. 影迷对《流浪地球》的喜爱,混合着复杂的心理因素,但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电影能点燃观众的人生梦想。‎ D. 中国科幻文艺的繁荣,需要科普生产者付出艰苦的努力,也需要观众走出对科学的误解,使作品发挥最大的公益价值。‎ ‎6. 请你站在科幻电影创作者的立场,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谈谈促进国产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繁荣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4. D 5. C ‎ ‎6.‎ ‎ (1)充分考察西方科幻中的哲学思考,调整科幻创作倾向;积极找寻科幻创意,自觉规避创作套路;(2)立足中国当今社会主流感受,从多方面考虑影迷需求,防止国产科幻边缘化;(3)调整举措,适应产业化带来的新规则和新观念,助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上映数越大,累计票房数也越高”理解错误,从材料二图二分析可知,票房数与上映数量变化趋势不一致。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C项,“主要原因是这些电影能点燃观众的人生梦想”分析错误,点燃了很多人的“古生物学家梦”是《侏罗纪公园》系列成功的主要原因,而非影迷对《流浪地球》喜爱的原因,杂糅信息。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从文本出发,就某个问题让考生来谈自己的观点,这是实用类文本常考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明确探究方向,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再从分析这些信息入手,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见解。站在科幻电影创作者的立场,我们认为,促进国产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繁荣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从艺术创作角度:充分考察西方科幻中的哲学思考,调整科幻创作倾向;积极找寻科幻创意,自觉规避创作套路;(2)从开拓市场角度:立足中国当今社会主流感受,从多方面考虑影迷需求,防止国产科幻边缘化;(3)从营造产业环境的角度:调整举措,适应产业化带来的新规则和新观念,助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追赶队伍的小兵 王羽 ‎①枪声和爆炸声忽然停了,怒吼的北风狂暴地刮过,茫茫林海又发出了山呼海啸的咆哮声,浓浓的硝烟快速消散了。‎ ‎②抗联官兵陷入绝境——弹尽粮绝。山下的日军计伐队一时不明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战士们趴在白皑皑积雪上,慢慢爬到了连长的周围。连长从怀里取出仅有的两颗手榴弹,低声说:“最后的时刻到了。”战士们谁都不说话,只是悲壮地点了点头。‎ ‎③突然,一个老战士说:“连长,要起大烟炮了。”连长忙追问:“老程,快看看,得多长时间才能起?”老程非常有把握地说:“一袋烟吧。”连长兴奋地说:“有救了!两人一组,大烟炮一起,立刻向山上跑,只管跳下崖去,一定要想方设法活下去,追上队伍。”‎ ‎④老程拍拍身边的小战士说:“柱子,咱俩一组,跟紧我。”说着,老程解开腰间的麻绳,将一头递过去,让柱子系在腰上。柱子的脸冻得发青,两手僵硬,好不容易才将麻绳系好。‎ ‎⑤山下的日军终于反应过来,判断山上的抗联战士没有弹药了,嗷嗷叫着,向山上冲。鬼子离得越来越近了,连长猛地将手榴弹甩下去,战士们用尽力气高喊:“冲啊!杀呀!跟他们拼了!”‎ ‎⑥爆炸的声音刚刚传来,天就变了,肆虐的北风突然膨胀了无数倍,狂风裹挟着雪粒子,眨眼的工夫,雪粒子抱成了团,变成了一个个雪球,大大小小的雪球旋转着、飞舞着,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天地之间顷刻变得一片混沌。这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东北大烟炮。‎ ‎⑦山下的日军一片混乱,抗联战士们立刻两人一组,用尽最后的力气,向山顶拼命攀登。柱子人小腿短,力气早已用尽,全凭老程在前面拼命拉,才勉强迈开腿。老程将柱子拉进怀里,凑到柱子的耳旁喊:“要下山了,死命抱紧我。”老程将柱子严严实实地接在怀里后,倒退着跳了下去……‎ ‎⑧肆虐的大烟炮一直到黎明时分才停,不过雪仍然在下。柱子终于清醒了,他努力钻出老程的怀抱,才发现两人已经让厚厚的积雪掩埋了。‎ ‎⑨柱子轻轻推推老程,见老程毫无声息。柱子心慌起来,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摘下狗皮帽子,将帽子覆盖在老程的脸上,然后慢慢地将两人头部的积雪拍实。柱子将冻僵的两只手焐在老程的脸上,试图让老程在这一丝温暖里缓醒过来。让柱子惊喜的是,老程真的慢慢醒了。‎ ‎⑩柱子喜极而泣,老程用尽力气,才断断续续地说:“我,我,不行了,你,你要,追上,队伍。”冰凉的泪水在柱子脸上流淌,他紧紧地抓住老程的衣襟哽咽着说:“老程叔,你别离开我,我怕。”老程喘息了好一会儿,又艰难地说:“孩儿呀,虽说,你还,不到,十五岁,可你,是抗联战士。”说完,老程不说话了。‎ ‎⑪老程的脸是安详的,就像睡着了一样,胸口上竟然有一穗黄色的老苞米棒。这是三天前,每个人分到的最后一穗老苞米。正是这穗风干坚硬的老苞米,才让这支抗联小部队完成了掩护大部队转移的任务。‎ ‎⑫‎ 柱子将没有子弹的三八大盖枪从老程的身上轻轻摘下,把老苞米揣进怀里,又将老程的狗皮帽子扶正,然后跪在老程身前。柱子大哭着说:“老程叔,没有你我早就死多少次了,我一定活下去,一定追上队伍!老程叔,我一定多杀敌人,给你们一家人和我爹我娘报仇。‎ ‎⑬柱子用洁白的雪将老程掩理了,慢慢地向山下走去。沉重的步枪极大地消耗着柱子的体力,柱子一下子倒在厚厚的积雪上。他喘息了好久,连吃了两口雪,掏出苞米棒,将剩下的几粒石子一样硬的苞米粒小心地放进嘴里,柱子舍不得一下子将苞米粒咽下去,他含了很久,才将苞米粒一个一个嚼碎,一点点地咽了下去。然后站起身,继续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柱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实现自己在老程叔面前发的誓。‎ ‎⑭没有风雪的崇山峻岭是寂静的、静止的,只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顽强地行进。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了,再爬起来。这个小小的身影让寂静的山林有了生气,也有了希望。一望无边的红松树和满世界的皑皑白雪,一起注视着这个追赶队伍的孩子……‎ ‎(选自2018年第12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点明了故事发生在战场之中,而对北风与林海的咆哮声的描写则为后面“东北大烟炮”的来临做了铺垫。‎ B. 文中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力地突出了抗联战士在弹尽粮绝之时英勇无比的斗争精神。‎ C. 柱子与老程叔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最后老程叔为保护柱子付出了生命,体现了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D. 小说通过血战、跳崖、追赶队伍等情节,着重塑造了抗联战士的群体形象,赞扬了他们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8. 小说第⑥自然段形象地描绘了“东北大烟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以小战士在白雪中行进这一开放式结尾作结,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7. D 8. ①画横线的句子是自然环境描写,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风大、雪猛的氛围、“天地之间倾刻变得一片混沌”。②恶劣的环境是抗联战士们战斗的背景,衬托了抗联战士们英明无畏的斗争精神。③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风大、雪猛的自然环境让山下的日军陷入混乱,给抗联战士们跳崖求生提供了时间。 ‎ ‎9.‎ ‎ ①艺术效果上,画面感极强,在广袤的雪域中,一个身形矮小的小战士一心追赶队伍,一大一小,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这个追赶队伍的孩子”与题目相照应,而省略号意蕴丰富,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②人物形象上,对小战士“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描写,突出了小战士顽强的精神与意志。③情感主题上,小战士的活动让静止的山林产生了动感,使山林富有生机;而红松树与皑皑白雪“注视着”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预示斗争胜利的信念与希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D项,“着重塑造了抗联战士的群体形象”分析不当,“血战”“跳崖”两个情节塑造的是抗联战士的群体形象,但“跳崖”后塑造的是老程叔与柱子的形象,并且最后的“追赶队伍”主要是写柱子这个小战士的活动,而不是抗联战士的群体形象。故选D。‎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开篇景物描写,首段作用:结构上,它起铺垫作用;景物描写上看,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气氛。(1)从修辞运用的效果角度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子中“突然膨胀了无数倍”“ 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天地之间顷刻变得一片混沌”这是自然环境描写,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风大、雪猛的氛围。(2)从烘托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恶劣的环境是抗联战士们战斗的背景,衬托了抗联战士们英明无畏的斗争精神。如“肆虐的大烟炮一直到黎明时分才停”“柱子和老程已经让厚厚的积雪掩埋了”。(3)从推动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这场肆虐的大烟炮下了一夜,风大、雪猛的自然环境让山下的日军陷入混乱,给抗联战士们跳崖求生提供了时间,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结尾语段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本题可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结尾语段作用一般有:(1)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卒章显志);(2)呼应开头或题目,使结构严谨完整;(3)深化主旨或升华主题;(4‎ ‎)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首先看结尾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使用什么表达方式,结尾段主要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所提供的背景是“广袤的雪域”,而这样的背景之上是“一个身形矮小的小战士”,这个小战士一心追赶队伍,画面与人物,一大一小,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感极强,富有感染力,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来看,最后一句“这个追赶队伍的孩子……”与题目相照应,照应了标题,同时省略号意蕴丰富,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小说的结尾主要对小战士的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突出了人物形象,如小战士“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描写,突出了小战士顽强的精神与意志;从主旨的角度来看,小战士的活动让静止的山林产生了动感,使山林富有生机;而红松树与皑皑白雪“注视着”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预示斗争胜利的信念与希望,增强了情感,深化了主题。‎ ‎【点睛】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 ‎1、渲染故事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 ‎2、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 ‎3、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 ‎4、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副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 ‎5、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智兴,字匡谏,怀州温人。少骁锐,为徐州牙兵,事刺史李洧。洧弃李纳,挈州自归。纳怒,急攻洧。智兴能驶步,奉表不数日至京师告急,德宗出朔方军五千击纳,解去,自是为徐特将。讨吴元济也,李师道谋桡王师,数侵徐救蔡。节度使李愿遣智兴率步骑拒贼。其将王朝晏方攻沛,智兴逆击,败之,朝晏脱身保沂州。进破姚海兵五万于丰北,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元和十三年,伐师道,智兴以步骑八千次胡陵,与忠武军会,以骑畀其子晏平、晏宰为先锋,自率军继之。坏河桥。收黄队,攻金乡,拔鱼台,俘斩万计。贼平,进御史中丞。明年,召还为沂州刺史。长庆初,河朔用兵,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充武宁军副使、河北行营诸军都知兵马使,帅兵三千度河。属朝廷用崔群为武宁节度使,群畏智兴难制,密请追还京师,未报。李㝏攻宋州,智兴悉锐师出宋西鄙,破之漳口。㝏平,加检校尚书左仆射。李同捷以沧德叛,智兴请悉师三万赍五月粮讨贼,诏拜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沧德行营招抚使。‎ 既战,降其将十辈、锐士三千,遂拔棣州。诸将闻,战愈力,遂有功。入朝,燕麟德殿,赐予备厚。册拜太傅,封雁门郡王,进兼侍中。改忠武、河中、宣武三节度。卒,年七十九,赠太尉。‎ ‎(节选自《新唐书·王智兴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 B. 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 C. 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 D. 获美妾三人/智兴曰/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即斩以徇/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夜战狄丘/复破之/累迁侍御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表,古代文体,给皇帝的书信,奏章,用于较重大的事件。“奉表”即“上奏章”。‎ B. 王师,即天子的军队,杜甫有“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的诗句。‎ C. 御史中丞,主要负责将百官的奏章呈递给皇帝等事务,职位略低于侍御史。‎ D. 册,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册拜”即以册书授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智兴勇猛敏锐,能快速行进。刺史李洧率徐州归顺朝廷,受到李纳的攻打,王智兴迅速到京城告急,朝廷发兵击败了李纳。‎ B. 王智兴听从调遣,常能克敌制胜。接受节度使李愿的命令,率领步兵和骑兵抵抗贼军,在沛县击败了前来攻城的叛将李师道。‎ C. 王智兴屡立战功,深得朝廷器重。朝廷出兵河朔,任命他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充任武宁军副使等职;崔群请求朝廷把王智兴调回京师,朝廷没有答复。‎ D. 王智兴忠于朝廷,主动请缨平叛。李同捷占据沧德反叛,王智兴请求率领军队前去讨伐,交战后,降服敌将和精兵,攻占棣州,取得成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智兴以步骑八千次胡陵,与忠武军会,以骑畀其子晏平、晏宰先锋,自率军继之。‎ ‎(2)既战,降其将十辈、锐士三千,遂拔棣州。诸将闻,战愈力,遂有功。‎ ‎【答案】10. D 11. C 12. B ‎ ‎13. (1)王智兴率领步兵和骑兵八千人进驻胡陵,和忠武军会合,将骑兵交给自己的儿子王晏平、王晏宰作先锋,自己率领军队跟在后面。‎ ‎(2)交战后,降服了敌将十人、精兵三千人,于是攻占了棣州。众将领听到消息后,作战更加卖力,于是立下功劳。‎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俘获了三名漂亮的小妾,王智兴说:“军队里有女人,怎能不打败仗!”随即把她们斩首示众。王朝晏从沂州率轻装士兵袭击沛县,夜里在狄丘交战,王智兴又打败了他们。多次升官后任侍御史。句中,“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这里的“女子”是一个词,充当“有”的宾语,不可以断开。排除AC两项。“即斩以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专有名词“朝晏”是“袭”的主语,“朝晏自沂以轻兵袭沛“是主、谓、宾完整的结构,不可以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D项断句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御史中丞……职位略低于侍御史”错误。从上文的“累迁侍御史”到下文的“进御史中丞”可以推测出“御史中丞”的职位更高。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在沛县击败了前来攻城的叛将李师道”错误。原文是“智兴逆击,败之”,在沛县击败的应该是王朝晏。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第一个“以”,率领;“次”,进驻,驻扎;“会”,聚集,会合;第二个“以”,把;“为”,动词,做;“畀”,予,给予;“继”,跟。(2)“既”,已经,……之后;“降”,降服;“辈”,等,类,同类的人或事物,“十辈”可翻译成“十人”;“拔”,攻克,攻取;“战愈力,遂有功”都是省略句,承前省,省略了主语“诸将”。‎ ‎【点睛】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王智兴,字匡谏,怀州温人。年轻时勇猛敏锐,在徐州当牙兵,侍奉刺史李洧。李洧背弃李纳,自愿率徐州归顺朝廷。李纳发怒了,迅速攻打李洧。王智兴能快速行进,携带奏章没几天就跑到京城告急,德宗派出朔方军五千人攻打李纳,解除围困,从此王智兴成为徐州独当一面的将领。朝廷讨伐吴元济时,李师道谋划扰乱朝廷的军队,多次入侵徐州援救蔡州。节度使李愿派遣王智兴率步兵和骑兵抵抗贼军。李师道的将领王朝晏正进攻沛县,王智兴从后面攻打,打败了他们,王朝晏脱身守卫沂州。王智兴在丰县北边进攻打败了姚海五万人的军队,俘获了三名漂亮的小妾,王智兴说:“军队里有女人,怎能不打败仗!”随即把她们斩首示众。王朝晏从沂州率轻装士兵袭击沛县,夜里在狄丘交战,王智兴又打败了他们。多次升官后任侍御史。元和十三年,朝廷讨伐李师道,王智兴率领步兵和骑兵八千人进驻胡陵,和忠武军会合,将骑兵交给自己的儿子王晏平、王晏宰作先锋,自己率领军队跟在后面。破坏了河桥,收复了黄队,进攻金乡,攻占鱼台,俘虏、杀死数以万计的敌人。平定贼军后,升任御史中丞。第二年,被朝廷召回任命为沂州刺史。长庆初年,朝廷出兵河朔,加授王智兴检校左散骑常侍,充任武宁军副使、河北行营诸军都知兵马使,率领三千士兵渡河。正好朝廷任命崔群为武宁军节度使,崔群害怕王智兴难以控制,秘密请求朝廷追回成命把王智兴调回京城,朝廷没有答复。李㝏攻打宋州,王智兴率领全部精兵进军宋州的西边,在漳口打败了李㝏。平定李㝏后,加授王智兴检校尚书左仆射。李同捷占据沧德反叛,王智兴请求率领三万人的军队携带五个月的粮食去讨伐贼军,下诏拜授他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沧德行营招抚使。交战后,降服了敌将十人、精兵三千人,于是攻占了棣州。众将领听到消息后,作战更加卖力,于是立下功劳。入京朝拜,皇帝在麟德殿赐宴,赏赐丰厚。授他太傅,封他雁门郡主,提拔他兼任侍中。改任忠武、河中、宣武三军节度使。去世,享年七十九岁,追赠太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岁暮碛外寄元㧑 岑参 西风传戍鼓,南望见前军。‎ 沙碛人愁月,山城犬吠云。‎ 别家逢逼岁,出塞独离群。‎ 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中的“岁暮”指明了时间,而“碛外”点明了地点,“寄元㧑“则点明了事件。‎ B. 首联写西风送来戍鼓声,南望看到前行军队,情感基调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致。‎ C. 颈联将别人年关团圆与自己独自出塞的境况进行对比,一个“独”字令人感慨不已。‎ D. 本诗扣住西风、沙碛等景物,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边塞的风物特征。‎ ‎15. “愁”作为诗眼,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塞外荒凉,故乡遥远,环境恶劣之愁。从“西风”“沙碛”“山城犬吠”和“发到阳关白”可以看出边塞环境的恶劣。②临近岁末,离群远行的内心孤独之愁。从“出塞独离群”中的“独”和“离群”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孤独。③思念朋友之愁。到了边塞碛外,朋友离自己还很遥远,只能靠书信来慰藉,足见思念之苦。‎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B项, ‎ ‎“情感基调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致”分析错误。从全诗的基调以及“西风”“戍鼓”等词来分析,本诗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伤感,其情感基调是消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其情调是昂扬的。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从全诗整体分析,“愁”是诗眼,既因环境恶劣而愁,又因远行的孤独而愁,还因思念朋友而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西风”“沙碛”“山城犬吠”和“发到阳关白”可以看出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了诗人远离故乡并经受恶劣环境之愁。②从“出塞独离群”中的“独”和“离群”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表现了诗人离群远行的内心孤独之愁。③诗句“出塞独离群”“书今远报君”,到了边塞碛外,朋友离自己还很遥远,只能靠书信来慰藉,足见思念之苦。表现了诗人思念朋友之愁。‎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杜牧《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冰泉冷涩弦凝绝 (2). 凝绝不通声暂歇 (3). 则足以拒秦 (4).‎ ‎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君 (5). 不畏浮云遮望眼 (6).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涩”“凝绝”“声”“歇”“拒”“递”“至”“畏”自缘“身在”,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的默写,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情景式默写比识记式默写难度大,是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性背诵是基础,背诵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把握语境审好题是关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农业文明时代,绿水青山是真实的自然景观,金山银山则是虚拟的物质财富梦想。虽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必须________,但对农业文明时代的人们来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在这一历史阶段,绿水青山是人们栖息的家园,具有灵性色彩,仿佛就是人们生命的背景和底色,向人露出诗意的微笑。但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如此融洽。古往今来,各种自然灾害________。当________之际,千百万生命被无情吞噬之时,大自然对人类而言也会显露出极其狰狞的一面。只要生产力尚处在低下状态,人类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匍匐”着的命运就难以改变。‎ 工业文明时代, 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变化,也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征服,使自然景观与财富梦想的界限被打破了。绿水青山被________的科学技术所征服,只要人们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喊一声“芝麻开门”,大自然就在人们面前打开了通向无尽的宝藏的大门。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下,(   )。如此一来,自然界便不可避免地褪去诗意的形象,沦为表现人们的占有欲和征服力的主战场。‎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依山傍水 史不绝书 狂风暴雨 日新月异 B. 依山傍水 不胜枚举 五风十雨 瞬息万变 C. 一衣带水 史不绝书 五风十雨 日新月异 D. 一衣带水 不胜枚举 狂风暴雨 瞬息万变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变化,而且导致物质财富快速积累。‎ B. 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而且导致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认识。‎ C. 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也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变化。‎ D. 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认识,也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 ‎19. 下列对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自然被人们不惜掠夺式地进行征服和占有 B. 大自然被人们的征服和占有将会是掠夺式的 C. 人们不惜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征服和占有 D. 人们对大自然征服和占有将会是掠夺式的 ‎【答案】17. A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处,依山傍水,所处的位置靠着山,挨近水,多形容环境优美。一衣带水,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面,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与“生存和发展”‎ 搭配的,应该选用“依山傍水”。第二处,史不绝书,史书上不断有记载,指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事情。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此处这两个成语都可以选用。第三处,狂风暴雨,猛烈的风雨,也比喻剧烈动荡的时局或险恶的环境。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后比喻风调雨顺。“五风十雨”和“生命被无情吞噬”的语境不符,所以应该选用“狂风暴雨”。第四处,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科学技术”的变化,不会是“瞬息万变”,应该选用“日新月异”。分析可知,A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从搭配上来说,“对大自然的态度”与“深刻认识”搭配不当,所以此部分原文是正确的,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从语序上来说,应该先是“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然后才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变化”,据此可以排除A项。故选C。‎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从括号前面“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下”可以看出,括号内补写的句子的主语应该是“人们”,据此可以排除AB两项;D项,“将会是掠夺式的”在时态上和上下文不一致,可以排除。故选C。‎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0.下面这一段应用文,在文字和表达上有五处不规范、不合语境的地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志愿者招募启示 各位同学:‎ ‎2019年3月5日,我校将开一个盛大的建校百年庆典活动。为做好校庆期间的各项服务工作,同时激发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展现你们所有人的风采,充分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特面向在校学生招募100名志愿者,主要从事校庆期间的大会礼仪、接待引导、讲解服务和秩序维护等工作。‎ 如果你想来,并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请2月25号前到学生活动中心张老师处报名登记。‎ ‎××学校庆筹备委员会 ‎2019年2月20日 ‎【答案】①“启示”改为“启事”。②“开一个”改为“举行”。③“你们所有人”改为“莘莘学子”。④“想来”改为“愿意参加”。⑤“2月25号”改为“于2月25日”。‎ ‎【解析】‎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应用文的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清考点考向,认真研读所给的文段内容。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语言简明的题目主要有删掉的多余的内容,用代词替换重复的成分,转换句式使陈述对象一致、连贯。本题是一篇应用文文本,注意“启示”和“启事”的区别;“开一个”、“你们所有人”、“想来”,都是口语误用为书面语;“2月25号”前缺少介词。‎ ‎21.学校即将举行秋季运动会,请你拟写两条标语,悬挂在体育馆两侧。要求:两条标语字数相同(每条7—18字)、句式基本一致,包含秋天、运动、青春、奋斗等内容。‎ ‎【答案】示例1:和秋天同行,以运动展现真我风采。与时代俱进,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 示例2:让运动的英姿融入秋天的回忆。用奋斗的节奏谱成青春的乐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这就告诉我们标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拟写标语的要求:1、紧扣主题。2、语言简洁明了。3、采用上下句,最好字数相等、结构相对。4‎ ‎、要有人文性和感召力。做此题既要确定格式,又要拟定内容。格式上,两条标语字数要相同,句式要一致;内容上,要“包含秋天、运动、青春、奋斗等内容”。可采取“定点、对位、扩展”的方法。先确定一两个词语,如第一条标语中的“秋天”“运动”,然后对位来写出第二条标语中的“时代”“奋斗”,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补足连缀的词语,如把“青春”填进去,形成完整的句子,再对位来修改、调整,使两条标语的句式基本一致,但不必严格对偶。‎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春节,顾氏家族成员从各地回到老宅,欢度新年,共享天伦之乐。‎ 大太爷爷一家四代同堂,都住在老宅。大太爷爷早年以画像为业,儿子开照相馆,孙子经营影楼,曾孙女开发了一款美图软件,在网上爆红。‎ 二太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儿子是大庆油田的技术员,孙女改革开放之初到深圳创业,曾孙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三太爷爷年青时到旧金山打拼,儿子在当地开了个小超市,孙子娶了个当地的姑娘,曾孙Peter今年18岁,中文名字叫顾念祖,第一次随父亲到中国探亲祭祖。‎ 顾念祖把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和家族历次团聚的照片传到网上,这些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他留言说这次聚会给了他许多温暖和感动,他对顾家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 顾氏家族是无数中国家族的缩影。每个人都在谱写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历史都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回应顾念祖的留言,帮助他理解中国的家族文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亲爱的顾念祖朋友:‎ 你好!‎ 今年春节,你跟着家人从美国旧金山来到中国,回到太爷爷的故乡,欢度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你见到了你的大太爷爷一家人,见到了二太爷爷一家人。包括你一家人,几十个人在一起过节,吃吃喝喝,嬉笑玩耍,非常开心快乐。这就是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这就是热热闹闹的中国年。‎ 念祖,你把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和家族历次团聚的照片传到网上,留言说这次聚会给了你许多温暖和感动。作为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人,从你的太爷爷算起,你算是第四代了。你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你的根在中国,你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 与其说你对顾家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不如说你对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文化,这从中国人的姓氏里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的“姓氏”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姓”和“氏”又不完全等同。搞清这个问题,需要追溯到遥远的部落社会和氏族社会。传说中的夏商周时代,就是中国人姓氏大爆发的时代。同一个姓氏同文同种,即通常所说的家族。古人生产力低下,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不强,在那个茹毛饮血充满丛林法则的时代,一个人要生存下来,实在是不容易。因此,抱团生存就是必须的了。如何抱团,那当然就是家族抱团了。中国人很重视家族。古代的基层政权,只管到县一级。再往下,林林总总的事情,往往都是家族出面解决。俗话说“家法大于王法”,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角度说,中国人的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中国人很重视宗族宗派,虽说现代化的国家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摧毁了宗族宗派,但中国人依然家族观念很重。中国人把“国”称为“国家”,这个“家”,指的就是家族,指的就是家庭。顾念祖,从你的中文名字就可以看出,你家也有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的。‎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大国,也是一个饱经伤痛的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经历了无数次战乱。每一个普通人,在大战乱面前,如同进了绞肉机,很难掌控自己的命运。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每一次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在神州大地上到处迁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一个姓氏,天南海北到处都有。比如你们顾家,你家大太爷当年就是迫于生计,跑到美国旧金山讨生活的。在中国,每一个家族的历史,都是一部有波澜的历史,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念祖,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抽出时间回到中国来,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家族史,你一定会觉得特别有趣的。‎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这个朴素的道理,于今深深地根植进了中国人的观念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摆脱了长期的战乱,进入了和平岁月时光。特别是改革开放国策的推行,已经有40多年了,中国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人富裕了,国家强大了。念祖,这些你应该可以从你大太爷家和二太爷家的现状中看出来,大太爷家的人继承祖业,二太爷家的人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的幸福生活,正是当今富强中国的一个缩影。‎ 纸短情长,念祖,我就写了这点文字,帮你了解中国人的家族文化,帮你了解中国。欢迎你常回祖国看看!‎ 祝你:万事如意!‎ 中国强 ‎2019年3月29日 ‎【解析】‎ ‎【详解】审题:这是一道“复合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结构形式是复合型的材料组织形式,具有碎片化、大容量的特点。作文题有具体的写作任务,根据写作任务,分析材料,展开联想与思考,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回应顾念祖的留言,帮助他理解中国的家族文化。考生应明确这几个要素:写作者身份意识强不强?写作对象的个性特点把握得好不好?主题内容是否跟中国家族文化相关?有没有达到让“顾念祖”提高对中国家族文化的理解的目标?‎ 材料部分分为五个段落。第二段:概述大太爷爷一家的状况。“四代同堂”,这在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里是最幸福的事情。“都住在老宅”,表明这房人在家乡的坚守。四代人的工作都跟影像有关,但又各有发展,画像-开照相馆-经营影楼-开发美图软件。这个家庭有自己的坚守,坚守老宅,坚守影像工作,但是不断与时俱进。第三段:概述二太爷爷一家的状况。四代人的轨迹,参加抗日战争-大庆油田的技术员-改革开放初期在深圳创业-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表明了这家人跟祖国命运相连,参与到国家各个时期的发展大潮中,勇立潮头。第四段:概述三太爷爷一家的状况。这是一个华侨家庭的发展轨迹,旧金山打拼-开小超市-娶当地姑娘,表明了华侨家庭的艰辛与在侨居国家的融合。同时引出这次作文的主角:Peter,顾念祖。他18岁,跟我们高三的同学们大致同龄,他是第一次回国探亲。他有英文名,也有中文名他没回国中国,但是他还是有中文名。他的名字意义深远“念祖”。第五段:概述顾念祖对这次家族聚会的反应。主要是两种反应,一是把照片传到网上,传什么照片呢?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历次家族团聚的照片,这些照片“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二是留言,表达他的感受和体会,主要是温暖、感动、好奇。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立意,准确写作。‎ 参考立意:写作的主题,可以是“个人-家族-时代、国家”,也可以是对中国家族文化的理解。在这两个主题的牵引下,从材料中找相对应的点,再引申开去。‎ ‎1.国弱家贫,当有人守家之故土,传技艺承文化,此中国家族文化之坚守。‎ ‎2.更当有人投身社会洪流,以奋斗进取实现自身价值,以付出拼搏助推时代发展,此中国家族文化之奋斗。‎ ‎3.无论行至何处,皆不可忘却家根,皆应时时念祖,刻刻铭记家族文化之坚守、之奋斗。‎ 素材:‎ ‎1. 家族文化,是一个家族的基业,能促进家族的团结,形成积极、乐观和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大家的心理上的依靠。这就意味着家族文化不单单是指一个好的文化气氛,更是精神上的支撑力量。家族文化包括宗法、族规、家训等相关行为规范,祭祖活动等相关仪轨,族徽、族歌、宗祠等相关标志物和物质载体,家族的气质、传统等精神特性。其中精神特性为其灵魂,它是区别不同家族的根本。‎ ‎2.“念祖”里面,深藏家族文化中的基因密码。查了你们顾氏家族的辈份排名,发现这句“鼎惠声杨,念终纪远”。辈份字就是一个家族的基因排序,它昭示着家族传承,表达着家族梦想,比如这个“念终纪远”,显然祖辈希望代代有为,赓续传承。所以“念”字不仅是一个辈份字,而“念祖”一词所表达的还有弘扬祖德、不忘祖恩之意。‎ ‎3.“念祖”里面,还深蕴家族文化发展动力的秘密。18岁的你,第一次来中国探亲祭祖,带着你的好奇,去探寻每个顾氏家族成员,那都是与你同种同宗的人。你可以尝试一次“口述史料”调查,比如坚守顾氏家族老宅的大太爷爷一支,从画像到照相,再到美图,你可以从那里看到,一技在身的发展与传承;比如从外地回来的二太爷爷一家,他们的故事里,有抗战救国的铁血豪情,有技术报国铁人传承,有国际护航的自豪骄傲,有创业开放的神奇梦想……,从这些“口述史”里,你一定会看到家族奋斗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联。‎ ‎4.最重要的是,“念祖”里面,包含着“忠孝”融合的家国情怀。“追念先祖”是“孝”。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里,祖爷爷、祖奶奶的眉尖眼角上,可以探寻出家族基因特征;他们的颦蹙展颜里,有着顾氏家族的精神图谱。从18岁的你往上追溯,有一条绵亘的长河,抒写着一个家族的曲折与美丽。“感念祖国”是“忠”。在你曾祖的异国闯荡里,也有着中国近代的动荡与屈辱;在国内各行各业努力奋进的各个长辈身上,也会发现顾氏家族对于国家进步的一种付出与努力……你还会发现,中国大地上的每个姓氏宗族,都有着共同的血脉传承。“忠孝”之神奇,在于它能使“国”与“家”紧密融合,成为整个民族绵延不绝、复兴强大的文化基因。‎ ‎5. 家族就像一个大树,家族文化就像是它的根,即使地面上的枝叶枯萎了,但是只要根还在,那么整个家族就仍然有生命力,只要一有机会就能重新生长。这就是家族文化的力量,家族文化的价值是无法被财富等其他因素可替代的。‎ ‎6.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知渊源。历经数百年,沧桑几经变幻,时代沉浮更新。对于中国家族传承来说家族精神文化的传承比财富的传承更为重要。当下中国有句很流行的话“富不过三代”,就是说在当下中国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下,仅仅将物质财富传承三代是很困难的,这里面包含了各种社会以及后代自身能力等因素的干扰。但是只要家族的精神和文化还在,家族就不会散不会倒。‎ 行文结构:‎ ‎[横向关联材料]‎ 论点1:国弱家贫,当有人坚守故土以承文化,坚守本职以传技艺,为他人走出故土创造条件,此乃中国家族文化之坚守,亦是付出。(200-300字)‎ 论点2:走出故里以应时代,投身建设以顺潮流,成就自我,亦助推国家发展,此乃中国家族文化之奋斗,亦是奉献。(300-400字)‎ 论点3:走出国门以求发展,身处何方不忘家根,念亲念祖,念血脉之文化,念血髓之根蒂,此乃中国家族文化之铭记,亦是传承。(200字)‎ ‎[纵向关联材料]‎ 论点1:国弱家贫,家族中既要有人坚守,亦要有人外出寻求发展,更要有人果敢投身家国拯救,此乃中国家族文化之坚定选择。‎ 论点2:国渐强家渐富,家族中既要有人立于本职勇求突破,更要有人投身时代洪流建设家国,此乃中国家族文化之勇于改变。‎ 论点3:国强家富,家族中既要有人于本职顺潮流以求精进而后引领潮流,更要有人于本心舍弃安逸以献时代,此乃中国家族文化之智慧坚守。‎ 论点4:家族之人不曾商议,所选所行所守咸成呼应,助力自身,更助力于国,此乃中国家族文化之成小我更成大我,即汝之“念祖”之诠释 ‎【点睛】写作建议:‎ ‎1.主题先行,题内题外材料跟进。复合型材料作文材料信息丰富、多元,但是从写作的效率上来讲,我们从材料中提炼出了写作主题后,再扣上题内题外的材料会比你从分析材料、提炼观点写作效率要高。‎ ‎2.针对性要强。写作任务布置部分已经表述得很明白,写这篇作文是针对顾念祖的留言而来的,这个针对的内容一定要注意。‎ ‎3.把握好主要冲突点。18岁的华侨青年对中国家族文化的理解跟你的理解之间的碰撞。这个是这道作文题核心的矛盾冲突点。一定要把握好。‎ ‎4.中心突出不能忘。写作文都需要有一个中心,要突出一个中心,该割舍的要割舍,不要想着什么都写进作文中去。‎ ‎5.注意隐含意义。文章中的“春节”“老宅”“四代同堂”“顾念祖”这些术语要充分利用起来,把其内涵意义挖掘出来。‎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