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1)

语文试题 ‎ ‎ ‎ ‎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媒介融合时代,由于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遭遇困境。面对新的、复杂、多变的舆论特征,主流媒体需要肩负传媒、社会、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显得尤为重要。‎ 从渠道来说,必须加强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在舆论事件出现后,主流媒体最直接、最有效的舆论引领方式便是“网络发声”。因此,必须着力加强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自办媒介融合产品的建设。一方面,在平日里,上述网络传播渠道需要尽可能积累订阅、关注、下载的用户,这样舆情一旦出现,便有更多民众能关注到该媒体的发声;另一方面,在事件发生时,这些主流媒体的网络渠道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尽最大可能使得自己所发之声被最大量的民众分享、传播,形成微博、朋友圈、微信群等的“刷屏”之势,以实现网络舆论正向引导。‎ 从功能来说,必须加强主流媒体的舆情矫正方式建设。当前主流媒体除了利用网络传播渠道,还需要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介矫正舆情,聚焦于如下三种方式:一是对舆论事件进行深度的全面、拓展报道,矫正网络信息的碎片化、零散化;二是对舆论事件进行深度评论,以诚心正意的正向观点,矫正网络舆论的负面导向;三是对舆论事件进行信息核实,务求客观、公正,矫正网络舆论散播的谣言和不公正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主流媒体将公正、客观、深刻的观点尽全力传播开来,同时又要避免制造主流媒体与网络舆论场的观点对立,避免出现可能供网络舆论批驳、消费的“槽点”。‎ 从时机来说,必须加强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策略建设。主流媒体需要认真研究传播规律,提高选择“适当”传播时机的能力。具体而言,根据事件的不同,主流媒体要么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强调“快”;要么找准适当的时间点出击,强调“巧”。同时,在后续的不同时间节点结合“巧”传播,跟踪各传播阶段的舆论动向,以持续巩固传播效果。‎ 从内容来说,必须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艺术思维。主流媒体要努力提高舆论引导时的“贴近性”,更加接地气,祛除宣教气,切实将民众视为“对话”主体,使信息包装和传播更加符合民众的心理接受机制。例如,注意提供丰富而可信的信息,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解读,引领积极而有益的思考,回归常识,走向亲民。‎ 从机制来说,媒体监管部门需为主流媒体提供舆情引导空间。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建议监管部门以更宽松的姿态、更开放的政策、更包容的规则,监管并服务主流媒体。首先,就提升传播时效性而言,媒体监管部门亟需提高信息审核速度,避免由于层层把关而导致传播时机的丧失。其次,就提升传播透明度而言,媒体监管部门需要提高对内容审核的宽松度,避免由于传播内容过于保守和有限,而导致舆论引导效果的微弱。总之,政府传媒监管服务需要逐渐走向一种“自觉”,需要更清晰地认识到融媒时代主流媒体社会角色的变化,勇于革新。 ‎ ‎(摘编自刘俊、胡智锋《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主流媒体发展面临困境,新媒体发展迅速,新旧媒体的融合应运而生。‎ B.加强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能力建设,“网络发声”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C.网络舆论的负面导向、散播的谣言和不公正信息都需要主流媒体的舆情矫正。‎ D.提高舆论引导的“贴近性”,就是切实将民众视为“对话”的主体,走向亲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主流媒体肩负的责任入手,论证了媒介融合时代提升舆论引导力的路径。‎ B.文章从功能角度提出的主流媒体舆情矫正的三种方式,是按照并列顺序展开的。‎ C.文章指出主流媒体选择传播的时机要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关系进行了论证。‎ D.文章从机制上阐述媒体监督部门应勇于革新的立场,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流媒体发声受到民众关注并呈“刷屏”之势,网络舆论正向引导就可能实现。‎ B.主流媒体矫正舆情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可能供网络舆论批驳、消费的“槽点”。‎ C.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快”且“巧”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以持续巩固传播效果。‎ D.监管部门如果以“自觉”的方式监管并服务主流媒体,就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国已建立肿瘤登记年报制度,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癌症患者发病、死亡、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在加大癌症防治用药保障力度方面,我国已将临床急需的12种抗肿瘤新药纳入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针对抗癌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表示,抗癌药进入医保只是第一步,对患者来说怎么尽快用上谈判药品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医保局明确谈判药品费用不占原来医保总额预算,明确各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以“药占比”影响抗癌药的使用。‎ ‎2019年,我国将开展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通过准入谈判、以量换价,降低抗癌药价格。国家医保局将以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以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为核心,做好临床需求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救命救急的好药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不断提升基本医疗保障的水平。‎ ‎(摘编自吴佳佳《今年将有更多救命救急药进医保》,《经济日报》2019年2月20日) ‎ 材料二:‎ 今年国家医保局正在全力以赴抓紧改革现行的医保目录管理办法,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目录调整要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要充分考虑临床需求。具体来说,需要按照医保基本的要求,重点考虑癌症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慢性疾病用药和儿童疾病用药,这些药都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目录调整也不能只进不出,否则不可持续。所以对于经过专家严格审定、不具备条件的药品也要调出目录。总的来说,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优化目录结构,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进入医保,以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的用药难和用药贵问题。‎ 谈及医保骗保问题,胡静林回应说,当前医保骗保问题严重,相当普遍。打击骗保是今年医保工作的头等大事。去年9月,国家医保局就已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目前,专项行动查处违规机构6.6万家,违规参保个人2.4万人,但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还要持续发力,出重拳,打硬仗。要加大打击力度,继续开展专项治理;要加大检查力度,提高抽检、飞检的频率;要加大曝光力度。用好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用好第三方力量。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监管,对医保系统内部参与骗保的不法分子严厉查处,绝不姑息。‎ ‎(摘编自甘贝贝、王潇雨《让更多救命救急药进医保》,《中国健康报》2019年3月4日)‎ 材料三:‎ 无论罕见病还是慢性病,给患者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的疾病就是大病。生物制剂是目前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最有效的药物。患者如能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就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应该利用医保机制来承担惠及更多患者的社会责任,发挥医保机制对全社会医学生态的科学导向作用,鼓励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使基本药物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及其他相关制度合理衔接、联动。‎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组织专家遴选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完善进口政策,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畅通临床急需抗癌药的临时进口渠道。‎ 对百姓而言,这是个极大利好。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摸索建立动态调整的机制。要强化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办法,实现临床推荐、行业协会与企业申请相结合的遴选办法,尽快拉近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医药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差距。‎ 当前,国家急需建立一个“做好药、得好报”的机制。未来国家医保目录覆盖范围应进一步扩大至更多领域,以实现“企业定时报批、医保定时评审、达到要求的定时更新”。随着我国激励创新药研发、便利新药上市等系列措施的稳步推进,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方能加快面世。‎ ‎(摘编自陈芳、张泉《你关心的救命救急药加急进入医保目录》,《新华网》2019年3月1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通过建立肿瘤登记年报制度,我国已经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癌症患者发病、死亡、生存状况及发展趋势。‎ B. 让患者尽快用上谈判药品是保证抗癌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为此国家医保局明确谈判药品费用不占原来医保总额预算。‎ C. 医保目录调整能进能出,既可持续,又可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进入医保,从而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的用药难和用药贵问题。‎ D. 只要建立动态调整的机制,强化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办法,就可以拉近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医药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差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实施“三个加大”和“三个用好”,严厉查处参与骗保的不法分子,有利于持续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    ‎ B. 做好临床需求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可以更加优化医保目录结构,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C. 作为目前治疗慢性疾病最有效的药物,生物制剂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D. 基本药物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及其他相关制度合理衔接、联动,将惠及更多患者,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6.怎样有效推进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及早惠及更多患者?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戏 ‎ 杨轻抒 园子里安静得像一支蓝调的曲子,像一个人死去了一般。夕阳淡黄,越过老墙,左一划右一拉地抹在只剩下一片半片青瓦的屋顶上。‎ 台子是水泥的,但已经看不出水泥的痕迹了,因为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其实,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看一个人有没有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开始怀旧,是不是喜欢念叨过去的事情。老邓明白这个理。但老邓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怀旧,不喜欢在人面前念叨过去的事情,比如老邓就很少提起过去在戏台上的情形,或者跟那些戏迷的故事。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前的赵子龙,是虎牢关前的吕布,是江东的周瑜……那些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老邓眼前,他们威猛、精神,一抬手,长江风起,一睁眼,河水倒流。他们的声音响亮高亢,直迫云天:自古英雄有血性,岂能怕死与贪生?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①‎ 老邓认为自己并不老,刚才用铁钳拧园子门锁时,居然一下就拧开了。那锈黄了的铁锁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铁锈特有的沉闷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很有点像戏剧的开场锣鼓。拧开铁锁那一刻,老邓从腿肚子往上蹿起一股让人战栗的激动,浑身那个爽啊,真想大叫一声:啊……‎ 老邓从灰色的楼梯拐角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台上爬。每上一级台阶,老邓都会停一小会儿。老邓回头,看见自己的脚印印在一级一级的青灰色的台阶上,像朝珠一样,像时光一样,一直串到台子正中央。‎ 这时候,老邓抬起头,看见了墙头外的夕阳正啪啦啦地烧。‎ 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在这个台子中央。那时候,老邓觉得这个台子就是天地,自己是站在天地的中央的,四面霞光升腾,自己的影子映在身后没有背景的白墙上,如同庙里的菩萨,光芒万丈。‎ 台子正对面刷过石灰的墙已经斑驳了,掉了皮,露出下面的青砖。园子的地面是青灰色的,至于泥土为什么是青灰色的,老邓有些迷惑。青灰色的泥地上乱七八糟地扔着几条长短不一的木棍,那其实是长凳子的腿。之前,园子里摆着一排一排的长条凳,每一条凳子上都紧紧地挤着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其中一个女人每次演出都来,每次都坐在那个固定的位置,眼睛盯着老邓,眼中水波四起。现在,那儿人没了,老邓觉得自己眼中唰地生出了厚厚的青苔。‎ 夕阳下去了,稀落的青瓦由黄变蓝,变黑。老邓站在台子中央,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老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抬不起来腿的时候,老邓心里突然觉得有一丝酸。‎ 老邓看见一只麻雀突然落在对面的墙头上,满眼的迷惑,一声不吭。‎ ‎……‎ 那个下午,在老邓的印象里,一切都很安静。但是,那只是老邓的感觉,事实上,那个下午,有一个人偶然走过院墙外边,听见了很久都没打开过的园子里传出了一个嘶哑的声音。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听出了断断续续的句子:只见那番营蝼蚁似海潮,观不尽山头共荒郊,又只见将士纷纷一字乱绕,队伍中马嘶兵喧闹吵吵……②‎ 早就没人了的园子里怎么会传出唱戏的声音?那人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算了,于是,那个人拍拍屁股上的土,走了。‎ 后边的事情比较玄,说是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老园子里有人唱戏,但园子里怎么会有人唱戏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这没啥奇怪的,一座上百年的戏园子,也曾多次被关过,被做过其他用途——不同的是,听说这回不久就要拆掉了,拆掉干什么,谁都说不明白,就像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把园子关掉一样。更玄的是,说有好事的听见声音还专门跑去看了,看见门锁掉在地上——门实在太破了,破得已经挂不住一把锁——园子里边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连只麻雀都没有。‎ 但的确是真的,好多人都说听到了园子里清越的唱戏的声音。而且,还听见了河水一样澎湃的叫好声。(选自2018年4月《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①出自京戏传统剧目《长坂坡》。②出自京戏传统剧目《挑滑车》。‎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中,老邓不确定多久没打扫台子上那厚厚的灰尘,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 B. 从戏台对面的石灰墙到戏园地面,再到青瓦屋顶,此部分运用定点换景的写作方法,展现了戏园子的破败。‎ C. “夕阳”这一物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既是故事情节展开的时间线索,又渲染了主人公老邓的复杂情绪。‎ D. “戏园子”是老邓的活动场所,小说从“戏园子”切入来叙写故事,通过人物回忆再现了他昔日名角的形象。‎ ‎8.小说折射出多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6分)‎ ‎9.小说是怎样叙写老邓的故事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韩弘,滑州匡城人。少孤,依其舅刘玄佐。举学不中,从外家学骑射。由诸曹试大理评事, 为宋州南城将。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夫共立为留后请监军 表诸朝诏检校工部尚书,充宣或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 先是,曲环死,吴少诚与全谅谋袭陈、许,使數辈仍在馆。弘始得帅,欲以忠自表于众,即驱出少诚使斩之,选卒三千,会诸军击少诚,败之。弘察军中素恣横者刘锷等三百人,一日,数其罪斩之牙门。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自是讫弘去,元一敢肆者。李师古屯曹州,以谋郑、滑。或告:“师古治道矣,兵且至.请备之。”弘曰:“师来不除道也,”师古情得,乃引去。累授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以官与太原王锷等,诒书宰相,耻为锷下。宪宗方用兵淮西,藉其重,更授检校司徒,班锷上。‎ 严绶以王师败,乃拜弘淮西诸军行营都统,使扞两河,而令李光颜、乌重胤击贼。弘不亲屯,遣子公武领兵三千属光颜。然明为逗挠计。以危国邀功者,每诸将告捷,辄累日不怡。关元济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许国公。李师道诛,弘大惧,因请入朝,册拜司徒、中书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师。帝崩,摄冢宰。俄中为河中节度使。以病请还,复拜司徒、中书令。卒,年五十八,柑太尉,谥号隐。 ‎ ‎(节选自(《新庙书•列传第八十三》,有刪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 诸朝/‎ B.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 诸朝/‎ C.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 诸朝/‎ D.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 诸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明经”本是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此指与进士科并列的唐朝科举考试科目。‎ B.“两河”所指地区各朝代不相同,文中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河南、河北二道。‎ C.“出”指委派京官担任地方官,它与降职调往边远地方的“迁谪”含义不同。‎ D. “谥”指对逝去帝王、大臣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古代平民百姓死后也可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弘年少孤苦,锐意进取。父母双亡之后他依附與勇刘玄佐生活:早年从文无果就矢志武学, 通过自我奋斗爯加上提携,仕途靑云直上。‎ B.韩弘遇事果敢,忠于朝廷。他继任宣武军统帅后,不与朝廷叛逆为伍,立即斩杀吴少诚使者; 向朝廷和部众表明忠心,出兵讨伐吴少诚。‎ C.韩弘治军有方,很有见解。察知军中刘锷等人一向骄横放恣,他严惩不贷,立威军营:当听 说李师古修路来犯时,他料定李军不走此道。‎ D.韩弘养敌自重,顺时善变。严绶讨伐吴元济时,他派儿子领兵隶属李光颜,却暗中设计附挠行动;李师道被杀,他便自请入朝留在京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数其罪斩之牙门,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 ‎(2)弘以官与太原王锷等,诒书宰相,耻为锷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菊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①他年。‎ 紫云②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注]①省:记,忆。②紫云:代指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③霜栽:野菊。‎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李商隐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 B.竹、椒、寒雁、暮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抒情手法。‎ C.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 ‎15.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表明自己勇武不减当年,表达了为国效力的愿望。‎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 ‎ ‎__ 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娘炮”最近成为热词,但是说整个社会男性青年正表现出女性化_____,实在有些张皇其事。其实,看看我们身边,又有几个是所谓“娘炮”呢?事实上电影电视中也不乏张扬男性_____的形象。何况“娘炮”一词本身也显出对女性的不尊重。事实上也有不少女性受众对用“娘炮”简单地批评男性“女性化”现象有不同的意见。( )。人们提出批评,是觉得一些青年男演员存在问题,认为他们没有表现出堂堂正正的_____,因受商业化的过度影响和控制,_____,刻意迎合粉丝,往往显得品位不高,缺少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引导缺乏正能量。这些表现其实是一种庸俗化,不能简单归结为女性化。所以,对于诟病这些表现,其实不是仅仅用女性化就能概括的,是在某些女性化表现中走偏了。当然,大众对这些社会现象表现出忧虑和不满,是值得重视的,社会应高度关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倾向、特立独行、风范、吮痈舐痔 B.倾向、严气正性、风范、枉道事人 C.倾斜、严气正性、风潮、吮痈舐痔 D.倾斜、特立独行、风潮、枉道事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在当下更为理想的批评态度可能是避免这种对性别问题的简单化的表达 B.更为理想的批评态度可能是避免这种在当下对性别问题的简单化的表达 C.在当下避免这种对性別问题的简单化的表达可能是更为理想的批评态度 D.避免这种在当下对性别问题的简单化的表达可能是更为理想的批评态度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对于这些表现的诟病,其实不是仅仅用女性化就能概括的,是在某些女性化表现中走偏了。‎ B.诟病的这些表现,其实不是仅仅用女性化就能概括的,否则,是在某些女性化表现中走偏了。‎ C.诟病的这些表现,其实不是仅仅用女性化就能概括的,是在某些女性化表现中走偏了。‎ D.对于这些表现的诟病,其实不是仅仅用女性化就能概括的,否则,是在某些女性化表现中走偏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阅读逐渐建立起来的。课内阅读学习方法,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① ,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起着作用, ② 。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榜样,在阅读他们的事迹材料时, ③ ,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5分) ‎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近日随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记者从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了解到,与其他技术卫星不同,这枚卫星的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将为未来科学之星接触航天前沿科技,搭建起天地之间的一座“鹊桥”。‎ ‎“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暨“天启三号”卫星,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苏新颖表示,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国内航天发射史上的里程碑,“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随之成功入轨则是国内科普教育发展史的一项创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材料一  ‎ 不久前,一位知名律师带了两个孩子乘坐火车,因为买到的是两张分散的上铺,想找人商量換成下铺。找到的第一个人是大学生模样的男生,刚开始的时候同意换铺,但是后来男生说自己的腿受伤了,拒绝了律师的请求。第二个像大学生的男孩更是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的请求。最后,两个女孩给他換了下铺,还坚决拒绝了给她们的差价。 ‎ 事后,律师在自己的博客写道:“嗯,我们的问题解决了,谢谢两位好心的女孩。至于那两位男生,你们的做法也没错,只是有朝一日,你也会为人父,也会有带着孩子出行的时候。希望你们不会遇到当年的自己,遇到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女孩。”此博文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 材料二  ‎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徳,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 ‎——胡适 ‎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 要求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C 2.C 3.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D (3分) 5. C (3分)‎ ‎6. (6分)‎ ‎①不断优化医保药品目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救命救急的好药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②通过准入谈判、以量换价,降低抗救命救急的好药的价格。‎ ‎③严厉查处打击欺诈骗保的不法分子,保证好药能够惠及真正的患者。‎ ‎④激励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便利新药上市。(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四点得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 A(3分)‎ ‎8. ①对时下状态的迷惘和昔日生活的留恋;②对英雄的崇拜和自身价值的追求;③对忽视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呼唤。(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9. ①小说以戏为线索,将不同时空的人、事串联起来,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②在老邓视角与他人视角之间转换,呈现了更加完整的人物经历和戏园的变迁,使主题更加丰富、深刻;③现实与回忆交织,使老邓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呼唤传统文化的主题更加鲜明。(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10.〔考点〕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B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B ‎〔答案〕B(A项错在“事刘全谅署/”,C项错在“全谅死军中/”,D项错在“共立为留后请监军/”。)‎ ‎11.〔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B ‎〔答案〕D(错在“古代平民百姓死后可谥”,古代除没做官的有名文人或隐士死后,可由亲朋、门人私谥外,平民百姓不可有谥号。)‎ ‎12.〔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C ‎〔答案〕C(错在“他料定李军不走此道”曲解文意,原文“师来不除道也”意思是兵贵出奇制胜,军队前来就不会修路。)‎ ‎13.〔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B ‎〔答案〕(1)(韩弘)列举他们的罪行后在军门前杀掉他们,流血染红了道路,可韩弘依然轻松自然地说笑着。(“数”“丹”“自如”各1分,大意2分)(2)韩弘因为官职和太原人王锷一样大,于是就送信给宰相,(说自己)以做王锷之下的官为耻。(“等”“诒”“耻”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韩弘,是滑州匡城人。年少时父母双亡,他依附自己的舅舅刘玄佐。早年他参加明经科考试落第,就跟从外祖父家学习骑马射箭。他由诸曹官直接试任大理评事,担任宋州南城将军。(后来),他受节度使刘全谅节制,担任都知兵马使。德宗贞元十五年,刘全谅去世,军中将领怀念刘玄佐,认为韩弘有才能和勇武,于是共同确定韩弘做节度留后,请求监军表奏到朝廷。朝廷下诏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充任宣武节度副大使,主管节度使军政事务。‎ 在这之前,陈许节度使曲环去世,淮西节度使吴少诚试图和宣武节度使刘全谅谋划着偷袭陈州、许州,(吴少诚派出的)几个使者一直住在驿馆里。韩弘刚刚获得统帅职位,想在众人面前用忠诚来自我表白,于是就把吴少诚使者驱赶出去斩首,然后选拔精锐军士三千人,会合各路大军攻打吴少诚,并且击败了吴少诚。韩弘观察到军队里一向放纵骄横的人就是刘锷等三百人,有一天,韩弘列举他们的罪行后在军门前杀掉他们,流血染红了道路,可韩弘依然轻松自然地说笑着。从这以后直到韩弘离任,军中没有一人敢于放纵。李师古率军驻扎在曹州,想凭借这种形势谋取郑州、滑州,有人前来报告:“李师古在修理道路了,大军将要来到,请您防备他。”韩弘说:“军队前来就不会修路。”李师古得到这情报后,就带领军队离开了。韩弘因累积战功被授予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弘因为官职和太原人王锷一样大,于是就送信给宰相,说自己以做王锷之下的官为耻。唐宪宗当时正在淮西调遣军队作战,需要依靠韩弘的重要作用,于是重新授予韩弘检校司徒官职,位次在刘锷之上。‎ 严绶因为统率朝廷军队作战失败,于是(朝廷)授予韩弘淮西诸军行营都统官职,让他捍卫河北、河南两道地区,并让李光颜、乌重胤攻击叛军。韩弘没有亲自率军驻扎,派儿子韩公武率领三千人隶属李光颜。然而韩弘却暗地里制定阻挠行动的计策,用让国家局势危急的方法来邀功请赏,每当各位将领报告胜利的消息,韩弘就整天不快乐。吴元济割据被平定后,韩弘因为战功加官兼任门下侍中,受封为许国公。李师道被(部将)杀死后,韩弘非常害怕,于是就自请卸任入朝,朝廷册封授予他司徒、中书令职务,因为患脚痛病,上朝时皇帝让宦官扶着他跪拜,他诚恳地希望留在京城。宪宗皇帝去世后,韩弘暂代担任吏部尚书一职。不久,他出京担任河中节度使。因为生病韩弘请求回朝,朝廷又授予他司徒、中书令官职。他去世时,年龄五十八,朝廷赠官太尉,谥号叫隐。‎ ‎ ‎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答案:1.B ‎15.①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②运用叠词,“冉冉”“涓涓”,由外在环境转入内在心境,节律优美,音韵和谐。③运用双关,含蓄形象。“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具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④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义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结构严密。⑤奠定情感基调,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 解析:14.“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抒情手法”说法错误,本诗最主要的抒情手法是托物言志。‎ ‎15.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第二句,首先,该句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次,该句连用了两个叠词“冉冉”“涓涓”,本来香气袭人的野菊却只能散发出缕缕微香,从外在环境转入野菊的内在心境,刻画细致入微,同时节律优美,音韵和谐;再次,该句运用双关,诗人借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喟,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无奈;此外,该句将上句所写野菊的处境与下文揭示的野菊的心境联系起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该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答案:17.B 18.C 19.B 解析:17.倾向:偏于赞成(对立的事物中的一方);发展的方向,趋势。倾斜:歪斜;指偏向于某一方。根据语境,应用“倾向”。严气正性:性格刚直,毫不苟且。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根据语境,应用“严气正性”。风范:风度;气派。风潮:比喻很多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有声势的集体行动。根据语境,应用“风范”。枉道事人:指背离正道,以讨好别人。吮痈舐痔:给人嘬痈疽的脓,舔痔疮,比喻不择手段地谄媚巴结。根据语境,应用“枉道事人”。‎ ‎18.括号前的“用‘娘炮’简单地批评男性女性化现象”说的是对性別问题的简单化表达,括号后面说“人们提出批评”,这里说的是“批评态度”,因此应先说“简单化的表达”,后说“批评态度”,据此排除A、B两项。比较C、D项会发现,“在当下”放句首更顺畅,因此应选C项。‎ ‎19.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处是结构混乱,应将“诟病这些表现”改为“诟病的这些表现”;一处是成分残缺,根据语意,应为“否则,是在某些女性化表现中走偏了”。只有B项全部改正了这两处语病。‎ ‎20.答案: ①课内课外的知识融会贯通;‎ ‎②而且对道德品质的提高也起着作用;‎ ‎③我们无形中会受到积极影响; 解析: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阅读逐渐建立起来的”可知应该填写“课内课外的知识融会贯通”;‎ 第②空根据后面的“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可知应该填写“而且对道德品质的提高也起着作用”;‎ 第③空根据前文“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榜样”可知应该填写“我们无形中会受到积极影响”。‎ ‎21.答案: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的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升入太空,国内科普教育完成创举。 解析:这则新闻的导语应该是第一段,主体是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解释和补充;第一段一共两句话,第一句陈述事件,即“‘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近日随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第二句是对“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用户的说明,由此可知,第一段是说“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的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升入太空”,再看第二段,这一段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是说卫星的研制单位,是对上一段的说明,第二句是说这一卫星发射的意义,是对上一段的补充,故概括的时候,还应该加入这一信息,即“国内科普教育完成创举”。概括的时候一般采用主谓句。‎ 四、材料作文 ‎ 莫用道德绑架规则 列车上别人不和你换铺,就发文指责别人,还说别人也会成为人父,也会带孩子出行,希望别人不要遇到当年的自己,遇到善良的女孩。人家没有欠你座位,你身为人父希望自己孩子舒服,为什么买票时不直接买下铺,要去和别人换,别人购买下铺也是为了方便。按照所购票的位置乘车,是规矩,不要用道德来绑架规则。 ‎ 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社会的底线,是我们判断是非的一个准则,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评判,让道德占领人性的制高点,而让法律、规则屈尊其后,必然会导致良知的泛滥,一切公正、公平亦将不复存在。对于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的人,只有法律、规则能予以最公正的审判! ‎ 规则是高悬于我们头顶上空的达摩克利斯剑,它以最为公平而肃穆的目光审视我们的一言一行,裁断我们的一举一动。当我们难以克制心中的欲望,试图触碰并打开潘多拉魔盒时,锋利的剑刃便虎视眈眈,令我们胆怯却步,远离堕落。 ‎ ‎《简爱》中有言:“人们死后,每个人的灵魂都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不单是上帝,规则面前亦是如此。无论是穷凶极恶还是盗亦有道,规则会以最严苛的目光透视违规者的内心深处,冷漠,公正,不带有分毫私心。规则是公正与和平最为冷酷而称职的守望者。 ‎ ‎“汶川大地震”时的救人小英雄雷楚年,用他的奋不顾身拯救了七名同学,一时间成为人人赞誉的对象,全国的道德楷模。而六年时间过去了,当时的英雄已堕落成一个诈骗犯,让他一生的光环消失殆尽,做了错事也迎来了法律的审判。不能否认,雷楚年的义举带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可是再多的感动也不能抹去他欺诈的事实。法律的正义不会被他曾经的壮举而蒙蔽,法律会对他做出最公正的判决。 ‎ 林肯曾经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法律、规则依据道德修订,是道德的体现。触犯法律、规则,是对道德的亵渎。那些妄图以道德之名行触犯规则之实的行为本身就是对道德的违背!理性之光不能被黑暗所遮蔽,我们也不能让规则的天平在道德的影响下摇摆。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这是做人的根本! ‎ 人民大学校长陈玉露在毕业典礼上劝导学生:“人大学子应身怀为民立命之道,抓紧规则这一准绳,守护信仰,守护规则。”莫让道德绑架规则,我们应该守护好规则这一社会准绳,以我们的行动,给社会带来一种正义的风气,让人人手中都持有一把规则的量尺,规划自己行为的边界,规划自己心灵不可逾越的范围!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 ‎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本题材料有两则,第一则是叙述性材料,讲的是一名律师在火车上换铺的事件。 整个事情,两个男生选择拒绝,两个女孩给他换了下铺,也没有要补差价。 事后,这位律师写了一段《火车换铺有感》,其中说:“至于那两位男生,有朝一日,你们也会为人父,也有带着孩子出行的时候,希望你们不要遇到当年的自己,遇到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女孩。”这引起了一大波讨论。这是一则有争议性的博文,争议的中心是道德与善良。其实道德从来都是约束自己,而以道德约束他人,来谋取自己利益的人,才是世间最大的冷漠和不善良,材料中的律师就是。 ‎ 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用道德去逼迫别人献爱心,在此基础上,才会滋生真正的善良,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去逼迫一个人来献爱心,这种行为只会让存在社会的善良逐渐泯灭。 ‎ 第二则材料是胡适的一则名言,名言指出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徳,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人们不用道德去约束指责别人,而用规则去行事,国家就会变得正常,道德会自然而然地 回归。反之,人们处处不讲规则,而讲道德,站在道德的高度去看人论事,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可以参考以下立意:何谓真正的道德;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道德从来都是约束自己;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而不是用来约束别人;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随意去评价别人;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教养;莫用道德绑架规则;等等。 ‎ 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