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张家界市一中2020年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惩创(chuāng) 尸骸(hé) 槲(hú)寄生泠(líng)然 B. 胡同(tóng) 浸渍(zì) 缂(kè)丝盘桓(huán) C. 棱(líng)角攒 (cuán)射倜傥(dǎng) 舂(chōng)粮 D. 纤(xiān)细老媪(ǎo)呱呱而泣(gū)逋(bū)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辨析和修改。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所以,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以上三种字的读音。 A项,惩创(chuàng) 尸骸(hái); B项,胡同(tòng); C项,棱(léng)角 倜傥(tǎng) 故选D。 【点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字音的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4)生僻字。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对于字形来讲在学习是要注意:1、平时加强识记,尽力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对汉字字形的识记要化大力气。对那些形近字、音近字、义近字等尤其要仔细区别。2、加强练习。3、学会区别同音字。4、学会以音辨形。 5、学会以义辨形。6、学会根据语境辨形。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侯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 B. 辟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沧凉。 - 16 - C. 凝神一看,貌似平静的海面却有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 D. 为有效控量、妨堵、治霾,天津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汽车限牌措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平时加强对字形的积累,形声字可以通过形旁来识记字义,注意区分形近字等,同时也可以通过音形义相结合来加强记忆。 A项,“侯”应为“候”,故A项错误。 B项,“辟”应“譬”,“沧”应为“苍”,故B项错误。 D项,“妨”应为“防”,故D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 B. 他们会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 C. 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D. 胜者弹冠相庆,笑容灿烂;负者垂头丧气,神情落寞;体育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直接而强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多积累词语,多练习辨析近义词。辨析时从适用对象、褒贬情感、结构搭配、语意轻重、范围大小等角度进行判定。 A项,“望洋兴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句中指不必对着世界文学殿堂叹息无可奈何。故成语使用符合语境; B项,“继而”,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文中指学会字母之后,接着学着读懂诗句格言。故词语使用正确; C项,“曾几何时”,时间没过多久,也指不久前、曾经。句中指慈禧的陵寝没过多久就被孙德英的火药爆破。故成语使用正确; - 16 - D项,“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因此将得到援引,有官可做,也互相祝贺。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含贬义。句中指体育项目中胜者的开心,不可用贬义词,故成语使用错误。 D项使用不当,故选D。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可从三方面入手: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种新实验文学,在当下有可能不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同质化群体写作,但对于有着探索精神的作家来说,却意味着一个更为辽阔的文学空间。 B. 香山的主峰香炉峰并不高,只有557米,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并不吃力,虽然这里有索道缆车,但是还是建议一路步行上山,公园中的假山、小河也蛮有景致的。 C. 快90岁的袁隆平还是风尘仆仆的样子,他每天几乎都要去试验田“打卡”。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 D.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总数的88.8%;预计到2020年,我国视频直播市场规模将达150亿美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项,没有语病 B项,“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并不吃力”成分残缺,“并不吃力”前面缺少谓语“攀登”。 C项,“每天几乎”语序不当,应修改为“几乎每天”。 D项,“根据……显示”句式杂糅,应删除“根据”或“显示”。 故选A。 【点睛】病句结构混乱的类型分析: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2、藕断丝连 - 16 -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4、 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5、结构含混: 往往是语序不当造成句子结构混乱。 5.下面这6句话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关键在于他们的思想情趣有相通之处。 ②由于父母双亡,她孤身一人投靠到贾府。 ③她娇弱清丽,有着十分敏感、细腻的感情世界。 ④这种强烈的自尊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她经常对贾宝玉“使小性子”,但两人的感情却在争吵中明确了、加深了。 ⑤林黛玉是最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女性形象之一。 ⑥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养成了强烈的自尊意识。 A. ③②⑥④①⑤ B. ②①④③⑤⑥ C. ⑤③②⑥④① D. ①②⑤④③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做题时可用排除法。题中,⑥句末“强烈的自尊意识”与④句首“这种强烈的自尊”衔接紧密,这两句应相连,排除BD;语段主要内容是讲林黛玉的人生及心理历程,⑤句是总括句,应放在段首,排除A项。 故选C。 - 16 - 【点睛】语序题解答方法:抓中心,首先要统观全局,抓住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的;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抓标志,语言标志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抓句式等;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完成的,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色彩、气氛要保持一致。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 B. 假舆马者 假:利用 C. 锲而不舍 锲:雕刻 D. 而绝江河 绝:断绝 7.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 蟹六跪而二螯 D.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8. 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君子生非异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9. 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 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 16 - C. 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 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10.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答案】6. D 7. C 8. C 9. D 10. (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和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2)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不汇集细流,没有办法形成江海。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题中D项,联系上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可知,说的是人借助船渡河,且“绝”与“江河”搭配,“而绝江河”的意思是“却能横渡江河”,“绝”的意思是“横渡”。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的意思是“我曾经整日思索”,“而”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题中A项,“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意思是“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而”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与例句相同; B项,“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的意思是“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而”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与例句相同; C项,“蟹六跪而二螯”的意思是“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大夹”,“而”是连词,表并列,译为“和”,与例句不同; D - 16 - 项,“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的意思是“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而”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与例句相同。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题干要求,这是针对通假字设题。判断语句中是否存在通假现象,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把握语句中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如果某个字不能用其本义、引申义等解释时,就要考虑通假问题;第二步,通过分析同音、近音或音变等把握是否通假。 题中A项,“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意思是“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知”通“智”,译为“智慧”; B项,“君子生非异也”的意思是“君子的禀赋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译为“禀赋,资质”; C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没有通假字; D项,“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的意思是“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有”通“又”。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意及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手法、文意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项,“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文本篇首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应持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并没有认为“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题中重点词句:(1)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利”“强”是“爪牙”“筋骨”的定语,按现代汉语应放其前却放其后,故为定语后置;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下;一,专一。(2 - 16 - )跬,一小步;无以,没有办法;至,到达;积,汇集。小流,细流。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禀赋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没有办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饮到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 11.默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月明星稀,_____。绕树三匝,____?(曹操《短歌行》)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杜甫《登高》) (3)骐骥一跃,___ ;驽马十驾,____。(荀子《劝学》) - 16 - (4)故国神游,_____,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 (1). 乌鹊南飞 (2). 何枝可依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不能十步 (6). 功在不舍 (7). 多情应笑我 (8).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鹊”“依”“滚”“尊”“酹”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1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诗歌是从①____ 和②___ 两个方面体现出了诗人的“倦”意,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③____ 的思想情感。 【答案】 (1). 身倦 (2). 心倦 (3). 忧国忧时,报国无门 【解析】 - 16 -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理解句子的意思,从不同角度概括内容,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题中,“野月满庭隅”写月光遍地,“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表明时间已经是深夜了,“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这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自月升到月落,诗人未曾合眼,可概括出“身倦”;“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诗人非常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心事重重,坐卧不安,彻夜难眠,可概括出“心倦”;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何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可分析出“忧国忧时”,空悲”是枉自悲叹之意,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可分析出“报国无门”。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写我 季羡林 ①我写我,真是一个绝妙的题目,但是,我的文章却不一定妙,甚至很不妙。 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我”,二者亲密无间,因为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按理说,人对自己的“我”应该是十分了解的;然而,事实上却不尽然。依我看,大部分人是不了解自己的,都是自视过高的。这在人类历史上竟成了一个哲学上的大问题。否则古希腊哲人发出狮子吼:“要认识你自己!”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吗? ③我认为,我是认识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经常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剖析自己。然而结果并不美妙,我剖析得有点过了头,我的自知之明过了头,有时候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④这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⑤拿写文章做一个例子。专就学术文章而言,我并不认为“文章是自己的好”。我真正满意的学术论文并不多。反而别人的学术文章,包括一些青年后辈的文章在内,我觉得是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情呢?我还没得到答案。 - 16 - ⑥再谈文学作品。在中学时,虽然小伙伴们曾赠我一个“诗人”的绰号,实际上我没有认真写过诗。至于散文,则是写的,而且已经写了六十多年,加起来也有七八十万字了。然而自己真正满意的也屈指可数。在另一方面,别人的散文,真正觉得好的也十分有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也还没得到答案。 ⑦在品行的好坏方面,有我自己的看法。什么叫好?什么叫坏?我不通伦理学,没有深邃的理论,我只能讲几句大白话。我认为,只替自己着想,只考虑个人利益,就是坏;反之能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利益,就是好。为自己着想和为别人着想,后者能超过一半,他就是好人。低于一半,则是不好的人;低得过多,则是坏人。 ⑧拿这个尺度来衡量一下自己,我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好人。我尽管有不少的私心杂念,但是总体来看,我考虑别人的利益还是多于一半的。至于说真话与说谎,这当然也是衡量品行的一个标准。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地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⑨我这样一个自命为好人的人,生活情趣怎样呢?我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也是兴趣不少的人。然而事实上生活了八十年以后,到头来自己都感到自己枯燥乏味,干干巴巴,好像是一棵枯树,只有树干和树枝,而没有一朵鲜花、一片绿叶。自己搞的所谓学问,别人称之为“天书”。自己写的一些专门的学术著作,别人视之为神秘。年届耄耋,过去也曾有过一些幻想,想在生活方面改弦更张,减少一点枯燥,增添一点滋润,在枯枝粗干上开出一点鲜花,长出一点绿叶;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是忙忙碌碌,有时候整天连轴转,“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且退休无日,路穷有期,可叹亦复可笑! ⑩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我不能不承认,我运气不错,所得到的成功,所获得的虚名,都有点名不符实。另一方面,我的倒霉也有非常人不可得者。在那骇人听闻的所谓什么“大革命”中,因为敢于仗义执言,几乎把老命赔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难忘的。 ⑪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想八十年来的历程,感慨万端。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亦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的自知之明少一点。 1992年11月16日(选自季羡林著《我的人生感悟》) 13. 第⑨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表达效果? 14. 第⑤段至第⑨段,作者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请作简要分析。 15. 作者最后说,如果有来生,希望 “让我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的自知之明少一点”。作者真的希望这样吗?为什么? - 16 - 【答案】13. 运用了设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用设问为了引起读者注意,也使得文章语句有起伏感;比喻和引用,除了使语言形象生动外,还有自我解嘲的意味。 14. 作者采用了并列这一结构方式。第⑤⑥谈学术文章和文学作品;第⑦⑧谈自我品行;第⑨段谈生活情趣。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解剖自己。 15. 这是正话反说,作者并不希望拥有这样的人生。作者一方面感慨自己脸皮薄,心太善,太为他人着想,太有自知之明,而吃了不少苦头。另一方面,作者对于自己今生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并不后悔。这种人生选择让作者获得了成功。作者用这话是对自己的一个反向总结。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征,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然后以句子字面意义理解为基础,重点分析修辞的使用,再联系上下文或背景、全文主旨、中心形象或人物心理、情感等全面分析,准确把握。题中,原文“我这样一个自命为好人的人,生活情趣怎样呢?我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也是兴趣不少的人”,运用设问,对自己的生活情趣进行剖析,作者故此一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也使得文章语句有起伏感;原文“到头来自己都感到自己枯燥乏味,干干巴巴,好像是一棵枯树,只有树干和树枝,而没有一朵鲜花、一片绿叶”,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枯燥乏味;原文“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是忙忙碌碌,有时候整天连轴转,‘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且退休无日,路穷有期,可叹亦复可笑”,运用引用,以古诗句“为他人做嫁衣裳”对自己的忙忙碌碌进行自我解嘲。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方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了解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如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列述式、对照式、递进式、设问式、定义式等,并熟悉它们的结构形式,如对照式,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题中,文本围绕“我写我”这一中心,从学术文章和文学作品、自我品行、生活情趣、三个方面来解剖自己,每个方面都是独立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内容上不分主次轻重,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这样的结构方式就属于并列式结构。 【15题详解】 - 16 - 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含义及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求学生必须正确把握文章主旨,另外,还要明确题干要求,正确把握命题指向,以确保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并准确地概括出来。作答本题,先亮明观点“作者并不希望拥有这样的人生”,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作者通过此文,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深刻的解剖,最后这句话一方面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原文“我的自知之明过了头,有时候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但是总体来看,我考虑别人的利益还是多于一半的”“我的倒霉也有非常人不可得者。在那骇人听闻的所谓什么‘大革命’中,因为敢于仗义执言,几乎把老命赔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难忘的”,可知作者脸皮薄,心太善,太为他人着想,太有自知之明,而吃了不少苦头;另一方面,原文“我不能不承认,我运气不错,所得到的成功,所获得的虚名,都有点名不符实”“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可知作者对自己的人生选择生并不后悔,它也给作者带来了成功。所以作者最后说这话,只不过是一种人生感慨,一种正话反说的人生总结罢了。 【点睛】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主要有排比、反复、对偶;表达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增强语气,主要有设问和反问。答题句式参考: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突出强调了……(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或某种道理),渲染了/营造了……(氛围),烘托了/衬托了……(与中心形象和人物情感有关)。 五、写作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需要柴米油盐;有人说,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有人说,生活需要清风明月碧水蓝天;有人说,生活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有人说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的确,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的还有许多许多。那么,你认为生活需要什么?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00字,体裁不限。 【答案】例文 生活需要爱 窗外的阳光明媚得让人冲动,蝉鸣像一曲曲夏天的交响乐,让人幻想翩翩,生活,这位智者再次出现在我的考卷上,带着神秘的笑问我他需要什么。我的回答并不睿智,但充满感性。是的,我认为生活需要爱。 - 16 - 生活需要友情。试问友情是什么?是钟子期与伯牙的高山流水,断琴祭友?是马克思、恩格斯几十年的风雨同舟?是那支挤不进一个顿号的“刘邓大军”?还是……也许它只是一首温暖的《第一时间》;是朋友见面一声久违的“老友”,是患难中的一只友好的手;或是同病相怜时一个会心的微笑吧。但,无论友情有多伟大,或是多普通,它一定是重要的!生活需要它! 生活需要亲情。敢问亲情是什么?是母爱的温柔,还是父爱的严厉?是女儿的乖巧还是儿子的顽皮?是妈妈柔声的训斥,还是爸爸不留情面的一个巴掌?或者……也许它只是满文军写那首深情的《懂你》和那首耳熟能详的《常回家看看》;是旅游在外的思念的电话,是国外一次昂贵的国际长途;是母亲节时一束美丽的康乃馨;是一句关切的叮嘱;或是大雨中一把小伞撑起的一方晴空吧。但,无论亲情是浓是淡,它一定每时每刻都伴随在你身边。把你的生活染得徇丽多彩。生活同样需要它! 生活需要爱情。请问爱情是什么?是杨过小龙女十年的不离不弃?是梁山伯祝英台化蝶的悲凉和千古传唱的《梁祝》?是琼谣笔下的公主王子般的故事?还是……也许它只是情人节的一支玫瑰,一盒巧克力;是患难中的一句深情的安慰;是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感情;是一个柔情的微笑;或是一次真诚的对视吧。但,无论流行歌曲把爱情唱得有多滥,或是多少人污辱了它的圣洁,生活依然需要它! 友情、亲情、爱情,三股爱的风在生活的海洋上吹起浪花,荡起涟漪。没有爱,生活将变得索然无味,了无生趣。让我们去珍惜身边的爱吧!生活需要它们!是的,大声再说一遍,生活需要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所谓半命题,意即一半既定,一半自选。本次作文“既定”内容为“生活需要 ”,自选信息填写在横线处即可,内容自定,是比较容易把握题旨的一类作文题型。材料说不同的人要不同的需要,综合来看,分为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当今社会我们在满足了物质需要的时候,更多的是精神的需要,所以立意为精神需要更恰当,但人的精神需要也多方面的,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虽然是半命题作文,但是写作立意的范围也只能确定在一个方面,如诚信、法律、责任、乐观,或者微笑、友善、爱、挫折等,这样才能写得集中,写得深刻。此题目可写成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从记叙文的角度可以通过人、事的描写得出“生活需要 ”的感悟;从散文的角度可以由景或由情入理,归纳出“生活需要 ”的主旨;从议论文的角度可以通过“生活需要 ”论点的确定,摆事实,讲道理,阐述自己对论点的认识。 【立意】1、生活需要宽容,宽容使世界更加美好。 2、生活需要阳光,照亮所有阴暗的日子。 3、生活需要挫折,让人生更有韧性。 - 16 - 4、生活需要掌声,鼓励人不断前行。 5、生活需要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 【素材】1、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他的内心都是一个爱的王国。每一个人的爱都是丰富的,无私的,伟大的,但是有一种天生的吝啬使得大多数人都宁愿把自己的爱深藏在心中,不愿分享与他人。尽管如此,我们的生活需要爱,只有每个人都将自己心中的爱奉献出来,生活才会变得有意义。 2、生活需要感动,就在你的爱情不如意的时候,或许有人会用温柔的语言安慰你,会一心一意地帮助你,或许你当时并没有真正地意,但当你的爱情如意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就是有人在默默地帮助你们,这时,你拥有了一种朋友间不可缺少的感动。 3、通往人生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同时它又是快乐、幸福的。生活需要阳光,虽然人生路上风雨相阻,但是再阴的天注定会有晴的时候,我希望生活的世界可以少一些风雨,从而多一份阳光。 【结构】作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得出自己的立意;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写作,如此题可围绕“生活需要爱”这一中心从“生活需要友情”“生活需要亲情”“生活需要爱情”三个角度进行写作;最后回扣中心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要确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 3.要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 - 16 - - 1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