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文科班) 解析版
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敖宏铭 一、论述文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鐻①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迭。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有删改) 注:①梓庆之鐻 语出《庄子》,“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梓:木匠;庆:人名。鐻:古代乐器,钟的一种,造型似虎。 1. 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 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C. 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 D. 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2.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 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 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 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B. 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C. 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同时又重声色,体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趋势。 D.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在诗歌创作中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是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D项,“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可见并未“取代”。故选D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A项,“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选项曲解文意。B项,“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C项,“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错误,从文中来看,“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这一结论在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能推断出,但并不是由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指出”的。D项正确,可从文章第三段概括出来。故选D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 “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错误,第二段说的是“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并不能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故选B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风桐槐说项羽 梁衡 去年十月里的一天,我在洪泽湖畔继续我的寻访古树之旅。在一家小酒店用早餐时,无意听到百里外的项羽故里有两棵古树,下午即驱车前往。这里今属江苏省宿迁市,我原来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古朴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这两棵树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 中国人知道项羽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一篇《项羽本纪》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树起了一个英雄,从此国人心中就有了一个永远抹不去的楚霸王。斯人远去,旧物难寻,今天要想触摸一下他的“体温”,体会一下他的情感,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这棵树下,这桐树就长得特别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项羽是公元前232年出生的,算到现在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梧桐这个树种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寿命。但是,这棵“项里桐”却怪,每当将要老死之时,树根处就又生出一株小桐,这样接续不断,代代相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是第九代了。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现在这棵九代“项里桐”正少年得志,蓬勃向上,挺拔的树身带着一团翠绿的披挂,轻扫着蓝天白云。桐树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由于此地是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像一条黄龙一样滚来滚去。这故里曾被淹没、推平,唯有这棵槐树不死。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多深,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它探出淤泥的树头,而这树头又已长出一房之高,翠枝披拂,二人才能合抱。岁月沧桑,英雄多难,这个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的树头某年又遭雷电劈为两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还有电火烧过的焦痕。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斗大的树洞,怒目圆睁,青筋暴突,如霸王扛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了木质部分,只剩下半圆形的黑色树皮,活像霸王刚刚卸落的铠甲。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 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他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辄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坑(活埋)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逞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但他在最后失败的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当他知道已不可能突围时,便对敌阵中的一个熟人喊道,你过来,拿我的头去领赏吧。说罢拔剑自刎。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宁肯去见阎王,也羞于再见江东父老。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这是民间的海选,与政治无关,与成败无关,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 但项羽毕竟是曾活动于政治舞台上的人物,于是他又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看出来,太史公是以热情的笔触、惋惜的心情刻画这个人物的。后人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 站在项羽城里,我想,我们现在还能知道项羽,甚至还可以开发项羽,第一要感谢司马迁,第二要感谢这两棵树。幸亏有这青桐、古槐为项羽故里存了一脉魂,为我们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一棵古树就是一种文化的标志,为我们留存着那个时代的风云。 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 文章的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 文中说,项羽“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那么镜中的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概括并分析。 【答案】4. ①交代了作者寻访项羽故里的原因;②引出下文着重要写的青桐和古槐,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5. ①有责任,有担当;②勇敢刚烈,纯朴真实;③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④具有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⑤学而无恒,不肯读书;⑥性格残忍,坑杀俘虏;⑦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⑧个人英雄主义,陶醉于自己的武功。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此题是考查对“段落作用”的理解探究题,解答此题,可以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答题。此题从内容看,是寻访项羽故里的原因。“去年十月里的一天,我在洪泽湖畔继续我的寻访古树之旅。在一家小酒店用早餐时,无意听到百里外的项羽故里有两棵古树,下午即驱车前往。”交代了作者寻访项羽故里的原因。在结构上,“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这两棵树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引出下文着重要写的青桐和古槐,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的重要内容。题干要求概括“镜中的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解答此题,要重点研读文中的第三段,考生需要到文中圈出文中描写项羽的内容。这段文字从两个大的方面评价了项羽的人性缺点和人格魅力,概括时可以将这两个大的方面再作具体的切分,力求准确全面地概括。第三段中说“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辄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坑(活埋)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逞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当他知道已不可能突围时,便对敌阵中的一个熟人喊道,你过来,拿我的头去领赏吧。说罢拔剑自刎。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宁肯去见阎王,也羞于再见江东父老。”“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回答本题,在分析项羽这一历史人物时,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概括他,要先说其性格上的优点:有责任,有担当;勇敢刚烈,纯朴真实;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具有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另一方面,其性格中的不足:性格残忍,坑杀俘虏;优柔寡断;个人英雄主义,等等。 【点睛】情节作用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 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本题就属于第二类。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三、古诗文阅读(52分) (一)文言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B.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C.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D.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东,在战国时,指函谷关、崤山以东的地区。 B. 商鞅,卫国人。战国时政治家。主张重农抑商,他在秦国的改革奠定了秦国富张的基础。 C. 乘,此处是指兵车,古代称四马一车为一乘。 D. 背盟败约,此处的“盟约”指结盟时订立誓约或条约。 8. 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主要是说韩、魏,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各国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B. 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C.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D. 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9. 翻译下列句子。 (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2)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选自苏洵《六国论》)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6. D 7. C 8. D 9. (1)放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大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于秦国呢? (2)(诸侯们)不知道想出这样的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厄了。 (3)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 (4)秦朝统治者喜欢纷华奢侈,别人也(都)顾念自己的家啊。为什么搜刮别人一丝一毫也不放过,(而)挥霍起来像泥沙(一样不加珍惜)?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此危道也”的意思是这是危险的道路啊。这是一个判断句,“此”作句子的主语,应在其前面停顿,排除A、C项。“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句式对称,其中“而”一般在句首,可以在两个“而”之前停顿,排除B项。断句后,疏通语意为: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他人的国都,前面有燕、赵的抵抗,后面有韩、魏乘机进攻,这是危险的道路啊。故本题选D项。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C项,此处的“乘”指“追逐、追击”。故本题选C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苏洵的《六国论》采用借古讽今的方法,苏辙的没有采用。所以选D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区区”:“小小的”;“虎狼”:“像虎狼一般”;“安得”:“怎么能够”;“折”:“屈服”。第二句关键点:“此”:“这样的策略”;“疆埸尺寸之利”:“些微土地的利益”;“困”:“困厄”;“败”:“毁弃”。第三句关键点:“较”:“比较”;“其实”:“那实际上”;“所亡”:“丧失的土地”。第四句关键点:“念”:“顾念”;“奈何”:“为什么”;“锱铢”:“一丝一毫”;“用”:“挥霍”。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 参考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服时,就要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范雎就为此担忧而加以劝阻。既然这样,那么秦国所顾忌的,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他人的国都,前面有燕、赵的抵抗,后面有韩、魏乘机进攻,这是危险的道路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两国时,却不曾有对韩、魏的顾虑,那是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算得上是了解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大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于秦国呢?韩、魏屈服于秦国后,秦国人就可以对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全天下诸侯普遍受到秦国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要凭借作为对西方的屏障,所以就不如亲近韩、魏以此来抗拒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越过韩、魏,去觊觎齐、楚、燕、赵等国,那么齐、楚、燕、赵等国就能够凭这样的局面保全自身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去支持面对敌寇的韩国和魏国,使韩国和魏国没有来自东方的忧虑,从而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以便暗中帮助前方两国解除危急,像这样就可以应付一切事变,那秦国还能怎么样呢?诸侯们不知道想出这样的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厄了。致使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攻取这些国家,结果能不令人悲哀吗!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各题。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0.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句点明时间,冬季,岁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长的冬天,令人有光阴苦短之感。 B. 第二句点明环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作者遥望远在天边的故乡,顿生沦落天涯之意。 C. “鼓角”是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鼓角连响五遍,反映时局动荡、战争频仍。 D. 作者深夜不寐,听到野外传来众多家庭的哀哭声,也听到几处渔人樵夫唱起少数民族的歌谣。 E.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人间世事变迁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11. 这首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两句,与《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是律诗的颔联,而且写到了江水和夜景。它们在意境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试作分析。 【答案】10. AD 11. 相似之处:①“三峡”“星河”“平野”“大江”都是辽阔、浩荡的意象,这两联都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 不同之处: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从“五更”到“三峡”,时空结合,将眼前之景与心中忧国伤时之感、身世凄凉之情合而为二。(以哀景写哀情)③“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自然景物之间相互映衬,以辽阔和原野、皎洁的月光、闪烁的星星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以乐景写哀情)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B项,句意理解错误。“霁”指雨雪停止,云雾散开,天色放晴。“天涯”是指作者所处之地。C项,“五更”不是“五遍”,是“接近天明”的意思。E项,“人事”是亲朋的存亡情况,“音书”是消息和书信。消息和书信断绝,只好任凭寂寞孤独。。故本题选AD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境。首先要读懂这两首诗,精读“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联诗句,分析其表现手法和其中的情感表达,最后在回答本题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先回答相似之处,后回答其不同之处。《阁夜》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开首二句点明时间是岁暮,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旅夜书怀》首联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颔联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两联的相似之处从意象的选取和意境的营造上回答:取景都大气,“三峡”“星河”“平野”“大江”等意象都辽阔、浩荡,都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不同之处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以哀景写哀,将眼前之景与心中忧国伤时之感、身世凄凉之情合而为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以乐景写哀情,以辽阔和原野、皎洁的月光、闪烁的星星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二)理解性默写(12分) 12.根据文段提示写出原句。 (1)杜牧《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中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锦瑟》一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 (6)李白《行路难(其一)》的“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运用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答案】 (1). 各抱地势 (2). 钩心斗角 (3). 雕栏玉砌应犹在 (4). 只是朱颜改 (5). 潭中鱼可百许头 (6). 皆若空游无所依 (7). 夜来城外一尺雪 (8). 晓驾炭车辗冰辙 (9). 庄生晓梦迷蝴蝶 (10). 望帝春心托杜鹃 (11). 闲来垂钓碧溪上 (12). 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抱”“钩”“雕”“颜”“潭”“依”“晓”“辗”“炭”“蝴蝶”“托”“杜鹃”“钓”“复”“乘”,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四、语言基础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史上大人物的名字_______,可真正禁得住光阴测试和道义检验的却______。有的凭权势或时运,固可________,但验明真身后很快即_________,甚至被弃汰如粪,沦为恶名。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当的吗?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 )。 和其他词人不同,辛弃疾是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的。二十一岁起兵抗金,手刃叛徒义端,并且率领五十骑兵于万马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然后率部千里归宋。这样传奇般的经历,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不但绝无仅有,即使在文人之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这就是辛弃疾在历史上威武雄壮的出场,可谓气势不凡。“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亦脍炙士林之口。”辛弃疾在年轻的时候就在文坛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以恢宏的创作才力,数量众多的优秀词作,雄视两宋词坛,将宋词这一时代之文学推上了最高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辛弃疾的词,宋词将大为失色,不可能达到和唐诗并称的高度。 1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俯拾即是 屈指可数 盛极一时 杳无音信 B. 比比皆是 寥寥无几 煊赫一时 暗淡无光 C. 俯拾即是 寥寥无几 煊赫一时 杳无音信 D. 比比皆是 屈指可数 盛极一时 暗淡无光 1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是集宋词艺术之大成,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B. 辛弃疾是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C. 集北宋南宋词成就之大成,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D. 集北宋南宋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不但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绝无仅有,即使在文人之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 B. 这样传奇般的经历,在文人之中不但绝无仅有,即使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 C. 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不但在文人之中绝无仅有,即使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 D. 不但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绝无仅有,即使在文人之中,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 【答案】13. B 14. D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先看第一空,“俯拾即是”的意思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这样,形容非常多。第一空强调“大人物的名字”之多,应使用“比比皆是”,排除A、C两项。再看第三空,“盛极一时”形容在一个时期内特别兴盛或流行;“煊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第三空强调有的大人物凭借权势或时运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盛,应选“煊赫一时”,排除D项。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杳无音信:没有一点音信。暗淡无光:形容失去光彩。 故选B项。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语境具体分析。从结构上来说,括号中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重在说在什么情况下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而非辛弃疾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成为—代名家的,故排除A、B两项。前文指出诗人的成名是以时代的洗礼为基础的,所以括号中的内容应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故D项最恰当。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从“绝无仅有”与“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的语意关系来看,正确的语序应是“在文人之中绝无仅有……在那些行伍出身、戎马一生的将军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据此排除A、D两项。“不但”应放在“在文人之中”的前面,据此排除B项。故选C项。 【点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内立法度,务耕织 ⑤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⑥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⑦吞二周而亡诸侯 A. ①⑥⑦ B. ②④⑦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①④⑥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席”:像席子一样;“内”:对内;“东”:向东。②⑦为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弱;使……亡。③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⑤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故本题选C项。 17.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为状语后置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_____ 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 ②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淘汰。 ③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 ④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因。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①②④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抓住中心词语“原因”和这四句话中的中心语句③,再根据关联词,就可以断定句③排在第一位。②是原因,是对句③的解释,所以③在②的前面。④是对③②的补充,所以应是③②④①。故本题选B项。 【点睛】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五、作文(60分) 19.根据材料写作文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山路》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⑥不得抄袭或套作。 【答案】学会独立 独立是夜幕中的一丝微光,虽然很淡,但也能冲破黑暗。 独立是大海里的一块木板,虽然很小,但也能拯救生命。 独立是烧杯内的一种催化剂,虽然很少,但也能改变速率。 要成功,我们就要学会独立。 先看小鹰的成长史吧。鹰妈妈给了小鹰第一次生命,然而第二次第三次生命却要靠小鹰自己争取回来,因为在鹰家族中,每一只小鹰要成长为雄鹰,都必须经历多次“鬼门关”,过了这些坎,才能获得重生;一旦不能独立,将会被淘汰,这是鹰妈妈也无能为力的。小鹰在第一次脱毛时,这是第一道坎,这道坎完全是凭借着小鹰自己的毅志力去与生命抗横的,在这场激烈抗衡过程中,那些不能独立,没有毅力的小鹰就将被死神带走,而那些具有顽强毅力,能独在离开妈妈的呵护而独立的小鹰才能生存下来。学会展翅高飞,是小鹰成为雄鹰的又一个坎。在历练的时候,有时鹰妈妈要把小鹰推下山崖,如果小鹰没有独立、自强的顽强意志,那就将粉身碎骨。 动物界动物们需要独立、自强,人类也同样如此。 独立能够锻炼人的意志。曾经看过飞虎队的训练,他们要自己一个人背着几十斤的石头,绕着山跑十几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如果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不能够让他人帮忙。不难发现,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试想一下,飞虎队不能独立,其后果是怎样?国际恐怖组织是一只猛虎,在他们的尖牙下,飞虎队就会在一瞬间让自己的生命面临危险,人们,社会,国家也会变得动荡不安。是独立,让木棉花尽情绽放出它的美,也是独立,让世界上所有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肆意歌舞。 独立能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在封建社会的腐蚀下,从古代起,中国的发展就比西方发达国家慢。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思想冲击着我们。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我们能够满足这个称号吗?要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但在国际分工中我们只能拥有利润最少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吗?大树有了坚固的根,因此它可以茁壮成长。雄鹰有了健壮的翅膀,所以它能够自由翱翔。独立就是那坚固的根,那让中华民族迅速崛起的坚固的根;独立就是那健壮的翅膀,那让我们在世界翱翔的健壮的翅膀。虎门销烟,建立经济特区,这一次次的独立,都在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没有了独立,那意味着什么? 抛弃独立,在黑暗中我们只会是一只盲头苍蝇,毫无方向。舍弃独立,在大海里我们只能够随波逐流,朝不虑夕。丢弃独立,在国际上我们只会原地踏步,为后人耻笑。在新的时代里,一次次新的独立,那就象征着一次次新的成功。过去的夜幕已不再黑暗,新生的太阳正从东方升起。 迈出独立的一小步,迎接我们的,将是成功的一大步。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选材料是龙应台的一句话,“只能一个人……只能一个人……只能一个人”,含义非常明确,就是强调很多时候,必须独自面对人生,一个人要有独立的意识,勇敢面对生活,勇于担当。由此可得到如下立意: ①学会独立,人必须学会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独立地解决问题。 ②学会担当,勇于担当。 ③学会独处,人生难免孤独,要学会和自己做伴。 ④脚下的路只有我们一个人去走,才能留下自己的脚印,任何人都取代不了。 ⑤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有些坎注定要自己去跨,这是人生中的客观存在,要用积极良好的心态正视它,并接受它,而不是悲观绝望。 ⑥学会自我疗伤。遇到挫折,也许会有人提供帮助,但是来自外界的帮助总是有限的,内心真正的康复必须依靠自己。 ⑦成长和成熟就意味着能力的增强和内心的坚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