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毫无疑问,中国古典文论是“应该传承的文化遗产”,但它不应只是一项遗产,它应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时代发展,生活巨变,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老子的思想就无益于今人?文化史家雅克·巴森说:“在专家主义的氛围下,我们把文化整个委托给了专家,就算有人出于好意而想要分享文化,文化却再也不属于他们了。艺术与美学的价值,在于它们变成了专业,变成了光环。”古典文论需要的不是被束之高阁,而是激活与转化,使之直抵现代人的生活与精神。‎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并非与文言文不相干。甚至可以说,文言文学的复苏,正是时下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文言文学的复苏有三种类型,一是文言写作的全面传承,如旧体诗词的写作在当今的回归。二是文言文学素材的再生,如文言小说中的题材、人物、故事的再创作。一方面,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与现代技术的发展,当前国产魔幻题材影视剧迎来了时代的机遇。像《山海经》《搜神记》等神话志怪类文艺作品,因其自身潜质,为魔幻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着丰饶的资源。另一方面,历史题材成了年轻人网络小说创作的主流,如2009年“起点”中文网,就有原创历史类小说11320部。因而,文言文的审美经验,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三是文言书写的美感机制,即文言文学在素材与语文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属于精神与美学的复苏。不久前,一位作家以唐代诗人韦应物一首小诗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两句,发起了一场“续写运动”,不到一周,阅读量达2507万人次,转发10余万,评论超3万。这一现象,完全可以用古代诗学的基本理论“兴”来论述。以他人成句起兴作诗,是“兴”观念下的一个诗学传统:其中有“成诵易记”“现成思路”“经典生发”等创作机制在起作用。因而,只要文言不死,文言审美经验及其理论,必不会死。‎ 至于白话文创作与文言美学理论之关系的研究,早有成果累累。先期有鲁迅所论“魏晋风度”“摩罗诗力”、朱光潜所谈的“情趣与意象的统一”、夏志清所论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感时忧国”传统等等,继而有海外学者陈世骧、高友工等持续讨论的“抒情传统”,及章培恒教授主持的“古今贯通与中国文学”课题,至今仍有学者坚守。‎ 研究古典文论与今天精神生活、艺术实践的关系,恰可以借鉴哈伯马斯的交往对话理论,从以“我”为主位的关系,回到古人的生活脉络与文化情境,作同情的了解与智慧的对话,像钱宾四先生那样,将孔子、庄子、朱熹与陶渊明作为很可以尊敬的客人、朋友,邀请到房间里来与他们亲近地晤谈。至于说到如何继承五四、超越五四,更好地融合现代与古典,使古典文论直抵人心,则要切近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客观了解中国文化,其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摘编自《“很美”的古典文论,如何有益现代人灵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引用雅克·巴森的话,是对把美学划归于专家研究、使之远离生活与大众之现象的批判。‎ B. 古典的《山海经》《搜神记》等神话志怪类作品,自身具有改编成为现代魔幻影视作品的潜质。‎ C. 以韦应物诗句发起续写所引发热烈反响,体现了“经典生发”等古代文论中提出的创作机制。‎ D. 借鉴哈伯马斯的对话理论,可以拉近今人与古人的距离,在朋友一般的交谈中获得珍贵的友谊。‎ ‎2. 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提到孔子等人,是为了论证虽然时代发展变化了、但古人伟大思想仍有益于今人。‎ B. 文章从文言文学复苏、文言美学对白话文创作的影响这两方面举例论证,层次清晰,观点鲜明。‎ C. 文章立足现实,关照传统,使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及数字论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 作者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指出解决方法的思路结构文章,采用了常见说理文的逻辑顺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题材小说成了年轻人网络创作的主流,这表明了年轻人对文言文的喜爱。‎ B. 旧体诗词写作的回归足以证明,古典美学研究没有死,依然活跃于现代生活。‎ C. 鲁迅等人的论述表明,文言美学影响了白话文创作,使白话文创作成果累累。‎ D. 客观地理解中国文化、把握其核心价值,古典文论才可能真正走进现代人心。‎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选项篡改文意,“在朋友一般的交谈中获得珍贵的友谊”错误,由原文“从以‘我’为主位的关系,回到古人的生活脉络与文化情境,作同情的了解与智慧的对话,”可知,获得的并不是“珍贵的友谊”,而是“同情的了解与智慧的对话”。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选项篡改文意,“文章从文言文学复苏方面举例论证”错误,由原文第二段可知,是从“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并非与文言文不相干”方面举例论证的。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选项曲解文意,“这表明了年轻人对文言文的喜爱”错误,由原文“二是文言文学素材的再生,如文言小说中的题材、人物、故事的再创作”可知,这表明的是“文言文学素材的再生”。B选项“古典美学研究没有死,依然活跃于现代生活”错误,由原文“因而,只要文言不死,文言审美经验及其理论,必不会死”可知,论证的是“只要文言不死,文言审美经验及其理论,必不会死”。C选项篡改文意,“使白话文创作成果累累”错误,由原文“至于白话文创作与文言美学理论之关系的研究,早有成果累累”可知,是“理论之关系的研究成果累累”,而不是“白话文创作成果累累”。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报道,日前,京津冀三地爱卫会和卫计委联合举办世界无烟日主题活动,现场启动了“京津冀控烟协同发展项目”,以打造2022年无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联手推进三地无烟环境。‎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超过3亿烟民,不吸烟人口中有7.6亿人每天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若在我国全国范围的公共场所全面实行禁烟,可让烟民数量减少1300万名,使600万人避免过早死亡。“无烟冬奥”就是利用体育作为载体,希望人们能重视健康,改变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它是出于人文关怀的考虑,符合奥运精神,也契合我国大力推进控烟工作。我们不妨借助“无烟冬奥”的举办,让其成为中国控烟的新起点,让无烟中国早日到来。‎ ‎(摘编自江德斌《“无烟冬奥”应成为控烟新起点》)‎ 材料二:‎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死亡人数的40%以上。约12%的心脏病死亡归因于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在今日召开的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发布上,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主任姜垣说。‎ ‎2018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和心脏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九家单位以“烟草和心脏病”为重点,共同发布了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核心信息旨在提高人们对烟草与中风等心脏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认识,及倡导制定可有效减少烟草消费的政策。‎ 中国疾病预防控中心书记、副主任李新华说,每天只抽一支烟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增加119%。吸烟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倍。然而我国成人中知晓吸烟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分别只有31%和42.6%,在世界各国处于较低水平。戒烟可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戒烟5~15年,中风发病风险降至非吸烟者。‎ ‎“吸烟是疾病的首恶,戒烟是健康的首善。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冠心病和中风发病及死亡风险超高。任何年龄戒烟都会获益,戒烟越早越好。”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表示。‎ ‎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旨在通过发布与传播,倡导政府与公众做出远离烟草,有利于心脏健康的承诺;同时,鼓励国家各级强化落实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执行各项控烟措施。‎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某地区中学生抽烟抽样数据调查统计表 年级 合 计 男 生 女 生 调查 人数 吸烟 人数 吸烟率 ‎(%)‎ 人数 吸烟 人数 吸烟率 ‎(%)‎ 人数 吸烟 人数 吸烟率 ‎(%)‎ 初一 ‎583‎ ‎24‎ ‎4.1‎ ‎293‎ ‎24‎ ‎8.2‎ ‎290‎ ‎0‎ ‎0‎ 初二 ‎535‎ ‎37‎ ‎6.9‎ ‎268‎ ‎36‎ ‎13.4‎ ‎267‎ ‎1‎ ‎0.4‎ 初三 ‎575‎ ‎54‎ ‎9.4‎ ‎293‎ ‎53‎ ‎18.1‎ ‎282‎ ‎1‎ ‎0.4‎ 高一 ‎546‎ ‎76‎ ‎13.9‎ ‎281‎ ‎73‎ ‎26.0‎ ‎265‎ ‎3‎ ‎1.1‎ 高二 ‎551‎ ‎89‎ ‎16.2‎ ‎261‎ ‎89‎ ‎34.0‎ ‎290‎ ‎0‎ ‎0‎ 合计 ‎2790‎ ‎280‎ ‎10.0‎ ‎1396‎ ‎275‎ ‎19.7‎ ‎1394‎ ‎5‎ ‎0.4‎ ‎(摘编自《青年学报》)‎ 材料四:‎ 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今日表决通过《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室内全面禁烟、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还强化了对控烟责任人的约束。‎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九条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条例》同时规定,文保单位、学校、妇幼医院及体育场馆坐席比赛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也需要执行禁烟。如果在禁止吸烟场所和区域抽烟,《条例》规定,可以被处以最高200元罚款。‎ 各个单位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将成为《条例》在本单位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而餐厅等营业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是所在场所执行控烟的第一责任人。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仅需要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和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还需要对吸烟者劝阻,不听劝阻的还需要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如果经营者未履行上述职责,将被处以2000元至1万元罚款。‎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摘编自《经济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2年无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旨在向社会宣传健康无烟的生活理念,促进京津冀三地无烟环境的形成;这一活动既符合奥运精神,也契合我国大力推进控烟工作。‎ B. 据某地区不完全统计,在吸烟的中学生中,高中生比初中生吸烟的比率要高出一倍左右;但从性别来看,主要集中在男生,女生吸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不到。‎ C.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强化了对控烟责任人的约束,各单位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将要为自己控烟的不作为买单。该条例的颁布将为有效禁止室内吸烟提供保障。‎ D. 虽然大多成人知道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首因是吸烟,但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仍占总死亡人数的40%多,其中吸烟者中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市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以及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市内其他文保单位、学校、妇幼医院及体育场馆禁止吸烟;餐厅将作为重点整治对象,处罚的数额明显要高。‎ B. 从初一到高二,年级越高,吸烟学生的数量越多。中学生应远离烟草毒害,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要加强宣传和管理,这些是调查数据给我们的启示。‎ C. 戒烟能有效降低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死的风险。专家认为,戒烟成功5年以上,成人中风的风险可能会与非吸烟的人一样,任何年龄的人戒烟都会获益。‎ D.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1亿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吸烟的威胁,据世卫组织的估计,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公共场所禁烟,可以大大减少因吸烟而导致的死亡人数。‎ ‎6. 控烟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与协作,结合材料,简述如何才能更好地控烟禁烟。‎ ‎【答案】4. D 5. A ‎ ‎6. ①政府要强化落实履行《公约》,加快控烟立法,力争在所有公共场所全面实行禁烟;②专业机构要加强宣传,让大众认识吸烟的危害性;③教育机构要加强管理,让青少年远离烟草毒害;④公民要严格自律,自觉做到不吸烟或者不在公众场合吸烟。‎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虽然大多成人知道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首因是吸烟”错误,材料二中说“然而我国成人中知晓吸烟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分别只有31%和42.6%,在世界各国处于较低水平”,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识到吸烟是心梗和中风的首因。故选D。‎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体育场馆禁止吸烟”“餐厅将作为重点整治对象”错误,体育场馆的禁烟条例中只限定在坐席比赛区;原材料中没有“餐厅作为重点整治对象”的意思。故选A。‎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此题要求概括如何才能更好地控烟禁烟,前面给出范围“国家、社会和个人”,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如“希望人们能重视健康,改变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核心信息旨在提高人们对烟草与中风等心脏和其它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认识,及倡导制定可有效减少烟草消费的政策”“鼓励国家各级强化落实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执行各项控烟措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室内全面禁烟、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还强化了对控烟责任人的约束”“各个单位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将成为《条例》在本单位落实的第一责任人”,从政府、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角度概括即可。‎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匆匆过客 路遥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缩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滚回单位。但如果我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 ‎ 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 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 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街道上一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单位走去。‎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是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我”、男青年、青年妇女的不同表现,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 B. 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这种形式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内容。‎ C. 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旅客暗中争相为盲眼老人买车票的故事,“我”是事件的见证人,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同时起到线索的作用。‎ D. 小说擅长在朴实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我”震惊于男青年买票的真相后,把票让给青年妇女,这一情节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8. 小说开头和结尾的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误会”是本文的一大特征,请概述“误会”,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7. A 8. ①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②营造了凄冷、沉重的氛围,③暗示了人物心情,④为后文买票作铺垫;⑤结尾描绘了一幅宁静、洁白的画面,映衬人物的美好心灵,升华小说的主旨,⑥同时和开头的环境描写相照应。 ‎ ‎9. 小说中主要的“误会”有“我”误会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男青年误会了青年妇女,小女孩误会了男青年;这些“误会”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使情节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行文富有波澜;在“误会”的解开中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的无私;表达了人间有大爱这一主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与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小说的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A项 “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分析有误,突出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的无私,但并没有剖析批评“我”的自私。‎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或者暗示等作用。本题要求分析开头和结尾的环境的作用,按照刚刚的思路结合文本做大即可。注意还可以结合开头、结尾的作用来说,还可以综合考虑,如首尾相互呼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的艺术手法和概括、分析能力。首先审题,明确目标。第一问要求概述“误会”,需要考生去文中筛选都有哪些误会,注意不要遗漏要点。第二位作用的分析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读者这几个方向去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邵,字茂宗,会稽太守裕弟也。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徒诞广州,亲故咸离弃之,变乱饥馑,惟邵馈送其妻子,其情重如是。桓玄篡位,父敞先为尚书,以答事微谬,降为廷尉。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王谧为扬州,召邵为主簿。刘毅为亚相,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帝益亲之,转太尉参军。‎ 帝巡燕地,回京。贼反围城,然百姓临水望贼,闲然不惧。帝怪之,以询邵,邵曰:“寇迫京师,然主上反于燕地,今无复恐耳。”帝喜,寻补州主簿。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 穆之卒,朝廷恇惧,便欲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对曰:“今诚急病,宜须北咨。”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义符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从之。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 王华与邵有隙,及华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曰:“子陵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义。”是任也,华实举之。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丹、淅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悉掩其徒党。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断绝。子敷至襄阳定省,当还都,群蛮伺欲取之。会蠕蠕国遣使朝贡,贼以为敷,遂执之,邵坐降号扬烈将军。卒,追复爵邑,谥曰简。临终,遗命祭以菜果,苇席为轜车,诸子从焉。‎ ‎(节选自《宋书·张邵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 B. 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 C. 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 D. 及武帝伐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簿。主,掌管;簿,文书。一般是指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事的佐吏。‎ B. 储贰。亦作“储副”“储君”,指太子。本文中是指武帝刘裕世子刘义符。‎ C. 定省。早上省视问安,晚间服侍就寝。指封建社会侍奉上官的日常礼节。‎ D. 爵邑。爵位和封邑(或者特指封邑),是古代帝王赐给诸侯或功臣的恩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邵知情重义,患难见真情。王诞被贬广州的时候,已经众叛亲离,战乱之中,唯有张邵不计个人得失,在他落难时候,给他的妻儿送粮送衣。‎ B. 张邵悉心任事,多有建树。武帝讨伐刘藩,能提前谋划;在襄阳任上,兴修水利,开垦土地,使百姓富足。清剿丹、淅蛮寇徒党,根治了乱源。‎ C. 张邵忠于武帝,持重老成。刘穆之去世时,张邵力主向刘裕请示然后再定夺;在世子镇守荆州的事情上,力主稳妥处之,得到武帝的信任看重。‎ D. 张邵为人正气,有行为操守。刘毅做亚相的时候,人们争相迎奉,唯独张邵不去巴结逢迎;临终叮嘱子辈薄葬,以菜果祭祀,用苇席铺饰灵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寇迫京师,然主上反于燕地,今无复恐耳。‎ ‎(2)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 ‎【答案】10. B 11. C 12. B ‎ ‎13. (1)(虽然)叛军逼近京城,但主上您从燕地回来了,百姓们现在就不再害怕了。‎ ‎(2)谢晦造反,派人送信给张邵,邀请他一起造反,张邵没有拆看信件,派使者快马将信件上交给武帝。‎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及武帝诛刘藩,邵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汝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这段话是说“到武帝讨伐刘藩的时候,张邵当时在府衙值班,当晚他便通告手下官员说;‘大军要大规模讨伐,你们各位应该修整好船舶和仓库,到明日清晨办好。’第二天天亮,武帝让各省的主簿参军筹措物资,所需物资立刻全部送到了”‎ ‎,考生圈出名词和代词,如“武帝”“刘藩”“邵”“众曹”“大军”“汝”“帝”等,然后根据词性确定主谓关系,再进行排除,同时注意“曰、旦日”等词语。“伐”是动词,宾语是“刘藩”,故应在“刘藩”后断开,这就排除C项;“曰”表对话,应在“曰”后断开,这就排除A项;“修”的宾语是“舟船仓库”,故应在“仓库”后断开,故排除D项,故选B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侍奉上官”错误。“定省”指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故选C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根治了乱源”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丹、淅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悉掩其徒党。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断绝。子敷至襄阳定省,当还都,群蛮伺欲取之。会蠕蠕国遣使朝贡,贼以为敷,遂执之,邵坐降号扬烈将军”,由此可知,因为张邵失信,群蛮并起为乱,张邵因此被降职。“根治乱源”一说错误。故选B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迫”,逼近;“然”,表转折,但是,然而;“反”,同“返”,返回,回来;“反于燕地”,状语后置句,应为“于燕地反”,“于”,从;“复”,再。第二句中,“遗”,送;“书”,信;“要”同“邀”,邀请;“发”,拆开;“驰使”,让使者快马奔驰。‎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张邵,字茂宗,是会稽太守张裕的弟弟。最初张邵当晋朝琅邪内史王诞的龙骧府功曹,桓玄把王诞贬斥到了广州,亲朋故友都离开了他,战乱饥荒中,只有张邵给王诞的妻儿送粮送衣,他重情义像这样。桓玄篡位称帝,张邵的父亲张敞以前当尚书,因为回答问询事情稍有错误,被降为廷尉。到武帝讨伐桓玄的时候,张邵劝张敞向刘裕表示忠心,武帝非常高兴,叫人在张家门边写上命令:“有冒犯张廷尉的,以军法处置。”王谧当扬州刺史,选张邵当主簿。刘毅做亚相的时候,当世的名流无不到他门下拜望,只有张邵不去。武帝更加信任他,转任他为太尉参军。‎ 武帝巡视燕地,回到京城。贼兵造反,围困城池,但是百姓们到河边观望敌兵,很悠闲的样子,一点也不害怕。武帝觉得很奇怪,拿这个疑问询问张邵,张邵说:“虽然叛军逼近京城,但主上您从燕地回来了,百姓们现在就不再害怕了。”武帝很高兴,不久张邵补任州主簿。到武帝讨伐刘藩的时候,张邵当时在府衙值班,当晚他便通告手下官员说;“大军要大规模讨伐,你们各位应该修整好船舶和仓库,到明日清晨办好。”第二天天亮,武帝让各省的主簿参军筹措物资,所需物资立刻全部送到了。武帝很奇怪地问他们为什么能如此迅速,众吏回答说:“这是昨夜张主簿叫我们准备好的。”‎ 刘穆之去世时,朝中人心浮动忧惧,朝臣们都想下诏用司马徐羡之代替刘穆之。张邵说:“朝廷现在确实是危急紧迫的时候,应该向北(刘裕在北)请示然后再定夺。”武帝很赞赏他临事不乱,有大臣的体统风度。十四年,武帝想用世子刘义符镇守荆州,张邵进谏说:“世子的重要性,关系到江山承系,不应该让他处在外藩。”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谢晦造反,派人送信给张邵,邀请他一起造反,张邵没有拆看信件,派使者快马将信件上交给武帝。‎ 王华和张邵有嫌隙,到王华参与朝廷机要时,张邵的亲戚朋友为他担心。张邵说:“王子陵公正宽容,必然不会因私仇妨碍正事。”这次雍州刺史的任命,实际正是王华提议的。张邵到襄阳后,建立长长的围岸,修理堤坝堰塘,增加两年几千顷垦田,本郡百姓依靠这些变得富足。丹江、淅川二江蛮人多次侵略,张邵诱引蛮人首领,趁大会时杀了他们,并且袭击了蛮人所有部落徒众。张邵既然欺骗了蛮人部落,蛮人到处造反,水陆两路都被截断。他的儿子张敷到襄阳看望他,准备回京的时候,蛮子们想乘机抓住张敷。恰遇蠕蠕国派使者朝贡,蛮人以为是张敷,于是抓住了使者,张邵因此事被降为扬烈将军。张绍去世,追赠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地,给予他的谥号是“简”。张邵临终,遗言叮嘱家人,用青菜瓜果做祭品祭祀自己,用苇席铺设灵车,儿子们都听从了他的遗嘱。‎ ‎(二)古代诗词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汉水伤稼 ‎【唐】许浑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残霞成绮月悬弓”一句将霞比罗绮,月比弯弓,呈现的是一幅美丽的薄暮画面。‎ B. 三四句写夜间秋风大作,水灾骤至,“浮天水”三字写出了江村顿成泽国的境况。‎ C. 第五、六两句描述的内容,与李绅《悯农》展示的境况基本相同,情感也很相近。‎ D. 全诗从登楼四望落笔,由所见写至所思,情感起伏跌宕,委婉曲折,却脉络清晰。‎ ‎15. 请结合颈联和尾联简析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C 15. ①颈联两句写灾后绿苗尽毁、粮仓皆空的凄惨境况,表明作者心系农事民生,对农民深切同情,也为水灾重创国计民生深深忧虑。②尾联写自己面对灾情,“才微分薄”,只能徒忧而无力拯救、心生归隐以求解脱的无奈。‎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C项,“与李绅《悯农》展示的境况基本相同”错误,本诗第五、六两句为“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描述的内容是:山上山下千顷庄稼就顷刻间付诸东流,仓里新收与旧存的粮食都被洗劫一空。反映了封建社会水利失修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李绅《悯农》通过写农民种田多么辛苦,来告诉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所以两者展示的境况不同。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诗中写的是一年八月的一次水灾。它反映了封建社会水利失修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爱莫能助的心情。颈联“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写洪水之下的郢州,千顷绿苗淹没殆尽,万仓粮食转眼成空,损失严重。“尽”和“空”再现了百姓劫后余生的凄凉景象。尾联“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写自己面对灾情,“才微分薄”,忧也无益。当时作者任郢州刺史,目睹人民遭此横祸而无能为力,不能兴修水利为百姓造福,于是想归隐田园。作者的打算去官归隐,似有难言之苦衷。此诗是作者“轸念疲羸”而作,表现出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考生可据此分析作答。‎ ‎【点睛】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参悟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________”把美好事物的凋零消逝写得很凄美,又用“_________”书写美好事物的重现给人慰藉。‎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3)《诗经·氓》中描写女主角盼望见到心上人而未能如愿时的状态的一句是“__________”;而见到之后,她的表现是“________”。‎ ‎【答案】 (1). 无可奈何花落去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3). 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泣涕涟涟 (6). 载笑载言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把美好事物的凋零消逝写得很凄美”“书写美好事物的重现给人慰藉”等。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奈何”“燕”“锱铢”“泣涕涟涟”“载”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一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扯,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于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 ,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 ‎ ‎。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 。”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翻译完成之后,体力渐衰,有 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B. 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C. 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D. 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引用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B.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C.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绝如缕 以人废言 有钱能使鬼推磨 力所不及 B. 熙熙攘攘 以人废言 有钱能使鬼推磨 力不从心 C. 不绝如缕 因噎废食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力所不及 D. 熙熙攘攘 因噎废食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力不从心 ‎【答案】17. D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画线句子: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语序不当:把“虽然”放在“工作计划”前面;二是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复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特点把握,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朱熹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那时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不要辜负这大好时光。“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由时光的流逝,自然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这样,诗意自然而然地转到对光阴的珍惜。而D表达时间飞逝之感,符合文意。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语境说的是“运河上舟楫往来”,指人多,所以用“熙熙攘攘”;以人废言:因为说话人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错误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的意见。因噎废食:比喻因小而废大或怕做错事而索性不干,贬义词。语境中是指和珅说的话,所以用“以人废言”;有钱能使鬼推磨:俗语,形容有了钱,什么事情都能办到,金钱万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旧时俗语,本义是“人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鸟为了争夺食物,宁可失去生命”,引申义为“生物在难以保全自身生命的情况下会尽全力尝试”。语境中指的是“时间即金钱之说”,所以用“有钱能使鬼推磨”;力所不及: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力不从心:意思是指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语境中是指翻译的力不从心的感觉。故选B。‎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________。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这意味着真正的考古学研究,③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答案】 (1). 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 (2). ②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 (3). 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阅读语段,分析空缺处前后的句子,关注语意上的联系,做到补写的句子与前后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合乎逻辑。本段主要阐述的是我们不仅应该关注物质文化历史,也应该关注精神文化历史。根据横线前的“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以及横线后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可知第一空应填写“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第二空,据“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可知后面应用“更”呼应“不仅”,用“思想”呼应“生活”,即“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第三空,据“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可知,用“既要”呼应“更要”,用“物质”呼应“精神”,即“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城乡统筹,保障制度,织密网奔小康,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建设意识。‎ 材料:责任  人才  惠民 培技能缩差距  重师风提素质  强责任布格局 改革创新  提高收入  鼓励就业  发展教育  推动经济  培育人才 ‎【答案】示例:①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强责任布格局,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责任意识。‎ ‎②鼓励就业,提高收入,培技能缩差距,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惠民意识。‎ ‎③发展教育,培育人才,重师风提素质,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人才意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然后分析例句,把握句式特点、内容特点,再分析所给材料,将材料进行归类。“城乡统筹,保障制度,织密网奔小康,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建设意识”,前面三句是做法,第四句是对前面三句的概括,句式特点是“……(四字短语),……(四字短语),……(六字),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意识”,这是句式的特点。再看材料,与“责任”相关的是“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强责任布格局”,与“人才”相关的是“发展教育”“培育人才”“重师风提素质”,与“惠民”相关的是“鼓励就业”“提高收入”“培技能缩差距”,最后根据例句的句式进行拟写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心 墙 ‎ 《双城记》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如果可以,我愿永远沉溺在这小小的童真时代里。‎ ‎ 童真给了我们睁大双眼看世界勇气。小时候的每个人都很单纯,不做作,不浮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无论这世界是好是坏,站在孩子的角度,世界总是美好的: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天是蓝的。正如泰戈尔所说:“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不能达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是的,孩子的精神世界总是具有正义感,他们可以很直接地指出大人们的错误之处。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像水一般,可以被装入不同的容器中,他们努力适应着环境,也在努力改变着环境,他们很有勇气,一边看世界一边实现自己的价值。‎ ‎ ‎ 童真给了我们奋斗的力量。其实,小时候的我们都不怕苦,敢拼搏,只可惜,越长大越失败,童年壮志凌云的梦想不再,童年信誓旦旦的承诺不再,童年绚烂如花的奋斗不再。因为我们越来越麻痹,越来越对世界失望。王安石的《伤仲永》里就描述了一个天才儿童如何慢慢退化成平凡人的故事。他的天资够聪明,只是他的不再进步成了他失败的主要因素。是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有多少人从小学升初中后退步了,有多少人从初中升高中后埋没了?因此,假如我们一直保留着童年的奋斗习惯,那么明天的康庄大道应该在等着我们。‎ ‎ 童真也给了我们自我救赎机会。小时候做错事,总是心怀愧疚,总是很认真地想办法去弥补,去补偿。雨果曾经说过:“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是的,长大后,人心会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比如说,什么毒胶囊、毒奶粉、毒大豆等等,人心正在沉沦,他们做了亏心事,却不再寻找自我救赎的机会。人们心里也因此多了一堵心墙,多了一层隔阂,多了一层不理解。我相信孟子的“性善说”,每个人不是一开始降生的时候就是坏的,而是这个社会改变了他。我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变成这样,也正如我不知道随着我的长大,我会变成什么样。我希望能够留住那份自我救赎,那份童真。‎ ‎ 也许我们现在是属于告别式,但我更愿享受我们曾经走过的童年,那不但是距离,也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保留本心的坚持。‎ ‎【解析】‎ ‎【详解】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题中三则不同的材料,由三句名言组成。考生应找到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文题切中社会热点,关乎社会道德走向,对引领指导中学作文教学起着正面作用,能引起人们的深刻思索。文题隐含着两个世界:孩提王国与成人世界。显然,按照题意,作者对孩提王国持正面肯定态度,并对这一王国正在失去的状况表示隐忧。‎ 立意:本材料的核心是“怎样保护童心,怎样永葆青春”。立意角度可为:1、青春是多变的、丰富多彩的,这是青春的本质;2、社会是青春的伴侣,人的青春在社会的发展中成长;3、拥抱青春留住童心,保持原本的纯朴和美好;4、守住自我保持节操,抵御社会的不良影响;5、呼唤淳朴本真的心灵世界,永葆青春才是生命的价值意义。‎ 素材:‎ ‎1.记得汪曾祺描写金岳霖先生时,曾有金先生拿大石榴与孩子们斗鸡,上课上到一半时捉虱子的场景。这些童真未泯的形象,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学者、一个智者不应该为虚浮名利勾心斗角忙碌终生,而应该是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积极的乐观情绪。‎ ‎2.在一个鼓吹神童的媒体时代,在我心里,不是神亵渎了童,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也正因如此,他能看到我们遗失的美好,他的创造,他的发问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男一面。童真的目光,或许就像是穿越时空的爱,能够照亮冰点以上的风景。‎ ‎3. ‎ 消失的童真被一种潜在的暴力撕扯得支离破碎。最好的成长,不是小小的年纪就考上了名牌大学,不是小小的年纪就深谙世俗之法,不是小小的年纪就挥毫千里、琴声悠扬,我更愿看到“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无忧闲适之景。未来或许残酷,但心中有好奇、有想象、有创造,便不会畏惧。‎ ‎4. 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家长们给孩子们报各种班,抑制了孩子正常发展。拔苗助长,使孩子失去了纯真的童年,以至于在青少年过早心理成熟,呼吁家长让孩子按照成长规律成长,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孩子一样保持最纯洁、最真实的心。‎ 行文结构:‎ ‎(1)拟好文章的标题,如本文“心墙”,然后以狄更斯的名言“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的开头,吸引读者,引出“童真”这一话题。‎ ‎(2)主体部分:‎ 层层递进,结构严密。文中三个分论点,由精神世界说到实际行动,再说到自我反思,语意递进,显示了论证的逻辑力量。‎ 对比鲜明,引入深思。全文以“心墙”为题,暗中点出了两个世界:成人世界与孩提王国,既切中作文材料,又形成截然的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巧用名言,画龙点睛。文中三处引用名言名句,恰到好处地成了行文的点晴之笔。‎ ‎(3)结尾联系现实,提出呼吁:享受我们曾经走过的童年,保留本心的坚持。‎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