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www.ks5u.com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分值: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句子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匆忙是为了掩盖焦虑,热闹是为了掩盖空虚,但是 。人们憎恨安静,害怕独处,无休止地用事务和交际来麻痹自己, 一旦安静独处,耳边就会响起一个声音,搅得人 。可是那个声音恰恰是我们应该认真倾听的,它叮咛我们:“成为你自己!” A.自欺欺人 因为 心烦意乱 B.欲盖弥彰 因为 心烦意乱 C.欲盖弥彰 如果 魂不守舍 D.自欺欺人 如果 魂不守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可根据词语意思,结合着语段具体语境分析判断。从第一个句子的内容构成看是谈匆忙掩盖不了焦虑,热闹掩盖不了空虚,既是谈“掩盖不了”,欲盖弥彰一词是最好的选择。第二句因为有“人们憎恨安静,害怕独处”的内容,在关联词语处选择“因为”比“如果”要好;而耳边的那个声音搅得人是“魂不守舍”还是“心烦意乱”,可由上下文来推定,下文除了说这个声音我们要认真倾听外,还有这个声音是叮咛我们“成为你自己”的内容,如此看“心烦意乱”应为最好的选择。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D.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汽车本身的状况”有好与坏,应把“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中的“保证”改为“影响” ,或将“汽车本身的状况”改为“汽车本身良好的状况”。B“人们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忽视”和“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首次”应放在“针对”前。所以选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3分)( )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答案】C 【解析】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画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A.⑤①④③② B.⑤②④③① C.⑤①②④③ D.②⑤①④③【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例如,⑤句是解释“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的,应放在最前面;① 句是重新提出问题,②④③句是对①句的解释,③句又与空后的“古体与律体之辨”连接紧密,所以选C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 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无路了,你还可以在那无路处开辟出新路来。而村,并不是都有的。有的人,昏昏然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没找到那柳暗花明处的村。人人都能找到那个村子,悲哀则无。 A.唯有开辟新路,才能于无路处寻觅到精神的家园。 B.只有迈开双脚,奋力前行,才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C.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无路可走,而在于无村可依。 D.柳暗花明处的村,常常隐藏在山重水复的困顿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整体感悟文本,然后结合着对“路”的理解,再理解“村”的含义。读后可知,文本中的“路”“村”是运用了它的引申义,可以理解为人生之路,村,是一种新的形式的出现。A项,对村的含义的理解不到位;B项,强调了过程,没有揭示句子的真正含义;D只是对“柳暗花明”一词的片面理解,没有结合着整个句子理解。所以选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日:“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①,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注】①子本相侔:等到本金和利息相等的时候。(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因:按照 B.禹锡亦在谴中,当诣播州 诣:前往 C.虽重得罪,死不恨 恨:怨恨 D.士穷乃见节义 穷:困窘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子厚才华横溢、政绩突出、人格高尚的一组是(3分)( ) ①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 ②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③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④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⑤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⑥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Com】 A.柳宗元祖上就曾做过显要的官职,父亲柳镇为了就便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而且柳镇为人以刚直著称,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 B.柳宗元从小就才华非凡,通达事理,他年纪轻轻就能够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为了能够获得更多赞誉,柳宗元主动投入那些公卿显要的门下。 C.柳宗元因为居官清闲,他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恣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写出了不少经典散文。 D.韩愈围绕“士穷乃见节义”这一观点,把“平居里巷”时的信誓旦旦和“一旦临小利害”时的落井下石进行对比,表达对柳宗元高尚风义的赞扬与肯定。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3分) (2)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3分) (3)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4分) 【答案】 6.C 7.A 8.B 9.(1)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押,如不能按约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要被没收为奴婢。(质:抵押;时:按时;没:没收。每处1分,共3分;分句句意错相关得分点不得分。)。 (2)观察使把这个办法下达到其他的州,刚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分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将近千人。(下:下达、颁布;比:及,接近;且:将近。每处1分,共3分;分句句意错相关得分点不得分。)。 (3)(柳宗元)不知道保重和顾惜自己,以为功名事业可以立见成就,结果反受其牵连而遭贬黜。(自贵重顾藉:顾藉,顾惜、爱惜,1分;保重和顾惜自己,宾语前置句式,1分。坐: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1分;废退:遭贬黜、被贬黜,1分。共4分。分句句意错相关得分点不得分。) 【解析】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恨:遗憾。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将选项中的各个语句翻译出来,然后分析其是否表现柳子厚才华横溢、政绩突出、人格高尚,然后再排除。①所叙述内容是柳子厚的曾伯祖所为,③体现出柳子厚仕途坎坷,⑥叙述内容是其他人为。所以选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那些公卿显要们,争着要把柳宗元收到自己的门下,异口同声地赞誉举荐他。所以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质:抵押;时:按时;没:没收。下:下达、颁布;比:及,接近;且:将近。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柳子厚,名宗元。七世祖柳庆,拓跋北魏时官至侍中。曾伯祖柳奭,在唐朝曾出任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同得罪了武后,死于高宗朝。父柳镇,为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为人以刚直著称,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子厚小时候就精锐敏捷,没有不通达事理。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纪轻,已经独立成人,能力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众人都说柳家有了个好儿子。那些公卿显要们,也争着要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异口同声地赞誉举荐他。 顺宗即位后,出任礼部员外郎。这时遇上当权的人获罪,同被遣出京城做州刺史。还未到任,又一道被贬为州司马。居官清闲,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写作诗文,如江河泛滥,湖海蓄积,其造诣可谓精深博大无有止境,但只能恣意纵情于山水之间罢了。元和年间,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再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初,他感慨地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制定了劝谕和禁止的政令,赢得了柳州民众的顺从和信赖。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子厚为借钱的人想尽办法,让他们全都能把子女赎回去。其中特别贫穷实在无力赎取的,就让债主记下人质当佣工所应得到的酬劳,等到酬劳和所借钱数相当时,便要债主归还人质。观察使下达这个办法到其他的州,等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份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有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江以南考进士的人,都以子厚为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指点而撰写文词的人,从他们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很好的章法技巧。 当子厚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应当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他)向朝廷请求,准备上疏,情愿用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再次获罪,死也没有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于是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当今的人们平日里互相敬慕爱悦,相邀饮宴,追逐游戏,强颜欢笑以示谦卑友好,握手发誓以见肝胆相照,指天画日,痛哭流涕,表示死也不会背弃朋友,似乎像真的一样可信。然而一旦碰上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一般细微,也会反目相向,装出从来不认识的样子。你已落入陷阱,他不但不伸手援救,反而乘机排挤,往下扔石头,前面说到的那种人都是这副嘴脸。这种事情恐怕连禽兽和异族都不忍心去做,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当他们听到子厚的为人风度,也应该感到稍许有些惭愧吧。 子厚过去年轻,勇于助人,不知道保重和顾惜自己,以为功名事业可以立见成就,结果反受其牵连而遭贬黜。被贬以后,又缺少有权有势的知己援引推荐,所以最终死于荒远穷困的边地,才能不得施展,抱负也未能实现。假使子厚在御史台、尚书省任职时,能够持身谨慎,假使遭受贬斥时,有人大力推举他,也将会重新得到起用而不致陷入困境。然而子厚被贬斥的时间如果不长,其困窘如果不至于极点,他即便有过人之处,而对文学创作来说,必定不会自强不息,从而取得像今天这样的名传后世的业绩,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尽管说让子厚满足了个人心愿,可以使他在一个时期内出将入相,但用那个交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人们肯定能分辨得一清二楚。 子厚于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三、古代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 试简要概述全诗表现了哪些田园之乐?(3分) (2) 王维诗素有“诗中有画”之誉,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4分) (3) 试分析诗中“未”“犹”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1)①桃红柳绿、宿雨朝烟,清新明朗的美景之乐;②寂静清幽的山居之乐;③摆脱俗世牵绊的静心闲适之乐。(每点1分,共3分) (2)以色绘形:抓住桃花之红、柳丝之绿描摹春天柳暗花明的景象(1分)。层层渲染:以雨滴点染桃花,突出春色柔和可爱,空气清新(1分);以朝烟点染丝笼,突出春色的朦胧迷人(1分);以落花未扫、鸟鸣声中山客犹眠突出春色中人的闲适(1分)。这一切宛如一幅图画。(每点1分,共4分) (3)“未”,落花遍地家童却听之任之(1分);“犹”,莺啼声声山客却酣眠不起(1分);描绘了平和安逸,顺其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调(1分)。(每点1分,共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概括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可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抓住关键词“桃红”“柳绿”“宿雨”“朝烟”“莺啼”“花落”等进行概括作答。例如,“桃红”“柳绿”表现了桃红柳绿、宿雨朝烟,清新明朗的美景之乐。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 。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通过动静的结合,以动衬寂,情景交融。渲染了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1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解答此题,应理解“未”“犹”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未”“犹”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未”“犹”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答题模式:该字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2)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3)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 说》) (5)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昆琶行》) (6) ,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賦》) (7)夙兴夜寐, 。(《诗经·卫风·氓》)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1) 三餐而反 (2)夕揽洲之宿莽 (3)则素湍绿潭 (4)君子不齿 (5)冰泉冷涩弦凝绝 (6)架梁之椽 (7)靡有朝矣 (8)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反、洲、凝、梁、靡、仓、皇。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宁 古 塔 余秋雨 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② 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③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④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⑤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⑥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如,《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11】 ⑦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⑧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选自余秋雨《宁古塔》,有删节) 12.“‘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在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3. 文中写顾贞观设法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有何作用?(4分) 14.解释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15.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答案】 12.流放途中的艰险和到达宁古塔后的苦难(或答原文对应部分即可);清廷官员一旦被流放,很可能面临家人、家族甚至邻里的牵连治罪,内心充满了歉疚却无力挽回。(一点2分) 13.侧面写出被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1分,与上文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相呼应)承接上文流放者间的友谊,(1分)体现了苦难中友谊的珍贵和人格的高贵,(1分)自然引出作者关于东北人性格与流放者们精神遗留有关联的联想。(1分,“流放创造了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亦可) 14.虽然屈原、司马迁、曹雪芹这些第一流人才也受尽磨难;(2分)但不如流放宁古塔流放法,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2分)流放宁古塔并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和产生一流的文明。(2分,“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亦可 15.通过对宁古塔残酷环境的渲染,和对流放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被流放文人的深切悲悯;对清廷统治者用残忍的流放刑法戕害文人和大规模株连治罪行为的愤慨;对在苦难中文人间能产生最珍贵友情的赞美,体现出对高贵人格的赞美;对被流放文人在跨越苦难之后,创造文明传承文化的敬佩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2.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上了解文本内容主旨。然后仔细阅读语段,把握相关语段内容。最后把语段置于文本中,理出语段在文本中作用。理文语段在文本中作用时,要结合具体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写顾贞观设法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一方面照应上文流放者的艰难处境和在这样的处境中建立起的珍贵的友谊;一方面得出“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的结论。自然引出“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含义能力。体会重要语句含义,要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然后根据题目回归文章,仔细阅读所要体会的语句,同时联系语句上下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体会句子含义一定要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对比之下,突出了宁古塔流放之苦甚于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之苦。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可见“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表现出作者对这种酷刑的痛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 探究作者情感取向的探究题。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态度,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因为情感感取向就是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这要联系全文内容来看。如果是记叙写景抒情类文章,要注意文中议论性语句,因为这些句子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态度。此外,要养成边读边划的良好习惯。本文通过对宁古塔残酷环境的渲染,和对流放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被流放文人的深切悲悯;对清廷统治者用残忍的流放刑法戕害文人和大规模株连治罪行为的愤慨;对在苦难中文人间能产生最珍贵友情的赞美,体现出对高贵人格的赞美;对被流放文人在跨越苦难之后,创造文明传承文化的敬佩之情。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 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受到了冲击。商业化浪潮下,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当下文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选择,从现象解读回归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把道义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民生,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这一传统到了近代五四时期虽有所改变,知识分子对道义的追求演变为对科学、民主的向往,民生的担当转变为救亡、启蒙的责任,但是双重关怀是不变的。到了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更高层面对科学理性的追寻,现实民生问题凸显为更深层面的人性道德反思。知识分子的双重关怀仍然不离不弃,既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方向,又心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正是这种双重关怀,使得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始终未尝脱离现实世俗生活,进入西方理性所谓“静观”的层面,片面地追求冷漠的科学真实。正是这种心系民生,汲汲入世的道德情怀,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亘古不变的代言人,而文学工作者更是其中之大宗。 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看似与文学的审美特质、艺术精神格格不入,实则不然。审美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从中国长远的历史传统来看,文学概念更多的存在于广义的层面上,广义的文学则不仅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还包括历史纪实、政治文案、思想论稿等作品。传统的文学与史学亦为一家,所谓“文史不分”。可见传统社会的经典道义,亦即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 五四之后,近代思想由西方引入,文学学科的划分成为近现代思想与传统决裂的一大标志,文学的概念特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审美成为一时之风气,作家的书写、读者的阅读都随之有了倾斜。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活动,在作者书写、读者阅读、学者批评诸环节发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也应该由日常体验的表层进入到对人性、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杜绝肤浅,回归传统,寻找安身立命的民族之根,正是当下文学书写的应有之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学书写中的体现,也应当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传统之根。 (选自2012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6.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7. 从划线句子看,作者认为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与文学的审美特质并不冲突,如何理解这一点?(6分) 18.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文学要坚守核心价值观的理由。(6分) 【答案】 16.首先提出论点:在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创作要坚持核心价值观(2分);接着,阐述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原因(2分);最后,强调坚持核心价值观是文学书写的应有之义(2分)。 17.①审美只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从历史传统看,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的存在不会削弱审美特质和艺术精神;②从当下多元文化背景看,文学回归传统,不是拒绝审美,而是由日常体验的表层进入到对人性、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传统之根。(每点3分,共6分) 18.①当下多元文化冲击了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②坚守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而文学工作者始终是其大宗;③在“文史不分”的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即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在当下文学作为系统整体活动影响越来越大,理当书写核心价值观。(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整合、概括的能力。首先要求写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即概括地说明本段先写了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说本段从哪些方面(正面与反面、客观与主观、古今中外、理论与事例、举例与引用等)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或说明或补叙什么。例如本题,首先提出论点:在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创作要坚持核心价值观;接着,阐述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原因;最后,强调坚持核心价值观是文学书写的应有之义。1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该题,应当结合画线句的语境综合考虑,根据“实则不然”一词可知,其后的内容是对画线句的阐释,因此本题答案要抓住原文中的第三、四段总结提炼,根据第三段中“审美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从中国长远的历史传统来看......亦即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等信息概括第一点;根据第四段“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在文学书写中的体现,也应当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传统之根”等信息概括第二点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分析能力。解答该题,应该纵观全文,从全文内容中筛选并提取相关信息,如第一段的“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受到了冲击”一句;第二段中“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亘古不变的代言人,而文学工作者更是其中之大宗”等句;第三段中“传统的文学与史学亦为一家,所谓‘文史不分’。可见传统社会的经典道义,亦即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一句;第四段中“核心价值观在文学书写中的体现,也应当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传统之根”一句。最后总结概括,分点作答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汪国真 【答案】 迎自己,赢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跋涉生活,人们往往为自己内心的“影子”所桎梏。面对内心的犹疑,请勇敢地亮出自己。直面心影,超越自我,你会在赢了自己时也赢得生命的春暖花开。 寒冷与黑暗并行,内心的寂寞与失意如影相随。梦想被雪花般的退稿函击得粉碎,绝望的阴影剿灭着青春的激情。“走在一条四周漆黑的小路上”,“意外”爆红的夏达也曾在“每个岔路和障碍前停留过”。 哭过,怕过,倔强的夏达毅然直面心影,燃亮信念的灯盏,运筹手中的画笔,坚守着自己的最爱,“努力地快乐地前进”。《子不语》、《长歌行》,夏达终于用信仰与执著照亮心湖,将生命的苍白点染成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 面对内心的“孤影”,夏达微笑应对,孜孜以求。直面心灵的桎梏,请勇敢地擦亮自己,执着抗争,你会在赢了自己时赢得青青的世界。 “牢记生命的理想,别被生活的愚妄蒙蔽了视听。”当“正大综艺”被她主持得风生水起时,她也曾睥睨“群芳”、沉迷于璀璨光环的荣耀;当美誉加身掌声如潮时,她也曾心有畏惧,如履薄冰。“命运的戏谑有时就在于你自我沉迷,在于你内心的惊惧。”做最好的自己,她终于走出心造的“阴影”,智慧归零,擦掉自身的炫彩后素面朝天奔赴纽约,挑战自己。杨澜将生命当成一把锐利的刀,用它斩除了旅程中的荆棘,也超越巅峰,已然踏上生命春暖花开的臻美境界。 面对生活,杨澜凭生命的睿智走出阴霾,用全新的“杨澜视线” 打造了一个崭新的自己。坦然生活,智慧应对,不断超越一个个新的高度,你会不断地取得突破,划出一道道人生优美的弧线。 直面自己,你可以激情勃发,昂然奋起;超越自己,你可以笑傲生活,一飞冲天!然而,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囿于自我,甚至毁于自我。还记得近日山东大学无奈劝退的九十七名学子那痛苦而又迷茫的眼神;还记得那个曾经红极一时却又惧怕生活的艾美乐的绝望而又悔恨的泪光。的确,人生的许多悲剧,都是从害怕自己开始的。倘若三毛能够直面生活,直面失去荷西的自己,又怎能走不出心灵的阴霾,继续用唯美的情感续写撒哈拉那美好的记忆? 让我们祛除内心的影子吧!直面自我,迎对自己;超越自我,释放理想。因为,只有让理想面对现实,让生命摆脱忧惧,我们的青春才会真正燃烧,才会焕发出富有活力的风采。 迎自己,嬴自己;赢自己,赢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以汪国真的名人名言为材料的作文题,审题时,要先理解“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这句话的含义,然后再根据其含义和关键词构思立意。大意是:或许我们可能无法改变风向,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或许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毕竟,强者的内心必定无比坚毅、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文章可以从“强大内心,端正心态”的角度去立意。强大自我,持一颗澄澈之心,自然能够从容面对生命的平湖烟雨,能够避免人生的“悲剧”。 考生写作时,可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要注意拟写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