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山东省泰安三中、新泰二中、宁阳二中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2017-04)
泰安三中 新泰二中 宁阳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7.4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现代文阅读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⑤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 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B、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C、《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D、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文阅读(46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 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4)下列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父,叔父。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列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在最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 B.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 ②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5分) 3、文言文阅读,完成(8)—(11)题。(17分) ①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②赵将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将军何不还兵与 ③诸侯为从,南面称孤,约共攻秦?此孰与身伏斧锧,妻子为戮,袍泽为屠乎?” ④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 ⑤章邯使人见项羽,再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使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⑥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徭使屯戍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今秦军降,诸侯吏卒多奴虏使之。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诈吾属降,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议,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三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B.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C.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D.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面:古代天子、诸侯都南面听政,所以用南面表示称王。称孤:古代帝王自称“寡人”或“孤”。 B.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后“袍泽”引申为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C.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出自前633年,晋文公设置“中军”“上军”和“下军”三军。 D.徭使:被派徭役去驻守边疆。屯戍:做为军人戍守边境的同时,按例应为百姓耕作,也称“屯田”。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国大将陈馀用白起、蒙恬功高却被杀害的前车之鉴和赵高可能谋害章邯的现实情况来劝降章邯,加重了章邯的犹豫和疑惧。 B.赵高心怀鬼胎,担心秦国兵败,自己会被二世追责,恰章邯早有反意,所以准备用章邯来做替罪羊,解脱自己的困境。 C.章邯因国内奸臣当道,二世昏聩,且慑于楚军强大的军力,屡败之后,恰好项羽也主动派人劝降,因而最终率军归降楚军。 D.跟随章邯投降项羽的秦兵多被诸侯联军慢待羞辱,心中不服,所以密谋举事,被项羽将领发觉,项羽担心兵变,坑杀了这些降卒。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4分) ②楚军夜击坑秦卒三十余万人新安城南。(4分) 4、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2)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描写刘裕叱诧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③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美洪州物产珍异人才杰出的句子: , ; , 。 ④《滕王阁序》中,王勃表现自己坚守清廉之心,身处逆境依然乐观旷达的句子: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苦 梅 马卫 ⑴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 一个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⑵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 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到了夜深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位男人呢? ⑶男人一脸的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嗫嚅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自已丑,所以找表哥代替。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 ⑷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它。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赚不到啥钱。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⑸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 人让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 ⑹苦梅在超市,极认真。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 闻怪事,苦梅不知道。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 人购物。 ⑺苦梅的勤奋和本分,换来了一个领班的岗位。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上了领 班,工资竟然是营业员的倍数,而且轻松多了。所以,苦梅工作更加认真。 ⑻苦梅出事,是在一个周末。 那天,她在商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位叫巧芋的营业员偷吃话梅。如果偷吃几个,谁也不会发现,商品有一定的损耗率。但是规定是死的,营业员绝不能吃和拿商 场的商品。一旦发现,轻则扣工资,补损失;重则开除,或送派出所。 ⑼苦梅没有当场揭露巧芋,女人家谁不爱面子呢? 把巧芋叫到办公室,给她倒上水,才说了自己看到的事。没想到,巧芋一百二十个不承认。她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你既然看到了我偷吃话梅,为啥不当场拿住?现 在,你是污蔑我!我和你没完。 ⑽苦梅没想到好心没有好报,气得粗气红脸:这次就算了,如果我再拿住了你,你走 人! ⑾苦梅只能这样说了。她知道,这些营业员,差不多全是乡下来的,拿着低薪,还要 养家糊口,难呢。只要巧芋改了,这事就算了。 ⑿苦梅和表姐合住的出租屋,表姐回来一般要一点左右。那晚,苦梅值晚班,回家时 快十一点了,还在夜摊上吃了碗米粉。就在苦梅开门的时候,突然蹿出一位蒙面男人, 把她踹倒在地,给她几拳,几脚,嘴上说:臭婆娘,懂事点,不要管得太宽。这次放过 你,要是你再多嘴,把你脸划了!苦梅虽然来自农村,有一把力气,可是相对于男人, 那是蚍蜉撼树。 ⒀蒙面人走了,半天苦梅才起来,回到屋内,见腿上身上的瘀痕,忍不住哭了起来。 不用想,这事肯定是巧芋干的,听说,她一人在城里,常和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所 以,巧芋特别好打扮,身上也不差钱,上班极不认真。 ⒁表姐回来的时候,见苦梅这副样子,问了半天,苦梅才嘟囔出来。 苦梅并不怕巧芋,是怕巧芋勾搭上的野男人。为了安全,苦梅辞职了,经理挽留她, ⒂她坚决回家。孩子见她回来,高兴地溜到她怀里,就不离开。老公见她回来,嘿嘿直乐。 伤不重,养了一周,就复了原。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活,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苦梅开了村里第一家超市,当然不能和城里的比,不过两间屋大,主卖副食和生活必用品。不用请人,自己和老公亲自干。货自己去进,晚上做台帐。 乡里人虽然计较价钱,但绝不会偷东西。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她在城里打工还多一倍。 ⒃苦梅家渐渐富了,有了彩电,有了冰箱,还给老公买了摩托,进货也方便。至于田 和地,只种谷子、蔬菜,剩的种树。 ⒄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人们不太理解,苦梅也不解释。乡下人都知道,苦 梅味酸、涩、平,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良药呢。村里人常来讨用,苦梅一概白送, 尤其那些爱喝醉酒的男人们,她们嘴上还要占便宜:苦梅,吃你呢! ⒅苦梅的脸上,全是笑。嘴上说:吃我?酸死人! (13)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长得帅,能吃么?”是苦梅的母亲在苦梅婚前对她的告诫,这说明她母亲早就知道 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但她为了儿子,只能委屈女儿。 B.男人诚实,只会干地里的活,没有其它手艺,又安于现状,这一形象与妻子苦梅形成 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 C.巧芋不守本分,在城里经常和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她在超市偷吃话梅被苦梅提醒后, 指使野男人去殴打苦梅.警告苦梅少管闲事。 D.本文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章的叙述,故事娓娓道来,对情节的描述客观真实,好像读 者就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人,更易引起共鸣。 E.文章结尾,苦梅说“吃我?酸死人!”使用夸张的手法,意在强调自己种的乌梅未到 成熟季节,果实的酸度比较高,又酸又涩,非常难吃。 (14)作为领班的苦梅,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4分) (15)小说结尾写到“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 。她只种苦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 全文分析。(4分) (16)小说题目是“苦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它的妙处。(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6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对于这个方案,我有充足的论证,也用了很多的案例,他说我调查不够,我不以为然,因为,具有前瞻性的方案是创意,还没有实施,去哪里调查? ②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许多挫折,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 ③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④领导干部要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力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污垢“,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 ⑤今年上半年城区二手房网上备案量达到1604套,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由于数据中存在部分房改房的备案量,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情况依然不瘟不火。 ⑥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A. 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⑥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从网上知民忧、察民情,在网下解民愁、疏民怨,进而赢民心、 顺民意。 B.通过《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为中国乐坛找到了一批怀有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 乐人。 C.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在数字化时代发展迅速,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 要渠道。 D.调查显示,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1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① ,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② ,需要你长时间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还需要什么呢?③ ,抓住这个机会,这样你就更容易成功。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分条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总字数不超过20字)。(4分)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五、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 们经常讲自己去各地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你没有翅 膀,于是拒绝了。大树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 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 子就这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泰安三中 新泰二中 宁阳二中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现代文阅读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⑤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B、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C、《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D、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解答】 (1)C、《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第二段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可见,诗经中的诗歌是有深刻含义的。故选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解答】 (2)C、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第三段中说:“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相信,他的意思是你晋侯有理由,但是大家不清楚,都就把他当做是叛臣了.故选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解答】 (3)B、“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有误.原文第三段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由此可见,徒歌并不是没有进入诗三百的没有曲调的诗歌。故选B。 二、古文阅读(46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 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4)下列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父,叔父。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列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在最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 B.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解答】 (4)B(解析:不是“前倨后恭”,而是“倨傲无礼”。)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解答】 (5)C(原文翻译:现在大汉天 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解答】 (6)B (解析:根据原文“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B项中“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系无中生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 【解答】 ①(我)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籍”,登记;“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2分) ②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5分) 【解答】 ②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 “捐”, 抛弃;“以”,凭借;“且”,将要。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2分) 3、文言文阅读,完成(8)—(11)题。(17) ①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②赵将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将军何不还兵与 ③诸侯为从,南面称孤,约共攻秦?此孰与身伏斧锧,妻子为戮,袍泽为屠乎?” ④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 ⑤章邯使人见项羽,再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使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⑥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徭使屯戍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今秦军降,诸侯吏卒多奴虏使之。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诈吾属降,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议,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三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B.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C.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D.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解答】 (8)B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面:古代天子、诸侯都南面听政,所以用南面表示称王。称孤:古代帝王自称“寡人”或“孤”。 B.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后“袍泽”引申为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C.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出自前633年,晋文公设置“中军”“上军”和“下军”三军。 D.徭使:被派徭役去驻守边疆。屯戍:做为军人戍守边境的同时,按例应为百姓耕作,也称“屯田”。 【解答】 (9)D(屯戍:为百姓耕作,错)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国大将陈馀用白起、蒙恬功高却被杀害的前车之鉴和赵高可能谋害章邯的现实情况来劝降章邯,加重了章邯的犹豫和疑惧。 B.赵高心怀鬼胎,担心秦国兵败,自己会被二世追责,恰章邯早有反意,所以准备用章邯来做替罪羊,解脱自己的困境。 C.章邯因国内奸臣当道,二世昏聩,且慑于楚军强大的军力,屡败之后,恰好项羽也主动派人劝降,因而最终率军归降楚军。 D.跟随章邯投降项羽的秦兵多被诸侯联军慢待羞辱,心中不服,所以密谋举事,被项羽将领发觉,项羽担心兵变,坑杀了这些降卒。 【解答】 (10)A(B、“章邯早有反意”原文无据。C、“项羽也主动派人劝降章邯”错,是章邯主动联系项羽。D、“秦降卒密谋举事”错)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4分) 【解答】 ①蒙恬是秦国的大将,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在阳周被杀害。这是为什么呢?(“为”“开”“竟”各1分,句意1分) ②楚军夜击坑秦卒三十余万人新安城南。(4分) 【解答】 ②楚军在夜晚在新安城南把秦军二十多万人击杀坑埋。(“夜”“击”“坑”各1分,句意1分) 4、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2)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描写刘裕叱诧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③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美洪州物产珍异人才杰出的句子: , ; , 。 ④《滕王阁序》中,王勃表现自己坚守清廉之心,身处逆境依然乐观旷达的句子: , 。 4.名篇名句默写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 【解答】 (12)①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酹) 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戈) ③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重点字:孺) ④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重点字:辙)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苦 梅 马卫 ⑴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 一个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⑵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 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到了夜深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位男人呢? ⑶男人一脸的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嗫嚅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自已丑,所以找表哥代替。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 ⑷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它。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赚不到啥钱。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⑸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 人让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 ⑹苦梅在超市,极认真。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 闻怪事,苦梅不知道。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 人购物。 ⑺苦梅的勤奋和本分,换来了一个领班的岗位。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上了领 班,工资竟然是营业员的倍数,而且轻松多了。所以,苦梅工作更加认真。 ⑻苦梅出事,是在一个周末。 那天,她在商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位叫巧芋的营业员偷吃话梅。如果偷吃几个,谁也不会发现,商品有一定的损耗率。但是规定是死的,营业员绝不能吃和拿商 场的商品。一旦发现,轻则扣工资,补损失;重则开除,或送派出所。 ⑼苦梅没有当场揭露巧芋,女人家谁不爱面子呢? 把巧芋叫到办公室,给她倒上水,才说了自己看到的事。没想到,巧芋一百二十个不承认。她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你既然看到了我偷吃话梅,为啥不当场拿住?现 在,你是污蔑我!我和你没完。 ⑽苦梅没想到好心没有好报,气得粗气红脸:这次就算了,如果我再拿住了你,你走 人! ⑾苦梅只能这样说了。她知道,这些营业员,差不多全是乡下来的,拿着低薪,还要 养家糊口,难呢。只要巧芋改了,这事就算了。 ⑿苦梅和表姐合住的出租屋,表姐回来一般要一点左右。那晚,苦梅值晚班,回家时 快十一点了,还在夜摊上吃了碗米粉。就在苦梅开门的时候,突然蹿出一位蒙面男人, 把她踹倒在地,给她几拳,几脚,嘴上说:臭婆娘,懂事点,不要管得太宽。这次放过 你,要是你再多嘴,把你脸划了!苦梅虽然来自农村,有一把力气,可是相对于男人, 那是蚍蜉撼树。 ⒀蒙面人走了,半天苦梅才起来,回到屋内,见腿上身上的瘀痕,忍不住哭了起来。 不用想,这事肯定是巧芋干的,听说,她一人在城里,常和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所 以,巧芋特别好打扮,身上也不差钱,上班极不认真。 ⒁表姐回来的时候,见苦梅这副样子,问了半天,苦梅才嘟囔出来。 苦梅并不怕巧芋,是怕巧芋勾搭上的野男人。为了安全,苦梅辞职了,经理挽留她, ⒂她坚决回家。孩子见她回来,高兴地溜到她怀里,就不离开。老公见她回来,嘿嘿直乐。 伤不重,养了一周,就复了原。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活,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苦梅开了村里第一家超市,当然不能和城里的比,不过两间屋大,主卖副食和生活必用品。不用请人,自己和老公亲自干。货自己去进,晚上做台帐。 乡里人虽然计较价钱,但绝不会偷东西。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她在城里打工还多一倍。 ⒃苦梅家渐渐富了,有了彩电,有了冰箱,还给老公买了摩托,进货也方便。至于田 和地,只种谷子、蔬菜,剩的种树。 ⒄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人们不太理解,苦梅也不解释。乡下人都知道,苦 梅味酸、涩、平,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良药呢。村里人常来讨用,苦梅一概白送, 尤其那些爱喝醉酒的男人们,她们嘴上还要占便宜:苦梅,吃你呢! ⒅苦梅的脸上,全是笑。嘴上说:吃我?酸死人! (13)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长得帅,能吃么?”是苦梅的母亲在苦梅婚前对她的告诫,这说明她母亲早就知道 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但她为了儿子,只能委屈女儿。 B.男人诚实,只会干地里的活,没有其它手艺,又安于现状,这一形象与妻子苦梅形成 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 C.巧芋不守本分,在城里经常和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她在超市偷吃话梅被苦梅提醒后, 指使野男人去殴打苦梅.警告苦梅少管闲事。 D.本文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章的叙述,故事娓娓道来,对情节的描述客观真实,好像读 者就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人,更易引起共鸣。 E.文章结尾,苦梅说“吃我?酸死人!”使用夸张的手法,意在强调自己种的乌梅未到 成熟季节,果实的酸度比较高,又酸又涩,非常难吃。 (13)选D给3分,选C给2分,选A给1分。选B、 E不给分。 【解析】A项的“母亲早就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于文无据,但这样说也有道理,所以给1分。 B项的“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不准确。其一,二人形象并不相反,所以不是对比;其二,小说情节没有明显地体现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 E项苦梅的话,其实只是她对醉酒男人调笑之语的巧妙堵截。 (14)作为领班的苦梅,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4分) 【答案】 ①工作细心负责任:在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巧芋偷吃话梅。 ②处理问题讲策略:没有当面揭穿巧芋,而是把她带到办公室处理事件。 ③心地善良有同情心:面对巧芋的不认账,考虑到她养家糊口的艰难,没有追究。 (每点2分。任两点,意思对即可) (15)小说结尾写到“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她只种苦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答案】 ①她的名字是苦梅,从心理上对苦梅有一种亲近感。 ②苦梅是一味良药,送给需要的人,给人帮助,也可以招徕更多客户。 ③苦梅这种树寄寓着主人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每点2分。任两点,意思对即可) (16)小说题目是“苦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它的妙处。(6分) 【答案】 ①它一语双关,既指乌梅,又指名叫“苦梅”的姑娘,两者相得益彰。 ②隐喻人物个性。苦梅味酸、涩、平,可隐喻主人公人生的不幸,而其敛肺、润肠、 生津、解酒,可隐喻主人公善良的品格。 ③暗示小说主题:人即使命运不好,也不能失去善良和真诚,而要努力去改变现状。 ④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以“苦梅”为题,能让人产生了解内容的欲望:何 为苦梅?苦梅与人物与主题有何关系? (每点2分,共6分。任三点,意思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6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对于这个方案,我有充足的论证,也用了很多的案例,他说我调查不够,我不以为然,因为,具有前瞻性的方案是创意,还没有实施,去哪里调查? ②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许多挫折,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 ③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④领导干部要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力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污垢“,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 ⑤今年上半年城区二手房网上备案量达到1604套,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由于数据中存在部分房改房的备案量,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情况依然不瘟不火。 ⑥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⑥ 【答案】C ①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用在此处符合文意。 ②安之若素:表示对不顺利或不正常的情况,和往常一样毫不在意。近义还有“泰然自若”,不合语境。 ③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用在此处符合文意。 ④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不符合文意。 ⑤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也指性格温和义和销售行情不火爆。符合语意。 ⑥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符合文意)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从网上知民忧、察民情,在网下解民愁、疏民怨,进而赢民心、 顺民意。 B.通过《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为中国乐坛找到了一批怀有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 乐人。 C.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在数字化时代发展迅速,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 要渠道。 D.调查显示,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答案】C 【解析】A项“知民忧、察民情”“赢民心、顺民意”两处语序不当;B项缺少主语;D项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诱发的”句式杂糅,可改为“主要原因是……”或者“心力衰竭由劳累、用脑过度、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1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① ,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② ,需要你长时间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还需要什么呢?③ ,抓住这个机会,这样你就更容易成功。 (19)【答案】 ①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 ②有了这样的目标还是不够的, ③还需要把握发展的机会,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字短语分条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不超过20字)。 (4分)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20)【答案】历史悠久 茶馆众多 档次多样 茶技高超 茶具讲究 五、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 们经常讲自己去各地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你没有翅 膀,于是拒绝了。大树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 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 子就这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解析】 材料提供的是一则寓言。这则寓言说的是大树虽然不能像飞禽走兽一样去旅行,但是它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立意时,考生应紧扣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大树想要实现旅行的愿望,在直接请求飞禽、走兽帮忙而不可得的情况下,决定自己想办法,由此可将立意定为:①求人不如求己;②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二,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此可将立意定为:③要学会变通;④要善于借助他人。⑤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慧。 立意一:从树的角度立意,有多种立意角度:抓住大树“没有翅膀”“没有腿”等词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客观条件不足,与飞禽、走兽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以退为进,最终靠结出甜美的果子,让飞禽、走兽把种子带到世界各地。从这点上说,可以写要学会转弯,写要知道变通,成功之路不止一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或写有志者事竟成。 立意二:抓住“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这个句子,我们思考下,大树想出了什么办法呢?显然是想出靠飞禽、走兽们吃了种子后把它带到世界各地去的办法。从这点,立意的角度有方法总比困难多,要学会借助外物。 立意三:从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认为要旅行,就必须有翅膀、有腿,这是常规思维,换个角度思考,没有翅膀和腿照样可以旅行。我们可以写凡事不要妄下结论,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做人要有自己的识别能力和判断力,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立意四:从有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原本想帮助大树旅行,苦于大树自身条件不足,但无心之中却助成了大树旅行,可以立意为“无心插柳柳成荫”。 立意五: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虽然靠自己,但最终是靠合作。大树结出甜美果实给飞禽、走兽;飞禽、走兽吃了果实,携带种子去远方,帮大树实现了旅行的心愿!可以写要学会合作共赢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立意六: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面对飞禽走的拒绝,并不灰心丧气,而是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我们可以写“自立自强”“求人不如求己”这个常见的立意。 还可以从树为实现理想,排除困难,坚韧不拔入手,可以从承认劣势坚持优势,寻求途径达成目标入手;还可以立意在分享与合作上,通过与他人合作达到双赢;或者立意在“君子善假于物”上,从树善于利用外部条件达到目标着手…… 试题分析:联系当今中国梦,我们可以写梦想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写作时,千万不要拘泥于材料,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大树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主题。不管如何立意,落点都要归到“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并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上来。出彩拟题: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②《活出精彩的人生》③《善假于物也》④《坚持自己的梦想,办法总比困难多》⑤《心不灰,梦不灭》⑥《心若在,梦就在》⑦《只要有梦,就能看到彩虹》 示例段落: 成功的路上,有荆棘也有鲜花,有痛苦也有荣誉,但更有成长。没有强大的实力,空有一幅悲天怜人的心肠,最多也只能是一个旁观者。当然,能活出自我,做一个坐在路旁鼓掌的人也是一种精彩。从现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让自己在兴趣的途中昂首前行,或许会有诸多的阻力,不过那些都只是一些板栗球,踏上两脚,收获的却是丰硕的果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天我们把种子种下,秋天我们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明白自己适合什么,进一步强大自己,我们就可以用我们的适合为世界增添更多的精彩。 点评:本文紧扣材料“大树面对飞禽走兽的拒绝,并不灰心丧气,而是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阐述了“梦想的实现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的主题,主题切合时代,标题富有诗意。 附: 【译文一】 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他。陆贾就此向尉佗说道:“您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大汉天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你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你祖先的坟墓,诛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你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 尉佗听罢,于是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太失去礼节了。”接着,他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有德有才呢?”陆贾说道:“你似乎比他们强一点。”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国。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你的人数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你怎么竟同汉王相比呢!”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于是就非常喜欢陆贾,留下他和自己饮酒几个月。尉佗说:“南越人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的道理。”陆贾完成授予尉佗南越王封号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译文二】 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三天,赵高不接见他,有不信任的意思。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逃回棘原军中,赵高派人追赶,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如果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 赵国的大将陈馀也给章邯写信说:“白起身为秦国大将,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在阳周被杀害。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能予以相应的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要以十万为单位计算,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那赵高一向阿庚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将军您为什么不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南面称王,订立和约一起攻秦?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战友兄弟们被杀相比,哪个结果更好呢?” 章邯犹疑不决,秘密派军候始成,到项羽那里去,想要订立和约。和约没有成功,项羽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与秦军交战,再次击败秦军。项羽率领全部军兵在汙(wū)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章邯又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说:“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军官们都说:“好。”项羽就和章邯在洹(huán)水南岸的殷墟上相约会晤。订完了盟约,章邯见了项羽,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于是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任命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前锋。 部队到了新安。诸侯军的官兵以前曾经被征徭役,在秦中驻守,秦中官兵很多人对待他们不像样子,现在秦军投降了,诸侯军的官兵经常象对待奴隶一样地使唤他们。秦军官兵很多人私下议论:“章将军骗我们投降,如果能入关灭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秦朝廷必定会把我们父母妻儿全部杀掉。”诸侯军将领们暗地访知秦军官兵的这些议论,就报告了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商议道:“秦军官兵人数仍很多,他们内心里还不服,如果到了关中不听指挥,事情就危险了,不如把他们杀掉。”于是,楚军在夜晚于新安城南把秦军二十多万人击杀坑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