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人教 新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人教 新版

‎2019高一年级10月月考试题 语 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卷 阅读题 (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郝立斯 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或表现方式。文化大体上存在着精神形态(如观念等),实物形态(如器物等),以及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剥开文化的外壳,我们会发现,深藏其内并持久发生重要作用的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并渗透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中。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受制于特定的时代、制度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出现过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为人们所重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消除了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既催生了“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培育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都带有民族和时代的印记。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当代中国价值观表达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当代中国,需要继续整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优秀思想资源,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相和谐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展、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日益传播的情势下,我们更应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使之普及于国民,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有删节)   1.下列对于“价值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观深藏在文化存在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中,并能够持久发生重要的作用。   B.价值观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反映了所有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 ‎ - 12 -‎ ‎  C.价值观体现民族和时代的特点,成为不同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的最重要特征。   D.价值观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是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   2.关于“价值观”与“文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观念就是指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B.一定社会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必然反映不同民族的诉求,民族的诉求与时代的局限性都制约着价值观念的形成。   C.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因此要使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D.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根据约瑟夫・奈对价值观的理念,国家政治价值理念是一种软实力,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力量。   B.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出现过的重视人际和谐、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也带有时代的印记。   C.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离开实践就产生不了真正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也不例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   D.要塑造好国家的文化形象,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基本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是中国价值观的唯一表达。‎ (二) 实用类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 - 12 -‎ 一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荑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 ‎【相关链接】‎ ‎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 ‎(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 ‎”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 ‎(谢冕《云游》)‎ ‎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B.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C.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D.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5.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 B.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的高度评价。‎ - 12 -‎ D.胡适和徐志摩,一为新月社的领袖,一为新月社的灵魂,对于新月社而言,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 E.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6.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9题。(14分)‎ 谁的电话 ‎ 何燕 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玉城小学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来,我敬你。”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主任“吱”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范,很男人。搁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别提敬酒。老葛也想大男人—回,像主任一样“吱”的一声喝下去,可刚喝一半,就被呛住了,憋红着脸直直地僵着,像房事进行到一半脚抽筋一样。等缓过了劲,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跳三级。”‎ ‎“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这话回答主任是头一回,可回答三亲六戚左邻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诀。小若成长的这些年,老葛跟他们也只有这几句话了。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爸爸,爸爸,你是我的大树!”主任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主任看了一眼,把电话掐了。“老葛兄呀,不怕你见笑,做为家长,我是失败的。我儿今年连三本都考不上,现在还拒绝复习,跑去读什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任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主任看了电话一眼,又想掐掉。‎ 老葛问:“谁的电话?毛毛吗?接吧!”‎ 主任一接通就说:“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习,别想我搭理你。”‎ ‎“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收到我给你寄的月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老葛摇了摇微晕的头,看见月光从天空洒下来,像银色的缎子,扯都扯不断。老葛责怪自己,早一天给小若寄月饼就好了。‎ 这时,老葛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老葛一看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我家小若的!喂,小若呀……”老葛愣了一下,看了看主任,乐呵呵地说,“知道了,今天中秋节,我很快乐,你也要快乐!”说完,老葛埋怨,“这孩子,真浪费,千里迢迢打电话就为了祝我中秋节快乐!”‎ ‎“小若懂事,不像毛毛。你看他都这年龄了,还把我手机接他电话的铃声设成《爸爸去哪儿》……”‎ 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短信!老葛看了一眼就删了,边删边说:“是婆娘的。不管她,来,咱俩继续喝,不醉不休!”‎ - 12 -‎ 两个男人继续喝。‎ 中间,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老葛看了一眼,没接。‎ ‎“谁的电话?小若吗?接吧!”主任说。老葛摇晃着接电话:“喂,喂,你说什么……我不是,你打错了!”说完,捣鼓了几下手机,又灌起酒来。‎ 酒局残余,老葛喝得醉醺醺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主任嘟哝:“谁的电话呢?”拿起老葛的手机一看,来电显示:“讨债的,别接!”‎ 老葛人虽醉,可脑里还记得小若刚才的电话和信息。小若第一次来电话,只说了一句:“喂,这个月打一千!”就挂了。‎ 过后又发来一信息:“还是打一千一吧,我看中了一条裙子!”‎ 看老葛不回信息,小若第二次来电话:“看到信息了吗?打一千一!”老葛气急地说:“打错了!”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老葛一气之下,把小若的电话备注名改成:“讨债的,别接!”‎ 老葛醉倒下去时,脑里回现出小若给自己长脸的高分试卷外,耳边也回荡着小若这些年简洁的话语:小学时“我得了第一”,初中时“我又得了第一,汇三百”,高中时“我还是第一,汇六百”,到现在的“打一千”。没有问候,也没容老葛说话。像刚才,老葛多想跟小若说说你妈病了,我在医院忙了两天……当然,也有老葛不想说的,那就是他把家里唯一的月饼快递了。‎ 老葛也想跟主任说,在做父亲方面,他要向主任学习。‎ 可醉了的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期)‎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A.“老葛活得极其不男人”,因为女人学习开销大,而老葛为了孩子,不得不辛苦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活得不像男人一样洒脱。‎ B.主任的儿子毛毛虽然成绩不够优秀,不够懂事,实际上却是一个乐观向上、重亲情、有主见的青年。‎ C.小说构思精巧,描写了两个父亲中秋节喝酒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和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巧妙地将两个孩子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 D.从主任两次想掐掉儿子来电的举动看,主任对儿子有些不满,儿子不听他的话复读,却读一个职业技术学校,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绝望。‎ E.小说的结尾写老葛醉了,想和主任说说真心话,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因为他能理解主任,主任的孩子学习不好,也很烦恼。这样写,言简意丰,回味无穷。‎ ‎8、小说中有明暗双线,这两条线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这样构思的好处。(4分)‎ 9、 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葛”这个人物形象。(6分)‎ - 12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 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 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 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 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摧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 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 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 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 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 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 12 -‎ D.胡世宁举贤荐才。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 是连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途不通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E.“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15、 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魂?‎ (三) 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不禁发问“ , ?”来道出博大胸襟。‎ ‎ (2)《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的句子:,‎ ‎ (3)王维在《使至塞上》描绘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第二卷 表达题(80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      ,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      ,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 ,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      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 B.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 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 D.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 - 12 -‎ ‎1 8、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耿仁杰指着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大声喝道:“不是不报,时辰未报.今天是你们的死期到了!”‎ B.时间是一匹在宇宙间任意驰骋绝不驯服的天马,我们只有尊重它,才有可能驾驭它,使它不致倏忽而逝.‎ C.本届亚运会上,中国游泳队表现不俗,这支队伍是由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D.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市所有的消防车、消防官兵,为保障人们安全过节,而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岗位.‎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⑧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近视眼要戴眼镜,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具体到个人,也有不少想法。有的人听别人说近视眼戴眼镜会越戴度数越深,因此 (1) 。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眼睛近视了,看不清时就会迫使眼睛加大调节,眼压上升,眼外肌收缩,长期下去可导致眼轴变长,近视加深。同时, (2) ,势必离书本、桌面很近,更容易加深近视。所以, (3) 。那么,哪些近视要配眼镜?据专家研究,假性近视原则上不配,真性近视要配眼镜,混合性的配镜度数不能超过真性近视的度数。‎ 21、 ‎.校园电视台“新闻快递”和“时事酷评”栏目准备各招一名学生记者。请你根据下图   的内容,接写一段话,推介张亮、李小明两位同学到合适的栏目。(5分)      校园电视台:   获悉你们“新闻快递”和“时事酷评”栏目要招收学生记者,我班 ‎ - 12 -‎ ‎  推荐人:×××   2014年3月13日 四、 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立意明确,有深度,选材新颖、典型的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 12 -‎ ‎9月月考答案 ‎1、B (以偏概全,价值观是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求,不是“所有”)   2.C(A.原文“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不能把“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等同;B.错在“必然”,原文是“往往”; D.原因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   3.D(无中生有,错在“唯一表达”,原文中没有表述)‎ ‎4.D(“就创作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 ‎5.AD(A“最重要的转折”依据不足;D“二者的地位与作用同等重要”错)(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4分)‎ ‎6.①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 ‎②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③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 ‎④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主编《新月》杂志,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 ‎(以上4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7、答C得3分,答A得2分,答D得1分,答B.E不得分。(D项,“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绝望”,言过其实。B项,“不够懂事”不对,毛毛是个懂事体贴的人,只是他的父亲认为他不够懂事。E项,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不是因为主任,而是因为他既为女儿的冷漠而感到难过、失落不愿说,又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愿说)‎ ‎8、第一问,小说的明线是老葛和主任两人中秋节喝酒时围绕孩子而进行的谈话;暗线是老葛和女儿为了买衣服的钱而进行的短信、电话往来。(2分)‎ 第二问,这样构思的好处在于:第一,使小说的场景、情节集中,叙述不蔓不枝,第二,父亲关心女儿,女儿却非常冷血,明暗双线形成互补对照的关系,使小若和老葛的形象更为丰满。第二,小若的冷漠,是父亲老葛多年教育的结果,这样处理,使小说的主旨更为深刻丰富。(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9、 ‎①任劳任怨。作为父亲,为了孩子,他劳心劳力;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妻子住院也没告诉孩子,②关爱孩子。中秋节,把家中唯一的月饼寄给了孩子,还责怪自己寄迟了。③爱面子。孩子明明是打电话来要钱的,可他却撒谎说孩子是打电话来问候节日的。④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关注孩子人格的培养。(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0.A ‎11.D ‎12.B ‎13.(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道:取道,经过;急:猛烈;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计:方法。每点1分,通顺1分)‎ ‎(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洞中:切中,窾会:空处,引申为要害。每点1分)‎ - 12 -‎ ‎【解析】‎ ‎10.‎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句的意思: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 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世宁。‎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 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 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 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项,“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 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道:取道,经过;急:猛烈;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计:方法。(2) 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洞中:切中,窾会:空处,引申为要害。‎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开始他做德州推官。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取 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 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世 宁不可。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 捕世宁。李承勋当时是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世宁于是逃出,去到北京,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后 - 12 -‎ ‎ 无人理会。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刑寰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起反来,世宁从贬戍地被 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因为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去了。‎ 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而推荐贤人,却惟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 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连章推荐。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 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合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 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对他始终恩礼不衰。‎ 九年(1530)秋天去世后,被追赠为少保,谥端敏。‎ ‎15、①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 ‎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 ‎③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21、答案示例:‎ ‎  张亮同学议论类文章水平高,笔锋犀利,触觉灵敏,见解独到,做“时事酷评”的记者非常合适;李小明同学记叙类文章写得好,他笔触细腻,能及时捕捉到校园的新鲜事,适合做“新闻快递”的记者。‎ ‎  [6分。答对一点3分,其中“理由”1分,“栏目”1分,“得体”1分。‎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