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象它们的坚固与华美。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它们承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现在出土的秦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室装饰。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于“砖”。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 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所以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有的甚至进行了夸张变形。这些“画”表现在砖上,大多数是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然而简洁的造型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反而集中的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汉画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运动与韵律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 14 -‎ ‎ 壮丽的秦汉宫阙早已不知去向,但组成它们的青砖古瓦却常见诸文人桌案。古人早期制砚,多为陶砚,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注重文脉延续的文人的视野。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文人雅士把古代砖瓦做成砚台,到了清代,砖瓦砚更成为一时风尚。‎ ‎ (摘编自《一砖一瓦亦风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汉陶瓦的坚固与华美,得益于高超的制陶技术,而刻印其上的文字和图案,更能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了解到那一段历史。‎ ‎ B.秦瓦当上多印刻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反映出秦人具有动物情结,而这种情结来源于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 C.汉代画像砖的内容无所不包,既描绘了多种动物神兽,也再现了两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与美好愿景,堪称汉代“百科全书”。‎ ‎ D.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使它多具动感和韵律,很少有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从秦代至汉代,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力的进一步强盛,汉代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 B.被广泛用于阿房宫的瓦当向外的一面上或有图案或有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体现了“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 ‎ C.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为代表的汉代瓦当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 ‎ D.画像砖的砖块疏松不易精雕细刻,多数刻画只呈现出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这反而成就了其对情绪与气氛的暗示、渲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瓦当的纹饰能够传达很多信息,比如“长生无极”等文字瓦当能直接表达当时统治者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 ‎ B.西汉时期的文字瓦当不仅是研究西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又是研究篆刻、书法艺术的重要宝藏。‎ ‎ C.对后人而言,汉“画像砖”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构件,它的意义还在于能真实地反映出强调运动与韵律的汉代艺术风格。‎ ‎ ‎ - 14 -‎ D.秦砖汉瓦并没有随着早已不知去向的秦汉宫阙而消失,在后代常被文人雅士制成砚台,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 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绍兴元年,会星变,矼力言大臣黜陟不公,所以致异。上识其忠,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内侍李廙饮韩世忠家,刃伤弓匠,事下廷尉。矼言:“内侍出入宫禁,而狠戾发于杯酒,乃至如此,岂得不过为之虑?建炎诏令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乞申严其禁。”于是廙杖脊配琼州。刘豫挟金人入寇,宰相赵鼎决亲征之议,矼请扈从,因命督江上诸军。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均势敌,又怀私隙,莫肯协心。矼首至光世军中,谕之曰:“贼众我寡,合力犹惧不支,况军自为心,将何以战?为诸公计,当思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亦将有利其身。”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上至平江,魏良臣、王绘使金回,约再遣使,且有恐迫语。矼请罢“讲和”二字,饬厉诸将,力图攻取。会金屡败遁去,使亦不遣。八年,金使入境,命矼充馆伴使,矼言:“顷任御史,尝论和议之非,今难以专论。”秦桧召矼至都堂,问其所以不主和之意,矼具陈敌情难保,桧谕之曰:“公以智料敌,桧以诚待敌。”矼曰:“相公固以诚待敌,第恐敌人不以诚待相公耳。”桧不能屈,乃改命吴表臣。诏金使入境,欲屈己就和,令侍从、台谏条奏来上。矼言:“贼豫为金人所立,为之北面,陛下承祖宗基业,天命所归,何藉于金国乎?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搢绅与万民一体,大将与三军一体,今陛下询于搢绅,民情大可见矣。欲望速召大将,详加访问,以塞他日意外之忧。大将以为不可,则其气益坚,何忧此敌。”未几,丁父忧。免丧,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举太平兴国宫,自是奉祠,凡四任。丁内艰以卒。‎ ‎ (《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五·魏矼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 B.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 C.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 14 -‎ ‎ D.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擢”“迁”表示晋升官职,“谪”“左迁”表示贬官。‎ ‎ B.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 ‎ C.北面,方位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表示臣服。‎ ‎ D.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即“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魏矼忧心朝政,主张严明法纪。发生星变时,他趁机进言,指出官吏任用制度上的过失;当内侍李廙犯法时,他力主严加惩戒。‎ ‎ B.魏矼有大局观念,能团结人心。刘豫入侵时,他亲自到军中说服刘光世放下私仇为国雪耻,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 ‎ C.魏矼忠心耿耿,反对讲和。面对金人的胁迫,他请求皇上激励众将再战;当秦桧希望说服他时,他加以拒绝,指出秦桧之失。‎ ‎ D.魏矼言辞犀利,见识超人。他认为皇上承袭祖业,不需要依靠金国,应该顺应民意,考虑长远,了解民情,坚定军心,以与敌人对抗。‎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建炎诏令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乞申严其禁。‎ ‎ 译文: (5分)‎ ‎ (2)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 译文: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冯延巳 秣陵①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②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①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②一晌:很短的时间。‎ - 14 -‎ ‎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B.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C.“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巾”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E.“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柳永《雨霖铃》的下阙。请比较“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6分)‎ ‎ ‎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 , ?‎ ‎(2)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 和“ ”令人叹为观止。‎ ‎(3)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中,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的诗句是 , 。‎ ‎(4)在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5)在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中,作者暗用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典故,以表现江南人物之美的句子: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 14 -‎ 万二喜穿着中山服,干干净净的,若不是脑袋靠着肩膀,那模样还真像是城里来的干部。他拿着一瓶酒一块花布,由队长陪着进来。家珍坐在床上,头发梳得很整齐,衣服破了一点,倒很干净,我还专门在床下给家珍放了一双新布鞋。凤霞穿着水红衣服低着头坐在她娘旁边。‎ 万二喜把酒和花布往桌上一放,就翘着肩膀在屋里转一圈,他是在看我们的屋子。我说:   ‎ ‎“队长,二喜,你们坐。”   ‎ 二喜嗯了一声在凳子上坐下,队长摆摆手说:   ‎ ‎“我就不坐了,二喜,这是凤霞,这是她爹和娘。”   ‎ 我送走了队长,回到屋中指指桌上的酒,对二喜说:   ‎ ‎“让你破费了,其实我有几十年没喝酒了。”   ‎ 二喜听后嗯了一声,也不说话,翘着个肩膀在屋里看来看去,看得我心里七上八下。家珍笑着对他说:  ‎ ‎“家里穷了一点。”   ‎ 二喜又嗯了一声,翘着肩膀去看家珍,家珍继续说:   ‎ ‎“好在家里还养着一头羊几只鸡,福贵和我商量着等凤霞出嫁时,把鸡羊卖了办嫁妆。”  ‎ 二喜听后还是嗯了一下,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坐了一会,他站起来说要走了,我想这门亲事算是完了。他都没怎么看凤霞,老看我们的破烂屋子。我看看家珍,家珍苦笑一下,对二喜说:  ‎ ‎“我腿没力气,下不了地。”   ‎ 二喜点点头走到了屋外,翘着肩膀看看屋顶的茅草,点了点头后就走了。  ‎ 我回到屋里,在凳子上坐下,想想有些生气,就说:   ‎ ‎“自己脑袋都抬不起来,还挑三捡四的。”   ‎ 凤霞尽管不能说话,但一看到我们的样子,就走到里面的房间,换了身旧衣服,下地去了。  ‎ 第二天上午,我在耕田时,有人叫我。我抬起头来,看到五、六个人在那条路上摇摇摆摆地走来,还拉着一辆板车,只有走在最前面那人没有摇摆,他偏着脑袋走得飞快。远远一看我就知道是二喜来了,我是一点也想不到他会来。  ‎ 二喜见了我,说道:“屋顶的茅草该换了,我拉了车石灰粉粉墙。”  ‎ 我往那板车一望,有石灰有两把刷墙的扫帚,上面搁着个小方桌,方桌上是一个猪头。二喜手里还提着两瓶白酒。  ‎ 那时候我才知道二喜东张西望不是嫌我家穷,他连我屋前的草垛子都看到眼里去了。‎ - 14 -‎ 二喜带了五个人来,肉也买了,酒也备了,想得周到。他们来到我们茅屋门口,放下板车,二喜像是进了自己家一样,一手提着猪头,一手提着小方桌,走了进去,他把猪头往桌上一放,小方桌放在家珍腿上,二喜说:  ‎ ‎“吃饭什么的都会方便一些。”   ‎ 家珍当时眼睛就湿了。‎ 二喜他们把桌子和凳子什么的都搬到了屋外,在一棵树下面铺上了稻草,然后二喜走到床前要背家珍,家珍笑着摆摆手,叫我:  ‎ ‎“福贵,你还站着干什么。”   ‎ 我赶紧过去让家珍上我背脊,我笑着对二喜说:   ‎ ‎“我女人我来背,你往后背凤霞吧。”   ‎ 二喜听后嘿嘿直笑。我把家珍背到树下,让她靠着树坐在稻草上。看着二喜他们把草垛子分散了,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我看一眼就知道二喜带来的人都是干惯这活的,手脚都麻利。下面的用竹竿挑着往上扔,二喜和另一个人在上面铺。别看二喜脑袋靠着肩膀,干活一点都不碍事,茅草扔上去他先用脚踢一下,再伸手接住。有这本领的人,在我们村里是一个都找不出来。  ‎ 没到中午,屋顶的活就干完了。我给他们烧了一桶茶水,凤霞给他们倒茶水,看到家里突然来了这么多干活的人,凤霞笑开的嘴就没合上。  ‎ 村里很多人都走过来看,一个女的对家珍说:   ‎ ‎“女婿没过门就干活啦,你好福气啊。”   ‎ 家珍说:“是凤霞好福气。”   ‎ 二喜从屋顶上下来,我对他说:   ‎ ‎“二喜,歇一会。”   ‎ 二喜用袖管擦擦脸上的汗说:   ‎ ‎“不累。”   ‎ ‎(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注]万二喜,患歪脖子病,凤霞,因年幼发高烧未能及时医治,致哑。‎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我”(福贵)的视角叙述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走进人物内心。‎ B.前来相亲的二喜一直看破烂屋子而没怎么看凤霞,这让福贵担心二喜嫌家里太穷,福贵很反感二喜这种嫌贫爱富的行为。‎ C.‎ - 14 -‎ 身体有缺陷的二喜与哑女凤霞相亲,给福贵一家贫苦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与思考。‎ D.二喜第二次来到“我” 家,给家珍带来吃饭的小方桌,把凤霞背到屋外才开始干活,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二喜的心思细密周全。‎ E.小说的语言冷峻又充满温情,简洁而能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例如文中描写家珍三次的笑,又如对二喜少言寡语的刻画。‎ ‎12.福贵对万二喜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 ‎ ‎ ‎13.“凤霞尽管不能说话,但一看到我们的样子,就走到里面房间,换了旧衣服,下地去了”有人说这段文字可以删去,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8分)‎ ‎ ‎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①许多学者质疑蔺相如“完壁归赵”的具体做法,如明人王世贞就认为蔺相如是个冒险主义者,其成功不足为训,实乃“天曲全之”。‎ ‎②穿行在炎街小巷的电动车多如过江之鲫,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于是深圳决定全面禁止电动车上路,不料这引起了社会热议。‎ ‎③一些国家对我国在南海构建和谐海洋所做的积极努力置若罔闻,一味炮制“强国威胁论”“海上争霸论”,其险恶用心人人皆知。‎ ‎④从韩国首尔大学,到英国牛津大学,到大陆北京大学,到台湾“中央研究院”,层出不穷的学术剽窃事件遭到人们一致的挞伐。‎ ‎⑤他是一个很有权势的人,你和他对着干,还不是班门弄斧?但是我佩服你的勇气,你这种不畏权势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⑥当前的改革是亘古未有的创举,无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当然难免有不足之处,但这只是白壁微瑕,丝毫不妨碍改革的伟大。‎ A. ③④⑥ B. ①④⑥ C.①③⑤ D. ②④⑤‎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焦循集》是清代著名学者焦循的代表作,包括《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易话》《易广记》五部分组成,是后人研究易学的重要资料。‎ B.工作人员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起飞前进行了周密的检查之后,指挥员一声令下,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喷射出耀眼的火焰,飞向浩瀚的太空。‎ - 14 -‎ C.丝绸之路指古代起始于中国,向西延伸,连接中亚、西亚、欧洲的商路。这些商路,最早是陆路上的丝绸贸易,后来也包括海路上的丝绸贸易。‎ D.农村人居环境不仅决定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到了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它已成为制约城乡共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16.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怎样学习读本呢?不设计程序,不规定时间,①同学们自由阅读,②阅读要认真,每篇文章都要逐字逐句读懂,把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都搞清楚,③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④,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⑤重要的词句要细细领会。这样,反复玩味,就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⑥文学欣赏上的愉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而且 接着 而且 关于 或者 B 以便 但是 进而 同时 对 和 C 因此 然而 ‎/‎ 而且 关于 以及 D 为了 同时 才能 同时 ‎/‎ 以及 ‎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雾和霾都是视程障碍物, ①。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浮游在空中形成的,形成雾需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度和较低的温度。雾的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 ②,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s ③,当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会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 ‎① ‎ ‎② ‎ ‎③ ‎ ‎18.如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6分)‎ - 14 -‎ ‎(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 ‎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哪些启发?‎ ‎ ‎ 五、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康德)‎ 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的忙起来。(梁实秋)‎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自己针对现实的思考,自选角度作文。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永春一中高二年期末考语文科参考答案(2017.01)‎ - 14 -‎ ‎1.D(“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错误,原文没有表明是一种“对线条大量运用”的“追求”)‎ ‎ 2.C(“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错误,原文是“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 ‎3.D(“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分析不当)‎ ‎4.D ‎5.A(“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6.B(“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分析不当,文中刘光世写书信给二帅后,才有二帅复书交欢,众战屡捷)‎ ‎7.(1)建炎年间诏令内侍(宦官)不许结交主兵官及干预朝政,违者以军法处置,请求重申严明这一禁令。(大意2分,“交通”“预”“申”翻译正确各1分)‎ ‎ (2)陛下既然想为父兄稍受委屈,更希望能周密考虑天下治乱的关键,斟酌大众情况,选择经久可行之计施行。(大意2分,“少”“审”“酌”翻译正确各1分)‎ ‎【参考译文】‎ ‎ 魏矼,是唐代丞相魏知古的后代。绍兴元年,适逢星变,极力进言大臣升降不公,所以导致人心不一。皇上知道他的忠心,提拔他为监察御史,升任殿中侍御史。 ‎ 宦官李廙在韩世忠家饮酒,用刀砍伤弓匠,因此被捕。魏矼进言:“宦官出入宫禁,因为饮酒而行凶,竟然到这种地步,怎能不为此感到忧虑?建炎诏令宦官不许结交主兵官及干预朝政,违者以军法处治。请求重申严明这一禁令。”于是杖脊李廙并发配琼州。‎ 刘豫依仗金兵入侵,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于是命他监督江上众军。当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均势等,又各怀私仇,不肯齐心协力。魏矼首先到刘光世军中,告诉他说:“贼众我寡,合力还怕不能支持,何况众军各怀私心,将如何作战?为各位考虑,应当想着为国雪耻,除去私仇,不仅有利于国家,也将有利于你们自身。”刘光世同意他的看法,魏矼就劝他送信给二帅,表示没有别的意思,二帅回信表示和好之意。刘光世把书信呈送皇上,从此众军屡战屡胜,军声大振。皇上到了上江,魏良臣、王绘出使金回来,约定再派使者,并且有恐吓逼迫的话。魏矼请求取消“讲和”二字,激励众将,力图攻取。金屡败逃走,使者也没有派遣。 ‎ 八年,金使入境,任命魏矼充当馆伴使,魏矼进言:“前不久任御史,曾论和议的错误,现在难以擅自评论。”秦桧召魏矼到都堂,问他不主张议和的原因,魏矼说明敌情难保,秦桧对他说:“你以智料敌,我以诚待敌。”魏矼说:“‎ - 14 -‎ 相公固然是以诚待敌,只怕敌人不以诚待相公。”秦桧不能说服他,于是改令吴表臣为馆伴使。 ‎ ‎ 皇帝下诏金使入境,想屈辱议和,命令侍从、谏官逐条上奏。魏矼说:“贼刘豫由金人所立,北面称臣,陛下继承祖宗基业,天命所归,有何求于金国呢? 陛下既然想为父兄稍受委屈,更希望能周密考虑天下治乱的关键,斟酌大众情况,选择经久可行之计施行。不应听从的,用国人的意思加以拒绝,使陛下不后悔。所谓国人,不过是万民、三军罢了。百官与万民一体,大将与三军一体,现在陛下询问百官,民情大体可知了。希望速召大将,详加询问,以防止以后意外的忧患。大将认为不可以,那么他们的志气更加坚定,对敌人有什么担忧的呢。”不久,父亲去世服丧。免除服丧,授任集英殿修撰、宣州知州,不赴任。改为提举太平兴国宫,从此为宫观官,共四任。为母亲去世服丧时去世。‎ ‎8.A、D(B项,冯延巳虽继承了花间词传统,题材较狭窄,但词风被王国维评为“深美闳约”,善于用大境写柔情,空间境界阔大,如“天长烟远”意境开阔,并不是局部细景的雕琢。C项,“惊”字并非指笛声将送别之人吓了一跳、从美梦中惊醒,而是从满腔愁绪中惊醒。且“禽”被惊飞犹成双成对,离散的人却天各一方,人不如鸟,更增离人心头愁苦。E项,“一晌”指时间之短暂,该句表达的是在短暂时间内感情变化剧烈。对时间、生命无常的感悟并无依据。) [6分。每项3分]‎ ‎9.相同点是两句都借“柳”的形象来表达惜别留恋之情。不同点是,冯词描绘了春光中万枝新柳闪烁金光的鲜丽春景,以乐景写哀情,倍显主人公离索惜别的愁情;柳词描绘了晓风残月下杨柳岸清冷萧索的秋景,渲染了离别后的寂寞相思之意。  [6分。相同点2分,不同点各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3)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1.A、E(B项,福贵对二喜的行为并没有“很反感”,更多的只是“担心”,且二喜也并非“嫌贫爱富”。C项,小说中写到一些“转变”,但并不能确定是“根本性的转变”;  D项,凤霞自己能够走路,二喜并没有把凤霞背出屋外。) [5分。任选一项得3分,多选不给分。]‎ ‎12.①第一次见面,由期待到失落。先是对二喜的穿着打扮满意,希望能促成二喜和凤霞的婚事;但二喜不说话只在屋里看来看去,福贵误会二喜嫌弃自己家穷。②第二次见面,由失落到惊喜。福贵没想到二喜带着礼物和帮手来修缮屋顶,感到惊喜,认可了二喜。[6分。每点3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2分。意思答对即可。]‎ - 14 -‎ 或:①先是对二喜充满期待,对二喜的穿着打扮满意,希望能促成二喜和凤霞的婚事;②继而对二喜不满和失落,二喜不说话只在屋里看来看去,福贵误会二喜嫌弃自己家穷;③最终对二喜十分满意,二喜带着礼物和帮手来修缮屋顶,福贵感到惊喜,认可了二喜。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一:不同意。此段描写了凤霞以为相亲不成功的神态与行动,刻画了一个聪明乖巧、质朴勤劳的农村女孩形象;她此时的表现与后文二喜来修缮房屋时她“笑开的嘴就没合上”形成对比,使情节更丰富生动;凤霞的不动声色,表现了她对不幸命运的无奈接受,反映了小人物无法掌握命运的悲凉主题。‎ 示例二:同意。凤霞在小说选段中并不是主要人物,无需着重描写;此段表明凤霞以为相亲不成功,而这一情节关键通过其父母的言行已充分表现,无需再赘言;凤霞哑不能言,无法明确揭示主题,可以删去。[8分。形象、情节、主题分析,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6分,全对8分。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4.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用在句中对象错。 “置若罔闻”指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用在句中不合语境。“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用在句中不合语境。“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白璧微瑕”比喻极好的人或事物有缺点;这三个成语使用正确。‎ ‎15.D本题考查病句。A.“包括……组成”句式杂糅;B.“起飞前进行了周密的检查”语序不当,应改为“进行了起飞前的周密检查”; C.“商路……是……丝绸贸易”搭配不当。注意:D.“农村人居环境……影响到了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是正确的,不要误以为一面和两面不能照应。‎ ‎16.B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和语言表达连贯。“不设计程序,不规定时间”的目的是“同学们自由阅读”,因此①处应填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以便”;“阅读要认真”和前面“同学们自由阅读”构成转折关系,因此②处应填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或“然而”;“把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都搞清楚”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因此③处应填“进而”;本文段,先说读懂文章内容,然后说欣赏语言,两者是并列关系,因此④处应填“同时”;“对”表示对象,“关于”表示范围,文段中“重要的词句”是“细细领会”的对象,因此⑤处应填“对”;“思想感情上的陶冶”“文学欣赏上的愉悦”是并列关系,因此⑥处应填“和”。‎ ‎17.示例:①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不同②空气则相对干燥③‎ - 14 -‎ 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6分,每对一句给2分,3句全对给6分)‎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本段文字比较说明了雾和霾不同的形成原因和条件,第一句是总写,因此①处应填“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不同”等意思相近的句子;②处前说明形成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据此,②处应填“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等句子;③处前说明雾日变化较为明显,据此,③处应填“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等意思相近的句子。‎ ‎18. (1)总体不断提高 也会有起伏 增幅渐小(增速渐慢 或 前快后慢)(每点1分,共3分)‎ ‎(2)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迟缓时要设法寻求突破.(3分)‎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应用能力.第一问,练习成绩的变化,从曲线图看,总体是不断提高的,曲线有波动,表明也会有起伏,从曲线图的末端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幅变慢.第二问,可结合着第一题的三个特点来答.从整体看,练习的确能不断的提升成绩.偶尔有波动起伏是正常的,要有信心.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多,进步慢可想方法突破即可.‎ ‎1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析材料中的 “忙”和“闲”之间的关系。‎ 作文审题参考:基本要求:兼顾“忙”与“闲”的前题下,可侧重谈一个方面。思辨要求:“忙”的生存意义;“闲”的生命诗意。发展要求:“忙”与“闲”的适时选择,矛盾统一。‎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