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四川省三台县塔山中学高二下学期半期补练(2017-04)
塔山中学高2016级第二学期半期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试题卷由学生自己保存。 一、语言基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蓊郁(wěng) 癸丑(kuǐ) 廿四桥(niàn) 方枘圆凿(ruì) B.混沌(dùn) 平仄(cè) 梵婀玲(fán) 揠苗助长(yà) C.敷衍(fū) 肄业(yì) 会稽山(kuàì) 否极泰来(pǐ) D.愀然(qiǎo) 哽咽(gěng) 潭柘寺(zhè) 溘然长逝(hè) 2、 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嘻戏 落寞 崇山峻岭 义愤填膺 B.踯躅 蛰居 良晨美景 放浪形骸 C.戕害 喧嚣 曲水流觞 没精打采 D.弦律 掂念 夙兴夜寐 游目骋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春秋时期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战国时的周朝天子,至多只能和宋、鲁等小国的君主相提并论罢了。 C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D.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6分,每小题2分)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静,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及长,辩赡 赡:丰富 B.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 抗:抵抗 C. 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 意甚悦,固求市之。 / 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 C.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D.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吾尝终日而思矣。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 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许多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志向。 C. 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隶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投入。 D. 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3分) ⑵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2分) (3)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分) 三、现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4分)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德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再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者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 周语上》载历王时的邵公说:“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勃”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 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德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性质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补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诗歌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的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现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9.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的,而早期的歌是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 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是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早期的歌是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20分) 瓷器的意味 池莉 ①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②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及时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团,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③ 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⑤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等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⑥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得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11、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2分) 12、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3分) 13、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4分) 14、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4分) (三)、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16-17题。(5分) 【折桂令】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5、“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16、“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四、名句名篇积累(8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 (2)、 ,长路漫浩浩。 (3)、《卫风 氓》中“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两句诗刻画了一个纯真、热情的女主人公形象。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回归田园后,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诗句是: , 。 (5)、《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 五、语言文字运用(9分) 18.仿照给定的句子的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4分)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19.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3分) (1). 《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 《氓》(原作《诗经 》) 演出:高一(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氓》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50个字。(3分)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① 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② 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③ 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④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 ⑤ 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 ⑥ 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④⑥⑤③②① B. ④②⑤⑥①③ C. 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④⑥②① 六、作文(40分) 21. 生活中的声音是多样的,有乐音,有噪音;有美的,有丑的……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关怀,是美的;自然的音籁,丝竹的旋律,歌手的演唱,也是美的…… 请以“最美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 塔山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补练题 答题卷 客观题答题卡 (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9 10 20 得分 答案 主观题答题卡 二、 8、(7分)①(3分) ② (2分) ③(2分) 三、(二)(13分) 11、(2分) 1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 ______________ 14、(4分) (三)(5分)15、(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分) 四、(8分) 17.(1)、长太息以掩涕兮, 。 (2)、 ,长路漫浩浩。 (3)、《卫风 氓》中“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两句诗刻画了一个纯真、热情的女主人公形象。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回归田园后,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诗句是: , 。 (5)、《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 五、(共7分) 19(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0、(3分) 六、作文(40分) 高一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补练考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9 10 答案 C C B C B D D D C 主观题答题卡 二、(19分)。 8、(7分)①王羲之很喜欢服丹食药,颐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到浙江,便产生了终生住在这里的念头。 ②如果有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③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三、(35分) (一)(9分)11、(3分)答:答案:诗诗西周礼乐政治活动的产物,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可以补察时政,另一方面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是国家政治医师形态的工具. (二)(20分) 12、(4分)物质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13、(6分)(1)、从陶器到瓷器 (2)、从实用到艺术 (3)、从粗陋到精致 14、(6分) (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 (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15、(4分)分析①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②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2)评价 略 (三)(6分)16(2分)借代、反问。17、(4分)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四、17 (8分)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 2、 ,长路漫浩浩。 3、《卫风 氓》中“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两句诗刻画了一个纯真、热情的女主人公形象。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回归田园后,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诗句是: 户庭无尘杂 , 虚室有余闲 。 5、《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6、杜甫《蜀相》一诗中表达诗人对诸葛亮之死深感惋惜的两句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五、(7分) 18(4分)水是生命的源泉,让他滋润世间万物。鸟是人类伙伴,让它自由飞翔蓝天。 19、(6分)只要结合教材内容,从人物相似或相反处等方面寻找结合点,自圆其说,都可以。但要有文采。 20、(4分)D 六、作文(40分)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既有很强的限制性,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的题目。说它具有很强的限制性,在于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我们不需要自己取题目,体裁也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字数不能少于800字,在文章中我们只能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这声音是最美的。说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于“最美的声音是什么”,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我们自己感觉最美的声音都可以写。 最美的声音是什么?相信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最美的声音”是颤动着我们心弦的声音,是美好的、积极的、感人的声音,是一种用心才能听明白的最美妙的声音。“最美的声音”既可以是我们所听过的淙淙流水的声音、鸟儿悦耳动听的歌声、风铃悦耳的声响,也可以是蕴含着生命的呼唤的新生婴儿的啼哭声,可以是我受到伤害时,父母关爱、朋友关心的话语,可以是我获得成功时,朋友给我的鼓励、老师给我的赞许、父母给我的夸奖,还可以是保护世界环境的声音,呼唤世界和平的呐喊„„ 例文 最美的声音 依稀记得四年前的那个暑假,天气特别闷热,便整天呆在家里看电视,可这也不是什么美差,因为耳边时刻都会响起母亲的唠叨声,不是嫌我这儿不好,就是嫌我那儿做的不对,真是烦透了。远在北京的妹妹也放假了,一个劲儿地打电话催我过去陪她玩,恰巧舅舅也要去北京,于是我便决定和舅舅同行。其实当时决定去不为别的,就为躲开母亲的唠叨声。 母亲去车站送我,一路上她还是唠唠叨叨个没完:“邻居阿姨家的电话号码我怕你记不住,给你写在纸上放在那个蓝色的包里了(当时我家里还没有安装电话),到了你阿姨家,别忘了打电话报个平安,注意身体……” 就在火车启动的那一刹那,母亲还在火车的窗边嘱咐着,火车越来越快,母亲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最后消失了。不知为什么,就在那一刻,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第二天早晨8点多,我和舅舅就到了北京。姨夫和姨妈要去上班,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家里的东西任我俩玩,电视几十个频道任我俩选,真是痛快。晚上姨妈让我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我拨通了邻居阿姨家的电话,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电话刚刚响了一下,那边就传来了母亲熟悉的声音。听出是我的声音后,母亲便又唠唠叨叨地问个没完,“吃的好吗?”“玩得好吗?”“北京天气热吗?”……刚刚清静了一天,耳旁又传来了唠叨声,当时不懂事的我只是随便应付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刚开始的几天还好,除了看电视,妹妹还领我四处逛逛。可渐渐的,我对北京的新鲜感和好奇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想妈妈,甚至是她的唠叨声。洗衣服时洗了好几次都洗不干净,如果是在家,母亲定会嘱咐我多放点洗衣粉,多搓几下;如果是在家,出门前母亲定会嘱咐我骑车要小心,别太快,拐弯时看着点儿车;如果是在家,睡觉前母亲定会嘱咐我盖上毛巾被,小心着凉;如果是在家,吃饭时母亲定会唠叨着不让我看电视,等吃完了再看,不然对身体不好;如果是在家……可现在听母亲的唠叨声都成了一种最大的奢侈。我多么想打电话给母亲,可我又不好意思麻烦邻居阿姨,再说打长途也挺贵的。直到有一天晚上,姨妈家的电话铃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当姨妈把电话递给我的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因为这电话我已盼了好几天了,它响得太迟了。电话的那头照旧传来了母亲的唠叨声:“习惯吗?”“玩得高兴吗”……但与上次不同的是,我感觉这声音是那样的亲切,仿佛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电话那边又传来了母亲的声音:“玮玮,没事儿,这是公用电话,有什么话就痛快地说吧!”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不敢说话,因为我怕母亲听出我哭了会难过的。最后母亲只说了一句话:“要是住不惯,就回来吧!”我知道母亲也想我了。尽管姨妈和妹妹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我还是在接到母亲电话的第二天下午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就在那个暑假,我懂得了什么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它不是你崇拜的偶像的歌声,也不是你所喜欢的乐器声,而是母亲的唠叨声。其实这种声音时时刻刻都包围着我们,但千万不要抱怨,也不要厌烦,听到它,应该感到幸福,因为它告诉你有一个人在时时刻刻地关心着你,爱着你。 【评点】 文章构思精巧,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记叙自己一次远离家庭、远离母亲的经历,体会到日常不经意的甚至厌烦的唠叨声其实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文章材料真实,叙事具体,心理活动真实,感情真挚动人,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最美的声音 世界之大,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演奏厅里的小提琴声,红馆里美妙的歌声,大会堂各界高层人士的演讲声„„这些声音都是我所期待的。可是,在我心中最美的声音只有一种——“叮咚”的铁锤声。 我爸爸是名铁匠。只要他一工作,铁锤声便叮咚响起。曾经它是我心中的耻辱,而现在,它是我心中的最爱。 铁锤声听多了便会厌烦。爸爸是铁匠,这是我不愿向任何人提及的事情,那是最无奈的事,那是最低等的职业,而我又的的确确是靠爸爸打铁挣钱来养活的,我很苦恼。 小学时,一到家就听到这种声音,我很愤怒:一想到自己的爸爸竟是个铁匠,这让我觉得在任何人面前都抬不起头,那铁锤的声音就像千万人在一齐嘲笑我。我看不起他,当爸爸数着赚了多少钱,有多少人订了货时,我瞟了一眼,哼,那又怎么样。 为什么爸爸是铁匠?如果是有知识的人该多好,至少可以辅导我的学习。可是叮咚的铁锤声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 到了初中,我离开了小镇,来到县城读书。我逃开了铁锤的声音,我解放了,但心中似乎有一个极小的声音在召唤我。放假了,刚到家妈妈就要我去叫爸爸吃饭。来到铁匠铺,我又听到了铁锤声。现在,我对它已毫无感觉了。我走近了,看见爸爸在火炉里烧铁,接着便高高地抡起铁锤,然后重重地打下来,发出“咚——”的一声。“叮咚”这声音怎么显得那么清脆、那么有规律了?爸爸全身湿透了,豆粒大的汗珠滚落下来。他躬着腰专心地锤打着。我站了很久,细细聆听着这铁锤声,此刻我觉得它胜似流行歌曲。我正低着头想着,爸爸突然站到我面前:“你回来了。”“嗯,吃饭了。”“哦。”爸爸笑着答道。他把手洗干净。我蓦地发现,爸爸手臂上凹凹凸凸的,有血坑,有血泡。我忍不住鼻子酸了,眼泪滑下来,我赶紧身拭去。我怕爸爸看到,先走了。 那铁锤的声音还在响起,叮咚叮咚,那声音真的很美,它敲进了我的心里。泪珠在眼眶里,热热的,是忏悔,更多的是感动。 此时此刻,铁锤的声音一定还在响起,我似乎看到爸爸躬着的身子,不时地咳嗽。铁屑,你别溅在爸爸的手上!铁锤声,你停一停,让爸爸休息一下吧! “叮咚”的铁锤声就这样伴着我成长。现在我们的距离更远了,但它早已融入我的身体,融进我的心田。无论何时何地,它都会越过高山,趟过长河,与我相聚。因为那是一个父亲爱的使者。我要大声说:我是一个铁匠的女儿。 我是和着铁锤声成长的。铁锤声在我心中经久不息,那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评点} 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记叙文。文章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前后呼应,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文章真实记录了我成长过程中的几个阶段对“叮咚”的铁锤声的认识,深刻地反映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反映了我成长的思想动态。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