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庄河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民族,文化内核越强大,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就越强,文化内核如果削弱甚至消逝了,这个民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甚至走向消亡。‎ 认识多元文化,前提是肯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一讲到传统文化,马上就会有人说,现在的时代提倡多元文化,各种文化都应该成为我们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这个认识其实似是而非。所谓“多元文化”是指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源自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文化。每一个文明都享有平等的尊严,每一个民族都有可以用来参与人类文明交流的文化支柱,这是我们要清醒认识的。‎ 在殖民主义时代,西方人制造了“西方文明中心论”,企图摧毁异质文明的文化自尊。当今,某些西方势力继续鼓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声称唯独西方文明具有普世价值,对其他文明则采取抑制、消解、淹没等。‎ 探讨多元文化,需要抱这样一种态度:其他文化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借鉴、吸收,但这里面一定有主次、有轻重。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更为频繁,但本位文化依然是民族存亡之根。在国家利益还将长期存在的时代,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尤其要加强,我们要特别警惕:有些人用“多元文化”打压本位文化,使本位文化逐渐被消解。‎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的同时存在让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完善与补充本位文化。但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位文化的存在,如果自已都失落了,又用什么去交流?如果交流的目的只是把对方作为镜子来置换自己,那就无异于文化自杀。‎ 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冲击了很多国家的电影市场。在法国人看来,电影不是单纯的商品,它同样包含价值观,并且负载着很复杂的文化内涵。为了保护本土的电影市场,法国曾与美国在电影市场问题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坚定地捍卫法国文化。200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人文发展报告》指出:“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必须扶持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让他们与外国文化并驾齐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法国和加拿大联合提议,就文化多样性起草一个国际公约,得到了60多个会员国的支持。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民族文化不仅事关民族存亡,而且事关民族兴衰,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摘编自2017年《人民教育》第19期彭林《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民族的凝聚力跟文化的内核有关,民族文化事关民族存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核就可能走向消亡。‎ B. 人类文明起源是多元的,多民族的世界必然存在多元文化,作者赞同文化多元性,认为各种文化都应该成为我们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C. 国家利益长期存在,我们更要加强民族文化的综合性。对于多元文化,我们可以去学习并吸收,但不能全盘吸收。‎ D. 至今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的,是因为本位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它的存在又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导致多元文明之间不能互相交流学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多元文化和民族本位文化立论,重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对民族命运的影响,论述了文化交流应该坚持本位文化的论题。‎ B. 文章通过剖析某些西方势力鼓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本质,论证了他们是真正反对文化多元化这一观点,警醒人们正确认识多元文化。‎ C. 文章第六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论述了本位文化是文化交流的基础这一观点。‎ D. 文章首先提出观点,然后逐层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虽然文章涉及多方面内容,但围绕中心论题做到了结构紧凑,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元文化的交流可以完善、补充本位文化,但不是为了置换本位文化。要维护国家利益,更要加强发展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B. 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多民族的世界,存在多元文化、多元文明,每一个民族,不管大小,都是平等的,每一个文明也应享有平等的尊严。‎ C. 每一个民族都有可以用来参与人类文明交流的文化支柱,西方文明同样有他们的价值,对唯独他们具有的普世价值,我们应当去了解、借鉴、吸收。‎ D. 当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保护民族文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了当今文化传播失去了平衡的现象,提出应该扶持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结合文本第二节内容“在我看来,这个认识其实似是而非”分析可知,作者不赞同这种观点;C项,结合文本内容“认识多元文化,前提是肯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一讲到传统文化,马上就会有人说,现在的时代提倡多元文化,各种文化都应该成为我们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分析可知,“综合性”不对,应该是“主体性”;D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的同时存在让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完善与补充本位文化。但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位文化的存在”分析可知,因果关系于文无据。‎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C项,结合文本第六节内容分析,美国、法国的行为不构成对比,没有对比论证。‎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C项,结合文本内容“某些西方势力继续鼓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需要抱这样一种态度:其他文化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借鉴、吸收”分析可知,并不是只有西方文明有普世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秃子光 张灏 他生来长得丑,蒜鼻豁嘴,头上长瘌子,蓄不了发,人送浑号“秃子光”。他不仅长相不入眼,且生性顽劣,干的都是上房揭瓦、下田摸瓜的事,父母头疼,乡邻嫌恶。‎ 他家紧挨着镇上的码头。大富水虽算不上气势磅礴,但来往船只颇为频繁,河面上的景象也显出几分壮观。十三岁那年,有两只大船停靠在码头。船看上去很普通,但围观议论的人不少。因为船上有人在咿咿呀呀吊着嗓子。这是往县城去的戏班。停靠半日,戏班的船往县城方向去了。‎ 戏班的船还没从眼前完全消失,他就跑回家,把锅里几个炕馍全部打了包,又去菜园扯了几个黄瓜,摸了烧饼摊上的几个烧饼。卖烧饼的转身发现是他,也不追赶,只骂了一声“秃儿子”。他身无分文,搭不上便船,硬是沿着大富水走了一整天,走到了县城。‎ 戏班是县城首富请来为老母祝寿的,连唱七天,他便连看了七天。戏看完了,脸也饿绿了。看着戏班打点行装,他魂不附体。等到戏班离开县城的时候,他托人给父母捎信,从今以后他是戏班的人。‎ 十年之后,有一个青年找到汉口福兴戏班。他站立堂前,向班主自报家门,请求搭班入行。他的一番话引得戏班几个人掩嘴偷笑。班主仔细瞧他,秃头,蒜鼻,豁嘴,如此模样,莫说上台,假使真能唱戏,扮个丑角倒罢了,怎么可能担小生?班主只字未言,兀自捧起茶杯,低下头吹了吹浮在面上的茶叶,声音很响地啜了一口茶。‎ 堂前之人正是秃子光。见班主摆出送客的姿态,他竟然没有半分张惶。他将肩上的包袱取下来放到地上,然后向班主恭恭敬敬抱拳作揖道:“献丑了。”当场来了《凤仪亭》中的两段。先是吕布与王允对饮,再是吕布与貂婵调情,活脱脱一个骄横好色的匹夫莽汉。唱罢,班主不错眼珠地盯着他看,早忘了一杯茶一直端在唇边,已有半柱香的工夫。堂上其他几个人突然齐声叫了一声“好”。‎ 接下来的一个月,福兴戏班每天都挂他的“旗”。《柜中缘》、《白蛇传》、《长坂坡》,水袖功、扇子功、翎子功。秃子光在台上唱腔圆润,韵味超群,行似秋风落叶,站如玉树婷婷,武戏的身段和表演更是令人叫绝。秃子光声名鹊起。汉口报界评论他与京城杨小楼好有一比。‎ 一些新秀慕名而来,拜秃子光为师。他最满意的弟子是花云桥和白牡丹。当花云桥和白牡丹在汉口唱出名头后,秃子光渐渐淡出舞台,深居简出。‎ ‎1938年,日寇的铁蹄践踏了汉口。汉口一夜之间,好像汹涌的潮水溃堤,人们都在逃离,脸上写着慌乱和惊骇。大多数戏园都关门歇业,只有极少数在夜晚来临时,依然醉生梦死。‎ 一天,白牡丹到秃子光住所向师傅辞行。她和戏剧社的十几个年轻艺人决定离开汉口。她说,日本人刚刚在南京屠城,我们怎能坐以待毙?我们坚决不为日本人唱戏,我们要一路宣传抗日,走到重庆去。秃子光问及花云桥,他知道白牡丹正与花云桥相恋。白牡丹怅然道:“人各有志,从此天各一方,永不相见。”‎ 汉口的冬天,虽不是滴水成冰,但也是一种慢慢渗透到骨子里的冷,十指外露,不知不觉会冻得关节僵硬不能弯曲。久未露面的秃子光忽然夜访花云桥。花云桥赶紧为老师请茶让座。秃子光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壶酒道:“天寒地冻,还是喝酒暖暖身子吧。很久没见了,今天陪师傅喝一杯,如何?”花云桥恭敬从命。‎ 三杯酒入肚,秃子光问:“你随我学戏有七八年了吧?”‎ ‎“感谢师傅教诲,从十六岁开始,整整八年零九个月。”‎ ‎“你记得倒清楚。弟子当中,你悟性最好,白牡丹最能吃苦。师傅有一个心愿未了,指望有一天喝你们俩的喜酒。”‎ 花云桥脸色黯然。“让师傅您老失望了。活在乱世,只能苟且。怎奈她过于倔强,我实难留住她。”‎ ‎“我懂了。来,喝干这最后一杯吧。时间到了,该走了。”‎ 翌日,秃子光离开了汉口,从人们视线里彻底消失。连白牡丹也没有见到过师傅。花云桥再也没有走上戏台,听说一夜之间嗓子哑了。‎ 抗战胜利后,听说有人在五台山见到一位老僧人,蒜鼻,豁嘴,仿似曾经红极一时的汉剧名伶秃子光。‎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富水、汉口、汉剧、福兴戏班、日军侵华等既给小说增添了浓郁的地域色彩,也表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关于汉口的冬天的几句景物描写,简练而生动,渲染了寒冷的气氛,同时暗示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 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面对毛遂自荐的秃子光,班主一言不发,排起茶杯、吹茶叶大声地喝茶等一连串的动作,让读者感觉到其内心的不屑。同时为下文”早忘了一杯茶一直端在唇边,已有半炷香的工夫”作铺垫。‎ C.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秃子光对得意门生花云桥说的”时间到了,该走了”这几句一语双关。可以断定是秃子光毒哑了汉奸花云桥。‎ D. 小说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秃子光的不堪,后来写他成了汉剧名铃,并且在民族大义面前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气节。最后秃子光出家是因为得意门生花云桥蜕变为汉奸,让他觉得红尘俗世无可依恋。‎ ‎5. 小说着力塑造了一个旧时代的汉剧名伶的形象。请概括这一形象的特征。‎ ‎6. 对比手法是小说的一大亮点,请你分析文中的对比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答案】4. D 5. ①容貌丑陋,少年时顽劣不堪,令人嫌恶。上房揭瓦,偷鸡摸狗。‎ ‎②醉心汉剧表演,有毅力,肯下苦功夫。十年时间学成归来。‎ ‎③乐于提携后生,认真授徒,且培养出了白牡丹和花云桥这样的优秀接班人。‎ ‎④有气节有血性有尊严,在民族大义面前立场坚定。毒哑了汉 奸徒弟花云桥。‎ ‎⑤淡泊名利,超然物外。徒弟可以独当一面时,自己就退隐幕后,抗战结束后皈依佛门。 ‎ ‎6. ①秃子光前后性格和形象特征的对比。年少时的恶劣行径,迷上唱戏后的执着,后来成为汉剧名伶、收徒、出家,最终成为世外高人,秃子光人生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之前的阶段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人物成长进步的过程,年少时的不堪,反衬了日后的成熟和德高望重。‎ ‎②秃子光丑陋外表和高超纯熟的表演形成对比。外表丑陋,似乎 只能演丑角,却能凭借精湛的表演和唱腔担纲小生的重任,本尊和角色的反差更加突出了秃子光高超的表演水平。‎ ‎③班主及众人前后反应的对比。秃子光唱《凤仪亭》之前,班主和众人对他不屑一顾;唱完以后,深深被其折 服。侧面烘托了秃子光高超的表演水平,也写出了班主和众人以貌取人的肤浅。‎ ‎④白牡丹和花云桥的对比。白牡丹悟性不如花云桥,却能勤 学苦练,她有气节,有尊严,勇敢投入革命;花云桥悟性极高,有表演天赋,却在民族大气面前变节,成为汉奸。说明真正的艺术家不能只有艺术水平,更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D项,‎ 秃子光出家不仅仅是因为得意门生花云桥蜕变为汉奸,盛极一时的汉剧名伶,孑然一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岁月,对红尘俗世已经看淡,最终在佛门清净处找到了精神皈依。‎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题干问“小说着力塑造了一个旧时代的汉剧名伶的形象。请概括这一形象的特征。”要求“请概括这一形象的特征”,这就表明要求只需要概括形象要点就可以了。从作者客观叙述可以得出第一点:①容貌丑陋,少年时顽劣不堪,令人嫌恶。上房揭瓦,偷鸡摸狗。从离家出走到学艺归来的情节可以概括第二点:②醉心汉剧表演,有毅力,肯下苦功夫。十年时间学成归来。从培养白牡丹和花云桥两个弟子的情节可以概括第三点:③乐于提携后生,认真授徒,且培养出了白牡丹和花云桥这样的优秀接班人。从找花云桥喝酒的情节和花云桥的第二天哑了的结局可以概括:④有气节有血性有尊严,在民族大义面前立场坚定。毒哑了汉奸徒弟花云桥。从“花云桥和白牡丹在汉口唱出名头后,秃子光渐渐淡出舞台,深居简出”和抗战结束后皈依佛门可以概括⑤淡泊名利,超然物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方法归纳:①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②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次要人物和物象衬托)③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④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首先,要审题明确对比手法是搜索对象,第二是分析对比这一技巧的效果:为了更鲜明地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了这个方向就先分角度找对比,不可只局限于主人公,还有其他人物,并且要横向纵向对比都找全,这样不容易失分。所以,纵向对比:秃子光前后性格和形象特征的对比。效果:突出他的成长与蜕变。班主及众人前后反应的对比。效果:侧面烘托了秃子光高超的表演水平,也写出了班主和众人以貌取人的肤浅。横向对比:秃子光丑陋外表和高超纯熟的表演形成对比。效果:人丑技高的反差反差更加突出了秃子光高超的表演水平。白牡丹和花云桥的对比。效果:两个弟子一正一邪,说明真正的艺术家要德艺双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的历史高度。2015年3月,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主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摘编自新华社2015年06月27日《推动”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人民网《一张图告诉你什么是”一带一路”》)‎ 材料三:‎ 习近平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井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穗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提出以下五点意见:第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第二,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柴之路。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第三,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开放的合作平台,平等互利是它的首要原则,不会有一个国家会因为“被迫而进入这个合作体系。“一带一路”欢迎沿线所有国家加入。第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第五,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摘编自新华社2017年0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四:‎ ‎60多年前的“马歇尔计划因当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将军首先提出而得名,其官方名称是欧洲复兴计划”。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在1948年4月至1951年底执行期间,美国为战后的西欧国家提供了包括金融、食品、技术、设备、原材料等多种形式,合计130多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对帮助西欧国家迅速重建恢复经济,对美国迅速转移过剩的产能、开拓新的市场、刺激出口、确立美元的全球性货币霸主地位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参与方及关系方面,“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由美国单独出资或输出产能,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平等的关系上,受援国处于接受与附属地位,东欧社会主又国家被排除在外。这保障了“马歇尔计划的执行效果和主导国的利益。在最终目的方面,“马歇尔计划名义上是帮功欧洲重建经济,但其战略指向很明确,那就是将西欧纳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使之成为其在欧洲的主要附庸,以巩固自牙全球霸主地位。正如马歇尔所说,该计划的根本目的是要“提供一个自由制度得以存在的政治社会坏境”。“马歇尔计划影响了不少人的思维方式:大国发起的经济援助或者战略合作都是单向推行其全球意志和价值的工具。‎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5年03月03日《一带一路"与“马歌尔计划迥异》)‎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中国政府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其主要日的是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使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B. 根据材料二,我们能够了解到——带一路建设规划:分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主要有三条经济走廊。‎ C. 根据材料二可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D.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提出的五条路中,和平、繁荣和开放之路最为重要。‎ E.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国家能够迅速重建,经济能够较快恢复,完全归功于马歇尔计划,并且美国也从中获益多多。‎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在参与方及关系和最终日的方面的不同。‎ ‎【答案】7. C 8. BC ‎ ‎9. ①在参与方及关系方面:“一带一路”是开放平等,“马歇尔计划"则是排外且不平等;②在最终目的方面:“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繁荣“马歇尔计划”则是美国巩固自身全球霸主地位。‎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图表显示的提供援助给“欧洲国家”不当,由材料四中“东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平等的关系上,受援国处于接受与附属地位,东欧社会主又国家被排除在外”,可知,应是提供援助给西欧国家。 ‎ ‎8. 试题分析:A项扩大范围,“使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错误,由材料一“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可知,应是“亚欧非各国”;D项,“和平、繁荣和开放之路最为重要”不当,由材料三可知,五条路应是并列关系。E项,“完全归功于"错误,材料四中的原文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9.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分别筛选出“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在参与方及关系和最终目的方面信息,再进行比较概括即可。由材料三可知,“一带一路”“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由材料四可知,在参与方及关系方面,“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平等的关系上”“东欧社会主又国家被排除在外”;在最终目的方面,“马歇尔计划”战略指向很明确“巩固自身全球霸主地位”。考生把这些信息归纳整理即可得到本题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铁哥,姓伽乃氏,迦叶弥儿人。性颖悟,不为嬉戏。从那摩入见,帝问谁氏子,对曰:“兄斡脱赤子也。”帝方食鸡,辍以赐铁哥。铁哥捧而不食,帝问之,对曰:“将以遗母。”帝奇之,加赐一鸡。世祖即位,幸香山永安寺,见书畏吾字于壁,问谁所书,僧对曰:“国师兄子铁哥书也。”帝召见,爱其容仪秀丽,语音清亮,命隶丞相孛罗备宿卫。先是,世祖事宪宗甚亲爱,后以谗稍疏,国师导世祖宜加敬慎,遂友爱如初。至是,帝将用铁哥,曰:“吾以酬国师也。”于是铁哥年十七,诏择贵家女妻之,辞曰:“臣母汉人,每欲求汉人女为妇,臣不敢伤母心。”乃为娶冉氏女。‎ 二十四年,从征乃颜,至撒儿都之地,叛王塔不台率兵奄至。铁哥奏曰:“昔李广一将耳,尚能以疑退敌,况陛下万乘之威乎!今彼众我寡,不得地利,当设疑以退之。”于是帝张曲盖,据胡床,铁哥从容进酒。塔不台按兵觇伺,惧有伏,遂引去。‎ 成宗即位,以铁哥先朝旧臣,赐银一千两、钞十万贯。他日,又赐以玛瑙碗,谓铁哥曰:“此器先皇所用,朕今赐卿,以卿久侍先皇故也。”大德元年,加光禄大夫。三年,乞解机务,从之。仍授平章政事、议中书省事。平滦大水,铁哥奏曰:“散财聚民,古之道也。今平滦水灾,不加赈恤,民不聊生矣!”从之。十年,丁母忧,诏夺情起复。辽王脱脱入朝,从者执兵入大明宫,铁哥劾止之,王惧谢。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武宗即位,赐金一百两,加金紫光禄大夫,遥授中书右丞相。有诉宁远王阔阔出有逆谋者,命诛之。铁哥知其诬,廷辨之,由是得释,徙高丽。‎ 仁宗皇庆二年薨,赐赙礼加厚,敕有司治丧事,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秦国公,谥忠穆。‎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 B. 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 C. 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 D. 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从北齐时代法常开始。‎ B. 夺情起复,又称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C.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D. 敕有司,敕,有法定约束力的政府措施或皇帝命令;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铁哥侍奉母亲讲孝心。太宗赐鸡给他吃,他却要拿回去给母亲吃;帝王下诏让他娶贵家女为妻,他却以母亲希望他娶汉人女为妻为由拒绝。‎ B. 铁哥随王出征有谋略。他随王征讨乃颜,与叛王塔不台的军队突然遭遇,他建议帝王布下疑兵之阵,塔不台担心有埋伏,于是带领军队离开。‎ C. 铁哥为臣聪明有智慧。成帝即位后,赐给铁哥丰厚的财物并进爵,表示因为他是旧臣,铁哥明白成帝想他辞官,于是主动辞去“机务”之职。‎ D. 铁哥为官宽厚有担当。平滦水灾时,他上奏散财赈济灾民;阔阔出被诬陷谋反时,他极力争辩,使得阔阔出得以释放,迁移到高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世祖事宪宗甚亲爱,后以谗稍疏,国师导世祖宜加敬慎,遂友爱如初。‎ ‎(2)昔李广一将耳,尚能以疑退敌,况陛下万乘之威乎!‎ ‎【答案】10. B 11. C 12. C ‎ ‎13. (1)在这之前,世祖侍奉宪宗很是亲密友爱,后来因为谗言而稍稍疏远,国师劝导世祖应该更加恭敬谨慎,于是他们又像当初那样亲密友爱。‎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饥民”“铁哥”“帝”均作后句主语,前面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皇帝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中的“皇帝”错,应是“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铁哥明白成帝想他辞官”于文无据。‎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事:侍奉;敬慎:恭敬谨慎;导:劝导;遂:于是;尚:尚且;耳:罢了。‎ 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唐诗,完成小题。‎ 龙阳县歌①‎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②,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微服巡察龙阳县后所作。②篱落:篱笆。‎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县衙门前的祥和场景,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 B. 第三四句重在展现主人的热情好客,所以用孩子围观与黄犬怒吠来反衬。‎ C. 龙阳县河滩一带地势平旷,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县衙很少有官吏出入。‎ D. 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写斜阳静静地照在县鼓上,表现了作者的意兴阑珊。‎ E. 全诗叙写作者微服巡察的所见所闻,写景叙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15.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BD 15. ①用鹧鸪绕篱与橘柚垂芳,描摹龙阳当地充满生机而又美丽的乡村风貌;②动静结合(或:“绕”和“照”两字精炼传神),表现了百姓生活的安宁祥和;③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B项,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孩子围观、黄犬怒吠并非形成反衬。“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意思是说主人引领客人登上大堤,孩子们踊跃着围观,黄犬欢逐。描写了一个融洽欢乐祥和的场面。D项,“表现了作者的意兴阑珊”分析不正确,末句并未表现“意兴阑珊”。“寂历斜阳照县鼓”意思是说寂静冷清的斜阳照耀着县衙门中的悬挂着的鼓,表明民风淳朴,县令少有狱案可断,县衙虽有悬鼓,然而百姓亦无冤情可诉。‎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BC三项考查诗句的内容,D项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E项是对整首诗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15.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类题目的一般答题步骤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意思是鹧鸪围绕篱笆边飞边鸣叫,橘柚在门窗之前留下芳香。这两句诗描写的是龙阳县的风光,反映出当地充满生机的乡村风貌。从写法上来看,“鹧鸪惊鸣”“绕篱落”都是动景,“橘柚垂芳”则是静景,上下句动静结合,反映出百姓安宁祥和的生活状态。从合诗来看,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16.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直接描绘了赤壁的壮美景象,为秀丽无比的江山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后引起了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 ‎(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乱石穿空 (2). 惊涛拍岸 (3). 卷起千堆雪 (4). (2)覆压三百余里, (5). 隔离天日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岸”“卷”“覆”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勠力同心,真干实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②当年他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哭着抱住他的腿不让他走,儿女情长,令他心如刀割,但为了事业,他咬咬牙,还是毅然登上西去的列车。‎ ‎③支教老师梁俊和山区孩子们演唱的《苔》,质朴无华,却如天籁:他们让观众用“歌的形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 ‎④林教授讲课时,喜欢从现实生活具体案例中寻找切入点,呈现事实真相:然后避实就虚,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寻求规律,直指本质。‎ ‎⑤美国出现贸易逆弟的根源是其国内经济失衡,不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不增加居民储蓄,单靠保护主义来解决问题,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⑥画家借李白的形象抒发胸悲,以笔墨挥洒豪情,飘逸飞动的墨线与李白浪漫清俊的诗章并驾齐驱,将诗仙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句中的成语“勠力同心”(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写法为“勠力同心”,此前的版本写法为“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使用恰当。第句的成语“儿女情长”,比喻男女之间或家人之间的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这里的“儿女”是“男女”之意,在这里被误用了。第句的成语“无与伦比”,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伦:类、同辈。符合语境,使用正确。第句中的成语是“避实就虚”,意思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句中指从实践转到理论,“实”与“虚”所指代的与成语意义内容全然不同。使用错误。第句中的成语“缘木求鱼”,意思是意为爬到树上去找鱼。借以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符合语境。第句中的成语“并驾齐驱”,意为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借以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句中的“墨线”和“诗章”,是风格上的相通,而非实力上的相近。使用错误。‎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目前,绿皮火车尽管速度不快,设施陈旧,但安全方便,票价低廉,依然受到很多偏远地区外出的农民工和群众欢迎。‎ B. 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中,机器人与演员之间进行的频繁穿梭互动,要求机器人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动作同应,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 C. 基茨比厄尔这个拗口的名字,在中国的知名度井不高,在欧洲却是如雷贯耳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滑雪场。‎ D. 写作《刺杀骑士团长》期间,村上春树在安徒生文学奖颁奖仪式上发表演说。主张人和国家都要学会与黑暗的过去共存,而不能篡改历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项,不合逻辑,“农民工”和“群众”含义交叉,可删去“农民工和”。B项,语序不当,“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动作回应”和“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语序颠倒。C项,搭配不当,“名字”是“地方”搭配不当(或成分赘余,“的地方”赘余)。故选D。‎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杨老师送我们到门口,说:“谢谢你们前来看我,我就此留步不再远送了,天黑路滑,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B. 五一节这天,朋友小李的书店终于开张了,我们一帮好朋友赏光去他店里,送上一个花篮并表示祝贺。‎ C. 张教授不仅博览群书,还阅历丰富,对国内外的大事小情都有独到见解,对于他的拙见,学生们无不认同。‎ D. 王馆长对志愿者们说:“感谢你们鼎力相助,不然,这么多图书和杂志,我们几个人不知何时才能整理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或不要再送;B项,“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授受自己的邀请;C项“拙见”,谦辞,称自己的见解。‎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餐饮外卖”也悄然兴起。“餐饮外卖”具有种类多样、点餐快捷、结算方便等很多优点,然而,①______________:市场监管薄弱,以监管部门人手不足最为明显;②________________,大量包装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就是其中一个问题。因此,③_______________,就必须做好兴利除弊工作。‎ ‎【答案】 (1). ①餐饮外卖也存在很多问题 (2). ②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3). ③要想让外卖行业健康发展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羽毛球运动是普及率比较高的一种体育运动,打羽毛球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坚持打球的人每天都有1小时候左右的时间眼睛直视远方,这样眼睛就不会近视。正确的打球姿势要求背部挺直放松,长期坚持会彻底消除颈椎及肩部的不适。坚持打球会让你的血液质量好于所有人,可改善新陈代谢,减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①坚持打球的人的眼睛也可能近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长期坚持打球未必会使颈椎及肩部的不适彻底消除。 (2). ③坚持打球能改善你的血液质量,但不会好于所有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目要求参照①“坚持打球的人的眼睛也可能近视”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既然是推断问题,就是推断不合理之处,做题时就要注意文段中推理之处。要特别注意文段中表述过于绝对化的句子,如“坚持打球的人每天都有1小时候左右的时间眼睛直视远方,这样眼睛就不会近视”,以及“正确的打球姿势要求背部挺直放松,长期坚持会彻底消除颈椎及肩部的不适”“坚持打球会让你的血液质量好于所有人,可改善新陈代谢,减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要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7月11日,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岁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有一个名叫袁媛的7岁小女孩,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在浴室的危急时刻,她处乱不惊,果断打开浴室门,借助农架捅开高高的窗户,迅速关上煤气,跑到客厅拨打了110、120求救电话,简洁准确地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从而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媛也因此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 对“中国骄做”,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 在公安部、团中央等六部委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骄傲”评选活动中,9位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赢得“中国骄傲”称号,他们用责任、勇气、智慧和爱心诠释了生命的无畏与精彩。这场没有任何商业色彩的公益推选活动感动了全国亿万民众。‎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这种可歌可泣的人物,但将这样崇高的荣誉授予平民英雄尚不多见。在他们当中,有十岁孩童和耄耋老人,有普通民众、乡村干部和部队官兵。这些人如此的平凡,以至于从我们身边经过都不会引起注意,但他们却凭借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救死扶伤,用义举乃至生命照亮了震撼心灵的瞬间。英雄让人们为之骄傲,平凡彰显了伟大的价值。所以,他们成了“中国骄傲”。 ‎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从来没有中断过英雄辈出的记录。一说起英雄人物,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很多光辉的形象。但在现今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下,那种时代催生的英雄毕竟是少数。正鉴于此,我们呼唤平民英雄,因为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主角。只有越来越多的平民成为“中国骄傲”,我们的民族才能越来越成为“世界骄傲”。可以说,这次评选平民英雄的活动,其积极意义大于活动本身,也更值得我们赞许和推崇。 ‎ 战争年代固然需要英雄,和平建设同样呼唤英雄。因为多一个英雄,我们的生命就多一分尊严与安全,我们的社会就多一分和谐与安宁。但在时下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里,英雄的名字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不再光芒四射。在正义良知遭到践踏,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有的人明哲保身,有的人袖手旁观,有的人临危而退。因此,我们要寻找英雄,崇拜英雄,学习英雄,感恩英雄,让更多英雄的行为成为人们自然而本能的善举。 ‎ 不可否认,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时机,但我们决不能丧失成为英雄的动机。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都难免遭遇各种天灾人祸。是谁凭借强烈的责任和爱心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是谁凭借超人的勇气和智慧使您化险为夷?他们正是当今社会最需要也最为缺失的“英雄”。由此可见,英雄并非遥不可及,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 ‎ 崇拜英雄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这首歌曾经让许多人为之动容,它寻找着一种永不流逝的英雄精神,颂唱着平民英雄感天动地的光辉。但愿这些平民英雄的事迹真正感动社会,也希望社会能够记住这些平凡的英雄,使其成为广大民众心中永远的骄傲!同时,我们期待通过这种评选,找回一种温暖人心的情感,找回一种无私无畏的人格,找回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篇关注时事的关于中国骄傲,洋溢着民族自信、爱国情怀。没有人是社会的旁观者,不凡的人生、平凡的生命都可以成为英雄,成为中国骄傲。这应该是今天中国社会形象中最宝贵的新符号,我们呼唤每个公民都能尽一己之力服务社会,展现出人性良知、社会责任和高贵精神。‎ 点睛:既然本题是一篇关注现实的评论性的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就得关注身边事情,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结合现实和实际生活,把握材料的同时也要拓宽对材料的理解,这样才能使作文有深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