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7/34/91051adad4182c105fc1b77972a34241/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7/34/91051adad4182c105fc1b77972a34241/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7/34/91051adad4182c105fc1b77972a34241/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新闻教案(全国)2
2018届一轮复习 新闻 教案(全国) 2016年考纲出现的新闻材料,对比较思维考查非常明显,对新闻比较中的异同点和侧重点的把握是新闻阅读考查的重点。 分析新闻材料的异同点 明常识 新闻材料的表达方式分为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等类别,而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以说明为主的材料信息包括:说明的对象、特征、时间、范围、数据及数据对比产生的结论。了解这些信息是比较材料异同点的前提。 定考向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6·河北石家庄二模) 材料二、四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基本看法有何共同之处? (1)题干中还有“看法”“观点”“着眼点”等字样 (2016·山西太原一模)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篇文章都对新媒体给文学带来的影响作了分析,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两则材料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2)两则材料就如何看待××所持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题干中还有“共同”“异同”等字样 熟技巧 分析新闻材料的异同点“3步走”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9日正式发布。作为一个第三方机构,此次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共回收样本约26.8万份,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及814个专业、665个职业、326个行业,这是其第六年发布就业蓝皮书。 据调查结果,本科院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学毕业半年后以98.3%的就业率高居所有主要本科专业榜首,而应用物理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垫底,为88%。 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均与2012届(分别为69%、62%)持平,均略高于2011届(分别为67%、60%)。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2013 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3%),其次为“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5%)。 调查还显示,“民营企业/个体”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4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有63%。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51%),其中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为45%,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中小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雇佣者,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提升就业的主要渠道。 此外,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3%)高于本科毕业生(1.2%)。 (《光明日报》2014年06月10日) 材料二 2013年“史上最难毕业季”已经远去,2014年“更难就业季”如期而至。近日,中华英才网发布了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该报告自2014年2月份开始样本和数据的采集,历时3个月共收集有效样本近5万份,对中国大学生择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截至2014年5月底,38.9%的受访大学生仍未有明确的就业单位。其中,从地区上看,生源地为上海、北京的大学生签约率基本在85%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24~29个百分点;而东北、华中的学生签约率全国最低,华中地区比平均水平低了约16个百分点。从专业上看,哲学、管理学、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签约率较高,理学和农学专业总体较低。 报告显示,有30.4%已签约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一线城市的单位就业,没签约的大学生也有30%打算在一线城市就业,而对参与调查的所有大学生来说,这个数字是30.3%,比2013 年的21.8%有较大比例提高。 从行业看,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次是金融业,第三是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从单位性质看,35.9%的在校大学生把国有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 不过,在工作三年以上的就业人群中,仍选择国企的比例下降为 23.91%,而愿意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则达到了 33.63%。该报告分析称,尽管国有企业在福利保障体系和职位稳定性方面依然具有优势,但随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大量新兴市场机会的出现,国企的吸引力已经开始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毕业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倾向的人占到了18.9%,接近两成,较2013年的2.21%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南方周末》2015年3月20日)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分别就2013年和2014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作了报道,概括说明这两则材料中大学生就业情况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6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先根据导语判断出每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再围绕表达方式判断每则新闻中每段的主要信息。 第二步:判断材料的主要表达方式,概括段落要点。 这两则新闻都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材料,结合这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则材料每段新闻的主要信息分别是: 1.2014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导语部分提示主要内容); 2.2011—2013年大学生就业率基本持平; 3.2011—2013年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呈平稳趋势; 4.大学毕业生选择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 5.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在民营企业; 6.2011—2013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增高。 提示:因为第4段说的是就业与专业不相关的原因,所以结合导语和表达方式,本段可以算作无效信息。 材料二每段新闻的主要信息是: 1.2014年大学生择业情况(导语部分提示主要内容); 2.截至2014年5月底,仍有近四成大学生尚未签约; 3.近三成大学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 4.大学生择业首选文体娱; 5.近三成在校生把国企作为首选; 6.工作后,大学生择业倾向民企; 7.自主创业较去年有大幅增长。 提示:因为第5段说的是在校生的情况,在校生是毕业生还未签约还是未到大四的学生尚未得知,所以结合导语和表达方式,可以算作无效信息。 第三步:通过比较,概括答案。 【答案】 相同点:①就业大学生逐渐青睐民营企业;②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增加。 不同点:材料一:①2011年至2013年大学生就业率基本持平;②2011至2013年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平稳趋势。 材料二:①截至2014年5月底,近四成大学生尚未签约;②2014年大学生择业偏好一线城市、国有企业、文体娱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