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年高考语文(2月13日-2月19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年高考语文(2月13日-2月19日)

www.ks5u.com ‎2017年2月13日 语言表达连贯(二)‎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 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表示成童;20岁时行冠礼,表示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②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亦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加冠”,男子二十岁。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知天命”是古人形容人到了50岁的一种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人50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不惑”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遂以“不惑”作为40岁的代称。 ‎ ‎2.【2015年高考重庆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 ‎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连贯的能力。这段话是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展开,内容上前后呼应。故这一段的排序要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文段后面说到铭记这段历史的原因是“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其中“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是对前面内容的小结,应与前面的内容一一照应,那么前面的内容应是先说“惨烈悲壮”,再说“不屈抗争”;浏览所给的句子,可以发现,③是惨烈,⑤是悲壮,①④②是不屈抗争。‎ ‎3.【2015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 ,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A ‎【解析】上文写了清明节插柳的习俗,横线处分析原因,⑥“由于”与上文衔接紧密,应放在首位;③“生命力”与⑥中的“生殖力”衔接紧密,可确定⑥③顺序;④“这种生命力”与③“生命力”衔接紧密,可确定③④的顺序;①“人丁兴旺”与④“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相照应,可确定④①的顺序;②⑤总结上文,照应开头,据此就可确定答案了。‎ 技巧点拨 ‎1.根据语段性质,厘清思路。如果是议论性语段,考生要从分析其结构层次入手;如果是说明性语段,则要从说明对象的不同特征入手。 ‎ ‎2.找过渡句,上下关联。如第3题要求排序的6个语句中,抓住⑥中的“由于”就可优先将③选出来,然后再结合意思筛选出与之衔接最紧密的句子。‎ ‎3.先易后难,先分后合,把最容易确定顺序的句子先排出顺序,然后再分析各个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确定每个句子在语段中的位置。‎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来,网络上流传着一种名为“人品计算器”的测试软件,虽然版本众多,但其操作方法如出一辙:输入姓名,然后点击“计算”栏,就会获得人品分值和相应的人品评价。如果输入“雷锋”,得到的结果却是“雷锋,人品得分:2‎ ‎。评价:算了,跟你没什么好谈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低俗无聊的“恶搞”,对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肯定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①软件的制作者尽管特地标明“仅供娱乐之用” ②却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通过网络在接触它 ③“人品计算器”本身就是“恶搞” ④但忽略了未成年人并不具备成年人的辨别力和判断力 ⑤误以为是科学的计算成果 A.①④③②⑤ B.①②⑤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③②⑤④①‎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昆虫们最善于使用这种“香水”。‎ ‎②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特定气味,有些气味人类闻得到,有些则闻不到。‎ ‎③接收这一信号后,往往会有许多“宅男”不辞辛劳地前来,释放外激素与雌性呼应。‎ ‎④这些气味可以标记领地,留下关于个体的特征信息,当然这些信息中,也包括是否单身。‎ ‎⑤每到繁殖季节,雌性昆虫便会分泌出外激素,向异性释放明确的信号:此地有“女神”一名,先到先得。‎ ‎⑥我们可以将这些或浓烈或隐形的气味,统称为化学信号,这就是单身动物们的特制“香水”。‎ A.①④③⑤⑥② B.①⑤③④⑥② ‎ C.②④①⑤⑥③ D.②④⑥①⑤③‎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由凸显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那么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释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到山林隐逸而不问世事,不是投降于世道艰难而躲避退缩——他们总认为,遁入世外不是读书人的理想抱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负重前行中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才是真正自由的人生。所以,他们在任何困境里都努力自我调节,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这些构成了他们快乐纵横的自由生活。‎ ‎①中国古代的士人就是如此 ②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③如果在现实社会的严格秩序之内一个人的灵魂依然能充分体会到自由 ④‎ 那么这样的灵魂才真正具有力度和艺术性 ⑤当他们受案牍之劳形、朝堂之艰险而感觉受到待遇不公、志向束缚的时候 ⑥所以,法家的“明法度”其实是更好地规范了“享自由”‎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1.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先通读语段和要求排序的句子,整体把握大意。①中有“尽管”一词,②中的“却”和④中的“但”都可与之照应,从语意上来看,④和①连接最紧密,因此①④应连排。利用排除法,考生不难得出答案。‎ ‎2.D ‎【解析】本题提供的材料为说明类语段。材料说明的是“昆虫分泌特定气味吸引异性”的问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句中核心词语和指示性词语的呼应。②句提起话题“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特定气味”,④句中的“这些气味”与②句相呼应,⑥句中“这些……气味,……单身动物们的特制‘香水”与④句相呼应,①句中的“这种香水”与⑥句中的“特制‘香水’”相呼应,⑤③两句具体介绍昆虫们是怎样“使用这种‘香水’”的。‎ ‎3.A ‎【解析】横线前说“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那么横线处应该首先围绕“秩序”和“自由”二者的关系展开论述。⑥句列举法家的主张证明了“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应为首句,故排除B、C两项。③句中的“如果”是对⑥句中“享自由”的假设,因此③应紧跟在⑥后。④句中的“那么”承接③句中的“如果”,①句进一步阐释④句,②⑤两句表明中国古代士人的行为。‎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2017年2月14日 语言表达综合题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2016年高考山东卷】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 ‎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极高 一定(或“务必”)(2)奉送 拨冗 ‎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盛誉”是指极大的声誉,极力称赞,或好的口碑的意思;“极高”与“盛”重复,去掉“极高”。“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一定”“务必”重复,保留一个即可。(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奉送:敬辞,相送,白送。文段中说“孙荣教授……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属于谦敬失当,可改为“赠送”。拨冗: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本题所给文段是学生会向各班班长下的通知,一方面“拨冗”一词具有文言色彩,不够通俗易懂,不合语体;另一方面,用在班长身上也属于谦敬失当,可改为“抽时间”,或删掉。‎ ‎2.【2015年高考安徽卷】某校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郊游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撰写本班活动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 示例一 郊游放飞青春梦,合作凝聚团队魂。‎ 示例二 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解析】在内容上,要含有关键词“自然”“青春”“团队”等方面的主题,作为“郊游”活动标语,语言上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具有鼓动性,才能真正获得“郊游”的理想结果。本题要求比较详细、全面,拟写的语句一定要符合这些要求。还有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2015年高考四川卷】《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 示例 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首先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承受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这样就知道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可写的内容,但本题关键的要求是,句式工整,也就是要用整句,也就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1.“拒绝词”可理解为:为拒绝一件不能接受的要求而给予请托者以明确而又委婉的答复。下面是两则拒绝词,请选择其中一则简要点评。‎ 有一位同学想在下午的上课时间到书店买一本重要的书,于是请他的朋友向老师请假,说他因为身体不舒服不能到校上课。有同学为这位朋友设计下面两条拒绝词:‎ ‎①一定要今天去吗?等哪天有空我陪你一道去怎么样?‎ ‎②我不会帮我最亲爱的朋友去欺骗老师并纵容他旷课的。‎ ‎2.某著名中学为纪念建校一百周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继往开来”的专刊,请你用生动鲜明的语言为这本专刊写一段简短的刊首语。要求必须从比喻、对偶、排比、反复、借代中选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 ‎1.示例一 ① 该“拒绝词”委婉温和,虽没有否认对方买书的愿望,却诱使对方否定自己提出的不当要求。‎ 示例二 ② 表明关系,指明后果,语气强硬,断然拒绝,对方可能不仅不会生气,还会视自己为畏友。‎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准确、得体。答题时,可根据“拒绝词”的内容、语气、与请托者的关系以及效果进行分析。若选择第①则拒绝词,结合其内容可知,这则拒绝词委婉温和,并没有否认对方买书的愿望,却能够诱使对方否定自己提出的不当要求。若选择第②则,则可指出这则拒绝词语气强硬,断然拒绝,并指出这样做的效果等。‎ ‎2.示例 百年名校,虽历经风雨而能与时俱进,桃丰李盛,栋直梁坚,荣誉满载,可喜可贺!忆往昔峥嵘,令人缅怀和欣慰;望前程灿烂,促人励志和扬鞭。‎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刊首语,又称刊首寄语,主要是反映刊物的创办宗旨、刊物的主要内容、刊物的努力方向等,一般文字较为简练、精到、富有诗意。本题要求为纪念建校一百周年而出版的名为“继往开来”的专刊写刊首语,因此所写的刊首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点明名校建校一百周年,表达“继往开来”之意。同时还要从题干中给出的修辞手法中选用两种,不超过80字。‎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2017年2月15日 图文转换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II卷】下面是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晩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 示例 本次迎新生晚会由高二、高三同学排练演出节目,节目内容以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为主,形式不限。要提前通知各年级并动员相关同学积极参加,演出后进行评奖。‎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从图示可以看出,整个迎新生晚会由“通知动员”“演出”“评奖”组成,其中“演出”规定了参演人员、演出内容、演出形式,参演人员包括高二、高三学生,演出内容为学习生活,演出形式不限。考生将上述内容按一定顺序表述清楚即可。‎ ‎2.【2015年高考重庆卷】下图是“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分配”,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将儿童在不同场地休息和运动时间分配的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概括准确,不超过80字。‎ 示例 男女儿童在硬场地原地休息的时间最长,在天然场地休息的时间次之,在娱乐场地、草地、运动场上女童休息的时间较长。‎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首先审题,题干要求“将儿童在不同场地休息和运动时间分配的情况写成一段话”。然后读表,一读项目,图表共涉及如下内容,“‎ 原地休息和进行运动的时间”“男女儿童”“不同的场所”;二读数据,抓最大最小的数字和数字变化的趋势。最后用恰当的术语进行表述。‎ ‎3.【2014年高考大纲卷】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示例 图表显示,2008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幅大于农村居民,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题时要仔细观察两个范围的人在各项指标中的数字变化,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加以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答题注意两点内容不可以重复或者交叉。图文转换题的出题方式经常是设置两道题目,第一题往往是对图表画面内容的概述,要求考生要把握重点内容、主要信息。 第二题往往是对图表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概括表述,要求考生要注意和图表直接相关的内容,尽量不要跳过图表内容,进行随意的推测。一般表述内容是和图表相关的最直接的内容,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含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练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 名师点睛 ‎ 图文转换是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重点题型,考查频率极高,2015年高考全国15套试卷中,有8套对其进行了考查。图文转换型试题选材贴近社会生活,不回避热点事件,试题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图表、漫画、徽标、图片。命题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要求说明要素,概括寓意;二是要求观察画面,描绘意境;三是要求观赏画面,进行评价。‎ ‎1.为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1)标题:                                       ‎ ‎(2)寓意:                                         ‎ ‎2.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 ‎1.(1)如此“下蛋”‎ ‎(2)讽刺了社会上有一点点成绩就自吹自擂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重点考查漫画类。分析漫画的内容,可从画面主体、画外音和题目三方面来答。画外音“个大,个个大”,是母鸡向人昭示自己下蛋的贡献,其实自己的“成绩”只是一枚小小的鸡蛋,所以分析可知题目可命名为“炫耀”“如此‘下蛋’”等;分析漫画寓意可从画面联系到现实社会,一般漫画都具有讽刺或赞美之意,从此漫画可知是讽刺了一部分成绩小却爱炫耀、自夸之人。‎ ‎2.本次春游全班分为五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组长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先要认真阅读此框架,明确框架关系和流程:“分5组”是组织形式,“小组”下三部分是准备和具体要求,班级下两部分是活动的内容。最后,根据内容的逻辑顺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 ‎3.内容:画面上是一片汪洋,水中伸出一只呼救的手,岸上一群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却无人施救。画面上方一行大字:“二十一世纪的事故现场”。‎ 寓意:讽刺批判了现今人情冷漠的社会现状和道德的退步。‎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仔细观察漫画,描述漫画的时候不要漏掉关键信息,如上方的字体“二十一世纪的事故现场”“围观者用手中的手机在进行拍照”。注意一些细节,这是理解漫画寓意的关键。概括寓意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面是“呼救的手”,一面是“拍照的围观者”,却无人搭救,“二十一世纪的事故现场”讽刺的是现代人情的冷漠、道德的沦丧。‎ ‎ ‎ 学霸之路,始于足下! ‎ ‎ ‎ ‎ ‎ ‎2017年2月16日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 ‎ 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 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C项,“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各有专司,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召有司案图”句,书下对“有司”的注解为: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 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意思进行比较。C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根据文本可知,“调解”之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 误区警示 ‎1.对某些词句的意思理解错误,导致判断失误。‎ ‎2.对人物、事件、时间把握错误。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大多是对传主一生经历的概括,所以时间跨度大、事件比较多、涉及的人物也较多。命题者命制选项时往往把不相干的人物、事件或者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相关事件糅合在一起。考生如果不细致分析,就会判断失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比如第(1)题中,“锡”即“赐”,通假;“而”是转折连词“却”。第(2)题中,“责”是“责备”的意思;“救正”即纠正弊病;“持禄固宠”意思是“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阴人也。父端,周蔡州刺史。胄少聪明,每览异书,便晓其义。常叹训注者不会圣人深旨,辄以意辩之,诸儒莫不称善。性慷慨,志立功名。周明帝时,袭爵文城郡公。累迁上仪同,寻拜司金大夫,后加开府。‎ 高祖受禅,擢拜鲁州刺史,未之官,检校庐州总管事。寻除兖州刺史。及到官,系囚数百,胄剖断旬日便了,囹圄空虚。有陈州人向道力者,伪作高平郡守,将之官,胄遇诸涂,察其有异,将留诘之。司马王君馥固谏,乃听诣郡。既而悔之,即遣主簿追禁道力。有部人徐俱罗者,尝任海陵郡守,先是已为道力伪代之。比至秩满,公私不悟。俱罗遂语君馥曰:“向道力以经代俱罗为郡,使君岂容疑之?”君馥以俱罗所陈,又固请胄。胄呵君馥曰:“吾已察知此人诈也。司马容奸,当连其坐!”君馥乃止。遂往收之,道力惧而引伪。其发奸摘伏,皆此类也,时人谓为神明。先是,兖州城东沂、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滥大泽中,胄遂积石堰之,使决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又通转运,利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兖渠。胄以天下太平,登封告禅,帝王盛烈,遂遣博士登太山,观古迹,撰《封禅图》及仪上之。高祖谦让不许。后转郢州刺史,前后俱有惠政。征拜卫尉卿,寻转大理卿,持法宽平,名为称职。 ‎ 后迁刑部尚书时左仆射高颎稍被疏忌及王世积之诛也颎事与相连上因此欲成颎罪胄明雪之,正议其狱。由是忤旨,械系之,久而得免。检校相州事,甚有能名。及良为史祥所攻,弃军归胄。朝廷以胄怀二心,锁诣大理。相州吏人素怀其恩,诣阙理胄者百余人,胄竟坐除名,配防岭南,道病卒。‎ ‎(选自《隋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叹训注者不会圣人深旨 会:领会 B.遂往收之,道力惧而引伪 引:供认 C.登封告禅,帝王盛烈 烈:强大 D.由是忤旨,械系之 忤:违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薛胄“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 ‎①每览异书,便晓其义 ②累迁上仪同,寻拜司金大夫 ③比至秩满,公私不悟 ④胄遇诸涂,察其有异 ⑤后转郢州刺史,前后俱有惠政 ⑥检校相州事,甚有能名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胄积极进取,志取功名。他从小就博览群书,学术水平深受他人称赞;成年后在朝为官,不断升迁。‎ B.薛胄办事干练,雷厉风行。担任兖州刺史期间,几百个囚犯的案件,十天就审完结案;正好遇到发水灾,他立即带领民众抗灾。‎ C.薛胄忠于朝廷,忠心为君。当天下太平之后,他马上建议皇上登高祭天,宣扬功德,并且派博士登上泰山进行实地考察。‎ D.薛胄秉公执法,正误分明。对于冒名为官的坏人,他毫不留情,并严加呵斥为坏人求情的属下官员。‎ ‎4.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后迁刑部尚书/时左仆射高颎稍被疏忌/及王世积之诛也/颎事与相连/上因此欲成颎罪/‎ B.后迁刑部尚书时/左仆射高颎/稍被疏忌及王世积之诛也/颎事与相连上/因此欲成颎罪/‎ C.后迁刑部尚书时/左仆射高颎稍被疏/忌及王世积之诛也/颎事与相连上/因此欲成颎罪/‎ D.后迁刑部尚书/时左仆射高颎稍被疏/忌及王世积之诛也/颎事与相连/上因此欲成颎罪/‎ ‎5.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辄以意辩之,诸儒莫不称善。 ‎ ‎(2)向道力以经代俱罗为郡,使君岂容疑之? ‎ ‎(3)胄明雪之,正议其狱。 ‎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烈:功绩。‎ ‎2.D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答这类题,可以运用排除法。②说的是他的升迁,③说的是别人对冒官不识的情况,⑤说的是薛胄为官行仁政。‎ ‎3.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中并无薛胄带民众抗灾的内容交代,只有对他修坝引水的说明。‎ ‎4.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刑部尚书”为官职名,“书”后应断开,排除B、C两项;“时左仆射高颎稍被疏忌”意为“当时左仆射高颎渐渐被皇上猜忌”,意思完整连贯,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5.(1)就用自己的理解来为之辨别、纠正,读书人没有不称赞的。 ‎ ‎(2)向道力代我任郡守,已经多年了,刺史大人现在怎么还怀疑他呢?‎ ‎(3)薛胄为他洗刷罪名,并且不偏不倚地讨论他的案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语句。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的“辄”“莫”“善”、(2)中的“以”“为”“使君”“岂”、(3)中的“雪”“正”“狱”。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2017年2月17日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二)‎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部分参考2月16日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问题。‎ 王方翼,并州祁人也。祖裕,武德初隋州刺史,裕妻即高祖妹同安大长公主也。太宗时,以公主属尊年老,特加敬异,数幸其第,赏赐累万。方翼父仁表,贞观中为岐州刺史。‎ 仁表卒,妻李氏□主所斥,居于凤泉别业。时方翼尚幼,乃与佣保齐力勤作,苦心计,功不虚弃,数年辟田数十顷,修饰馆宇,列植竹木,遂为富室。公主卒后,归长安。友人赵持满犯罪被诛,暴尸于城西,亲戚莫敢收视,方翼叹曰:“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乃收其尸,具礼葬之。高宗闻而嘉叹,由是知名。‎ 永淳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俄而三姓咽面悉发众十万,与车簿合势□拒。方翼屯兵热海,与贼连战,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左右莫有觉者。既而所将蕃兵怀贰,谋执方翼以应贼。方翼密知之,悉召会议,佯出军资以赐之。续续引去,便令斩之,会大风,又振金鼓以乱其声,遂诛七千余人。因遣裨将分道讨袭咽面等,贼既无备,因是大溃,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域遂定。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百姓赖焉。‎ 永淳二年,诏征方翼,将议西域之事,于奉天宫谒见,赐食与语。方翼衣有旧时血渍之处,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高宗使袒视其疮,叹曰:“吾亲□。”赏赐甚厚。俄属绥州白铁余举兵反,乃诏方翼副程务挺讨之。贼平,封太原郡公。‎ ‎(选自《旧唐书·良吏》,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于凤泉别业 别业:别墅 B.修饰馆宇,列植竹木 修饰:修整装饰 C.由是知名 知名:告知姓名 D.施关键,使人推之 关键:机械装置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仁表卒,妻李氏□主所斥,居于凤泉别业。‎ ‎②俄而三姓咽面悉发众十万,与车簿合势□拒。‎ ‎③高宗使袒视其疮,叹曰:“吾亲□。”‎ A.①为 ②之 ③也 B.①为 ②以 ③也 C.①因 ②以 ③焉 D.①因 ②之 ③焉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永淳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B.永淳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C.永淳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D.永淳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方翼小时候与雇工一起辛勤劳动,苦心经营,靠自己的劳动成了当地富有的人。‎ B.赵持满被抛尸于城西,别人都不敢收尸,王方翼却将其收殓,受到唐高宗的赞赏。‎ C.王方翼在热海时,乱箭射穿了他的胳膊,他用刀断箭,继续战斗,表现了他的勇敢和无畏。‎ D.王方翼任夏州都督期间,当地因牛染瘟疫而无牛耕地,他创造了人耕的方法,并亲自试行,表现了他的智慧超人。‎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 ‎(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 ‎ ‎②既而所将蕃兵怀贰,谋执方翼以应贼。 ‎ ‎(2)王方翼是怎样解决自己军队内部的叛乱的?请简要说明。‎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知名:出名。‎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中“为”与“所”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②中“与车簿合势”的目的是“拒”王方翼,所以应用连词“以”,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③中是皇帝的感叹,应用表判断和肯定的句末语气词“也”。‎ ‎3.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永淳中”是时间状语,“中”后应断开,排除C项;“反叛”意思完整连贯,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弓月城”是地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4.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亲自试行”于文无据。 ‎ ‎5.(1)①断绝与朋友的情义,掩盖主子的仁德,用什么来侍奉君主呢?‎ ‎②不久,他所统领的番兵怀有二心,商量擒住王方翼后投敌。‎ ‎(2)王方翼手下的番兵怀有二心,商量擒住王方翼后投敌。王方翼暗中得到消息,召集他们前来,假装拿出物资赏赐他们,一个一个把他们引出去杀掉,趁着大风,敲着锣鼓,杀了七千多人。‎ ‎【解析】本题包括两道题目,第(1)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绝”“蔽”“何以”“既而”“贰”等关键信息;第(2)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文中信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读懂这段内容,筛选要点作答即可。 ‎ ‎ ‎ 学霸之路,始于足下! ‎ ‎ ‎ ‎ ‎ ‎2017年2月18日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三)‎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部分参考2月16日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杜镐,字文周,常州无锡人。镐幼好学,博贯经史。兄为法官,尝有子毁父画像,为旁亲所讼,疑其法不能决。镐曰:“僧道毁天尊、佛像,可比也。”兄甚奇之。举明经,解褐集贤校理,入直澄心堂。‎ 江南平,授千乘县主簿。太宗即位,江左旧儒多荐其能,改国子监丞、崇文院检讨。会将祀南郊,彗星见,宰相赵普召镐问之。镐曰:“当祭而日食,犹废;况谪见【注】如此乎?”普言于上,即罢其礼。太宗观书秘阁,询镐经义,进对称旨,即日改虞部员外郎,加赐金帛。又问:“西汉赐与悉用黄金,而近代为难得之货,何也?”镐曰:“当是时,佛事未兴,故金价甚贱。”又尝召问天宝梨园事,敷奏详悉。会修《太祖实录》,命镐检讨故事,以备访问。‎ 景德初,置龙图阁待制,因以命锡镐,加都官郎中。从幸澶渊,遇懿德皇后忌日,疑军中鼓吹之礼,时镐先还备仪仗,命驰骑问之。镐以武王载木主伐纣,前歌后舞为对。预修《册府元龟》,改司封郎中。四年,拜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赐袭衣、金带,班在枢密直学士下。时特置此职,儒者荣之。‎ 大中祥符中,同详定东封仪注,迁给事中。三年,又置本阁学士,迁镐工部侍郎,充其职。上日,赐宴秘阁,上作诗赐之,进秩礼部侍郎。六年冬,卒,年七十六。‎ 镐博闻强记,凡所检阅,必戒书吏云:“某事,某书在某卷、几行。”覆之,一无差误。每得异书,多召问之,镐必手疏本末以闻,顾遇甚厚。士大夫有所著撰,多访以古事,虽晚辈、卑品请益,应答无倦。年逾五十,犹日治经史数十卷,或寓直馆中,四鼓则起诵《春秋》。所居僻陋,仅庇风雨,处之二十载,不迁徙。燕居暇日,多挈醪馔以待宾友。性和易,清素有懿行,士类推重之。 ‎ ‎(节选自《宋史·杜镐传》)‎ ‎【注】谪见:古代迷信认为异常的天象是上天对人的谴责,出现灾变的征候叫“谪见”。‎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将祀南郊,彗星见 见:看见 B.询镐经义,进对称旨 称:符合 C.时特置此职,儒者荣之 荣:以……为荣 D.覆之,一无差误 覆:审察 ‎2.下列各组画线的虚词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旁亲所讼 若属皆且为所虏 B.普言于上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C.处之二十载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多挈醪馔以待宾友 何以复加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上将去南郊祭天,可天有异象,宰相赵普把杜镐召去,问他还该不该祭天,杜镐认为应当祭天。‎ B.士大夫有所著撰,常常要向杜镐请教旧事。即使是晚辈或地位卑下的人向他请教,他也会不厌其烦地详细地给予解释。‎ C.杜镐博贯经史。他认为相较于西汉,宋代黄金难得的原因是佛教的兴盛使金价上涨了。‎ D.杜镐生活简朴。他虽身居高官,但居所僻陋,仅能遮挡风雨,可他一住就是二十年,没搬过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得异书,多召问之,镐必手疏本末以闻,顾遇甚厚。 ‎ ‎(2)年逾五十,犹日治经史数十卷,或寓直馆中,四鼓则起诵《春秋》。 ‎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见:出现,显现。‎ ‎2.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所”和“为”字配合使用,表被动。B项,介词,向/介词,表比较。C项,代词,代他的住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连词,表目的/介词,用。‎ ‎3.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杜镐认为不应当祭天。‎ ‎4.(1)(皇上)每每获得奇异的书,常常要召见询问杜镐,杜镐必定会亲笔将异书的本末写得清清楚楚呈给皇上,皇上对待他特别优厚。‎ ‎(2)(杜镐)年过五十,每天仍然攻读经史数十卷,有时住在文馆中值班,四更就起床诵读《春秋》。‎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如(1)中的“异”“手疏”“顾遇”、(2)中的“治”“或”“寓”。 ‎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2017年2月19日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四)‎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部分参考2月16日内容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田弘正,字安道。父廷玠,尚儒学,不乐军旅,与承嗣为从昆弟【注】。弘正幼通兵法,善骑射,承嗣爱之,以为必兴吾宗,名之曰兴。季安时,为衙内兵马使、同节度副使,封沂国公。季安侈汰,锐杀罚,弘正从容规切,军中赖之,翕然归重。季安内忌,出为临清镇将,欲因罪诛之。弘正阳痹痼,卧家不出,乃免。季安死,子怀谏袭节度,召还旧职。‎ 怀谏委政于家奴蒋士则,措置不平,众怒,咸曰:“兵马使吾帅也。”牙兵即诣其家迎之,弘正拒不纳,众哗于门,弘正出,众拜之,胁还府,弘正顿于地,度不免,即令于军曰:“尔属不以吾不肖,使主军,今与公等约,能听命否?”皆曰:“惟公命。”因曰:“吾欲守天子法,举六州版籍请吏于朝,苟天子未命,敢有请吾旗节者死,杀人及掠人者死。”皆曰:“诺。”遂到府,杀士则及支党十余人。于是图魏、博、相、卫、贝、澶之地,籍其人以献,不敢署僚属,而待王官。‎ 先时,诸将出屯,质妻子,里民不得相往来。弘正悉除其禁,听民通馈谢庆吊。服玩僭侈者,即日彻毁之。承嗣时,正寝华显,弘正避不敢居,更就采访使堂皇听事。幽、恒、郓、蔡大惧,遣客镌说钩染,弘正皆拒遣之。宪宗美其诚,诏检校工部尚书,充魏博节度使。‎ 天子讨蔡,弘正遣子布以兵三千进战,数有功。王承宗叛诏弘正以全师压境破其众南宫承宗惧归穷于弘正弘正表诸朝遂献德、棣二州以谢,纳二子为质。 ‎ 穆宗立,王承元以成德军请帅,帝诏弘正兼中书令,为节度使。弘正以新与镇人战,有父兄怨,取魏兵二千自卫,入其军。时天子赐钱一百万缗,不时至,军有怨言,弘正亲加抚喻乃安。仍请留魏兵为纪纲,以持众心,度支崔倰吝其禀,沮却之。长庆元年七月,归卫卒于魏,是月军乱,并家属将吏三百余人皆遇害,年五十八。帝闻震悼,册赠太尉,谥曰忠愍。‎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从昆弟:堂兄弟。‎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正阳痹痼,卧家不出 阳:假装 B.众拜之,胁还府 胁:逼迫,挟持 C.举六州版籍请吏于朝 吏:任命官吏 D.更就采访使堂皇听事 更:复,再 ‎2.下列画线的虚词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欲因罪诛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卧家不出,乃免 乃使其从者衣褐 C.兵马使吾帅也 非汉所望也 D.宪宗美其诚 吾其还也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承宗叛/诏弘正以全师压境/破其众南宫/承宗惧/归穷于弘正/弘正表诸朝/‎ B.王承宗叛诏/弘正以全师压境/破其众/南宫承宗惧/归穷于弘正/弘正表诸朝/‎ C.王承宗叛/诏弘正以全师/压境破其众/南宫承宗惧/归穷于弘正/弘正表诸朝/‎ D.王承宗叛/诏弘正以全师压境/破其众/南宫承宗惧归/穷于弘正弘/正表诸朝/‎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堂叔田承嗣很喜欢精通兵法、善于骑射的田弘正,认为他必定能振兴田氏家族,就给他起名叫兴。‎ B.田季安因猜忌田弘正而任他为临清镇将领,并想要诛杀他。田季安死后,他的儿子召田弘正回来担任原职。‎ C.亲兵到田弘正家迎接他做统帅,田弘正拒门不接受。但最终拗不过亲兵,就与亲兵约法后而上任。‎ D.田弘正解除先时禁令,并杀掉一些生活奢华者。几个州的长官很害怕,就派人来劝说他,但都遭到他的拒绝。‎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时,诸将出屯,质妻子,里民不得相往来。 ‎ ‎(2)时天子赐钱一百万缗,不时至,军有怨言,弘正亲加抚喻乃安。 ‎ ‎ ‎ ‎1.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更:改变。‎ ‎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C项,“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A项,介词,趁机/介词,通过、经由。B项,副词,才/连词,于是。D项,代词,他的/副词,还是。‎ ‎3.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王承宗叛”意思完整连贯,“叛”后应断开,排除B项;‎ ‎“惧”“归穷”的主语都是“承宗”,“承宗”前应断开,排除C、D两项。‎ ‎4.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杀掉一些生活奢华者”错,由原文看,应是穿戴、使用与玩赏的物品超越位分的,当天就撤销毁掉了,而不是把一些生活奢华者杀掉。‎ ‎5.(1)在此之前,诸将出外驻守,就以妻子和孩子做人质,里民不得相互往来。‎ ‎(2)当时天子赐钱一百万缗,没有及时送到,军中有怨言,田弘正亲自加以安抚劝谕才安定下来。‎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如(1)中的“先时”“质”“妻子”、(2)中的“不时”“亲”“抚喻”“乃”。‎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