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半期试题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夹克衫 王溱 陈立这些日子燥的牙花子都肿了。 陈立是理发员,在市政府大楼里的理发室工作。 一天,吃了午饭,陈立坐在沙发上刚要眯眼休息一会儿,一个小伙领着一位穿着夹克衫的中年男人走进来。陈立定眼一看,是市长。以前在电视上见过。 这天陈立下班回家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婆体检发现肺上有块阴影。老婆哭了。第二天复查得知,是肿瘤,假不了,但良性恶性要活检才能最后确定。陈立立马觉得头都大了,无论怎样,手术避免不了。这一做手术,钱就会像流水般花出去。陈立的背上像压上了一尊石磨。 祸不单行,女儿所在的饭店经营不善,闭门歇业。女儿失业了。 陈立有些落魂失魄,拿着推子两眼分神,以至于被剪发的那位科长都看了出来,忙问怎么了?陈立说没事没事,只是昨晚睡得晚了,精神不好而已。人家科长不是好糊弄的,非要刨根问到底。陈立只好如实相告。科长说,我只负责透个信给你,最近市里一家私企马上要上市,他们那里的待遇非常高。你女儿如果能进这样的企业就好了。科长给陈立留下了这个企业的名字,然后说你找找人帮忙,未必没希望。 副秘书长来理发,理了一半,陈立说,不好意思啊秘书长,有件私事我想请您帮忙。副秘书长说只管说来,能帮肯定帮。陈立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副秘书长听罢摇摇头说,这个私企老板很牛,我在他眼里未必是个人物,开不了这个口啊! 开口求市长吧,看来只有他能帮上这个忙。陈立又不敢对市长开口。 那天市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但那天市长的声音很大,陈立从言谈中听得出,因为一个属下要市长帮着给他的亲属安排工作,市长正对下属发火。放下电话,市长又对站在一旁的秘书说,以后记住,凡是找我办这种事的统统给我挡出去。八项规定说得多清楚了,还抱幻想。 陈立听了,庆幸自己没开口,否则一顿批评是少不了了。 - 17 - 中午市长又来了,依旧穿着那件深蓝色的夹克衫。陈立发现市长很喜欢穿那件夹克衫,除了炎热的夏天,夹克衫几乎不离身。有一次陈立给市长理完发,拿衣服时发现,衣领都有些发白了。陈立纳闷,市长怎么就不换件新夹克衫? 突然,陈立的手机响了。市长被铃声惊醒了,诧异地抬起头来望着陈立。对不起领导,我接个电话,是女儿的。陈立边说边按下键盘,秘书想上来阻挡,市长挥挥手让他退到一边。女儿的哭声传来了,陈立一下子收紧了心。陈立已经明白,女儿的哭声便是坏消息。果然,老婆的胃部又发现了阴影。 陈立的手颤抖着,声音也在颤抖,眼里的泪水在打转。 市长见陈立扣上电话,忙问,怎么回事? 陈立强忍着痛苦摇摇头说,没事,没事。继续拿起剪刀。 好了,先说你的事。市长一把扯下身上的围布对陈立说。 真的没事。陈立的眼圈都红了。 别忍着。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毕竟是市长,有些忙帮得上。 陈立哽咽着把老婆有病的事告诉了市长。 好了,我知道了。调车送陈立去医院。市长对秘书说。 您的头发——秘书迟疑着说。 我的头发怎么了,比病人还重要?别紧张,也别惊慌。有句话叫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有句话叫天无绝人之路。要有信心。市长拍拍陈立的肩头安慰道。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是大圆满。陈立老婆在市里最好的医院,找了最好的医生做了肿瘤切除。女儿如愿进了那家私企。这一切都是市长关照的结果。 陈立和老婆商量,无论如何要感谢一下市长。怎么感谢也犯了难,市长缺什么?什么也不缺。陈立想起市长那件夹克衫。 市长坐在理发椅里看着陈立托着那件跟老婆跑了好几家商场买来的夹克衫,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啊,谢谢你们。我收下了,我喜欢夹克衫。但要付钱。这是原则。你们帮我买来就是情谊,我收了就是领情。 后来陈立发现,市长还是一直穿着那件旧夹克衫。他悄悄问秘书,秘书告诉他,你知道那件夹克衫是谁给他买的?市长的母亲。老人家已经不在了,但市长一直不肯丢弃。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着力刻画了市长清正廉洁、讲究原则的形象,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对市长语言、动作的描写,也有对其神态、心理的描写。 - 17 - B. 为了让身患癌症的老婆有点希望,看到曙光,陈立决定替女儿找份像样的工作,就主动向副秘书长寻求帮助。 C. 小说开头简洁明了,开头写“陈立这些日子燥的牙花子都肿了”,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D. 小说中的科长形象,虽然笔墨不多,但血肉丰满。他想帮助陈立解决困难,但爱莫能助,便告诉陈立去找市长。 E. 小说以理发室为场景,通过对陈立一家遭遇的叙述,把市长和陈立两个地位悬殊的人物关联起来,塑造了市长一身正气、讲人情的好干部形象。 2. 小说中的陈立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夹克衫”作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 AD 2. ①手艺精湛。陈立理发时动作娴熟,市长在理完发后露出满意的表情。②老实本分。市长询问情况时,最开始忍着没说。③有责任心,他为妻子的病、女儿的失业忧心如焚。④有感恩之心,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的帮助。 3. ①使小说结构严谨,夹克衫起线索作用。它把市长来理发室理发、陈立向市长诉说家事买夹克衫感谢市长等主要情节串连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②推动情节发展。陈立发现夹克衫衣领有些发白,为下文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埋下伏笔,再引出一直不肯丢弃它的原因。③丰富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市长一直穿着母亲买的夹克衫,表现了市长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项,“心理的描写”错,小说中并没有对市长的心理描写。这是考查人物形象以及塑造形象的技巧。D项,“血肉丰满”分析不准确,另外也不是他让陈立去找市长的。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陈立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形象要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考虑人物的身份进行准确定位,进而进行概括。首先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为妻子的病情忧心,为女儿的工作担心,体现了他顾家爱家人的特点,对家庭有责任心。其次是在市长帮助他后,对市长充满感激之情,想到要表示感谢,体现了他的感恩之心。 点睛:从具体的做法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比如本文中对于“陈立”的言行举止的描写,然后进行概括。 - 17 - 如他为老婆女儿的事担心的牙龈都肿了,说明他是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好丈夫、好父亲;他想找市长帮忙,可不敢开口,听见市长拒绝下属找他帮忙的电话,庆幸自己没开口,说明他面对权威有些畏惧心理;被市长帮忙后,他无论如何也要感谢市长,说明他有知恩图报,有感恩之心。 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小说以‘夹克衫’作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考查标题的用意。分析小说标题,可以联系小说的三要素即情节、人物形象。首先“夹克衫”是小说的行文线索,从市长来理发、陈立发现市长的夹克衫衣领发白、陈立夫妇为感谢市长的恩情而买夹克衫,小说的主要情节都和夹克衫密不可分。其次“夹克衫”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说情节前后照应,层层铺垫,都是围绕夹克衫展开的。再次从小说要反映的思想情感方面,在文末揭示市长一直穿这件夹克衫的原因,显示了市长的孝心和对母亲的思念,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 17 - 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 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读书无用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 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2017年1月4日) 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的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困,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措施,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1日)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17 - A. 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 B. 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C. 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D.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唯一的原因是这些地方上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 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 B. 材料二用两个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有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C.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D.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6.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 【答案】4. B 5. BC 6. ①宣传“读书有用论”,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等;②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③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 【解析】 4.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把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A项,“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错误,从材料一来看,这位名人只是想表明“不必唯学历是举”;C项,“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错误,从材料二来看,之所以要读书学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D项,从材料三来看,“这些地方上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只是原因之一。 5. - 17 -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两项”。B项,“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错误,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有轻微的否定色彩;C项,“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错误,材料三并没有分析“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也没有强调读书的有用性。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材料一用某位名人的演讲引出“读书无用”这一论调,然后在材料一的第四段说“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说明应宣传“读书有用论”,让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材料二分析“读书无用”论热门的原因,说明应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给有知识的人施展才华的舞台;材料三直接提出“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对于此类题目,考生应先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并找出筛选信息的依据;比如本题中,“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考生可以到文中找出作者或他人正面提出的解决办法,如材料三最后一段,“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可以找出导致“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原因,如材料一中某些名人的言论以及材料二中读书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等,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 - 17 - 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寓:寄居 B. 文帝之讨张彪也, 讨:征伐 C. 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 顿:驻扎 D. 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不豫:不高兴 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阴”在这里是个地名,在古代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B. “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D. “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伯、公、侯、子四等。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高生性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 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 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便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 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陈,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 17 -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答案】7. D 8. D 9. B 10. (1)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关键词“稍”、“习”、“胆决”、“愿”) (2)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益”、“论进”、“任使”)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结合语境,利用语法知识,结合课内所学以及成语积累进行辨析。D项,“豫”在古汉语中,主要用法有“欢喜”“安闲”“参与”等。结合具体语境“入侍医药”,可知“不高兴”与“侍候看医吃药”不搭配。故而D 项理解错误。应为 “患病”的委婉说法,在文中是“病重、病危”的意思。 8.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项,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只是一个梦,而非事实。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B项对应的内容,文中第一段说的是“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可见只是一个梦。 10. - 17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长”,成年;“稍”,渐渐;“习”,熟习;“胆决”,胆识决断;“愿”,希望;“配以士卒”,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士卒配”;另句首应添加主语“子高”。第二句中,“及琳平”应为被动句;“益”,更加;“所统”,所字结构,所统领的士兵; “论进”,选拔进用;“任使”,任用。 参考译文: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候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改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他的意旨。等到年长后,(子高)渐渐学会了一些骑射之术,处事非常勇敢果决,希望做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 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奔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各题。 野望 杜甫 - 17 - 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 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②。 野树侵江阔,春蒲长雪消。 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 【注释】①此诗作于大历四年,作者乘船行于湘中一带。②三苗:古代南方部落民族。 1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行行”有作者乘舟不停地前行之意,同时也暗示了湘中一带水途漫长。 B. “五岭”“三苗”写出了空间之广,“云山”、“风壤”写出了南方的环境风貌。 C. 颈联上句是说江边的野树覆盖了宽阔的江面,“侵”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作者在写景时,既有概括,又有细描,颈联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进行细致描绘。 E. 诗歌前三联紧扣标题“野望”来写,写所见之景,尾联则在此基础上抒情。 1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1. CD 12. ①对时光流逝、年华空老的伤感,作者的感情主要是通过尾联表现出来的,“扁舟空老去”是说时光流逝,自己已经老去,“空”表现出一种无奈和伤感;②于国无补、壮志难酬的无奈和遗憾,“无补圣明朝”是说作者想要报国而不能,透露出一种于国无补的遗憾。 【解析】 1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有错误,“侵”在这里是“靠近”的意思,引申为“覆盖”。考查诗歌的技巧以及语言。D项,“颈联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进行细致描绘”错,“野树侵江阔,春蒲长雪消”,没有动景。 1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诗歌标题是“野望”,诗歌前三联主要写野望之景,首联旅途之漫长;颔联写空间之广,突出南方的环境风貌;颈联从细处刻画。尾联流露出情感,“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老去”写时光流逝,年华易逝,而“空”意思是“白白地”,流露出年华虽已逝,但自己却功业未成的无奈;“无补圣明朝”,对圣明的朝代没有补益,壮志难酬之感表露无遗。 - 17 -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从注释来看,“此诗作于大历四年,作者乘船行于湘中一带”,诗人身在旅途,诗中所写都是旅途所见之景,前三句重在写景,尾联表露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和翻译。(18分) 13.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的好局面。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哪两句来批评: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扁舟如苇叶般自由漂荡在无边江面上。 (4)《赤壁赋》中,写如泣如诉的箫声使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孤舟中的寡妇悲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群臣进谏 (2). 门庭若市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齐彭殇为妄作 (5). 纵一苇之所如 (6). 凌万顷之茫然 (7). 舞幽壑之潜蛟 (8).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谏”不要写成“见”,“庭”不要写成“廷”,“诞”偏旁不要写成“廷”,“凌”不要写成“临”,“顷”不要写成“倾”。 1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答案】(1)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17 - (2)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居”,居住;“安”,舒适;“敏于事而慎于言”,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事敏于言慎”;“就”,靠近;“有道”,有道的人;“正”,匡正。第二句中,“不仁者”,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处约”,过穷困的生活;“处乐”,过安乐的生活;“安仁”,安心于实行仁德;“知”同“智”,智慧。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 A. 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将于四月底在华盛顿举行,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到时是否会参加,我们将拭目以待。 B. 姚明在新一届中国篮协领导选举中不孚众望,全票当选新一届中国篮协主席。这是中国篮协成立后,第一次由社会人士担任协会主席。 C. 昨日学校公布了杜卯同学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同学们无不弹冠相庆,纷纷对校机器人社团表示祝贺。 D. 古巴女排一直是世界女子排坛的强队,其主力队员卡里罗的发球速度往往超过每小时100公里,令很多男排选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E. 等红灯时,一辆自行车斜插在一辆电动车前。骑电动车的大叔当仁不让又插到了自行车前面,然后两人就争吵了起来。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热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使用正确。B项,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句中结果是“姚明当选了”,不合语境,应改为“不负众望”。C项,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D项,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使用正确。E项,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不合语境。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不孚众望”,“孚”, - 17 - 信服;“不负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但句中说的是“全票当选新一届中国篮协主席”。第二,辨析感情。比如 “弹冠相庆”这个成语,这是一个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演艺市场逐渐繁荣,使演电影出身的朱时茂与陈佩斯把含有笑料和包袱的小戏剧带上了舞台。 B.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自2009年开始面向全球华侨华人推出慰问演出活动“文化中国·四海同春”,素来享有“海外春晚”的美誉。 C. 各级团组织要树立统一的平台思想,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做好资源统筹工作,齐心协力把“网上共青团”这个统一平台做大做强。 D. 陕西省将对滑雪、温泉等季节性旅游景区进行全面检查,杜绝春节期间各地景区以“烧高香”“祈福生子”“相面算卦”等手段欺骗诱导游客、敲诈游客钱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滥用介词导致句子主语缺失,应删除“随着”或“使”。B项,偷换主语,“素来享有……”的主语应该是“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演出活动。而不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D项,成分残缺,“杜绝”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现象”。 1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 你的作文写得不错,但对其中不妥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答案】C - 17 - ..................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所谓“字如其人”,写字既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_______。历史上多有依人品论书品的观点。汉人认为品评书法首先要品评一下书者。受人尊敬的王羲之、颜真卿都是正面色彩极强的形象,他们刚正阳光的人格魅力,________。而曾经当过贰臣的王铎和赵孟頫,则显然不能够如前者那样为所有书法爱好者所崇敬倾心。毋庸深究他们书艺的高低,单就人格的高下而言则强弱胜负已判矣。可见,_________。 【答案】 (1). 也透露着一种人格品性。 (2). 为他们的书法作品锦上添花。 (3). 书法和书法家的人格有密切关系。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依人品论书品”可知,透露人品;②处结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③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书法和书法家的人格有密切关系。 四、写作(60分) 1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确幸”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意思是“微笑而确实的幸福”。 何为“小确幸”?口渴的时候,手边正好有一瓶水;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前进得最快;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你正在想念的人……这些就是生活中尽管微小但确实令很多人感到幸福的东西。 对于“小确幸”,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感悟?请自定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小确幸”无处不在 - 17 - 有的人总是眉头紧锁,这一锁,便也关闭了通往身边“小确幸”的大门;有的人总是步履匆匆,这一匆匆,便也就任指缝间的“小确幸”匆匆而逝。因此,他们总抱怨命运的悲惨与凄苦,悲叹为何幸福的阳光总不能洒入自己的心房,殊不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那些微小但确实令我们感到幸福的事物无处不在,只是他们隐匿了身形,躲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确幸”就藏在那瓦砾之中,石缝之间,融化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景中。伴着霭霭的薄雾、惺忪的睡眼,嗅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来第一缕清香,混合着草籽与泥土的芬芳,听那清脆的鸟啼声划破天际,虽不似那杜鹃啼血猿哀鸣,也不像那莺声燕语般婉转撩人,但已足以感万物生长之灵动的气息。此时,一股微弱但幸福的小溪便将淌遍周身,体会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惬意。我们也便会惊喜于自然的多彩与美好,心灵与万物一起得到净化。这样微妙的陶醉其间哪能不值得我们感到幸福? 太白诗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小确幸”就隐身于墨香之间,徜徉在与名人先哲的交流之中。烦闷么?与青莲居士同酌花间美酒,共游神秘莫测的天姥山;浮躁么?品陶潜斟的一壶菊花茶,在南山下共看云卷云舒、日出日落;孤独么?携春香与杜丽娘共赏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到牡丹亭去寻梦。有这么多古人智者为伴,有何愁不能找到“小确幸”呢?更何况,与古书哲人为侣,本身就是一种小幸福。 有歌这样唱到: 每一天睁开眼看你和阳光都在,那就是我要的未来。生活中的我们也许不倾国、不倾城、平淡而普通,但却拥有三五亲朋,永远守候在我们需要的彼岸,为我们提供避风港,时时给予我们亲情的温暖;生活中的我们也许不能呼风唤雨、前呼后拥,但却拥有一两个知己,无需多言也彼此心灵相通,给予我们被人理解的感动;生活中的我们也许不能事事顺利,有求必应,但却能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拼搏去尽力完成自己的梦想,给予我们机会证明自己的成功。这样的小感动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当有一天我们回忆往昔的时候,想起每一天的天空都很高很清澈,从头到脚趾都很快乐,想起一生平凡快乐,谁能说这样人生不幸福呢? 不论是在自然世界,还是徜徉于书本的海洋,亦或是平庸的生活在世上,随处可见令我们热泪盈眶的“小确幸”。正是它们,让我们一次次舒展眉头,放慢匆匆的步履,感谢生活,感恩生命的美好。 - 17 -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写话题作文,要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和范围,从而准确的立意。本话题是“小确幸”,基本内涵是1.“小”不大也,2.“确”实实在在也,3.“幸“,幸福也,快乐也。它们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当我们逐一将这些“小确幸”拾起的时候,也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