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五校联盟考试语文试题
五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五校联盟命题组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自己保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播、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 ( ) A.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试集聚。 B.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里现出新的特征。 D.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杜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迫切性。 C.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D.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能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十”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B.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C.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深 情 徐建英 我出生的豫南地区,山高林密,各类野兽世代驻扎在深山之中,紧挨山边的庄稼跟着常遭罪,当时各村成立了护农小组,父亲年轻的时候就是其中的一位铳手。《枪支管理法》实施后,父亲的那杆双管猎枪被公安机关列入收缴之列,到父亲重新持证换上单管猎枪时,山下的庄稼人开始一茬茬往城里卷,山上的野兽下山无食可觅,也很少再来作孽,而父亲此时的年岁也大了。 庄稼少后,荒地多了,从前热闹的围猎随着护农小组成员一样相继老去。父亲平日里侍弄完屋檐外廊墙角的几丘菜地,余下来的时间,还是喜欢一个人拄着那支老式的单管猎枪上山转悠。 只是年岁大后,从前健步杠在肩上的猎枪,如今经他拄在脚下,成了一支看起来很滑稽的拐棍。而他总是习惯说:“转转吧,习惯了咱湖村的山,转转也好。”特别是雪落的冬季,父亲每隔两日,必定在清早进山一趟。 就是这样的一个冬季,父亲遇上了那个人。 那个人,父亲时常在我们湖村周边碰到。笼着雾罩泊着小筏的湖边,袅袅升腾着炊烟的早晨,更多的时候,父亲会在密匝匝被夕阳涂得金灿灿的林子里遇到他,那些橡树,槲树,青杉,松柏什么的,平日里庄户人家司空见惯的树们,在那个人眼里像似镀过金的宝贝。有时他弓着腰,有时会曲膝半蹲着地,伴随着那个人手中的玩意儿“咔嚓”“咔嚓”的灯光闪过,有时还会哗啦啦一下跪在地下,样子庄严肃穆,像似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庆礼。再看那个人时,父亲就常常忍不着多瞅几眼,更多时会瞅他背上封得严严实实的洋玩意儿。 那年冬季的雪很大,母亲的阻止没能如愿,反而加速了父亲进山的频率——隔日一趟转成了一日一趟。 那天一大早父亲又拄他那杆老猎枪,鬼鬼祟祟地瞒着母亲从菜窖里拎出一条棉布小袋,踏着积雪穿过村口,走上了村后被雪落镶白过的南拢凹。那被大雪厚厚覆盖的山路上,一行脚印直向镶白的树林子,一股啸冷的雪风在父亲错愕的神情里吹动树条子上缀满的冰挂。 顺着那行脚印,父亲很意外地在南拢凹岔路上碰到了那个人。他立在路边,像似在等着什么,背裹里封得严严实实的洋玩意儿缀上了一层薄雪。迎着父亲错愕的目光,他对着父亲笑笑算是招呼,然后跟在父亲身后,也上了山。 父亲拄着猎枪的步子在前方停了下来,他紧了紧手中的棉布袋子,看着同时停下来的那个人,折返身向另一座山头走去。那个人在原地仅停了一下,也折转身子跟向父亲身后。 父亲再次停下来,看着那个人,拄着的猎枪在雪地上不满地跺了跺,一动不动地立在雪地上望向那个人。那个人在父亲的目视下,后退了几步,复又走上前,父亲的猎枪再次在雪地上跺了跺,一动不动地望着他。那个人停在原地半晌,才背着包一步一回地绕向另一个山头。父亲站在雪地中,直见那个人在林子里只剩下一个小黑点时,才折转身向南拢凹的深山走去。 父亲在晌午时拄着猎枪空着手走进家门,棉布袋中装着几粒不知名的树木坚果,他边拍打着肩上的残雪,边絮絮叨叨地唠着那个人的不是,说那个人扰了他的好事。母亲见此很不满地在一旁接口:“就是没人惊扰你,你平素不也照样是空手回家的。”而父亲听罢,嘻嘻哈哈地笑了起。对此,我们再一次把父亲所有的举动归咎于他老小孩的心理在作梗。 这件事后不久,我返城找到了新的工作,应新同事约,陪他参加一个摄影大赛的颁奖会。 在获奖作品展厅中的一角,一幅叫《深情》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雪地里半蹲半跪着一位老人,老人的模样慈眉善眼,在他的伸手的前方,是一只灰色的野兔,看到老人,灰兔眼神像极了委曲的孩子,挣扎着向老人身边挪近,一旁的雪地上,一只棉布小口袋散在雪地上,几只鲜红的萝卜露出袋口在雪地中格外醒目。远处一棵枫树,被积雪压弯的树桠下,隐隐有支陈旧的单管猎枪在雪风中飘。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道父亲“加速了进山的频率”却依然打不到猎物,是因为父亲已经年老体衰。 B. 小说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由“我”来讲述故事,既让人感到亲切可信,有起到了烘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C. 小说中多次出现了雪、树林、风等坏境描写,既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也渲染了氛围。 D.文章在艺术结构上平铺直叙,最后以照片《深情》结尾,出人意料,照应标题,安排巧妙。 5.小说题目“深情”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5分) 6. 文中多次出现的“那个人”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做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江口镇的千亩荷花悄然绽放,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赏,享受夏日清凉的味。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县域发展的热点,大大小小的县镇都在发展旅游产业。然而,红火的背后,同质化现象普遍,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排斥农民的主体地位,挤占农民利益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只有建立在本地乡土文化之上,并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的特色乡村旅游才有生命力,才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 近年来,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不断开发各类旅游资源、持续丰富大众文娱活动的同时,也成为促进相关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然而,透过乡村旅游的火热,同质化、挤占农民利益等成长中的“烦恼”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如何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探索符合农民意愿的发展之路成为当务之急。 材料二 图表 2012-2016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变化情况图表 注:据悉,2012-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32.0%、26.2%。其中,2013年、2015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与营业收入增长迅猛,各指标增长率都达到30%以上。 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营业总收入已达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增长迅速。 材料三: 资本下乡不能挤占农民利益 当前,记者注意到,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特别是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类产品实际完成投资3856亿元,同比增长47.6%;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28 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70 个。 然而,有些地方出现了资本把农民“挤出去”现象,这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乡村旅游的主体是谁。现在的模式主要是地方政府引进资本公司,以景点的运作方式发展乡村旅游。这个模式的重要问题是排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甚至用围墙将农民排除在外,这样的乡村旅游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休闲农业。 发展乡村旅游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我们要探索多方参与、互惠互赢的机制,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不能让“农家乐”只是“老板乐” 材料四 守住乡土文化才有特色乡村游 “民俗的发展,必须借助当地的特色文化,以文化为根,才能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11月19 日,在浙江临安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乡村旅游休闲论坛上,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旅游专家Vagnetti 表示,一些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得好,就是依托了当地特有的文化。 “只有结合自身特有的人文景观,才能进一步推动特色乡村旅游经济的形成。”在当日的论坛上,Vagnetti从西方乡村旅游经验出发,为中国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指引方向。 Vagnetti在论坛上指出,意大利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钢铁水泥建造的,很多古老的村庄以最原始的状态保存了下来。 她以意大利一个山区村庄举例,一个只有几十位居民居住的高海拔小村庄,依靠极具当地特色的服饰和羊毛制成的工艺品,成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就是当地的人文景观带动经济的案例之一,民俗活动就是人文景观的灵魂,是乡村旅游经济的核心。” Vagnetti表示。 针对中国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Vagnetti认为,只要人们心里依旧保存着那份对家乡、乡村的热爱与回忆,把这份热情投入到旅游建设中,就会走出一味模仿西方带来的困境。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挤占农民利益 发展迅速 乡村旅游 发展情况 存在问题 A. 乡村旅游 保障农民利益 排斥农民主体地位 出现现象 解决办法 B. 保存对家乡、乡村的热爱与回忆 依托当地文化 乡村旅游 发展原因 中国借鉴 C. 当地特有文化 欧美乡村旅游 模仿西方 持续发展依据 启发中国 D.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县域经济发展的热点是乡村旅游,虽然目前存在同质化和挤占农民利益等问题,但它依然是某些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B.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在2016年增长了80%,接近2015 年农村旅游接待人数增长率83.3%。 C. 根据材料二可知,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即呈现波浪式的变化,2016 年增长率为9.1%,2017 年的增长率一定高于2016。 D. 根据材料二中接待人次、增长率、年份等三项,我们能清楚了解近五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有利于研究农村旅游经济。 E.根据材料,2016 年农村旅游接待人数增长缓慢,其原因应该是乡村旅游产业挤占农民利益和乡土文化特色不明显。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是什么?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①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 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啬夫② 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祐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 注:①薏苡:一种禾本科植物。②啬夫:农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B. 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C.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D. 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 杀青,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火烤去竹简的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虫蛀,这道工序称为杀青。后来泛指书籍定稿。 C.孝廉,是秦始皇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D. 功曹,古代官名,西汉始置,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或县的政务。历代沿置,只是名称略有变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佑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有时到乡里亲自调解。 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②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寄外舅郭大夫① 【宋】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慨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长安。此诗是分别后作。外舅: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 首句说从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 “巴蜀”之地虽然遥远,但还能轻易获知妻子儿女消息,让人感到欣慰。 B. “妻孥且旧居”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即使信使带来的消息,又是作者内心独白。 C. 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作者明知道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将作者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但又害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D. 颈联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距离遥远不算什么,亲情不会因此而生疏,关键是家人的身体要健康,这既是作者对妻儿的安慰,也是自我慰藉。 E. 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颈联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 15.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概括老师职能的句子是:师者, 。 (3)欧阳修《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如果没有张经理当初煞费苦心的筹划,天润公司怎么会由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如今闻名一方的大企业? ②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海军,曾经的海军大国的俄罗斯现在只能望其项背,中俄两国海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③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虽然思想深刻,但语言表述很不规范,其不足为训。 ④反腐大片《人民的名义》播出以来,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7年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目之一。 ⑤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且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山辅佐刘备,简直是为虎添翼。 ⑥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们赞叹道:“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它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围棋的棋路过于复杂,电脑很难学会。不过AlphaGo做到了,它拥有首个世界上有效的评估函数系统。 B.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使得银行必须调整资产的配置,将资金从债券、贷款等高收益品种调整至准备金上,从而对银行的赢利可能产生一定的压力。 D.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 A. 因身体欠安,不能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B. 承蒙恩师亲自奉书指教,愚生读后受益匪浅。 C. 日前惠顾贵公司网站,得知招聘网络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D.兹介绍我校张杰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航空航天技术是国之重器,每次对航天成果的命名,实际也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宣介。2013年,中国首辆月球车的命名________①__________,通过近350万友的投票,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此后,越来越多的航天成果采取了向公众征名的方式,“玉兔”月球车、“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命名,都____________②________,深受民众喜爱。可以说,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征名活动则是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实力的提升又必将对推广科技实力影响产生正面作用。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收部分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一旦建成,城市的雨水就会被完全吸收。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将得到全面提升,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新方式,城市也就不会再发生任何洪涝灾害。 ①不是只要有财力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遭到正在旁边健身器材上做仰卧起坐的一位大妈的辱骂,她骂陈阿姨影响她锻炼身体。其他市民赶紧劝阻,陈阿姨也没还嘴,还用扫帚将健身器材下面的最后一点树叶扫起来。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大妈,她夺过陈阿姨手中的扫帚,用脚踩断,并用力向陈阿姨的手上和脚上敲去。陈阿姨见状跑开,大妈追赶时被其他市民拦下,但她竟拨110称“农民工打人 ”,彻底看不下去的市民直接把她团团围住,等待给警方作证。在警方和目击市民的劝说下,大妈承认了错误,并给了陈阿姨3000元的赔偿金。这件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陈阿姨点赞,有人为目击市民点赞,也有人为大妈点赞。 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 2.D 3.B 【解析】 1. A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表述不准确,原文说 “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型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学历或该技能人口在流动;B 项,强加因果关系;C项,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自立呈现出新的特征”的原因,除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以外,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 2. “论述了大数据技术能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准确,原文说 “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3. “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错。原文说“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C 【解析】A项错在因为父亲已经年老体衰,其实父亲只是想重温昔日的生活;B项我并不能起到烘托主要人物的作用;D项错在平铺直叙。 5.深情的含义:父亲对故乡的深情,人与自然的深情,摄影师对专业的深情。(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6.文中多次出现的“那个人”的作用:①烘托父亲的形象;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点2分,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D 【解析】D 项信息来源于材料四,这是美国专家Vagnetti 的经验介绍,材料最后一段中所说的“走出一味模仿西方带来的困境”,而不是选项中的“模仿西方”可知,此项理解错误。A项是对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梳理,抓住材料一第二段“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县域发展的热点”“排斥农民的主体地位,挤占农民利益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可知理解正确。B项是对料三的内容梳理,抓住材料中“这个模式的重要问题是排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甚至用围墙将农民排除在外”“发展乡村旅游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等内容可知理解正确。C 项信息来源于材料四,美国专家Vagneti对中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抓住“只要人们心里依旧保存着那份对家乡、乡村的热爱与回忆,把这份热情投人到旅游建设中”即可理解。 8.AD【解析】A 项信息来源于材料一“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县域发展的热点,大大小小的县镇都在发展旅游产业” “同质化现象普遍,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排斥农民的主体地位,挤占农民利益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第三段中的 “也成为促进相关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等,比较可知此项分析正确。C项根据图表增长率的曲线图可知其变化是波浪式的,但也不能据此推测2017 年的增长一定高于2016年,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说“一定高于这一比例”是错误的。D 项主要是对材料二的图表构图要素的理解。由图表信息可知,分析正确。B 项根据图表,2015 年接待人数为22.0 亿,增长率为83.3%,2016 年接待人数为24.0亿,增长了9.1%,而不是80%,可知此项错误。E项是对图表和文字材料的综合解读,错在归纳不全面,材料讲到当前农村旅游经济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应该是减慢的原因,如同质化严重、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排斥农民的土体应该是减慢的原因,如同质化严重,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排斥农民的主体地位,一味模仿西方等都应该是减慢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乡村旅游产业挤占农民利益和乡土文化特色不明显”。 9.问题:1 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普遍,乡村旅游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2乡村旅游模式排斥农民的主体地位,挤占农民利益; 3一味模仿西方,缺乏本土特色。(每点1分,任意2点即可) 措施:1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2保障农民权益,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每点1分,共2 分) 【解析】 抓住每则材料主要内容,梳理信息点分条作答。材料一在指出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比较系统地指出了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第一段关键信息点是 “同质化现象普遍,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排斥农民的主体地位,挤占农民利益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材料三也是讲乡村旅游经济存在问题,“这个模式的重要问题是排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甚至用围墙将农民排除在外”。由此可总结出存在的问题。由材料四讲的是欧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成功事例,其关键信息点在第一段“民俗的发展,必须借助当地的特色文化,以文化为根,才能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由此可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 D 【解析】文言断句要先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推测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确实粗俗,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怨恨。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然后依据句式的整齐性特点,对“逾越五岭”“远在海滨”“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处进行断句。此外,可以依据虚词“其”“然”“此”“则”等进行判断。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在对句意把握不准导致的断句错误,尤其是最后“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学生不能明白其义,又没有考虑到“则”的作用,导致失分。 11. C 【解析】C项孝廉不是秦始皇时设立的,而是汉武帝时设立的。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较多,因为文化常识属于记忆范围,不是理解能力。所以对孝廉在什么朝代设立这样的常识,学生如果没有记忆的话,是无法判断的。 12. B 【解析】B项黄真被举荐为孝廉是在吴佑之后的事情,而且,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的是黄真。 失分点提醒:本题如果学生能理解“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的大意就不容易失分,由本句可以判断出“真后亦举孝廉”中“后”是后来,而不是一起;“世称其清节”的“其”指代的是黄真,而不是吴佑。 13.①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 ②百姓有到官府打官司的,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 【解析】文言翻译要先确定考点,之后对整句进行翻译。把考点进行串联的过程中,要注意句子的顺序和对省略成分的补充,要使翻译出的句子语意通顺。本题涉及的考点有①“二千石”指的是官员的俸禄,这里指代拿两千石俸禄的官员;“业”意动用法,以之为业,可以意译为“做”;“奈……何”固定结构,怎么办;“先”,对去世之人的尊称。②“争诉”打官司;“辄”就;“道”道理;“譬”譬喻,开导。 参考译文: 吴佑字季英,是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吴佑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来刻经书,吴佑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确实粗俗,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怨恨。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确实是先贤十分慎重的举止。”吴恢于是就停止做这件事。 吴佑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放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佑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 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应召,郡里给他饯行,吴佑跟小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暂且不要多言。”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有节操。 吴佑后来升为胶东侯相。他为政力求仁慈清简,以身作则。(遇到)有到官府打官司的百姓,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或亲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调解,使双方和解。农夫孙性私下征收百姓的钱物,买了一件衣服送给父亲,父亲得到衣服,非常生气,说:“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么忍心欺骗他!”逼着儿子回去认罪。孙性又惭愧又害怕,拿着衣服到官衙自首。吴佑斥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详细地把父亲的话说了。吴佑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自己的衣服送给孙性的父亲。 吴佑在胶东九年升为齐相,大将军梁冀上表推荐他任长史。到了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听知后请见梁冀,与他争辩,梁冀没有采纳(吴佑意见),(并)愤怒地起身入室,吴佑也径自离去。梁冀于是把吴佑调出京城任河间相,吴佑于是就辞官回家,不再做官,亲自灌田种菜。讲授经书。九十八岁去世。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在对实词的正确理解上。如“业”,“先”,“譬”等,都是较难的考点。另外就是对“二千石子”的正确理解,学生不理解这些常识,导致语意出现偏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AE 【解析】A项“轻易获知妻子儿女消息,让人感到欣慰”错,妻儿在巴蜀,自己在长安,能从巴蜀传来妻儿消息实属不易,“通”含有久等之后,终于通了使者,带来消息之意。E项,“含蓄委婉,慷慨悲壮”错,应是“通俗易懂,自然纯朴”。 15.①表达出了对妻儿的关心思念,面对来使,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表现出诗人对妻儿的深切关怀;②抒发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诗人年亊已高,愁病交加,却还得忍受与妻儿的分离之苦,不禁悲从中来;③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结尾哀叹自己贫困潦倒,连妻儿都无力养活,只能分居两地,追根究底皆因功名难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 【解析】 ①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符合语境。② 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能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使用不正确,应改为“望尘莫及”。③不足为训,意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符合语境。④炙手可热: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能形容电视剧热门。⑤为虎添翼: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⑥秀色可餐:既可以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又可指景色非常优美。符合语境。 18.D 【解析】 A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定语“首个”属于数量定语,应放在表领属的定语“世界上”之后。B“创造”与“快乐的人性化服务”搭配不当,应改为“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成分残缺。应去掉“由于”。 19.D 【解析】 A列席:作为旁观者出席,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B奉书:谦辞,用于自己写信给别人。C惠顾:敬辞,用于感谢别人的光顾。 20. ①采取上向公众征名的方式 ②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国文化 ③航天成果体现的是科技硬实力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 21. ②不是海绵城市建成,就能完全吸收城市的雨水。 ③不是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就能使城市不再发生洪涝灾害。 (答对一处2分,答对两处5分) 四、写作(60分) 22.【写作提示】本题的核心事件是:环卫工人陈阿姨在打扫卫生时,被一旁锻炼身体的大妈打骂,并报警诬告农民工打人,目击市民勇于作证,最后大妈承认错误。由“对于以上三类人,你更倾向为谁点赞”一句可知,试题中的任务型指令非常具体明确,可以首先选定一个方面。 【参考立意】 1.为陈阿姨点赞:可以从她的尽心尽力、工作认真、能够忍辱负重等角度来立意。 2.为目击市民点赞:可以从他们维护正义、勇于与社会不好的方面作斗争、体现社会正能量等角度来立意。 3.为大妈点赞:可以从她最终能够知错就改等角度来立意。考生对此角度可持肯定态度。只要有自 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