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合肥六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合肥六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 ‎“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祖国”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日本学者山田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骸,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谈论中国“国学”之“本”,首先必须明确国学的本根在“本国”,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第一要义。此外,还要明确“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就像日本近代盛行的“国学”以排斥外来文化、主张以研究《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籍为“根本”,以阐发日本的“固有精神”为主旨。探讨我国之“国学”,即以中国固有文化为本根,例如中国“国学”者讲“国学”,大都以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为主要内容。偏离了“本国”之学,就不是“国学”,故而“国学”不仅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本”,而且还要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根据”。‎ ‎(摘编自史少博《中国“国学”之本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学”是国家之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祌”的学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B. 中国“国学”是中国之学,即中国之学术,是由我们自己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 C. “国学”的“国”可以指“国家”,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 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 D.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部分,从“国学”的定义写起,意在引出中国“国学”之本这一论题。‎ B. 文章中间部分厘清了“国”与“本”两个概念,并明确了中国“国学”之“本”。‎ C. 文章结尾,进行中日对比,说明“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的。‎ D. 文章循着提出问理、分折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一层层将论证推向深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时间上看,“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因此它的外延大于“国家”。‎ B. “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可见,日本“国学”之“本”就是“日本”。‎ C. “国家”先于“国学”产生,“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决定着“国学”的内容。‎ D. 我囯若要弘扬“国学”,就必须排斥外来文化,下大力气研究本国的经典文化。‎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般从分析文本内容出发,比对分析选项与原文内容的陈述异同。D项,可切分为两个信息点,“‘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和“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其对应的原文内容在第三自然段“‘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经过比对会发现选项第二个信息点的陈述有误,原文只是讲了“祖国”和“国家”二者之间的区别,并没有强调此区别是主要内容,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勾画选项所涉及到的原文内容,其次分析原文内容的论证过程,然后再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异同。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何为中国“国学”之 “本”,作者在论述过程中首先论证了“国学”之“国”的概念,其次论证了如何看待“国学”之本,文章的最后进行了总结。由此可知,文章的论证结构应该是并列式,而非D项概述的“一层层将论证推向深入”,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此类试题,一般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出发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进行合理的推断,同时推断的前提必须是以文本为据,这也是解答文本阅读试题所强调的文本意识。A项,强加因果,“祖国”的外延大于“国家”与产生的时间早晚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另外就信息点的内容来判断,“它的外延大于‘国家’”也是错误的,原文第三段中“‘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C项,于文无据,文中没有论述“国学”和“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D项,无中生有,原文最后一段“例如中国‘国学’者讲‘国学’,大都以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为主要内容。”据此可知,研究中国的“国学”主要以中国文化为主,但并不排斥外来文化。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在设置选项内容时会对原文内容进行一定加工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区域有时比较集中,有时仅涉及某个段略局部内容,选项内容的正误有时是半对半错,因此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考生在审读题目时对选项内容进行切分,把切分后的信息点与原文内容进行逐一的比对,先比对信息点的内容,然后再比对选项内各信息点之间的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年礼物 侯发山 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 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 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有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 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李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 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收电话。‎ 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 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 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大冷清。‎ ‎“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 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我啥都有,真是的。” ‎ 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丟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儿个去镇上赶集了……”‎ 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 ‎“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 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母亲接到李娟的电话,始而激动,继而沉默,再后怯怯地问话,表现了她对女儿由思念、期盼到关心、完全理解的变化,这是小说的细腻之处。‎ B. 李娟陪雇主老太太睡觉,而放弃陪母亲睡觉,令人感慨,而雇主老太太的孩子也不在身旁,其中蕴含着作者对现在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的忧虑和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C. 弟弟回到家里过年,而且还帮母亲劝姐姐回家过年,说明弟弟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都远远超过了姐姐,他是小说着力树立的一个十分鲜明的孝子形象。‎ D. 李娟听弟弟在电话里讲述母亲对她的思念和期盼,于是也开始思念母亲,亟不可待地想回家和母亲团聚,感受母女亲情,所以流下了泪水。‎ ‎5. 小说开头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6. 新年礼物对李娟和母亲来说,意义有何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并简要分析新年礼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4. B 5. 内容:写年关越来越浓的年味。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背景。②烘托人物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娟自然想为母亲买礼物,母亲自然盼望女儿回家团聚。③紧扣标题写“新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写“礼物”。④语言表达上作者极尽描写之能事,视听结合,多角度多侧面取材,给人亲切感,吸引读者,排比、引用等修辞增添了文采、可读性强。 ‎ ‎6.‎ ‎ 意义:对李娟来说,实用性、物质性的新年礼物代表她对母亲的孝心,而对母亲来说新年礼物传达的是她对女儿陪伴自己的心灵需求、精神慰藉。作用:①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②凸显小说陪伴比物质对老人更重要的主题。③主人公李娟有孝心但疏忽了母亲心灵需要,通过礼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能力。此类试题作答,一般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人物及情节。在分析选项时,注意各信息点的内容及信息点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原文对应。如果选项内容出现一些表达手法的名词,一般要先分析该手法在文中有没有体现,其次再分析选项的内容。A项,从情节的角度设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情节的理解。母亲接到李娟的电话后的言行表现了其对女儿的想念和关心,以及期盼女儿能回家过年的心情。根据后文李娟与弟弟的通话可知,母亲寄送车票依然是希望她能够回家,并不能表现母亲对李娟的完全理解。C项,从人物的角度设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小说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娟,通过新年礼物来塑造其孝顺的形象特征,同时也揭示孝顺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充裕,还应该有精神层面的呵护与陪伴。D项,从人物的角度设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李娟听弟弟在电话里讲述母亲对她的思念和期盼后悄然落泪,表现了她对母亲的思念,也有因无法陪伴母亲而伤心,但并不能表现她急切想回去陪伴母亲的心理活动。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环境描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作答,一般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读者感受等五个角度思考,分析其与这五个角度之间的作用关系。第一问要求概括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相对比较简单。第一段主要描写了渐渐浓烈的年味,比如街道两旁的灯笼、热闹的集市、不时炸响的鞭炮等,都表现了年味越来越浓。第二问要求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是作用类试题,应该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读者感受五个角度回答问题。首先从人物的角度思考,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进入腊月后年味就越来越浓了,浓浓的年味使得在外打工的李娟更加想家,想自己的母亲,于是才有了给母亲买礼物,这也烘托了李娟孝顺的形象特征。其次从情节安排的角度思考,开头描写浓浓的年味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使得情节发展更加合情合理,同时开头写年味也照应了小说的标题。‎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和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审读题干,本题包括两个问题,第一问要求分析新年礼物的意义,第二问分析新年礼物的作用。新年礼物对李娟来讲是她向母亲尽的孝心,对母亲来讲新年礼物代表的是希望女儿能够陪伴自己的一种情感需求。第二问属于作用类试题,应该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读者感受五个角度回答问题。从情节设置的角度思考,新年礼物是小说的线索,它把小说的人物和情节贯穿了起来,使得小说的结构安排更加紧凑。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思考,小说通过李娟给母亲的新年礼物刻画了李娟有孝心的形象特征。从文章主旨的角度思考,新年礼物不仅表达了孝道的主题,同时也突显了老年人在情感上的需求。‎ ‎【点睛】对于文本阅读类试题中的作用类试题,考生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读者感受五个角度入手,分析五个方面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的人物属于文本内容或者形象塑造,情节指结构思路以及线索,环境和语言表达修辞效果有关,主旨和读者具体指情感、中心思想。‎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观众对中华古诗词的日渐关注和喜爱,让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欣慰,但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尽管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李定广认为,需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自然地、自发地体会诗词中的温暖和情意。‎ 对于武亦姝的获胜,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则认为,“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熟稔中高考套路的语文教师眼里,简直是一场标准化考试。古诗词或传统文化复兴的端倪,在这样的诗词大会上,能看到几何?实事求是地说,不多。”‎ ‎(摘编自《广州日报》)‎ 材料二 昨天,一位专家表示,《中国诗例大会》之所以饱受关注和喜爱,正在于它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这些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了大家心中的情怀。‎ 此外,古意盎然的诗词,也将观众不知不觉地带入到古风意韵之中,让人体会到流落在当下骄躁忙碌的生存环境缝隙中的一丝优雅和浪漫。这使得很多人开始怀念旧时的诗意生活,选手陈更曾说,“诗歌与其他学问不同的一点是,它与技能无关,所以接近它,被它吸引,被它感动,让人觉得心不死。一字一词里见乾坤,滴水映刀般表现大千世界。”由此可见,诗词——这属于中华文明的语言文字,反映的正是我们东方人内心的丰富情思,正是这种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东方诗意,也使得《中国诗詞大会》一播即热。‎ ‎(摘自《扬子晚报》报道《诗词大会为何能引发如潮思考》)‎ 材料三 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文化素养和文化基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更是一场文化大餐,让人如痴如醉。‎ 然而不可回避的话题是: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冷落。‎ ‎(摘自央广评论《生活中不能没有“诗和远方”》)‎ 材料四 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文化,是华夏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看点,以文化为内涵,展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尽管处在当下这个节奏飞快的文化快餐时代,诗词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不然。中国人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眷慕,也都愿意去亲近、熟悉古典的诗词文化,只是一直缺少这样一个契机。诗仙李白曾有诗云:“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而《中国诗词大会》正好提供了一个让我们亲近诗词文化的契机。中国人骨子里对古典诗词文化有着原始的好感,诗词大会的走红就是最好的证明。‎ ‎(摘自《北京晚报》报道《〈中国诗词大会〉放大人生诗意》)‎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李定广和王白云均对当下中学古诗词教学表示不满,认为古诗词教学仍以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为主,而缺少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B. 材料二中,选手陈更不仅提到了诗歌与其他学问的差异,而且指出了诗歌的优点,它既可以感动读者,也可以反映纷繁变幻的外部世界。‎ C. 材料三指出,《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说明人们都愿意主动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愿意静下心来品读诗词带来的美好意境。‎ D. 材料四中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展现华夏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不合理的一项是 A. 四则材料来源不同,但都对央视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发表评论,肯定了节目成功的同时也全都指出了不足。‎ B. 材料一和材料三写作目的不同,但都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都认为基于实用、应试、技能的古诗词教学难以浸润学生心灵。‎ C. 四则材料均以小见大,通过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评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期引起读者更深入的思考。‎ D. 材料三和材料四中,都提到了人民无法真正亲近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原因,是受文化快餐时代的影响。‎ ‎9. 《中国诗词大会》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B 8. A ‎ ‎9. ①反思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对诗词教学和其教学方式的重视。②激发了国人学习、阅读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③唤醒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为国人亲近诗词文化提供了一个契机。④让人在骄躁忙碌的生存环境缝隙中找到一丝优雅和浪漫,诗意地生活。⑤展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是华夏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的体现。‎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般从分析文本内容出发,比对分析选项与原文内容的陈述异同。A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一可知,李定广和王白云并不都认为古诗词教学仍以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为主,并不都认为缺少对学生的审美教育。C项,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三“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可知,《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并不能说明人们愿意主动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人们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去品读诗词带来的美好意境。D 项,曲解文意,根据材料四“中国人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眷慕,也都愿意去亲近、熟悉古典的诗词文化,只是一直缺少这样一个契机。诗仙李白曾有诗云:‘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而《中国诗词大会》正好提供了一个让我们亲近诗词文化的契机。”可知,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目的是要说明中国人亲近、熟悉古诗词文化需要契机,而《中国诗词大会》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需要仔细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差别。首先要圈定选项对应的原文信息,其次再比对选项与原文。在比对过程中,先比对选项内容和原文信息是否有差别,如果选项内容无误就再选项内容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误。A项,曲解文意,四则材料都对《中国诗词大会》发表了评论,都肯定了节目的成功之处,但只有材料一、三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第一步要审读问题内容,明确概括方向;第二步整体感知文本,确定概括区间;第三步提炼信息要点,规范组织答案。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中国诗词大会》的开播不但让观众对中华古诗词日渐关注和喜爱,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古诗词教育的反思。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中国诗词大会》能够激发大家的情怀,带领大家进入了古风的意韵当中,让人们体会到了在忙碌的生存环境下还有那么一丝优雅和浪漫,同时节目以诗词为看点,以文化为内涵,展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也展现了中国古诗词文化所独有的气度和底蕴。《中国诗词大会》的开播也为人们亲近诗词文化提供了契机,激发了人们对古诗词的兴趣,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监泰州西渓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服阙,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以至其子易衣而出,然仲淹晏如也。‎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禁民淫祀,且条上救敝十事。岁余,徙苏州。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 延州诸砦多失守,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痩人饥,势易制也。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獗,固已慑其气矣。”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以疾请邓州,进给事中。后徙荆南,寻徒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音,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遗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论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 ‎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B.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C.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D.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其中,“孤”指年幼丧父的孩子;“鳏”指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指丧夫的女子;“独”指年老无子的人。‎ B. 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赌察院并称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C.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周易》《乐经》。‎ D.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副长官为侍郎。掌管全国的土地、赋税、户籍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B. 范仲淹重视灾情并善于治灾。当江、淮、京东这些地区出现严重灾情时,他极力请求朝廷派逍官员前去治理。在苏州为官时,他引导百姓疏通河渠来治理水灾。‎ C.‎ ‎ 范仲淹富有智谋。当朝廷要诏命各路讨伐西夏时,范仲淹认为冬季严寒,宋军露宿挨冻不如等到春天深入故境,敌军马瘦人饥,宋军势力会更容易制服敌军。‎ D.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他去世时,四方听问噩耗的百姓都为之叹息,羌部族的首领数百人也为其忡念痛哀。‎ ‎13. 翻译下面句子。‎ ‎(1)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2)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答案】10. B 11. C 12. A ‎ ‎13. (1)范仲淹通晓六经,精通《易》学,学习经学的人大多向他请教,解决疑难,他手捧经典为有疑者答疑解难,不知疲倦。‎ ‎(2)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敬,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也决不大吃大喝。‎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运用排除法,根据对所断句子的大致理解分析选项的句读,把选项分为两组,根据句读的不同先排除一组,然后再排除某个选项得出答案。所断句子是描述范仲淹勤奋苦学,冬天学习疲惫的时候就用冷水洗面,有时食不果腹只能整日喝粥来维持,别人都无法忍受,而他却不以为苦,依然能够坚持学习。分析选项的异同,根据第三处停顿的不同,可以把选项分为AC和BD两组,文句中“面”作“沃”的宾语,“以水沃面”翻译为用冷水洗脸,故排除AC;分析第五处停顿,“之”是代词,代指生命,它作“继”的宾语,“至以糜粥继之”翻译为只能用面糊来维持生命,据此排除D,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加强积累,识记重要的文化常识,有时根据具体的题目可以适当地结合文章的语境进行推断。C项,“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不包括《论语》,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通读选项内容,勾画在文中对应的语句,然后进行选项内容信息和选项内容层次的比对。A 项,无中生有,选项概述范仲淹的儿子要换过衣后才能出门是错误的,文中没有此情节的描述,属于无中生有,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审题环节要确定所译句子中的得分点,该得分点大多数情况是文言实词,有时也会是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在翻译过程中,原句省略的成分一定补写出来。第一句的关键词:通,通晓;亡,表示否定,根据语意应该翻译为不知道;所倦,所字结构,翻译为疲倦的感觉。第二句的关键词:以,因为;方,正好、恰好;宾客,词类活用,名次活用为动词,翻译为宾客来访。‎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唐】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怎奈。‎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颔联的“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未被进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 B. 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照应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C. 本诗以景结情,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寓于其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D. 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15. 从全诗来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 ①不受重用,“三度为郎”“一从出守”“长不用”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②韶华易逝,“便白头”“岁月如流水”“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③苍生之痛,“苍生未休”,诗人不安;④孤独寂寞,“心事向谁论”“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首先要读懂诗歌,把诗歌的语言、语境和意境转化为可理解的可想象的可感知的内容,其次逐一比对选项和诗句。A项,“不敢抱怨”、“对仕途的关心”分析错误,颔联意指莫说君主没有重用自己,怎奈世间仍不太平,并未表露不敢抱怨和关心仕途的情感。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从审读题目、品读关键词句、关注尾联和分析意象的角度去感知诗人抒发的情感。通过分析题目,根据“客”和“悲秋”可知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应该是悲愁,再分析首联的关键词“三度为郎”“白头”“出守”“五经秋”,概述了诗人仕途坎坷,颔联中的“莫言”“苍生”“未休”有点明了诗人对仕途不畅的感叹,以及感念苍生疾苦的不安,颈联中“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指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客居他乡又逢秋的伤感,尾联中“心事”“不知”“向谁论”的孤独。‎ ‎(三)名篇名句馱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表现湘君的豁达洒脱形象,写其在思而不得后自我宽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子夜吴歌》中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诗句,在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中也含有“捣衣”情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时不可兮骤得 (2). 聊逍遥兮容与 (3). 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玉户帘中卷不去 (6). 捣衣砧上拂还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注意审读题干中的提示信息。第一题注意题干中的“表现湘君豁达洒脱”和“自我宽慰”的提示,考生据此可得出答案。第二题注意题干中的“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挥霍无度”“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特别是“泥沙”二字,考生据此可得出答案。第三题注意题干中的“捣衣”二字,据此联想诗句则可得出答案。‎ ‎【点睛】考生在平时备考的过程中要加强背默,同时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题干中的提示信息,根据提示联想诗句,默写的诗句要跟题干要求的一致,同时书写要规整,笔画要规范,不能出现错别字,不能出现不易辨识的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___________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之中。‎ 前不久,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把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可谓是____________。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南辕北辙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别人的孩子都开始挣钱了,我的孩子再不开始就__________了。”可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璀璨夺目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可以说是______________。‎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只会让孩子的人生演变成一出悲剧。‎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五花八门 百里挑一 望其项背 冬扇夏炉 B. 层出不穷 寥若晨星 望其项背 徒劳无益 C. 层出不穷 百里挑一 望尘莫及 冬扇夏炉 D. 五花八门 寥若晨星 望尘莫及 徒劳无益 ‎18.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 ‎ 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 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把科学家、文学家当做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 D.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占两成的孩子把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 B. 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的培养 C. 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的培养,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 D. 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 ‎【答案】17. D 18. B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适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成语的积累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比如:重点分析成语的关键词;注意词语的适用对象;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洁,防止出现语意重复。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根据第一处空白前后语境,此处强调的是活动的多,应该用“五花八门”,据此可排除BC。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寥若晨星: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形容人物或事物十分稀少。根据第二处空白前后语境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比较少,应该用“寥若晨星”,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高考命题辨析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根据类型的特征去排除错误选项。分析划线病句可知语病有两处:一是结构混乱,“根据……”和“……表明”保留一个表达方式即可,“把……作为”和“以……为”保留一个即可;二是不合逻辑,“将近七成多”不成立,有“将近”就不能再加“多”,可以表述为“将近七成”或“七成多”。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ACD排除,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要考虑六个一致:陈述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陈述逻辑一致、语言风格一致、陈述句式一致、内容衔接一致。题干选取的句子在语段中一般起着过渡性作用,因此在解答过程中要多考虑前后照应关系。根据空白处前文内容,“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在考虑选项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对象的一致性,那么空白处的句子主语应该是“家长”,考虑到逻辑的一致性,那么陈述的顺序照应关系,应该是“空想”“虚声”,对应选项内容应该是“虚幻”在前,故排除AD,考虑语段内容的衔接,要注意后文“只会让孩子的人生演变成一出悲剧”,那么应该把选项中的“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的培养”放在最后,故选B。‎ ‎20.XX企业向XX小学捐赠了一批图书和电脑,以下是XX小学学生代表的致谢词,其中有五处表达不恰当的地方,请找出并做出修改,要求语言准确、得体、连贯。‎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欣慰的心情迎接你们的拜访,感谢你们的把薪助火,你们为贵校捐赠了图书和电脑,这如春日的微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田。我们知道,今天我们接受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最后,我谨代表全体同学向你们表达我们的璧谢。‎ ‎【答案】①“欣慰”改成“欣喜”或“激动”;②“拜访”改成“驾临”;③“贵校”改成“我校”;④“把薪助火”改成“鼎力相助”;⑤“璧谢”改成“感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在审题环节要考虑语境、语体、对象、准确、简洁和感情色彩,一般题干会提供语境、对象、修改要求等信息。对于语言表达得体修改类试题,五处错误中往往会有2~3处涉及到语言使用对象(即敬谦辞)的错误。欣慰:内心满意并感到宽慰,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做某事表示满意,用在此处不合适,应该用“激动”。拜访:恭敬地方问,属于敬辞,只能用于自己到某地表示对对方的恭敬,此处应该用“光临”或“驾临”。贵校属于敬辞,表示对对方学校的恭敬,此处应该用“我校”。 把薪助火: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此处是成语使用错误,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因为此成语还有助长事态的加剧,此处应该用“鼎力相助”。璧谢:敬辞,退还原物,并且表示感谢(多用于辞谢赠品),此处应该用“感谢”。‎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某中学保卫科科长王军被评为“2018年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他如梅花般敢为人先,①______,他如翠竹般为人正直。他工作认真,为了学习的教学秩序做出了应有的努力。②_________,晚上他戴着星辉目送学生平安回家。在其他单位意见退休,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他自愿来到学校,为学校的发展默默贡献着自己微博的力量。他的出现告诉我们,③________,校园内的后勤服务人员也发挥着育人的作用。‎ ‎【答案】 (1). 他如落红般默默奉献(结合恰当喻体体现人物品格即可) (2). 早上他披着晨光迎接学生安全进校 (3). 不仅学校里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要考虑六个一致:陈述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陈述逻辑一致、语言风格一致、陈述句式一致、内容衔接一致。从陈述句式一致和语言风格一致的角度考虑,第一处空白前文“他如梅花般敢为人先”,后文“他如翠竹般为人正直”,那么空白处也应该是“他如……”,从内容衔接一致的角度考虑,内容应该是写他的一种品质,比如“他如落红般默默奉献”;第二处空白的前文“为了学习的教学秩序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后文“晚上他戴着星辉目送学生平安回家”,此处应该是讲的他在维持教学秩序上的具体做法,再考虑到句式的照应,此处应该是“早上他披着晨光迎接学生安全进校”。从陈述逻辑一致的角度考虑,第三处空白后文“校园内的后勤服务人员也发挥着育人的作用”,注意此句中有个“也”,于是要联想到与之搭配的关联词是“不仅”,空白处与后文的逻辑关系是递进关系,所以此处应该是“不仅学校里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四、写作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时代呼唤“年份英雄”‎ 岁月流金。一句“酒是陈的香”,道出了人们对白酒价值的认知标准——年份。‎ 年份,是时间沉淀的味道,是跨越时空的优雅。在中国大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仰望星空的执着,脚踏实地的苦干,诠释“年份”的终极奥义。‎ 有人用生命去回答。20多年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村魂”文朝荣领着海雀人向荒山要绿地,让瘦土出效益,苦干实干吃上饱饭,把极贫村建成了山清水秀、林茂粮丰的美好家园。他笔记里写着:“幸福不是天上来,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有人用心灵去感悟。3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西营镇农民王秀芝,克服了失去右小臂的创伤,自主创业、帮扶他人,用勤劳奋斗铺就乡亲们的致富之路。她说:“我的能力有限,但是只要我有一分热就会发一分光,尽我的能力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有人用信仰去诠释。40年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副厅级退休干部高德荣,走遍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被亲切地称为“老县长”。如今,高德荣退而不休,不顾年岁已高,继续驻扎在独龙江河谷,全力以赴督战独龙江帮扶项目工程。他说:我是独龙族的儿子,共产党才是我们独龙族的头人。‎ ‎20年、30年、40年,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年份英雄。年份之于他们,是为改变贫困面貌而坚如磐石的宝贵品质,是为大家舍小家而感动岁月的赤子情怀。‎ 时代呼唤“年份英雄”。领袖曾说,“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更加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来帮助我们提振精气神。只要将“年份英雄”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进中攻坚克难的奋斗源泉,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 做“年份英雄”要甘于平凡。英雄干的不一定是惊天动 地的大事,但一定是为民谋利益的事。他们的伟大渗透在身体力行中,渗透在日常的工作、平凡的坚守中。行之愈深,其进愈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于农村还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做成同样的事情,往往需要付出比以往多得多的努力,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干部苦干实干,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年份英雄”人人可为。新年的钟声敲响,到2020年,一个百年魂牵的梦想就要实现。3年多辛勤耕耘,酿造的是一坛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乐的美酒,是一坛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佳酿。攻坚拔寨,同步小康,人人都是“年份英雄”,矢志奋斗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会让这坛美酒愈加甘醇厚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当“年份英雄”成为各级党员干部队伍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支队伍焕发出的蓬勃的发展激情,一定能撕掉贫困的标签,成就这个时代的丰功伟业。‎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谈论的内容是对“英雄”的看法,审读材料时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两种说法即两种观点;“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限定作文谈论的对象是“当今时代的英雄”不是古代的英雄,不是历史上的英雄,不是泛泛而谈英雄。由此可以立意为:在时代的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与情怀,反思现实中对英雄的态度,在新时代传承英雄精神;时代的英雄精神不应该由所谓的偶像明星来担当,主流价值观始终要回归到为国家社会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行文中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如选择第一种立意,可以分析当代英雄的特质、内涵到底是什么?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对待英雄?新时代怎样继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英雄情怀?可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如:偶像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崇拜,英雄却在民间默默无闻,时代发展不应该让英雄被遗忘,我们应该把崇拜的目光投到身边的英雄身上。‎ ‎【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围绕对英雄的看法立意行文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