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年高考语文考点:古诗词鉴赏之词(二)
2012 年高考语文考点:古诗词鉴赏之词(二) 1.(10 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 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 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 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答: 答案 (1)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 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 吧! (2)①侯词中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解析 这是一首讽喻词。有故事说,侯蒙年轻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 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视讥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 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 职。 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 圣明的君主,没做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 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一方面, 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希望自己找到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 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 空稳当地飘起来了,比喻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 “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 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我”洋 洋得意的神态。 2.(10 重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答: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①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 ②想像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开头“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 人把明澈的流水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 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 设想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 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 心上人相会。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 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 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既指鲜花如锦的春天的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 生活在一起。 3.(10 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①撚(niǎn):持取,捻弄。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 (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 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 答案 (1)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 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这两句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 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 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即可) 解析 上阕从自然景物写起,一番风雨后,春光被季节催促得黯淡,残花纷纷飘落 下来,一片狼藉铺满小路。池水盈盈涨起,将一片新绿映入眼底。小雨霏霏落下,杜鹃声声 啼鸣,园林天天憔悴,挽留不住春天远去的背影。下阕自然由景生情,转移到个人情思上, 在春归的无奈中独上高楼,在落日的斜晖里拈一枝残花,无语凭栏。至于那“此恨谁知”的 内涵,又有谁能说个明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