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合肥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范围:人教版必修1+人教必修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后来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理论上“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而现实生活中,“知音” 往往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②“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基本内涵上,“粉”或“粉丝”就是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被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往往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 ③在文本辨识力方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学作品,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伪存真,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力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学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④在参与方式上,粉丝欣赏文学作品,要求突破“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对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⑤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录、翻唱和MTV翻拍等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的释放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文学批评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选自《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有删节) 1.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音”的内涵在理论上至少涉及两方面,其中之一即接受者能准确把握作品主旨,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深度契合。 B.“粉丝”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只会关注文本的细节,在文学批评上更具主观随意性。 C.“粉丝”的名称有些不伦不类,它属于“fans”的音译词,最基本的内涵就是“某些事物的爱好者”。 D.“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学作品,他们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文学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②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称谓的来历、内涵等,令读者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B.文章第①段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 C.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阐述,使读者对“知音” 和“粉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第④段中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音”与创作者有着相互依赖、相互需要、相互尊重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为“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 B.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 C.金庸的“粉丝”能去伪存真,使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被淘汰,可见“粉丝”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 D.知音能够写出分析精辟的文学批评,却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可见他们的生产力还没有释放出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永远的巴金王 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 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 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有删节)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读过了许多巴金写的译的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量和牺牲精神。 B.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C.巴金喜欢关于高尔基笔下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的理想愿望。 D.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听到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质朴、无私。 5.根据选文,简要概括巴金先生的优秀品质。(6分) 6. 文章结尾处说“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 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材料三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一、二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只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 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 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 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3分) A. 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 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都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D. 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9.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①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②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下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 B.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 C.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 D.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 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邑:封地 B.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 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表被动 D.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封之 函:封装 12.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表达了太子丹想长久地侍奉荆轲却因强秦入侵而不得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人才的爱惜。 B. 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C. 荆轲三问樊於期,这一段对话描写,展示了两个侠义之士的精神风貌。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和信任。 D.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作者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可谓匠心独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送江水曹①还远馆谢 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注】①水曹:官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分别从高、远两个方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长路迢递,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B.“清川带长陌”的“带”字使用尤为传神,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增添了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 C.三、四句用“望归”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故而客中作客,无慰“怀旧望归”之情,反更增羁旅情怀。 D.五、六句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风光令人陶醉, 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 15.诗歌流露出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氓》中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赤壁赋》中用两个比喻将让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写得形象生动: , 。 (3) 《涉江采芙蓉》中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婉的句子: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谁来担此重任?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近年来,由于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构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 。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至关重要 责无旁贷 刻不容缓 一目了然 B. 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C. 至关重要 义不容辞 刻不容缓 了如指掌 D. 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了如指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近年来,由于外卖业的快速崛起,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构滞后。 B.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构滞后。 C. 近年来,由于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 D.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相对而言,外卖平台更易做一个“守门员”,政府及主管部门则不适合。 B. 相对而言,政府及主管部门适合监管,而外卖平台适合做一个“守门员”。 C.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 D. 相较于外卖平台更接近“守门员”的角色,政府及主管部门更注重监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余秋雨曾说:阅读既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 ① 。开发生命并不是重塑生命,我们的生命并不太坏, ② 。任何开发都应该顺应着地理地脉。开发生命也是同样。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只是短暂现象。茫茫书海, ③ ;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还有不少名著介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读一读。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频发的雾霾,永久的离开所居住的城市,而且这些人中间很多还是城市的 精英。可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根除雾霾之害。若不能彻底控制雾霾,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能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 ①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未必就是根除雾霾。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合肥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B “他们只会关注文本的细节”错。故B错误。 2.B “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错。 3.C A张冠李戴,不是“知音”与创作者相互依赖,而是“接受者”。B无中生有,没有“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D知音的“生产力还没有释放出来”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4.C. A文中只写读《灭亡》和《新生》感到牺牲精神。B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与文章内容不符。D前后没有必然联系,内容也与文章不符。 5. ① 情感热烈,热爱青春。 ② 爱憎分明,直言不讳。 ③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④ 诚实、质朴。 ⑤ 谦虚、无私。 ⑥ 坚持真理,敢讲真话。 6.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巴金的崇敬之情和对自己的鞭策之意。②我们要学习巴金对文学和社会的态度,真诚质朴,奋斗不止。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B “只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表述有误。 8.A B项“都源自”表述有误;C项“虽然都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表述有误;D项“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说法绝对。 9.①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回国创业。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强烈愿望。③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从而造出的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④海外人才的爱国之情、爱国之志,报国之行。⑤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D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 11.D 函,名词作状语,用木匣。 12.A “对人才的爱惜”理解有误。 13.(1)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现在去却没有什么信物,秦王也就无法接近了(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了)。 (2)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 D “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理解有误。 15. ①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③表达了因离别而生的无奈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 18.D 19.C 20.①也是对生命的开发 ②没有必要打碎了重塑 ③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小角 21.②彻底控制雾霾未必就能吸纳得了优秀人才〔或“吸纳优秀人才未必要彻底控制雾霾〕。 ③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也未必单靠控制雾霾。( 答出一点得2分 ,答出两点得5分 ) 四、 写作(60分) 22.作文审题提示: 从“鲤鱼”角度: 鲤鱼“向佛祖祈求”:成功无捷径(做事不可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实现理想需自身努力。②鲤鱼跃过龙门后没有做龙的感觉:没有高标准的梦想价值低下;拼搏成就精彩,凭借切实努力实现梦想更有成就感(梦想因汗水而美丽),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才能真正成为龙(取得真正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应追求实质。③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看:夯实过程方可收获丰硕成果。 从“佛祖”的角度: 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改变评价标准;不能随意降低评价标准;选拔人才要坚守尺度。 从“龙门”的角度: 降低了高度的龙门价值低下;真正的成功之门(人才选拔)不可能降低标准。 第 5 页共 5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