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05课+模拟考试-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05课+模拟考试-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05课+模拟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中”、“和”意义的。平衡“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选自《书法与中国文化》,有删节)‎ ‎1.下列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艺术是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B.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简单的线条艺术,还是位置、色调、黑白等艺术的综合体现。‎ C.中国书法艺术追求总体平衡及“和为贵”的价值观,反映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思想。‎ D.中国书法艺术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既让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也让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2.下列关于中国书法对中国文化的诠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我们能够受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清静无为”的中国文化思想。‎ B.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表现,体现了书法艺术或受儒家思想影响,或受道家思想影响。‎ C.晋人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础,含着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俊之气,柔中带刚。这是受儒家思想和民族心理的影响。‎ D.清代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绪,使得书家从金石之学中获取一种柔中 带刚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与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构成了一里一表的关系。‎ B.我们对自古至今留存的书法珍品加以研究,发现每幅作品都是凭借它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聚集着中国文化的陈述。‎ C.中国书法艺术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计白当黑,这正是道家虚无思想对书法艺术影响的体现。‎ D.《兰亭序》体现王右军的飘逸,《祭侄稿》表现颜鲁公的悲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借助笔墨线条,倾诉情感,抒发心性。 ‎ ‎【答案】‎ ‎1.D ‎2.A ‎3.B ‎3.B项,非“每幅作品”,而是“就整体而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北部,沿着都江堰顺流而上,就进入了岷山山脉。有许多专家考证,岷山就是《山海经》里所说的“昆仑山”。‎ ‎  提起昆仑,即使是地理知识再少的人,似乎也能一下子说出是在新疆南部。昆仑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女娲就是采昆仑的五彩石补天,这个故事现在幼儿的图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似乎没有什么说的了,可如果你在历史的故纸堆中翻一翻,你会发现在中国境内,所谓昆仑竟然有十几处之多。‎ ‎  《山海经》中多次提到昆仑,述及昆仑地望的有:《山海经•西次三经》载:“又西三百里,约槐江之山……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海内西经》也载:“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都。”‎ ‎  上面所述的是海内昆仑。《大荒西经》和《海外南经》中又提到有“海外昆仑”,而且海外昆仑还不止一处。自古海内昆仑有葱岭、祁连、昆仑(今天的昆仑)、岷山、巴颜喀拉山之说,这些都说明海内昆仑在中国的大西北。‎ ‎  最近四川成都又有专家著书立说,引经据典,言之凿凿,称所谓昆仑就在他家门口,也就是成都近郊的青城山。‎ ‎  青城山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是个大大有名的地方,也是产生道家武功的地方。但再往上溯,历史就变得模糊起来,好像最多也就1000多年。这位专家把青城山命名为昆仑,而且找到了很多根据。‎ ‎  除此之外,有人称,在贵州也有一处叫昆仑的地方。晋陕地区也不甘落后,据说也有古昆仑山的遗迹。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都存在着昆仑的遗迹。真有那么多昆仑山吗?‎ ‎  所谓昆仑,就是“天”的意思,或者是“倚天之柱”‎ 的意思。这样看来,昆仑已经不是一座山的概念,它成了一种象征。‎ ‎  和昆仑差不多地位的还有泰山。我们中国的古人特别会走捷径,图省事儿。他们也许是懒得在中国四处寻找新的泰山,干脆搬一块石头放到家门口,石头上刻着“泰山石敢当”,就算把泰山搬到了家里,于是可能大半个中国都有了泰山。由此也可以这样认为,960万平方公里有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共同取向,一种民族文化的同源意识。‎ ‎  “昆仑”总是和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在古人看来,昆仑就是天地之交的结点,一切都始于此,人类的文明就起源于此。因此确定昆仑在何处,也是在确定人类文明的起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昆仑的概念就变得非常重要。‎ ‎(选自《哪里是昆仑》,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昆仑”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就是采昆仑的五彩石补天,这个故事现在幼儿的图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因此昆仑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B.《山海经》中多次提到昆仑,《海内西经》提到的是海内昆仑,《大荒西经》提到有“海外昆仑”,而且海外昆仑还有多处。‎ C.四川成都又有专家著书立说,引经据典,称所谓昆仑就是成都近郊的青城山。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D.昆仑,就是“天”的意思,或者是“倚天之柱”的意思。这样看来,昆仑不仅是一座山的概念,而且成了一种文化象征。‎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有些地理知识的人来说,提起昆仑,似乎也能一下子说出是在新疆南部,并且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B.在中国许多地方有昆仑的遗迹,比如岷山山脉,成都近郊的青城山,贵州有一处叫昆仑的地方等,但作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C.昆仑成了一种象征,它蕴含着“天”和“倚天之柱”的意思,体现了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共同取向,一种民族文化的同源意识。‎ D.昆仑的概念就变得非常重要,是因为确定昆仑在何处,也是在确定人类文明的起源。‎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昆仑山”就是《山海经》里所说的岷山山脉。‎ B.泰山和昆仑山具有相同的地位,也是成了一种象征。‎ C.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民族文化的同源意识。‎ D.人类的文明就起源于昆仑这一天地之交的结点。‎ ‎【答案】‎ ‎1.B ‎2.A ‎3.C ‎3.A项,原文说:岷山就是《山海经》里所说的“昆仑山”,是许多专家的观点,不代表作者的观点。B项,不是“相同”,而是“差不多”。D项,原文是“在古人看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西洋绘画一度发展到极致的科学写实精神不同,中国古代绘画开辟的是一条具象写意的创作道路。所谓具象写意,非严格写实,亦非纯粹表现;不离物象,又不拘于物象;“造化”与“心源”化合为一,了无痕迹。‎ 一个“似”字,其中潜存着厘清中国古代绘画具象写意传统的重要线索。古代绘画理论言“似”,主旨乃是在标示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 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似”之本义即想像、近似。宋代以前,绘画的题材一直“以人物居先”。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似”。在这里,“似”被理解为绘画的恒常追求。宋代以后,山水画、花鸟画繁盛,“似”的意识则一直不断延展,有新变,但并未遭到过彻底的颠覆。讲“似”,意味着绘画作品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讲“似”,强调了绘画作品需要以外在世界作为自身的基本参照系统;讲“似”,引导着画家超越对抗关系而去追求与外在世界的一致。‎ 另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具体界定和阐发,准确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肯定绘画要“似”,并不等于倡导极端的写实。在人物画占据中心位置的阶段,借着“传神”目标的确立,古代绘画理论适度地拉开了“似”同“完全写实”之间的距离。谢赫称“画有六法”,居首者为“气韵生动”,而联系人物画的艺术实践可知,所谓“气韵生动”,强调的就是“传神”。由强调“传神”延伸到厘分“神似”与“形似”‎ ‎,再延伸到重“神似”而轻“形似”,这一历程带给中国古代绘画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严格写实的艺术超越。‎ 到山水画兴盛以后,古代绘画理论与时俱进,对“似”的阐发又出现了重要的衍变。‎ 新变之一是推重“神似”的范围,由人物扩展到了山水景物。所谓“物”之“神”,并非纯粹的客观存在,实乃画家对山水草木之生机天趣与文化底蕴的艺术掌握,是物理与人情的统一,自然与艺术的统一。显然,这种为“物”“传神”的要求本身,即已经潜移默化地将写实与写意两极,均衡地融为了一体。‎ 新变之二是“不似之似”意识的确立。伴随着大写意技法的孕育和发展,明清之际一些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在继续贬抑“形似”的同时,高张起了“不似之似”的理论旗帜。‎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自身的艺术形象体系,并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同一,故曰“不似”。“不似”者,乃“形”“不似”,是对写意趋向的首肯,对执着于“形似”的极端写实艺术道路的否定或超越。这“不似”,绝非造型能力低下,而是一种艺术自觉的标志。同时,中国古代绘画创作又始终坚定不移地将追求同外在世界的深层一致,设定为终极的艺术目标,故曰“似”。“似”者,乃“神”之“似”,理之“似”,自然之“似”,艺术之“似”,既是对具象方式的固守,更是对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的简明表述。‎ ‎“不似之似”,可以说是对“似”的最为切当的解释和说明,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与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和揭示。中国古代绘画为创造“不似之似”的具象与写意的形象体系,开辟了一条个性化的艺术道路。在这里,师法自然与抒写性灵之间达成了完美的平衡。古代画家极为重视对外在世界的接触、观察、把握,视其为作画的前提条件。对于古代画家来说,用以审视的“目”,固然不可忽视;用以感受的“心”,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心灵去师法自然,将心灵与自然化合为一,这样重新熔铸而创造出的绘画形象体系,既保留着自然的大体形貌,又艺术地超越了细节的精确一致,正所谓“不似之似”。‎ ‎(节选自杨铸《说“似”》,有删改)‎ ‎1.下面对“不似之似”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似”是绘画的恒常追求,指所绘人物、花鸟等与客观实际相像。‎ B.“不似”是指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统一。‎ C.“不似之似”是指绘画作品有像又不像,是造型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 D.“不似之似”是既“形似”又“神似”,是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绘画强调具象与写意,而西洋绘画则追求科学与写实。‎ B.我国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界定和阐发,既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又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 C.我国古代绘画中“似”的意识一直不断延展,却并未遭到彻底的颠覆,例如:人物画强调神似,而花鸟画、山水画则只求形似。‎ D.“不似之似”,是对“似”的最为恰当的解释,是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具象写意”的绘画传统指的是:既不离物象,又不拘泥于物象;既不写实,也不纯粹表现心灵感受。‎ B.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存在三种情形:一曰“似”,二曰“不似”,三曰“不似之似”。‎ C.对于画家来说,用心灵感受与用眼睛观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D.“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竹子根本用不着画草图。这说明绘画并不一定要师法自然,而完全可以想象创造。‎ ‎【答案】‎ ‎1.D ‎2.C ‎3.B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