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语文试题

‎2018 级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上传时间:30 分钟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3.30 号周一 19:00 至 22:00。‎ ‎2.选择题在线提交。主观题答案规范写在纸质答题卡上,拍照上传至好分数。 ‎ 学生上传主观题时注意:‎ ‎1.一小题一传,使用编辑剪裁,只保留本题外框及框中答案内容;‎ ‎2.手机竖屏拍照,以保证上传图片是正向,若图片不是正的,请旋转至正向后再上传;‎ ‎3.手机在答案正上方拍照,必须保证图片清晰,因上传图片模糊导致无法辨识的 0 分;‎ ‎4. 尽量一题只上传一张规范图片,作文需要上传多张图片的,请在编辑时在左上角标注 ‎ 阿拉伯数字序号,依次上传,方便老师批改。‎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美版知乎 Quore 上,有不少 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网友讨论分享自己 ‎ 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 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 工具。一位网友说,他家隔壁曾住着一位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 白诗集》送给了该网友,以感谢他对自己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 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 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从莫言、 ‎ 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 ‎ 到《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 ‎ 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城:在“武侯世界” “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 400 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说。如果说曾经的 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 ‎ 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翻译水平的 ‎ 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 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 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 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 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平的 道路。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 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为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 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 ‎ 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 ‎ 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一 ‎ 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文 ‎ 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摘自《人民日报》2017 年 5 月 31 日第 5 版)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已经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连普通外国人也喜欢中国诗词。 ‎ B.如今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够“走出去”,主要是因为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 ‎ 交流的开放。 ‎ C.包裹着传统文化外衣的网络文学虽然已“走出去”,却几乎没有能够真正传递中国文化的 ‎ 精神气度和价值理念,没有产生深刻的文化影响。 ‎ D.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路虽坎坷不平,但若能解决好传播载体等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将 ‎ 可能更多地传播出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荷兰女士送《李白诗集》的事例,表明了中国诗词既是外国网友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他 ‎ 们情感交流的工具。‎ ‎ B.作者从中国诗词、当代作家作品、影视剧和网络文学等方面,来举例论述中国文化近年来 已经“走出去”的观点。‎ ‎ C.对“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作者一方面指出了它们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解决问 题的多项具体措施。‎ ‎ D.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作者先举例,再分析,最后展现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的希 冀。‎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诗词可以丰盈国外读者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受到他们的 ‎ 喜爱也应该与此相关联。 ‎ B.当今中国文化只有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才能为更多的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 ‎ 气。 ‎ C.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关键是打造更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传播负载中国价值 ‎ 观的“内容文化”。‎ ‎ D.精彩的中国故事“走出去”,往往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也可能产生误解与曲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桂林产业扶贫抓出了新特色,全市贫困地区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深度挖掘潜力,坚持市场导 ‎ 向,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打造出了多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 桂林为适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富硒农业+扶贫”“超级稻+ ‎ 扶贫”“生态循环农业+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特色产业扶贫 ‎ 模式,100%的贫困村、70%的贫困户有了特色支柱产业,贫困地区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桂林市通过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对接、信息征集互联共享、服务保障、风险补偿等机制, 确保有贷款意愿的贫困农户都能“应贷尽贷”“应贴尽贴”,累计为 3.4 万贫困户发放小额贷 款余额 13.3 亿元。‎ 据官方统计,2017 年,桂林市共实现 74988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96 个贫困村摘帽出 列。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 15.5 万人,贫困村减少到 290 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4.1%。‎ ‎(摘编自杨志雄《桂林走出产业扶贫新路 贫困村特色支柱产业全覆盖》)‎ 材料二:‎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年以来,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 贫再到精准扶贫,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创造了世界奇迹。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区域性整体减 ‎ 贫成效明显,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这些不仅为全面建成小 ‎ 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 发展中国家,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 一是我国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 ‎ 二是为全球减贫提供中国经验。 ‎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 ‎(摘编自《一图读懂新中国 70 年减贫成绩单》)‎ 材料三:‎ 从产业扶贫到健康扶贫,从教育扶贫到生态环保扶贫,近日举行的 2019 年全国扶贫日系列 论坛,总结过往,探索未来多样化、差异化的扶贫形式,可以说是一次脱贫智慧的交流激荡、脱 ‎ 贫思路的集体展示。“要想富、先修路”,这把脱贫致富的“万能钥匙”只适用于贫困人口体 ‎ 量庞大、分布集中的以往情况。当前扶贫进入决胜的冲关阶段,大水漫灌势必造成跑冒滴漏, 唯有将“一招鲜吃遍天”变为“一地区一法子”,才能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确保贫困人口一个 不落地摆脱贫困。这也是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需要“锁找钥匙”,也要“钥匙找锁”。如果说因地施策、因人施策 是针对问题找措施,各方也应各展其才、各显其能、带着特长做帮扶。脱贫攻坚的事业不是个 人的事,需要社会总动员、全民齐上阵,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四川农业大学发挥学科优势, 帮助地方搭建“农业科技 110”“农业科技网”等信息服务平台;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宜 昌市夷陵区政府、电商平台等多方联动举办的“奔跑吧柑橘”扶贫公益活动,让夷陵柑橘成了 “网红”,带动了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发挥链接优势,整合资源、支 持各地“儿童之家”建设……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各方参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 贫有机结合,握指成拳,已形成高效有力的大扶贫格局。‎ 每一个脱贫故事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说产业扶植、就业协助、消费扶贫让老乡 ‎ 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光伏扶贫则立足于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弥补公共 ‎ 服务的短板,既有输血也有造血,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方可形 成有层次、有质量的扶贫帮扶措施体系。一项措施的效果有限,打出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有 ‎ 大有小的攻坚组合拳,才是“啃硬骨头”“攻老大难”的治本之策。‎ ‎(摘编自臧荀《多措并举,凝聚脱贫攻坚最强合力》)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年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取得了令世人瞩 ‎ 目的成就,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 ‎ B.桂林的产业扶贫工作的成功在于完全依托使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发展模式, ‎ 走地方特色产业的路线。‎ C.材料二中 2012 年全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为 1985 年的 15%左右,说明 1985 年至 2012 年中国贫 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年年持续增长。 ‎ D.中国的减贫工作的经验和方法是中国特有的,为人类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也为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桂林的“超级稻+扶贫”“生态循环农业+扶贫”“光伏+扶贫”等特色产业扶贫方式发挥了 ‎ 科技优势,助力扶贫工作。 ‎ B.地方扶贫工作是政府与社会各方力量的凝聚,例如搭建地方信息服务平台、举办扶贫公益活 ‎ 动、建设各地“儿童之家”等。‎ C.从农村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 年中国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高于中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最低, ‎ 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 D.中国特色减贫事业创造了世界奇迹。这其中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一地区一法子”的精准扶 贫方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6.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当前形势下中国如何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鲁迅先生的温柔 叶浅韵 ‎①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 10 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 ‎ 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 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 ‎ 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 芳。‎ ‎②书本里,画册上,先生一张冷峻的脸,像是这世界与他有仇。与我在这里天天亲近的先 生塑像,莫名的大不同。我忘记了他在《彷徨》《呐喊》中医治黑暗、腐朽和麻木,忘记了 他曾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肝义胆,忘记了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匕首和投枪。窗外的风, ‎ 正恣意地摇动嫩黄的柳条,玉兰多情,梅花呢喃,喜鹊喳喳。这样的时刻,适合怀念先生。‎ ‎③坚硬中的温柔,像绝壁上生香的花朵,令人迷恋。当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时, 一定像极了楼下盛开的梅。苦寒中的香气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清风与蝴蝶不请自来。他是她 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 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在惺惺相惜中,被人艳羡,也被人嫉妒。谁是谁一世未了的青梅,谁 又会是谁一生要摆渡的桃花。只要是你,只要有你,万水千山飞不尽的才情,在一粥一饭里, ‎ 在一纸一句里。‎ ‎④而在先生与萧红的一段对话里,更让我看到一个情趣昂然的鲁迅。素知先生博学多才, ‎ 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头衔之外,还有翻译家、书法家的称呼,就是说起时尚衣着也 头头是道。从样式说到颜色,从搭配说到装饰。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 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 ‎⑤有时,我也会看见一个顽劣的鲁迅先生,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 ‎ 他的心里不仅居住着温柔,还收藏着可爱,甚至还有些小坏坏。当一个孩子身上自然流露的 天性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呈现时,便变为一种喜剧的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质感。有时我 很想在寂静的深夜,模仿先生用三个手指(而非食指和中指)燃烧香烟的样子,试着穿过烟雾 缭绕的空间理清自己凌乱的思绪。‎ ‎⑥先生走的时候正值壮年。55 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临终遗嘱有 7 条,除了交代 丧事从简,还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 ‎ 术家”。还有一条说,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 ‎ 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 ‎ 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他与如今处处主张宽容,宽容到要把“看不 ‎ 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座右铭的反人性的做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呀。先生的温柔是有 ‎ 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⑦翻阅历史典籍,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狐媚幽仙,才子佳 ‎ 人。侠盗勇士,奴才无赖,他们自有高贵和卑贱的安身立命处。惟有神超越一切之上。先生 温柔地看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悲不喜,不怒不嗔。东西南北,各方各圆。‎ ‎⑧生死之外,世间并无所谓大事。我在一尊神圣的塑像面前,再惊天动地的语言都已是多 ‎ 余。春光正好时,我恰好苏醒。窗外,春天正在画里。‎ ‎(原文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书本、画册中鲁迅先生那冷峻的面孔,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鲁迅文学 ‎ 院中的鲁迅塑像显露出的温柔的目光写起,让人耳目一新。 ‎ B.文章第③段作者运用比喻修辞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以“楼下盛开的梅”喻鲁迅和许广平的 ‎ 爱情,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地写出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美好的爱情。 ‎ C.文章第⑥段作者写鲁迅先生临终遗嘱。这些遗嘱里有对周海婴将来职业的要求,有对无原 ‎ 则主张宽容的痛恨。作者将其与现实进行对比,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 ‎ D.文章第⑦段中,作者的视线在历史典籍的时光中穿梭,对鲁迅先生温柔看待世界之一切的 ‎ 态度予以高度评价,朴素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睿智的深邃。‎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鲁迅先生的“温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9.本文的中心内容在于写“鲁迅先生的温柔”,而结尾却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 ‎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 ‎(一)檀道济,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 高祖建武军事,讨平鲁山,禽桓振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 生等聚作唐,又从刘道规讨柏谦、荀林等,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 ‎ 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出淮、淝,所至诸城 戍望风降服。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沈归顺。凡拔城 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 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 景平元年,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 德救东阳。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 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徐羡之将废庐陵王刘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数陈 不可,而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少帝,讽道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 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 ‎ 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 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 北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 付廷尉。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 ‎ ‎“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选自《宋书·檀道济列传》)‎ ‎(二)太史公曰:……然(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 ‎ 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 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 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 ‎ 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 ‎10.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 ‎ 追/乃止 ‎ B.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 ‎ 追/乃止 ‎ C.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 ‎ 追/乃止 ‎ D.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 ‎ 追/乃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戎夷:文中泛指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戎”泛指我国古代西方的少数民族,“夷”指我国 古代东方或者四方的少数民族。“夷歌数处起渔樵”的“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 B.景平: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此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 ‎ C.长城:此处的含义不同于“乃使蒙恬北筑长城”的“长城”,而是指守边御敌的将领。诸 葛亮就曾经自许为“塞上长城”,无奈身死五丈原,使得后世英雄泪湿衣襟。 ‎ D.背关怀楚:放弃关中之地,渴望回到楚国旧地。关中,指函谷关以西,今西安一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檀道济守孝尽礼,尊奉兄姐。檀道济在父亲丧事期间做到了守孝尽礼;他对待姐姐和兄长, ‎ 十分恭敬和睦,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 B.檀道济追随高祖,累获战功。高祖刚举义时,檀道济就随从他进入京城,其后多次参与讨 伐之战,身先士卒,立下了许多显赫战功。 ‎ C.檀道济力排众议,释放俘虏。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总共俘获四千多人,有人建议将这 些人全杀死并运回京城示众,但被檀道济全部释放并让其回家。 ‎ D.檀道济威名甚重,受人敬佩。他在将要废除庐陵王的那天晚上,进入领军府跟谢晦一同住 宿。谢晦那晚恐惧不安,难以入睡,而檀道济一倒在床上就睡熟了,谢晦因此佩服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徐羡之将废庐陵王刘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数陈不可,不见纳。(5 分) ‎ ‎(2)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岁 暮① [唐]杜 甫 ‎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 ‎ 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 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给人一种凄凉之感,给全诗定下了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 色彩。 ‎ B.颔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诗人用“烟尘”代指边境 战事。 ‎ C.本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颈联中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尾联身为江湖之士的杜甫“敢爱死” ‎ 对比。 ‎ D.尾句“寂寞壮心惊”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寄人篱下的漂泊生活的不满,以及内心的孤独 寂寞。‎ ‎15.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先评价了列子的御风而行,接着指出“ ▲ , ▲ ”,才 ‎ 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真正做到无所凭借。 ‎ ‎(2)屈原《离骚》中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有不 被世俗所污的情趣的两句是“ ▲ , ▲ ”。 ‎ ‎(3)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白居易《琵琶行》用“ ▲ , ‎ ‎▲ ”两句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一粒小小的糖丸, ▲ 的是很多人童年里的甜蜜记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粒 糖丸里包裹着的,是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顾方舟为抗击脊髓灰质 ‎ 炎而无私奉献的艰辛故事。当时,国际上存在“死”“活”疫苗两种技术路线。选择死疫苗最 ‎ 稳妥,不会承担任何责任。但 ▲ 后,顾方舟认定,( ▲ )。疫苗三期试验的第一 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试者要面临未知风险。顾方舟 ▲ 地喝下 了一小瓶疫苗溶液。吉凶未卜的一周过去后,他的生命体征平稳。1960 年底,首批 500 万人份 疫苗在全国 11 个城市 ▲ 开来。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之后,经过反复 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产生了,并逐渐走到了每一个中国的角落。顾方舟也 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糖丸爷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装载 深思熟虑 义不容辞 推行 B.承载 深思熟虑 义无反顾 推广 ‎ C.承载 深谋远虑 义无反顾 推行 ‎ D.装载 深谋远虑 义不容辞 推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只要走活疫苗路线,就能消灭脊髓灰质炎 ‎ B.在中国选择活疫苗,会承担很重的责任 ‎ C.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线 ‎ D.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是行不通的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经过反复探索实验成功后,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诞生了,并逐渐走到了中国的每个 ‎ 角落。 ‎ B.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诞生了,并逐渐走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 ‎ C.经过反复探索实验,诞生了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并逐渐走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 ‎ D.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逐渐走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几代中国人陪伴的糖丸疫苗诞生了。‎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6 字。(6 分)‎ 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各有特点。清代学者吴乔曾以做饭和酿酒分别比喻作 文和写诗,他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① 。”这个比喻对我们认 识诗与文的差异,具有启发性。诗歌常用比兴,展现的形象跟具体事物之间距离较大。即使 是直接描写,诗歌的语言意象也更注意提炼和升华,上下前后之间的联系一般不像散文交代 得那样着实具体,② 。如苏轼《赤壁赋》写月夜之中泛舟长江的情景,它是 具体展开的,跟实际生活情景很贴近。而下面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较之现实生活就升华得近于酿米为酒了。对比之下,差异显而 易见。诗歌让我们的想象飞得更高更远一些,③ 。‎ ‎21.下面是央视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访钟南山的访谈节选,请用一句话概括钟南山的主要观 ‎ 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问:普通群众应该怎样佩戴口罩才能更科学更节约? ‎ 钟南山:一般我们常规说很少用“N95”口罩,也不需要。普通的口罩、普通的外科口罩就 可以。现在在疫区的话,戴口罩是应该的,另外只要有公众集会的地方,我觉得应该考虑戴。但 ‎ 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戴。你出去到球场,人也没多少,就用不着戴。口罩没必要每次换着用,一般 ‎ 是 4 个小时,不是说每戴一次就要丢掉。只要保护得好,而且把贴脸的那一面叠起来,脱口罩时 手不要去沾它,这样放的话就可以继续用。‎ 四、写作(60 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新冠肺炎疫情之时,很多标语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 ‎1、乡间、街头标语: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 有盼头。∕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不走不串,做个懒汉。∕没有钟南山,没 ‎ 有 火神山,感染只有抬上山!‎ ‎2、日本援华物资标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盛唐·王昌龄)∕ 山川 异域,日月同天。(盛唐·日本大臣赠中国僧人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先秦《诗 经·无衣》)‎ 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给予大疫抗 ‎ 争的中国人以鼓励和力量。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和日本人对传统中国诗文的运用, ‎ 更给我们对于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诸多思考。‎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就此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 高二下第二次语文周考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A项 “已经”的表述绝对化:原文第1段“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B项“主要”说法错误,原文第2段“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只是部分原因,并非主要原因。 C项以偏概全,应该是“网络文学,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范围不清:根据原文第3段“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而不是“几乎没有”“没有”】‎ ‎2.C【解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多项具体措施”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只是提到“打造更 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  ‎ 3. B【解析:“只有……才”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2段“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 ‎ 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 ‎ ‎4.A(B项“完全依托使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绝对化,材料一提及“多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富硒农业+扶贫”“超级稻+扶贫”,属于农产品资源不是自然资源;C项“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年年持续增长”理解错误,不能单从贫困人口数据变化推断村居民收入年年持续增长;D项“也为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理解错误,文中无据)‎ ‎5.C(从材料二的图二中可知,2018年东部的贫困发生率明显最低,但没有2017年或2019年各地区贫困发生率的对比,不能完全认定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6.①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施策、因人施策,做好精准扶贫工作。②全社会总动员、全民齐上阵,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握指成拳,形成高效有力的大扶贫格局。③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形成有层次、有质量的扶贫帮扶措施体系。(每点2分)‎ ‎7. C【解析:“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分析错误:原文“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是对鲁迅先生壮年去世的惋惜,作者写鲁迅先生的遗嘱是为了表现“鲁迅的温柔是有棱角的”。】 ‎ ‎8. ①爱情温柔、情意缱绻:鲁迅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温柔绽放,他们深情款款,相互的称呼里满含着藏不住的爱意。‎ ‎②情趣昂然、生活时尚:鲁迅先生不仅博学多才,涉猎甚广,就连衣着时尚也颇有研究,讲求美、时尚、情趣。‎ ‎③天性自然、可爱而顽劣:作为成年人的鲁迅先生身上难得地具有孩子般天真顽劣的性情,增添了喜剧色彩与生活质感。‎ ‎④温柔中又有棱有角、是非恩怨分明:鲁迅先生的温柔并不是一味宽容,一团和气,而是是非曲直,自有界线,棱角分明,自成方圆。(有概括有分析,答出三点即可)    ‎ ‎9.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我”是在春天的芬芳中拉开了对温柔的鲁迅先生回忆的序幕,结尾时又写春天正在画中,结束回忆回到现实,使得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思路清晰,浑然一体。‎ ‎②丰富形象,深化主题:“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此时的“我”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突出了鲁迅先生形象的丰富立体,表达对先生的无限崇仰,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从结构、内容两个层面概括并分析,每点3分)‎ ‎10.A【原文标点: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11.C【解析:“诸葛亮就曾经自许为‘塞上长城’说法错误,“自许为‘塞上长城’”的是陆游。】‎ ‎12.D【解析:“将要废除庐陵王”张冠李戴:前文中指出是想要废除“少帝”的那晚。】‎ ‎13.(1)徐羡之将要废除庐陵王刘义真,把(这件事)告诉了檀道济,檀道济意见不同,多次陈说不可(这样做),但不被采纳。(“以(之)”、“数”“陈”、 “见”各1分,句意1分)‎ ‎  (2)(项羽)自身死在东城,还是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错误啊。竟然(或“却”)借口(或“推脱”“掩饰”)“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是荒谬吗?(“尚”“自责”“乃”“引”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一)檀道济,年幼时失去了父亲,处在丧事期间能守孝尽礼。奉养姐姐,服侍兄长,由于他和睦恭敬而获得好的称誉。宋高祖举义时,檀道济随从他进入京城,参与高祖建武军事,讨伐平定了鲁山,俘获了桓振,因参加起义有功劳,被封为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叛乱时,众贼寇纷纷兴起,郭寄生等聚集在作唐作乱,他又跟随刘道规讨伐柏谦、荀林等人,他处处以身作则,来激励文武官员,冲锋陷阵必定走在士兵前头,所以大军所指向的地方,无不被攻破。等到徐道覆来进逼,刘道规亲自出兵迎战,檀道济的战功最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任命檀道济为前锋,出兵淮水、淝水,军队所到之处,各城守敌纷纷投降。军队到达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顺。径直进攻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洗归服。一路夺取城池,攻破军垒,共俘获四千多人。有人提议说,应该把这些人全部杀掉,将其尸体运到京城向人们展示以壮军威。檀道济说:“讨伐罪人而安抚百姓,正在今天。”便释放全部俘虏并让他们回家。于是戎、夷等少数民族都很感激,相互率领其部族来归顺的很多。‎ 景平元年,敌军在东阳城围攻青州刺史竺夔,竺夔向朝廷告急。皇帝加檀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一起救援东阳。还未到达,敌军就烧掉军营,焚毁攻城器械逃遁。檀道济将要率军追击他们,但城内没有粮食,于是打开窖仓,取出陈年老谷;窖有几丈深,等到取出稻谷碾成米,已经过了两个晚上;敌寇已逃离很远了。再不能追上,于是才停止了。徐羡之将要废除庐陵王刘义真,把(这件事)告诉了檀道济,檀道济意见不同,多次陈说不可(这样做),但不被采纳。徐羡之等人又密谋要废除少帝,用委婉的言词奉劝檀道济入朝。檀道济来到以后,徐羡之把他们谋划的事告诉他。在要废除少帝的这天晚上,檀道济进入领军府跟谢晦一同住宿。谢晦那天晚上恐惧不安,难以入睡,檀道济一倒在床上就睡熟了,谢晦因此佩服他。太祖还未进入京城时,檀道济进入朝堂守卫。太祖登位后,进号檀道济为征北将军。檀道济在前朝立有显赫的功劳,威望很高;手下心腹将领,都曾身经百战,几个儿子又都有才气,朝廷渐渐猜疑畏惧他。太祖重病多年,彭城王刘义康担心皇帝一旦驾崩,檀道济就不能再控制。元嘉十二年,皇帝病得很厉害,适逢北魏侵犯边境,便召檀道济入朝。十三年春天,皇帝打算派遣檀道济回去镇守,檀道济已经动身下了船,恰好皇帝的病又发作。刘义康于是召回檀道济,并以祭祀路神为他设宴送行之名,趁机将他逮捕。薛彤、进之都是檀道济的心腹干将,有胆量和勇力,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张飞、关羽。起初,檀道济被捕时,气得脱下头巾掷在地上说:“竟然破坏国家的根基!”‎ (二) 可是项羽没有一点根基,趁着时势,从民间兴起,不过三年的时间,便率领五国的义军灭亡了秦王朝。随后分割天下,分封各路王侯,所有政令均由项羽发布,自号为“西楚霸王”。虽然他的王位没有保持到底,但自古以来像他这样的人物还不曾有过。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此时再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项羽)自身死在东城,还是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错误啊。竟然(或“却”)借口(或“推脱”“掩饰”)“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是荒谬吗!‎ ‎14.D(“寂寞壮心惊”内涵丰富,有内心的孤独寂寞,还有对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的忧心忡忡等。“作者对寄人篱下的漂泊生活的不满”属于无中生有)‎ ‎15.①漂泊异乡,孤独寂寞。“岁暮远为客”,岁末暮年,诗人漂泊异乡,有孤独寂寞及思乡之情。②对国事的担忧之情。“边隅”“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写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表达作者深深的担忧。③渴望报国的爱国情怀。“朝廷谁请缨?” 是杜甫对当时那些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④报国之志难以实现之悲,壮志难酬之苦。“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救民,诗人不会因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希望“请缨”,但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壮心惊”。(答出一种情感2分,最多不超过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附《岁暮》诗句译文:‎ 时当岁末远在天涯作客,边境上还在苦战用兵。吐蕃的烟尘侵入雪岭,备战的鼓角震动着江城。人世间时时处处都在流血,朝廷上有谁敢于请缨?为救时危我怎敢惜于一死?仕途寂寞的我亦难免壮心勃动!‎ ‎16.(1)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17.B[“装载”指用运输工具载(人或物)。“承载”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一般指抽象的对象。“甜蜜的记忆”是抽象的,适用“承载”。“深思熟虑”指深入地、反复地考虑。“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周密,考虑得久远,侧重于“计谋”,此处与“计谋”无关,适用“深思熟虑”。“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义不容辞”指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此处强调顾方舟的“正义”和“责任感”,与“推辞”无关,适用“义无反顾”。“推广”指扩大事物使用或起作用的范围,一般用于经验方法。“推行”指普遍实行,根据语境,适用“推广”] ‎ ‎18.C(A项“只要……就”绝对化,不符合下文的内容;B项根据下文内容可得知,括号的内容与“承担很重的责任”无关;D项根据上文的“但”表示转折的内容可知,这句话应是选择“活疫苗”)‎ ‎19.B(A项“经过反复探索实验成功后”中的“成功后”杂糅;C项“诞生了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与后面的“逐渐走到”主语不一致,属于偷换主语;D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该先“诞生”,才有后面的内容)‎ ‎20. (1)诗喻之酿而为酒 (2)有许多跳跃和省略 ‎ ‎(3)而散文则给我们更为具体逼真的感受 (每空2分)‎ ‎21.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戴“N95”口罩;(1分)公众集会的地方应该戴口罩,人员不密集不用戴口罩;(2分)保护得好的口罩可以继续用。(2分)‎ ‎22.参照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 新材料作文立意的重点还是材料本身,尤其是“任务”的要求。虽然此次作文材料与当下现实“疫情有关,但很明显“抗疫”不是这次写作立意的关键。审题要紧扣材料和要求,从后面的要求看,很明显“这些语言……都给我们带来如何传承、发扬和运用民族语言的诸多思考”是重点,而“这些语言”显然就指的是上面两则材料出列举的“民族语言”,再说具体就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本民族的语言中蕴含着很多的感情和智慧,语言本身也有很多特点,如“典雅”“轻灵”“通俗”“酒脱”‎ 等,既文辞优美,又蕴哲理,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高中生学习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文,应该具备一定的审和评价,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了解本民族的语言当然说不过去,当然如何评价是要结合材料来“谈开去”里有几个立意要点: (1)文章立意核心是“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扬”的思考(2)不能只谈“语言”,扩大范围是不符合要求,有偏题的嫌疑(3)完全不顾核心话题只写“抗疫”是严重离题。 在构思中,特别是开头适当引用原材料,从疫情现实出发引题是必要的,如果整篇文章不顾材料或者抛开材料来写是“不明智”的。当然完全围绕“疫情”来谈“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扬”没有其他拓展虽然基本符合题旨,但会影响文章的深刻性。‎ 好的标题涵盖了精准的立意:《守正创新,发扬民族语言》《执语言之灯,驱瘟疫之暗》《用民族语言,谱中国华章》《颂民族语言,歌大难之爱》 提示: 1、立意不符合:‎ ‎《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与命运抗争》《邻邦间不应该是敌人》《成果决切因地才能制宜》《齐心协力对抗病毒》《没有生而英雄只有选择无畏》这些命题就给人完全离题感觉,没有看材料,还是不读不管材料的要求,这样的作文只能25分以下。 2、意过宽或偏,跑题严重:‎ ‎《以文化为本铸大国之梦》《让文化成为历史的见证》《语言的变迁》《语言的魅力》《取精华去糟柏作文大都谈“文化”扩大了立意范国或谈诗词文化,可以说偏离了“民族语言”这个校心立意。和立意的关系。 ‎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60分)‎ 作文 等级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没有什么内容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语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