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09课+说“木叶”-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必修5)
必修5第09课+说“木叶”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林志钧之子。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 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返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院系大调整,改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野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2006年10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林庚父亲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林宰平,沈从文称其在文学、法政、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金岳霖、张中行、吴小如均为其弟子。 【重点理解】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学者,也是诗人。他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 【难点探究】 1.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 【探究】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2.文章是怎样阐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的? 【探究】说“木叶”文章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它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所谓“概念中的意义”,大约是指在字典、辞典可以查得到的语词的意思。有人称之为言内义,它明了确定。而作为概念的影子的暗示性,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语言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 中国诗歌语言的特点,就是注重语言的暗示性,追求含蓄不尽。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做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一览无尽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 。(袁行霈《言意与形神》)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的滋味。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探究】“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4.《咬文嚼字》指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往往有联想的意义,本文谈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在我国诗歌中,如“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探究】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但作者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它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古代诗歌中,类似“梅”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草、柳,等等。不妨发动学生搜集、梳理这些意象,甚至可以编撰一本《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辞典》。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劳徕 赏赉 田莱 明眸善睐 B.橘颂 菊花 焗油 局促不安 C.惊厥 蕨菜 鳜鱼 猖獗一时 D.砧板 苫布 针毡 阽危若是 2.选出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明月皎皎 红花灼灼 细雨蒙蒙 风度翩翩 B.北风萧萧 炊烟袅袅 红日冉冉 红尘滚滚 C.奥妙无穷 丰富多彩 晴空爽朗 游子漂泊 D.文意棉密 情意缠绵 文字洗练 诗句精彩 2.D【解析】“文意棉密”中“棉”应写作“绵”。 3.下列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 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2)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 的诗歌语言? (3)“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 是一字千金。 A.传诵 精妙 几乎 B.传诵 精致 简直 C.传颂 精妙 几乎 D.传颂 精致 简直 3.A【解析】(1)“传诵”与“传颂”都有“辗转传布”的意思,但“传诵”重在诵读或称道,“传颂”重在颂扬。(2)“精妙”,精致巧妙,侧重巧妙;“精致”,精巧细致,侧重细致。(3)“简直”的意思是“完全如此”,近于“等于”;“几乎”则表示“十分接近”,程度较“简直”稍弱些。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模拟题的题型和题量与真题相似,多做模拟题,可以培养考生对题目的熟悉度,从而熟能生巧,在考试中能够快速解题。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4.B【解析】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望文生义。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调查表明,无论大学生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凭借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B.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乘T168次列车从北京西站进京,随后搭乘中铁快运专车,在首都特警护送下开往首都博物馆。 C.新加坡是易受全球需求波动影响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及全球需求低迷形势的到来,令新加坡1月非石油国内出口量骤降。 D.有人发现,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防止细胞衰变,促进大脑关键部位血管的生长,增加到达这些区域的营养物的供给量。 6.请从“竹”“旦”“月”三字中任选一个,参照下面文字中画线句子的形式进行仿写。 中国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其独特的形美和义美,随时都能勾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例如:一个“马”字,让你仿佛看到了鬃毛飘扬昂首长啸的骏马,孤独踯躅在寂寞的沙场。一个“雨”字,让你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示例一:一个“竹”字,让你仿佛看到了翠绿秀颀的万竿斜竹,在阳光里筛下斑驳的影子,耳边竹风飒飒,地上竹影婆娑。 示例二:一个“旦”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下列关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其实就是说诗歌语言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B.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故意不让人察觉。 C.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把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的结果。 D.具有暗示性语言的诗歌往往给人以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感觉。 2.关于“木”会暗示着落叶的原因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B.“木”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木”与落叶有着必然的联系,想到它是正常的。 D.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3.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树叶”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B.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D.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答案】 1.B 2.C 3.B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凉州 林庚 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了“黄河”和“孤城”,这曾引起过疑问,因为凉州城(今武威县城)离黄河还远,两者为什么会同在一起出现呢?最近又有人怀疑当时凉州所属是否有临近黄河的城。 凉州古来原是一个广泛的地区,并不是单指凉州城说的(当然凉州城也无妨称凉州),而且最早的凉州城也不在武威。两汉以来凉州本指当时陇右一带,《后汉书》卷三十三,凉州刺史部下,就列有陇西郡、武都郡、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所以凉州原来就是横跨黄河的。据《后汉书》所载,陇西郡有城十一,武都郡有城七,金城郡有城十,武威郡有城十四……全部凉州所属总计约八十城,城不可谓不多。三国以后凉州移治武威,而唐代又以河西幕府为重镇,因分为河西、陇右两道,河西道设凉州都督府仍治武威。《唐书》凉州都督府、姑藏(即武威)条下,又载置有阜兰府、贺兰州等八州府。而《唐书》兰州条下则载:“贞观六年又督西盐州,十二年又督凉州。”兰州(即金城郡)是黄河边上的重镇,又是陇西与河西的通道,所以与凉州关系密切。凉州都督置皋兰府,这说明凉州东南郡是直达黄河边上的,币其东北部又置贺兰州,也是直临北部黄河西岸的,然则黄河西岸均属凉州府,岂非十分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河西一带,而这里既设有州府,又岂能没有大小城堡,这是毋庸置疑的。 凉州一带说来即河西一带,而《凉州词》也就是泛写这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它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唐人的许多《凉州词》都可以说明这个,虽然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至于唐诗中写这一带边塞时,其区域则往往更偏东些,首先陇西与河西就时常是分而不清,这是由于古凉州原是横跨黄河的,而陇西一带又是古凉州的中心,长久以来即在边塞诗中出现,形成一种传统的概念。如王维的《陇西行》写陇西而远到了凉州的酒泉郡,而耿津的《凉州词》歌凉州实际上是描写了陇西一带,然则唐代地理分区上虽划为陇右、河西两道,而陇西与凉州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则是近似的,陇西在河东,凉州在河西,诗人笔下的凉州因此并不是远离黄河的,薛逢的《凉州词》所以说“黄河九由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凉州与九曲黄河是同其命运的又岂止是某处沾上点边而已。至于当时的某些城堡,则可能不复存在。王之涣的诗大约是写在初入凉州境时,不禁会想象着整个凉州,因而提到玉门关,这仍是一个凉州的泛写。从诗中“一片孤城”的形容看来,城大约也不甚大,历史上不一定留下了记载,本身也不容易保存。究竟是哪一座城,这就难作具体的考证。但是《凉州词》之可以写黄河边上的风光景物以及城堡,则是无可怀疑的。 (选自《唐诗综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凉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凉州在古代原本指的是一个包括凉州城在内的广泛的地区,最早的凉州城并不在武威,直到三国以后凉州才移治武威。 B.两汉以来凉州指的是当时的陇右一带,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由此可见凉州原来专指黄河以东的地区。 C.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汉代凉州刺史下辖多个郡,每个郡又都有多座城,凉州所管辖的城总计约八十座,数量很多。 D.从《唐书》的记载来看,唐代凉州的东南部一直达到黄河边上,东北部直临北部黄河西岸,所以河西一带都属于凉州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代以河西幕府为重镇,把前代的凉州分为河西、陇右两道,河西道设凉州都督府仍治武威,置有皋兰府、贺兰州等八州府。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B.唐诗中写的河西边塞区域往往偏东,由于古凉州横跨黄河,陇西一带是古凉州的中心,所以唐诗中陇西与河西时常分而不清。 C.王维的《陇西行》和耿津的《凉州词》都是将凉州和陇西混在一起写的,薛逢的《凉州词》则说明凉州与黄河有着紧密的关系。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D.王之涣的《凉州词》大约是他初入凉州境时所作,词中描写的是凉州城的景象,据“一片孤城”的形容推测,凉州城不是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州地处黄河边上,是连通陇西与河西的重镇,与凉州有密切的关系,唐代河西一带设有凉州府,那里肯定有一些大小城堡。 B.唐代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但唐人的许多《凉州词》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而是泛写河西一带边塞的。 C.虽然唐代地理分区上陇西和凉州分处河东和河西,但是它们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是近似的,诗人笔下的凉州并不是远离黄河的。 D.因为古代凉州的城堡数量太多,而且年代久远,所以现在难以具体考证出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到的“孤城”是哪一座城。 【答案】 1.B 2.D 3.D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 1.B 2.C 3.B 2.C项的表述“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与原文不符,第4自然段相关语句,如“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等可确证现代小说的特点恰恰是看重“如何讲故事”的。因此,该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是错误的。 3.A项,根据原文第1、2自然段表述,传统的故事和早期小说的主要区别在于流传方式,小说的早期功能是对故事的记录,因此,选项作出的“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的推论是合理的。C项“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的判断可从第4自然段的相关表述合理推出,D项“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原文最后一段“减损或逐渐消失” 的表述对应,因传统故事是“口耳相传”的,现代传媒的发展确实对这种古老的故事讲述方式形成了巨大威胁,推论也是合理的。最后来看B项。该项“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的表述是合乎原文意旨的,“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与原文“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的表述相关,也可合理推出。但“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的推论与原文第4自然段“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的表述不符。从该句可知,现代小说并非不要虚构了,而是虚构的功能指向发生了变化,从故事之中挪到了故事之外。因此,该说法与原文不符,是错误的。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衰,并且得以发展和繁荣,是因为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戏曲艺人越来越纯熟地掌握了戏曲艺术的技艺,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戏曲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出于对艺术美的执着而不懈地追求,逐渐摸索并掌握了戏曲的艺术规律,使戏曲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戏曲的艺术规律中,戏曲艺术所体现的艺术辩证法自然不可能是戏曲艺人自觉创造的,很可能是戏曲艺人为了表现艺术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有意无意摸索到的表演门道,正好符合辩证法的规律。 两个相反相对的艺术因素和艺术表演手段相辅相成地统一起来,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体现了艺术辩证法。例如美与丑是一对对立的、相反的美学概念,然而在戏曲中却互相映衬、互相依存,统一在完整的一出戏中。 虽然在戏曲中,脸谱是性格的象征和符号,如红脸象征忠义,白脸象征奸诈,黑脸象征刚正等;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戏曲艺术为了深层次地刻画人物,往往突破了“以貌取人”的惯例,而采取外形与内心相反相悖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一般说来,传统戏曲中俊扮的角色都是正面人物,但是有的戏突破了这个惯例,俊扮的角色偏偏是反面人物。如《铡美案》中的陈世美。相反,丑扮的角色是正面人物。当然,丑角中也不乏反面人物,如《一捧雪》中的汤勤等。 传统戏曲中还有刚与柔的对照,“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花脸应工,可谓威猛孔武,刚强无比;而帐下美人虞姬则旦行应工,美艳绝伦,柔情似水。一净一旦,一刚一柔,一出《霸王别姬》演绎了英雄与美人的凄美爱情与悲歌。传统戏曲中的刚柔对照,相辅相成,从人物的角度看,可以从对比中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从戏曲艺术的角度看,避免了单调,增强了丰富性和艺术张力。 中国传统戏曲的虚拟化也许是世界戏剧史上最为独特的表现手法。因而虚与实的关系也就成为传统戏曲所体现的艺术辩证法中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传统戏曲虚拟化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舞台上的虚拟化被台下的观众所认同,这才完成了虚拟化。虚拟化是与假定性相联系的,传统戏曲的假定性必须合情合理,这合情合理就建筑在真实的基础上。比如,传统戏曲中挥舞马鞭代表骑马,这就带有假定性,观众认可,那是因为马鞭是骑马必备的工具,马鞭作为道具使观众联想到骑马,台上演员动作的假定性与台下观众的联想性结合在一起,于是就完成了戏曲的虚拟化。 传统戏曲的虚拟动作如果做得自然、流畅和娴熟,总会赢得满场喝彩声。为什么虚拟动作会赢得满场喝彩声?因为这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虚拟动作的灵魂还是生活的真实。因为从生活中来,所以虚拟动作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成熟成功的虚拟动作逐渐成为程式而被保留下来,成为经典。 (摘编自刘士杰《传统戏曲所体现的艺术辩证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能至今不衰,离不开戏曲艺人们对艺术美的不懈追求,他们掌握了戏曲的艺术规律,提高了戏曲的艺术水平。 B.戏曲艺人不可能自觉地创造戏曲艺术辫证法,但他们可能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摸索出表演门道,而这恰好符含辩证法规律。 C.《霸王别姬》中的刚与柔相辅相成,既可以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也避免了戏曲表演的单调,增强了丰富性和艺术张力。 D.虚与实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戏曲所体现的艺术辩证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虚拟化也是世界其它戏剧所不具有的表现手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两个对立的、相反的美学概念可以统一在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里,互相映衬、互相依存,这便是艺术辩证法的体现。 B.传统戏曲中,如果俊扮的角色是反面人物,那往往是为了突破“以貌取人”的惯例,采取外形与内心相悖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C.一个是美人虞姬、一个是英雄项羽,一旦一净,前者倾国倾城,柔情似水,后者里能扛鼎,威猛孔武,一柔一刚,互相映衬。 D.传统戏曲舞台上的虚拟化带有假定性,如果有观众不参与、不联想,也得不到他们的认同,那么这种虚拟化就无法完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艺术辩证法的角度看,传统戏《翠屏山》中杨雄的妻子潘巧云不守妇道,与和尚私通,虽然貌美如花,但在舞台上也必须要丑扮。 B.在传统戏曲中,脸谱是人物性格的象征和符号,比如,在京剧三国演义人物中,关羽是红脸,曹操是白脸,则分别象征忠义与奸诈。 C.京剧《拾玉镯》中,孙玉娇又是赶鹅、喂鸡,又是捻线、纳鞋底,演员用虚拟动作表演赢得喝彩,说明虚拟动作也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D.一些经典的戏曲虚拟动作之所以成为程式被保留下来,主要是因为这些动作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且具有极强生命力,已相当成熟。 【答案】 1.D 2.B 3.A 3.“但在舞台上也必须要丑扮”错,因为文中说“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戏曲艺术为了深层次地刻画人物,往往突破了‘以貌取人’的惯例,而采取外形与内心相反相悖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属于说法片面,太绝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