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先秦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夏时期的研究也是如此。虽然夏王朝未被考古学发掘的同时期文字材料所证实,但也并非仅是“单线进化论”的阐释预设。既有的历史文本在兹,夏文化的探索,无论证实还是弥补,无论证伪还是重构,都必然是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的。‎ ‎②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一方面,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科发现,是史料获取中的“小概率”事件。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可以确信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应当有文字存在,甚至有可能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但夏时期的文字载体未必契刻于龟骨,而如果书于竹帛的话,在北方保存环境下,可能早已湮灭于地下。即便未来有幸发现了早于殷墟的文字材料,若没有类似甲骨文的王世记录,同样无法证明。另一方面,期待发现王陵以证明夏王的存在,以目前考古认知推测也是强人所难。晚商以前,带墓道的大墓在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中并未出现。晚商以前的王陵,规模可能不大,可能没有墓道等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即使发现,也不易辨识,更不易与具体的王相对应。对于学者们寄予厚望的夏都探索,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何从龙山晚期出现于中原腹心地带的数十座大小城邑中证明某处遗址是夏代的某处都邑,同样很有难度。可以说,不具备考古学训练的知识界,都习惯于以殷墟为样板和标准来要求或判断“夏墟”,这正是当前夏文化探索的论证逻辑悖论。‎ ‎③其实,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认可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这不仅蕴含着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必然寄托着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史料的扩充带来了学科范式的转移,但实现学科范式转移后不同史料与话语系统间的融合需要艰难探索。夏文化探索,要实现文献研判的范式转移,目前必须依赖于对考古发现的解释。换言之,先秦史框架体系研究无论离开了考古内证,还是离开了出土文献的话语背景分析,仅局限于任何一方的讨论,都只会是片面判断。夏文化认知的突破,必然需要二者的衔接。‎ ‎④‎ 本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一日千里,在改变对夏时期社会发展程度的想象之外,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历史文本记载的再认知问题。历史文本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东周以来对夏时期的文献记载,必有所本,而不能简单将之视为是周人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造。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先秦史的框架性认识,无疑代表着对东方文明演进历程和国家、王朝形成过程的认识。在这个历史认知背景中,如何看待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晚期开始的“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正是夏文化研究的关键。中原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对社会最上层的国家性质、族群差异和核心制度与政治决策等问题的捕捉。‎ ‎⑤作为史学问题存在的夏文化研究,目前主要依赖于考古学的分析,但未来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诸如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早期国家区域中心与周边聚落的控制关系、地方行政机构等问题都是当前夏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 ‎(摘编自常怀颖《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光明日报》2019年3月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时期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必须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 B.鉴于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概率”的学科发现,不具备普遍性,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不能对夏文字的横空出世抱有希望。‎ C.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共识,这既是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是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 D.历史文本是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记录,对东周以来关于夏时期的文献记载不能简单定为是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层次上逐层递进。‎ B.文章第③段论述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夏文化探索不能脱离考古材料的重要性。‎ C.文章第④段强调了对历史文本再认知的问题,并指出夏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文章对夏文化研究的累累硕果和薄弱问题均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基于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必有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的文字存在。‎ B.‎ 用殷墟做样板和标准,用发现王陵来证明夏王的存在的难度很大,因为晚商前的王陵规模小,缺少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 C.对于夏文化的认知突破,应该将考古内证与出土文献的话语背景分析相衔接,如果偏离于一端,则会导致片面判断。‎ D.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等问题取得突破性研究之后,才能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精神的富足,开始让现代的一些人不仅仅是满足于温饱,很多人开始追求刺激食用“野味”,有人认为野生动物对人类有独特的滋补作用,有人图一己之利,贻害众人。 然而实际却是野生动物的营养元素与家禽家畜并无多大差异,同时人类新发的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 ‎ 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穿山甲中分离出的毒株,与此次新冠病毒毒株相似度达99%。穿山甲因为莫须有的“养生”,功效不明的“通乳”,以及人类一时的口腹之欲而被大肆捕捉,由常见动物变成了极危物种。然而实际上穿山甲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可损伤人类肠胃并引发心肌炎、肺炎、肝炎等并发症,鳞片的成分也并没有特别之处,主要成分为β-角蛋白。‎ ‎ 事实上,人们认为很补的各种野生动物,实际上都含有许多无法未知的病毒。野生动物是生态食物链中的一环,人类肆意猎杀捕食这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不加限制地一味攫取自然资源,不加反思的打破人与野生动物相处的界限,必然使人类自身陷于险境、困境。‎ ‎ (摘自中国日报《保护野生动物,亦是保护人类自己》2020.2.13)‎ 材料二:‎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关于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及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重大隐患,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 ‎ 从源头控制风险,当务之急是以雷霆之势强化法律责任,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止滥食野生动物,避免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因一时口腹之欲导致“次生风险”。决定明确提出,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对决定增加的违法行为,“参照适用现行法律有关规定处罚”‎ ‎;同时,要求有关部门落实执法管理责任,严格查处违反本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决定的立法指向明确,“全面”与“从严”贯穿始终,体现了更严格的管理、更严厉的打击,给心存侥幸者、铤而走险者以当头棒喝。‎ ‎(摘编自人民日报《用法治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2020.2.28)‎ 材料三:‎ ‎ 2016年我国野生动物产业从业人员、年产值统计表 ‎ ‎ ‎ 2016年我国食用野生动物养殖种类、从业人员、年产值统计表 ‎ ‎ ‎ (《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四:‎ ‎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表示,野生动物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 野生动物从业者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寻求转型之路。 很多从事野生动物养殖的企业管理者和从业者,具备野生动物和生态保护有关的经验及技术知识,更加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他们可以将这些知识,用于野生动物保护,从而实现野生动物屠宰者到保护者的华丽转身。 他们还可以利用周边的环境,从事动物友好型旅游产业,吸引人们去户外体验和探索自然。‎ ‎ 借鉴成功经验解决野生动物养殖业转型中的阵痛。 北欧国家,比如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家曾出现捕食鲸鱼等活动,然而从捕鲸到观鲸的商业模式转型,反而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商机。‎ ‎ 此外,赵中华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和扶持企业转型。‎ ‎ (摘自中国网《全面“禁野”之下,野生动物产业何去何从?》2020.3.3)‎ ‎4.下列对“野生动物”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社会进步、物质富足,人们谋求私利、追求刺激的心理,野生动物“莫须有”的滋补作用,均驱使人类捕食野生动物。‎ B.肆意捕杀野生动物,不仅有感染疾病的风险,而且会破坏生态食物链,必然使人类利益受损,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为从源头控制住由野生动物传染疾病的风险,避免造成“次生风险”,须强化法律责任,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止滥食野生动物。‎ D.除野生动物产业从业者借助先天优势实现角色转型,企业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成商业模 ‎ 式转型外,政府还应出台扶持政策,助力行业转型。‎ ‎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国2016年食用养殖动物种类、食用野生动物从业人数与年产值呈正相关关系:养殖动物种类越多,从业人员就越多,年产值就越高。‎ B.我国2016年野生动物产业从业人员达1400万,产值超过5200亿元,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度颁布以后,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且压力巨大。‎ C.超过四成的野生动物产业从业人员从事食用野生动物产业,创造的产值仅次于毛皮动物产业产值,占野生动物产业总产值的近四分之一。‎ D.我国2016年食用野生动物养殖业中,爬行类动物养殖从业人员最多,创造的产值业最大,兽类养殖从业人员最少,创造的产值也最小。‎ ‎6.材料一、二、四侧重点有什么不同?(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东藏记(节选)‎ 宗璞 ‎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 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漱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 ‎ 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本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几架?”“十多架。”“我听说二十多架!”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 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4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 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 “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新校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 “卣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 ‎ 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 ‎ 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 ‎ ‎ 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 ‎ “发现两个人!恐怕已经死了!”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很快有学生认出,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异地望乡之鬼!‎ ‎ 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 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 ‎ ‎(选文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有警报时,大学的师生提着马扎,到城外继续上课;没有警报时,市民在菜市上说点“废话”,说明民众信任抗敌空军的实力。‎ B.庄卣辰不愿意参加跑警报,总是留在实验室看书思考问题,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因为他喜欢清静,乱世中依然坚持学术研究。‎ C.两个学生在空袭中不幸遇难,“做了异地望乡之鬼”,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写出了炮火硝烟中的冷酷与残忍。‎ D.小说以明伦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为背景,用写实的手法,以平和的心态和优雅的笔调,再现了孟樾、梁明时、庄卣辰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8.文中多次写到蓝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9.宗璞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其先居江州,旌表义门。嘉奉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会守令阙,台阃委以县事。时岁凶,部卒并饥民作乱,仲微立召首乱者戮之。籍闭粜,抑强籴,一境以肃。‎ 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仲微见之曰:“吾何心哉?吾何心哉?”质明,首僧无疾而死。寓公有诵仲微于当路而密授以荐牍者,仲微受而藏之。逾年,其家负县租,竟逮其奴。寓公有怨言,仲微还其牍,缄封如故,其人惭谢,终其任不敢挠以私。迁海监丞。邻邑有疑狱十年,郡命仲微按之,一问立决。改知崇阳县,寝食公署旁,日与父老樵竖相尔汝,下情毕达,吏无所措手。通判黄州,职兼饷馈,以身律下,军兴赖以不乏。制置使上其最,辞曰:“职分也,何最之有?”迕丞相贾似道,监察御史舒有开言罢。久之,起知惠州,迁太府寺丞兼权侍右郎官,轮对,言;“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陆沉天下之英雄。”似道怒,又讽言者罢夺其官。久之,叙复。时国势危甚,仲微上封事,其略曰:“战之罪不专在于庸阃、疲将,君相当分受其责。天子若曰‘罪在朕躬’,大臣宜言‘咎在臣等’。追悔既往尚愈于迷。惟君相幡然改悟,天下事尚可为也。转败为成,在君相一念间耳。”乃出仲微江东提点刑狱。德祐元年,迁秘书监,寻拜殿中侍御史。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书。越四年卒,年七十有二。‎ ‎(选自《宋史·陈仲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B.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C.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D.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旌表,封建时代由官前府以立牌坊、赐匾额的方式对遵守封建礼教的人予以表彰。‎ B.轮对,宋太祖常令百官轮次面对,指陈时政得失、举述朝廷急务,后成为定制。‎ C.言者,即谏官,宋时称司谏或正言,是对君主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D.叙复,宋朝官员罢官、责降、追停、停职者,遇赦恩得以恢复并晋升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仲微处事果断。他任莆田县令时,正赶上闹灾荒,士兵和百姓趁机发生叛乱,他处决为首的人,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的人,使全县秩序井然。‎ B.陈仲微体察民情。担任崇阳县令时,他吃住在县衙的旁边,跟下层百姓亲密无间,对民情了解得细致入微,从而使得下级官员无法弄虚作假。‎ C.陈仲微以身作则。他担任黄州通判的同时,还兼任运送军饷的职责,他以身作则,保证了军饷充裕,制置使想为他请功,他说不过职分而已。‎ D.陈仲微敢于直言。他曾说豪杰不会被利禄所诱惑,不能埋没英雄。为此得罪了丞相贾似道而被降职,但仍仗义执言,连皇上也敢批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仲微还其牍,缄封如故,其人惭谢,终其任不敢挠以私。‎ ‎(2)邻邑有疑狱十年,郡命仲微按之,一问立决。‎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①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 会须乘兴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②画角:彩绘的号角,用以报时。‎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滁州城云遮雾绕,烟影重重,诗人登临送目不禁遥想历史,怀人追往,感概万端。‎ B.颔联远观秋风瑟瑟,叶落山凸,楼前野菊丛生,迎霜竞放,正好杯酒对赏,慰此幽独。‎ C.颈联以凛冽西风,清哀画角,斜照落日,肃穆青松表达了诗人年华迟暮的悲凉。‎ D.本诗以“感”入题,写景洗练生动,描写角度或仰或俯,时远时近,视觉听觉巧妙结合。‎ ‎15.诗歌的尾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出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诗人听乐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 ‎ (2) 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以行人过岭时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描写表现山势高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网上流传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后,“双黄连口服液”一度遭哄抢直至脱销。其实,在1月29日早就已经公布:日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或许,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于是我们的脑中只能充斥各种道听途说的观点。而关于独立思考,有一个很重要的本质叫做逻辑,(  )。 我们的很多见识、理解力,以及智慧,都是通过阅读__________的见解。‎ 在大量的阅读里,我们可以和无数思想者对话,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之中,才有了自我对事物的认知,也进而培养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__________,在遇到问题时,才会理性判断,不盲从,先去了解事情的__________,再去判断是否具有价值,也可以通过文献搜索,而非__________。这样,当我们再去面对“双黄连”类问题的时候,脑海里一定会先提问: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经得起推敲? 而不是:哪里可以购买双黄连。‎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早在1月29日就已经公布:日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 B.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29日早就已经公布: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 ‎ 状病毒的药物。‎ C.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月29日就已经公布: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 状病毒的药物。‎ D.早在1月29日就已经公布:日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规律,而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经历和阅读。‎ B.事物的规律就是所谓的逻辑,而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经历和阅读。‎ C.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规律,且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经历和阅读。‎ D.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规律,而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阅读和经历。‎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衍伸  从而  来踪去迹  道听途说 B.衍生  而后  来龙去脉  道听途说 C.衍伸  而后  来踪去迹  捕风捉影 D.衍生  从而  来龙去脉  捕风捉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 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 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 ①  ,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 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 ②  ,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 ③  。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抗体具有免疫力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很小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 ‎3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的五条技术路线——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稳步推进。估计到四月份,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部分疫苗有希望进入临床试验或者应急使用。新冠肺炎病毒毕竟是新病毒,研究认识有个过程,应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加速疫苗研发。‎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为抗击疫情,冒着肆虐的病毒,无数人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逆行而上,冲在抗役第一线,不惧凶险,帮助病人战胜病毒的医护人员是英雄;84岁再次临危受命的钟南山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和病毒赛跑的李兰娟院士,这样的专家是英雄;排查疑似病人,追踪密切接触者,在社区严防死守,努力做好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是英雄;还有那些仅用十天时间,就建起一座上千张床位医院,日夜奋战,为一线做好保障的建筑工人也是英雄。但也有人说,其实他们只是普通人,不过是尽职尽责,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设想,当疫情过后,班级召开“致敬英雄,学习英雄”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参考答案】‎ ‎1.【答案】B ‎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不能对夏文字的横空出世抱有希望”分析错误,原文是“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故选B。‎ ‎2.【答案】D ‎ ‎“夏文化研究的累累硕果”分析错误,文中对此未阐述。故选D ‎3.【答案】C ‎ A项,“必有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的文字存在”分析错误,原文是“甚至有可能”。B项,“晚商前的王陵规模小,缺少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错,原文为“晚商以前的王陵,规模可能不大,可能没有墓道等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D项,“早期文字…之后,才能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错,据原文“主要依赖于考古学的分析,但未来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不存在条件关系。故选C。)‎ ‎4.【答案】A ‎“社会进步、物质富足”是“人类捕食野生动物”的背景,不是原因。)‎ ‎5.【答案】A 养殖动物种类与年产值不呈正比关系。‎ ‎6.【答案】①材料一:滥食野生动物的危害;②材料二:我国确立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制度;③材料四:野生动物养殖产业转型。(每点2分,共6分)‎ ‎7.【答案】D A项“民众信任抗敌空军的实力”错,B项“不愿意参加跑警报”的主要原因是不放心光谱仪和墙式电流器,C项“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错。‎ ‎8.【答案】①作者写了纯净的蓝天被战争玷污,但蓝天的美丽不会因为战争而改变,既交代了时代背景(战争环境),又蕴含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懑。②蓝天象征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性,含蓄地表现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师生依然教书读书做学问,彼此间的情谊和关爱未改变,保持了人格的高贵与尊严。③运用排比的修辞突出了蓝天的美,美丽的蓝天与空袭的敌机形成对比,体现战争的残酷。散文化的写法突显了小说的诗性,雅致隽永。 ‎ ‎9.【答案】①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学术研究,有严谨的学术精神:孟樾研究宋史,梁明时专研数论,庄卣辰醉心物理,通过学术研究来实现人生价值。②他们教书育人,传承文化:警报声中坚持上课,教“太极图说”,讲数论;敌机轰炸时舍生护卫实验设备。把文化传承当作历史使命,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正义,使知识和文化在战火中得以传承。③‎ 他们在乱世不仅保持了关爱、牺牲、坚韧的人格,活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骨气,还为兴学强国奉献全部心血,将文化和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表现了知识分子坚定的爱国情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10.【答案】A ‎ ‎“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是一个句意完整的分句,后面要断开,排除BD;“旦暮祝诅”是一个句意完整的分句,“然”是转折副词,要放在下一个分句前,排除C。故选A。‎ ‎11.【答案】D ‎ ‎“叙复,遇赦恩得以恢复并晋升官职”理解有误,叙复只是恢复官职,并不是晋升官职。故选D。‎ ‎12.【答案】A “他任莆田县令时,正赶上闹灾荒,士兵和百姓趁机发生叛乱,┄”曲解文意,陈仲微在莆田时,只是县尉,原文说“调莆田尉,会守令阙,台阃委以县事”。‎ ‎13.【答案】(1)陈仲微把推荐信归还了他,信的封口还和原来的一样,那个人惭愧地道歉离去,直到陈仲微任职期满再没敢因私事打扰。(“牍”名词,书信;“缄封”名词,封口;“谢”动词,道歉;“终其任不敢挠以私”状语后置;“挠”动词,干扰。)‎ ‎(2)邻县有一件疑案十年了没有决断,郡里命令陈仲微审理此案,他一次审问就马上裁决了。(“狱”名词,案件;“按”动词,审理,审判;“问”动词,审问;“立”副词,马上;“决”动词,解决。)‎ 参考译文:‎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江州,曾被朝廷表彰为有义行的家庭。嘉泰二年考中进士。调任莆田县县尉,恰逢县令缺任,朝廷有关部分就把县里的政事委托给他。当时年成不好,士兵和饥民发动叛乱,陈仲微立刻招来首先闹事的人杀掉了他。登记那些囤积粮食不卖的人,抑制那些强行买进粮食的人,全县境内秩序井然。囊山的寺院与郡中的学校争水利,过了好长时间没有裁决,陈仲微查找法律说:“理亏在寺院。”后来有一天,按照公文办事经过寺院,寺院的僧人长期将这件事公布在钟上认为他们冤枉,从早到晚祈祷诅咒,但是不知道来人就是陈仲微。陈仲微见到他们说:“我的心思如何呢?我的心思如何呢?”‎ 天刚亮,寺院里带头祝诅的和尚就无病而终了。有一位居住在乡下的贵族,向当权者称颂陈仲微,并且还秘密地送给陈仲微一封推荐信,陈仲微接过信就收藏起来。过了一年,这位贵族家拖欠县里的租税,陈仲微最终逮捕了他的家奴。这位贵族有怨言,陈仲微把推荐信还给他,书信的封口还和原来一样,这个人惭愧地道歉离去,直到陈仲微任职期满再没敢因私事打扰。调任为海监丞。邻县有一件疑案十年了没有决断,郡里命令陈仲微审理此案,他一次审问就马上裁决了。改任崇阳县县令,一直吃住在县衙的旁边,每天跟父老乡亲打柴的人你我相称。下面的事情全都能了解到,手下的官史们不敢弄虚作假。担任黄州通判,还兼任运送军粮的职务,以自身的行为约束部下,军事行动依仗他而从不匮乏。制置使要上奏称赞他是官员中最好的,他谢绝说:“这是应尽的职贵曹责本分,哪里称得上是最好的呢?”触犯了丞相贾似道,监察御史舒有开上书罢免了他。过了很长时间,才被重新起用,担任惠州知州,升任太府寺丞兼权侍右郎官。轮值上殿策对时说:“以利禄作为诱饵可以招来天下中等才能的人,但不能使天下的豪杰来品尝;可以用名位之舟运载天下卑鄙之人,而不可以使天下的英雄埋没。”贾似道大怒,又劝说谏宫罢免削去他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当时国家的形势已经非常危险了,陈仲微上奏密封的奏章,内客大略是说:“作战失败的罪责不只在无能的大臣、疲惫不堪的将领,国君、丞相也应当分担这件事的责任。天子如果说罪过在自己,大臣也应该说过错在臣等。对以往的过错感到后悔,胜似执迷不悟。只有国君和丞相幡然醒悟、改进,天下大事才有回旋的余地,转败为胜就在国君和丞相一念之间啊。”于是将陈仲微调出京城担任江东提点刑狱。德祐元年,升迁为秘书监,不久授予殿中侍御史的官职。益王在海上即位后,授予他吏部尚书的官职。过了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14.【答案】C(颈联的西风、画角带有萧瑟悲凉之意,但是诗人“解带”迎之,落日照青松显示了不可凌迫的气概,透射出自己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那份潇洒和从容。并无年华迟暮之悲。)‎ ‎15.【答案】尾联虚写(想象)终有一天在冬日乘兴与友人一起踏雪,欣赏玉洁冰清之景。(2分)情感表达:诗人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酒兴诗兴高昂,虽然被贬仍旷达乐观。(2分)‎ 结构安排:“乘兴携嘉客”照应诗题,“群玉峰”照应颔联“山争出”,使结构更加完整,诗情更为激越。‎ ‎16.【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7.【答案】C 画线句子有四处语病:①语序不当,“在1月29日早就已经公布”中,定语“早”应在“在1月29日”前面,排除B。 ②成分残缺,“早在1月29日就已经公布”缺主语,排除AD;③用词不当,“日前”应为“目前”,排除AD;④不合逻辑,“治疗和预防”应为“预防和治疗”,排除AB。‎ ‎18.【答案】A (①“所谓的”意为所说的,紧接前文用于复说、引证等;②“经历和阅读”‎ 分别照应前后文内容,前文说的是经历,后文说的是阅读;③“而”做连词,这里表顺承。)‎ ‎19.【答案】B 衍伸:是从自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比如对这个问题进行衍伸(还是在讨论这个问题)。 衍生:是从自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东西来,比如衍生出新品种(出现新的事物)。从而:连词,侧重于表示上文指明原因、条件、方法等,下文用“从而”引出结果、目的等。 而后:副词,以后,后来。‎ 来踪去迹:指人的来去行踪。 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道听途说:路上听到的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20.【答案】①它可能变得无害  ②总是有输有赢  ③还取决于人群的免疫力(一处1分,两处3分,三处全对5分)‎ ‎21.【答案】关键信息:①国家卫健委官员称;(1分) ‎ ‎②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的五条技术路线稳步推进;(2分) ③四月份,部分疫苗有望进入临床试验或应急使用。(2分) ‎ ‎22.【答案】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