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构建精神家园 第9课 报任安书学案 鲁人版必修4
报任安书 圆 眼睛是第一个圆,眼前的地平线是第二个圆。 这个原始的形状在自然界到处都是,没有止境。圆是一种最高形式的象征。它有着无所不在的圆心,但是其圆周却无处寻觅。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研究这个最原始的图形有什么丰富内涵。 在讨论人类每一个行为的循环及其补偿性时,我们从中探寻出了一种道德寓意。有这样一条真理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任何一个圆的外围都可以画出另外一个圆;自然没有极限,每个终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太阳爬到最高处时,总会有另一道曙光冉冉升起。 忘我的境界是我们不断追求的,走出自得其乐的圈子,全身心地去投入做某件事情,简单地说来,就是重新画一个圆。 微感言: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赏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赏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赏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赏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17 一、作者视窗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不可考),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 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他,一个精神饱满的文人,却因说了几句真话而惨遭宫刑,这种奇耻大辱即便是圣人也无法洗刷,但是他没有像臧获婢妾一样引决自裁,而是凭借残缺的身体理性地思考人的生死: 如果死了,没有人知道司马迁,人人都会冠之以“懦弱者”的名号;如果生,学圣贤发愤,也许还可“垂空文以自见”,还可以用文字排泄心中的愤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显然,他的活着似泰山般沉重。正因为有了如此令人悲痛的经历,磨炼了他的意志,完成了为后人景仰的史学巨著《史记》。他承受屈辱,遭受白眼,精彩潇洒地走完了人生。 他的痛苦,无人能懂;他的《史记》,无人不知。面对生死,他坚强地选择了生。即便是安慰自我,即便是倾诉自我,即便是表白自我,他都时时刻刻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身边的朋友:选择了死,便再也没有淡忘耻辱、弥补耻辱的机会了;而选择了生则还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激励更多因受辱而精神不振的人。 二、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今河南荥阳)人,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征和二年(前91),戾太子发兵杀江充。当时任安收到戾太子发兵的命令,却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之后,任安以“坐观成败”的罪名被汉武帝下狱,判处腰斩。任安入狱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司马迁能利用在武帝身边任职的条件尽“推贤进士”之义。司马迁没有立即回信,直到任安获罪临刑之前,才写了这封回信。 三、基础梳理 1.通假字 17 ①其次诎体受辱 ______通______,______ ②其次关木索 ______通______,______ ③见狱吏则头枪地 ______通______,______ ④及罪至罔加 ______通______,______ ⑤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______通______,______ ⑥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______通______,______ 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______通______,______ ⑧则仆偿前辱之责 ______通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师 若望仆不相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吾从而师之 ②胜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悲不自胜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予观夫巴陵胜状 ③通 ④就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草创未就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⑤表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使人先表澭水 ⑥仆 若望仆不相师 前仆后继 ⑦阙 阙然久不报 不知天上宫阙 ⑧比 不与能死节者比 天涯若比邻 ⑨重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重为乡党所笑 ⑩于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幽于圜墙之中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17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⑪以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⑫为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重为乡党所笑 ⑬虽 仆虽怯懦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⑭乃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3.词类活用 ①倡优畜之 ②衣赭衣,关三木 ③请略陈固陋 ④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⑤推贤进士为务 ⑥其次不辱身 ⑦流俗之所轻也 4.古今异义 ①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 今义: ②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 今义: ③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古义: 今义: ④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 ⑤下流多谤议 古义: 今义: 17 ⑥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古义: 今义: 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古义: 今义: ⑧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 今义: ⑨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 古义: 今义: 5.文言句式与翻译 ①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 ②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 ③韩非囚秦。( ) ④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⑤重为乡党所笑。( ) ⑥灌夫受辱于居室。( ) ⑦藏之名山。( ) ⑧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 ⑨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6.名句默写 ①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所趋异也。 17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③亦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7.文白对译 17 17 逮捕下狱,被吕后所杀。张敖:张耳之子,继父位为赵王,后亦被捕下狱。抵:抵偿。绛侯:刘邦功臣周勃。刘邦死,吕后家族擅权,周勃与陈平共同 17 17 17 17 一、文本助读 结构图示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封《报任安书》。 二、小组合作 17 1.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复信的内容是什么?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答: 2.第二段以排比的形式,列举不同等次的“受辱”情况。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以猛虎在槛阱来比喻什么?举西伯、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 3.研读第三段,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对“死节”的看法和受刑后“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对“死节”的看法。 答: 三、师生探究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你能否从中把握司马迁的形象? 答: 17 一、文本审美 (1)这是一篇用血泪写成的至情之文,一字一滴泪,一句一滴血,句句慷慨激越,段段唏嘘欲绝,它是被侮辱被损害者的血泪控诉,是不屈不挠者对黑暗社会声讨的檄文,是伟大的民族精英在身残处秽中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宣言。 (2)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得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说应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二、写法迁移 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我们无可避免地要面对选择的考验。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我来练笔 请你以“选择”为话题,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00字) 答: 提醒:完成作业《自测自评》 17 答案精析 自主积累 三、基础梳理 1.①“诎” “屈” 弯曲 ②“关” “贯” 戴上 ③“枪” “抢” 撞击 ④“罔” “网” 法网 ⑤“摩” “磨” 消磨 ⑥“底” “抵” 大都 ⑦“失” “佚” 散失 ⑧“责” “债” 债务 2.①效法,动词 /老师,名词 /从师(学习),动词/ 以……为师,意动用法 ②尽,全,完,副词/受得住,禁得住,动词/战胜,动词/优美,美好,形容词 ③实行,动词/通晓,动词 ④就死,动词 /完成,动词 /承受,动词 ⑤显露,动词/设立标记,动词 ⑥谦称自己,我,代词/倒下,动词 ⑦缺失,隔了很久,动词/宫殿,名词 ⑧同等看待,动词/靠近的,形容词 ⑨看重,动词/深深地,副词 ⑩比,介词/在,介词/被/对于,介词 ⑪因为,介词 /以致,连词/因此,连词 ⑫对,介词/因为,介词/被,表被动 ⑬虽然,连词/即使,连词 ⑭却,竟然,副词/才,副词 3.①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②名词作动词,穿 ③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鄙陋之见 ④为动用法,为……而死 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 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 4.①古义:诚恳的样子。今义:勤劳而踏实。②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③古义:陷身。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④古义:不寻常。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⑤古义: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义:卑鄙龌龊。⑥古义:言语。今义: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⑦古义:推荐人才。今义: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⑧古义:动词,立身,从事。今义:建立。⑨古义:污秽之处,这里指监狱。今义:尘土。 5.①判断句 是因为我平素立身于世的职业使人们有这样的看法。②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古人对大夫在施刑上很慎重的原因,大概就是为了这个吧。③被动句、省略句 韩非(被)囚禁在秦国。④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至于为义理所激发而死的人就不是这样了。⑤被动句 更加被同乡邻里所耻笑。⑥状语后置句 灌夫在居室之中受辱。⑦省略句 把它寄藏(在)名山之中。⑧固定句式 这岂不是同我内心的想法相违背吗?⑨被动句 圣人不被任何事物拘泥,并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6.①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②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 ③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④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17 合作探究 二、小组合作 1. 2.①突出自己所受侮辱之深,无以复加,说明自己忍辱负重所付出的代价。②以虎喻人,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人“积威约之势也”,则难言不辱。③举这几个人物意在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常常为形势所迫,自身有无能为力的一面。 3.对“死节”的看法:“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作者看法: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清代学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马迁“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与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密不可分。 三、师生探究 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激愤贯穿全文。 在第二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如果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 第三段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第五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又表现出他豪迈激荡的情感。 第六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恸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17 《史记》的写作,支撑着司马迁的精神世界。在《史记》中我们看到了司马迁那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形象,看到了他的艰辛与坚毅,看到了他那坚定的“重于泰山”的人生信念和坦荡的胸怀。 文本拓展 二、写法迁移 答案示例 我的脑海中走出一位头发花白而嗓音纤细如丝缕的老人。这是谁呀?司马迁。他当年不过替李陵说了几句辩言,不想拂了圣听,竟遭受宫刑。司马迁告诉任少卿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想到死,想一了百了,也想到老父亲的临终遗言。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含垢隐忍,写一部“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司马迁的选择给那些稍遇挫折就“赴死”的人上了生动一课,他含垢忍辱,终于成就了一部震烁古今的《史记》。 1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