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三11月月考(2017-11)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度汪清六中学校11月月考卷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郭金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人类只生活在一个空间里,一个由“长宽高+时间”构成的现实空间。现在人类又有了一个新的生活空间,叫“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个虚拟空间,但时至今日,其“虚拟性”已经逐渐减弱,与现实空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两个空间的重合度也越来越高。“互联网+”就是一个“空间大挪移”的魔术,把现实空间中的事情都搬到网络空间去做,看看哪些搬得动、哪些搬不动,凡是能搬动的就都搬过去。有些事情也许只能留在现实中来做,有一些事情在网上能做得更好。 “空间大挪移”的魔术,使很多新事物出现,也使许多新职业悄然诞生。现在网上活跃着250余个中文“字幕组”,他们无偿为外国影视配加字幕,以便能让网民尽快看懂这些新片子。这些片中字幕用简化字多还是繁体字多,据说就看内地“字幕组”动作的快慢。虚拟空间并不虚空,实际上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三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达6.5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半数以上的中国居民已经成为网民,网络语言生活已经成为现代国人重要的语言生活。 互联网是人类语言技术发展的第四高峰。如果说之前文字的创制、印刷术的应用、有声媒体的普及对人类的语言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互联网更是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语言的发展。 根据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群划分为四类:一类是网络原住民,他们生下来就不是伴着报纸、广播、电视长大的,而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他们基本是90后,网络就像他们一个离不开的器官;第二类是网络移民,他们本来是看着报纸、听着广播、看着电视长大的,但觉得网络很好,宜于居住,就迁移到网络上来了;第三类是网络观光客,他们知道网络风光无限,有时间就到网络上转悠转悠,但还是习惯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第四类是网络局外人,他们缺乏上网的技术和条件,比如西部农村地区和一些民族地区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们。 对于网络原住民,我们过去研究关注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有些忽视,对90后这一代人的特点和行为模式都知之甚少。但毫无疑问,新媒体是最活跃的媒体,更是年轻人的媒体,如果要建立起有别于传统媒体、同时又有利于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规范,还需要网络原住民的积极参与和科学设计。他们的创意将决定未来的网络方向,他们才是未来网络话语权的掌握者。 (选自李宇明《关注网络原住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空间是人类的一个新的生活空间,它有别于由“长宽高+时间”构成的现实空间,但是与现实空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 B.“互联网+”就是一个“空间大挪移”的魔术,它催生了很多新事物和新职业,可见虚拟空间并不虚空,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C.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语言技术发展的第四高峰,它和文字的创制、印刷术的应用、有声媒体的普及都对人类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D.新媒体是年轻人的媒体,网络原住民的创意决定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他们通过积极参与和科学设计建立起了有利于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规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互联网+”能把现实空间中的很多事情都搬到网络空间去做,而且有些事情在网上能做得更好,这将大大提高做事效率,方便人们的生活。 B.现在网上活跃着很多无偿为外国影视配加字幕以便让网民尽快看懂这些新片子的中文“字幕组”,他们配加的字幕有简化字也有繁体字。 C.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民规模庞大,半数以上的中国居民已经成为网民,这里的“网民”是指包括手机网民在内的所有网民。 D.网络原住民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最大,他们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他们具备上网的技术和条件,他们不看报纸、不听广播、不看电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在人类既生活在现实空间中,又生活在网络空间里,二者相辅相成,关联日益紧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将会因此更加便捷。 B.中文“字幕组”配加字幕,使用的简化字会越来越多,而繁体字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内地的网民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且这一点将会越来越明显。 C.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确实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也有一些人如西部农村地区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因缺乏上网的技术和条件,成为网络局外人。 D.对于网络原住民,我们不但应多加研究关注,还需调动他们对网络发展的创意表达与积极参与的热情,这无疑有利于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高亦吾:周恩来总理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 高亦吾1881年生于章丘绣惠镇西关村,15岁考取了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在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和引导下,他与学友赵佑贞、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并投书章太炎,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他们在校赋诗、撰文,斗争宗旨为反清灭洋。18岁那年,高亦吾率先加入同盟会,带头组织起声势浩大、轰动省城的罢课学潮,还以犀利的笔触写出了震惊校园内外的战斗檄文《伊奴出关》。高亦吾的文章及极富影响力的言行,引起了山东巡抚周玉山的惊恐,他亲笔签署通缉令,定要严惩“肇事者”。闻讯后,高亦吾当即脱掉长衫,剪掉象征“大清” 臣民的发辫,连夜逃离济南,远赴东北。章丘县衙接到逮捕令后,立即派人到西关高家进行严密的搜查,未见其人,便将其霜染鬓发的母亲投监入狱,施刑后又锁进铁牢。 高亦吾辗转漂泊半月,经友人介绍,进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在这里,他初识了入校新生周恩来,见他精明睿智、气宇轩昂且胸怀壮志,课下便常向他慷慨激昂地讲述反清灭洋的革命道理,沉痛地诉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悲壮之举,使其听得义愤填膺、泪光盈盈。高先生还将邹容19岁时写的《革命军》一书赠给他,使其树立起坚定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信念。高先生借与周恩来同桌就餐之机,向其灌输马克思、孙中山等伟人志士的进步思想。星期天,还同他上街“散步”,指着外国领事馆满腔怒火地说:“这些外国列强协同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瓜分华夏大好河山,简直令人难以容忍!”周恩来时时处处受到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教育。 辛亥革命爆发后,高先生率领师生涌向长街游行示威,振臂高呼:“鞑虏不除,民国不立,四万万炎黄子孙誓不罢休!”周恩来彻底觉悟了,返校后当众第一个剪掉发辫,发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913年,周恩来入南开中学就读。临别之际,高先生为周恩来命字“翔宇”,寓意深远;周恩来则奋笔疾书:“同心努力,前程万里指日登!”署名“翔宇”,表示对“翔宇”的认可和对恩师的敬重。三年后,由于战乱不息、政局不稳,高先生辞校赴京到赵伊公署任职。其间,周恩来曾两度进京探望,高先生警觉地叮嘱周恩来,“你在天津创办的‘觉悟社’轰动京畿,据传你的名字业已在册,当局声言要捉拿一切成员,你务必当心!”周恩来返津不久便被捕入狱,高先生闻讯心急如焚,奋力投入营救,终使周恩来脱离虎穴。 岁月如流,人世沧桑。高先生重返济南后,应邀在省建设厅任职。“七七事变”后,他毅然辞去公职,返回章丘,县长郭德夫深知先生学识渊博,邀他出面成立“城关学堂”,先生知其是“亲日派”,力辞不就,却到西关私塾任教。1939年章丘沦陷,高先生赴济避难。有人举荐他去当地的某汉奸公署就职,高先生断然拒绝,出于生计,他便在济南小布政街开馆施教。1941年春节刚过,高先生突患脑膜炎,遂还故乡。弥留之际,他再三叮嘱爱子高肇甫:“日后,一定要想方设法和周恩来取得联系,让他指引前程!”2月5日子夜时分,这位深受社会尊重的民主革命战士、一代师表与世长辞,终年60岁。 1947年4月的一天下午,章丘警察局局长带领部下闯入高先生家中,以“私通共匪”的罪名将其妻子及儿媳逮捕入狱并抄家封门,二人在牢中受尽酷刑。1949年7月,高肇甫遵照父亲遗嘱给周总理写信,历数期间的境况和怀思之情。不久,总理回信,召肇甫进京,在中南海两人长谈三小时。总理得知恩师早已仙逝,不禁悲恸万分,数次泪流满面…… 后来周总理将高肇甫安排于政务院档案科工作。周总理一生高风亮节,身在高位从未照顾过任何一位亲属,对高肇甫的安排可谓“仅此一人”。 (摘编自《齐鲁晚报》王绍忠《高亦吾:周恩来总理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 相关链接 奉天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较好的小学,从校长到教员都是社会名流。高亦吾初进课堂,就遭遇到一位浓眉大眼、英气逼人的少年学生的质疑发难,这位少年一连提出许多耐人深思的问题,他就是当时年仅13岁的周恩来。高亦吾对这位气宇轩昂的少年非常赏识,从此30岁的高亦吾同13岁的周恩来结成了忘年之交。 (摘自《章丘名人录》)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高亦吾在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学习期间,投书维新志士章太炎并在其启发和引导下,与学友赵佑贞、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 B.山东巡抚周玉山亲笔签署通缉令,章丘县衙派人到章丘西关高家进行搜查,未见高亦吾,便将其妻子及儿媳逮捕入狱并抄家封门,二人受尽酷刑。 C.高亦吾一身正气,怀有满腔爱国之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深深影响着周恩来,最终使周彻底觉悟,剪掉发辫,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D.高亦吾因战乱离沈进京到赵伊公署任职期间,周恩来曾两度探望;后周入狱,高亦吾奋力营救,最终使周脱离虎穴,二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 E.高亦吾弥留之际叮嘱爱子要设法和周恩来取得联系,高肇甫遵照父亲遗嘱给在京的总理写信,很快接到总理回信并进京,得到了总理的妥善安排。 5. 高亦吾是深受社会尊重的民主革命战士,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 述。(3分) 答: 。 6. 高亦吾是周恩来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材料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 你的理解。(4分) 答: 。 评卷人 得分 三、 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为荆棘而感恩 美灵 迎着十一月的寒风,推开街边一家花店大门的时候,珊德拉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直以来,她都过着一帆风顺的惬意生活。但是今年,就在她怀孕4个月的时候,一场交通事故无情地夺走了她肚子里的小生命。紧接着,她的丈夫又失去了工作。这一连串的打击令她几乎要崩溃了。 感恩节?为什么感恩呢?为了那个不小心撞了我的粗心司机?还是为那个救了我一命却没能帮我保住孩子的气囊?”珊德拉困惑地想着,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团团鲜花面前。 “我想订花……”珊德拉犹豫着说。 “是感恩节用的吗?”店员问,“您一定想要那种能传递感激之情的花吧?” “不!”珊德拉脱口而出,“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我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我知道什么对您最合适了。”店员接过话来说。 珊德拉大感惊讶。这时,花店的门铃响了起来。“嗨,芭芭拉,我这就去把您订的东西给您拿过来。”店员一边对进来的女士打着招呼,一边让珊德拉在此稍候,然后就走进了里面的一个小工作间里。没过多久,当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怀里抱满了一大堆的绿叶、蝴蝶结和一把又长又多刺的玫瑰花枝——那些玫瑰花枝被修得整整齐齐,只是上面一朵花也没有。 珊德拉狐疑地看着这一切,这不是在开玩笑吧?谁会要没有花的枝子呢!她以为那顾客一定会很生气,然而,她错了。她清楚地听到那个叫芭芭拉的女人向店员道谢。 “嗯,”珊德拉忍不住开口了,声音变得有点结结巴巴的,“那女士带着她的……嗯……她走了,却没拿花!” “是的,”店员说道,“我把花都给剪掉了。那就是我们店里的特别奉献,我把它叫做感恩节的荆棘花束。” “得了吧,你不是要告诉我居然有人愿意花钱买这玩意吧?”珊德拉不理解地大声说道。 “3年前,当芭芭拉走进我们花店的时候,感觉就跟你现在一样,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感恩的。”店员解释道,“当时,她父亲刚刚死于癌症,家族事业也正摇摇欲坠;儿子在吸毒,她自己又正面临一个大手术。我的丈夫也正好是在那一年去世的,”店员继续说道,“我一生当中头一回一个人过感恩节。我没有孩子,没有丈夫,没有家人,也没有钱去旅游。” “那你怎么办呢?”珊德拉问道。 “我学会了为生命中的荆棘感恩。”店员沉静地答道,“我过去一直为生活当中美好的事物而感恩,却从没有问过为什么自己会得到那么多的好东西。但是,这次厄运降临的时候,我问了。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原来黑暗的日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在这时,又有人走了进来,是一个头顶光秃的矮个子胖男人。 “我太太让我来取我们的‘感恩节特别奉献’——12根带刺的长枝!”那个叫菲利的男人一边接过店员从冰箱里取出来的用纸巾包扎好的花枝,一边笑着说。 “这是给您太太的?”珊德拉难以置信地问道,“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知道您太太为什么会想要这个东西。” “哦,不介意……我很高兴你这么问,”菲利回答道。“四年前,我和我太太差一点儿就离婚了。在结婚四十多年之后,我们的婚姻陷入了僵局。但是现在,我们总算把问题给解决了,我们又和好如初。这儿的店员告诉我,为了牢记在‘荆棘时刻’里学到的功课,她总是摆着一瓶子的玫瑰花枝。这正合我意,因此就捎了些回家。我和我太太决定把我们的问题都写在标签上,然后把它们一一贴在这些枝子上,一根枝子代表一个问题。然后,我们就为从这些问题上所学到的功课而感恩!” “我诚挚地向你推荐这一‘特别奉献’!”菲利一边付账,一边对珊德拉说。 “我实在不知道我能不能够为我生命中的荆棘感恩。”珊德拉对店员说道,“这有点儿……不可思议。” “嗯,”店员小心翼翼地说,“我的经验告诉我,荆棘能够把玫瑰衬托得更加宝贵。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会更加珍视命运的慈爱和帮助,我、芭芭拉,还有菲利夫妇,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因此,不要恼恨荆棘。” 眼泪从珊德拉的面颊上滑落,她抛开她的怨恨,哽咽道:“ 我要买下那12根带刺的花枝,该付多少钱?” “不要钱,你只要答应我把你内心的伤口治好就行了。这里所有顾客第一年的特别奉献都是由我送的。”店员微笑着递给珊德拉一张卡片。 珊德拉打开卡片,上面写着:我的命运啊,我曾无数次地为我生命中的玫瑰而感谢你,但却从来没有为我生命中的荆棘而感谢过你。请你教导我关于荆棘的价值,通过我的眼泪,帮助我看到那更加明亮的彩虹…… 眼泪再一次从珊德拉的脸颊上滑落。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珊德拉遭遇了一场交通事故,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她的丈夫也失去了工作,因此,她到花店买花,想要使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B.不幸的遭遇使店员懂得了“生命中的荆棘”的价值,于是她开始售卖荆棘花束,为招揽生意,她决定第一年向顾客免费赠送。 C.菲利向珊德拉推荐这种“带刺的长枝”,是因为他和他的太太从“荆棘时刻”里学到了有益的东西,并且他们对此而感恩。 D.尽管店员一直向珊德拉推荐这种特别奉献的花枝,芭芭拉和菲利的经历也证明了花枝的意义,但珊德拉对此一直将信将疑。 E.这篇小说题为“为荆棘而感恩”,这里的“荆棘”表面上是指玫瑰花枝上的尖刺,其实暗指的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和苦难。 8. “带刺的玫瑰花枝”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9. 有人说珊德拉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认为店员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你同意哪一 种看法?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5分) 答: 。 评卷人 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丘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 B.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 C.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 D.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试是科举考试名,明、清两朝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乡试,中试者被称为秀才。 B.庶吉士又称“庶常”,是明、清两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负责起草诏书等。 C.历法指推算日月星辰之运行以定岁时节候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类。 D.文渊阁指明代宫内贮藏典籍及皇帝讲读的地方,《永乐大典》纂成后便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光启博学强识,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法、火器等技术,完全掌握其方法。继而遍习兵法等其他书籍。 B.徐光启胸怀大志,可是不被重用,几起几落,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丘兆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C.徐光启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他负责编写《测天约说》二卷等著作,后来又呈上观测天象的四条理论,其中以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D.徐光启堪称经世济民之才,可遗憾的是,等到他掌握大权时,年事已高,又赶上奸臣专权,其抱负无法得以实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5分) 答: 。 (2) 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5分) 答: 。 评卷人 得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14——15题。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 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 ③吴门:指苏州和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 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 E.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15. 诗眼指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本诗第一联中哪个字是诗眼?它表达了诗 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 。 评卷人 得分 六、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庄子▪逍遥游》引述《谐》之言,描述鲲鹏凭借六月的大风,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雄姿离开北海飞 往南海。 ②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 ” 描绘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雄气概。 ③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歌描写三峡猿声凄异的两句是“ , 。” 评卷人 得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第II卷 表达题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小雨下课后兴冲冲地直奔学校收发室,他要领取国外朋友给他寄来的信,可是当他拿到信时,却发现信封上的邮票不胫而走。 ②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还未正式上映就在国外电影节上斩获多个奖项,令广大观众对其拭目以待。 ③历史专业出身的石晓明,不愿像其他同学一样埋首钻研,皓首穷经,著书立说,而是毅然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工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④作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所有史书都对此事件语焉不详,一笔带过,专家推测可能是当时统治者钳制思想、封闭消息、政治高压的结果。 ⑤为了理想,我们这一届高三莘莘学子面对高考压力迎难而上,而老师和家长们具体而微的关怀,更是我们斗志昂扬,信心百倍。 ⑥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的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大家。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台风“莫兰蒂”强势登陆,厦门大桥上的许多路灯被狂风吹落,各种不明物体在风中盘旋,甚至警车连连击中。 B.日本现代小说家村上春树的作品基调轻盈,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遗憾的是2016年他再度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C.悠久灿烂的中原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游牧文化、齐鲁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D.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建立居民制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对农民来说是有益的。 17.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担心你阅读的东西不是你最钟爱的,——②——你能从中有所收获,——③——是视野上的,——④——是感觉培养上的。这些都是你当下很难看到的力量,——⑤——它会一直推动着你前进,——⑥——让你以后在写作文时更得心应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要 只要 不管 还 但 / B 不用 但是 不但 而且 而 那么 C 不能 只是 可能 也许 / / D 不必 只要 可能 也可能 可是 所以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中国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几十年来, ① ,相伴随的则是环境破坏触目惊心。官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而事实证明, ②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痛下决心, ③ ?在经济放缓带来的弊端与环境恶化带来的弊端之间,想好到底承受哪一个了吗?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网络上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高考作为我国新时期选拔人才的方式,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上大学,解决了之前的教育普及问题。而如今,高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试点的东部省份所推行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将很好地适用。高考作为我们国家公平的体现,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尽早都会施行。 ①高考不一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大学。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八、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 “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2018学年度汪清六中学校11月月考卷 高三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10 11 12 17 18 19 5.高亦吾是深受社会尊重的民主革命战士,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3分) 答: 6. 高亦吾是周恩来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材料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8. “带刺的玫瑰花枝”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9. 有人说珊德拉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认为店员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5分) 答: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5分) 答: (2) 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5分) 答: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15. 诗眼指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本诗第一联中哪个字是诗眼?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庄子▪逍遥游》引述《谐》之言,描述鲲鹏凭借六月的大风,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雄姿离开北海飞往南海。 ②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 ”描绘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雄气概。 ③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歌描写三峡猿声凄异的两句是“ , 。” 20、(1) (2) (3) 21、 ① 高考不一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大学。 ② ③ 答案1D 2D 3B CE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思想的理解、探究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对传记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筛选出高亦吾与周恩来相识相交的有关内容,然后归纳概括作答.答题区间在第2段、第3段和材料链接.可根据这些语段内容,提炼性的概括出来即可.例如,第2段,“周恩来时时处处受到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教育”可从高亦吾启迪周恩来走上革命道路角度概括.以此类推即可. 答案: (1)CE (2)①年轻时就追求进步,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作为教师,时时处处对年轻学子以爱国主义的影响和教育.③七七事变后,力据亲日派邀请,在贫困中独善其身.④舍家为国,虽家人受其牵连备受酷刑,仍矢志不渝. (3)侧面表现高亦吾对革命的贡献之巨大,影响之深远.②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③照应文章标题,体现周恩来对启蒙老师高亦吾的感念与回报. (4)①高亦吾对少年时的周恩来十分赏识,接受其质疑发难.②高亦吾启迪了周恩来,使其走上革命的道路.③高亦吾曾为周恩来命“字.,激励周恩来坚定革命信心.④高亦吾在周恩来处于危境时及时提醒,周入狱后又奋力营救. 7参考答案 (1) C、E(A项“想要使自己的心情好起来”与原文不符。B项“招揽生意”并非她的主要目的,她是想要帮别人治好内心的伤口。D项“一直推荐”不当,事实上小说中店员并没有直接推荐;“一直将信将疑”不准确,到小说结尾处,珊德拉已经不再怀疑荆棘花枝的意义。) (8)①它是贯穿整篇小说的线索,它串联起小说中四个人物的生活经历,也见证了珊德拉的心理变化过程。②它彰显了小说的主旨,昭示着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表现了为“生命中的荆棘”感恩的主旨。③它制造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答出“照应了题目”也可得分。) (9)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主人公是珊德拉。(1分)理由:①这一人物贯穿小说始终;②小说从珊德拉的视角来叙述描写;③她的遭遇和心理变化过程,集中体现了小说的主旨——勇于面对人生的不幸,为“生命中的荆棘感恩”;④小说对珊德拉的描写最为充分。(表明观点1分,理由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二:我认为主人公是店员。(1分)理由:①店员是联系其他三个人物的纽带;②她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思考以及对别人的帮助,最能体现小说的主旨——勇于面对人生的不幸,为“生命中的荆棘感恩”;③是她帮助珊德拉等人走出人生困境;④她别出心裁地用带刺的玫瑰枝来抚慰不幸的人,而这正是小说的核心。(表明观点1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10C 11A 参考答案:(1)徐光启几次(多次)上书要求让自己去练兵以报效国家,神宗皇帝认为他勇壮。(得分点:译出“疏”“自效”“壮”各1分,大意2分) (2)当时,皇帝因为日食没有得到验证,想要加罪于台官。(得分点:译出“以”“验”“罪”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考中乡试第一名,七年后成为进士。由庶吉士做到赞善。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其方法。继而遍读兵法、屯田、盐政、水利等各种书籍。杨镐四路兵败,京城大为震惊。徐光启几次(多次)上书要求让自己去练兵以报效国家,神宗皇帝认为他勇壮。破格提升为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练兵时,他上奏陈列了十条建议。当时辽地战事正吃紧,不能如他所请求的那样。徐光启上书力争,才批准给了他少量民兵和武器军械。没过多久,熹宗即位。徐光启因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请求辞职而去,没获得批准。接着因病请假回乡。辽阳被攻破,熹宗下令起用他古代诗文阅读答案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古代诗文阅读答案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回到朝中,他极力请求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用。熹宗赞赏他的话。正准备任用,而徐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建议不一致,御史丘兆麟弹劾他,他又称病请假回家。天启三年以原官起用,旋即升为礼部右侍郎。天启五年,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他,他丢掉了官职而闲居。 崇祯元年,被召回朝廷,(他)又申述练兵建议。不久,以左侍郎管理部事。皇帝忧虑国家储备不足,命朝廷大臣献上关于屯田、盐政的好办法。徐光启说,屯政的关键在于开垦荒地,盐政在于严禁私盐的贩卖。皇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升他为本部尚书。当时,皇帝因为日食没有得到验证,想要加罪于台官。徐光启说:“台官预测天象以郭守敬的历法为依据古代诗文阅读答案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文章古代诗文阅读答案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出自 。元朝曾经应当发生日食而没有发生,郭守敬尚且如此,所以不能责怪台官失于占验了。我听说历法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应该及时修正。”皇帝听从他的意见,下诏请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人来推算历法,徐光启为主管。崇祯四年春正月,徐光启献上《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当年冬天十月初一,发生日食,又呈上观测天象的四条理论。其中以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崇祯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任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不久加授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徐光启颇有经世济民的才干,而且有志于被朝廷任用。等到掌权时,年纪已老,又恰逢周延儒、温体仁独断专政,不能对国家大事有所建议。第二年十月去世,被赠予少保。御史说:“徐光启盖棺下葬时,口袋中没有多余的钱财,请朝廷加以优厚抚恤,以使贪赃枉法者感到羞愧”。皇帝采纳御史的意见,于是赐徐光启谥号为文定。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皇帝想到徐光启博学强识,向他的家人索取他遗留下的著作。徐光启的儿子徐骥入朝谢恩,进献上《农政全书》六十卷。皇帝下诏命令有关部门刊印公布,加赠徐光启为太保,并录用他的孙子为中书舍人。 (14)B3分、D2分、E1分【B项“回忆去年在吴门时”说法错误,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滞留舒州”的景象,诗人担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 D项“又处于贫寒之中”望文生义,“穷年”指一整年古诗词阅读答案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古诗词鉴赏。E“化虚为实”应为“虚实结合”。】 (15)首联中的“惊”是诗眼。诗人为冬至到来、春节为期不远了感到惊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以及因留滞在舒州,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春节团聚的忧虑之情。 17C 18D 19A 20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或迅猛发展 这往往是不可能的或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环境破坏为代价 即使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环境 21东部试点的政策不一定在全国试用 高考是我们国家公平的体现,其他国家不一定要施行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做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以对话的形式叙述了整个故事。至于砍哪棵树,这只是材料的形式。材料的关键点在于“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由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确定本题的立意: 1、目的、目标和信念。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做事不能盲目,随时变动,否则一事无成。? 2、人生的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关键在于规划。? 3、明确立场,坚持原则。站稳立场,明确自己的所需,不可随便改变自己的原则。? 4、诱惑。人生有许多诱惑,不能因诱惑而迷失自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