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演练10
强化演练(十)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徐家汇的足音 徐光启从四百年前的古老历史中走来,脚步轻捷,却一路足音激荡,整个世界都漾 动着悠长不绝的回声。徐光启曾经在徐家汇生活过,徐家汇也因他而得名。 徐光启是中国明末最重要的科学家,他博学多识,是个奇才。他精通的学术领域, 包括天文、地理、农学、历法、数学、军事。 在他之前数百年,中国的历法是《大统历》,到明朝已是误差累累。徐光启吸取了 欧洲先进的天文学知识,准确预报各种天象,因而名声大振。崇祯年间,他主持参与了工程 艰巨浩大的“改历”工作,编撰成 137 卷的《崇祯历书》,为我国天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徐光启出身农家,毕生关注农业,他认为农事是关于中国国计民生的大事。他的著 作《农政全书》,是当时中国农业方面集大成的经典之作。徐光启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绝 非纸上谈兵,而是注重实践和实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重视水利建设,重视农作物 栽培技术的革新,并且身体力行,亲自下田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他创立的实验农庄,就 在如今的徐家汇这片土地上。他成功地把生命力强、产量高的福建番薯引种到了长江中下游, 把江南的水稻推广到了北方。 在徐家汇天主教堂中有一幅壁画,画面上的中国人是徐光启,那个西洋老人是意大 利传教士利玛窦。画面中所描绘的,是十七世纪初的景象了。利玛窦是最早来到中国的西方 传教士,也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徐光启和利玛窦的相识和合作,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流 的一个重要开端。利玛窦结识徐光启后,向他推荐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欧几里 得几何原本》。对于一个不识拉丁文的中国人来说,读这样深奥的数学著作无异于看天书, 但徐光启却在利玛窦的帮助下顺利通读,并深为书中严密的理论和逻辑推理所折服,他认为, 这本书“无一人不当学”,应该把它翻译给中国人。在利玛窦的帮助下,徐光启开始了艰难 的翻译工作。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工作,然而徐光启迎难而进,没有退却,他将书名译为《几 何原本》,“几何”这个特定名词,便源于此,“平行线”、“三角形”、“直角”、“锐 角”、“钝角”,这些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的数学术语,第一次通过徐光启之手,出现在汉 语词汇中。中译本《几何原本》的问世,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本书对中国的近代 数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633 年,徐光启在北京病逝,后归葬上海。他的后代都在其墓地周围聚居,世代 繁衍。因这里原有肇嘉浜、蒲汇塘、法华泾三水汇合,又是徐家的聚居之地,所以人们便称 这里为“徐家汇”。而徐家汇,这数百年来,逐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荟萃之地,教堂、神学 院、修道院、藏书楼、观象台、博物院、印书馆纷纷在这里出现。 徐家汇的巨变,正是中国由弱而强的沧桑缩影。徐光启当年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呕心 沥血,图的正是国家和民族的富强,看到这些变化,他应该欣慰含笑。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标题中的“足音”不仅是徐光启个人成长的足音,也是历史发展的足音,徐家汇的 沧桑巨变见证着中国由弱而强的变化轨迹。 B.中国的历法《大统历》到了明朝已经误差累累,为此,徐光启慨然接受了崇祯的旨 意,主持参与了工程艰巨浩大的“改历”工作,编撰成 137 卷的《崇祯历书》。 C.徐光启虽然不懂拉丁文,但他不仅通读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而且以“无一人 不当学”的远见卓识翻译了这本极深奥的数学著作。 D.徐家汇历来就是中西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古有徐光启和利玛窦的切磋探讨,今有神 学院、修道院、藏书楼、博物院等的并肩矗立。 E.徐家汇之所以得名,完全是因为徐光启曾在此生活,在北京病逝后又归葬于此,他 的后代都在其墓地周围聚居,并世代繁衍。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徐光启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徐光启的“奇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徐光启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绝非纸上谈兵,而是注重实践和实用,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解析: B 项,《崇祯历书》是“在崇祯年间编写的历书”,而不是“崇祯下旨编写 的历书”;“慨然接受了崇祯的旨意”于文无据。D 项,根据原文“徐家汇,这数百年来, 逐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可知,“历来”一词有误。E 项,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因 这里原有肇嘉浜、蒲汇塘、法华泾三水汇合,又是徐家的聚居之地,所以人们便称这里为‘徐 家汇’”可知,徐家汇得名应有地理和人文两个原因,故此项中的“完全”一词有误。 答案:AC (2)解析: 解答本题的难点在于“全面”“深刻”。对于“全面”,考生需要学会用“内 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对于“深刻”,考生需要学会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 点来分析问题。 答案: ①胸怀让国家和民族富强的理想;②呕心沥血,具有迎难而进的科学精神;③ 善于吸收西方科学成就;④注重实践和实用;⑤和利玛窦的相识和合作。 (3)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缘“事”及“奇才”,在对“事”的梳理、归类、整合的基 础上,推出“奇才”的结论。“事”是“奇才”的基础,“奇才”是“事”的总结。 答案: ①(在天文学上,)他准确预报各种天象,编撰了《崇祯历书》;②(在农学上,) 著有《农政全书》,把 福建番薯引种到了长江中下游,把江南的水稻推广到了北方;③(在 数学上,)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4)解析: 解答本题要缘“事”及“理”,要从徐光启的行事方式(科学研究)中探究出 其科学意义和指导价值,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和体验,独立思考,发表看法。只 要言之有据(从文本中找到依据)、言之有理(符合科学规律)即可。 答案:示例一:(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角度)科学不能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 它应该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示例二:(从科学的功用的角度)科学只有走出 象牙之塔,走向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只要言之成 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海地:人类互助没有边界 范正伟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先生的话,再次扣动中国人民的心弦。 1 月 19 日,载着祖国的哀伤,8 名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中国维和人员遗体被护送回 国;万里之外的海地太子港,仿佛就在眼前:房倒屋塌,遍地瓦砾,掩埋于无尽黑暗中的生 命,挣扎于废墟之中的手臂…… 我们为同胞的遇难悲恸,也为海地人民的不幸哀伤:众多生命永远告别了 2010 年 的阳光,世代生存的家园顷刻破碎难觅。对此,遭受过同样灾难的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也更 加知道此刻的海地需要什么。 海地遭受地震灾害后,13 日,中国红十字会向海地捐款 100 万美元;14 日,中国 国家救援队抵达海地投入救灾;15 日,中国政府向海地提供 3000 万元的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16 日,首批 1300 万元的援助物资装箱启运…… “我代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感谢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地震后第一时间赶到这里开展 救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深情致谢;“感谢中国国际救援队,你们是第一支来总理府进 行人道主义救助的救援队”,海地总理礼宾官如此感慨;而 1 月 14 日《纽约时报》关于海 地的报道这样开头:“美联社报道说,一架中国班机周四早些时候载着搜索队伍、医疗人员 和援助物资着陆了。” 中国的飞速驰援,不仅是一个民族知恩图报、厚德载物的体现,更表达了一个国家 崇尚和平的道义担当,一种对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深刻自觉。 今天的世界,依然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但面对灾难,人类的互助没有边界。无论是 印度洋海啸,还是缅甸风灾,无论是“5·12”中国汶川地震,还是“1·12”海地太子港地震, 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不幸遭遇;它考验的,也不仅仅是一国一地的民众,更是整个人类。 现在的海地强震,对中国而言,就是曾经的汶川大地震;对美国而言,就是曾经的卡特里娜 飓风;对印尼而言,就是那场惨烈的东南亚大海啸。 人类的互助,常常来自危机;人类的悲悯,常常源于灾难。犹记得,“5·12”汶川 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表达“中国之殇、世界之痛”的共同情感;如今,强 震后的海地,大批救援物资从世界各地不断运抵,近 30 支国际救援队不分昼夜在废墟中搜 救幸存者;越来越多的人在倾听海地的声音,向海地投去关切的目光;曾 经历地震灾害的 中国巴蜀大地上,一位老人从退休金中拿出 200 元,通过成都慈善总会捐给海地人民;四川 多位志愿者提出申请,希望前往海地救援…… “悲剧有时候会发生在承受能力最差的那些人身上。”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 遭受地震重创的海地。但就在这个贫穷的国家,在历经 200 年不遇的大地震后,我们依然看 到,29 岁的女子海伦在被废墟掩埋了 97 个小时后获救生还;被困废墟后,一个叫桑托斯的 老板拿出一个棒棒糖,和所有被困者一起分享……他们让我们再次领略生命的坚强,感受人 性的温暖,汲取向前的力量。 这一切,正如那首著名的诗歌所写的:“谁都不是一座孤岛,自成一体;每个人都 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都是无边大海的一部分……任何人的不幸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 孕在人类之中。”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第一段中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既点出了本文的中心,也巧妙地引出了下文。 B.在海地大地震中,海地一些人如海伦、桑托斯等人的表现让我们再次领略了生命的 坚强、感受了人性的温暖。 C.海地太子港远在万里之外,作者却说它仿佛就在眼前,这是因为作者因为同情和悲 伤而出现了错觉。 D.中国是知恩图报的国家,曾经历地震灾害的中国巴蜀大地上,多位志愿者提出申请, 希望前往海地救援。 E.海地发生地震是不幸的,这一点我们中国感同身受,文章最后一段引用的诗歌意在 突出中国对海地的无偿援助。 (2)有人说文章的第四段一连写了 13 日、14 日、15 日、16 日中国的举动,显得有点啰 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地地震后,中国全国各地都对海地伸出了援助之手,而文中为什么只介绍了一位 成都老人和四川多位志愿者的行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探究“今天的世界,依然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但面对灾难,人类的互助没 有边界”这句话的深层含意。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C.“这是因为作者因为同情和悲伤而出现了错觉”这句话错误,说它仿佛 就在眼前是因为作者与海地人民的 心是连在一起的。 E.不是“意在突出中国对海地的无 偿援助”,而是为了表明,此时不分地域,人与人之间心灵是相通的。[来源:] 答案: CE (2)解析: 文中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中国对海地的帮助,这正表现了中国的援助之快、 援助之多,我们从这种铺叙中,也感受到了中国的大爱精神。理解了这些,就不难作答了。 答案:不啰嗦。作者这样写意在突出海地发生灾难后中国人民行动的迅速和帮助的热心, 这也进一步突出了“人类互助没有边界”的主题。 (3)解析: 答题时可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议论性语言,如“中国的飞速驰援,不仅是一个 民族知恩图报、厚德载物的体现,更表达了一个国家崇尚和平的道义担当,一种对人类生命 共同体的深刻自觉”“人类的互助,常常来自危机;人类的悲悯,常常源于灾难”,从中提 炼出答案。 答案:一方面他们是中国富有爱心人士的代表,另一方面“5·12”汶川地震后,他们曾 得到过世界各地人民的援助,文章重点介绍他们,更能突出中国人民感恩图报的精神品质。 (4)解析:答题时首先要结合写作背景、具体语境体会句子的含意。然后在深入理解作 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探究这句话的内涵,作有根据的引申。考生需要做到两 点,一是理解文句本身的意思,一是依据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答案:到现在为止,虽然还有地域的界限,还有国家的区别,但在人类遇到灾难时,世 界上各个地方的人却能团结起来,联起手来,共同面对灾难,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这时所 有的界限都打破了,有的只是人们的同心同力、携手作战。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更名之事,原来是虚惊一场 8 月 15 日,石家庄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没有为石家庄市 更名的规划。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石家庄市”一名由来已久,且那些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 历史事件都以“石家庄”记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若改名,将会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 失”。 更名之事,原来是虚惊一场。此次关于石家庄更名的风波,实际上点出了如何对待 城名与城市历史、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话题。“石家庄市”的市名,不仅暗示了这个工业城 市的乡土来源,而且见证了现代中国由“村”成“市”的历史变迁。应当说,“石家庄”承 载了城市的地源和历史的文脉,为市民标示出了明确的城市历史认同意指。如果轻易更名, 就斩断了“石家庄市”的历史文脉,必将造成城市历史认同意指的空缺或混乱,其历史损失, 是绝不能用“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来弥补的。 退一步说,一个土气而缺少历史盛名的市名就不利于城市的经济振兴吗?我们看一 下深圳市这个例子。深圳市建市前,是广东省的宝安县,此县名始于公元 331 年(东晋咸和 六年);而“深圳”这一地名则晚得多,始见史籍于 1410 年(明永乐八年)。在当地的方言客 家话中,“圳”是指田野间的水沟,“深圳”就因为此地渔村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大家 知道,1979 年中央政府决定深圳建市,宗旨就是要把它建设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 的窗口。为什么不用更响亮的“宝安”而用土气的“深圳”来命名这个窗口呢?“在一条深 水沟上建立一个新兴的现代大都市”,恐怕是当时选择这个素朴的市名的立意所在。不攀比, 不依附,自强创新,这是我们应当从“深圳市”命名中吸取的城市精神。而且,30 年来的 历史证明,我们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不仅使“深圳”从深水沟边的小渔村腾飞为国际化大都 市,而且使我国在 30 年间从经济穷国变成了经济大国。 实际上,国际上的著名大都市的名称,很少是“出身名门”或有非凡的历史寓意的。 相反,重要的历史名城的命名,似乎都表现出一种“因地制宜”的随意和朴素。现代世界大 都会之一——伦敦的市名是在公元 43 年由征服英伦三岛的罗马人定下的,意思是荒野地方, 或者河流流经的地方。如果按照改名论者的主张,“伦敦”不仅也是一个土气的 名字,而 且还带着屈辱的殖民烙印,无疑早就应当更改了。但是,英国人不仅从无更改它的意图,而 且始终以它作为首都的名称。为什么?因为“伦敦”见证了英国两千年来的历史风云,所以 它是英国的不可估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所以每一个城市的名称,都带着自己诞生之际的独特历 史烙印,“历史名城”正因此具有历史意蕴。为了发展经济,攀龙附凤,更改市名,搞“假、 大、空”的“古董”市名,这种不尊重城市历史的做法,不仅不能真正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而且必将严重影响城市文化理念和形象。城市名称是历史文化的产物,用经济这笔账,是永 远算不过来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日前,石家庄市通过了到 2020 年把省会建设成 500 万人口大都市的规划,同时 谋划主城区北跨发展,将正定纳入主城区。8 月 10 日,河北一家媒体发表《正定纳入主城 区,石家庄要不要改“正定”?》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不少网站还 开设了“石家庄改名正方反方讨论”栏目,网民讨论激烈。8 月 15 日,石家庄市政府新闻 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作出回应: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从来没有过为石家庄市改名的规划。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因为“石家庄”承载了城市的地源和历史的文脉,为市民标示出了明确的城市历史 认同意指,所以改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将造成难以弥补的历史损失。 B.“深圳”市名本义是指“深水沟”,这个素朴的市名蕴涵了“不攀比,不依附,自 强创新”的城市精神。[来源: C.“深圳”市名包含着丰富的城市精神,如果改换市名,深圳将不会发展得这么快, 也难以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D.“伦敦”市名本义是指“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经的地方”,这个土气且带有屈辱 的殖民烙印的市名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E.作者在文章中明确反对城市更名,并深刻剖析了改名论者的错误实质,可以看出作 者对城市历史的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思想的保守。 (2)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作者认为石家庄市不能更名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改名论者想为“石家庄市”改名的原因。你认为其错误实质 是什么?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网上“石家庄要不要改名”的讨论,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无聊”, 而石家庄市政府却很认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作出回应。你认为石家庄市政府的行为是否 值得肯定?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 (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将选项和原文一 一对照。C、E 两项属于推断探究,要结合文本仔细揣摩。C 项,城市发展和市名是什么没 有必然的联系,题干中关于深圳发展的假设是不成立的。E 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 思想的保守”错误。 答案:CE (2)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文第 2 自然段讲了石家庄市不 能更名的原因,第 3、4 自然段又举了“深圳”、“伦敦”两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 同样应该是石家庄市不能更名的原因,只是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归纳概括。 答案:①石家庄市的市名,不仅暗示了这个工业城市的乡土来源,而且见证了现代中国 由“村”成“市”的历史变迁;②如果轻易更名,就斩断了“石家庄市”的历史文脉,必将 造成城市历史认同意指的空缺或混乱,将造成难以弥补的历史损失;③世界各地很多城市的 名称都未改动,也没有影响其发展。 (3)解析:此题有一定隐蔽性,文本主要是分析为什么不能改名,而改名论者的种种理 由、想法都隐含在文本之中。这就要求考生细读文本,从否定性的分析中归纳概括出答案。 第二问要求考生能够联系全文,由表面上的原因看到其存在的实质。 答案:①原因:市名太土气,缺少历史盛名,不利于城市的经济振兴。②实质:是攀龙 附凤,“假、大、空”思想在作怪,是不尊重城市历史的做法,将严重影响城市文化理念和 形象。 (4)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提出的社会现象进行探究的能力。要想评价政府的行为, 首先,要细读文本,分析之所以不能改名的原因,这主要集中在第 2 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其次,还要注意分析文本后面提供的相关新闻资料,了解到此行为是政府对网民的解释,这 体现了一种平等、尊重的理念。 答案:石家庄市政府这种对待舆论的行为值得称赞。因为相互尊重是沟通的基础,沟通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民意,理解才能形成合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这种行为也体现了政 府对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尊重,对城市文化理念和形象的维护,以及实事求是抓城市经济 建设的务实态度。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从看电视到用电视 2009 年 7 月底,国家广电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 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2010 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整合,有线网络运营单位转 企改制要与整合同步进行;2015 年所有县级以上城市要基本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 当前,我国有线电视正经历着由小网向大网、由模拟向数字、由单向向双向、由用 户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跨越式发展。这些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将为广播电视的长远发展开拓出 新的局面。 “互不联通”成桎梏 截至 2008 年年底,全国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 320 多万公里,有线网络单 位资产 1 000 多亿元,2008 年实现收入 370 多亿元,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 1. 64 亿户,用 户总规模居世界第一。 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各级有线广播电视网管理方式不同,自成体系、 互不联通,不适应目前信息产业的传输需要,更不利于网络的多功能开发,条块结合、以块 为主、分级管理的模式势必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从区域结构来看,不同地区的市场封锁成为阻碍网络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广电网络 产业结构和服务方式的单一,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 需求。 “市场运作”有保障 面对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各地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临危思 变,在网络整合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 江苏省在明确与网络整合相关的财政、税收、物价等方面政策的同时,省政府安排 5 亿元、省广播电视总台一次性投入资金 13 亿元,用于推动网络整合和发展。吉林通过下 发文件、设立专门机构等方式加强组织协调,并通过财政补助、实施优惠政策等措施进一步 加大行政推动力度。“行政推动、市场运作”成为各地区保证网络整合推进的原则和有效保 障。 各地按照“存量保值、增量分成”的利益分配原则,通过合理界定存量、增量等方式, 形成既面向发展又兼顾历史的收益分配模式,得到各方认可。广西通过合理界定存量、保证 按期返还、扩大增量分成,适当倾斜市、县等措施保证了地方的收益。 “网络整合”显成效 随着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工作的推进,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 10 个地区已完成 或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网络整合。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 5 000 万户。 进行网络整合的同时,各地有线网络运营单位也全面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有线网 络运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加快,有线网络运营体制不断完善。北 京、陕西、湖南等省市依托上市公司先进的管理架构和管理理念进行网络运营。 网络整合还使网络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领域迅速拓展。数字电视越来越多地提供 电子政务、教育、金融等信息服务,有的地方还实现了通过有线数字电视支付水、电、网费 等业务,从看电视变成用电视。湖南有线电视用户从整合前的 100 多万户迅速发展到 270 多万户。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我国有线网络发展的障碍就是各级有线广播电视网管理方式不同,自成体系、互不 联通。 B.面对发展障碍,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积极进行网络整合的探索和 实践,已经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来源:] C.在网络整合过程中,既要坚持市场运作,又不能离开政府的管理指导,要形成既面 向发展又兼顾历史的收益分配模式。 D.在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各地基础设施和运营情况存在差异, 一定会出现新的收益不平衡现象,这将严重制约整合工作的推进。 E.随着网络业务范围的扩大、服务领域的拓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将会快速发展, 有线电视用户将会逐步增加。 (2)请用简练的语言分条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概括说明我国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是什 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从看电视到用电视”这个标题合适吗?结合文本主要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和推断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结合文意逐项分 析。A 项,表述不够全面,由原文可知,我国有线网络发展的障碍还有“不同地区的市场封 锁”等。D 项,属于无中生有,“一定”一词太过绝对,同时“严重制约整合工作的推进” 在文中没有体现。 答案:AD (2)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本文虽然有三个小标题,但是小标题体 现的内容不全面。比如“互不联通”就有两层含义,答题时要注意概括。“市场运作”只是 保障措施的一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也不仅是“网络整合”。 答案:①各级有线广播电视网管理方式不同、市场区域封锁,造成互不联通。②行政推 动、市场运作保障了网络整合的推进。③网络整合与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同步进行,成效显著。 (3)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不利因素较为明确,答案集中在 第一部分“‘互不联通’成桎梏”,对其分析概括即可。对于有利因素,就要着眼全文进行 分析。有线网络要想发展,制度是第一位的,所以《意见》就是制度保证;其次,基础很重 要,这包括线路长度、资产、用户等;最后,良好的市场运作也很重要。 答案:1)不利因素:①各级有线广播电视网管理方式不同,自成体系、互不联通;②条 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的模式不合理;③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市场封锁;④广电网络产 业结构和服务方式单一。2)有利因素:①国家广电总局制定下发了《意见》,为发展提供了 制度保障;②全国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 320 多万公里,资产多,用户多,用户总 规模居世界第一;③“行政推动、市场运作”成为保证网络整合推进的原则和有效保障。 (4)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试题,题目要求考生对文本标题是否合适进行评判。答案不 求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标题是否合适,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考生可 以从标题所包含的内容、所起到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源:] 答案:示例一:合适。因为这个标 题醒目、简洁、形象,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 时也显示了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发展趋势。 示例二:不合适。因为这篇文章是谈有线网络的发展问题的,包括三个方面:桎梏、 保障、成效。而“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只是成效的一个方面,该标题不能体现文章的重点内 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