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8-03)
河北定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将所有单选题涂在小答题卡上,多选题写在答题纸上。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滋生出独特的处世智慧,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 与其他诸子哲学相比,道家最显著的特点是守柔尚雌。老子在其书中以“母”“婴儿”“水”等外表柔弱之物为道的喻体以表示其对柔弱的崇尚。不仅仅是老子,庄子在其书中以颜回之卫、叶公子高使齐、颜阖傅卫灵公太子等故事说明,面对强者的压力,弱者的生存之道是以柔弱的姿态应对;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却因其无用之德得以在混乱的世间生存,看似柔弱的残疾人在强者环伺的世界反而能自我保存。 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度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在应接他者时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即是说饮食上保证自己吃饱喝足即可,不需要满汉全席、奢侈浪赀。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里庄子并不是反对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反对仅仅追求知识、不知追求生命自身。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对道、德有自己的坚守。[来源] 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是说万物保持阴阳平衡才能存在。人禀受天地之气而来,在世间也需要保持和谐状态。首先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心莫若和”的说法,意指以虚无之心、平和之境应接事务。其次,自我与他者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道家认为真实呈现的人性是自足的、不喜干涉的,每个人遵循自洽自适的性情,以无为的方式生活在世间,在位者和百姓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百姓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则会形成一个符合人类理想的和谐社会。这种社会对自然环境也是顺应的。庄子曾经指出对于牛马,应该任其逍遥于草地,而不是“络马首穿牛鼻”。再次,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在著名的“楚王遗弓”的故事中,老子藏弓于天下的视野比孔子藏弓于人的视角宏阔得多。道家追寻的最高道德不是儒家信仰的仁德,而是一种不为外在在名利引诱也不为内在思虑控制的自我性情的自然发显,是一种空灵虚静之“虚”德,而不是有着仁义等实质内涵的“实”德,是为“游心乎德之和”“道通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摘编自杨杰《道家处世之道》)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论述道家处世之道突出了守柔的技巧、节制的准则、尚和的境界三个特点。 B.文章先总说道家处世之道的三个作用和特点,然后分三段来具体论述其作用和特点。 C.第二段论证道家处世之道守柔尚雌特点时,分别以老子的喻证和庄子的例证来说明。 D.第四段从自我身心和谐、自我与他者和谐、物我合一三层次说明道家的和谐观。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主张限制对外在知识的追求,内收管理权力,节制名利欲望;对人对己应宽容,但不能不讲原则。 B.道家认为人首先要保持自我身心的和谐,然后在建立自我与他者的和谐中,应做到不区分自我与他者。 C.道家认为和谐社会顺应自然环境,每个人自由自在,以无为的方式生活,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 D.道家追寻的道德局限于自我,不具有仁义的内涵,但有利于个人修身以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老庄之道对待外界,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也要接受他者的不同。因此,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应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处世原则。 B.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道家守柔尚雌的哲学可以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规避锋芒的方法以实现自我保护与生存发展。 C.道家处世之道有利于探索解决传统思想如何适应现代的问题,也有利于人们深入传统去寻找解决当下自身面临困境的方法。 D.从老子主张饮食不浪费,“藏弓于天下”等思想可以看出道家既立足于现实指导待人接物,又视野开阔,追求超然的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络化和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A. 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B. 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为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 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D. 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 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 C. 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D. 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可能性。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络化和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B. 只有准确把握“互联+”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C. 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 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题。 桑娅的新生 【以色列】辛西姬·默凯迪 清晨,桑娅又在噩梦中惊醒,她仿佛又听到了枪声、敲门声。桑娅赶紧从床上跳下来,蹲在地上双手紧紧抱住头。 一年前,桑娅逃离了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在德国那个小城镇,她和她的犹太家庭惨遭蹂躏。那一夜,党卫军带走了她丈夫,行前他们紧紧拥抱诀别。后来桑娅的姐夫也同样被党卫军抓走,她的姐姐、外甥、外甥女被送进一家兵工厂做苦工。最后,党卫军又直接从学校里带走了桑娅的儿子。几个月之后,在人权组织的帮助下,桑娅逃离了德国,只身来到纽约,得到了一份在大商场做缝纫的活儿。可对桑娅来说情况并未改观,她始终无法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白天,她埋头干活,不和任何人接触。到了夜晚,她躺在床上,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这天中午,桑娅独自坐在餐厅角落里吃饭,忽然有人叫她的名字,她抬起头,看到斯坦夫人向她走来。斯坦夫人在难民所工作,正是在她的帮助下,桑娅有了住所,找到了工作。斯坦夫人笑着对桑娅说:“我们从德国又救出来两个犹太孩子,一个女孩10岁,还有一个男孩7岁。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受了不少苦,他们需要一个家,桑娅,我想你也许需要有人做伴。” 10岁和7岁?正好和她的外甥女、外甥一样大。桑娅摇摇头:“我不想接纳他们。” “可起码你应该考虑一下吧?这样,我明天再来听你回话。”斯坦夫人劝道。 “不需要,这根本不可能!”桑娅的语气很坚决。斯坦夫人惊愕地看着桑娅,桑娅低下了头,直到斯坦夫人离开。 这天下午,还没到下班时间,桑娅就提前回家了。桑娅回到家,关上所有的灯,便一头扎到床上。斯坦夫人提到孩子的事,又打开了她记忆的大门,触动了她内心的痛楚。她大声哭泣了起来。也不知哭了多久,桑娅抽泣着爬起来,拉开橱柜,拿出一个从德国带出来的小布包,这里面包着她丈夫、儿子和姐姐的三张照片。她一层层解开布包,把三张照片摆在桌上。这三张照片让她悲痛欲绝,但也给她带来了一些慰藉。她想起了以前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她突然觉得她应该重新开始,好好地活着,不仅为自己,更是为了照片里的这些亲人。 桑娅捧着这些照片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我要重新生活,为了你们,也为了我自己!”这晚,桑娅睡得很踏实,这是自从丈夫被带走后,她第一次夜里没做噩梦。第二天醒来,桑娅感到自己很平静,她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中午,桑娅焦急不安地站在餐厅门口,搜寻着斯坦夫人的身影。 斯坦夫人一出现,她便快步迎上去,忙不迭地对她说:“我愿接纳那两个孩子,尽管我的住所不大,但我能安排好,请相信我!”斯坦夫人紧紧握着桑娅的手:“太好了,我今晚就把他们带过去。” 下班后,桑娅开始在家里忙着做德国甜饼,她好长时间都没做这个了。她要用甜饼和爱心来迎接孩子。“桑娅!”门外响起了斯坦夫人的声音,桑娅赶紧打开门,看见斯坦夫人站在门口,带来的女孩和男孩分别站在她的两边。两个孩子骨瘦如柴,看上去很悲伤。桑娅的内心顿时翻江倒海。看着他们,桑娅忽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快进来!”桑娅招呼他们。两个孩子身上那套干净的衣服显然不合体,这是难民穿的衣服,以前桑娅来到美国时也穿过,难怪她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桑娅,这是莉泽和卡尔。”斯坦夫人对桑娅说道。桑娅像触了电似的全身哆嗦了一下,因为她的外甥女和外甥也叫这个名字。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事!桑娅疾步上前,走到两个孩子面前,仔细地打量着他们的脸。一旁的斯坦夫人疑惑地问:“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桑娅摇摇头,没有说话,可她的眼睛仍然没有离开两个孩子的脸。女孩慢慢抬起头来,睁大眼睛,似乎也在仔细地观察着桑娅。忽然男孩大声地喊叫起来。 “怎么啦,卡尔?”斯坦夫人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男孩伸出颤抖的手,指着桑娅摆在桌上的照片,然后他冲过去,抓起桑娅姐姐那张照片,把它紧紧贴在自己胸口,带着哭腔喊道:“妈妈!”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一开始不愿接收两个被营救出来的犹太孩子,可转变态度要接收时才发现他们竟然是自己的外甥。 B. 文中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塑造桑娅的形象,使人物刻画得鲜活生动,如“桑娅像触了电似的全身哆嗦了一下”,准确形象的表现了她的吃惊。 C. 小说叙写犹太人桑娅在美国纽约时的生活,插叙了她在德国的悲惨遭遇,通过她在两国生活境况的鲜明对比,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残暴罪行。 D. 照片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有助于刻画桑娅的形象,照片使桑娅决定好好活着并收养孩子,后来卡尔认出了照片,使亲人得以团聚。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9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型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的历史高度。2015年3月,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主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摘编自新华社2015年06月27日《推动”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人民《一张图告诉你什么是“一带一路"》) 材料三: 习近平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穗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提出以下五点意见:第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第二,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第三,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开放的合作平台,平等互利是它的首要原则,不会有一个国家会因为“”被迫”而进入这个合作体系。“一带一路”欢迎沿线所有国家加入。第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第五,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摘编自新华社2017年0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四: 60多年前的“马歇尔计划”因当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将军首先提出而得名,其官方名称是“欧洲复兴计划”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在1948年4月至1951年底执行期间,美国为战后的西欧国家提供了包括金融、食品、技术、设备、原材料等多种形式,合计130多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对帮助西欧国家迅速重建恢复经济,对美国迅速转移过剩的产能、开拓新的市场、刺激出口、确立美元的全球性货币霸主地位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参与方及关系方面,“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由美国单独出资或输出产能,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平等的关系上,受援国处于接受与附属地位,东欧社会主又国家被排除在外。这保障了“马歇尔计划”的执行效果和主导国的利益。在最终目的方面,“马歇尔计划”名义上是帮功欧洲重建经济,但其战略指向很明确,那就是将西欧纳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使之成为其在欧洲的主要附庸,以巩固自身全球霸主地位。正如马歇尔所说,该计划的根本目的是要“提供一个自由制度得以存在的政治社会坏境”。“马歇尔计划”影响了不少人的思维方式:大国发起的经济援助或者战略合作都是单向推行其全球意志和价值的工具。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5年03月03日《“一带一路”与“马歌尔计划”迥异》) 8. 下列对村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中国政府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其主要目的是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使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B. 根据材料二,我们能够了解到“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分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主要有三条经济走廊。 C. 根据材料二可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D.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提出的“五条路”中,和平、繁荣和开放之路最为重要。 E.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国家能够迅速重建,经济能够较快恢复,完全归功于马歇尔计划,并且美国也从中获益多多。 四、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题2分,共6分)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也。祖赳,晋隆安末,避乱徙居。欢年二十余,从豫章雷次宗谘玄儒诸义。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篇》不复讲。 太祖辅政,悦欢风教,征为杨州主簿,遣中使迎欢。及践阼,乃至。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臣闻举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伏愿稽古百王,斟酌时用,不以刍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则率土之赐也,微臣之幸也。臣志尽幽深,无与荣势,自足云霞,不须禄养。陛下既远见寻求,敢不尽言。言既尽矣,请从此退。”上诏曰:“朕思弘治道,伫梦岩滨,旰食萦怀。吴郡顾欢,至自丘园,能献书金门,荐辞凤阙,辨章治体,有协朕心。今出其表,外可详择所宜,以时敷奏。”欢东归,上赐麈尾、素琴。永明元年,诏征欢为太学博士,不就征。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论之曰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佛迹光大,宜以化物;道迹密微,利用为己。优劣之分,大略在兹。” 欢晚节服食,不与人通。每旦出户,山鸟集其掌取食。初元嘉末,出都寄住东府,自知将终,赋诗言志云:“精气因天行,游魂随物化。”卒于剡山,时年六十四。还葬旧塞,木连理出墓侧。 (节选自《南齐书·顾欢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论之曰/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 B. 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论之曰/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 C. 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论之曰/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 D. 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论之曰/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簿,古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践阼,原指登上宗庙东面的台阶(主人站立的台阶)主祭,后指代新皇登上帝位。 C.永明:年号纪年。南齐在武帝萧赜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时期称为永明之治。齐武帝是萧赜的庙号。 D.博士,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欢深受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感情。每当给学生讲授《诗经·寥莪》时,就会想起已故的父母,悲伤得不能自已。 B.顾欢受玄学影响,不喜做官,也不慕名利。齐太祖辅政时,他在上奏了应该效法先王治好国家的建议后,要求齐太祖放他重回自然。 C.顾欢对佛道两教的评价客观。他认为道教能弘扬善道,细致微妙,而佛教崇尚勇猛,教化万物,佛教是破恶的方法,道教是行善的途径, 二者各有长处。 D.顾欢晚年完全归隐自然。他不再与尘世的人交往,却与鸟类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临终前,表达了自己要将灵魂融入大自然中的愿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8题。(每题2分,共12分)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说田常曰:“ 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鲁弱吴强,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吴王曰:“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果以兵临晋,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有删改) 【注】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13.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置齐而伐越 置:安排 B.越王除道郊迎 除:清除 C.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 诚:果真 D.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 兵:兵器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二三子何为莫出 ②窃为王危之 B.①子胥以谏死 ②重宝以说其心 C.①夫伐小越而畏强齐 ②其志欲之而畏越 D.①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②待我伐越乃可 15.子贡在游说各国君主时,总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上,加上一层冠冕堂皇的道理外衣。下面都属于“道理外衣”的一组是( ) ①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②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 ③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 ④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 ⑤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⑥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B.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C.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D. 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17.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是古代官职名,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B.“万乘”是万辆兵车的古文写法。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C.“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 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见的敬礼。 D.“列传”是中国编年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是首创。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阴谋家田常想谋反,但又担心高、国、鲍、晏四大权臣反对,于是准备发动对鲁国的战争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子贡临危出使,辗转于各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成功分化瓦解他们,保存了鲁国。 B.子贡凭着能言善辩,纵横捭阖,奔走于众多诸侯国中,最终使这些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吴国和越国,原先强大的吴国灭亡了,原先濒临灭国的越国则崛起。 C.吴国以救鲁的名义人侵齐国,打败齐国后,与晋国争霸,但最终未能如愿。吴军被晋军大败的消息传出后,越国趁机突袭吴国,吴国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也最终身死。 D.越王勾践为了让吴王夫差放心前去攻打齐国,以使自己得到再次崛起的机会,除了派人给吴王送上贵重的宝物,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自己愿意带上越国兵马助吴王一臂之力。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题。(4分)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睛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浅染饱霜兔③。 申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①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黄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而作了此诗。②石泓:石砚。③霜兔:用兔毫制成的笔。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吐”字写出了黄斌老画竹动作熟练,一气呵成;“峥嵘”写出所画之竹不同凡响。 B.诗中把竹比作“偃蹇”之卧龙,是说竹屈服在雷霆之下,暂时失去刚直的品性。 C.黄斌老把自己的品格灌注到所画竹子之上,与竹“俱忘形”,才画出气节不凡的竹。 D.第三联意思是,在晴明的窗下,黄斌老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横竹图。 E.尾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竹子直耸云天的气势,突出了黄斌老画技之高超。 五、课内文言知识考查 (一)回顾课文内容,完成20~28题。(每题2分,共18分)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植其杖而芸 B.止子路宿 C.不仕无义 D.欲洁其身 21.下列句子中的“易”字,与例句中的“易”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A.以乱易整,不武。 B.移风易俗 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钦? 2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钻:钻研。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以为:认为。 B.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诸:诸位,各位。 君子学道则爱人 爱人:爱惜人。 C.予所否者,天厌之 厌:满足。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有次序地。 D.噫!天丧予 丧:使……丧。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23.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A.异乎三子者之撰 B.不吾知也 C.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D.贤哉,回也 2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夫子矢之曰 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⑦莫春者,春服既成 ⑧唯求则非邦也与? ⑨其人也而有斯疾也!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⑦⑧⑨ D.③⑤⑨ 25.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②盘盘焉,囷囷焉 B.①仲尼岂贤于子乎 ②当仁,不让于师 C.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②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①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②为国以礼 26.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诲女知之乎 ②君子之过也 ③人皆见之 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⑤民信之矣 ⑥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⑦闻弦歌之声 ⑧是鲁孔丘之徒与 A.①③⑤/②④⑥⑧/⑦ B.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C.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D.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2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归附。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实行。 B.出门如见大宾 见:看见。 使民如承大祭 承:接受。 C.在邦无怨 怨:埋怨,责怪。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已:停止。 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约:约束。 知者利仁 利:利用。 28.下列对第一课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长沮桀溺”一章,“是鲁孔丘与?”表明长沮是明知故问。因为孔子在当时已十分有名,他周游列国的事迹也已传遍天下,长沮因此才说鲁国的孔丘周游天下,难道还不知道渡口在哪里吗?他对孔子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表示不满。 B.从“桀溺问‘子为谁’”到“耰而不辍”一段,可以看出,长沮桀溺不光对孔子不满,对子路跟随孔子周游天下也同样不满。 C.“植其杖而芸”用动作描写荷蓧老人用劳动表示自己对孔子作为的不满。 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点破了儒士做官的立足点,这就是行义而非谋利。“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说明孔子在推行道义方面的执著。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2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阐释“学习”与“思考”之间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 (2)孔子对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回答是“其‘恕’乎!________, ”。 (3)在《论语》中揭示做事情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 (4)在富贵、财利面前执着于道义是孔子宣扬的一个主要观念。《论语》中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孔子用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就无法行走作比喻,说明的道理是:“ , ” 六、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共20分) 30.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餐饮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存在厨房与前台上下其手,私拿折扣,暗分利润的现象。 B.上海市民反映,原本为残疾人设计的英伦出租车因为预约难、车费贵,所以让残疾人望尘莫及。 C.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D.从老百姓给官员取得穷形尽相的“绰号”中,不但看到老百姓对官员的好恶,也看到官员在老百姓的这杆秤的称量下重量几何。 3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深藏若虚 ,使得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价值永不会褪色。 ②家长们的高度紧张自然不是捕风捉影,毕竟关乎孩子身体健康的事件,哪怕发生机率极小,也会击中家长们脆弱的神经。 ③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绝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王毅等外交官员在国际舞台上慷慨陈词,折冲樽俎,本质上就是捍卫国家利益。 ④仅有好言劝说,对-些自私自利、木人石心效果不大,在有理却就是行不通的时候,必须以法律来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做主。 ⑤中学生要提高写作能力,就要不断积累素材,善于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寻章摘句,而不能拾人牙慧。 A.①⑤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3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或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华大学内被刻字的日晷刚刚修复完毕,不料按下葫芦浮起瓢,标志性建筑“二校门”门框上又惨被刻字。 ②鲁迅在很多作品中塑造了社会底层的悲剧小人物,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揭示他们的生活现状。 ③在人性层面上,要将心比心、民胞物与,才能使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成为一个地球村。 ④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暮鼓晨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 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⑥“抢救整理京剧传统剧目”需要不同程度的改编,改编者的心态不是高屋建瓴地睥睨传统,而是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3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社会各界人士聚集在革命军事博物馆,观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以历史追溯者的目光重温历史。 B.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自从完工以后,美丽绵阳又多了一个公共旅游景点、一张城市宣传名片。 C.在中小学中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长大后投身科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科学普及的重中之重。 D.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奧委会第六届峰会上,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经过连续几轮的热烈讨论,电子竞技最终成为体育比赛项目。 3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每一首民谣,都是时代、地域、创作者们共同造就的产物,都是关于世界的观察、表达和记录,它穿越时光,流传下来,一代又一代。 B.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耕耘、播种,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C.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不意味着医保实现了全国漫游,如果医保全国漫游,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无序就医,加剧看病难、看病贵。 D. 韩国周边大国林立,又深陷半岛问题的风暴眼,处在朝核问题的最前沿,能否把握好外交是韩国保持繁荣稳定的关键锁钥。 35.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政府要在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规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厉问责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体制和疫苗管理长效体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B. 去年11月30日,科比发表长文宣布赛季末退役,之后的136天里,世界各地的黑曼巴球迷蜂拥而至,追随着他们的偶像,送别这最后一段旅程。 C. 中国互联协会6日发布《2015中国互联产业综述与2016年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1月,我国手机上用户数以已超过9.05亿,月户均移动互联接人流量突破366兆。 D. 席代岳翻译的普鲁塔克名著《道德论丛》是大陆出版首次全中文译本,全书由著名装帧设计师精心设计。 3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些行业的不良行风如果得不到纠正,社会风气就可能败坏,就难以构建和谐社会、健康社会、幸福社会。 B.在浩如烟海的关于海子的研究和回忆性的文章中,充分说明中国诗歌批评界已经丧失了和真正的海子诗歌世界对话的能力。 C.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长,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不文明驾驶问题,建立与中国机动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交通秩序成为了当务之急。 D.中老年朋友们在冬春季节交替之际应该注重换季调养,按医生专业的养生指导和建议调养锻炼,践行健康的养生之道。 3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朋友远在大山支教,那里风景秀美,他常常给我寄当地的风景照,一年时间我己经惠存了上百张照片。 B.昨日去府上拜访,不巧您有事出门,二位高堂热情款待,我真有回家的温馨感受,甚感荣幸。 C.感谢老师对学生的爱护,但如今找工作很不容易,还请老师鼎力相助,若能得一枝之栖,我就十分满足了。 D.瑞士联邦主席在致辞中表示,主席在紧张日程中拨冗会见各界人士,体现了对瑞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3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因为接到临时任务,我今日无法光临贵府的宴会,对此深表歉意,同时托舍弟带去薄礼一份,还请笑纳。 B. 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年轻缺乏经验,您把这样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交给我,真是感觉有些不堪借重。 C. 他接过李老师赠给的字画,连声说:“感谢您的惠赠,回去必当补壁,一定会使寒舍蓬荜增辉!” D.朋友远道而来,主人由于没有计划好时间而没能及时出门迎接,深感抱歉,见到朋友便说:“久违,久违了。” 39. 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热干面,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 B. 高考在即,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捶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D. 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七、写作(60分) 4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一张湖北诗人、作家野夫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在上曝光,引起人们一片热议。照片上,野夫端坐于椅,所收之徒正跪在垫子上行叩头礼,桌子上供奉着关公塑像并燃红烛两根,关公像背后则贴着红纸黑字的“拜师礼”和“天地君亲师”字样。 有人认为,这是重拾封建糟粕,拜关公更是充满江湖习气;也有人认为如何收徒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还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更应强调师道尊严,彰显道义与礼数。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封信给野夫,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C 3.D 4. C A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表述不准确.元文说“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型很是或中心城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学历或该技能人口在流动;B项,强加因果关系;D项,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自立呈现出新的特征”的原因,除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络化的复杂交织”以外,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 5. B “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不准确,主要是论述了提升社会治理只能化的迫切性。 6. A “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错。原文说“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 7. C C项,鲜明对比,欠妥。在德国的遭遇属于在叙事中直接表现法西斯暴行,在美国的经历则是在对主人公的描写中间接表现纳粹暴行带来的巨大伤害。桑娅在纽约生活时总是做噩梦,会产生关于枪声敲门声的幻听,不敢接纳两个孩子,这些表现都反映出她在德国受到纳粹伤害后的严重影响。 8. C C项,图表显示的提供援助给“欧洲国家”不当,由材料四中“东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平等的关系上,受援国处于接受与附属地位,东欧社会主又国家被排除在外”,可知,应是提供援助给西欧国家。 9. BC A项扩大范围,“使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错误,由材料一“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可知,应是“亚欧非各国”;D项,“和平、繁荣和开放之路最为重要”不当,由材料三可知,五条路应是并列关系。E项,“完全归功于"错误,材料四中的原文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0.A 原文: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论之曰:“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 11.C “武帝”是谥号。 12.B 齐太祖辅政时 错,是登基之后。 13.A 置:放弃。 14.C “而,连词,表转折。A项介词,因/介词,替。B项介词,因/连词,表目的。D项,副词,于是/副词,才。” 15.C ⑥只是叙事,而非道理。 ①③⑤均为子贡游说各国君出兵的大道理。 16.B.原文为: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17.D 列传是纪传体史书体裁之一。 18.D “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端木赐是卫国人,字子贡。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田常想在齐国作乱,却畏惧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所以想调遣他们的兵力来攻打鲁国。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国,孔子答应了。 子贡到齐国,游说田常说:“您讨伐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难以讨伐的国家,它的城墙单薄低矮,护城河狭窄水浅,它的君主愚昧不仁,大臣伪诈无用,士兵和人民又厌恶战争,这就不能与它作战。您不如讨伐吴国。吴国,城墙高大宽厚,护城河宽广水深,盔甲坚固铮新,士兵人选都是那种饱壮之人,贵重精良的兵器都在其中,又派贤明的大夫守卫,这是容易讨伐的。” 田常忿忿地变了脸色说:“你认为困难的,是别人认为容易的:你认为容易的,是别人认为困难的。你却拿这个来教导我,为什么呢?”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攻击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攻击弱小的国家。现在您的忧患在国内,所以说不如讨伐吴国。讨伐吴国不胜,百姓在外面战死,大臣在国内就会空虚,这样您在朝廷上没有与您争斗的强臣,在下面没有指责您的百姓,只有孤零零的君主,控制齐国的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这样,我的士兵已经奔赴鲁国了,离开鲁国去讨伐吴国,大臣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讨伐’我请求前往出使吴王,让他援救鲁国讨伐齐国,您就趁机带兵迎战。”田常同意了,就派子贡南下参见吴王。 子贡游说吴王说:“现在以万乘之齐国想将千乘之鲁据为已有,与吴国争强,我暗地里为大王您担忧啊。况且营救鲁国,可以显示大王的威名:讨伐齐国,可以获得大利。”吴王说:“好。虽然如此,越王劳苦身体蓄养士兵,有报仇之心。您等我讨伐完越国然后听您的。”子贡说:“越国强劲不过鲁国,吴国强劲不过齐国,大王您放着齐国不伐而去伐越,那么齐国已经平定鲁国了。如果保存越国向诸侯显示您的仁慈,营救鲁国讨伐齐国,威势超过晋国,诸侯必定相随朝拜吴国,霸业就会成就了。而且大王如果厌恶越国,臣请求向东参见越王,命令它出兵跟从您。”吴王非常高兴,于是派子贡到越国去。 子贡说:“现在我听说吴王要以营救鲁国为名讨伐齐国,他心里这样想但是害怕越国,说‘等我讨伐越国后才可以’。这样一来,攻破越国是必然的了。”勾践听了叩头拜了两拜请教子贡,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猛暴戾,这是衰残之国的政治。现在大王如果征发士兵帮助他来骄纵其心志,给他贵重宝器来悦乐其心,言辞卑微来尊崇其礼法,他必定去讨伐齐国。他作战不胜,是大王的福分。他作战取胜,一定会率军逼近晋,我向北拜见晋君,让他一起攻打吴军。吴国的精兵都在齐国,重兵被晋国困扰,大王趁它疲惫不堪的时候攻打它,这样灭吴是一定的了。”越王非常高兴,答应了子贡。 子贡于是离开吴国到晋国,告诉晋国国君说:“我听说,计划不事先确定就不能应付突然的变化,军队不事先训练好就不能够战胜敌人。现在齐国与吴国将要交战,吴国与齐国交战取胜,吴王必定会带领他的士兵逼近晋圉。”晋国国君大为恐慌,说:“那该怎么办呢?”子贡说:“修整兵器让士兵休整来对付它。”晋国国君答应了。 子贡离开晋国回到鲁国。吴王果然与齐国在艾陵大战,大败齐国军队,果然带领士兵逼近晋国,晋国军队出击,大败吴国军队。越王听说了,带领军队过江袭击吴国,杀死夫差和他的宰相。攻破吴国三年之后,越国东面称霸。 所以子贡一出,保存鲁国,搅乱齐国,攻破吴国,使晋国强大并使越国称霸。 19. BE B项,“竹子屈服在雷霆之下”错,原诗的意思是竹子不为雷霆所屈;E项,“写出竹子直耸云天的气势”错,此句主要是写竹子栩栩如生。 20.C C项,名词用作动词。A、B、D三项均是使动用法。 21.B 例句和B项都当“改变”讲,A项,替代。C项,交换。D项,容易。 22.D A项,以,用;为,做。B项,“诸”:之于。C项,“厌”:厌弃。 23.A 例句与A项都是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B项,宾语前置,C项,判断句,D项,主谓倒装。 24.D ①“知”通“智”,②“矢”通“誓”,④“以”通“已”,⑥“希”通“稀”,⑦“莫”通“暮”,⑧“与”通“欤”。 25.A A项①②都是词尾,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的样子。B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对于。C项①人称代词,他;②代词,那。D项,①介词,为了;②动词,治理。 26.C 代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27.C A “归”:称许,赞许。B “见”:接见;“承”:承当。D “约”贫困。 28.B 桀溺表面上是说子路,实际上仍是针对孔子。 29. (1).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3).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0.B “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句中说“厨房与前台”互相勾结拿折扣,使用正确。“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选项望文生义。“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句中说官员不能空占职位不做事,使用正确。 “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31.D(①深藏若虚:把宝贵的东西收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似的。形容人有知识才能但不爱在人前表现。不符合语境。②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③折冲樽俎,原指诸侯国在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④木人石心,木人,指其人像木一样正直。石心,指其信念像金石一样坚牢。比喻人的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心,不为情感、欲念所动摇。此处应为“铁石心肠”。⑤ 寻章摘句:读书时只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语,缺乏创造性。不符合语境。) 32.A(①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喻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是事情得到圆满解决。符合语境。②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符合语境。③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④暮鼓晨钟,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对象错误。⑤一以贯之是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符合语境。⑥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含褒义,此处应用中性词“居高临下” 。) 33.A(B中途易辙,可改为“自从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完工以后”。C语序不当,应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D项错误,中途易辙,应把“经过”调到“国际奥委会”前,或者把“电子竞技最终成为体育比赛项目”改为“最终把电子竞技定为体育比赛项目”。) 34.B A项,“观察、表达和记录”语序不当,应该是“观察、记录和表达”。C项,成分残缺,“加剧”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看病贵”后加“的问题”。D项,“能否把握好外交是韩国保持繁荣稳定的关键锁钥”两面对于一面。前面说“能否”,后面只提及了“韩国保持繁荣稳定的关键锁钥”,可去掉“能否”。 35.A B项,“送别这最后一段旅程”搭配不当,“送别”与“旅程”不搭配,可以把“送别”改为“走完”;C项,句式杂糅,选项把“中国互联协会 6 日发布《2015 中国互联产业综述与 2016 年发展趋势报告》”和“报告指出”两句杂糅到一起,可以在“发布”后面添加“的”。D项,“大陆出版首次全中文译本”语序不当,应把“首次”放在“出版”的前面,因为“首次”是修饰“出版”。 36.D 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如果”应移到句首;B项成分残缺,首句应改为“浩如烟海的关于海子的研究和回忆性的文章”;C不合逻辑。“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长”与“不文明驾驶问题”不存在因果关系。 37.D(A “惠存”是敬辞,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时所题的上款。B高堂,一般称自己父母。C补壁,把作品赠人的时候的谦词) 38. C(A项“光临”是敬辞,指对方到来。B项借重,敬辞,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D项“久违”一般用作久别重逢的客套,此处结合语境应该用“失迎”。) 39. D A“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B情境不符,临近高考,对联中“逆境、捶打、焚烧、烈火”等词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C “承让”是比赛获胜方所说的谦辞,句中比赛还没开始,应改为“手下留情”。D“杏林”是医学界或医家的代称,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他隐居庐山,行医不取一文钱,只要求病患者栽种杏树,积年蔚然成林。注意与“杏坛”区别,“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相传孔子在杏树下设坛讲学,后因泛指授徒讲学的场所。 40.【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事件现象类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情境性很强,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已经严格限定,考生要有鲜明的角色意识,以“小明”的身份写信给野夫,表面自己的立场和看法。考生主要可以从两面进行立意: 第一、赞成,鼓掌欢迎。理由有:①收徒是私德范畴,民间私学,私相授受,行跪拜礼是仪式、是良俗、是对学问的尊重,只要两厢情愿,有何不可?②江湖之中,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都要讲道义和礼数,以及严格的家法和规矩。洪门论兄弟,青帮论师徒,袍哥论上下,入门都要拜武圣关公,这样才心中有敬畏,自我有约束。③叩头礼,拜关公,燃红烛,贴红字,这是传统的礼数、仪式,跪拜礼,彰显的是庄重、严肃,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尊重,对师门的认可与敬意。跪的是学问,跪的历代前辈和先烈,跪意味着服管束、懂礼数、知尊卑。④有了这个仪式,师生关系更融洽,更紧密,师傅更尽心,徒弟更努力,教育效果更好。⑤ 现实意义,西学东渐、礼崩乐坏的当下,整个社会都存在着不尊重老师和不爱学习的流弊,甚至学生殴打老师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全社会的悲哀和耻辱,也是礼仪丧失与道德恶化的表征,野夫收徒行跪拜礼正可突显师道尊严。 第二、反对、批判。理由有:①封建糟粕、江湖习气。跪拜彰显的尊卑、贵贱,是身份阶级,象征的是绝对权威,是封建专制的遗毒。跪拜固然是一个仪式,却未必是良俗。②与现代社会契约和法制精神背道而驰。野夫收徒拜的是关公而非孔夫子,打出冠冕堂皇的文化传统大旗,却混淆江湖道统和文化传统,求学问却拜关公是不伦不类。文化保守主义的三教九流的江湖规矩,与自由主义奉行的社会契约和法制精神,是格格不入的。③跪拜是以绝对权威之形式实施对被跪者的精神驾驭与统治,讲究绝对忠诚与服从,是对人的精神与心理的柔性占有并侵入。④跪礼”是近代革命的重点批判对象,野夫收徒的跪拜礼,很难被理解成一种单纯的礼仪,更容易唤起人们古老的臣民记忆,让封建奴性的糟粕再沉渣泛起。④野夫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公众人物,要考虑到公众人物的表率作用。私人场合之礼,毕竟只是行于私域而止于私域,公开传播乃至“兼答天下”就不大适宜了。⑥尊师也可以很自由,很平等。可以鞠躬,可以敬礼,不只有跪拜一条路径。 尊敬的野夫先生: 您好! 我叫小明,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近日,我在上看到您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我认为您是在重蹈封建礼教的覆辙,故修书一封,以作劝告。 关公像、叩头、天地君亲师……这种封建感极强的“跪拜礼”会造成他人人格上的矮化与不平等。因为其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礼,体现的是贵贱尊卑的封建糟粕而不是尊师重道的师生美德。康德曾说:“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施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的状态。”这种主客体的不平等,会成为师徒交往的藩篱,成为禁锢思维、泯灭智慧的枷锁。您是位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想必你也不会忘了在旧中国,女有“三从四德”,男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四万万中国人就是在纲常礼教的禁锢下丧失了人格,荒芜了斗志,辜负了创造。既然“男儿膝下有黄金”,又为何苛求他人的“三跪九叩”来攫取道德上“莫须有”的优越感?对此,窃以为不可。 你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吾深以为然,但古有“程门立雪”的美谈,也有教鞭淫威下的“不敢出一言以复”,所以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取舍,否则会深陷 “封建复古主义”的泥淖,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我并不反对尊师重道的仪式感,但我深信“师道”不应建立在做道德切割与人格高低之分的“拜师礼”。封建师道的复活会挽救“师道之不存”,但也会导致等级与权威意识下的“师德之不存”。孙中山说:“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以自由平等为价值导向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共同构建“师生互师”的新型师生关系,毕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而不是通过“拜师礼”来拔高“师”的道德高度,在“叩与不叩”之间褫夺“徒”的人格平等。 诚然,挽救“师道之不存”是当今社会的时代命题,但师道之“道”,绝不是强调贵贱尊卑的封建师道,因为它已经从历史和人民的选项中排除。就如卢梭所言:“没有平等与自由,一切美好都是建立在仙女羽翼上的泡沫。”师道之道,亦是如此,也本该如此。 最后,请您从“复兴古师道”的迷梦中苏醒,你会发现,梦醒了,并非无路可走。 余之述备矣,就此搁笔。 祈盼赐教! 小明 2018年2月 点评:本从从反面立意,不赞成野夫收徒行跪拜礼,但行文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丝毫不见极端与偏激,展现出足够的理性与风度。文章从历史与现代的角度,特别是时代发展的大势上,批判了跪拜是违背现代平等精神的,当然,文章并不否认师道精神,只是觉得师道不应建立在尊卑贵贱的封建权威意识下,而应构建人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文章辩证客观,彰显了当代中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