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12月)语文试题
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 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诗、乐、舞三者最早是相结合的,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后,它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但是,诗与乐始终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我国古代美学中,关于“乐”与“诗”的理论,就有很多记载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乐”在古代是与器乐歌舞合为一体的。在孔子之前的典籍中有关“乐”的记载通常是与“德”有关系的。《左传》文公七年记载晋郤缺向赵宣子提到《夏书》中的话,就阐述了“九功之德,皆可歌也”的看法:“《夏书》曰: ‘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 ” 《尚书·尧典》中记载了舜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水,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说法。这是最早对诗有记载的典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诗最主要的作用与“乐”是相同的,是在宗教性、政治性的祭祀和庆典的仪式上祷告上苍,颂扬祖先、记叙重大历史事件功绩的唱词。这些由祀礼而生的“诗”在《诗经》的《颂》和《大雅》中可以看到。直到《国风》之后产生的诗,才开始具有抒发个人感情的真正意义上的诗。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先秦之前的“乐”与“诗”他们都是为远古的图腾巫术、祭祀、祷告上苍、颂扬先祖的活动所服务的。 当诗、乐从祭坛和祷告中走出来,变为大众所认可的文学和艺术之后。诗、乐也就具有了审美的功用作用。美学理论是离不开艺术的。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涉及最早的就是诗、乐、舞三者的结合。在孔子之后,诸子百家们在他们的论述文章中对诗、乐的探讨更为广泛。首先对诗、乐情有独钟的当数儒家的鼻祖孔子了。在孔子时代诗乐是结合的,孔子虽然论诗乐分别有侧重。但是,孔子认为诗乐是相通的。孔子在他的《论语·为政》中论述《诗经》这样谈到:“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另一方面,孔子主张善和美的统一。在《论语·八倄》篇中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为《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舜乐,《武》是周武王乐。 孔子认为的美与善在今天看来就是我们所谈论的道德与审美《论语·阳货》篇中:“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从孔子开始诸子百家们对诗、乐都有自己的论述及见解。孟子传承了孔子的审美思想,他从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认为心是一切德性、善行、事功的总根源。以礼乐教化为主思想为主的荀子,他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性恶说”,他认为“因为人性之恶,圣人才制礼作乐以节制以养之,变性恶为性善,社会才能和谐有秩序,因而礼乐教化必不可少。无论孔子、孟子还是荀子的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诗乐的功用就在于审美,通过诗乐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净化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诗、乐作为艺术同时也作为审美功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后世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殷红仙《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乐、舞三种艺术形态在最初应是结合为一体的,舞从诗、乐中脱离出去后,诗、乐 仍然保持着固有的关系而存在。 B.孔子之前的典籍《夏书》中,有关那郤缺向赵宜子阐述“九功之德,皆可歌也”的记载, 表明了古代“乐”与“德”不能分离。 C.有关“诗言志”的最早记载出自于《尚书》,当时的诗主要用于祭祀和庆典仪式,其作 用和“乐”相同,常以唱词的形式呈现出来。 D.今天,我们在《诗经》中的《周续》《大雅》等篇章里,仍然可以看到先秦时期所进行的祭祀、祷告上苍颂扬祖先等活动的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真正惫义上的诗歌产生于《诗经·国风》,之后诗歌逐渐从祭 坛、祷告中走向了大众,成为人民群众认可的文学和艺术。 B.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对“诗”“乐’极力推崇并大加阐发的人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 子,他认为诗和乐之间具有相通性。 C.孔子用“思无邪”三字,高度概括了《诗经》中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的特征,即思 想纯正,这是孔子对诗所做出的重要论断。 D.在“乐”方面,孔子认为《韶》是尽普尽美的,这应与舜具有圣德,得以禅让有关;而 《武》则没有尽善,可能与武王是通过武力得到天下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美学中有关诗与乐理论的记载有很多,这与诗、乐作为艺术本身具有审美 功用有关,而诗、乐、舞三者的结合是中国美学中最早出现的内容。 B.通过《论语·阳货》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经》有高度的评价,认为里面不但有事君、 事父之道,可以学到很多的道理,还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C.孔子之后的诸子百家对诗、乐的探讨更为广泛,虽论述和见解不尽相同,但都认为审 美是诗、乐的功用,通过诗、乐最终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D.与孟子相比,儒家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在阐述“性恶说”时,更侧重从人性修养、社会 秩序方面阐述礼乐的教化功能,因此具有更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不写远方,直接处理问题 —诗人于坚、西川读鲍勃·迪伦 刘悠翔 南方周末:什么时候接触到鲍勃·迪伦的? 于坚:1980年代。那时,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我们就接触到这些东西,基本上还是在生活方式上来接受他。迪伦通过歌告诉我们,人还可以怎么样去生活。在受物质主义强大影响的时代,人特别害怕死亡,拥有越多越害怕死亡,但是鲍勃·迪伦的这种精神让你感觉到可以以一种超越的方式去面对死亡。 南方周末:从诗的角度来分析,鲍勃·迪伦写的歌词有哪些创新?成色如何? 于坚:就歌词来讲,我认为是非常好的诗。他的诗既有抒情的,也有《像一块滚石》的那种。看上去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你又觉得里面充满了含义。这首诗里面有一种禅宗的效果,像唐代诗僧寒山的诗。仅这一首诗,他就是一流的诗人。这样的诗他还写过很多,他的诗风格很多样。他可以写得非常抒情,直截了当,也可以是后现代风格的。 西川:这些年来,中国诗歌界所接受的外国诗歌,基本上都是书面的、精英化的,越复杂越好。从一个读精英诗歌的人的角度,可能会觉得鲍勃·迪伦的趣味正好相反。鲍勃· 迪伦写的跟歌唱有关系,当然迪伦往里边附加了价值观,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看法,表达了他的情趣。另外,我觉得这次奖给鲍勃·迪伦,实际上不是给他一个人,应该是给他那一代人。二战以后,他们对于世界文化的塑造,他们所起到的那个转向的作用,非常巨大。 南方周末:如果把鲍勃·迪伦的歌词拎出来,照诗歌的标准衡量,他足够得诺贝尔吗? 西川:鲍勃·迪伦的歌词,有时候主题挺重,但是语言使用很巧。有些字词搭配很巧,使他的语言有一种飞扬感,能让重的东西飞起来。 他一首是讲命运的诗。一般的歌手哪敢唱命运呢,中国的歌手永远唱的,不是我爱你就是你不爱我,或者咱一块儿去西藏、远方……所谓远方,就是不处理问题。鲍勃·迪伦是处理问题的人,他直接处理的,全是这个世界上的问题。 于坚:鲍勃·迪伦是什么?他是一个伟大的招魂的巫师,文学起源于招魂。从《诗经》开始就知道,诗是用来招魂的。 南方周末:你觉得这次把奖给鲍勃·迪伦是文学边界的拓宽,还是只是一个回归? 于坚:我觉得是一个回归。对美国来讲,无论是狄金森,还是惠特曼,还是弗罗斯特,都是这个路数的诗人。我觉得迪伦是继承了这种传统。 南方周末:将来有没有可能,一个广告文案或者任何带字的作品,都可以拿来评价文学意义? 于坚:只要那个东西有招魂的力量,完全可以。这次的授奖,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我觉得年轻一代会重新去听鲍勃·迪伦,会发现人其实可以像他那样活着,完全可以非物质化的,生活在一种精神性的世界里面。 南方周末:中国也有鲍勃·迪伦式的人物吗? 西川:鲍勃·迪伦和他那一代人扭转了战后整个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国没有这样的人。鲍勃·迪伦那一代都是发明性的诗人,小说家,音乐人,歌手。中国唱摇滚的,摇滚也是从西方来的,民谣也是受到西方的影响。不光是音乐人,中国好多方面都是缺少发明性的人物。 (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于坚认为,80年代,鲍勃·迪伦的影响不在文学意义上,而基本上是在生活方式上的,他告诉人们怎样去生活,怎样去面对死亡。 B.西川认为,这些年影响中国诗歌界的外国诗歌,基本上是书面的、复杂的、精英化的,而不是鲍勃·迪伦式的简单、通俗的歌词。 C.于坚认为,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的回归,就某种意义上来说,鲍勃·迪伦同狄金森、惠特曼等人的诗是招魂的。 D.西川认为,中国摇滚来自西方,民谣也深受西方影响,但缺少发明性,也没有出现像鲍勃·迪伦那样能扭转一代人生活的人物。 5.鲍勃·迪伦写的歌词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6.怎样理解鲍勃·迪伦“不写远方,直接处理问题”这一特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请吃饭 周海亮 这个周末,周小五请了三个人吃饭。三个人中,有两位是他的上司,还有一位是他相处多年的朋友,对他都很重要。周小五提前一天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早早地赶到了。 服务生介绍说,酒店有一种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周小五不假思索,挑了680元这一档。请这几个人吃饭,最重要的是面子。 周小五在新城区上班,父母还住在老城区,尽管离家并不算远,但他很少回家,因为有做不完的事。就是到了周末,也得学习韩语、电脑和国际贸易,还要打各种各样的电话、请别人吃饭或者被别人请吃……靠着这样一点一点的努力,他的事业慢慢发展起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请的人一个也没有到,周小五就给其中一位上司打电话,问他现在走到哪里了。上司在电话里先是一愣,接着一种恍然大悟的口气,说:“真不巧,刚才一个重要客户要我去一越,事关重大,不能来了……” 周小五说:“没关系,您忙您的。”他说完,把服务生喊过来,说:“请把套餐换成380元钱那一档的,有一位朋友不能来……” 这时,电话来了,是另一位上司打来的,说突然出了点事,得留在家里处理,不能来了……周小五忍不住自己的失望,问:“必须您处理吗?” 上司说:“是的……这样吧,明天或者下个周末,我请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小五也只好认了。他又一次喊来服务生,尴尬地问:“能不能换成180元钱那一档的?” 服务生有些不乐意了,周小五连忙赔着笑脸,解释说,又有朋友不能来了,不想浪费。 只剩那位相处多年的好朋友了,周小五想,这么要好的哥们儿,到门口吃个大排档, 60块钱就能让两个人咚得乐呵呵的,这顿饭请得有些多余了,但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朋友肯定快到了,于是他就让服务生赶紧上菜。 菜很快上齐,桌子上的煮锅开始沸腾。服务生指着几盘生肉和生莱,问:“现在下锅吗?” 周小毛点点头,服务生就将几盘莱倒进了煮锅。 想不到的是,这时候朋友也打来电话,说他身体很不舒服,得去医院桂盐水,实在对不起,改日一定摆酒谢罪。 周小五好一阵沮丧,沮丧过后又为难了:这满满一桌菜,他一个人怎么吃呢?打包? 他宿舍里连个热饭的炉子都没有,再说,好多菜已经下锅,根本不能打包。 这时,电话又一次响了起来,这次是父亲打来的,问周小五:“今天是周末,你回家吗?” 周小五说:“忙,不回了。” 父亲说:“你有空了就回来看看吧,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你妈老是念叨你。” 周小五嘿嘿笑了几声,说:“真的有点忙。” 父亲又问:“你现在在哪里?” 周小五说:“在酒店……哦,对了,你和妈吃过饭没有?要是没吃,你们就过来一起和我吃吧!。”父亲在电话那头愣怔了一会儿,然后问他:“你刚才说……让我们和你一起吃饭?” “是啊,是啊。我请你和妈来酒店吃饭。” 放下电话,他想起自己请过无数人吃了数不清的饭,却唯独没有请父母吃过任何一顿饭! 父母一会儿工夫就赶了过来,看来是叫了出租车。他们脸上全是笑容,丝毫没多想儿子为什么突然请他们出来吃饭一家人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一起吃饭,吃一份最低档次的套餐。 周小五分别敬了父亲和母亲一杯酒,他将酒一饮而尽的时候,心里突然涌出想哭的冲动。 吃完饭,周小五和父母一起回了家,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 星期一一上班,一位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就跑过来告诉周小五:“昨天你爸妈在小区里逢人便讲,说你请他们在大酒店里吃了一顿高档饭,还说你给他们敬了酒,祝他们身体健康……” 周小五一下子泪流满面。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周小五为了事业和面子,请几位对他很重要的人吃饭,但这几位都因临时有事不能 赴约,周小五将套餐调成了最低档,引起了服务生的不满。 B.小说写周小五的一位上司“电话里先是一愣,接着一种恍然大悟的口气,说……”,这 一细节和对话说明他的上司没把吃饭的事放心上,有些不真诚。 C.当一桌菜无法打包时,周小五就打电话请很久没在一起吃住的父母来酒店吃饭,周 小五的父母很高兴,也没问原因,就坐出租车很快来到酒店。 D.周小五的父母逢人就说儿子在大酒店请他们吃了一顿高档饭,并给他们敬酒,祝他们身体健康,说明周小五的父母也很要面子,为此说了假话。 E.小说语言平实,但故事性强,层层铺垫,环环相扣,“请吃饭”这一情节贯穿全文,反映了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亲情出现的问题,引人深思。 8.小说结尾周小五为什么“泪流满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主要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内容,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3题。 頠字逸民。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自少知名。御史中丞周弼见而叹曰:“頠若武库,五兵纵横,一时之杰也。”贾充即頠从母夫也表秀有佐命之勋不幸嫡长丧亡遗孤稚弱頠才德英茂足以兴隆国嗣诏頠袭爵頠固让不许太康二年,征为太子中庶子,迁散骑常侍。惠帝既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时天下暂宁,頠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皇太子既讲,释奠祀孔子,頠使饮飨射侯,甚有仪序。頠通博多闻,兼明医术。荀勖之修律度也,检得古尺,短世所用四分有余。頠上言:“宜改诸度量。若未能悉革,可先改太医权衡。药物轻重,分两乖互,所可伤夭,为害尤深。古寿考而今短折者,未必不由此也。”时以陈准子匡、韩蔚子嵩并侍东宫,頠谏曰:“东宫之建,以储皇极。其所与游接,必简英俊,宜用成德。匡、嵩幼弱,未识人理立身之节。东宫实体夙成之表,而今有童子侍从之声,未是光阐遐风之弘理也。”頠深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至王衍之徒,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物务自婴,遂相放效,风教陵迟,乃著崇有之论以释其蔽。王衍之徒攻难交至,并莫能屈。又著《辩才论》,古今精义皆辨释焉,未成而遇祸。初,赵王伦谄事贾后,頠甚恶之,伦数求官,頠与张华复固执不许,由是深为伦所怨。伦又潜怀篡逆,欲先除朝望,因废贾后之际遂诛之,时年三十四。二子嵩、该,伦亦欲害之。梁王肜、东海王越称頠父秀有勋王室,配食太庙,不宜灭其后嗣,故得不死,徙带方;惠帝反正,追复頠本官,改葬以卿礼,谥曰成。以嵩嗣爵,为中书黄门侍郎。该出后从伯凯,为散骑常侍,并为乞活贼陈午所害。 (节选自《晋书·裴頠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充即頠从母夫也/表/秀有佐命之勋不幸/嫡长丧亡/遗孤稚弱/頠才德英茂/足以 兴隆国/頠诏颇袭爵/頠固让/不许/ B.贾充即頠从母夫也/表/秀有佐命之勋不幸/嫡长丧亡/遗孤稚弱/頠才德英茂/足以 兴隆国頠/诏颇袭爵/頠固让/不许/ C.贾充即頠从母夫也/表/秀有佐命之勋/不幸嫡长丧亡/遗孤稚弱/頠才德英茂/足以 兴隆国頠/诏颇袭爵/頠固让/不许/ D.贾充即頠从母夫也/表/秀有佐命之勋/不幸嫡长丧亡/遗孤稚弱/頠才德英茂/足以 兴隆国/頠诏颇袭爵/頠固让/不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库,有多种含义,指收藏兵器的仓库,也比喻人的学识渊博,另外,还是官职名,文中取学识渊博之义。 B.祭酒指古代飨宴中举酒祭地的尊长者,后发展为官名;国子祭酒,即为国子学或国 子监的主管官。 C.太庙是古代皇帝的宗庙。早期太庙只供奉皇帝先祖,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 帝的批准下也可以供奉在太庙。 D.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頠才华出众,为人所知。裴頠凭借自身的才识从小为世人所知;御史中丞周弼也 对裴颇表现出的才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裴頠大兴国学,重视礼乐。裴頠曾上奏朝廷建国学、写经书,并开创了太子讲课前 祭拜先师孔子的礼仪;还使饮宴祭祀射箭等礼仪得到规范。 C.裴頠针贬时弊,著书立说。针对当时风俗放荡,不尊儒术,何晏、阮籍不尊礼法,王衍等人不务世事的行为,裴頠著述崇有之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D.裴頠忠心耿耿,结局悲惨。裴頠忠于国家,因拒绝司马伦求官.为司马伦所怨恨,后遭杀害;其二子虽免于司马伦之手,却被流窜的强盗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药物轻重,分两乖互。古寿考而今短折者,未必不由此也。 译文: (2)东宫之建,以储皇极。其所与游接,必简英俊,宜用成德。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4一15题。 过石头城 [唐] 张 枯 累从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 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石头城 [宋]刘 翰 离离芳苹满吴宫,缘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14.下列对这两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两首诗都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张诗由眼前看到的累累坟墓的景象想到六 代石头城的繁华;刘诗由眼前看到的长满杂草的景象想到以前繁华的吴宫。 B.这两首诗都写到“草”:张诗中把草当作历史的见证,表现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刘诗中借杂草的茂盛,来突出诗人对台城吴宫当下荒凉破旧的感伤。 C.刘诗中的“绿”字承接首句中“离离”“满”,写出了杂草的蔓延和绿意,用得生动形象,并L乐景衬哀情,在诗人满眼的绿色中饱含着历史的沧桑感, D.这两首诗尾句都是以景结情,刘诗通过“明月”“雁声”两个意象营造出清幽的氛 围,赋予原本给人凄清之感的石头城以美好的景象,让诗人聊以安慰心 E.这两首诗体裁上都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咏史怀古诗,内容上都写石头城的破败 荒凉,手法上都是用典、借古讽今,情感上都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巧.这两首诗都借“水”抒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了战马、弓声后,用“_ _,_”两句表明了辛弃疾的人生理想。 (2)屈原《离骚》中“__,一.”两句, 以鸟设喻来表明自己不与小人为伍的决心。 (3)(师说》中以普通众人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众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