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作为一种文学观念,《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 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刘勰提出了“为情造文”之说:“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为情造文”的“情”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情感,而是包含了先秦的“志”。 作为对佛道思想的批判和对儒学思想复兴的努力,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反对仅仅将诗歌看作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而是要尽力回溯到儒家“诗言志”的开端。唐代诗歌创作重新回到了“情志一也”,这一点从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那里都可以明显感受到。对前代“情志”的综合,正是唐代文学得以正常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迎来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黄金时代。到了宋代,随着宋明理学兴起,宋代诗歌表现出说理的特征,成为圣贤之道的附庸,慢慢脱离了传统的志与情,中国诗歌的高峰和黄金时代也就此过去了。 (摘编自肖朗《“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言志”作为古代诗歌理论纲领,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成为较为普遍的说法。 B.“诗言志”的含义,在先秦时期主要指思想、抱负和志向,汉代开始内涵更加丰富。 C.古代诗歌创作中“志”与“情”的关系大致有重志轻情、志情相融、重情轻志及志含情中。 D.汉魏之后,诗歌创作从“言志”转变为“缘情”,诗家不再言儒家政教怀抱之“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为纲,论证了“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及其影响。 B.文章引经据典,考据严谨,评析结合,体现了文学评论的特点。 C.文章第三段两次引述刘勰的话,意在强调六朝时期诗歌创作“重情”的特点。 D.对汉代“诗言志”内涵的变化,文章既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又指出了存在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情感的抒发被抹杀,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之别。 B.把“诗言志”与“诗缘情”有机统一起来,是汉唐诗歌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C.唐代诗歌创作重回“情志统一”,是韩愈、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D.由于背离了“诗言志”这一创作理论而偏重说理,宋代诗歌成为了圣贤之道的附庸。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继承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07日第2版) 材料二: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 材料三: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 B.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C.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很重要。 B.材料二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发生命力。 C.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就是要亲近群众。 D.张一清厦门出差时体悟到现在出版的书太多,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荷花记 王祥夫 在中国,莲花和荷花向来不分,莲花就是荷花,荷花就是莲花。但荷花谢了结莲蓬,没听过有人叫“荷蓬”的,从莲蓬里剥出来的叫“莲子”,也没听人叫“荷子”的。荷花是白天开放晚上再合拢,所以叫荷花——会合住的花。我想不少人和我一样,一心等着夏天的到来也就是为了看荷花,各种的花里,我以为只有荷花当得起“风姿绰约”这四个字,以这四个字来形容荷花也恰好,字里像是有那么点风在吹,荷花荷叶都在动。 不但荷花让眼睛看着舒服,而且从莲蓬里现剥出来的莲子清鲜水嫩,是夏季不可多得的鲜物。如把荷花从头说到脚,下边还有藕,我以为喝茶不必就什么茶点,来碗桂花藕粉恰好。说到藕粉,西湖藕粉天下第一,有股子特殊的清香。白洋淀像是不出藕粉,起码,我没喝过。那年和几个朋友去白洋淀,整个湖都干涸了,连一片荷叶都没看到,让人心里怅惘良久。 说到白洋淀,好像应该感谢孙犁先生,没他笔下那么好的荷花,没他笔下那么好的苇子,没他笔下那么多那么好那么干净而善良的女人们,人们能对白洋淀那么向往吗?在中国文学史上,孙犁先生和白洋淀像是已经分不开了。1981年天津百花社给孙犁先生出八卷本的文集,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当下就在心里说好,书的封套上印有于非闇的荷花,是亭亭的两朵,一红一白,风神爽然。 画家中,喜欢画荷花的人多矣,白石老人的荷花我以为是众画家中画得最好的,枝枝叶叶交错穿插乱而不乱,心中自有章法。张大千是大幅好,以气势取胜,而黄永玉先生的红荷则是另一路。吴湖帆先生的荷花好,但惜无大作,均是小品,如以雍容华美论,当推第一。吴作人先生画金鱼有时候也会补上一两笔花卉,所补花卉大多是睡莲而不是荷花,睡莲和荷花完全不是一回事,睡莲是既不会结莲蓬又不会长藕,和荷花没一点点关系。 夏天来了,除绿豆粥之外,荷叶粥像是也清火,而且还有一股子独特的清香。把一整张荷叶平铺在快要熬好的粥上,俟叶子慢慢变了色,这粥也就好了。熬荷叶粥不要盖锅盖,荷叶就是锅盖。喝荷叶粥最好要加一些糖,热着喝好,凉喝也好,冰镇一下会更好。荷叶要到池塘边上去买,过去时不时还会有人挑上一担子刚摘的新鲜荷叶进城来卖,一毛钱一张,或两毛钱一张。现在没人做这种小之又小的生意了,卖荷叶的不见了,卖莲蓬的却还有,十元钱四个莲蓬,也不算便宜。剥着下酒,没多大意思,只是好玩儿,以鲜莲蓬下酒,算是这个夏天没有白过。有人买莲蓬是为了喝酒,有人买莲蓬是为了观赏,把莲蓬慢慢放干了,干到颜色枯槁一如老沉香,插在瓶里比花耐看。夏天来了,除喝花茶之外,还可以给自己做一点荷心茶喝。天快黑的时候准备一小袋儿绿茶,用纸袋儿,不可用塑料袋,一次半两或一两,用纸袋儿包好,把它放在开了一整天的荷花里,到了夜里荷花一合拢茶也就给包在了里边,第二天取出来沏一杯,是荷香扑鼻。喝这种茶,也只能在夏天,也只能在荷花盛开的时候。 我喜欢荷花,曾在漏台上种了两缸,但太招蚊子,从此不再种矣。 那年去山东蓬莱开会,随大家去参观植物园,看到了那么一大片的缸荷。有几百缸吧,一缸一缸又一缸,人在荷花缸间行走,荷花比人都高。荷花或白或红或粉,间或还有黄荷,但也只是零星的几朵。我比较喜欢粉荷,喜欢它的娇娜好看,让人想到娇小妙龄的女子,白荷和红荷却让人没这种想象。刘海粟和黄永玉两位老先生到老还喜欢画那种大红的荷花,或许是岁数使然,衰败之年反喜欢浓烈。红还不行,还要勾金,是,更烈。 7.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整个湖都干涸了,连一片荷叶都没看到,让人心里怅惘良久”几句,表达了作者去白洋淀竟然没看到荷花的失落心情。 B.文章第四段将笔触拓展开来,写齐白石、张大千、黄永玉、吴湖帆等人有关荷花的画各有千秋,同时也说明他们对荷花情有独钟。 C.“红还不行,还要勾金,是,更烈”几句,写出了刘海粟和黄永玉两位老画家老而弥坚,到老仍然喜欢大红的荷花、浓烈的色彩。 D.本文以《荷花记》为题,“荷花”即是描写的主体对象,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虽涉猎广泛,但表达的主题却很集中。 8.本文主要写了“荷”吸引人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本文写孙犁笔下的荷花和画家笔下的荷花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祜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知徐州 知:担任知州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诣:下令 D.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庐:建房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B.①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①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①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②其孰能讥之乎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 ) 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①尘羁。 【注】①绁:捆绑,束缚。 14.下面对诗意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青松生在东园,平日里被深草掩没了形姿,一旦严霜降临,百草凋零,它挺拔的英姿常青的秀色便卓然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之中。 B.五、六两句表明,一株株的青松蔚然连成松林,人们往往会不知不觉中为此等景观感到诧异惊奇。 C.诗人有时手提酒壶流连于青松之下,有时从远处瞻望青松之姿,表达出对这位卓然不群的“高士朋友”无比的敬仰爱慕之情。 D.结尾两句看似突兀,实则最有深意:人的生命有限,弥足珍贵,更不必把自己束缚在仕途尘网之中,应如青松一样,保持独立自由的高洁品格。 15.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青松”的形象特点。 (三)古诗文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6.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现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两句概括了曹操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游褒禅山记》中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三、语言基础及运用(共17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挟飞仙以遨游 宁溘死以流亡兮 B.兄弟不知 列坐其次 C.叶叶相交通 汝岂得自由 D.忧伤以终老 深思而慎取 18.下列诗句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像周公一样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心悦诚服地归顺。 C.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承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着特别难以忍受的屈辱。 D.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越过那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前来问候。 19.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反问) C.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讳饰)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反衬)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大学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府,能够考入北京大学深造是广大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B.蔡元培对症下药,一步步地改造北大,北大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C.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D.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等现象,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2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补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每处不得超过15字。 人生在世,①________。人,是社会的群居动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自己才能生存,②______ ___。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要有,③_________,如果缺少了底线,全盘就会崩溃。 四、写作(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碰撞,生活中时有发生。车与车的碰撞,鸡蛋与石头的碰撞,海浪与礁石的碰撞……当然,也有这样的碰撞:情与法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不同文化的碰撞……碰撞造成了损失,也擦出了火花,带来了成长,创造了奇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汉魏之后,诗歌创作从‘言志’转变为‘缘情’,诗家不再言儒家政教怀抱之‘志’”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首句“汉魏之后……诗歌创作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表达的是创作的侧重点变化,不是截然变化;其后说六朝“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不囿于”不意味着“不再言”。 故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说两次引述刘勰的话“意在强调六朝吋期诗歌创作‘重情’的特点”错,原文是“刘勰提出了‘为情造文’之说:‘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为情造文’的‘情’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情感,而是包含了先秦的‘志’”,由此可知第二次引用的目的有二,一是阐释刘勰的“为情造文”说,二是证明其“情”“包含了先秦的‘志’”,照应上文“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的论述。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诗歌中情感的抒发被抹杀,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之别”错误,选项因果不成立,原文是“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C项,逻辑混乱,韩愈“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对唐代诗歌创作重回“情志统一”确实起了推动作用,但原文举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为例则是为了以其作品佐证“唐代诗歌创作重新回到了‘情志一也’”的观点,选项则将其曲解为重回“情志统一”的条件,故错; D项,遗漏原文重要信息,原因表述不周全,原文说“宋诗……成为圣贤之道的附庸,慢慢脱离了传统的志与情……”,“脱离传统的志与情”意味着不仅脱离了“诗言志”,同时也脱离了“诗缘情”。 故选B。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错。原文说的是,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故答案选C。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就能””太绝对。原文说的是: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选项C,“也就是要亲近群众”错,根据原文内容的理解,亲近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选项D,“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过于绝对。 原文说的是,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故答案选A。 6.【答案】(1)中高考要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教育改变传统文化的讲授灌输方式。(2)传承传统文化,要赋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3)青少年要多读书,不能用碎片化阅读取代书籍的阅读。(4)社会要加强对民众的阅读引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归纳和整合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根据对以上题干的把握,考生可以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有如下筛选: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考生根据以上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归纳概括: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精神、重视和引领全面读书。 7.【答案】C 【解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项,“老而弥坚”牵强附会。文中是说“刘海粟和黄永玉两位老先生到老还喜欢画那种大红的荷花,或许是岁数使然,衰败之年反喜欢浓烈”,意思是越老越喜欢画大红的荷花。老而弥坚的意思则是形容老年人的心态更加的坚强。语境中老人的心情与坚强无关。故选C项。 8.【答案】①写出了“荷”之美:荷花风姿绰约,雍容华美,亭亭玉立等; ②写出了“荷”之用:荷的周身都可以食用,且味道很好; ③写出了“荷”之香:莲藕制成的粉有特殊的清香,用荷叶煮粥清香扑鼻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概括散文中形象的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二是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三是形象的外显方式(表达技法),包括象征、联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本题问本文主要写了“荷”吸引人的哪些特点,考查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概括“荷”的特点,则要抓住文中写荷的相关细节。第一节“我以为只有荷花当得起‘风姿绰约’这四个字”,第四节“吴湖帆先生的荷花好,但惜无大作,均是小品,如以雍容华美论,当推第一”,第三节“是亭亭的两朵,一红一白,风神爽然”可概括出第一点答案。写出了“荷”之美:荷花风姿绰约,雍容华美,亭亭玉立等。第五节可以概括出第二点和第三点答案。本节集中笔力写“荷”的功用和香味,荷的周身都可以食用,而且味道很好,莲藕制成的粉有特殊的清香,用荷叶煮粥清香扑鼻等。 9.【答案】①有利于多角度、多层面写荷花,丰富了文章有关荷花的内容; ②突出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③拓宽了对荷花的联想和想象,平添了对荷花的审美情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本文写孙犁笔下的荷花和画家笔下的荷花有什么作用。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解文本的主题。然后抓住文中写孙犁笔下的荷花和画家笔下的荷花的相关语段,再考虑这些内容的作用。本文题目是“荷花记”,就是写荷花的,写了莲与荷的区别,莲与荷的价值,写孙犁笔下的荷花和画家笔下的荷花,多写了与荷有关的东西,当然有利于多角度表现荷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文章在写孙犁笔下的荷花时连续用了好几个“那么好”,写画家笔下的荷花时,充分展示了不同画家笔下的荷花之美,增添了对对荷花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10.【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 C项,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意思是,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诣,是到的意思。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A项,之,前一个是代词,代苏轼这样做;后一个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句子独立性,不译。 B项,为,都是介词,替。 C项,以,前一个是连词,表修饰;后一个介词,因为。 D项,其,前一个是代词,他的;后一个语气词,表反问,难道。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然后再结合原文翻译确定句子是否能表现题干中涉及的那种品行,进一步排除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考生先仔细理解每一个句子的内容,分析其表现的人物是不是苏轼,内容能不能表现苏轼的才学高,正面表现和侧面表现都可以。可以正面判断,也可以侧面排除。③⑥均是从侧面表现苏轼的才学,②是直接表现,①是说苏轼的品行的,⑤是王安石的话,④是苏轼守城的决心。因此选A项。 13.【答案】(1)母亲程氏亲自拿书本上的学问教他(或“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有关古今成败的事,就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 (2)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用寻常礼数吗? (3)我也后悔自己随着他们出来,没有能够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授,教;辄,总是、就;语,说出;要,要点。第二句中,所以,用来……的;非常,不是寻常的;上,皇上;可以,可以用。第三句中,其,自己;极,尽情享受;夫,那。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参考译文: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 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苏轼路过金陵,见到王安石,说:“大的军事行动和大刑狱,是汉、唐灭亡的预兆。祖宗用仁厚治理天下,正要改变这些。现在对夏用兵,连年不停,东南又多次兴起大狱,你没有一句话去补救吗?”王安石说:“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发动的,我王安石在外地,怎么敢说?”苏轼说:“在朝廷就说话,在外地就不说,这是服事君王的礼节。皇上对待你不是通常的礼节,你对待皇上,难道可以用常礼?”王安石厉声说:“我王安石要讲。”又说:“话出在我王安石的口,进了你苏子瞻的耳朵。”又说:“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即使得到天下也不能这样做,终可以算是好人。”苏轼开玩笑说:“现在的君子们,争着减少半年的磨勘期,即使杀人也能做出来。”王安石笑着不说话。 宋仁宗刚开始读苏轼、苏辙的策论,回到后宫中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子孙后代找到了两个好宰相。”宋神宗尤其喜欢苏轼的文章,在后宫读苏轼的文章,太监送来膳食也忘了吃,称赞苏轼是天下奇才。但是一直到去世,苏轼也没有得到重用。 14.【答案】B 【解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B项,“一株株的青松蔚然连成松林,人们往往会不知不觉中为此等景观感到诧异惊奇”分析有误。五、六两句“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意思是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人们感到惊奇的是面对单独一棵树,而不是一片松林。 故选B。 15.【答案】 ①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命力顽强,生在“东园”,且被众草淹没,但后来“卓然见高枝”;②在凝霜之中,青松卓然独立,不畏严寒;③青松外形伟岸挺拔,与众不同,比那成片的树林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形象,确切来说是赏析诗歌的物象。答题前应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明白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物,什么人什么事,使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哪些情感。抓住诗中写该形象的词句理解分析其外在形象特点和内在精神品质。本题要求分析“青松”的形象特点。“众草没其姿”,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却仍“卓然见高枝”,足以见出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命力顽强,不惧荒草埋没。“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可知青松不畏惧寒冷,傲然挺立之坚毅品质。“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以人们对成片树林的无感觉,与单独面对一棵青松时的惊奇态度形成对比,突出松外形伟岸挺拔,与众不同的形象特点。 16.【答案】(1)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清、惠、舳舻、旌旗、蔽、幽、惑、相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17.【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词。这类题题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1识差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要区分清楚并加以牢记。如,泣涕,古义:泣涕:古义,泪水;今义,泪水和鼻涕。2.析微殊。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也要注意辨析。如自由,古义 自作主张。今义:没有外在障碍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3.辨音节。古汉语中多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有独立意义,不能将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节词。 A项,流亡: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和祖国。“遨游”古今同义。 B项,其次:古义:流水的旁边;今义:第二,次要的。“兄弟”古今同义。 C项,“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今义“通讯和交通的总称”。“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D项,“忧伤”,古今同义,指忧愁伤心;“深思”古今同义,深入思考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 C项,“屈心而抑志兮”意思是“我委屈着自己的心志,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屈”,是“委屈”的意思,不是“压抑”的意思。“忍尤而攘诟”意思是“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或者暂且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起担承”。“尤”,是“过错”的意思,不是“屈辱”的意思。 故选C。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平时考生要能准确判断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区别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比如,借代和借喻。 D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自己生命之短暂和长江之无穷无尽,时间之长久形成对比。这里不是反衬。 故选D。 20.【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广大”和“莘莘学子”中的“莘莘”重复赘余,可删去“广大”。 B.项,成分残缺,“北大从一个”前加使令动词“使”。 C项,中途易辙,前一个分句主语是中国人民,后面还没有谓语陈述,下一个分句就中途换了话题,换上主语。可将介词“自从”调至第一分句句首。 故选D。 21.【答案】①必须有自己的底线 ②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 ③但底线却不能缺失 【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处结合整个语段内容可知,主要讲“底线”,此处应该是讲人要有自己的底线;②处结合后面内容“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等,仿照前句的句式,此处应该是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③处结合“如果缺少了底线”可知,此处应该是讲底线人人都不能缺失。 22.【答案】 碰 撞 人们都会避免碰撞,因为碰撞会给双方都造成影响,两败俱伤。而有时碰到会造就惨祸。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再比如911事件,所以人们认为:碰撞很可怕,很糟糕。 但是他们没看到的是板块碰撞造就的山脉、海沟,是原则与中子碰撞释放的点亮千家万户的能量,是在地球还为火山与岩浆时撞击地球的冰块彗星。 除此之外,碰撞还有更大的作用。 因为与他人的碰撞,又叫做竞争,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有人认为竞争等于一场灾难,象征着毁灭,所以不应该有如此碰撞,如此竞争。这种思维没有错,但毁灭是对于弱者的,而强者,迎来的却是凯旋。所以,因为残酷的碰撞,无数人选择了加强自己,以期战胜他人,或至少打成平手。于是便有了学校,便有了演习——为了将来碰撞时自保而提高自己的地方。面对竞争,不惜一切。 与困难的碰撞又叫做迎难而上,千百年来,成功的终极秘诀,面对困难无疑只有两种措施——冲上去正面对抗,或是绕开困难,避免碰撞。平凡之人通常选择后者,因为他们觉得碰撞是不应面对的。所以他们选择绕路走,从高山两旁绕一大圈回到原轨,这就是他们平凡的原因。人生几何,必有高山大河阻挡,绕的了一时,绕不了一世,最终还是必须翻山泅渡。因为绕出了习惯,便不再会与其碰撞,将原来仅存的强度也抛弃了。最终因为不管想不想撞都会撞得头破血流,所以固地自封,不再前行,这样终成不了大业。而强者,则不会绕路,他们会越翻越壮,越渡越强,直到冰塞之川、满雪之山亦挡不住他们。所以,他们自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与自己的碰撞叫作悟。因为只要你会思考并质疑自己的过去,恭喜你顿悟了。思索过去,找出不足提出问题,改变问题,你就会与成功又近一步。而与自己的碰撞,是最难的。凡人不用说,都不愿碰撞困难,更何况没事找抽,自己撞自己。而强者之前那套对付困难的方法也不管用了,因为心理,人不愿质疑自己,因为自尊,或也可以说是自负。只有放下那份自负的人,才会真正审视自己,了解自己,自知之明也会到来。 碰撞,是可怕的,但那只是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真正理解了碰撞,他就会明白“碰撞”的真谛:试炼、考验与超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