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1)

‎2019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黄山日记 徐霞客 初六日,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主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髲,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夭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矼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余至平天矼,欲望光明顶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枵③,遂入矼后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阳。主僧曰智空,见客色饥,先以粥饷。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晴。”因指一僧谓余曰:“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今日犹可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余如言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下瞰绝壁峭岫,罗列坞中,即丞相原也。顶前一石,伏而复起,势若中断,独悬坞中,上有怪松盘盖。‎ ‎(选自《徐霞客游记》,有删节)‎ ‎【注】①髲,毛发。②矼,石桥。③枵,肚子饿。‎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觅导者各携筇上山 筇:竹杖 B.公等何由得上也 由:由于 C.余急于光明项、石笋矼之胜 胜:美景 D.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 跻:攀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山松树特点鲜明,树身不高,树形奇特,被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奇山之中的奇品。‎ B.作者从莲花峰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后又经过一段特别狭窄的山路,才到达了天门。‎ C.智空招待作者吃了粥,又帮他安排了登山路线、午饭时间和住宿的地方,非常周到。‎ D.光明顶前有一块巨石,先伏后起,像是两截,在山坳里突出悬空,上面还长着松树。‎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 ‎ (2)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今日犹可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 ‎9.徐霞客凭借什么成功登上黄山?请简要概括。‎ ‎【答案】6.B7.B ‎8.(1)(我们)从左面往上攀登,石峰环绕相夹,那里的石级被积雪铺平,满眼望去就像白玉一般。‎ ‎(2)您如果还有力气,可以先登上光明顶,然后再吃中饭,那今天还可以抵达石笋矼,在这位禅师(师傅)处住宿。‎ ‎9.客观上:天气好,有帮助,有工具;主观上:心态积极(意愿强烈),体力充沛,讲究方法。‎ ‎【解析】‎ ‎【6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何由”是宾语前置现象,“由”在此处的意义应该理解为“从”。故选B。‎ ‎【7题详解】‎ ‎【8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1)句中“从左上”的“上”是方位名词作动词,“一望如玉”句中的“一”是“满”“全”的意思。“为积雪所平”是被动句式。(2)句中“可先登光明顶而 后中食”的“中食”是“吃中饭”,“宿是师处”句中的“宿”是“住宿”意,该句是状语后置句,在“宿”和“是师处”之间省略了介词“于”。‎ ‎【9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概括徐霞客凭借什么成功登上黄山的,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初六日,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上山”“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概括主客观因素。 ‎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初六日,天色很晴朗。寻觅到一位向导,各自拿着竹杖上山,经过慈光寺。(我们)从左面往上攀登,石峰环绕相夹,那里的 ‎ 石级被积雪铺平,满眼望去就像白玉一般。透过稀疏的(覆盖着雪的)茸茸树枝,仰望黄山群峰盘绕,唯独天都峰巍然向上挺立。走数里路后,石级更加险峻,积雪更加深厚,那些背阴的地方积雪已冻结成冰,坚硬光滑,不容脚踩稳。我独自一人上前,拿着竹杖凿冰,凿出一个孔放置前脚,再凿一个孔,来移动后脚。跟从我的人都依循这一方法得以通过。往上走到平冈,看见莲花峰、云门峰等山竞相奇秀,就像是天都峰的簇拥护卫者。从这里进去,全都是怪异的松树悬空盘结,高的不满一丈,矮的仅有几寸,平平的树冠短短的松针,树根盘绕,树干弯曲如虬龙,越是短粗的越是苍老,越是矮小的越是奇特,没想到这神奇的山里还有这样神奇的品种啊!‎ 在奇松怪石交相辉映之间,一群僧人仿佛是从天缓缓而降,向我们慢慢走来,都合起掌说:“我们被雪阻隔在山中已三个月,现在为了寻觅粮食才勉力走到这里。各位是从哪里上来的?”又说:“我们前海各庵的僧人,都已下山;后海的山路尚未通行,只有莲花洞的路可以走了。”后来从天都峰侧面攀援上去,穿过山峰缝隙下来,向东转就是去莲花洞的路了。我急切地想游览光明顶、石笋矼的胜景,于是顺着莲花峰向北走,上上下下好几次,到达天门。天门两边有刀削般陡直的石壁相夹,中间宽仅能摩肩而行,高达数十丈,仰着脸向上攀登,阴森得令人毛骨悚然。天门里积雪更深,凿出冰洞然后向上攀登,走过这里就到平顶,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海了。从这里再登上一峰,到达平天矼。平天矼上独耸而突兀的地方,是光明顶。从平天矼向下走,就是所谓的后海了。大约平天矼的南面是前海,北面是后海,就是最高的地方,四面都是险峻的凹地,唯独这里有如平地。前海的前面,天都、莲花两座山峰最高峻,它南面属于徽州府的歙县,北面属于宁国府的太平县。‎ 我到平天矼时,很想朝光明顶攀登上去。已走了三十里山路,肚子很饿,于是走进平天矼后面的一座庵里。庵里的僧人都坐在石头上晒太阳。主持名叫智空,看见我们饥饿的脸色,先拿粥给我们吃,并且说:“刚出来的太阳太明亮,恐怕不会是长久 的晴天。”于是指着一位僧人对我说:“您如果还有力气,可以先登上光明顶,然后再吃中饭,那今天还可以抵达石笋矼,在这位禅师处住宿。”我照他所说的登上光明顶,只见天都、莲花两峰在前方并肩而立,翠微、三海门在后面环绕,向下鸟瞰,极陡峭的山崖峰岭,罗列于大山坞中,那就是丞相原了。光明顶前有一巨 石,低伏一段后又重新峙立,那情势就像中断一样,孤立地悬在山坞里,石上有怪异的松树盘绕覆盖着。‎ 二、【2019届江苏师大附属实验校高三19月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怀庆府推官刘君墓表 归有光 刘氏之先,自大梁来居华亭,曰亨叔。亨叔生仲礼,始徙上海。仲礼生庆;庆生四子。长曰铣,次曰钝。铣坐法,被系京师。钝阴乞守者,代其兄,令出得一见家人而归死。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己得赦归。”钝久系而其兄不至。京师士大夫皆知其冤,为馈食饮。久之,赦归。家人惊以为鬼物,母泣曰:“儿馁欲求食,吾自祭汝,勿怖吾也。”钝具言不死状。乃开门纳之。铣仓皇从窦中逸去,遂不知所之。‎ 君自少举止不类凡儿。嘉靖四年,中应天府乡试。先是,其所亲有诬害君者,及君得举,则又曰:“吾固称德资聪明,今果然矣。”君益厚遇之。上海俗奢华,好自矜 眩。君独闭门读书,虽兵阵、风角、占候之书,皆手自抄写。时从野老散发箕踞乐饮,不自表异。计偕还,渡江,登秣陵诸山,呼古人名,举酒与相酬,不醉不止也。嘉靖某年,选调怀庆,先太守已迁去,会中使衔命,降香王屋山。民苦供应,多逃亡。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君尝虑囚,一女子呼冤,君察其诬,系狱已二十年,遂出之。武陟富人,以女许巨室,因借其资,以致大富。而婿家后贫,遂结诸豪为证,欲离婚。君责令归其女,而疑富人家多女婢,即归,恐非真女。乃问有老妪,尝识其女面有黑子。已而果非真女。君怒,欲按籍其家,竟以其女成婚。君为人宽和,至持法,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 寻以病去官。至淮阴道卒。临卒于邑,曰:“吾始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宁知有今日耶?我死于此,无亲知故人为诀。男未成,女未嫁,负用世之志而不施,命也夫。”时嘉靖某年月日,年四十有九。‎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铣坐法,被系京师 系:囚禁B.铣仓皇从窦中逸去 逸:逃跑 C.上海俗奢华,好自矜眩 矜:夸耀D.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 夺:剥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坐牢的兄长和家人见上一面,刘钝暗中请求看守让自己代替兄长,让兄长归家,谁知其兄竟一去不归。‎ B.上海的风俗奢侈浮华,但刘钝却不受影响,常常闭门读书,即使是兵阵、风角、占候之类的书籍他也亲自抄写。‎ C.武陟县某富人把女儿许配给世家大族,后因对方家贫 而想解除婚约,刘钝得知后,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再择时成婚。‎ D.刘钝临终之时,叹息自己没有与亲朋好友诀别,儿女都 还未成家,自己虽然有用世之志,却未能施行,真是命运使然啊。‎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己得赦归。”‎ ‎(2)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 ‎9.刘钝有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答案】6.D7.C ‎ ‎8.(1)刘钝被囚禁后刘铣得以回家,刘铣欺骗他的父母说:“刘钝已经死了,自己获得赦免回来了。”‎ ‎(2)刘君代理太守,能因事变通把事情办成功,使者办完事情后离去。 ‎ ‎9.爱护家人;宽以待人;勤奋好学;秉公执法。‎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D项,“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的意思是“即使同族的人或有权势的人请求他,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意志”,所以“夺”的意思是“强行改变”。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刘钝得知后,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再择时成婚”说法错误,原文“责令归其女”是说刘钝责令他把女儿嫁姶对方,而非“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故选C。‎ ‎【8题详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分析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概括人物形象。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刘钝有哪些优秀的品格。概括刘钝有哪些优秀品格,可以从刘钝的事迹中分析归纳出来。由刘钝替兄弟坐牢,可概括出他爱护家人;由刘钝对诬害他的人更加后代,可概括出他宽容待人;由刘钝平时闭门读书,不少书都亲自抄写,可概括出他勤奋好学;由刘钝放出受冤女子,可概括出他秉公执法。‎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刘氏的祖先,从大梁迁来居住在华亭,名叫亨叔。亨叔生下仲礼之后,才迁到上海。仲礼生下刘庆;刘庆生了四个孩子。长子名叫刘铣,次子名叫刘钝。刘铣因犯法获罪,被囚禁在京城。刘钝暗中乞求看守的人,代替他的兄长(被囚禁),让兄长出去得以见一下家人然后回来受死。刘钝被囚禁后刘铣得以回家,刘铣欺骗他的父母说:“刘钝已经死了,自己获得赦免回来了。”刘钝长时间被囚禁而他的兄长一直不到。京城的士大夫都知道他的冤情,给他送吃的喝的。过了很久,刘钝被赦免回家。家人很惊恐,认为他是鬼,他的母亲哭着说:“孩子你饿了想要饭吃,我亲自去祭奠你,你不要吓唬我。”刘钝详细地告诉母亲他没有被处死的情况。(母亲)才开门让他进来。刘铣仓皇地从小门中逃出去,之后就不知他到哪儿去了。‎ 刘君自小举止就不同于一般的小孩。。嘉靖四年,参加应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在此之前,刘君所亲近的人中有诬害刘君的,等到刘君中举后,那个人就又说:“‎ 我本来就说他品行好资质聪明,现在果然如此啊。”刘君更加厚待他。上海风俗奢侈浮华,百姓喜好自我夸耀。唯独刘君闭门读书,即使是排兵布阵、占卜、根据天象预测吉凶的书,都亲手抄写。经常跟随村野农夫披头散发、两腿前伸坐着高兴地喝酒,从不表现出与众不同。赴京参加会试后回乡,渡江,登上秣陵诸山,呼喊古人名字,举起酒杯与人相互敬酒,不醉不休。嘉靖某年,选调到怀庆,以前的太守已升官离去,适逢宫中派出的使者奉命到王屋山烧香。百姓为供应所苦,大多逃走了。刘君代理太守,能因事变通把事情办成功,使者办完事情后离去。刘君曾经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一女子喊冤,刘君查明她是被诬陷的,她已被囚禁在狱中二十年了,刘君于是把她放了出去。武陟县的富人,把女儿许配给世家大族,因借对方的钱财而变得非常有钱。但是女婿家后来贫穷,富人于是勾结地方豪绅作假证,想要解除婚约。刘君责令他把女儿嫁给对方,但怀疑富人家有许多婢女,即使嫁过去了,恐怕并非是他真正的女儿。就问一个老妇人,老妇人曾经见过那个女孩,女孩脸上有黑痣。不久发现嫁过去的果然不是富人真正的女儿。刘君发怒了,想要查抄富人的家产,富人最终让他的女儿与对方成婚。刘君为人宽厚谦和,对于执法、即使同族的人或有权势的人请求他,也不能强行改变她的意志。‎ 不久对君因病辞掉官职,在淮阴道上去世,临死时在县邑,说:“我起和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哪里知道会有今天呢?我死在这儿,没有亲戚朋友来诀别。儿子没有成婚,女儿没有出嫁,自己肩负治理天下的志向却没有得以施行,这真是命运啊。”当时是嘉靖某年某月某日、享年四十九岁。 ‎ 司马迁平生喜好游历,正当他年少自负的时候,游历的脚步一天也不肯停下,不仅是被奇景异物役使,(更)是想通过看尽天下的大好景象来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然后化为文辞。现在从他的文章来看,他平生曾经游历的收获便都融汇在文章中。向南漂流淮河,溯游长江,看到惊涛骇浪,阴风怒号,逆奔横冲,所以他的文章奔放旷远;泛游沅江湘江,凭吊屈原的亡魂,悼念舜的二妃的遗恨,湘妃竹上还有很多斑点,不知道屈原和二妃的尸骨还完好吗?所以他的文章感伤愤激;向北经过大梁的废墟,看着楚汉之战的古战场,浮想中仿佛看到了项羽的怒气,刘邦的谩骂,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大弓长戟,同时出现,一齐呐喊,所以他的文章雄勇猛健,使人胆战心惊;向西出游巴蜀,跨越剑阁险道,上有接天的高崖,却无斧凿的痕迹,所以他的文章斩绝峻拔因而不可攀登;在齐鲁一带的大都市研习儒学,观瞻孔子的遗风,邹峄的礼仪,在汶阳洙泗之上回转,所以他的文章典重温雅,好似正人君子的仪容面貌。天地之间变化的万物,大凡可以使人惊愕,使人快乐,使人忧伤,使人悲苦的,司马迁全都把它们吸收来写成文章,因此变化出没,如同四时变化无穷的景象,现在从他的文章看来,难道不确实这样吗!‎ ‎“我认为要学司马迁的文章,可以先学他的游历观察。如果不懂得先学他通过游历观察来探求新奇就要下笔写文章,写出陈词滥调的文章,也就很正常了。从前,公孙大娘擅长舞剑,学习书法的张旭从中获得了启示,这是进入到了神会的境界;庖丁擅长运刀,庄子从中领悟出了养生之道,这是达到了精妙的境界,事情本来就有不同事物却相感应的情况,是它们内在规律相同的缘故。现在天下的奇踪异观,怎么会与过去不同,你果真能替我游历吗?我想看到你能做到这一点呢。醉意把酒,可以吞吐江南吴越的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纳燕赵秦陇的劲气,然后回来研文著述,你不是敬服司马迁吗?做到了这一点,司马迁不也敬服你吗?如果不这样,仅拿着断编败册,早晚吟诵,我就不知道能得到什么了。”‎ 四、【2019届江苏高三百校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处士墓志铭 王阳明 处士讳泰,字思易。父刚,祖仲彰,曾祖胜一。世居山阴之钱清。刚戍辽左,娶马氏,生处士。正统甲子,处士生十二年矣,始从其父自辽来归。当是时,陈虽巨族,然已三世外戍,基业凋废殆尽。处士归,与其弟耕于清江之上,数年遂复其故。处士狷介纯笃,处其乡族亲党,无内外少长戚疏,朴直无委曲;又好面折人过,不以毛发假借,不为斩险刻削。故其生也,人争信惮;其死也,莫不哀思之。处士于书史仅涉猎,不专于文;敦典崇礼,务在躬行。郡中名流以百数,皆雕绘藻饰,熻熠以贾声誉;然称隐逸之良,必于处士,皆以为有先太丘之风焉。弘治癸亥正月庚寅以疾卒,年七十二。九月己丑,其子琢卜葬于郡西之回龙山。‎ 初,处士与同郡罗周、管士弘、朱张弟涎友,以善交称。成化间,涎以岁贡至京。某时为童子,闻涎道处士,心窃慕之。至是归,求其庐,则既死矣。涎侄孙节与予游,以世交之谊为处士请铭。且曰:“先生于处士心与之久矣,即为之铭,亦延陵挂剑之意耶。”予曰:“诺。”明日,与琢以状来请。‎ 惟陈氏世有显闻。刚之代父戍辽也,甫年十四。主帅壮其为人,召与语,大说,遂留参幙下。累立战功,出奇计。当封赏,辄为当事者沮抑,竟死牖下。处士亦状貌魁岸,幼习边机,论议根核,的然可施于用。性孝友,属其家多难,收养其弟侄之孤,掇拾扶持,不忍舍去,遂终其身。琢亦能诗有行。次子玠、三孙徕、卫、及皆向于 上也没有。‎ 八、【2019届江苏淮海中学高三第二阶段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莲记 刘斧 李郎中,忘其姓名,京师人。家豪,屡典郡。公为人瑰伟。嘉佑中,售一女奴,名曰小莲,年方十三,教以丝竹则不能,授女工则不敏。数日,公欲复归之老妪。女奴泣告曰:“傥蒙庇育,后必图报。”公亦异其言,久而稍稍能歌舞,颜色日益美艳。‎ 一夕月晦,侍公寝,中夜不见。公惊,秉烛求之,庖厨井厕俱不见。公意其与人私,颇愤。至晓方至,怒甚,欲加棰,且询所往。小莲曰:“今日不幸见拙于长者,不敢隐讳。妾非人也,非鬼也,容尽陈委曲。妾非敢远去,惟每至晦夕,例参界吏,设或不至,坐贻伊戚,亦若民间之农籍,自有定分也。”公终疑焉。‎ 又至月晦,公开宴,以醇酒醉之。小莲熟寐,高烛四列,公自守之。将晓,攫然而兴曰:“公私我厚,使我不得去,我因公被罪矣。”而次夕中夜复失之,及晓乃归。公询之,小莲袒衣视公,青痕满背,公谢焉。自兹月晦则失之,公无怪焉。‎ 一日,语公云:“某日授命当守某州。”皆合其言。公将行,小莲泣告:“某有所属,不能侍从,怀德恋爱,但自感恨。君不遗旧,时复念之。”公坚欲同行。小莲曰:“某向一夕不往,已遭重责。去经岁月,罪不容诛。”公知不可强。‎ 公行有日,小莲送公,执手言曰:“公妻到官一岁化去,公与都漕交竞,公亦失意归,妾当复见公。宜谨秘之,勿泄。”‎ 公到官,经岁 妻死。中道罢郡,意尤怏怏。乃入都,不以仕宦为意。闲居阖户,终日兀坐。适闻叩户声,及出,乃小莲也。公喜,延之坐。公感泣云:“别后一如汝言。”‎ 小莲且泣且拜:“妾有私,肯浼长者,愿以此身托死①。”公曰:“何遽出此言?”小莲曰:“妾实非人,乃城上之狐也。前世尝为人次室,构语百端,谗其冢妇,浸润既久,良人听焉。自兹妾独蒙宠爱,冢妇忧愤乃死,诉于阴官,妾受此罚。岁月满,得复故形,业报所招,例当死鹰犬。苟或身落鼎俎,膏人口腹,又成留滞,未得往生。公可某日出都门,遇猎狐者,公多以钱与之,云:‘欲得猎狐适药。’死狐耳间有花毫而紫,长数寸者,乃妾也。公能以北纸为衣,木皮为棺,葬我高壤,始终之赐多矣。”再拜又泣,大恸而去。‎ 公如期出镇,北行数里,果有荷数狐者,择耳中有紫毫者,售之以归,择日葬之。公亲为祭文,如法葬于都城坊店之南。 ‎ 当时梁兴等人掳掠五千余户进行攻劫掠夺,各县邑不能抵御,都很恐惧,向州郡告急。商议的人都认为应当转移占据险要之地,郑浑说:“梁兴等人疲备已极,人心离散,流窜在崇山峻岭之中,即使是有追随者,也不过是被胁迫跟从罢了,现在应当乘机打开他们投降的大门,向他们宣示皇朝的恩德和信义,如果为安全起见占据险地,一味退守以保自己的话,就等于向敌人示弱啊。”于是招募官吏百姓修筑城郭,就征召百姓讨伐贼寇,讲明赏罚原则,和百姓一起盟誓,他们所捕获的,十分之七就作为奖赏,老百姓十分高兴,都愿意前去捕贼,以多得些捕获妇女和财物,那些丢掉妻子儿女的贼寇就回来请求投降,郑浑就要求他们再去抢夺其他盗贼的妇女,这样做了之后才归还他们的妻子儿女,于是盗贼转而相互劫掠,同伙很快就散了。郑浑又派遣官吏、百姓中有恩威信誉的人,分别到山谷中去通告晓喻(身陷贼中的人归降),出来归降的人络绎不绝,郑浑就让所属各县的官吏各自回到本县的治所去安抚召集百姓。梁兴等人十分害怕,召集剩余贼寇聚集在鄜城,太祖派夏侯渊前往帮助州郡攻打,郑浑率领官吏百姓率先登城,斩杀梁兴和其部下,前后归顺的有四千多家,从此贼乱被平叛,老百姓安居乐业。郑浑升迁为上党太守。‎ 太祖(曹操)征讨汉中,任命郑浑为京兆尹。郑浑看到百姓新从各地迁来,于是制定移居的法律,让人多的和人少的家庭为伍,温和诚实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让百姓勤于耕种,明晓禁令,同时处罚奸人,因此百姓安心农业,盗贼也不再出现。等到征讨大军进入汉中,他辖地输送的军粮是最多的。太祖更加嘉奖他,又升为丞相掾。魏文帝即位后,他提升侍御史,加驸马都尉,不久调任阳平、沛郡两地太守,辖地处于低洼、潮湿地带,常有水灾,百姓生活困顿。郑浑在萧、相两县交界处,开塘筑坝,围建稻田,郡人都认为不便利。郑浑说:“这里地势低湿,积水不流,适宜灌溉,最终能长久收到鱼稻之利,这是使百姓富足的最根本方法。”于是亲自率领官吏和百姓,兴田开塘建筑坝,一个冬天就好了。结果连年大丰收,田亩粮食产量年年递增,赋税收入比常年翻倍,百姓得到了他带来的好处,刻碑颂扬他,号曰郑陂。不久他调任山阳、魏郡太守,其管理和做法与前面一样。又因为辖地百姓,以缺乏树木为苦,于是督促他们种植榆树作外围,内围种植各种果树,榆树长成了行列,果树也获得丰收。进入魏郡地界,村落整齐划一,百姓财用丰足,生活富饶。魏明帝听说了他的事迹,下诏表彰他并通告全国。郑浑清廉朴素为官,妻子儿女却遭饥寒。他去世后,明帝任命他的儿子郑崇为郎中。‎ ‎【点睛】言文语句翻译,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十、【2019届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高三10月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 仁 浦 传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因慷慨泣下。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吏,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会契丹主殂于真定,仁浦得脱归。魏帅杜重威素知仁浦谨厚,善书计,欲留补牙职。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遂遁去。重威遣骑追之,不及。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 乾佑末,隐帝用武德使李邺等谋,诛大臣杨邠、史弘肇等,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入计,且示以诏曰:“朝廷将杀我,我死不惧,独不念麾下将士乎?”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图害忠良,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事将奈何。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为杨、史雪冤。”周祖纳其言,易诏书以示诸将。众惧且怒.遂长驱渡河。及即位,以仁浦为枢密副承旨。‎ 周祖尝问仁浦诸州屯兵之数及将校名氏,令检簿视之。仁浦曰:“臣能记之。”遂手疏于纸,校簿无差,周祖尤倚重焉。周祖大渐,谓世宗曰:“李洪义长兴节镇,魏仁浦无遣违禁密。”世宗即位,欲命仁浦为宰执,议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曰:“古人为宰执者,尽由科第耶?”遂决意用之。‎ 宋初,进位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宴,太祖密谓仁浦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从征太原,中途遏疾。还,至梁侯驿卒,年五十九,赠侍中。‎ 仁浦性宽厚,接士大夫有礼,务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作坊使贾延徽,延徽与仁浦并居,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力保全之。当时称其长者。世宗朝近侍有改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众。淮南之役,获贼数千人,仁浦从容上言,俾隶诸军,军中无滥杀者。‎ ‎(选自《宋史·魏仁浦传》,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济河沉衣中流 济:渡,渡过 B.侍中握强兵临重镇 临:统管 C.令检簿视之 检:查看,查验 D.俾隶诸军 俾:统率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殂:死亡。中国古代等级森严,指称死亡也因人而异,天子死亡叫“崩”,诸侯死叫“薨”,而“殂”字各色人等都可以使用,文中就用在了契丹君主身上。‎ B.道左:道路左边,引申为道路旁边。我国古代座位以左为尊,官位以右为尊,所以有“虚左以待 ‎”“无出其右”等说法。‎ C.科第:科举及第。科举制是我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汉武帝时开始出现,唐朝时真正成型,明清时已经十分完备。‎ D.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文中出现了“汉祖”“周祖”“宋太祖”三个称谓,魏仁浦就曾经历了汉祖、周祖、太祖所在的三个朝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为杨、史雪冤。‎ ‎② 延徽与仁浦并居,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 ‎9.周祖临终交代世宗:“魏仁浦无遣违禁密”,要求世宗不要对魏仁浦隐瞒皇家秘密,周祖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眼里魏仁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不超过30字)‎ ‎【答案】6.D7.C ‎ ‎8.① 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他们的愤怒之心,(这样)你不只能免去自己的灾祸,还可以为杨、史洗雪冤屈。‎ ‎② 延徽与仁浦比邻而居,想吞并他的宅第,多次诬陷仁浦,仁浦差点儿遭到不测。 ‎ ‎9.①正直仁厚;②谨慎稳重;③熟悉政务;④善于筹谋。‎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D“俾”:使。(俾:①作动词,使:~便考查。~众周知。②作名词,形声。从人,从卑,卑亦声。“卑”意为“替代物”、“代表物”。“人”与“卑”联合起来表示“主人的代表”。本义:门人、门役(代表主人站在门口为主人接客或传话)同本义)。‎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C汉武帝时开始实行的是察举制。‎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1)“易”改变;“徒”:只;“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状语后置,译为“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2)“并居”比邻而居;“并”并列;“谮”: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几至不测:省略句,补出主语“仁浦”。‎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注意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如:在枢密院做一名小吏时,任职正直谨慎,一同做事的人都比不上他。可见其正直仁厚、谨慎稳重。他帮助周太祖改动诏书,谋划成事,可见其善于筹谋。周太祖曾问仁浦各州屯兵的数量和将校姓名,命令翻阅名册来查看,可仁浦直接提笔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没有一点差别,可见其熟悉政务。‎ 参考译文:‎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年丧父而家贫,他的母亲为他借黄缣做夏衣,当时仁浦十三岁,感叹说:“作为人子不能够供养母亲,却让慈母求人借贷来给我做衣服穿,我能安心吗?”因而情绪激动流下眼泪。扎巩县时,仁浦在道旁迎接,汉祖当即授予他原职。‎ 乾佑末年,隐帝采用武德使李邺等人的计谋,杀掉大臣杨邠、史弘肇等,秘密命令澶州元帅李洪义杀掉骑将王殷,命令郭崇杀害周太祖。洪义知道事情不成,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携带诏书给周太祖看。周太祖很害怕,召仁浦入府谋划,并且把诏书给他看,说:“朝廷要杀我,我死不可怕,难道不为部下将士想想吗?”仁浦说:“侍中您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和重要藩镇,对朝廷有功,君上听信谗言,图谋杀害忠良,即使想要表明心迹,又怎能做到呢,事情将如何对付。现在诏书刚刚发下,外面没有人知道,不如按照将杀掉全部将士的说法修改诏书内容,激起他们的愤怒之心,(这样)你不只能免去自己的灾祸,还可以为杨、史洗雪冤屈。”周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改动诏书给诸将看。大家又害怕又愤怒,于是长驱渡过黄河。到即位时,任用仁浦为枢密副承旨。‎ 周太祖曾问仁浦各州屯兵的数量和将校姓名,命令翻阅名册来查看。仁浦说:“臣记得。”于是提笔在纸上写成奏疏,核对名册没有一点差别,周太祖特别倚重他。周太祖临终,对世宗说:“李洪义永远给予节镇,魏仁浦不要对他隐瞒皇家秘密。”世宗即位,想要任命仁浦为宰相,议者认为他不是科第出身,世宗说:“从古以来做宰相的难道都是通过科第吗?”于是坚决用他。‎ 宋初,提升官位为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天宴会,皇帝悄悄对仁浦说:“我想亲自出征太原,怎么样?”仁浦说:“欲速则不达,望陛下慎重。”魏仁浦跟从出征太原,中途患病。返回途中到梁侯驿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赠侍中。‎ 仁浦性情宽厚,接待士大夫礼节周全,一定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信作坊使贾延徽,延徽与仁浦比邻而居,想吞并他的宅第,多次诬陷仁浦,仁浦差点儿遭到不测。等到周太祖进入汴京,有人擒住延徽交给仁浦,仁浦推辞说:“趁战乱报私怨,不忍心这样做啊。”努力保全了他。当时舆论称赞他是长者。世宗朝近侍有触犯皇上定了死罪的,仁浦努力挽救他们,(被他)保全性命的人很多。征伐淮南的战役,俘获贼兵数千人,仁浦从容向皇帝进言,让他们都分到各军去,军队里没有滥杀无辜的情况。‎ 十一、【2019届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高三12月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 当时鬲县有五个大的家族一起驱逐他们的地方长官,占据县城造反。诸位将领争着要攻取鬲县县城,吴汉不准许,说:“导致鬲县人造反的原因,都是地方长官的罪过。胆敢轻率冒失进兵的人,斩首!”吴汉于是送上檄书上报郡里,让他们逮捕那个地方长官,并派人把这情况告诉鬲县城中的人们。那五个大的家族非常高兴,立即一起归顺投降。众将这才心服,都说:“没有作战却降伏全城,这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第二年,敌人带着五万多人夜里进攻吴汉的营垒,军中士兵受惊,一片混乱,而吴汉仍然按兵不动,不久士兵们就安定下来。就在当夜,吴汉派遣精干的士兵冲出营帐,突然攻击敌人,大败敌人的军队。‎ 建武十二年春,吴汉进军进攻广都,攻下了它。接着,吴汉派轻装的骑兵去烧成都市桥。皇帝告诫吴汉说:“你只管坚守广都,等待敌人来进攻,不要与他们交兵作战。如果敌人不敢来犯,你就转移营地,逼近敌人,等待他们力气衰弱,才可以攻打他们啊。”吴汉趁着胜利,竟亲自率领步兵和骑兵二万余人向前推进并进逼成都,依凭江的北岸设置营垒,派刘尚率领一万多人驻扎在江的南岸。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责备吴汉说:“(我)近来告诫你千条万条,哪里想到(你)遇事(竟这样)背离、错乱呢!(你)与刘尚分开扎营,如有紧急情况,就不能再互相救援了。”诏书还没有到达,这时谢丰、袁吉带着十多万军队进攻吴汉,他们派别的将领带着一万多人攻刘尚,使他不能援救吴汉。吴汉与敌人大战一天,军队失败,逃入营垒。谢丰趁势将他团团围困起来。吴汉于是召集诸位将领激励他们说:“我和诸位一起逾越险阻,千里辗转作战,所到之处都有所斩获,因此能够深入敌地,并到达敌人的城池之下。而今我们和刘尚两处都受到围困,两边的兵力已经不能会合,这其中的祸患是难以预料的。我想要把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如果大家能够同心协力,人人各自作战,伟大的功绩就可以树立;如果不能这样,肯定是彻底的惨败。成败的机会,就在此一举了。”吴汉于是让将士吃饱、将战马喂好,紧闭营寨三天不出,却树起许多旗帜,使烟火不熄,让士兵在夜里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前进。他带着士兵与刘尚合并了兵力,谢丰等没有发觉。第二天,吴汉全部的士兵迎战敌人,从早上直杀到傍晚,于是大败敌人。‎ 吴汉随从皇帝征讨时,诸位将领看到作战阵势不利,有的很惶恐,失去了他们平常应有的风度;吴汉神情自若,就整饬修理武器,激励官兵,使他们振作起来。吴汉曾经出征,他的妻子和儿女在后方购买田产。吴汉回家后,责备他们说:“军队在外,官兵供给不充足,你们为什么购买很多田宅呢!”就把田地全部分给兄弟和外戚。到吴汉去世时,皇帝下诏表示哀悼,赐给他谥号“忠侯”。‎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十二、【2019届江苏南通高三毕业生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复程子芳 金 声 不佞弟过蒙天幸,可谓不伦之至。蚤夜以思,唯以负圣天子为惧。六月前于此事尚在浮沉间,迩来日夜鞭逼,不敢稍自懈怠,精神渐觉收向内来,回思异时作为,直是病狂丧心之人,自误误人,流毒不小。今牖其衷,此生或不虚度,俯仰静思,此生竟亦无复有第二件事可以分我一念者矣。‎ 足下根器明敏,患不沉毅耳。大丈夫既来世上一番,若罔知学,无可奈何。知之而又半沉半浮,究竟醉生梦死,与庸众人何异?吾侪大恨,莫过于此。《中庸》曰“人一能之,己百之”。颜夫子亦曰“既竭吾才”,今才未必如颜子,而又半分不竭,又只终日播弄精魄,时时向外驰,求学于此中,岂有少分相应耶?阳明先生云“举业一途,不怕他妨功,只怕他夺志”,此语大可深思。仲延岂不是聪明伶俐汉子?悔当日不得藉朋友—毫匡正之力,以盲引盲,相将入坑。至今念及,犹为痛哭流涕,不能已已。今岂得不重自刻励,俾异日兄弟复如此为我痛哭流涕也哉?愿兄一深思之。‎ 人生一世,富贵贫贱,穷达得丧,惝恍若梦。欣戚所不朽不壤者复是何物?曷不蚤自砥砺,大庆所快也。人人都解此说,然笃意者鲜,罔见有孜孜行者。兄入都读书,自是弟愿,第以此日耽苦,无能相资为虑。相去辽远,不能遥谋,所望随缘读书,莫忘曩者凤山馆之七日苦参,莫谓参无灵验,倘心诚志悫,为学为官,愿必遂也。临书不尽欲言。‎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牖其衷,此生或不虚度 牖:窗户 B.吾侪大恨,莫过于此 恨:遗憾 C.不怕他妨功,只怕他夺志 夺:被迫改变 D.欣戚所不朽不壤者复是何物 戚:忧虑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声自认为才能不高,却受天子宠爱,这不符人伦之理,故担忧自己辜负天子的期望。‎ B.程子芳天资聪敏,但不够坚毅,金声劝他要坚定志向,才能有所为,才能有别于庸人。‎ C.金声认为人生恍然如梦,人人都知道要及早自我磨炼,但是坚定地这样做的人却很少。‎ D.金声肯定程子芳选择入京求学之路,但也告诫他安心读书,勿忘从前参悟时吃过的苦。‎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悔当日不得藉朋友一毫匡正之力,以盲引盲,相将入坑。‎ ‎(2)今岂得不重自刻励,俾异日兄弟复如此为我痛哭流涕也哉?‎ ‎9.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如何劝勉程子芳励志苦学的?简要概括。‎ ‎【答案】6.A7.A ‎ ‎8.(1)后悔当初他没能得到朋友丝毫的纠正,用盲人来引导盲人,一同掉进坑里。‎ ‎(2)如今自己怎能够不更加刻苦勤勉,让兄弟们他日又这样为我痛哭流涕呢? ‎ ‎9.①引用先贤名言正面劝说;②以仲延聪明伶俐却无成就从反面劝说。‎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今牖其衷”的意思是“现在通过心灵的窗户看到内心”,所以“牖”的意思是“打开”。故选A。‎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悔”,后悔;“藉”,凭借、依靠,引申为得到;“匡正”,纠正;“相将”,相随,一同; “以”,用。(2)中的“重”,更加;“刻励”, 刻苦勤勉;“俾”,让 “异日”,他日;“复如此”,又这样。‎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题目是“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如何劝勉程子芳励志苦学的?简要概括”,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重点理解第二段,仔细阅读,抓住题眼“如何劝勉”,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概括。例如语句“《中庸》曰……‘举业一途,不怕他妨功,只怕他夺志’,此语大可深思。”可知作者引用先贤名言正面劝说。再如举仲延聪明伶俐却无成就之例,是从反面劝说。‎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小弟没有才智,承蒙天子宠爱,可以说是不相当的。早晚思考,但忧惧辜负圣明天子的期望。六个月前对这件事还在沉浮之间,近来日夜被逼,不敢自己有松懈,精神渐渐觉得醒悟过来,回想起过去所做的事,一直是精神失常的人,自误误人,危害不小。现在通过心灵的窗户看到内心,这一生也许不虚度,安静地思量一举一动,这一生竟也不再有第二件事情可以让我思考的了。‎ 你天资聪敏,却不能沉着刚毅。大丈夫已经来到世上一番,如果不知道学习,这是没有办法的。知道了却又半沉半浮,以致醉生梦死,与普通大众有什么不同?我非常遗憾,莫过于此。《中庸》说“别人一遍能做到的,我做一百遍”。颜渊也说“已经竭尽饿哦的才能”,现在你的才能不一定如颜渊,又没有竭尽才能的一半,只是整天摆布你的灵魂,经常向往外面,在这里面求学,哪有一点相契合?阳明先生说“科举考试的路上,不怕耽误圣贤学问,只怕被迫改变做圣贤学问的志向”,这句话很值得深思。仲廷难道不是聪明伶俐的人吗?后悔当初他没能得到朋友的丝毫纠正,用盲人来引导盲人,一同掉进坑里。到现在想起,他还是痛哭流泪,不能自己停止。如今自己怎能够不更加刻苦勤勉,让兄弟们他日又这样为我痛哭流涕呢?希望哥哥一个人深思这件事。 ‎ 十四、【2019届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一模考前冲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子仪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①之日,但号泣自罪。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动经岁年,害人之兄杀人之父多矣。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今构隳辱,宜当其辜。但臣为国之心,虽死无悔。”由是中外翕然莫测。‎ 公子弘广常于亲仁里大启其第。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他日,子弟焦列启谏。公三不应。于是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以贵以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也。”公笑而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官马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诸子皆伏。‎ 永泰元年,仆固怀恩②卒,诸蕃犯京畿。子仪统众御之。至泾阳,而虏已合。子仪率甲士二千出入。虏见而问曰:“此何人也?”报曰:“郭令公。”回纥曰:“令公在乎?怀恩谓吾,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殂谢,中国无主,故某来。今令公在,天可汗在乎?”子仪报曰:“皇帝万寿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子仪使谕之。回纥曰:“令公若在,安得见之?”子仪出。诸将皆曰:“戎狄不可信也,请无往。”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不敌,奈何?但至诚感神,况虏乎?”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乃传呼曰:“令公来。”初疑,皆持兵注目以待之。子仪乃数十骑徐出,免胄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回纥皆舍兵降马曰:“是吾父也。”‎ 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注]①对扬:指臣下向君上进言。②仆固怀恩:唐朝将领,后叛变。‎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构隳辱 构:蒙受 B.其有贪功害能徒 害:残害 C.免胄劳之曰 胄:战盔 D.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 罹:遭遇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贵人:即近臣子,一般指的是显贵的侍从宦官,这里指的是帝王所宠幸的近臣。‎ B.九族:泛指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 C.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D.簪缨:世代做官的人家,也指古代女子发上所佩戴的簪子上的吊坠。‎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 ‎(2)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 ‎8.从文中哪些地方可见郭子仪器量之大?请加以概括。‎ ‎【答案】5.B6.C ‎ ‎7.(1) 而今(府第)空空荡荡没有阻隔,四门大开,即使(朝内)出现谗言毁谤,也施加不到我身上。 ‎ ‎(2) 当时郭子仪正掌握着强大的军队,有时面对敌军来犯,皇帝(或:朝廷)下诏书命令他去征讨,他从不曾因为危险而顾念自身。 ‎ ‎8.①先人坟墓被掘,号泣自罪(或:不加追究);②赞成儿子大开家门,听任各色人等自由出入(或:出入不问)。‎ ‎【解析】‎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害”,结合后面内容“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分析,译为妒忌。故选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北方的华夏部落的统称”错误。应该是“非华夏部落”“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周朝时居民有华夏和四夷的区分:南方部落为蛮;东方部落为夷;西方部落为戎;北方部落为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布在华夏的西方和北方地区。故选C。‎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间”,阻隔、间隔;“虽”,即使;“谗毁”,进谗毁谤;“兴”,起、兴起;“加”,施加。(2)“方握强兵”前主语省略;“方”,正;“握”,掌握;“或”,有时;“临”,面临;“诏命征之”前主语省略,应该补充;“征”,征讨;“之”,代词,指敌军;“以”,介词,因为;“顾”,顾念。‎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从文中哪些地方可见郭子仪器量之大,概括时,要有情节意识,结合文本 十五、【2019届江苏启东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 苏 轼 神宗初临海内,厉精为治,旁求天下,以出异人,得英伟大度之士。滕公元发始见知于英祖,而未及用,书其姓名藏于禁中,帝以是知之。既见公,姿度雄爽,问天下所以治乱。不思而对曰:“治乱之道,如黑白东西,所以变色易位者,朋党乱之也。”帝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公曰:“君子无党。譬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不治。”帝太息曰:“天下名言也。”逐以右正言知制诰谏院、开封府,拜御史中丞、翰林学士,且大用矣。 ‎ 而公性疏达不疑,在帝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帝知其诚尽,事无钜细,人无亲疏,辄以问公,或中夜降手诏,使者旁午,公随事解答,不自嫌外。而执政方立新法,天下汹汹,恐公有言而帝信之,故相与造事谤公。帝虽不疑,然亦出公于外。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郓州,移定与青,留守南都,徙齐、邓二州,用公之意盖未衰也,而公之妻党有犯法至大不道者,小人因是出力挤公,必欲杀之。帝知其无罪,落职,知池州。徙蔡,未行,改安州。既罢,入朝,未对。而左右不悦者,又中以飞语,士大夫为公危栗,公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乃上书自明,帝览之,释然,即以为湖州。 ‎ 方且复用,而帝升遐,公读遗诏,僵仆顿绝。久之乃苏,曰:“已矣,吾无所自尽矣。”今上即位,徙公为苏、扬二州,除公龙图阁直学士,复以为郓州,徙真定、河东。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将。而宦官为走马者,诬公病不任职,诏徙许州。御史论公守边奇伟之状,诏复留河东,而公已老,盖年七十有一矣。即力求淮南,上不得已,乃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未至而薨。 ‎ ‎(选自《东坡全集》)‎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姿度雄爽 度:气度 B.虽中主可以济 济:成功 C.又中以飞语 中:内心 D.治边凛然 凛:严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在天下广招奇才,滕元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神宗召见。‎ B.滕公以蔓草和松柏喻结党小人和无党君子,认为朝廷有朋党,即使圣人也无法治理。‎ C.滕公妻族有人犯大逆不道之罪,小人借机诽谤。皇帝知元发无罪,仍提拔重用他。‎ D.藤公治理西北时很有威望,宦官却诬陷他不称职,御史向朝延陈述了他守边的实情。‎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乱之道,如黑白东西,所以变色易位者,朋党乱之也。 ‎ ‎(2)而执政方立新法,天下汹汹,恐公有言而帝信之,故相与造事谤公。‎ ‎(3)方且复用,而帝升遐,公读遗诏,僵仆顿绝。‎ ‎9.滕公“性疏达不疑”在文章第二段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 ‎【答案】6.C7.C ‎ ‎8.(1)天下太平和动乱的规律,就像黑和白、东和西,之所以黑白混淆、东西颠倒,是朋党使它们错乱。 ‎ ‎(2)当时执政大臣刚刚制定新法,天下反对的声势很盛,他们担心滕公对新法提出意见而皇帝采信他的话,所以一起捏造事实诽谤滕公。 ‎ ‎(3)就在准备重新任用他的时候,神宗皇帝去世了,滕公读了神宗的遗诏,仆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 ‎9.在皇帝面前论事不掩饰,说的都是肺腑之言;面对流言中伤,谈笑自若。‎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又中以飞语”的意思是又用流言蜚语中伤他,在结合“而左右不悦者,又中以飞语,士大夫为公危栗,公谈笑自若”分析,译为中伤、诽谤。故选C。‎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结合文本内容“而公之妻党有犯法至大不道者,小人因是出力挤公,必欲杀之。帝知其无罪,落职,知池州,徙蔡,未行,改安州。既罢,入朝,未对”分析可知,“仍提拔重用他”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治”,指安定或太平;“道”,方法、规律;“如”,像;“所以”,……的原因;“易”,改变;“之”,代词,它。(2)中的“方”,刚刚;“立”,确立、制定;“汹汹”,气势汹涌;“恐”,害怕、担心;“而”,连词,表递进;“故”,所以;“相与”,一起;“谤”,诽谤、诬陷。(3)中的“方”,在;“复用”,重新任用;“升遐”,去世;“僵仆顿绝”, 仆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 盛此公回南陵去,我的老师静原相公正在江长以北督学,听说了他的名声,向郡里官员询问,于是邑令让他盲试,和其他士子一起推荐给郡大夫,郡大夫又采用盲试的方式考核他,把他和其他士子一起推荐给静原相公,公认为他有奇才,补博士弟子员、唉,盛此公瞎了,还不忘应试,俯身和一群小孩子相互搀扶前行,与众人一起进退,争官署阶前的尺寸之一而不觉得惭愧,难道不让人悲伤吗!应试之后还寄给我信说:“盲儿没有什么用来安慰老母亲的,你不要嗤笑”。‎ 第二年,我从秣陵返回大梁。听说盛此公因为眼睛总是不好,性情变得更加愤激,家庭也就更加窘迫困乏,没有办法得到救治,于是就真正成为盲人了。但是他依旧呜呜吟诵。有向他求书法的人,就用左手蘸润墨汁,放在右指中间,像没有瞎的时候一样。他用手抚摸字幅,兔起鹘落,神采奕奕,比其不盲时更有神采,围绕观看者为自己双眸炯炯而自相惭愧。他更加喜好读书,端正地坐在破凳上,听他人读书,更是不要人停下,他听一遍就能记忆不忘。他需要写什么东西,口授友人,滔滔汩汩,就是好几个人同时记录也来不及。‎ 他曾经给在大梁的我寄信,信长达几千个字。信中说到:“您应该不会一直贫贱下去,有朝一日持节江上,从南陵路过,在魁湖的北方,桃源的南边,我的坟墓就在那里。你要到我家,拜访我的老母亲,替我在墓碑上写‘盛此公埋骨处’。我的心愿就满足了!”我得到他的信,一连几天都精神恍惚,好像失去了什么,知道盛此公将不久于人世了。没过多久,盛此公的死讯就传到我这里,我为他制作了灵牌,为他的去世痛哭流涕。‎ 十七、【2019届江苏启东中学、前黄中学、淮阴中学高三12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厨者王小余传 清·袁枚 小余王姓,肉吏之贱者也。工烹饪,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初来请食单; 余惧其侈,然有颖昌侯①之思焉,唶曰:“予故窭人子,每餐缗钱②不能以寸也。”笑而应曰:“诺。”顷之,供净饮一头,甘而不能已于咽以饱。客闻之,争有主孟之请。‎ 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既得,泔之,奥之,脱之,作之。客嘈嘈然,属餍而舞,欲吞其器者屡矣。然其簋不过六七,过亦不治。‎ 或请授教,曰:“难言也。作厨如作医。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而谨审其水火之齐,则万口之甘如一口。”问其目,曰:“浓者先之,清者后之,正者主之,奇者杂之。视其舌倦,辛以震之;待其胃盈,酸以 厄之。”曰:“八珍七熬,贵品也,子能之,宜矣,嗛嗛二卵之餐, 子必异于族凡,何耶?”曰:“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才弱也。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能,则一芹一菹皆珍怪;不能,则虽黄雀鲊三楹,无益也。而好名者有必求之与灵霄之炙,红虬之脯,丹山之凤丸,醴水之朱鳖,不亦诬乎?”曰:“子之术诚工 矣。然多所炮炙宰割,大残物命,毋乃为孽欤?”曰:“庖牺氏至今,所炮炙宰割者万万世矣。乌在其孽庖牺也?虽然,以味媚人者,物之性也。彼不能尽物之性以表其美于人, 而徒使之枉死于鼎镬间,是则孽之尤者也。”曰:“以子之才,不供刀匕于朱门,而终老随园,何耶?”曰:“知己难,知味尤难。吾苦思殚力以食人,一肴上,则吾之心腹肾肠亦与俱上;而世之贪声流歠者,难奇赏吾,而吾伎且日退矣。且所谓知己者,非徒知其长之谓, 兼知其短之谓。今主人③未尝不斥我、难我,而皆刺吾心之所隐疚,是则美誉之苦,不如严训之甘也。吾日进矣,休矣,终于此矣。”‎ 未十年卒。余每食必为之泣,且思其言,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为之传以咏其人。‎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注】①颖昌侯:指西晋何曾“日食万钱”“厨膳滋味,过于王者”,贪嘴之意。②缗钱:即串起来的铜钱。③主人:这里指随园主人,也就是袁枚。‎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 颐 下巴 B.待其胃盈,酸以厄之 厄 阻遏 C.不亦诬乎 诬 荒谬 D.吾苦思殚力以食人 食 侍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小余初次请示菜单,袁枚想贪嘴,王小余考虑到自己是穷人家出身,劝袁枚不要太奢侈。‎ B.王小余做菜讲究食材,工序繁复,美味可口,客人吃到手舞足蹈,多次恨不得连餐具都吞下。‎ C.王小余认为,厨和医的相同处在于专心研究万物本性,并细心斟酌,调和一致,适合众人。‎ D.王小余觉得袁枚是知己,又是畏友,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所以不想供职朱门,想终老袁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 ‎ ‎(2)子之术诚工矣。然多所炮炙宰割,大残物命,毋乃为孽欤?‎ ‎8.文末作者认为王小余话中包含了“治民”(为官)的道理,请概括其道理。‎ ‎【答案】5.D6.A ‎ ‎7.(1)小余准备食物,一定亲自购买食材,他说:“事物各有天性,它天性好,我才置办。” (2)你的技艺确实精巧啊。但是多烧煮(烹调)杀生,大量杀生害命,难道不是作孽吗? ‎ ‎8.满足众望量才用人,尽其所能重视才能(才力)不贪虚名敬业进取严于律己 ‎【解析】‎ ‎【5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D项,食,动词,提供食物。故选D。‎ ‎【6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A项,“王小余考虑到自己是穷人家出身,劝袁枚不要太奢侈”错。原文“初来请食单; 余惧其侈”“予故窭人子,每餐缗钱不能以寸也”,选项张冠李戴。故选A。‎ ‎【7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治具:准备食物;市:购买;天:天性;其:它;乃:才;诚:确实;工:精巧;然:但是;毋乃:难道不是。‎ ‎【8题详解】‎ 此题考核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这类试题多为概括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物象的特征的分析等,注意找到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此题要求概括王小余话中包含了“治民”(为官)的道理,注意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小余姓王,是个身份低贱的煮肉差役。他擅长烹饪,人们闻到他烧菜的香味,十步以外没有不下巴跳动、歆羡向往的。最初他向我请示菜单,我怕他太奢侈,但又有颍昌侯(那样贪嘴)的想法(指西晋何曾“日食万钱”“厨膳滋味,过于王者”),就叹了口气说:“我本来是个穷人,每顿饭花的钱(缗钱,即串起来的铜钱)不能超过一寸。”他笑着答应说:‎ ‎“好。”不久,上了一道净饮,味道甘美,大家不停地喝到饱。客人听说了他,争着请他为自己主厨。‎ 小余准备菜肴,一定要亲自上市场,说:“东西各有其天性,天性好的,我才用。”买 到后,就淘洗、加热、清理、调制。客人吵吵着,接连地吃到满意,手舞足蹈,好几次恨不 得吞下餐具。但是篮子里只有六七道菜,超过这个数目也不再做了。‎ 有人请他传授技艺,他说:“很难说啊。当厨子就像当大夫。我用专一的心思诊断各种事物适合怎么做,细心斟酌怎么用水火来调和,这样就可以众口如同一口了,都以此为美味。”问他细节,他说:“味浓的在先,味淡的在后。味正的为主料,味奇的为调剂。等人舌头麻痹了,就用辣味来刺激它;等人胃满了,就用酸味来将食物压缩。”问者说:“‎ 八珍七熬(八珍指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七熬未知),这是珍贵的品种,您能烹饪,这正常。区区两只鸡蛋的饭,您做的必定跟普通人不一样,为什么呢?”他说:“能做大菜而不能做小菜的,是因为气质粗。能做简餐而不能做盛宴的,是才力弱。而且味道本来不在乎大或小、简单或丰盛之间啊。如果才能好,则一个水芹、一味酱料都能做成珍贵奇怪的菜;才能不好,那么即使把黄雀腌了三间屋子,也没什么好处。而贪图名声的一定要做出灵霄宝殿上的烤肉、红虬做出的肉干,用丹山的凤凰来做丸子,用醴水的朱鳖来炮制,不是很荒唐吗?”问的人又说:“您的技艺确实精巧啊。但是多烧煮杀生,残害动物的性命,不是做孽吗?”他说:“从伏羲氏到现在,所烧煮杀生的已经万万世了,伏羲的恶孽在哪里呢?虽然如此,但是用味道来取悦人,是动物的本性。那些不能尽动物的本性而向人展示其美味,而白白地让它们在锅里面枉死,这是一种极重的罪孽。”问者说:“以您的才能,不在豪门巨家里整治膳食,而在随园里终老,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懂得我难, 懂得美味更难。我苦思尽力地为人做饭食,一道菜上去,我的心肝肾肠也跟着一起送上去了。 而世上那些只知道咂着声音吃喝的人,很难格外欣赏我,这样我的技艺就会一天天退步了。况且所谓知己的人,说的是那种不只能了解其长处、也同时能知道其短处的人。现在随园主人(指袁枚)并非不斥责我、为难我、跟我吵闹,可是他都能刺中我心里暗自内疚的地方。 像这样,那么一味的给我以美誉,实为苦楚,不如随园主人对我严厉的训诫反而甘美,我就一天天进步了。算了吧,我还是终老在这里吧。”‎ 不到十年,他去世了。我每每吃饭,都为他而哭,也会想起他说的话,里面有治理百姓 的道理,有写文章的道理。就为他作了这篇传,称颂这个人。‎ 但是平正的理性,又不许他陷入颓唐。于是朱自清便从现实批判和伦理承担两方面来直 面人生的沉重。现实批判,展示了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在伦理关系重 建中建构父子、夫妻、朋友的亲密关系,一日三省自己的过失。朱自清又在转换儒家文化合 理内核中寻找到心灵安置之所,也实现了自我道德人格的升华。‎ 十八、【2019届江苏海安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图,字表圣,河中人也。父舆,大中时为商州刺史。图,咸通十年,归仁绍①榜进士。主司王凝初典绛州,图时方应举,自别墅到郡上谒,去,阍吏遽申司空秀才出郭门。后入郭访亲知,即不造郡斋。公谓其尊敬,愈重之。及知贡,图第四人捷,同年鄙薄者谤曰:“此司空图得一名也。”公颇闻,因宴全榜,宣言曰:“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由是名益振。未几,凝为宣、歙观察使,辟置幕府。召拜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卢相携②还朝,过陕、虢,访图,深爱重,留诗曰:“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就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遂表为僚佐。携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丁黄巢乱,间关至河中,僖宗次凤翔,知制诰、中书舍人。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昭宗在华州,召为兵部侍郎,以足疾自乞,听还。图家本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庐,遂隐不出,作亭榭素室,悉画唐兴节士文人像。尝曰:“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遂名其亭曰“三休”。作文以伸志,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言涉诡激不常,欲免当时之祸。初以风雨夜,得古宝剑,惨淡精灵,尝佩出入。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自致于绳检之外,豫置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沾醉高歌。客有难者,曰:“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 岁时祠祷,与闾里父老鼓舞相乐。时寇盗所过齑粉,独不入谷中,知图贤,如古王蠋也。士民依以避难。后闻哀帝遇弑,不食扼腕,呕血数升而卒,年七十有二。先撰自为文于濯缨亭一鸣窗,今有《一鸣集》三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注】①归仁绍:苏州人,唐咸通十年己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其中有司空图。②卢携:唐代名臣,曾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兵部尚书等职。‎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别墅到郡上谒 谒:拜见 B.作亭榭素室 素:无涂饰 C.言涉诡激不常 涉:涉及 D.客有难者 难:疑惑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父亲司空舆曾担任商州刺史,后来司空图考取进士,又因为主管官员王凝的保举,被朝廷任命为殿中御史使。‎ B.卢携还朝任职时,他去看望了司空图,对他推崇赏识并为他留诗,因为他的推荐,司空图被表奏为官,此后官职又有升迁。‎ C.司空图曾被授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等职,他没有赴任或告病还乡,后来司空图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中,他作文吟诗,举止放达。‎ D.司空图贤名在外,在他声誉的庇护下百姓得以免遭寇盗伤害,他忠于皇帝,最后绝食呕血而死,并有文集流传后世。‎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 ‎(2)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 ‎9.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司空图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 ‎【答案】6.D7.A ‎ ‎8.(1)鄙人承蒙圣恩忝列考选文士的职位,今年开科取士,张榜录取,只是专为司空图先生一人罢了。‎ ‎(2)你为什么不放开怀抱呢!活着死去都是一回事,我宁愿在这坟墓里暂时游乐一番啊。 ‎ ‎9.不慕名利,崇尚气节,洞察世事,不拘礼法。忠君爱民。‎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难”,结合司空图回答的内容分析,这里的“难”当“责怪”讲。句意:有的客人为此责问他。故选D。‎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结合文本内容“由是名益振。未几,凝为宣、歙观察使,辟置幕府。召拜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析可知,司空图被朝廷任命为殿中御史使,并非因为王凝的保举。故选A。‎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司空图的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召拜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析可知,不慕名利;结合“悉画唐兴节士文人像”分析可知,崇尚气节;结合“尝曰:‘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遂名其亭曰‘三休’。作文以伸志,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言涉诡激不常,欲免当时之祸”分析可知,洞察世事;结合“自致于绳检之外,豫置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沾醉高歌”分析,不拘礼法;结合“士民依以避难。后闻哀帝遇弑,不食扼腕,呕血数升而卒”分析可知,忠君爱民。‎ ‎【点睛】参考译文:‎ 司空图,字表圣,是河中人。他的父亲司空舆,大中年间任商州刺史。司空图在咸通十年与状元归仁绍同榜进士及第,主考官王凝当初任绛州刺史时,司空图将要应进士举,他从自己乡下的居处来到城里刺史衙门拜见王凝,离开后,守城门的小吏马上申报:“司空秀才出城门。”后来司空图又进城来探望亲戚朋友,他就不去刺史衙门。王凝说司空图恭敬有礼,就更加看重他。到王凝主管贡举时,司空图发榜时名列第四,同榜进士中轻视他的人攻击说:“这是司空图(凭空)得来的一个功名。”王凝听到不少此类闲话,于是宴请全榜新科进士,宣布说:“鄙人承蒙圣恩忝列考选文士的职位,今年开科取士,张榜录取,只是专为司空图先生一人罢了。”‎ 从此司空图名声更大。不久,王凝任宣、歙二地的观察使,聘司空图在他幕府中任职。朝廷召司空图入朝任殿中侍御史,司空图不忍离开王凝的幕府,受到御史台的弹劾,被降职为光禄寺主簿。宰相卢携还朝复职,路经陕、虢时,看望了司空图,对他深为赏识,留下一首诗说:“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他观察使卢渥府上嘱咐他说:“司空御史,是高尚之士。”卢渥于是表奏司空图为自己的幕僚。卢携执掌朝政,召司空图入朝授礼部员外郎,不久又升为礼部郎中。后来遭逢黄巢之乱,司空图一路辗转抵达河中府,僖宗驾临凤翔,司空图任知制诰,中书舍人。景福年间,授司空图为谏议大夫,他没有到任。昭宗在华州时,召司空图任兵部侍郎,他以腿脚有病为由乞求回乡,(昭宗)准许了他回乡。司空图家本在中条山王官谷,那里有他祖上的田产房舍,于是他就在那隐居不再出山。他在谷中建起亭榭和素室,把唐朝建立以来有气节的士子文人的像都画在墙壁上。他曾说:“我做官的心情萧条冷落,做一百件事无一能成。衡量我的才能,是应罢休的第一个原因;揣度我的职分,是应罢休的第二个原因;加上我年纪老迈耳朵不灵,是应罢休的第三个原因。”于是他把亭子起名为“三休亭”。又写文章以申明心志,自己取号为“知非子”、“耐辱居士”。他的言论涉及奇异偏激之事不合常理,这是想要避免当时乱世之祸。司空图当初在一个风雨之夜获得一柄古宝剑,此剑颜色暗淡,若有神明,他曾身佩此剑出入。他生性喜爱反复吟诵雕琢诗句,一有兴致就挥笔作诗,几乎写了成千上万首。他将自己置于世俗礼法之外,预先置办坟墓和棺材,碰到好日子就带着客人们坐在墓穴里,又是写诗又是喝酒,大醉就引吭高歌。有的客人为此责问他,司空图回答说:“你为什么不放开怀抱呢!活着死去都是一回事,我宁愿在这坟墓里暂时游乐一番啊。”司空图过年时到祠堂里祭祀祈祷,和村里的父老乡亲敲鼓舞蹈共同欢乐。当时有寇盗所经之处都踏为碎片,独独没有到王官谷中,他们知道司空图富有贤名,就像古代的忠臣王蠋后,士子庶民也靠着他得以避除凶难。后来司空图听说唐哀帝被人杀害,就绝食,紧握手腕,吐出几升鲜血而死,享年七十二岁。他早先将自己在濯缨亭写的文章一鸣窗编撰成集,如今有《一鸣集》三十卷流传于世。‎ 十九、【2019届江苏无锡天一中学高三上11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 大义感人 洪迈 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唐明皇避禄山乱,至扶风,士卒颇怀去就,流言不逊,召入谕之曰:“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乱常,须远避其锋。卿等仓卒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朕甚愧之。今听各还家,朕独与子弟入蜀,今日与卿等诀。归见父母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众皆哭曰:“死生从陛下。”自是流言遂息。‎ 贼围张巡于雍丘,大将劝巡降,巡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河北四凶称王,李抱真使贾林说王武俊,托为天子之语,曰:“朕前事诚误,朋友失意,尚可谢,况朕为四海之主乎?”武俊即首唱从化。及奉天诏下,武俊遣使谓田悦曰:“‎ 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王庭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逆。及馆,罗甲士于廷。愈为言安、史以来逆顺祸福之理,庭凑恐众心动,麾之使出,讫为藩臣。‎ 凡此数端,皆异代而同符也。国家靖康、建炎之难极矣,不闻有此,何邪?‎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 浃:浸透 B.帅将士朝之 帅:带领 C.朋友失意,尚可谢 谢:道歉 D.庭凑拔刃弦弓以逆 逆:反叛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竟以复国 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为父兄除害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贼围张巡于雍丘 若亡郑有益于君 D.召入谕之曰 虽董之以严刑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2)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9.请简要概括文中“感人心”的“理义”的两种情形。‎ ‎【答案】6.D7.D ‎ ‎8.(1) 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个大将带到(皇帝画像)前,用大义(忠义大孝)指责他们,然后把他们斩首,守城将士的抗敌决心更加受到鼓舞(劝勉)。‎ ‎(2) 皇帝正为了国家大事担忧,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改过自新,归顺朝廷呢? ‎ ‎9.君主恤民(自省);臣子忠勇(明理)。‎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D项,“庭凑拔刃弦弓以逆”中“逆”如解释为“反叛”,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文中说“王庭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逆”,意思是“王庭凑窃据了成德(今河北正定)以后,韩愈奉命前去安抚。王庭凑剑拔弩张迎接韩愈”,“逆”,意思是“迎接”。故选D项。‎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 ‎,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竟以复国”中“以”为介词,“以”后省略代词“之”,“以”解释为“因为/依靠”;“先帝不以臣卑鄙”中“以”为动词,“认为”。B项,“为父兄除害”中“为”是介词,“替”;“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中“为”是动词,“作为”。C项,“贼围张巡于雍丘”中“于”为介词,“在”;“若亡郑有益于君”中“于”为介词,“对”。D项,两个“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故选D项。 ‎ ‎【7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竟夕”:“整夜”;“亘”:“绵延”;“以”:“因此”;“陷”:“被攻陷”;补出渡过的宾语“澴潭”。第二句关键点:“为”:“替”;“纳金县官”:“捐出钱款给县官”;“除”:“被授予职位”;“稍”:“渐渐”。‎ ‎【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分析、筛选。这道题考的是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的分析概括。阅读第二段文字,抓住李君的“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特点,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去筛选概括其具体表现。“凡所力任,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表明李君公心处事,面对个人有利的事毫不动心。“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君戒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李君率领乡民智退川楚教匪这件事,表明他临危不乱的品质。“君遍哀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这件事表明李君心系百姓,一心为民,为减免村民赋税而奔走官府。“邑有举也,非其倡不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这件事表明李君勇于任事,尽己力为邑里兴利息争。‎ ‎【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以八十四岁的高龄,在家里高寿而终。李君兄长的儿子户部主事李树人听到叔父去世的消息,赶赴京城,打算辞职为叔父服丧。我前去慰问李树人,并对他说:“从古至今,为关系紧密的亲人服丧,做官的要辞职;为关系疏远的亲属服丧,士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现在,你回家为叔父守丧,这是符合礼制之举啊。”李树人说:“哪里是为了礼制啊?(我)是要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罢了。”又哭着说:“叔父安葬有些日子了,(他)已经埋棺墓穴,只是(我)应当在墓道边另外(为他)竖立一块墓碑,彰显他倡行仁义的事迹来让后来的人看,(我)恭敬地把(撰写碑文的事)托付给你。”‎ 就向我非常详细地讲述叔父的生平事迹。‎ 李树人对待我非常恭敬,又是以礼相请,我怎么能够推辞他的请求呢?李君生情刚正耿介,没有不敢做的事情。凡是他尽力去承担的,必定是公益之事;间或有对自己有利的私事,丝毫不放在心上。他人越是害怕的事情,他做起来越发勇敢。嘉庆初年,四川、湖北一带教民和土匪蜂起,汉沔荆襄这些地方的百姓遍遭蹂躏。随州的西边,有个澴潭镇,是个大镇。这些盗匪打算大肆劫掠这个镇子并将作为匪巢。李君告诫全镇每户出一人,每人背一捆柴火,手持长竿,生起一个火把,临水排列,整夜焚烧柴火,火光绵延六七里,盗匪不敢渡过澴潭,随州因此没有被盗匪攻陷。邻近的村子有块田,长时间被水淹没,差役和旁边的(好田)一样催要田赋,村民为此苦不堪言,李君到官府各相关部门,为村民哀求蠲免田赋,最终得以成功。其他的给乡民施以好处的事情,都像这样。因此,乡里有什么事情,非李君倡议就兴办不了;邻里有所争执,非李君解劝不能平息。当他地位尊贵、声名显赫时,人们都为他感到称心如意(心愿得到满足);当他去世时,(人们)都为他悲伤哀哭。 ‎ 李氏世代居住在随州,家境寒微。李君年少时与自己的兄长发愤学习,自料最终没有办法凭读书光大家族,于是就去经商,积蓄达到千金,全部拿来资助兄长出外求学,从不过问钱的事情。后来,又为兄长捐出钱款给县官,(兄长)得以被授予县丞的职位,渐渐升迁做了云南嵩明州知州。而李君也凭武学生的身份捐资做了都司。于是几个儿子举止洒脱,凭文才取得官位,逐渐兴旺发达。‎ 李君名某,字某,曾祖父、祖父都没有出仕。因为嵩明君而地位尊贵,诰封奉直大夫。有子二人,长子因嵩明君生子较晚,过继给了他,后来也没有回到家中。次子生有儿子。从嵩明君去世二十年来,李君抚养他的几个孩子,恩勤备至。李树人到京城做官,也全由李君资助,如同(当初)资助自己的兄长一样。他对待侄儿如同不懂其不是自己的儿子,对待自己的儿子也如同不懂其不是兄长的儿子。‎ 唉,从百姓的角度来说,李君对乡里施恩很多;从懂得道的人的角度来看他只施恩于自己一家的事,是绝无可能的。绝无可能施恩自己一家,这也就是不朽啊!‎ 二十一、【2019届江苏泰兴高三期中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雅賺 郑板桥先生,书法钟王,参以米蔡,转似篆隶;画则得所南瓮家法,更参以徐青藤老人,挥洒雄杰之致,便卓然大家。‎ 其时,商家因盐政都转,咸重先生,遂争求先生书画,以为荣。各商皆得之,唯商人某甲,出身微贱,赋性尤鄙,先生恶之,虽重值,誓不允所请。某甲自顾厅事,无先生尺楮零缣,私衷羞恧,百计求之,终不得。‎ 先生性好游。一日,携短僮,信步出东郭,渐至无人踪。视乱坟丛葬间,隐隐有屋角。再一回头,则有小村落在焉。茅屋数椽,制绝精雅,又无墙垣,即至门首。‎ 始见主人出,彼此略叙述,语颇投契。问叟名氏,曰:“老夫甄姓,西川人,流寓于此。”须臾问:“先生能饮乎?”曰:“能。”曰:“盘餐市远无兼味,奈何?”既而自思曰:“釜中狗肉甚烂,然非所以款高贤。”先生性嗜此,闻之垂涎,曰:“仆最喜狗肉,是亦愿狗生八足者。”叟曰:“善。”先生起敬曰:“请浮一大白,仆恨相见晚矣!”视日已下山,先生辞退。叟殷殷送过桥曰:“‎ 仆与君,同一不合时宜者,如有余暇,可着屐过我。”‎ 交月余,渐与谈诗词,皆得妙谛,唯绝口不论书画。先生一日不能忍,告叟曰:“翁亦知某善书画乎?”曰:“不知。”曰:“自信沉迷于此,已三折肱。近今士大夫,颇有嗜痴癖,争致拙作,甚非易事。翁素壁既空空,何不以素楮使献所长,亦藉酬东道谊?”曰:“劝君且进一杯,呼儿磨墨,顷既相逢,何敢失之交臂。”先生投袂而起,视斋中笔墨纸砚已就,即为挥毫,顷刻十余帧,然后一一书款。叟曰:“小泉乃怪叟字,请赐呼,荣甚。”先生诧曰:“何翁雅人,与贱商某甲同号?”叟曰:“偶相同耳。鲁有两曾参,同名何害?要有清浊之辨耳。”先生信以为实,即书“小泉”二字与之,旋又畅饮,归则已二鼓矣,同人问何之,先生盛夸叟。‎ 翌晨,众果偕去,则茅舍全无,唯一湾流水,满地肴核而已。先生大惊,以为遇鬼;旋豁然悟,大叹曰:“商人狡狯,竟能仿萧翼故事,赚我书画耶!”归则使人潜侦,某甲家则已满壁悬挂,墨渖淋漓犹未干也。‎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重先生重:敬重 B.请浮一大白浮:满饮 C.争致拙作致:招引 D.同名何害害:妨碍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了书画大师郑板桥被商人诓骗的故事。这则骗人与被人骗的故事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是发人深思的。‎ B.商人某甲设计圈套不同于一般骗子,他处处针对郑板桥的爱好,个性来设置骗局,让郑板桥不知不觉中上当了。‎ C.郑板桥在给老翁挥毫画了十多幅画后,老翁告诉郑板析他的字叫“小泉”,郑板桥终于发现老翁和商人某甲同号,是同一人。‎ D.那板桥一直以为遇到的老人是个隐者,等到和众人一起去,才发现自己被商人某甲诓骗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赋性尤鄙,先生恶之,虽重值,誓不允所请。‎ ‎(2) 翁素壁既空空,何不以素楮使献所长,亦藉酬东道谊?‎ ‎9.请简要概括郑板桥先生的特点。‎ ‎【答案】6.C7.C ‎ ‎8.(1)(商人某甲)秉性特别庸俗,先生很厌恶他,虽然商人愿意出高价钱,郑板桥却发誓不答应他的请求。‎ ‎(2)老先生的白壁粉墙上既然空荡荡的,为何不拿白纸来,让我献出自己的特长,也借此酬谢您这位东道主的一番情谊。 ‎ ‎9.郑板桥生性孤傲(清高)、随性好游(真性情)、高雅淡泊、才艺超卓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选项C.“致”为求取;获得之意。故答案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尤鄙”特别庸俗、“恶”厌恶、“虽”虽然、“值”价钱。(2)“既”既然、“楮”纸、“酬”酬谢、“谊”情谊。 ‎ ‎【9题详解】‎ 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此题要求概括郑板桥先生的特点。考生要从文本中去筛选概括:郑板桥先生,卓然大家,先生性好游。出身微贱,赋性尤鄙。以上是原文前三段内容中筛选出来的内容,考生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文本内容的把握,加以概括和归纳即可。‎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郑板桥先生,书法上学习钟繇和王羲之,并参照米芾和蔡襄,从而变化为近似篆书和隶书的字体;绘画上则吸取了郑所南先生的家传技法,又借鉴了徐渭老人挥洒雄浑的风格,于是成为高超的大师。‎ 当时,商人们因为盐政、盐运使全都敬重郑板桥先生,便都争着求取先生的画,引以为荣。每个商人都求得了,只有商人某甲,因为出身低贱,秉性特别庸俗,先生很厌恶他,虽然愿意出高价钱,郑板桥先生却发誓不答应他的请求。某甲自己看到客厅上没有郑先生的半点墨迹,心里感到羞辱惭愧,千方百计想把字画弄到手,最终却不能得到。‎ 郑板桥先生生性喜欢游玩,一天,他带着书童,漫步出了东城,渐渐直(走)到了没有人迹的地方。看到在丛葬的乱坟堆里,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一角。再一回头,有一个小村庄坐落在那里。有几间茅屋,房屋盖得非常精致雅致,四周又没有围墙,(他们)就(走)到了门口。‎ 这才看到主人出来,他们稍微寒暄了几句,话很投机。郑板桥便问老者的姓名,说:“老夫姓甄,四川人,漂泊到此。”过了一会儿,老人问:“先生能饮酒吗?”郑板桥说:“能。”他又说:“这儿离集市太远,买不到什么下酒菜,怎么办?”过了一会儿,自己思量说:“锅中的狗肉很烂,但是这东西不是用来招待贵客的。”郑板桥生性爱吃狗肉,听到这话馋涎欲滴,说:“我喜爱吃狗肉,因为这个我希望狗生八条腿呢。”老者说:“好哇。”郑板桥先生肃然起敬说:“请饮一大杯酒,我真遗憾和你相见恨晚了!”看看太阳已经下山了,郑板桥先生才告辞回去。老者情意恳切地送先生过桥,说:“我和您,同样是不合时宜的人,如有空闲,可常来看望我。”‎ 交往了一个多月,郑板桥逐渐和老者谈起诗词,老者都能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只是绝口不谈论书画。郑板桥有一天耐不住了,告诉老者说:“老翁也知道我擅长书画吗?”老者说:“不知道。”郑板桥说:“我自信沉迷于书画,已经悟出了道理,掌握了要领。如今的士大夫都有一种乖僻嗜好,急着要得到我的作品,这是很不容易的事。老先生白壁粉墙上既然空荡荡的,为何不拿白纸来,让我献出自己的特长,也借此酬谢您这位东道主的一番情谊。”老者说:“请您再喝一杯酒,我喊童儿磨墨。此刻既然相遇了,怎敢失去这大好机会呢!”郑板桥先生摆动衣袖(即刻)站了起来,看到书斋中笔墨(已经备好,)立即为他挥毫走笔,很快就成了十多幅,然后一幅幅落款。老者说:“小泉,是我怪叟的字,请您这样来称呼我,也就非常(荣)幸。”郑板桥诧异地问:“为什么老先生这样的雅人,竟和卑贱的商人某甲同一个字号?”老者说“偶然相(同)罢了。鲁国有两个曾参,同一个名字有什么妨碍?关键是要分别出清浊来啊!”郑先生信以为真,随即题上“小泉”二字赠给了他。接着他们又开怀畅饮,回来(归)时已是二更时分了。‎ 和郑先生一伙的人(同事)问他到哪里去了,郑板桥先生极力夸赞老者。第二天一大早,大家果然(真的与他)一道前去,那里的茅屋已全然不见,只有一条溪水,满地都是吃过的残羹剩菜罢了。郑先生大为惊讶,以为遇见了鬼。很快他就恍然大悟,大声感叹道:“商人狡诈,竟然能仿照以前萧翼骗取王羲之《兰亭帖》的手段,来骗取我的书画啊!”回来后就派人偷偷去某甲家侦察,果然他家已满墙挂着郑板桥的字画,墨汁湿淋淋的,还没有千(干)透呢。‎ 二十二、【2019届江苏泰兴高三期中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面小题。‎ 喜鹊窝 曹文生 ‎①黄昏之际,我将三两只羊赶往村外的荒野,对于羊,我不敢轻视,自从它从集市上被父亲买来以后,就孤零零地站着,不吃不喝,只是咩咩地叫,听得人心里难受,后来在故乡荒草的世界里,它们开始叛变,“此地安,不思蜀”,这羊活成了刘禅,一旦一只羊没有了骨气,活路就多了起来,可以任意地去乡间的草丛里踏青,在荒原上,它们能尽情地撒欢,能对别处的羊献殷勤,折腾一会儿,这些羊也觉得没了趣味,便安静下来,开始卧在故乡的记忆里。‎ ‎②在羊啃青草或者是卧于树下的时刻,我便少了羊群的束缚,心是自由的,行动也是自由的,我闭上眼躺在草上或者是斜靠在树上,手里的收音机放在一旁,评书《杨家将》正说得淋漓痛快,此刻,我渴望时光慢下来,渴望黄昏再待一会儿。‎ ‎③一抬头,看见远处的鸟窝,在树枝上悠然地卧着,其实这鸟窝被喜鵲挪了三次,每一次都是从一个干死的树枝挪到另一个干死的树枝上,但是从不离开这棵枯树。望过去,光秃秃的,很是显眼,很是凄凉,我也搞不懂这喜鹊的思维方式,这么多繁茂的绿叶,为何非得固守这棵干死的树呢?‎ ‎④喜鹊就这样一直生活着,无论刮风下雨,都没有要挪走的意思,我实在不能理解喜鹊的世界,便翻开古诗去看看喜鹊的行踪,“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说的是文化的喜鹊,这是喜鹊报喜啊!“明月别枝惊鹊”说的是胆小的喜鹊,经不起一丁点惊吓,那么这只喜鹊为何不惧夏雨的暴虐呢?‎ ‎⑤山民是我村的光棍,他家里养活了一群羊,赶着羊,生活也就有了活路,因为羊,我和山民走得很近,没事就说说羊,就像说说这平原上的风、平原上的云朵一样亲切,我们在俗世的安静里活着,有了羊,山民便觉得日子有了奔头,把羊当幌子,便能在乡村里活出一些不同的滋味来。‎ ‎⑥他说,平原上的女人,像月亮。我嘲笑他说,这月亮也是水里的月亮吧,他只是微笑不语,我问山民,你把这么多羊卖了也够娶一个媳妇了,为何如此不开窍呢?山民说,人不如鸟,鸟需要的不多,几粒草籽、几粒麦粒也就够了,但是人不一样,人需要的东西太多,哪像这树上的鸟儿啊,守着这棵枯干的树,从不移情,我心里一颤,谩笑道:“这鸟儿傻呗。”他笑着说:“人才傻呢!没情没谊的家伙。”‎ ‎⑦他指指树上的鸟窝说,这鸟窝里有真爱。那年,我在树下放羊,一场暴雨袭击了整个中原,我躲在这棵树下避雨。后来听见一声响雷,一只喜鹊从这棵树上栽了下来,另一只喜鹊从树上飞下来,在它的尸体上孤零零地站着,看着这被雷电烧焦的爱人,我动了恻隐之心,埋葬了这只被雷电击打的喜鹊,可是这只活着的喜鹊不再迁徙,守着这枯干树,已有三年了,我心里一惊,这鸟窝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个悲戚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角一个睡在地下,一个睡在树上,通过这棵枯干的树感知彼此的温度。‎ ‎⑧我没想到在山民的世界里竟然还留下一片地方,供养着鸟窝,供养着鸟。‎ ‎⑨后来,山民死了。在山民的世界里,他是高贵的,‎ ‎⑩在故乡的平原上,炊烟依旧在村庄的上空飘散。我踩着羊群的身子,如同踩在一片云朵上,在云朵上慢慢飄移,最后飘移到这城市里。我渴望在城市里遇见一只喜鹤,我不期望太多,只要一个鸟窝即可。‎ ‎(选自2017年第12期《散文·海外版》,有酬改)‎ ‎12.简要解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后来在故乡荒草的世界里,它们开始叛变,“此地安,不思蜀”,这羊活成了刘禅。‎ ‎(2)我渴望在城市里遇见一只喜鹊,我不期望太多,只要一个鸟窝即可。‎ ‎13.文章第④段引用写喜鹊的古诗,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4.作者为什么要写山民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15.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 ‎【答案 ‎】12.(1)羊抵制不了荒草的诱惑,安于现状,接受事实,向新主人屈服投降。(2)我渴望在城市寻找到自己的真爱并建立一个幸福家庭。 ‎ ‎13.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或文化韵味);由虚而实,引发读者思考。 ‎ ‎14.山民是喜鹊爱情故事的见证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借山民之口交代喜鹊故事的前因后果,避免了单调的叙述,笔墨更加经济;山民和喜鹊相互映衬,凸显山民高贵的人性之美。 ‎ ‎15.对乡村自由生活的缅怀;对人类无限贪欲的批评;对山民悲悯情怀的赞颂;对喜鹊坚贞爱情的讴歌;对人间纯真爱情的向往。‎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句子的含义理解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类试题是散文中常考的题型,作答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含义,二是把句子放回到文本中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本题第一句中说的“此地安,不思蜀”就是句子中的关键词汇,作者是在说羊的安于现状的表现,其实是在说社会中人们的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第二句中的关键是在“喜鹊”“鸟窝”这两个词汇有象征意义,喜鹊象征的是爱情和爱人,鸟窝象征的是一个安逸固定的家。‎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写法的赏析和效果的分析的能力。这类试题要注意首先要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分析手法的艺术效果。本题题干文的是:文章第④段引用写喜鹊的古诗,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考生结合对题干的把握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难把握手法是引用,那么文本中引用了诗句,更能增添文本的文化艺术色彩,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分析更加的吸引读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情节的安排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一般要抓住文本中情节安排的特点,抓住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把握,或者是抓住文本中写作手法的运用。本题题干问的是: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情感主旨评价和赏析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注意抓住小说的情节内容,评价小说中人物的追求,进而才能准确把握小说的情感和主题。本题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本文中有如下情感: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和向往;对山民执着追求真情的歌颂;对像喜鹊一样真挚感情的期盼;对乡村古朴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点睛】分析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下文和阅读兴趣、照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是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 二十三、【2019届江苏如皋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恒山游记 ‎[明]乔宇 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元岳。《福地记》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①。予家太行白岩之旁,距岳五百余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余年。‎ 至正德改元,奉天子命,分告于西蕃园陵②等,道经浑源。去北岳仅十里许,遂南行至麓,其势冯冯煴煴,恣生于天,纵盘于地。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是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上七里,是为虎风口,其间多横松强柏,壮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从者云:“是岳神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斤不敢至。”‎ 其上路益险,登巅三里,始至岳庙。颓楹古像,余肃颜再拜。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岸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于曲阳,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凡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然岁之春,走千里之民,来焚香于庙下,有祷辄应,赫昭于四方。如此,岂但护松柏然哉!余遂题名于悬崖,笔诗于碑及新庙之厅上。 ‎ 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览焉。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云中之景,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画锦、封龙诸山,皆俯首伏脊于其下。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怆然。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知兹游非偶然者。‎ 注释:①总玄之天:意谓总管北方的天界。②西蕃:指当时甘肃、青海一带的各少数民族。园陵:帝王的墓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纵盘于地 纵:放纵,自由自在 B.枝态不类 类:像,相似 C.如缘虚历空 缘:沿着 D.奔峰来趋 趋:归附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想要游览恒山己经有二十多年了。皇帝改年号为正德,作者奉皇上之命去恒山通告此事,才得以游览。‎ B.这篇游记是按照由下而上的登山顺序来写的,先写从山麓仰望,再写在半山腰俯深窥高,最后又写山顶所见。‎ C.每年春天,从千里之外赶来的百姓,来到岳庙烧香,有求必应,因此岳庙显赫的名声传遍四方。‎ D.篇末写作者由绝顶放览之所见联想到虞舜巡狩恒山接受北方诸侯朝见的故事,这使得恒山的形象越发庄严、神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 ‎(2)是岳神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斤不敢至。‎ ‎9.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恒山的灵异秀丽?‎ ‎【答案】6.C7.A ‎ ‎8.(1)我又惊又喜,后来我收起惊喜的表情,继续沿着山路向东,又沿岭北曲折向上。(2)这里的树是山神保护受的,谁要是砍松树一尺一寸,必定遭殃,所以山周围的人都不敢拿着斧头来砍。 ‎ ‎9.花草树木;庙宇建筑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复习策略是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C项,“缘”,攀援。故本题选C项。‎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答本题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主要信息,从而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可以根据选项中罗列具体材料,从中筛选。也可以根据选项中的观点对应题干选择。A项,“去恒山通告此事”有误,原文是“道经浑源。去北岳仅十里许”。故本题选A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复习策略上要做到夯实考点基础,做到有备无患。认真梳理文言文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并加强古文阅读,适当强化训练。第(1)句关键点:“载……载……”:“又……又……”;“循”:“沿着”;“东”:“向东走”。第(2)句关键点:;“樵”,名词作动词,“砍树”;“故”:“所以”;“环山之斧斤不敢至”:“周围的人都不敢拿着斧头来砍”。‎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句意意思。本题要整体把握全文,根据题干中“两个方面”和“恒山的灵异秀丽”两个信息,找准答题区域,并对原文内容加以概括。答题区域分别在第二和第三两节。第二节“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写的是花草树木;第三节中“始至岳庙”写的是庙宇建筑。‎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北岳恒山在浑源州的南面,关于北岳恒山,典籍中多有记载:《尚书•舜典》记载,虞舜“巡狩至于北岳”,指的就是恒山;《水经》记载,“其高三千九百丈”是玄岳;《福地记记载,“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元之天。”我家住在太行山西侧白岩山旁边,距离北岳 恒山500多里路,心中很是向往,但从没有登上去游览过,我怀着这个想法20多年。到了正德改元年之际,(我)奉皇上之命向西北少数民族和看守园陵的官员、镇守山川的将领通告旧皇帝去世、新皇帝即位及改用新年号的事,中途经过浑源。距离北岳恒山仅仅十 里多路,于是南行到恒山山麓。山上云雾缭绕,气势雄浑。山势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恒山像人挺胸屹立,空中的云萦绕恒山飘动,为红日所经过。我一路上又惊又喜。我收起惊喜的 表情,向东面继续走去,顺着山岭向山上爬。山上多是奇花异草,枝态不一样;桃李芬芳, 景物互相映衬,彼此关连。我在半山停下来休息,向下看深处,非常之高,像是在虚无的空 间攀援经历天空。向上走了七里,前面是虎风口,这里多是一些粗壮的松柏像是巨龙一样, 叶子四处展延茂密,茂密得很奇怪。随从的人说:是这里的山神在保护,谁要是砍松树一尺 一寸,必定遭殃,所以山的周围斧斤从不敢至。山上的路更加险,走走停停走了三里,才到了山顶岳庙。庙中有一座神像,我恭敬地朝 拜。庙之上有个叫飞石窟的地方,两岸石壁林立,中间缺了一大块。相传是那缺少的山石飞 到曲阳县去了,到现在还耸立在那,所以历代畏惧登山的人都前往曲阳祭祀,认为这也是北 岳神灵居住的地方。每年的春天,千里迢迢赶来的百姓,来到庙下焚香,有求必应,显耀的 名声传遍了四方。这样,(北岳神灵)哪里只是保护松树柏树呢!我于是在悬崖上题名,在碑 石及新庙的厅上提笔写诗。又走了几十步,是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我)在恒山最高峰上抖擞衣裳而放眼四 望:东面是渔阳山上谷,西面是大同以南山峰奔驰而来,归附,北面尽收浑源、云中之景, 南面极目五台山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昼锦、封龙众山,都俯首伏脊在它的下面。 于是,我想起有虞君臣会朝的事,不觉心中忧伤;又回忆起在京都的时候,常常梦到登上高 山眺望远处,如今清清楚楚与梦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知道这次游北岳绝非偶然呀。 ‎ 而公性疏达不疑,在帝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帝知其诚尽,事无钜细,人无亲疏,辄以问公。或中夜降手诏,使者旁午,公随事解答,不自嫌外。而执政方立新法,天下汹汹,恐公有言而帝信之,故相与造事谤公。帝虽不疑,然亦出公于外。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郓州,移定与青,留守南都,徙齐、邓二州,用公之意盖未衰也。而公之妻党有犯法至大不道者,小人因是出力挤公,必欲杀之。帝知其无罪,落职,知池州,徙蔡,未行,改安州。既罢,入朝,未对。而左右不悦者,又中以飞语,士大夫为公危栗,公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乃上书自明,帝览之,释然,即以为湖州。‎ 方且复用,而帝升遐。公读遗诏,僵仆顿绝。久之乃苏,曰:“已矣,吾无所自尽矣。”今上即位,徙公为苏、扬二州,除公龙图阁直学士,复以为郓州,徙真定、河东。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将。而宦官为走马者,诬公病不任职,诏徙许州。御史论公守边奇伟之状,诏复留河东,而公已老,盖年七十有一矣。即力求淮南,上不得已,乃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未至而薨。‎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节)‎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姿度熊爽 度:气度 B.虽中主可以济 济:成功 C.又中以飞语 中:内心 D.治边凛然 凛:严厉 ‎7.下列对原文冇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在天下广招奇才,滕元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神宗召见。‎ B.滕公以蔓草和松柏喻结党小人和无党君子,认为朝廷有朋党,即使圣人也无法治理。‎ C.滕公妻族有人犯大逆不道之罪,小人借机诽谤,皇帝知滕元发无罪,仍提拔重用他。‎ D.滕公治理西北时很有威望,宦官却诬陷他不称职,御史向朝廷陈述了他守边的实情。‎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乱之道,如黑白东西,所以变色易位者,朋党乱之也。‎ ‎(2)而执政方立新法,天下汹汹,恐公有言而帝信之,故相与造事谤公。‎ ‎9.滕公“性疏达不疑”在文章第二段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 ‎【答案】‎ ‎6.C7.C ‎ ‎8.(1)治理混乱的方法,就好像黑色和白色、东方和西方,颜色改变和方向改变的原因,就是朋党带来的混乱。‎ ‎(2)执政的人刚刚确立的新法,普及天下的气势汹涌,害怕滕公有话并且皇帝相信他,所以一起发动事情诬陷滕公。 ‎ ‎9.①在皇帝面前很自然,肝胆相见。②随时等候皇帝的询召。③不担心皇帝不信任自己。‎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中”,结合“而左右不悦者,又中以飞语,士大夫为公危栗,公谈笑自若”分析,译为中伤、诽谤。故选C。‎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结合文本内容“而公之妻党有犯法至大不道者,小人因是出力挤公,必欲杀之。帝知其无罪,落职,知池州,徙蔡,未行,改安州。既罢,入朝,未对”分析可知,“仍提拔重用他”‎ 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治”,治理;“道”,方法;“如”,像;“所以”,……的原因;“易”,改变;“之”,代词,它。(2)“方”,刚刚;“立”,确立;“汹汹”,气势汹涌;“恐”,害怕;“而”,连词,表递进;“之”,代词,他;“故”,所以;“相与”,一起;“谤”,诬陷。‎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滕公“性疏达不疑”在文章第二段中有哪些表现,理解“性疏达不疑”的意思,性格疏放豁达,从无疑心。结合文本内容“在帝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或中夜降手诏,使者旁午,公随事解答,不自嫌外”“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分析概括即可。‎ ‎【点睛】无准确参考译文。‎ 二十七、【2019届江苏徐州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示季子懋修书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8.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矜己而自足 矜:夸耀B.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则:家规 C.平生苦志励行 苦:为……所苦D.而俯首以就矩矱也 就:遵守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谓之楚而北行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乃才可为而不为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吾家以诗书发迹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11.张居正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告诫?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答案】8.C9.D ‎ ‎10.①写字是小事情,难道任随时间流逝(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可要好好想想啊!‎ ‎②我爱你那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柴门前守门的狗! ‎ ‎11.①不能骄傲自满 ②不能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 ③要努力改正学习上的缺点 ④不能自暴自弃 ‎【解析】‎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苦志励行”是并列式短语,所以“苦”和“励”位置相同,词性和意义都相近,所以“苦”是“磨练”的意思。故选C。‎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答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的“区区”: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岂”难道;“磨”虚度;“乃”就;“工”动词,擅长、善于;“其”语气词,一定。(2)中的“诚”:确实,的确;“意”料想;“妄自菲薄”:过于自卑或过分地看轻自己;“辕下驹”:车辕下的小马,译“平庸的人”也可。‎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筛选答题区间,然后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最后组织答案。本文中张居正在每一段中都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给儿子提出了一些告诫,主要抓住结尾的总结性的句子即可。如“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有些段落中的词语可以直接用,有的句子需要自己概括。 ‎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C项结合文本内容“自尧舜以来,士有不遇者乎?无也?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势不便故也”可知,您偏偏就能使我的品德保持清洁不被玷污,并生活在快乐中吗?并不是我不愿意做你说的那些事,是因为我的力量不够,形势不方便。“唯独自己能不受玷污,找到快乐之所”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8题详解】‎ 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舍”译为舍弃,“挈”译为带着,“安以”译为怎么,“足下”译为您。(2)“所资”译为资质,“所从”译为靠山,“终安所为乎”反问语气。(3)“其”译为我,“诚”译为确实,实在。“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判断句式。‎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舍”“足下”“所从”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一问结合文本内容“当日欢喜,故专使驰此 ,候足下意,并以自解”分析可知,李翱希望韩愈能离开幕府,回京城谋求官职。“欢愧来并”的原因,理解“欢”“愧”的内容,然后分析原因。高兴是因为在自己沉沦下僚时还有这样一位朋友关爱自己;惭愧是因为韩愈认为自己能力不够。‎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第一问结合文本内容“当日欢喜,故专使驰此 ,候足下意,并以自解”分析可知,李翱希望韩愈能离开幕府,回京城谋求官职。“欢愧来并”的原因,理解“欢”“愧”的内容,然后分析原因。高兴是因为在自己沉沦下僚时还有这样一位朋友关爱自己;惭愧是因为韩愈认为自己能力不够。‎ ‎【参考译文】‎ 信使到了(我处),您不嫌弃我给我写信,高兴和惭愧同时涌上来,心里都容不下了。啊!您的话都很对。我虽然善于辩解,怎么能够逃避责任呢?这都是你赏识我,关心我,我不考虑现在人们对待我的态度,只凭你对我的情义,就使我寄希望于入世(为官)。‎ 我家里本来很贫穷,又遭遇了劫难,衣服也得不到,生活用品也没有,家里仅三十口人,带着他们把他们安置在哪儿呢?舍弃他们进入京城,不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去,也不行,您将如何替我谋划呢?这是一件事,您认为我进入京城,有什么好处吗?我有儿子,其中还有不认识我的,现在的人能了解我吗?保持着我的信仰操守,让我辅佐公卿,在大臣之间之间奔走,提供建议,能有跟我看法一致的吗?我在京城八九年,没有挣钱的地方,每天求人来生活,当时没有注意到,今天想起来,就像痛刚好了的人回想当初疼痛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如今年龄又长了,再让我去老地方干这些事,也很让我为难。京师被人看重的,不是上有贤明的天子,下有贤明的大臣,光是谈论道义的普通读书人就有多少吗?我在其中匆匆忙忙,能够使社会上层下层的人知道我吗?了解我的人本来就少,了解我并赏识我却不嫉妒我的人更少。我本身没有什么资质,外部也没有什么靠山,究竟能做什么呢?‎ 唉!您责怪我的话很对,很关爱我,如今天下的人,有像您这样的吗?从尧舜以来,读书人有怀才不遇的吗?没有吗?您偏偏就能使我的品德保持清洁不被玷污,并生活在快乐中吗?并不是我不愿意做你说的那些事,是因为我的力量不够,形势不方便。我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有人(指韩愈现在投靠的人)是我的知己吗?其实他是跟在别人后面做事,盲目的追求潮流,饿了就吃饭,饱了就游戏。我之所以留在这里没有离开,是因为他诚心诚意的关爱我。但是关心我的少,不了解我的地方更多,我难道在这个地方很高兴吗?也是有所担心才暂时安定在这里。‎ 唉!您是很关心我,您责备我的话确实很对,但是恐怕您有时候没空责备我却为我悲伤,没空为我悲哀却自责、自悲。靠近它就能够理解,但是实际去做就很难了。孔子称赞颜回说:“吃一碗干饭、喝一瓢白水,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苦生活的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心中的快乐。”人,如果能依靠圣贤的人,并能有一碗饭吃一瓢水喝足以活下去,他不感到忧愁却很快乐,岂不是很容易!如果我没有依靠,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没有挣钱的地方,就会饿死,这也不难呀?您听了我的话也感到悲伤。‎ 啊,你也要小心谨慎这些道理!我们分别得太久,如果还能回到您的身边侍奉您,我会非常高兴,所以专门派人骑马到这里,等候您的回信,并通过这些自我开导。韩愈再拜(书信用语,表谦虚)。‎ 三十、【2019届江苏扬州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放翁家训(节选)‎ 陆游 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中:造谣中伤 B.杜门穷经,不应举 杜:堵塞 C.不以衰钝见鄙 鄙:轻视 D.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游:交往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不再与之交往。‎ B.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于是,厮守田园成为唯一选择。‎ C.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不慕荣华,不失臣节。‎ D.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作父兄的一定要勤加检查约束,督促其读圣贤之书,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 ‎(2)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 ‎9.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6.A7.B ‎ ‎8.(1)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或译作“深交”),那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 ‎(2)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但没有时间慢慢细谈,立刻就分别了。 ‎ ‎9.待人之道,避祸之策,交游之憾,育才之法。‎ ‎【解析】‎ ‎【6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A项,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意思是假若别人正好指出了我的过错,更应当放下(不要有所不满)。中,意思是恰好合上。故选A项。‎ ‎【7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无中生有。文段中的“不可强”意为“不可强求”。故选B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 ‎【9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文言要点归纳概括能力。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概括的内容方向,然后通读原文,整体感知,确定答题区间,理解后加以归纳,分点概括。概括的时侯注意用词要准确,用形容词。本题要求概括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第一节陆游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子孙要宽以待人,这是待人之道;第二节告诫子孙,有些祸可以避免,有些则不可以避免,只有躬耕务农,断绝做官(的念头),才可以远离祸患。这是避祸之策。第四节讲自己交了很我友,但好多却无缘再见,深感遗憾。这是交游之憾。最后一节讲如如教育后代。 ‎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我一生不曾伤害他人。伤害我的人,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事出偶然而不了解我,有的是为了利益,其情状大多可以原谅,没有必要把这些人当作仇人,小心避开他们,就可以了。假若别人正好指出了我的过错,更应当放下(不要有所不满)。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那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我现在虽然很后悔,但已不能够追悔,以我为警醒,就行了。‎ 有些祸患不可逃避,逃避将会招致更大的祸患。既然不能退隐而要做官,那么小则受到斥责,大则招致死亡,自是难免。如果为了逃避斥责而苟且逢迎上司,那么逢迎上司的祸患就不仅是丢官。如果为了避免杀身之祸而失去为臣的节操,那么丧失节操的祸患就不仅仅是自身被杀了。人自然有懦弱的天性而不能慷慨赴难,(对此)固然不能勉强。只有躬耕务农,断绝做官(的念头),才可以远离祸患。‎ 如今世风正日渐败坏,令人担忧的不只是一件事,幸好我已年老将死了,即使不会马上死去,也绝不再出来做官,只是想到子孙后代,不能不像老太婆一样(啰嗦几句)。我家本是农民,若再务农,是为上策。闭门读书,不应科举考试,不去做官,是为中策。安心做一个小官,不羡慕荣贵显达,是为下策。除此三种情况,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你们这些人今天听到我这些话,内心肯定不以为然,以后再考虑吧。空闲时和兄弟们一起看看,用来自我警戒,不要对他人说。‎ 我年轻时交往的人,多是各地的名流,如今大多已经作古。后来的有才华的年轻人,不因为我年老迟钝而轻视我,常常与我相互往来,虽然未曾见过一面而且没有固定交往的人也很多,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和他们一一结识。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但没有时间慢慢细谈,立刻就分别了。如今既然闭门不出,也就不会再有相逢的机会了。我对世间万事都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唯独对此不能不感到遗憾。‎ 年轻人中才气过人的最容易变坏。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做父母兄长的应当以之为忧,不可以以之为喜。一定要经常加以检查约束,令其熟读经典和诸子百家之书,用宽容厚道谦恭谨慎(的道理)教育他们,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十几年后,(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趣自然就养成了。不这样的话,那些令人忧虑的事情就绝不只是一方面了。我说的这些,是后人的良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不要留下后悔。‎ 三十一、【2019届江苏阜宁中学高三上第一次学情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孺人韩妣状 林云铭①‎ ‎①不孝云镶等,早岁多病。顺治己丑五月,先后以寒疾委顿。先孺人忽以是月抱沉疴,越七日见背,僮竖受先府君戒,匿不以闻。当弥留之际不能跪受教命,既而力疾号恸,晕绝床箦。‎ ‎②谨按孺人出韩族,讳懿卿,世居闽之会城,外王父讳应清,以德量器识,见推乡阊。孺人少患河鱼之疾,久治不痊,有习唐举之术者,见而奇之曰:是女年十四,疾当瘳,且适名阀,能大其宗,可勿药也。如期果瘳。‎ ‎③天启乙丑,当前妣陈孺人见背之后,归先府君,举不孝云镶、云铭二人,时府君方贫落。孺人欣然执爨。有时乏绝,不肯向人告贷升斗。日拮据女红以佐饘粥。夜分犹搰搰不眠,所御麄布襦裙,斡濯补缀,至敝不易,人问之,则曰:吾所安也。性谦谨耻衒其能,于人无所谯责。与府君处道山之麓,十有八年,环堵之外,人不闻其语声,凡里妇相过,即屠沽负贩之属靡不善遇之。常以府君刚直为忧,从容谏曰:君遇人多所诟厉,随不复记忆,恐人终不能忘情于君。窃为君危之。又晓诗书文义,不孝云镶等幼时不能就外传,皆从孺人点授章句,训勉俱有条理,稍长,府君延师教督,孺人复为减食治供,久而不怠。师闻之叹曰:有母如此,子有不成令名者哉。时不孝云镶等粗学为文,偶有得当,府君或持以夸客,孺人辄止之曰:君何为者?若他年二子明珠暗投,徒资人笑柄耳。人皆服其量。‎ ‎④顺治丁亥七月,海寇入犯省城,孺人谋曰:贼固知其无能为,但彼众我寡,援兵一时未集,必有雎阳茶纸之祸。因悉出簪珥衣襦之属,售之得数锾易米密储复阁,越数月,城中米价果涌至十数倍,人饥相食,死者僵尸塞途。而吾家八口独无恙,迨戊子五月米甫尽而围解。其料事之审类如此。‎ ‎⑤卒时四十一。辛丑与陈妣俱以单恩勅赠孺人。呜呼!孺人已矣,追思音容,而今远矣,敬其梗概以俟作者。‎ ‎【注】林云铭与文中的云镶为兄弟关系。‎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谨按孺人出韩族 按:考查B.且适名阀 适:适合 C.不肯向人告贷升斗 贷:借入D.子有不成令名者哉 令:美好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即“行状”,是请人撰写墓志铭时的逝者生平资料,后演变为传记的一种。‎ B.府君:古时用于称太守或尊称其他官吏,但文中“府君”是对神的敬称。‎ C.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年号创于汉武帝,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女红:旧时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孺人忽以是月抱沉疴,越七日见背,僮竖受先府君戒,匿不以闻。‎ ‎(2)孺人辄止之曰:君何为者?若他年二子明珠暗投,徒资人笑柄耳。‎ ‎9.依据文章,概括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答案】6.B7.B ‎ ‎8.(1)母亲忽然在这个月染上重病,过了七天,竟去世离开了我们。书童被父亲告诫过,隐匿了消息没有让我们知道。‎ ‎(2)母亲就制止父亲说:您为什么这样呢?假若以后两个孩子怀才不遇(虽然有才能,但没有被重用),就只会给人留下笑话了。 ‎ ‎9.性情、待人、持家、教子(相夫教子)、远见等方面。‎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适”,结合“能大其宗”等内容分析,译为出嫁。句意:并且会嫁到名门。故选B。‎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结合文本内容“当前妣陈孺人见背之后”“举不孝云镶、云铭二人”分析,此处指林云铭对其已故父亲的敬称。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根据文中的事例进行概括。结合“性谦谨耻衒其能,于人无所谯责。与府君处道山之麓,十有八年,环堵之外,人不闻其语声,凡里妇相过,即屠沽负贩之属靡不善遇之”分析可知,其母亲韩氏性情温良谦和,待人平易慷慨。结合“又晓诗书文义,不孝云镶等幼时不能就外传,皆从孺人点授章句,训勉俱有条理,稍长,府君延师教督,孺人复为减食治供,久而不怠”分析可知,持家有度,教子有方。结合“时不孝云镶等粗学为文,偶有得当,府君或持以夸客……人皆服其量”“其料事之审类如此”分析可知,有着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 ‎【点睛】无准确参考译文。 ‎ 三十二、【2019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10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嘉传 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天子见之,曰:“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少顷,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劝之业武 业:从事;以……为业 B.吾久饫卿名 饫:饱。指所闻已多 C.计欲倾之 倾:倒下 D.神苶思困 茶:疲倦 ‎7.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传: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古者以车驾马,秉诣京师,称传车。给传,即提供传车。‎ B.郡守:指郡的行政长官。始于战国,秦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汉改称太守。‎ C.书指尚书,与“尚书,朕喉舌之任也”中“尚书”意义相同,中国古代官。‎ D.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和“致仕”“乞骸骨”,意义大致相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2)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9.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这样说的根据。‎ ‎【答案】6.C7.C ‎ ‎8.(1)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能忍受呢!‎ ‎(2)就给他的儿子封赐爵位,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 ‎ ‎9.①命名(叶嘉) ②生活环境(名山) ③外形(面目较黑、气质如铁) ④品性(遗香、言苦、其气飘然,若浮云、刚正不阿) ⑤功用(令人清醒) ⑥他人态度(陆羽为著其行录、殊令人爱)。‎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计欲倾之”意思是“谋划着要排挤他”,“倾”意思是“倾轧,排挤”。故选C。‎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书指尚书,与后文‘尚书,朕喉舌之任也’中‘尚书’意义相同,中国古代官”说法错误,“书”指《尚书》,史书名;后文“尚书”,才是官名。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司”,管理;“苦辞”,难听的话;“堪”,忍受。(2)句中:“爵”,封赐爵位;“宗支”,家族;“宗支之良者”定语后置,品行优良的家族中弟子;“贡”,推荐给朝廷。‎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9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这样说的根据”,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读懂文章,然后圈出文章文中关键词句,根据关键词句度“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等方面可以看出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 参考译文:‎ 叶嘉,福建人。他的先人住在上谷。曾祖父叫茂先,修养高尚却不去做官,喜欢游览名山,到了武夷山,很喜欢这里,于是就在这里安了家。曾经说:“我培植功德,虽然不被当世的人所采用,却给后世留下了清香,我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在中原地区兴盛起来的。”‎ 等到叶嘉出生后,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品行。有人劝他练习武艺。他说:“我应该作为天下英武之人的精华,扛一支枪举一杆旗哪里是我做的事呢?”于是游学并拜见了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与众不同,为他写下了记录他行止的文章,并流传于后世。皇上读了介绍叶嘉的文章,认为他很好,下令建安太守征召叶嘉,并用传车送他到京城来。‎ 太守这才派人查访叶嘉的住处,让拿出皇帝的诏书给叶嘉看。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回头对大臣们说:“我看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让他经过锤炼挫折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忽然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皇上选拔到这里,(如果)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皇上听罢笑了,把叶嘉安排到重要的部门,让他掌管机要事务。‎ 皇上于是下令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和叶嘉共事。欧阳高嫉妒叶嘉刚一做官就得宠谋划着要排挤他。叶嘉虽然遭受羞辱,并因此而站起来,但脸色并未改变。皇上责备欧阳高,喜欢叶嘉,看着他的颜色,过了好一会儿,说:“叶嘉确实是清白之士,他的清气飘然如白云。”于是邀请他一起宴饮。过了一会儿,皇上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少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从此叶嘉更加受到皇上的宠爱。‎ 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用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叶嘉严肃地说:“陛下一定要甜言蜜语口齿伶俐的人才喜欢吗?我说的话虽不好听,时间久了却有好处,陛下尝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于是皇上宽恕了叶嘉,然而也因此疏远了他。‎ 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回到福建中部。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封赐爵位给他的儿子。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