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益学区2018--2019--2高二语文月考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规则体系。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习惯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践行。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德行。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以父子纵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组成,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社会、国家发生关系。 在我国古代社会,农耕自然经济是人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父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从生到死生活在一起的熟人圈子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范围,宗法等级制度下的风俗习惯制约着人们的绝大部分行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孝”被确立为社会的道德基准。我们的先人把这一道德基准贯彻到道德规范体系、法律规范体系以及官吏的任免之中,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道德基准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 确立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全体公民的社会价值共识。其中着眼于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彰显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回答了人们处理与他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应秉持什么样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基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确立的道德基准,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的新发展。当前,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道德基准融入现实社会生活,让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行为规范力。 (节选自焦国成《确立现代社会道德基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资料不再从家庭获得,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 B.在制定道德、法律规范及官吏任免中贯彻“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 C.由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所以它们的道德基准也完全不同。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价值共识,是现代社会新的道德基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人与人之间交往必须建立规则体系为前提,论述了道德体系的道德基准问题。 B.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阐述了现代社会的特点,指出我国社会道德基准变化的必然性。 C.文章先概述“新”“旧”社会差异,再阐明我国情况,由一般到特殊,逻辑顺序清楚。 D.与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有关,文章着重论述了构建新道德基准的可行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如果能够认同、遵守、践行人们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就具备了基本的德行。 B.现代社会个人地位得到凸显,因此制定并践行着眼于公民个人的道德基准尤为重要。 C.由于个人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发展成为现代社会。 D.道德基准只有融入现实社会生活,才能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李婶做屋 刘国芳 李婶是大路李家人,但早几年,李婶就进城了。那年李婶的老伴在砖窑出事,人掉进了砖窑,把一双腿烧了。当时李婶家两个孩子还没长大,李婶为了生计,只好自己到城里来找事做,但年纪那么大,在城里找不到事。没法,李婶只好在城里卖东西,夏天卖仙年糕(凉粉的一种),冬天卖烧烤。 现在是夏天,李婶开着三轮车出门了,车上,除了两桶仙年糕,还坐着她老伴,老伴一双腿残了,装了假肢,他也经常跟李婶出来卖东西,腿不方便,但手还利索,可以帮李婶洗洗碗收收钱什么的。但这天一点都不顺,走哪儿,都碰到城管,不让摆。整个下午,也没赚到二十块钱。后来,大路李家一个叫李根的人看见李婶了,李根问:“生意好啵?”“不好。”李婶说。“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加层做屋,你也加吧,不加到时候吃亏。”李根说。“我哪天回去看看。”李婶说。 这天,李婶就开着三轮车回了一趟大路李家,不是她一个人去,老伴也坐在车上。其实,李婶已经碰到好几个村里人了,他们都告诉李婶,说他们大路李家要拆迁,村里人为了多赔些钱,家家户户都在加层。这加层就是在自己的房子上往上加,三层的房子加两层,两层的房子加三层。这样一加,房子就变成了五层,就可以让政府多赔些钱。这样的好事李婶当然不会放过,早就想回去,这天李根一说,李婶就回村了。到村里一看,村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样子,家家都在做屋。见了李婶,有人问:“你还不动手呀?”李婶问:“我们村到底会不会拆?” 对方说:“肯定会,隔壁王家村都拆了。”李婶又问:“那加层的房子也赔得到钱?”对方说:“有些村赔到了。”李婶嗯一声,回到自己家了,李婶的房子是一幢三层楼房,站在房子前,老伴说:“加两层要好多的钱。”李婶说:“六七万吧。”老伴说:“没钱呀,我们一万都拿不出来。” 李婶当然知道家里没钱,老伴出事后,砖厂赔了几十万,但李婶有两个儿子,李婶拿那些钱在城里买了两套房,当然,只是付了首付。两个儿子现在都结婚了,虽然也在做事,但赚到的钱一大半要付月供,他们也拿不出钱来加层做屋。 虽然没有钱,但李婶还是跟老伴说:“没钱也要加,别人加了,我们不加,到时吃大亏。”老伴说:“但拿不出钱呀。”李婶说:“借。” 半个月后,李婶家里动工了,两个儿子和媳妇也来了,他们确实没钱,但可以出力,一家人加上请来的工人,十来个人,于是李婶家也忙得热火朝天。 这天正忙着,一个人走了来,这人问着李婶说:“李婶,你听了啵,后山杨家村加层的房子都被钩机钩了。”李婶吓了一跳,问:“为什么?”对方说:“不允许加,乱加层违法。”李婶听了,不知如何是好,跟老伴说:“会不会这里才做好就被拆了?”老伴听了,也是乱了方寸,跟李婶说:“那还做什么,干脆不做了。”有人过来安慰他们,跟他们说:“不要紧,大家都加,法不责众。”李婶想想也是,指挥一伙人继续忙着。 十来天后,李婶家的房子也从三层变成五层了,但李婶担心的事,这天也发生了。村里来了几十个人,都穿制服,他们还开来几辆钩机,村口一户人家加层的房子,几分钟,就被钩机扒了两层。然后,一户又一户加层的房子都被扒了,包括李婶家的房子也不例外,李婶当然不想让他们扒,站在楼顶上不下来,但上来几个人,把李婶架了下来。然后钩机一响,不到十分钟,李婶加建的两层,就扒了。 那时候是傍晚,扒完李婶家的房子,他们就撤了。李婶的老伴在他们撤了后爬到了楼顶,明显,他想跳下来。李婶见了。大喊:“老头子,你想做什么?”说过,招呼两个儿子去拉老伴,随后,李婶也爬了上去,抱住老伴,李婶呜一声哭。这晚,李婶哭了一个夜晚,边哭边喊:“六七万呀,一下子就没了。” 后来,李婶没再哭,李婶跟老伴说:“老头子,回城去。”这时候东边现出了鱼肚白,李婶突突地开着三轮车,迎着那片光亮而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3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较为详细地描写了李婶做屋的过程,体现了她世俗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 B.小说运用“摇摆”手法,一波三折,揭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加深了小说的悲剧内涵。 C.小说无“善恶冲突”,淡化“美丑对立”,揭示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D.作者塑造李婶及村民“群像”,目的在于批判当代农民浅陋愚昧、自私自利的劣根性。 5.关于小说的结尾段,有人说是光明的,也有人说让人感受到更深重的悲凉,你倾向于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6.有文学理论认为,作者的态度构成作品的灵魂。请结合文本探究本文作者对于农民和农村现实的态度。(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网络小说、电子杂志、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J.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阅读的部分受众。 (摘编自《当今国民阅读习惯与趋势探讨》) 材料二 阅读年龄与阅读类别图 中国人习惯的阅读方式图 材料三 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虽然精神食粮不再匮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 “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姓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全民阅读更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他认为,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摘编搜狐网) 材料五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在制定重建家园计划时,仍留出专门资金用来推广阅读。“阅读是教育的基础”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德国的共识。德国人非常注重阅读的娱乐功能,提倡快乐阅读,他们用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更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德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认为真正的阅读源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德国平均每个家庭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以色列平均几千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犹太人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犹太民族不仅涌现出的科学家多,而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贾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前。在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就占了一半之多。许多人把犹太民族称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的民族。 (摘编自人民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信息时代,大部分经典畅销书都已有其电子版本,但仍有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数字化阅读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 B.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多次倡导,希望能够让全社会更重视读书,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C.苏轼认为阅读时不必追求所有的问题都弄懂,只就一个目标或问题进行探究,日积月累必有收获,他还强调读书应注重独立思考。 D.犹太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这种学习精神让他们受益匪浅,美国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多数与此不无关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类书籍品种随时代发展而日益丰富,虽然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还是以纸质图书为主。 B.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这与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需求有关,如00后的阅读就与学业关系较紧密。 C.二战后德国人注重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快乐阅读。他们喜欢阅读纸质书籍,也喜欢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 D.叶圣陶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既能练习精读,又能练习速读,所以他强调学生在中学时专心只读几本书就能养成读书的能力。 9.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达到“全民阅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 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匹。延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齿相配。其贫无礼娉,令长吏以下各省奉禄以赈助之。是岁风雨顺节,谷稼丰衍。其产子者,始知种姓。咸曰:“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多名子为“任”。于是徼外蛮夷夜郎等慕义保塞,延遂止罢侦候戍卒。 延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杂种胡骑休屠黄石屯据要害,其有警急,逆击追讨。虏恒多残伤,遂绝不敢出。 后坐擅诛羌,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B.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C.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D.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等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B.中土,古指中原地区,是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意为国之中、天地之中。 C.“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官职的合称,不同朝代所指官职也不同。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D.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养老称为乞骸骨、致仕或下车,意思是交还官职,“还禄位于君”,西周时已有致仕养老的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任延自幼聪慧,年轻有为。他十二岁时就成了太学的学生,扬名太学;十九岁时被任命为会稽都尉,以致来迎接他的官员见他如此年轻感到很吃惊。 B.任延礼待贤才,重视孝道。担任会稽都尉时,他聘请品行高洁之士,礼待不愿出仕的龙丘苌;巡视属县时,派人慰问孝顺的人,并招待他们吃饭。 C.任延关注民生,体恤民情。他指导九真之民射猎农耕,开垦荒地,由贫穷变为富足;他帮助少数民族百姓适龄匹配,婚嫁聘娶,深得他们信任感激。 D.任延有勇有谋,除暴安民。在武威任职,镇压凶暴为害的田绀父子,面对危害百姓的少数民族,他严厉治军、占据要隘,大败贼寇,使之不敢来犯。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5分)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青 玉 案 黄公度①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②残别袖燕支雨③,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注】①黄公度:南宋主战派。作此词时词人在泉南任职,秦桧假借君命令他速回都城临安。②裛(yì):沾湿。③燕支雨: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三句看似是词人在责怪晨鸡不懂离人之苦,实则是表达其不愿离家又不得不去的矛盾心理,这种迂回用笔的写法更具艺术表现力。 B.“霜桥月馆,水村烟市”采用列锦的手法,对“霜桥”“月馆”等旅途的景物做了细腻描绘,通过画面的组接,营造了孤寂的氛围。 C.词的结尾以景语作结,描写词人倚着栏杆悄然无语,独自伫立在暮色笼罩的长空之下。此处“无语”胜似有语,意境深远,含而不露。 D.本词词风柔美,缠绵悱恻,采用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法,婉而多讽,尽显风雅遗风。所谓“气和音雅,得味外味者”,即此也。 15.清人张惠言在《词选》序中说,词是“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指隐忧怨恨郁结之情)不能自言之情”,请结合该词简要分析:诗人通过“男女哀乐”道出了怎样的幽约怨悱之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以“ ”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以“ ”一句直接赞美琵琶曲像仙乐般好听。 (2)荀子《劝学》中的“ , ”启示我们,“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推进,才能到达梦想的远方。 (3)杜甫《登高》中“ ”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 ”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进年老体衰之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地写出了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 ,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 ,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的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 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17、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远见卓识 相辅相成 小肚鸡肠 自成一家B.远见卓识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自成一家 C. 真知灼见 相辅相成 小肚鸡肠 与众不D.真知灼见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与众不同 18、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B.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C.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19、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体现着他们的人生理想 B.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 C.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着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 D.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的人生理想 20、下列选项中括号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比(等到)得软脚病 敛不凭(凭借)其棺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为动用法,为……守) B.止(停止)一岁 汝之纯明而不克(克服)蒙其泽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辍汝而就(接近) 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汝又不果来(果然、果真) D.远具(准备)时羞 不省所怙(依靠)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吾不以一日辍(停止,离开)汝而就也 21、对下列各项中画横线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孤,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独,老而无妻为鳏。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祀用的牲畜,猪、牛、羊各一头) D、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叫“忽”,一寸的百万分之一叫“微”) 22、下面是某宾馆房卡套上“温馨提示”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房间如需接着租住,请于当天十二时前带房卡到总台确认并办理手续。退房时请出示此房卡,并凭房卡取回您押在本店的钱。大堂贵重物品保管处免费为您提供服务,深夜十一时后不许客人串门。阁下如有指教,请打内线电话6688至大堂副经理处。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1.B(A项,“不再从家庭获得”表述绝对,原文是“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C项,“完全不同”错误,应为“有所不同”; D项,陈述对象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错,应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 2.D(未论及“可行性”) 3.C(强加因果) 4.D(错在“目的在于”,通观全文,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以“李婶”家庭经济上的艰难窘迫,揭示农村经济的困境和农民生活的艰难,并赞美了以“李婶”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的顽强坚韧的生命意志。) 5.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故事的结尾是光明的。 ①人物形象:房子被扒,李婶痛哭一夜,又擦干眼泪,开着三轮车回城重新开始,说明了李婶的坚韧和顽强;(2分) ②环境描写:“鱼肚白”、天空的“光亮”、“突突”的响声,寥寥几笔,绘声绘色,打破了沉重悲凉的气氛,涂抹上了一层希望的亮色;(2分) ③小说主旨:面对艰难的生活,“李婶们”坚毅顽强的生命意志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也是生活的希望所在。(2分) 答案示例二:我认为小说的结尾让人感受到更深重的悲凉。 ①乡下现实:造屋被拆,亏空巨大,李婶只能擦干眼泪,天空刚现“鱼肚白”就开着三轮车赶进城去,继续谋生;(2分) ②城市状况:呼应上文李婶进城摆摊遭受城管驱赶,暗示了李婶无论是在乡村,在城市,谋生都非常艰难,出路渺茫;(2分) ③小说主旨:揭示了“李婶们”这样的底层弱势群体不管如何努力,都难以改变艰难命运的社会现实,引发人们对于农村和农民的深切关注。(2分) 评分建议:答题应首先表明态度,若缺失,应扣1分。 6.答案示例: (1)同情:作者对“李婶们”这样的底层、弱势的农民抱有深深的同情。(1分) 理由:“李婶”一家人勤劳、朴实,却生活得艰难沉重。老伴在砖窑出事成了残疾人,李婶摆摊谋生遭到城管的驱赶,借钱造屋损失巨大,两个儿子在城里生活压力巨大。不管他们怎么努力,都很难突破艰难的命运。(2分) (2)期盼:作者通过小说反映现实,希望农民和农村问题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反思。(1分) 理由:①李婶摆摊被赶,造屋加层被扒,在制度和生活的夹缝里,谁来体谅这些小老百姓的生活艰难?小说以此反映农村问题的艰巨复杂,切不可简单粗暴。②李婶一家两代,都只能离开农村,在城里艰难谋生,小说以此反映农村经济的凋敝,也提醒人们关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民的安置和接纳的问题。(2分) 7.C(张冠李戴,追求“独立思考”是陶渊明的观点。) 8.B(A项,夸大范围,图表中是“57.2%的人习惯于阅读纸质图书”;C项,“不同类型文章”错,文中是说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D项,逻辑错误,原文说的是“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 9.①政府重视倡导,全民形成重视阅读的共识;②政府加大投入,提供资金和设备上的保障;③社会多方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④国民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特别注意从娃娃抓起;⑤多出版有价值的好书,重视经典文化的宣传;⑥指导人们掌握各种有效的读书方法。(答出一点1分,答出五点得6分) 10.D(依据文意。) 11.D(“下车”为官吏刚到任。) 12.C(“他指导九真之民射猎农耕”错,九真之民本以射猎为业,任延指导他们农耕。) 13.(1)对贫困的部属,他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救济他们。他裁减士兵,要他们耕种公家的田地,以便周济穷困之人。(“掾吏贫者”定语后置1分,“省”1分,“周”1分,句意2分) (2)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两次,李牧连续使秦国退却。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邯郸成为(秦国的)郡县,可惜赵国动用武力却没有坚持到最后。(“再”“洎”“终”,被动句各1分,句意1分)。 14.B(“对‘霜桥’‘月馆’等旅途的景物做了细腻描绘”错,该词并未做细腻描写。) 15.本词表面是写男女别愁,实则寓意深远。①起句写对“邻鸡”啼鸣、催促启程的责备,实际表达对“君命”(实为秦桧)的一种怨恨和不满;②旅途中词人一再回望、依依不舍,既表达对所恋之人的思念,又暗含对入京后前途命运的担忧;③鸿雁无情离去、家书阻隔(或倚栏独立无语),则表达了词人心中苦闷无处诉说的无奈和痛苦。(答出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16、(1)小弦切切如私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7、D 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认识和见解。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不平凡的见识。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相互辅助,相互促成,缺一不可。睚眦必报:瞪一眼的小怨恨都一定要报复。形容人心胸狭窄,气量小。小肚鸡肠:比喻人气量小,心胸狭窄。与众不同;跟众人不一样。自成一家:指在某种学问或技艺上有所创新,能自成体系。 18、B . A、C两项一面对两面,C、D两项“具备”与有没有”语意重复。 19、C 解析;从前后语境分析得知,所补写的句子与上分句结构基本一致,与下一分句构成“不是……而是……”的并列关系,故选C。 20、B(A比:近来,凭:临;B止:留居,克:能够,应:应付,就:就职上任;D既:不久、后来) 21、C :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 22、示例:“接着租住”改为“续住”;“押在本店的钱”改为“押金”;“不许客人串门”改为“谢绝来访”;“指教”改为“垂询”;“打内线电话”改为“致电内线”。(改对一处给1分,共5分;只指出使用不当的词语而没有改对的,不给分。) 23、作文【立意分析】 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行为影响了位置: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 2.位置影响了行为: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为,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位置与行为具有相互影响。 立意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都是切合题意的较佳立意;如果所写内容只涉及“行为”或“位置”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涉及“行为”“位置”的关系的,属于基本合题;如果所写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另起炉灶的,则属于跑题。 【优秀范文】:行为与位置,相互影响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都在阅读,而在普通舱侯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这种现象不免引起人们的思考,人的行为与位置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首先,说位置影响了行为。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就连翻书声都很轻,大家都在阅读,图书馆里鸦雀无声。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下刚刚进入图书馆的人也会闭上嘴巴,轻声慢步的走进来找他想看的书。 在这种比较好的环境下,很少有人愿意让自己成为异类与他人不同。所以,哪怕不习惯也会让自己融入进去眼前的环境,这说明位置影响人们的行为。 后说,行为也会影响位置。社会分为不同阶层,而这阶层的划分正是由我们的行为所决定的。爱学习肯吃苦的人考上了好大学,以后就有了一份好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有了高收入。 他所处的阶层肯定与高考落榜没有工作的人不一样。当初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有的人有毅力肯学习,有的人贪玩游戏人生。因此,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行为便影响了人的不同位置,也就会有不同的人生。 统而言之,行为与位置是互相影响的。不同行为的人有不同的位置,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行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八个字便直白的说明了这种关系。 再说,位置行为互相转化。 行为与位置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毛泽东年年轻时有意在闹市中读书,他并没有因外界的喧嚣而改变自己专注的行为,所以当我们所处这种不良位置时,一定要坚定自己的行为,不要为其所变,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的品性。 相反,国外有一知名大学的一位教授,其人学识渊博,在学术上取得较好的成就,但他经常辱骂学生,上课时常迟到或者接听电话。终也被该校辞退。这说明在良好位置上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拥有好的行为。我们不要因为位置的优越而忘了自己的身份,因而得意忘形。 所以,我们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不甘沉沦,心中有信念有信仰,并为实现目标努力拼搏,增加正能量,积极向上,让自己娈得更加优秀。 朋友,如果你现在身处一个好的位置,请你更加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让你变得更加优秀吧。即使有缺点和毛病,也不可怕,从现在就开始改变自己,为自己提升到一个优秀的位置,那里有更多的更优秀的人才,用正能量感染着你,带你一同进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