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微案一故事情节
微案一 故事情节 微点突破一 概括故事情节 (2013·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①这是 1944 年的 8 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 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 来。” ②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 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 的房东。 ③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 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 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④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 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 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 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⑤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 法律来审判他吧。”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 ⑥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 尊严可言?” ⑦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 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⑧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 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⑨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⑩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 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⑪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 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⑫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 谢霍夫曼。 ⑬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随着一 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尔。 ⑭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 大片。 ⑮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 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 ⑯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 ⑰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 你所谓的风度呢?” ⑱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 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⑲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 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⑳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着说: “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21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 (节选自《枪口下的人格》,有删改)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 分) 答: 剖析 1.审题。审读题干,包括两部分:“围绕主人公贝尔蒂”,可以理解为要求归纳 “贝尔蒂做了些什么”;任务是“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2.寻找有关贝尔蒂言行的段落。 ①②段:贝尔蒂俘虏霍夫曼。③段:贝尔蒂宣布起义。⑤段:贝尔蒂阻拦迈尔侮辱霍夫 曼。⑦段:德军重新占领城市,贝尔蒂等人被俘(这一点很重要,虽然没有直接写贝尔蒂, 但根据上下文可知,一定有贝尔蒂)。⑪⑫段:被放过。⑮~⑳段:贝尔蒂站出来承认是自 己俘虏了霍夫曼。○21段:贝尔蒂就义。 3.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答案 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 技法透视 小说结构的重点是小说的线索和层次。小说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 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小说层次 就是小说结构,常见的小说结构都是以情节的发展来划分,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 个阶段。 设问方式 1.(2013·重庆高考)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2.(2011·安徽高考)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4.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5.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6.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解题思路 概括故事情节“二法” 1.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 (1)根据线索概括情节。情节发展离不开线索,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小说还会有两 条线索。文章可以事物为线索,也可以感情或心理活动为线索。抓住了这些,就能整体把握 文章的情节和思路。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可概括为:盼于勒→赞 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2)根据时空概括情节。根据小说时间、空间的变化节点,并对其进行分别概括,可以 准确地把握全文的情节和思路。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过程可概括为:背景(引 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 2.表述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短的小说)。 根据段落概括情节。根据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安排顺序,理清各部 分之间的联系,由先到后,概括每段叙述的情节,逐步形成对小说情节的总体认识。 答题模板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首先写了……,其次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 针对练习 (2017·衡水中学六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公共汽车咏叹调(节选) 刘心武 车在西单站停靠了,可没开。 有两个小伙子,是从车上下来的。他们气冲冲绕过车头,闯到驾驶室边,一个拽开门就 骂:“工会大楼干吗不停?!”一个竟伸出手去要拽司机:“有你这么开车的吗?!你下来!” 工会大楼是前一站。发车时本是说工会大楼停而西单不停的,当时,大家伙一个劲儿嚷: “西单停!”“西单停!”他才前一站不停停西单。 你们非要在工会大楼下车干吗刚才不嚷嚷?真是谁心善谁吃亏。前一阵大北窑那儿修 路,车堵得厉害,常有忍耐不住的乘客跑过来求他:“师傅,开门让我们下!”不在站上不 能开门,这是制度。他本可以置之不理,可他心软,好几次都把门开了,让想下去的下去。 这回他又心软。“我们都到西单下!”一片嚷声。他本是将就大家伙,没想到倒惹出了麻烦 来。 看这二位那个横劲,怎么着?找茬儿打架吗?他满脸溅沫地指着他们叫嚷起来:“你们 想怎么着?嘿,你们要敢拽我你就真拽,这车我今儿个还真不开了!” 底下两个小伙子倒没真拽,但跳着脚骂个没完。 韩冬生气得浑身哆嗦。他转过身来,朝着车厢呼喊:“嘿,你们说说,是不是刚才车上 都嚷着要我西单停车?!” 车上的乘客竟没有一个应声作证。 韩冬生大受刺激。他转身冲着车下二位对吵起来。交通警走拢车前,问韩冬生怎么回事 儿。 韩冬生气咻咻地望着两个寻衅者消失的地方,赌气地说:“你们逮不着流氓就罚我吧! 今儿个我还真不干了!”他掏出印着红 1、黄 2、蓝 3、绿 4 的一叠“北京市机动车驾驶员 违章记录证”,一下子递到交通警手里。 交通警很冷静,把四张卡片都还给了韩冬生,对他说:“你先把车开走吧!” 韩冬生把胳膊抱在胸前,梗着脖子宣布:“我这车出毛病了,开不了了!” 连续几辆出租汽车从街心驶过。 韩冬生望着出租汽车顶上安装的有“TAXI”字样的顶灯,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把那顶灯叫成“坟头”。“那些顶着坟头的家伙”,他这么称呼出租汽车司机。他从 羡慕他们,到嫉妒他们。 韩冬生今年三十一岁。父亲是一家饭馆的“白案”。两个妹妹也在饭馆,一个给“红案” 切菜备料,一个端盘儿。他弟弟是全家的骄傲,在西郊一所大学里工作,尽管是在大学修建 队当瓦工。大学里曾给每位教师配置一部《辞海》缩印本,本来行政部门的干部以及工人不 一定需要那么厚的一大块纸砖,但福利均等的不成文规则使他弟弟也领到了一部。他弟弟立 即倒手转卖,便得了四十块钱。这类事多了,韩冬生心里便堵上了冰坨——我们公司怎么一 年才发两双手套? 韩冬生赶上了最后一茬“上山下乡”。在村里种地的时候,他常常一边抹着汗水一边幻 想:什么时候能当个工人就好了!后来房山的一个小煤矿招工,他欢天喜地地去了。去了才 知道当矿工比种地还苦,于是他幻想哪一天能调回城里就好了!一九七九年还真遇上了难得 的机会,父亲的一个“把兄弟”在公共汽车公司的一个车队当队长,靠这个“后门”,他转 到城里公共汽车公司来了。临调走时,矿上让他在一张纸上按手印,那上头写着他自愿从四 级工降为二级工。他没犹豫,蘸着大红的油墨按了。他在公共汽车公司从二级工从头干起。 先卖了两年票,后来才学了开车。头两年他还算安心。可这一年多来,他心上长毛了。关键 是出租汽车的勃兴,公共汽车驾驶员远没有出租汽车司机自在和实惠。 看着川流不息的出租汽车,韩冬生越发想坚持他的罢工行动。 1.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品通过对驾驶员韩冬生闹“罢工”的描写展现了广阔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当 时体制不完善、分配不公等社会矛盾。 B.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生动地展现了交通领域的诸多问题,体现了作者关 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历史责任感。 C.作品采用第三人称,既注重人物动作、语言描写,又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 D.作品行文紧凑而有波澜,如先写西单停车之事,然后再写前一站发生的事,插叙写 一家人的工作情况。 答案 B 解析 “大胆想象”不当,误将人物的心理活动说成是想象。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情节结构。 答: 答案 乘客闹事,韩冬生与乘客吵架;交通警前来调解,韩冬生宣布车不开了;看着几 辆出租汽车,韩冬生心生不平,展开心理活动;韩冬生想坚持罢工。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 对情节进行划分,交通警登场前后各为一个情节,其后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一个情节,最后交 代坚持罢工为一个情节。 3.有人认为作者笔下的驾驶员对乘客的态度过于嚣张,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试从人 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 答案 如此对待乘客确实有些嚣张,但这样写使韩冬生这一人物更具真实性,因为面对 社会不公,他不想当公共汽车驾驶员,又遭遇乘客的怨骂,自然难有好态度;描写人物的嚣 张,便于表现人物内心的不平,从而更好地反映社会不公的问题,呼唤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答时可从塑造的人物 真实与否、对表现主题有无作用等角度进行考虑。就公共汽车驾驶员而言,韩冬生的态度是 不正确的,但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态度,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进行这样的思考,不难得出答 案。 微点突破二 赏析情节手法 (2017·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 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 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 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 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 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 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 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 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 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 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 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 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 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 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 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 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 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 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 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 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 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 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 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 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 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 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 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 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 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 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 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 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答: 剖析 1.首先是审题。题干要求分析“意外的结尾”,意在暗示结尾出乎意料。而分析 其好处,应更多地从情节、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 2.(1)叙述方式——补叙,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前面写“他”与家人津津有味地喝鱼 汤,结尾处又“诡异”地出现已入汤的鱼。这样意外的结尾,呈现出“欧·亨利式”的特点, 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2)情节安排技巧。结尾处又“诡异”地出现已入汤的鱼,前文中“他忘了鱼汤是什么 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等处已留下伏笔,意外的结尾与前文留下的伏笔照应, 使文章结构完整、构思巧妙。“鱼未入汤”的情节安排,充满魔幻色彩,结尾处鱼“眼里还 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诡异之处有深意,易引发读者思考。 答案 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 尾有暗合相通之处。 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 现出某种魔幻色彩。 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 考与探究。 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技法透视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楚、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具体包 括情节叙述的手法和情节结构的手法。 设问方式 1.(2017·浙江高考)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2014·全国卷Ⅰ)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部分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 4.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 5.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解题思路 1.情节叙述手法 2.情节安排技巧 答题模板 点明情节结构技巧+结合文本分析+分析效果作用。 针对练习 (2017·泸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爬梯子 秦德龙 他又梦见自己爬梯子了。 梯子吊在半空中,上边是天,下边是地,左边是云,右边是风。他在梯子上爬着,艰难 地爬着,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掉下去。掉下去,肯定是粉身碎骨。这样的梦境,总是让他心 惊肉跳,胸口里如揣了一只疯狗。 他经常梦见自己爬梯子,每次从梦中醒来,都是大汗淋漓。 在官场上混,谁不想爬到金字塔上去?有梯子要上,没有梯子,创造梯子也要上。他知 道,往梯子上挤的人很多,只有把别人挤下去,才有可能让自己爬上去。因此,他左踹一脚, 右跺一腿,干掉了一个又一个逞能的家伙。但他心里总是不静,总是梦见自己爬梯子。这让 他非常痛苦,他就在心里琢磨:又该修理谁了? 说实话,他没少修理人。那种铜头钢脸铁脖子的货,一看就是杠子头,对这号货,有一 个灭一个。而另一种闷不吭声的蔫货,真恨不得揭开脑瓜盖,将脑汁咕咚咕咚喝了!最倒胃 口的,是那种半男半女的阴阳货,只要掐一把,除了冒酸水还是冒酸水。在他看来,隔三差 五,就要把这些货捞出来,修理一顿,不然的话,他们可能在暗地里锯他的梯子,哪怕是拉 个小口子,也会让他一落千丈。 有时,他也在想,算了吧,自己能耐再大,也未必能干到联合国。后来又一想,这个思 想要不得,真是要不得。你不去联合国,有人去联合国。去联合国的梯子很高很长,你不爬, 有人爬,等别人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去了,你不就成了跟屁虫了吗? 一想到跟屁虫,他的脸色就绿了。他不想拾别人的屁吃,只想让别人拾他的屁吃。路只 有一条,那就是往上爬。他也知道,往上爬,飘忽不定,是要冒风险的。因此,他每次看见 消防战士爬云梯,看见民工爬高楼刷墙面,他都要头晕,都要惊出一身冷汗。 是的,每次梦见爬梯子,就说明又有坎坷了。可是,他又希望梦里有梯子。只要梦里有 梯子,就表明自己仍然有高升的可能。坎坷算什么?只要有梯子可爬,吃些苦头也是在所难 免的嘛。 记得有一次,他在梦里爬梯子,爬来爬去,爬到了一条江边。他也不明白,明明是向上 爬的,怎么会爬到了江边?真是荒诞!荒诞的还在后面。江边有人在做“升棺”表演,也就 是把棺木从船上吊到空中,而后,再拉入峭壁上的洞穴里。这也叫“悬棺”表演,是千古奇 绝。就在他爬着梯子,兴致勃勃地观赏“升棺”表演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棺木在上 升的过程中,突然断了绳索!棺木从半空中掉了下来,砸到了水里。一具死尸从棺木里飞了 出来,落到了水里,被鱼儿分食。他爬过去去看那死尸,死尸的脸,居然是他的脸!他当时 就吓醒了。不错,前些年,去南方旅游,的确是看过“升棺”表演的,当时棺木并没有从空 中掉下来呀!梦见棺木掉下来了,而且,死尸的脸是他的脸,可把他吓得不轻。他从床上爬 起来,提上裤子,就去银行提款了。该烧香的烧香,该拜佛的拜佛,见庙就磕头,心里才渐 渐平静下来了。 他就是这样落下来毛病的。他常常对着冷月叹息:当官真危险啊!当官,是最有风险的 职业!当然,这样的感叹,也只是说给自己听的,是不能对外人说的,说了人家也不信,人 家反而会骂他作秀,骂他腐败! 让他想不到的是,他正在梯子上爬着,日复一日地爬着,饶有兴趣地爬着,却忽然间“软 着陆”了。上边下来了“一刀切”的政策,他这个年龄线的人,像割韭菜一样,全被割下来 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谁不想多坐一小会儿呢!他心里真不平衡啊,可又有什么法子呢?! 从梯子上下来后,虽然意犹未尽,他还是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了。其实,他和普通 老百姓是不一样的,他还吃着一份俸禄呢,衣食无忧。他每天上街闲转,看见一片树叶落了, 也会发出一声冷笑。这天,转来转去,他转到了一家装饰公司的门前。有几个工人正在忙着。 让他眼前一亮的是,他看见了一架梯子! 他简直高兴死了,弯下身去,爬开了梯子。几个工人都笑他:“这个人,神经了,梯子 在地上躺着呢,爬什么爬?”他听见了工人们的谈笑。于是,直起了身子,愣愣地看着躺在 地上的梯子。 他在心里恨恨地骂着:“梯子本来就在地上躺着的,我却爬了几十年!这几十年,我一 直在地上爬着!”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他”和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都是比较典型的形象,两人都处在一种精 神困境中,但造成困境的原因却有所不同。 B.文中多次对“梯子”进行了细致描写,因为“梯子”是小说的线索,它推动了故事 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主人公的结局。 C.小说借助梦境刻画了他内心的感受,同时,用“软着陆”“一刀切”的现实与日复 一日地爬着的梦境形成反差,讽刺意味浓。 D.“该烧香的烧香,该拜佛的拜佛,见庙就磕头”一语双关,既指虔诚的烧香拜佛磕 头,也指他为了保住官位用钱去打点关系。 答案 B 解析 “多次对‘梯子’进行了细致描写”说法错误,小说的线索是“爬梯子”而不是 “梯子”;“暗示了主人公的结局”说法也不恰当。 ★5.小说的主人公是“他”,这个“他”用得很妙,为什么? 答: 答案 用第三人称“他”,体现作者对小说所反映问题的冷静思考,也更能引起读者理 性的思考和评判;“他”具有不确定性,像“他”这样的人社会上还有很多,使小说反应的 现象更具有普遍性。 解析 “他”既是小说的叙述视角,又是文中的一个角色,应该从这两个角度思考作答。 从叙述视角看,以第三人称表述小说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显得更客观,更容易引 导读者从客观的角度对小说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冷静思考。从人物形象看,“他”具有泛指性, 没有具体姓名,所代表的是社会上的一类人,是一个类型化的角色,使小说所反映的现象更 具普遍性。 6.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及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 答案 作用:①主人公的反省,深化小说主题,更具有讽刺意味;②首尾照应,结构更 紧凑。 含义:①“梯子本来就在地上躺着的”意味着当官要脚踏实地,为百姓服务;②为了升 官,他不择手段,失去尊严,像狗一样在地上爬。 解析 关于结尾段的作用,从位置看,一般具有照应前文、深化主题的作用。这段话是 小说主人公从官位上退下来之后的反思,“这几十年,我一直在地上爬着”具有浓浓的讽刺 意味,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结尾写“爬梯子”与小说开头“又梦见自己爬梯子了”照应。 画线句的含义要根据全文内容,结合小说主题来理解。在本文中,“梯子”意味着当官者的 仕途,而“梯子本来就在地上躺着的”,说明当官者不应盲目“向上爬”,而应当脚踏实地, 贴近百姓;而小说中的“他”始终在地上爬行,说明了他为了仕途的发展丧失了基本的理智 和尊严,不择手段。 微点突破三 分析情节作用 (2016·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 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 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 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 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 一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 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 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 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 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 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那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 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 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 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 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 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 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 巷,眼前出现了一个旧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挂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熟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抱, 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 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他喝茶。马骁驭咨 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 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 头。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 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 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柱,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 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 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樊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 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 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 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一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剖析 1.首先是审题。题干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 这是题目概括的信息,主要起提示性作用;关键是后半部分“有什么作用”,就是说“既要 指出作用有哪些方面,又要联系具体内容加以佐证”。 2.通过审题可知,这里考查的是情节的作用。要迅速梳理小说情节的一般作用:对情 节发展、人物塑造、环境描写、主题展现、文章结构、作者构思和读者阅读的作用等。 3.逐条分析核对本篇小说是否具有某种作用。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解答。从 内容上看,“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对猴子进行实验而验证了一个道理,就是孩子不仅需要物 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爱。从结构上看,“绒布妈妈”实验写在文章的第六至第八 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引出这个话题的正是上文所写的吴秋明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 衣,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行为也正验证了“绒布妈妈”实验所讲的道理。 答案 ①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份,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抱”对孩子的重要 性;②交代吴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③引出下文,马骁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新认 识;④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做铺垫。 技法透视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情节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 务的。所以分析小说的情节,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 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设问方式 1.(2016·全国卷Ⅱ)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2.(2016·江苏高考)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3.文中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4.某段写的某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5.×××情节在文中出现多次,请结合文章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解题思路 分析情节作用“三关注” 作者对小说情节的精心安排,可以收到如下几方面的效果:①对情节发展而言,其目的, 或使情节更曲折生动,或引出下文,或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或设置悬念,或推动情节发展; ②对人物塑造而言,更好地表现人物某种性格,完善人物形象;③对环境描写而言,使环境 更有典型性;④对主题展现而言,丰富和深化主题;⑤从作者构思和读者阅读角度分析,如, 行文有节奏感,制造波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等;⑥结构上的作用,“呼应标题”“照 应文段”“卒章显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 1.关注小说开头段的作用 2.关注小说中间段的作用 3.关注小说结尾段的作用 答题模板 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等),推动×××情节发展(进入高 潮或转折);表现了×××的思想品质(心理),有助于塑造×××的形象;揭示(表现、突出) 了×××,有利于表现×××的主题。 针对练习 (2018·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①那个傍晚,在窑壁上刻下第一百七十八条道儿,乌鸦叽里咵嚓往下拉屎,顺子爹死了。 听窑外硷畔上的来人议论,说顺子不孝顺,以前还和大家一起去挖极花(一种类似冬虫夏草 的草,当地人挖了冒充冬虫夏草卖以补贴家用),虽然极花越来越少快绝迹了,可毕竟和家 里人团圆着,后来顺子执意去了城市打工。这一走就走了四年,没有音讯,而家里的媳妇竟 生了孩子。村里人便指戳起他爹,又说如果不是顺子爹的事,那就是村里的谁。村里的男人 多,又有十几个光棍,于是你怀疑了我,我又怀疑了他,直到前三天,顺子媳妇和那个前来 收购极花的男人抱着孩子私奔了,大家才相信了顺子爹的清白。 ②此后顺子爹总哭自己没给儿子守护住媳妇,一天傍晚喝下一瓶农药,七窍流血死了。 黑亮和他爹他叔一起帮着去料理后事,但狗还在窑的外面卧着。 ③硷畔沿,四棵白皮松上又站满了乌鸦,叽里咵嚓往下拉屎,那个傍晚拉的屎特别多, 响声也特别大,臭气就热烘烘地扑到我的窑里来。 ④窑里的老鼠一直咬箱子。箱子里并没有粮食,只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破烂棉絮。我不会 起来撵它的,也不会敲打炕沿板儿去吓唬,咬吧咬吧,让老鼠仇恨去,把箱子往破里咬了, 也帮我把这黑夜咬破! ⑤差不多六个月前的晚上,我用指甲在窑壁上刻下第一条道儿,自后就一天一条道儿地 刻下来。就在这个土窑里,黑亮的娘,生命变成了一张硬纸挂在了墙上,而我半年来的青春 韶华就是这些刻道儿?屈辱、愤怒、痛苦、无奈使我在刻下第一百七十八条道儿时,因为用 力太狠,右手食指的指甲裂了,流出一点血来,我把血抹在了美女图上。 ⑥美女图是用糨糊贴上去的,美女从脖子到脚好像被刀砍过,刀刀深刻,以至于把墙土 都砍了出来。从门缝里钻进来一只蚊子,细声细气地从我耳边飞过,落在了美女的脸上,开 始叮我抹上去的血。我看着美女,美女也看着我。我一下子又歇斯底里了,嗷嗷地叫,去揭 美女图,但她已经揭不下来,就双手去抠,指头像铁耙子一样抠,美女图连着墙皮成了碎屑 往下掉,然后便趴在窗台上喘息。 ⑦六个月来,我被关闭在窑里,就如同有了腥气,村里人凡来找黑亮爹做石匠活的,都 要苍蝇一样趴在窑门缝往里窥探,嚷嚷着黑亮有了个年轻漂亮的媳妇,而且读过中学有文化, 还是来自城市的。我就站在窗格里露着个脸让他们看,再转过身把后脑勺和脊背还让他们看, 我说:看够了吧?他们说:真是个人样子!我就大吼一声:滚! …… ⑧我无法去睡。油灯光越来越黏稠,窑门外的狗似乎有了梦呓,那么吠了一下,再就无 声无息。乌鸦仍在不断地拉屎,但已经看不见乌鸦了,它们的颜色和夜搅在一起,白皮松的 阴影浓重地罩住了硷畔沿。 ⑨当我被拉扯着进村,挣扎中我大声呼叫着王总,王总答应给我找工作的,身旁的人哈 哈大笑:王总发财了,正数钞票呢!一拳就打在我下巴上,醒来后我就在这土窑里了。 ⑩油灯的芯吧吧地响,还溅了一下火花。这村子至今仍没有电灯。黑亮爹就在这时又开 了窑门出来,走向井台,手里提着那双高跟鞋。 ⑪那是我的高跟鞋呀。我在城里就买了这一双高跟鞋,真皮的,五百元,是把娘收捡来 的两架子车废品卖掉了买的。为此,娘跟我怄气,说高跟鞋是城市人才穿的,你乱花的什么 钱!这话我不爱听,我告诉娘:我现在就是城市人!这钱算我借的,会还你的,五百元还五 倍,两千五百元! ⑫我穿上了高跟鞋,个头一下增高了许多,屁股也翘起来,就在屋里坐不住,噔噔地到 街道去,噔噔地又从街道返回出租屋大院。房东老伯说我是飞着走哩:呀呀,谁会觉得胡蝶 是从乡下来的?娘说:乡下人就是乡下人,乌鸡是乌在骨头上的。 ⑬高跟鞋现在却提在黑亮爹手里。黑亮爹每天晚上把高跟鞋栓吊在水井里,第二天早晨 再把高跟鞋从水井里提出来,一日一日,不厌其烦。这是村里的一种讲究:凡是谁家有人丢 失,或是外出了久久不归,家里人就把这些人穿过的鞋吊在井里,盼着能寻到和早日回来。 (选自贾平凹《极花》,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个傍晚,在窑壁上刻下第一百七十八条道儿”,小说开篇设置悬念;“六个月 来,我被关闭在窑里”照应开头,解答了读者的全部疑惑。 B.小说多次写到“乌鸦拉屎”这一情节,或让人联想到环境的污秽,或渲染悲伤压抑 的氛围或烘托出胡蝶孤独、烦躁、无奈等复杂的心情。 C.“我”是怀着愤愤的心情在听老鼠咬纸箱,因为自己的反抗无能为力,于是希望老 鼠的破坏能替自己出口恶气,也含蓄表达了她欲冲破眼前困境的强烈渴望。 D.小说通过叙述被拐卖女孩胡蝶的故事,折射出现实生活中拐卖妇女的社会问题,也 试图借胡蝶的所见所闻启示人们思考拐卖背后更深刻的原因。 答案 A 解析 错在“全部”一词,“我”究竟是谁,因何被关等依旧是困惑读者的问题。 ★8.小说开头交代顺子一家的遭遇,这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1)内容上:既交代故事的背景是远离现代化的农村,位置偏僻,经济落后,贫 困迫使人们远离家乡去城市谋生;又从村民们主动帮忙料理顺子爹的丧事表现了村民的纯朴 善良。 (2)结构上:为下文胡蝶被拐卖到此给人做媳妇的情节作了铺垫。因为贫穷闭塞,所以 当地小伙的婚姻成了难题,村里的光棍有十几个。 解析 分析小说开头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1)从内容上看,描述顺子 一家的遭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即经济落后的偏僻农村,从人们帮忙料理顺子 爹的后事,可以看出村民的善良。(2)从结构上看,为引出下文“我”被拐卖到此地一事作 了铺垫。 9.小说用了较多笔墨来写胡蝶的“高跟鞋”,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用意。 答: 答案 (1)写高跟鞋利于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其心理。胡蝶姑娘来自乡下,既爱美更渴 望成为城里人。在她眼里,高跟鞋就是城里人身份的象征。为了买高跟鞋,她不惜花费五百 元以致惹娘生气,穿上高跟鞋后她兴奋不已。 (2)写高跟鞋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故事发生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人的外表容易被修 饰或美化,但精神层面的成长却未必同步。胡蝶的人生遭遇(进城——被拐——卖回农村) 引人深思。 (3)黑亮爹不厌其烦地将高跟鞋挂进取出,自然是希望花钱买来的儿媳妇能安心地住下 去。透过买卖婚姻这面镜子,折射出偏僻农村渐趋衰败这一严峻现实。 解析 回答问题,首先要找出文中描写高跟鞋的情节的段落,即文章的十段至十三段。 其次,可从“高跟鞋”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旨等方面的作用入手分析。如:从刻画 人物形象方面看,“我”不惜花高价,用娘的辛苦钱去买高跟鞋,表现了“我”爱美且向往 成为城市人,希望摆脱贫困的心理,从黑亮爹按照村里的讲究,每天把高跟鞋拴吊在水井里 又提出可知,他想让“我”接受被拐的现实,安心留在此地,同时也折射了偏僻农村思想的 落后,生活的困顿。从文章主旨方面看,对“高跟鞋”的描述,实际反映了社会生活中拐卖 妇女的问题,引发人们深思。 微点突破四 情节探究类 (2017·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 “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她叫我 “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 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 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 小车旁。 三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 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 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 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 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 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 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 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 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 在尘土飞扬中嗖的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 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 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 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 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 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 回家的路”。 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做了只风筝。 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 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 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该睡了还不肯走。我 的兴奋不亚于她,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热得不可开交的夏天夜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 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 的水果蛋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你的手比以前大 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是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 我上了军事学校。我也有了新家,但那不算数。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而 我再也没回去过。 她还待在那里,有奎尼做伴,后来只剩她一个人。(她写道:“昨天,梅西的马踢伤了 奎尼,伤得很重。谢天谢地,她没有太痛苦。我把她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 地……”)以后几年的十一月里,她还是做水果蛋糕,她一个人,没有从前做得多,不用说, 总是把“最好的那个”寄给我。渐渐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起来。 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 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有删改)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 分) 答: 剖析 1.确定思考方向。“小说结尾”确定了探究的范围,“表达效果”,说明需从不 同角度加以分析,如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 2.判断结尾的具体内容,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也含有人物心理描写。探究小说的表达 效果一般围绕人物、情节(结构)、环境、主题思考作答。从结构来说,“我的朋友”说的话 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从环境来说,“树叶光光、没有小鸟”是凄凉、清冷的,这和 “我的朋友”热情的话形成强烈反差;从主题来说,作者要表达对“我的朋友”的思念和爱, 赞美她的坚强、乐观、友善,但是却没有直接表达,含蓄而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 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 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 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思念情感。 技法透视 情节类探究题探究的主要方向是:情节是否合理,更认可哪种情节,结尾该如何处理更 好,等等。作答时,可思考以下一些问题:①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和逻辑性;②情节安排 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轨迹;③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④情节安排是否 合乎生活逻辑和艺术规律;⑤情节安排对读者心理的影响。 设问方式 1.(2017·江苏高考)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2.(2016·江苏高考)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 3.小说的结尾似乎与主旨关系不大,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情节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观点和理由。 解题思路 探究情节安排要“五看” 1.看情节自身的关联性与逻辑性。对小说情节的探究,首先要从情节自身分析,如果 是前文情节发展的必然,并且富有严密的逻辑性,则合理,否则多余。在整个故事情节的构 成上的作用:(1)线索作用;(2)推动情节发展;(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 文;(4)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5)突转、使整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 (6)总结全文、照应前文×××情节。 2.看情节是否符合人物性格发展。情节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如果人物形象已经 丰满,再有节外生枝的情节,可视为多余;如果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有补充完善作用, 则视为合理。对人物塑造的作用:(1)刻画或表现了人物心理、情绪、性格;(2)促进了人物 性格发展;(3)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3.看情节是否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主题要通过一定的情节表现出来,如果某一情节 对揭示主题有重要的作用,则视为合理;否则多余,不赞同。 4.看情节安排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 5.看情节的安排对读者心理的感受,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展开想象等。 答题模板 第 1 步,表明观点,如“我认为……”或“我赞同……”;第 2 步,阐述理由,如“理 由:A.……;B.……;C.……”;第 3 步,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当然,如果 题目有字数限制或其他要求限制,第 3 步可以省略。 针对练习 (2017·重庆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珠子的舞蹈 谢志强 国王接纳了一个老人的进贡。据老人自称,他代表他所在的那一方土地上生活的臣民, 表达对国王的拥戴,这两颗珠子便是明证。 国王占领这个王国,屡受刺杀、谋害,他觉得这个王国处处隐匿着敌人。他还是第一次 看臣民的忠诚表白。 老人说:陛下,我这一对珠子是家传珍宝,它们一碰着毒药就兴奋,兴奋地跳舞。 国王大悦。他现在时常面对膳食提心吊胆,已有数名侍从中毒身亡。他进食前,必须有 侍从先品尝把关。国王立即安排了放毒药的菜肴。 果然,两颗珠子浸入菜肴,便一跃而起,兴奋不已地蹦跳,在桌上此起彼伏,像是经过 严格训练的王宫舞女,跳得姿态优雅,还不时地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两颗珠子成了国王的忠实侍从,这个秘密只有国王知道。可是,还是不断地有人自投罗 网,隔数日,两颗珠子就对送来的菜肴跳舞。国王立即发旨追查投毒罪犯——膳食房的厨师、 帮手,又牵连各自背后的王宫官吏,一抓就是一串子。 很快,王宫上下,都知道了那两颗珠子。国王便对两颗珠子宠爱有加。他要求保管珠子 的侍从:珠子享受王亲的同等待遇。珠子是物件,无法加官俸禄,但是,在形式上珠子的政 治、生活待遇已超过了宫内的宠臣。 珠子沾满油珠和饭屑。侍从当着国王的面给珠子“净身”,那是用羊奶或驼奶又浸泡了 鲜花的花瓣制成的净身液。国王最后会捧着珠子吻一吻,那是无限的深情。国王觉得珠子维 系着他的生命。侍从在替珠子“净身”的过程中,稍有磕碰,国王便动怒。 可是,国王又生出忧郁,毕竟珠子长久没有舞蹈了。国王喜欢欣赏珠子的舞蹈,而珠子 一旦舞蹈,又意味着威胁的逼近。无聊至极,国王就授意在膳食中下毒,他要观看珠子的舞 蹈——久违了毒药,珠子的舞蹈近乎疯狂,甚至一跃,双双落在石板的地上,敲击地板的劲 头使得国王心疼。 国王不再采用这种方式了,他沉浸在对珠子的舞蹈的回忆之中,他在最后那次珠子的狂 舞中感到一种死亡的气息。于是,国王格外地呵护它们。原来的“净身”仅仅是膳前餐后, 他又规定,还加上早晚各一次。净身液的鲜花,有的是乡间采摘,王宫专门修建了暖房,终 年鲜花盛开。 珠子已习惯了净身,甚至,天气酷热,珠子偶尔不安地跳动——那不是舞蹈,而是珠子 表达它们的愿望,国王以为珠子表演了,可一旦珠子置入净身液,它们又陶醉地平静下来。 国王又要求伺候珠子的侍从在天热天冷的时候,增加珠子的净身次数。珠子始终散发出特殊 的芬芳,似乎珠子已吸纳了天地间花香的精华。 国王不再观赏珠子的“净身”,那是一个复杂费时的过程,他只随身佩戴着它们。 不幸终于发生了,那个不幸似乎酝酿了许久——国王中毒了。那次用膳,照常是珠子浸 在膳食的碗里,珠子没有做出反应,它们应当及时地舞蹈呀。 国王腹中绞痛,他知道可怕的谋杀终于降临了。他望着珠子,说:你们怎么没舞蹈? 那个献珠的老人来了——国王早已安排老人在王宫里当差——看护花房。国王忍痛责问 老人,说:你谋害了本王。 老人笑了,说:陛下,是你过分宠爱了珠子,从我的祖辈起,珠子洗浴的都是毒水,它 们本来对毒药很敏感,我说过,它们一碰毒药就兴奋地舞蹈。 国王说:可,它们没有舞蹈…… 老人笑着平静地说:陛下,你改变了它们的本性,它们已习惯了你安排的生活。现在, 它们一碰净身液就跳舞了,你已经看不见这一点了。 国王的口中流出乌黑的血液。他的生命之火熄灭的最后那一瞬,脑子里闪过的是一对珠 子的狂舞。 (选自《文学港》2004 年第 1 期,有删节) 10.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围绕“珠子的舞蹈”展开,先写珠子碰着毒药就舞蹈,然后写珠子碰不着毒药 就不安地跳动,最后写珠子碰着毒药也不舞蹈,情节一波三折。 B.这是一篇具有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作者以奇异而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两颗神奇的珠 子,赋予它们灵魂和生命,两颗珠子的变化可以看作是一种隐喻。 C.小说擅长细节描写,譬如“侍从当着国王的面给珠子‘净身’”以及“他随身佩戴 着它们”这两个细节,就表现出国王对珠子的宠爱。 D.国王中毒后,老人说“你已经看不见这一点了”,语义双关,既表明了国王不再观 赏珠子的净身因而不知道珠子本性已改变,也表明了国王必死的结局。 答案 A 解析 “然后写珠子碰不着毒药就不安地跳动”错误,珠子不安地跳动是因为想净身而 不是想碰毒药。 11.小说结尾部分写了老人的笑,笑中隐含了老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计划实现的欣慰;②对国王中计的嘲讽;③计划高明的自得。 解析 国王中毒责问老人而老人并不惊慌,却是自如地笑,这表明了他的立场和态度, 且他对珠子不再跳舞原委细细道来,说明他对这一切早已料到,这些都暗示了他“谋杀者” 的身份。老人“笑”是他对自己计划实现的欣慰;国王中计主要是由于他对珠子的宠爱,是 国王自己的行为导致的结果,所以“笑”也是对国王中计的嘲讽;老人并没有直接毒杀国王, 而是采用了巧妙的手段,所以“笑”应该还有他对自己谋划高明的自得。此题的难点在于分 析老人真正的身份和用意,在阅读文本时,应当留意细节的暗示作用。 ★12.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多余,删去也不会影响故事情节的完整。你认为呢?请谈 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示例一)不能删。理由:写国王“脑子里闪过的是一对珠子的狂舞”,很好地照 应标题和前文。对国王垂死情形的描写,表现了国王的悔恨、遗憾以及求生的欲望等,丰富 了人物形象,也给读者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描写国王中毒后垂死的情形,使小说更有震撼 性和警示性。 (示例二)可以删。理由:从老人说“你已经看不见这一点了”一句,已经可以看出故事 的结局,戛然而止,更有余味。以老人的话结尾,老人形象的主体性更突出,也更有弦外之 音,小说的主旨也在其话语中表达出来,显得更明确。 解析 本题可以转化为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题。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从最后一段对文 章的情节、人物、结构、主旨、艺术效果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分条陈述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