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教案: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教案: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 Word版含答案

外国小说欣赏教案集 《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 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 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难点: 在对叙述繁简的讨论中获得意识流的基本特征。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 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 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 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 《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转而塑 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 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 20年代短篇小说《打 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 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 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 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 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中关 于海明威的部分。(资料印发) 3、 了解伍尔芙及其创作。 弗吉尼亚.伍尔芙 (Virginia Woolf,1882年 1月 25日 - 1941年 3 月 28日) 是一位英 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 她在 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时代文学增刊》写作。在 1912 年她和 雷纳德.伍尔芙结婚。她的第一部小说《The Voyage Out》在 1915年出版。 伍尔芙被看作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人们甚至认为她革新了英语本身。她在她的 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有人在一篇评论里讲到 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 影响。 伍尔芙一生都受到忧郁症的折磨,于 1941年投河自尽。她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 投入了位于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一条河流(欧塞河,River Ouse)里面。 4、 初步了解“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本世纪 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并未形成一个文学流派。 这是因为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 不同国家的作者,如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芙 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他们的作 品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这些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 和广为流传。20世纪 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 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5、自读这两篇文章,体验内容,初步认识作品的主旨。 教学建议 分两课时,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第一课时以《桥边的老人》为主,第二课时以《墙上 的斑点》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叙述的角度和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为整体教学的基 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桥边的老人》 一、初步阅读小说: (一) “我”是谁? 讨论: 由课文有关介绍:“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 点。”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推测: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 (二)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 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可能出现的答案: 1、 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 实感、亲切感。 2、 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 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3、 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 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教师总结: 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便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 节,最常用第一人称。 (三)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PPT)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 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 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 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 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讨论后总结: 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 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 把一部分内容隐藏起来了。 (四)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 比之下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芙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 威则更爱“减法”。 二、让我们在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那些地方是叙述的“减法”, 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阅读、寻找、讨论) 交流讨论。可能出现的讨论点: (一)“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交流后总结:“微笑”就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却微笑 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些动物的回忆。 “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 离开是因为实在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无奈、被迫和悲 哀。 (二)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 坡。 交流后总结:这也是一处减法。“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 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问: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讨论、交流:一方面是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 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另一方面,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对未来的茫然,“那边我没 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三)“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 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 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1、可讨论:这里是叙述的“减法”还是“加法”? 交流:小说全篇简洁,惜墨如金,这里却反复提及另外几只动物的危险,好像用了“加 法”,其实依然是“减法”。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 老人“没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 顾自的逃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火中。 2、可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交流:在老人眼中,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闪耀着 人性的光辉。与残害生命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何其可贵,战争多么残酷! (四)“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讨论、交流:这个“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我只是 在照看动物,招谁了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个“只是”中隐藏着的是对战争的 控诉。 三、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 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时因 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 隐藏起来。你认为,这样写小说是否会影响内容、主旨的顺利表达? 讨论、交流:应该说不会影响的。其实,作者的写作的“减法”正是要求我们读者做好 阅读的“加法”: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联接和弥补的。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 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读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断,极大地丰 富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我们读者提出的要求。 课后作业: 以“那天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 叙述力求简洁且有丰富的内蕴。 板书设计: 叙述角度:第一人称 有限视角 叙述的“减法”(简洁):含蓄深远 第二课时 《墙上的斑点》 一、初步阅读小说: (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 “我” (二)“我”是谁? 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 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 (三)《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墙上的斑点》也是第一人称,你认为 是有限视角还是全知视角? 讨论:应该界定为全知视角。因为这篇小说带着极强的主观性,坚决地拒绝他人参与, 没有他人视角和其他思想存在的可能。 二、体验小说内容: (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 可能出现的讨论: 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 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 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 内容。 (二)这是一篇反传统的小说,它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三要素,而是以她对墙上的斑点猜 测为主要内容,这正表现了伍尔芙的小说理论:(PPT展示) 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 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 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 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 ” 这就是真实的 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 , “按照 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于 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三)课文中作者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阅读后交流: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炉子里的火——城堡的旗帜——红色骑 士) 2、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油画——房主——铁道旁的别墅) 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 活的速度——来世) 4、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特洛伊—— 莎士比亚——人类本能——伦敦星期日——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古冢——退役上校——牧师和老伴——学者) 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树——树的生存) 三、分析小说叙述的繁简,获得小说的蕴含的思想,从而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一)对斑点六次猜测的叙述是简洁的还是繁复的? 《桥边的老人》的叙述是层层“减法”,显得简洁;而《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显得 枝蔓丛生,伍尔芙惯用叙述的“加法”。 (二)请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伍尔芙用了哪些“加法”使得叙述繁复? 可能出现的讨论点: 1、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是 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 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 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 回忆。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用了详细的回忆,叙述繁复。 2、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幅 小肖像画——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它当然 是一件赝品,这所房子以前的房客只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来配它。他们 就是这种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我常常想到他们,都是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因为谁都不 会再见到他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后来的遭遇了。 联想。这里,由斑点想到可能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又想到钉子所挂的画,由画又想及房 主的品位以及他们的生活。 到了第三段又“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想到“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 人类是多么无知!”又联想到“生活的偶然性”“遗失”“来世”……这种联想贯穿全文,到第 七段到达极致,作者借此提出了自己的小说理论:“未来的小说家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些想法 的重要性,因为这不只是一个想法,而是无限多的想法;它们探索深处,追逐幻影,越来越 把现实的描绘排除在他们的故事之外……”她还联想到自己的女性主义观点,对男权社会的 尊卑秩序提出了批判和挑战:“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 的尊卑序列表。” 联想贯穿着小说的全篇,将“我”的白日梦流水般、不间断、一股脑儿地展现出来,使 小说的内容纵横捭阖汪洋恣肆,繁复至极。 3、“窗外树枝轻柔地敲打着玻璃……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从容不迫地思考,没有 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可以轻松地从这件事想到那件事,不感觉敌意, 也不觉得有阻碍。我希望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离开表面,离开表面上的生硬的个别事实。 让我稳住自己,抓住第一个一瞬即逝的念头……” 感受。这种瞬间的感受、思考的过程一般人们会把它省去,作者却将它们全部写下来, 毫不省略。类似的叙述在小说中还有很多。小说的叙述夹杂着思绪的内容和思维的过程,显 得非常繁杂。 4、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 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 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在世界的中心扎 下根,透过灰黯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 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 梦幻。这里的想象是梦幻式的,在种梦幻中作者不经意地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美、健康 和自由,没有知识的垄断者,没有惠特克年鉴,没有尊卑序列表。这种思想的表达似真似幻, 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增强了小说叙述的繁复。 5、我喜欢去想那些像被风吹得鼓起来的旗帜一样逆流而上的鱼群;我还喜欢去想那些在 河床上一点点地垒起一座座圆顶土堆的水甲虫。我喜欢想像那棵树本身的情景:首先是它自 身木质的细密干燥的感觉,然后想像它感受到雷雨的摧残;接下去就感到树液缓慢地、舒畅 地一滴滴流出来。我还喜欢去想这棵树怎样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树叶紧 紧地合拢起来,对着月亮射出的铁弹,什么弱点也不暴露,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竖立在整夜 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 “不过买报纸也没有什么意思……什么新闻都没有。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 吧!……” 情绪。这篇由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带着很强的主观性,充满着个人的情绪。作者喜欢什 么,讨厌什么都毫不隐讳的表达出来。到小说的最后作者又表达出对战争的厌恶。联系全篇 可以看到,作者并不是在这一篇小说中集中表达一个题旨,而是分散地表达了自己的多个观 点:自己的小说理,女性主义观点,美、健康和自由的理想,对战争的厌恶。多主题的散乱 的表达,使得这篇小说的思想枝蔓丛生。 6、内心独白。 小说通篇以“我”的内心独白贯穿,把“我”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这 种变动不已的、未知的、不受拘束的精神世界正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生活、真正现实。这种 内心独白的表达给予了使叙述者极大的叙述自由,自然使小说带有杂乱无章、繁复的特点。(可 以顺便提及:小说的叙述结构也不是一团乱麻。墙上的斑点是圆心,由此生发的联想忽近忽 远,始终围绕中心点在运行。结构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 前面的谜题与结尾的解谜,相互照应,使小说的叙述圆满而完整。) (三)总结:小说用了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 白的方法使得叙述好似用了层层“加法”,显得繁复丛杂。 也正是这些回忆、联想、感受、梦幻、情绪、内心独白构成了人物意识的“流”,这种重 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就是“意识流” 小说。 希望通过阅读这篇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可以为大家打开阅读意识流小说、西方现代主义 作品之门。 课后作业: 写一段描绘人物心灵深处意识甚至是潜意识流动的文字,尽量用到描写回忆、自由联想、 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等方法,使叙述繁复。 板书设计 叙述角度:第一人称 全知视角 叙述的“加法”(繁复):描写回忆 自由联想 意识流 抒写感受 描述梦幻 直露情绪 内心独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