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七文言翻译含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和用法课件(共199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七文言翻译含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和用法课件(共199张ppt)

专题七 文言翻译 ( 含文言实词、虚词及 特殊句式和用法 ) 命题探究 考向分析 1. “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实词;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选文的在字典中的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 2. “ 常见文言虚词 ” ,以 “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 等常见文言虚词为重点。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是指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文言虚词能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其意义和用法,并能加以解释。 “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是相对在词典中的词条义而言的。强调 “ 在文中 ” 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 续表 ) 考向分析 3. “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 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属语法范畴。 “ 不同的句式 ” 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 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 ) 、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句式。 “ 不同的用法 ” 主要指词类活用,也属语法范畴。在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非常灵活,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词性,有的词还会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活用。活用形式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词的活用。有时活用后呈现使动、意动、为动现象。 4.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其考查内容既涉及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涉及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 理解 ” 就是准确理解句子在文本中的意思,并做出判断与辨识,近几年新课标卷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 翻译文中的句子 ” 就是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求做到 “ 信 ” ( 准确 ) 、 “ 达 ” ( 通顺 ) 、 “ 雅 ” ( 体现原文意蕴、有文采 ) 。 ( 续表 ) 题型分布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一词多义。 (2) 通假字。 (3) 古今异义词。 (4) 偏义复词。 (5) 词类活用。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 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 (2) 词类活用。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 文言实词的翻译。 (2) 文言虚词的翻译。 (3) 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 (4) 文言词类活用的翻译。 (5) 文言通假字的翻译。 (6) 理解并翻译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高考演练 ( 原文见 P122[ 高考演练 ] 第 1 题 ) 1.(2020 年山东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 把文中画横线的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 上来以闻。 (2)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 臣等上,何也? 解析: (1) “ 可” ,认可、赞同。 “ 从事 ” ,做、施行。 “ 辄 ” ,连词,就。 “ 以 ” ,介词,用。 “ 便宜 ” ,最合适 的方式。 “ 闻 ” ,使动,使 …… 知道。 (2)“ 徒”,只是。“议 论”,发表见解。“顾”,表转折,却。“何也”,表反问。 答案: (1) 萧何总 是先向汉王上奏,汉王予以批准,允许他 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 回来再报告。 (2) 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 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 ( 原文见 P122[ 高考演练 ] 第 2 题 ) 2.(2020 年海南新高考平行模拟卷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 (2) 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详,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 解析: (1) “ 为” ,介词,替。 “ 为 ” 后省略代词 “ 之 ” 。 “ 集次 ” ,收集编辑。 “ 序 ” , 为动用法,为 …… 作序。“著”, 彰显。 (2) “ 宜”,应该。“有以”,其中的原因。 答案: (1) 我替他 收集编辑他的文章并为文集作序,来彰显 他的大节。 (2) 应该由我详细叙述他获罪而死的过程,使后代的人了解 其中的原因。 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一 ) 一词多义 解题指津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很常见的语言现象。同一个词, 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思,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思,因 此应根据具体语境加以辨别。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中的 “举”是“全”的意思 ( 与“独”相对 ) ;而“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则应解释为“攻取”。 一般来说,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 信 “ 信” 的本义是“诚实、不欺骗”。因为“诚实、不欺骗” 的事自然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于是引申为“确实”“遵守诺 言、履行条约、不变卦”“不怀疑”;从“确实”可推及表明 一些事物真实性的物证,于是又引申为“凭据”;从“不怀疑” 而言之,便又引申为“极度尊敬,甚至以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榜 样和指南”;既然对某人“不怀疑”,便可由他做主,于是又 引申为“听凭、随意”。 一词多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就较常见,在以单音节词为主 的文言文中则更为普遍。尽可能多地掌握词语的多种义项,是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最基本 的意义,我们称之为这个词的本义;而其他义项,都是由这个 本义引申而来的,叫作引申义;有时,一个词还有些义项与本 义毫不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 称这种义项为假借义;用打比方的方式形成的词义则叫比喻义。 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用的究竟是多个义项 中的哪个义项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 文言文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几个义项, 多则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如在学习 《 孔雀东南 飞 》 这一课时,就可边学边总结有关知识。如: 适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还可以把其他课文中有关“适”的词 义也补充进来。如: 这说明了一词多义中的“多义”只有靠积累才能掌握。 典题示例 下列加点词与“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中的“会” 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剖析: A 项“会” 是 “ 会见 ” 的意思。 B 项“会”与例句 中的“会” 都是 “ 恰逢 ” 的意思。 C 项 “ 会 ” 是 “ 必定 ” 的意 思。 D 项“会”是“会面、见面”的意思。 答案: B [ 题型对练一 ] 1. 下列对加点词“度”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解析: B 项“度” 是 “ 常态 ” 的意思。 答案: B 2. 下列对加点词“道”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解析: C 项“道” 是名词, “ 风尚 ” 的意思。 答案: C 3. 下列对加点词“固”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解析: C 项“固” 是 “ 坚固、牢固 ” 的意思。 答案: C ( 二 ) 通假 字 解题指津 所谓“通假”,就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或音近的 字通用和假借的现象。它包括“通用”和“假借”两类现象。 “通用”是指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也相通的字之间的通用。 “假借”是指读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并不相通的字之间的借 用。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 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同音,被假借为“早”,借用了 “早”的意义。“早”是本字,它的意义是“蚤”的假借义; “蚤”是“早”的假借字。 通假字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音同或音近的字替用本字 。 如“张良出,要项伯”中 “ 要” 通“邀”。 2. 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 如“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 “ 受” 通“授”。 3. 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 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中 形声 字“指”通声旁字“旨”,意为“旨趣”。 4. 同声旁字互相代替 。 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畔” 通“叛”。 高中课本涉及的常见通假字不超过 100 个,识记起来并不 困难。高考 虽然很少直接出题考查考生对通假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考生若无这方面的知识,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可能会遇到一 定的障碍。 注: 常见通假字分类辑录见本书配套资料 《 制胜锦囊 》 。 典题示例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 ①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 《 愚公移山 》 ) 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师说 》 ) ③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如地利也。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④ 夫战,勇气 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 ( 《 曹刿论战 》 ) ⑤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 之者已少。 ( 《 游褒禅山记 》 ) ⑥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 ⑦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 陈情表 》 ) ⑧ 此小大之辩也。 ( 《 逍遥游 》 ) A.①③④⑦ B.③⑤⑦⑧ C.③④⑤⑧ D.③④⑤⑥ 剖析: ① 中“反” 通 “ 返 ” ; ② 中 “ 受 ” 通 “ 授 ” ; ③ ~ ⑥ 都没有通 假字; ⑦ 中 “ 闵 ” 通 “ 悯 ” ; ⑧ 中 “ 辩 ” 通 “ 辨 ” 。 答案: D [ 题型对练一 ] 4. 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1) 云销雨霁 “ ______ ” 通“ ______ ” , ______________ (2) 召有司案图 “ ______ ” 通“ ______ ” , ______________ (3) 因击沛公于坐 “ ______ ” 通“ ______ ” , ______________ (4) 而倔起阡陌之中 “ ______ ” 通“ ______ ” , ______________ (5) 共其乏困 “ ______ ” 通“ ______ ” ,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销 消 消散 (2) 案 按 审察,察看 (3) 坐 座 座位 (4) 倔 崛 突出 (5) 共 供 供给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解析: A 项中“ 要 ” 通 “ 邀 ” ,邀请。 答案: A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解析: B 项中“ 厌 ” 通 “ 餍 ” ,满足。 答案: B 7.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 C.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解析: A 项中“涂”通“途”,道路。 C 项中“郤”通 “隙”,隔阂,嫌怨。 D 项中“孰”通“熟”,仔细。故选 B 。 答案: B ( 三 ) 古今 异义词 解题指津 从文言到白话,大多数词语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古今词 义的演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的外延的扩大。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 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好”古代专指女子相貌好看, 不涉及品德;而现在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 可以修饰限制。 2. 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 的现象。词义的缩小有以下三类: (1) 词义程度的减弱。如“怨”,古义是“恨”的意思;今 义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责怪”的意思。 (2) 词义范围的缩小。如“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今 专指女子的配偶。 (3) 词义义项的减少。如“迁”,古代常用义项有 “迁 移”“转变”“调任”“升职”“贬谪”“流放”,现在只剩 下“迁移”“转变”这两个义项。 3. 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表示一种对象, 现在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种现象叫词义的转移。词义 转移现象有以下几种: (1) 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义指 “ 眼泪” ;今义一般作“鼻涕”解。 (2) 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如“勤”,古义是 “辛苦”,与“逸”相对;今义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 的意思。 (3) 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如“慢”, 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是指“速度缓慢”,与“快”相 对。 (4) 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转移。如“牺牲”, 古义指祭祀时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属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 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属动词。 4.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 叫作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一词,古义表示出身低 微、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谦虚的中性词;今义指品质恶劣,是 贬义词。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有以下几种: (1) 褒义词变为贬义词。如“爪牙”,原指“勇士”“武 将”,现指“帮凶”“狗腿子”一类的坏人。 (2) 贬义词变为褒义词。如“锻炼”,古代除有“冶炼锻 造”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 义词;今义的“锻炼”,完全是褒义词。 (3) 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如“谤”,古义指“议论、 批评他人过失”,今义的“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古代却大多是两个词, 意义往往相差很大,如“祖父”“妻子”等。 注: 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节词辑录见本书配套资料 《 制胜 锦囊 》 。 典题示例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剖析: D 项,响 应:回声相应,比喻用言语行动表示赞同、 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A 项,东道主:古义指东方道路上 ( 招待 过客 ) 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B 项,不行:古义指不会走 路;今义义项较多,主要指 “ 不可以 ” 。 C 项,行李:古义指 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 答案: D [ 题型对练一 ]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解析: D 项“自毙”古今同义,意为“自取灭亡”。 A 项 “今人”古义是“现在有人”;今义是“现在 的人 ” 。 B 项“开 张”古义是“扩大”;今义是“店铺开业”。 C 项“口语”古 义是“说话”;今义是“口头语言”。故选 D 。 答案: D )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 D 项“奔驰”古今同义,意为“很快地跑”。 A 项 “发”古义是“毛,指草木”;今义是“头发” 。 B 项“其次” 古义是“它的旁边”;今义是“次第较后 ,第二 ( 用于列举事 项 ) ” 。 C 项“成立”古义是“成人自立”;今义指“ ( 组织、机 构等 ) 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故选 D 。 答案: D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解析: B 项,古今同义,意为“劳累辛苦”。 A 项“行李” 古义是“出使的人”;今义是“ 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 ” 。 C 项“亲戚”古义是“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 是“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D 项“养生”古义是“供养活着的人”;今义是“保养身体”。 故选 B 。 答案: B ( 四 ) 偏义 复词 解题指津 在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或相反 的单音节语素构成,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起陪衬作用,它 所表示的意义虚化了甚至消失了,整个词的意义由另一个语素 承担,这样的词就叫偏义复词。 1. 意义相近 2. 意义相对 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哪个语素表 示词义,哪个语素不表示词义,然后才能正确地解释。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 ) 典题示例 A.②④⑤ C.③④⑤ B.①②④ D.④⑤⑦ 剖析: ③ 中 “ 作息 ” 偏指 “ 作 ” ; ⑤ 中 “ 休 祲 ”偏指 “ 祲 ” ; ⑥ 中 “ 异同 ” 偏指 “ 异 ” ; ⑦ 中 “ 父兄 ” 偏指 “ 兄 ” 。 答案: B [ 题型对练一 ] 11.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并作解释。 (1)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① 偏义复词: ________ ② 偏义复词: ________ 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复词: ________ (3)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复词: ________ 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父母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② 弟兄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2) 国家 (3) 远近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12.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 解析: A 项“开合”意在“开”,“合”是衬字。 B 项“去 来”意在“去”,“来”是衬字。 C 项“少长”意在“长”, “少”是衬字。 D 项“崩殂”是同义连用,不是偏义复词,都 是指“帝王去世”。故选 D 。 答案: D 【 小结 】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1. 语境分析法 ( 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 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 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1)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剖析: ① 句中的“应”搭配对象为 节拍之 “ 节 ” , “ 应节 ” 即为 “随着节拍、和 着节拍 ” ,因此 “ 应 ” 可解释为 “ 随着、 和着 ”。 ② 句中的“应” 和 “ 对 ” 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 置上,而 “ 对 ” 为 “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2) 有些句子的实词词义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 能上下贯通。 剖析: “ 发言” 在文中是以 “ 发表文章 ” 的含义出现的, 头尾结合翻译为 “ 现在世上的士大夫发表文章一定会自称 为儒 士 ” ,如果“发言”为发表意见之意,结合头尾翻译将会 出现 矛盾,因为 “ 自称为儒士 ”不属于发表意见的范围。 2. 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 辞格,在同一位置上的词语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我们可以 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剖析: ① 句从句 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 “忠”和“贤” 相对;“用”和“以” 相对; “ 忠 ” 和 “ 贤 ” 同义,那么 “ 用 ” 和 “以”同义, 故 “以”就是“重用、任用”的 意思。②句中 前后两个分句意思相反, “ 忧劳 ” 和 “ 逸豫 ” 在同一位置, “ 忧 劳 ”的意思是“ 忧思劳苦 ”,可推知相反的意思是“安逸享 乐 ”。 3. 辨析词性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 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例: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剖析: 此句为对仗句, “帽”与“环”相对,“ 戴 ” 与 “腰”相对 , “戴”为动词,“腰”也 为动词, “腰佩”之意。 . 4. 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们的词 性,进而推知它们的意义。 剖析: ① 句“信” 处在谓语动词 “ 知 ” 之前,作状语。既 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 确实”之意。 ② 句 “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 的位置上,是动词, 为 “ 相信 ” 之意。 ③ 句 “ 著 ” 为谓语动词, “ 信义 ”处在主语 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 5. 联想推断法 ( 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凭借基本 实词的积累,或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 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比照时可着重下面几个 要素。 (1) 联想课文语句 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对课本上学过的词语的意义和用 法要善于归纳总结,分类记忆,记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多记例 句,对于典型语句,一般要能做到出口成句,并对其意义、用 法等特点了如指掌。这样,在遇到某个文言词语的时候,就可 借助所学知识进行比照推断。 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选项 实词 课文例句 解释 课文篇目 A 拔 拔石城 攻取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B 附 荆州之民附操 者,逼兵势耳 归附 《 赤壁之战 》 C 乘 乘彼 垝 垣 登上 《 诗经 · 氓 》 D 北 追亡逐北 溃败 ( 的军队 ) 《 过秦论 》 剖析: 以上四句中加点的实词,皆可在课文中找到与之相 同或相近的意义和用法。 答案: C (2) 联想成语推断 成语不少源自文言文,其字词在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 了古汉语的特点,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 词义。 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剖析: 此句中的 “速”,借助成语“ 不速之客 ”很容易推 断出是 “ 招致、 招引 ”的意思。 . 6. 借助字形推断 汉语属于表意文字,对于一些词的意思可以通过字形特征 来进行推断。 剖析: ① 句中的“组”是以“纟” 为偏旁,可以知道词义 和绳索有关,前面有 “ 系 ( 捆绑 ) 燕父子”,由此可以推知“组” 的意思为“绳索”。 ② 句中的 “析”字由“木”和“斤”两部 分 组成,而 “斤”在古汉语里是“ 斧子 ” 的意思,用斧子把木 头劈为两半,再结合前面 “ 分”“离”这些词的意思,就可推 断出“析” 的意思为 “分开”。 7. 古今比照法 ( 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 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 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剖析: “ 南面” ,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指 “南边”,即表 示方位的“南面”,在 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 “ 南 ” 而不说 “ 南 面 ”;二是古 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 “ 为君”叫作“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 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 误区警示 误区一:不辨多义 误答: C 将 D 项中 的 “ 行 ” 错误地理解为 “ 行为 ” 。 分析: “ 则无损 于行 ”中的“行”根据上下 文推测,若理 解为 “ 行为”意思就不通了。这个时候, 我们要想到一词多义, 理解为 “ 品行、德行 ” 。 正解: D “ 行”是名词,“品行、德行”的意思。 误区二:不辨古今 示例: (2016 年上海卷 )(《 晋书 · 羊祜传 》) 为下列句中加点 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交 C. 往来 ) B. 连接 D. 沟通 误答: D 认为“ 交通 ” 不能等同于 “ 往来 ” 。 分析: “ 使命交 通 ”中“交通”的翻译 ,由于考生对古今 异义积累不够, “ 以今释古”翻译成“沟通”。实意为“往 来 ”。我们阅读 古文时,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注意在同中 求异,切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唯有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 地理解古书中的内容。 正解: C “ 交” 字为一人双腿交叉之形,本义为交叉; “ 通” 的本义是没有堵塞,可以通过。因而,“交通”乃相连 且能通达之意。这里指“往来”。 考点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解题指津 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六种技巧 1. 语境推断法 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 合具体的上下文,根据文意解题。 剖析: 文意是 “ 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 ( 就会 ) 在那里兴 起”。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之”“ 于此 ” , “ 兴焉 ” 即 “ 在那里 兴起 ”。 例 2 : 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柳宗元 《 捕蛇者 说 》 ) 剖析: 句子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 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 “ 焉”是代词,代指作者所写的 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例 3 : 颠而不 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 论语 · 季氏将伐颛臾 》 ) 剖析: “ 焉”用 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 断 “ 焉” 是疑问代词,可译为 “ 何、哪里 ” 。而 “圣心备焉” ( 《 荀子 · 劝学 》 ) 中的“焉”用在陈述句中,是语气助词。 . . 2. 语法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来推断。 例 1 : 尽吾志也而 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剖析: “ 其”不 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 副词。 例 2 : 相如因持璧却 立。 剖析: 从语法结构上分析,主语是 “相如”,“持璧却立” 作谓 语,由此可见,句中 “ 因 ” 应该是连词,作 “ 于是、就 ” 解。 . . 3. 标志识别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若能记住教材 中学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则有助于快速答题。 常见的有:表被动“见”“于”“为”“为所”等;表示 宾语前置的“之” ( 如“何陋之有” ) 、“是” ( 如“唯利是图” ) 等。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 为“因为这”;“无以”意为“没有 用来 …… 的 ( 办法或东 西 ) ” ;“ 其 …… 之 谓也 ( 乎 ) ” 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 译为“大概 ( 恐怕、难道 ) 说的 是 …… 吧 ( 吗 ) ” 。 4. 词语替代法 答题时先判断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 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剖析: ② 源自课 本,我们比较熟悉, “苛政”与“虎”之 间存在比较关 系, “于”相当于“比、比 …… 更 …… ” 的意思, 用 “比”代替 ② 句中 的 “ 于 ” ,句子通顺,语意不变;但将 “ 比 ” 代替 ① 句中的 “ 于 ” ,显然讲不通,该句中的 “ 于 ”是 “从”的意思。如果是选相同的项,该项即可排除。 5. 位置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例 1 : “也”,在 句末为语气词,表陈述、疑问、感叹等 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例 2 : “其”,在句 首一般作代词,如 “ 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 ;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 ( 表反问或揣测 ) , 如“其李将军之谓也” ( 表揣测语气 )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 词,如“秦王恐其 ( 代蔺相如 ) 破璧”。在名 ( 代 ) 词后一般是语气 副词 ( 表期望、祈使语气 ) ,如“尔其 ( 语气副词,一定 ) 无忘乃父 之志”。 6. 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 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 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剖析: “ 以”和“ 而 ” 处于对应位置, “ 而 ”是表修饰的 连词,由此可推断 “ 以”也是表修饰的 连词。 剖析: “ 因”和“ 乘 ” 处于对应位置, “ 乘 ” 是介词 “ 趁 着 ”的意思,由 此可推断 “ 因 ” 也是 “ 趁着 ” 的意思。此句中 的 “利”“便”也是对文,都 是指 “有利的形势”。 [ 题型对练二 ] 一、而 解释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 ) ) ) ) ) ) 1. 觉今是而昨非 ( 2. 或五十步而后止 ( 3.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4.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5.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 6. 夫列子御风而行 ( 7. 言而无信 ( ) 答案: 1. 连词,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2. 连词,表承接关 系,译为“然后”“ 就 ” ,或不译。 3. 连词,表转折关系,译 为“但是”。 4. 连词,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 5. 代词,你 们的。 6. 连词,表修饰关系,译为“着”“地”,或不译。 7. 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二、何 解释句中“何”的意义和用法。 ) 1.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2. 然则何时而乐耶 ( 3.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 ) 4.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 答案: 1. 疑问副词,为什么。 2. 疑问代词,什么。 3. 疑问副 词,怎么。 4. 副词,表程度,多么。 三、乎 解释句中“乎”的意义和用法。 ) 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2. 儿寒乎?欲食乎 ( ) 3.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 ) 4.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 6.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 答案: 1. 语气助词,表反问。 2. 语气词,表疑问。 3. 语气词, 表揣测。 4. 语气词,表感叹。 5. 介词,相当于“于”。 6. 助词, 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 …… 的样子”。 四、乃 解释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 ) 1.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 2.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3.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 ) ) 4.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5.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 答案: 1. 连词,表承接,于是、就。 2. 连词,表转折,竟然、 却。 3. 连词,第一个“乃”表顺承,于是 、就;第二个 “ 乃 ” 表范围,仅仅。 4. 连词,表条件或前提,才。 5. 副词,表判断, 就是、是。 6. 代词,你的。 五、其 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 1.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2.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3. 怀其璧,从径道亡 ( ) ) 4.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5.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 ) 6.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 7.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 ) ) ) ) 8.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9.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 10.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11. 其无知,悲不几时 ( ) 12.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 ) 13. 则或咎其欲出者 ( 14.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 答案: 1. 代词, 表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译为 “ 他们的 ” 。 2.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 3. 指示代词,那。 4. 第一人称 代词,我、自己。 5. 连词,表选择关系,两个或三个“其”连 用,译为“是 …… 是 …… 还是 ……” 。 6. 副词,表揣测语气, 恐怕、大概。 7. 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 8. 副词,表祈使语气, 一定。 9. 代词,他的。 10. 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11. 连词, 表假设关系,如果。 12. 副词,何其,表感叹语气,多么。 13. 指示代词,那些。 14. 代词,其中的。 六、且 解释句中“且”的意义和用法。 ) ) 1.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2. 示赵弱且怯也 ( 3.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4. 不出,火且尽 ( 5.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6.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 ) ) ) 答案: 1. 连词,表递进关系,况且、而且。 2. 连词,表并列 关系,译为“又 …… 又” 。 3. 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 4. 副词, 将、将要。 5. 副词,姑且、暂且。 6. 连词,表转折关系,反而、 却。 七、若 解释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 ) ) ) ) ) 1.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2.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4.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5. 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 6.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 答案: 1. 动词,类似、相同。 2. 动词,比得上。 3. 连词,如 果。 4. 代词,若,你;若属,你们这类人。 5. 副词,乃、才。 6. 助词,用在形容词后,“ …… 的样子” ,相当于 “ 然 ” 。 八、所 解释句中“所”的意义和用法。 ) 1.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2.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 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4.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 ) ) ) 答案: 1. 句中的“ 所 ” 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表 示 “ …… 的地方 ” 。 2. 句中“为 …… 所”表被动。 3.“ 所以”构 成的复音虚词表示原因,译为“ …… 的原因”。 4. 复音虚词“所 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手段或条件,译为“ 用来 …… 的 ( 方 法、方式等 )” 。 九、为 解释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 ) ) 1.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2. 君家妇难为 ( 3.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 4.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 ) 5.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 ) 6. 非为织作迟 ( 7.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8.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 ) ) ) 9.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1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 11. 慎勿为妇死 ( 12. 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 ( ) 答案: 1. 动词,当作。 2. 动词,做。 3. 第一个“为”,介词, 替;第二个“ 为 ” ,动词,出。 4. 动词,做、雕刻。 5. 动词,治 理。 6. 动词,是。 7. 第一个“为”,动词,治理;第二个“为” , 介词,表被动,被。 8. 介词,替。 9. 前两个“为”,是;后一个 “为”,语气助词,表反诘语气。 10. 连词,表原因,因为。 11. 介词,表原因,为了。 12. 介词,对、向。 十、焉 解释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 ) ) ) ) 1. 焉用亡郑以陪邻 ( 2.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3.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4.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 5.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 6.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7.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 ) ) ) ) 8. 而人之所罕至焉 ( 9. 犹且从师而问焉 ( 10. 且焉置土石 ( ) 答案: 1. 疑问副词,为什么。 2. 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 3. 语气助词,表感叹。 4. 助词,形容词词尾,“ …… 的样子”。 5. 句中助词,表示停顿。 6. 兼词,于之,在这里、从这里。 7. 兼 词,于之,比这个。 8. 代词,那里。 9. 代词,相当于“之”。 10. 疑问代词,哪里。 十一、也 解释句中“也”的意义和用法。 ) 1.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2.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3.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 ) ) 4.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 ) 族灭也 ( 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答案: 1.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表判断语气。 2. 助词,表感 叹语气。 3. 助词,表疑问语气。 4. 助词,表反问语气。 5. 助词, 用在句子中间,起舒缓语气和停顿的作用。 十二、以 解释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1.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 ) )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3.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4.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 6.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 7.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 ) ) ) 8. 斧斤以时入山林 ( 9.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10. 木欣欣以向荣 ( ) 11.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 答案: 1. 介词,凭借 …… 的身份。 2. 动词,认为。 3. 介词, 用。 4. 动词,率领。 5. 介词,因为。 6. 连词,表原因,因为。 7. 介词,在。 8. 介词,按照。 9. 连词,表并列,并且。 10. 连词,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相当于“而”。 11. 连词,来,表 目的。 注: “以”,作介词的“因为”和作连词的“因为”有区 别。作介词时,“以”和后面的名词性短语构成状语,修饰同 一个句子里的动词;作连词时,“以”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 句间是因果关系。 十三、因 解释句中“因”的意义和用法。 ) ) ) ) ) 1. 我欲因之梦吴越 ( 2. 蒙故业,因遗策 ( 3.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4.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5.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6.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 ) 7. 于今无会因 ( 8.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 ) 答案: 1. 介词,根据。 2. 动词,沿袭、继承。 3. 介词,凭借。 4. 介词,趁、趁机。 5. 介词,通过、经由。 6. 动词,继、接着。 7. 名词,机会、因缘。 8. 介词,顺着。 十四、于 解释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 ) ) ) 1. 徘徊于斗牛之间 (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3.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 4.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 5.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 ) ) ) 6.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 7.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8.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 9. 燕王欲结于君 ( ) 答案: 1. 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在。 2. 介词,前一个 “于”,从;后一个“ 于 ” ,表比较,比。 3. 介词,在 …… 方 面。 4. 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 5. 介词,第一个“于”,从; 第二个“于”,表 被动,被。 6. 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向。 7. 介词,表被动,被。 8. 介词,至。 9. 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 十五、与 解释句中“与”的意义和用法。 1. 唯求则非邦也与 ( ) 2.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 3. 与尔三矢 ( ) ) 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 5.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 ) 6.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7.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 答案: 1. 通“欤” ,语气助词,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疑问 语气。 2. 介词,替。 3. 动词,给。 4. 动词,结交。 5. 动词,赞同。 6. 动词,亲附。 7. 介词,和。 十六、则 解释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 ) ) ) 1. 此则寡人之罪也 (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4.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 5.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 ) 6. 欲速则不达 ( ) 答案: 1. 副词,表判断,就是、是。 2. 两个“则”均为连词, 表承接关 系,就。 3. 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却。 4. 连词,表 假设关系,如果。 5. 连词,前后两句中出现“则”,表并列 ( 对 比 ) 关系,可译为“就”。 6. 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反倒。 十七、者 解释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 1. 而记游者甚众 ( ) 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 ) 3.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4. 此三者,吾遗恨也 ( 5. 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6. 陈涉者,阳城人也 ( ) ) ) ) ) 7.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8.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9.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 答案: 1. 代词, …… 的人。 2. 代词, …… 的 土地。 3. 助词, 表疑问。 4. 代词,用在数词后面,译为“种情况”。 5. 代词,用 在时间词后,表示 “ …… 的时候”。 6. 语气助词,用在判断句 中,起提示和停顿的作 用,引出后面的判断,不译。 7. 语气助 词,用在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 8. 用在定语后置句中的定语 后,作定语后置 的标志,译为 “ 的 ” 。 9. 用在疑问句中,表疑 问语气。 十八、之 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 ) ) ) 1.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2.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 3.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4.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5. 悟已往之不谏 ( ) ) ) ) 6.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8.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9.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 答案: 1. 动词,到。 2. 代词,前一个指代秦国 ,后一个指代 赂秦者。 3. 指示代词,这。 4. 结构助词,的。 5. 结构助词,用在 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6. 衬音助词,无 实义。 7.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8.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 标志。 9. 代词,我。 误区警示 误区 1 :不明概念,答非所问 示例: 下列加点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一项是 ( ) 误答: C 分析: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无法分开讲的,因为虚词的意 义是由它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虚词的意义主要指它们 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大部分助词, 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只有极少数助词在文言文中起 一些结构上的作用,现代汉语中不用,没有意义。虚词的用法 主要指是什么词性、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意上起了什么作用。 A 项的 “ 而 ” 表达承接的意义; BCD 三项的“而”都是表达修 饰的意义。 正解: A 误区 2 :不懂 句意,不辨用法 示例: (2019 年天津卷 )( 原文见 P133[ 典题示例 ])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误答: B 分析: 本题考查四个虚词 “则、于、而、以”,不能 辨析 这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不懂句子的意思。 A 项,两个 “ 则 ” 都是连词,表承接,就。 B 项,第一个“于” ,介词,比;第 二个 “ 于 ” ,介词,对、对于。 C 项,第一个 “ 而 ” ,连词, 表因果;第二个 “ 而 ” ,连词,表假设,如果。 D 项,第一个 “以”,介词,在;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 正解: A 考点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一 ) 特殊句式 解题指津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 倒装句 ( 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 ) 、 省略句、固定句式等几种类型。具体如下: ( 一 ) 判断 句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 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可以 分为三个系列:“ …… 者 …… 也”系列、“乃、为”系列和无 标志系列。 1. “…… 者 …… 也 ” 系列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 系列。 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③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 ( 《 游褒禅山记 》 ) ④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2. “ 乃、 为 ” 系列 文言文判断句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有时在谓语前加副词 “乃、必、亦、即、诚、皆、则”等,构成另一个系列。 ①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 陈涉世家 》 ) ②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3. 无标志系列 文言文中,有些判断句是没有任何标志的。 秦,虎狼之国。 ( 《 屈原列传 》 ) ( 二 ) 被动 句 分为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大类。 1.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常见表被动的词语有“于”“见”“见 …… 于 ……” “ 为”“被”“为所”“为 …… 所 ……” 等。 ① 而君幸于赵王。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③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 《 赤壁之战 》 ) 2.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这类句子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文意看,谓语和主语 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①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 《 赤壁之战 》 ) ②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 张衡传 》 ) ( 三 ) 倒装 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基 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 置 ( 介词结构后置 ) 、主谓倒装 ( 谓语前置 ) 等。 1.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四种情况: (1) 否定句中用代词作宾语时,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 前。 ① 古之人不余欺也! ( 《 石钟山记 》 ) ②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 诗经 · 魏风 · 硕鼠 》 ) (2) 疑问句中用疑问代词 ( 何、安、谁、孰、胡、焉等 ) 作宾 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充当介 词的宾语时,这 个宾语一般放在介词的前面。 ① 沛公安在? ( 《 鸿门宴 》 ) ② 乃入见,问: “ 何以战? ” ( 《 曹刿论战 》 ) (3) 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 文言文中可把宾语移到动词前,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面加 “之”“是”作为提前的标志。有的文言句式为了表示强调, 特意在宾语前加副词“唯”,组成 “唯 …… 是 ……”“ 唯 …… 之 ……” 的形式。 ① 父母唯其疾之忧。 ( 《 论语 · 为政 》 ) ②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 《 左传 · 宣公十五年 》 ) (4) 用“ …… 之谓也”或“其 …… 之谓也”“其 …… 之谓 乎”的句式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 的形式,意思是“说的就是 …… 啊”。 ①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 者,我之谓也。 ( 《 秋水 》 ) ② 《 诗 》 曰 : “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其是之谓乎! ( 《 郑 伯克段于鄢 》 ) 2. 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 语序古今一致。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把定语放在 中心词之后,我们称之为“定语后置”。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 几种形式: (1) 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 +定语+者”的形式。这种形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 “的”。 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 荆轲刺秦王 》 ) ②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2)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 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 马说 》 ) (3)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 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形式。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 五人墓 碑记 》 ) (4)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 之+定语”的形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也。 ( 《 劝学 》 ) 3. 状语后置 ( 介词结构后置 ) 介词结构“于 ……”“ 以 ……” 常放在谓语动词 后作补 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 以翻译时,就让它做了状语,因此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 词结构后置”。 (1) 介词结构 “于 ……” 置于谓语动词 后。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 赤壁之战 》 ) (2) 介词结构“以 ……” 置于谓语动词后。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出师表 》 ) 4. 主谓倒装句 ( 谓语前置 ) 古今汉语里,谓语一般都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 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种句式通常出现在感 叹句和疑问句中。 甚矣,汝之不惠! ( 《 愚公移山 》 ) ( 四 ) 省略 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的情况,但又有不同之处:一是古 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略的,古 汉语也可以省略。 1. 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① 永州之野产异蛇, ( 蛇 ) 黑质而白章; ( 蛇 ) 触草木, ( 草木 ) 尽死; ( 蛇 ) 以啮人, ( 人 ) 无御之者。 ( 《 捕蛇者说 》 )( 承前省略 主语 ) ②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 鼓 ) 而 ( 气 ) 衰,三 ( 鼓 ) 而 ( 气 ) 竭。 ( 《 曹刿论战 》 )( 谓 语、主语的省略 ) 2. 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吾 )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吾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修饰语的 省略 ) ② 行一不义 ( 事 ) ,杀一无罪 ( 人 ) ,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 《 资治通鉴 》 ) ( 中心词的省略 ) 3. 宾语和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名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 赵括 ) 尝与其父 ( 奢 ) 言兵事,奢不能难 ( 之 ) ,然不谓 ( 之 ) 善。 ( 《 资治通鉴 》 ) 4. 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 ( 于 ) 河北,臣战 ( 于 ) 河南。 ( 《 鸿 门宴 》 ) 5. 分句的省略 然力足以至焉 ( 而未至 )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 游 褒禅山记 》 ) ( 五 ) 常见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是由一 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 种新的语法意义,经久不变。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 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很有 帮助。 常见的文言固定句式根据所表达语气的种类可分为六种。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何以 …… 根据什么 …… 凭什么 …… 王曰:“何以知之?” (《 史记 · 廉 颇蔺相如列传 》) 何所 …… 所 …… 的是 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木 兰诗 》) 奈何 …… …… 怎么办? 为什么 …… ①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 鸿门宴 》) ②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 阿房宫赋 》) 1. 表示疑问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如 …… 何? 奈 …… 何? 拿 ( 对 )…… 怎 么办呢? 如太行、王屋何? (《 愚公移山 》) 孰与 …… 与 …… 相比, 哪个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战国策 · 邹 忌讽齐王纳谏 》) ( 续表 )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何 …… 哉? 何 …… 也? 怎么能 …… 呢? ①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史记 · 陈涉世家》 ) ② 何可胜道也哉? ( 《游褒禅山记》 ) 何 …… 为? 何以 …… 为? 何 …… 之为? 还要 …… 干什么? 哪里用得着 …… 呢? 为什么要 …… 呢? 还谈得上什么 …… 还说什么 …… ① 何辞为? ( 《鸿门宴》 ) ②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 《论语 · 季氏将伐颛臾》 )   2. 表示反问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何 …… 之有? 有什么 …… 呢? ① 宋何罪之有? ( 《墨子 · 公输》 )   ② 夫晋,何厌之有? ( 《左传 · 烛之武退秦师》 ) 如之何 …… 怎么能 …… 呢? ①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 ( 《论语 · 微子》 ) ②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 《诗经 · 君子于役》 ) ( 续表 )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岂 ( 其 ) …… 哉 ( 乎、耶、欤 ) ? 难道 …… 吗? ①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 ( 《捕蛇者说》 ) ②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报任安书》 ) ③ 其可怪也欤! ( 《师说》 ) 安 …… 哉 ( 乎 ) ? 怎么 …… 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史记 · 陈涉世家》 ) 不 …… 乎? 不是 …… 吗? 难道不 …… 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论语》 ) …… 非 …… 欤? …… 不是 …… 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 ( 《史记 · 屈原列传》 ) ( 续表 )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顾 …… 哉? 反而 ( 却 ) …… 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为学》 )   独 …… 哉 ( 耶 ) ? 难道 …… 吗? ①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 ( 《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其 ( 庸 ) …… 乎? 难道 …… 吗? ①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 《少年中国说》 ) ②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师说》 ) ( 续表 )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何其 …… 也! 怎么那么 …… 啊!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伶官传序》 ) 直 ( 特 ) …… 耳!    只不过 …… 罢了! 王曰: “ 不可,直不百步耳! ” ( 《孟子 · 寡人之于国也》 ) 惟 …… 耳! 只是 …… 罢了! 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 ( 《谭嗣同》 ) 3. 表示感叹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一何 …… 多么 …… 为什么那么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 《石壕吏》 ) 亦 …… 哉! 也 …… 了!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 ( 《五人墓碑记》 ) …… 何如哉? …… 该是怎么样 的呢?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 《五人墓碑记》 ) ( 续表 )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无乃 …… 乎 ( 与、欤 ) ? 恐怕 …… 吧? 求,无乃尔是过与? (《 论 语 · 季氏将伐颛臾 》) 得无 ( 微 ) …… 乎? 恐怕 …… 吧? 莫非 …… 吧?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岳阳楼记 》) …… 庶几 …… 欤? …… 或许 …… 吧?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 ( 《孟子 · 庄暴见孟子》 ) 4. 表示揣度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与其 …… 孰 若 [ 宁 ( 可 ) 、 毋宁 ] …… 与其 …… 不如 ……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 清稗类钞 · 冯婉贞 》) …… 欤 ( 耶 )? 抑 …… 欤 ( 耶 ) ? 是 …… 还 是 …… 呢?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 死耶,抑未死耶? (《 梅花岭记 》) 其 ……   其 …… 也? 是 …… 还 是 …… 呢? ①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马说 》) ② 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 其真耶? (《 祭十二郎文 》) 5. 表示选择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无以 ( 亡以 ) 没有用来 …… 的办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荀子 · 劝学》 ) …… 之谓也 其 …… 之谓也 其 …… 之谓乎 说的就是 ……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 者,我之谓也。 ( 《秋水》 ) 非惟 …… 抑 亦 ……    不只是 …… 也是 ……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三国志 · 诸葛亮传》 ) 6. 其他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尚 …… 况 …… 尚且 …… 更 何况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有所 有 …… 的 ( 人、物、事 ) 故患有所不辟也。 ( 《鱼我所欲也》 ) 无所 没有 …… 的 ( 人、物、事 )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 ( 《木兰诗》 ) ( 续表 )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所以 用来 …… 的方法 ( 原因、东西、人等 ) 之所以 …… ①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墨子 · 公输 》)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 以 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师 说 》) 是以 …… 是故 …… 因此 …… 所以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贤于弟子。 (《 师说 》) ( 续表 ) 例词 释义 例句 ( 含出处 ) 安有 …… 乎? 怎么有 …… 呢?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说 苑 》) 虽 …… 犹 …… 即使 …… 还 ……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 不能禁也。 (《 论积贮疏 》) 虽 …… 则 …… 虽然 …… 而 ……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 指南 录后序 》) 谓 …… 为 …… 认为 …… 是 ……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 指 南录后序 》) ( 续表 ) 典题示例 ) 1. 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蔺相如者,赵人也 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D. 汝是大家子 剖析: B 项为介词结构后 置句。 答案: B 2.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具告以事 B. 急于星火 C. 请辞于军 D. 常在于险远 剖析: D 项是常式句, ABC 三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 D [ 题型对练三 ] 1. 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 A.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毋宁毙于虞人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 川、草木、虫鱼、鸟兽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解析: C 项“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故 选 C 。 答案: C 2. 下列句子中,补充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良曰:“ ( 我 )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 今少卿乃教 ( 我 ) 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C.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 之 ) 。 D. 死马且买之 ( 于 ) 五百金,况生马乎? 解析: A 项省略“沛公”。 C 项省 略“为乐”。 D 项省略 “以”。故选 B 。 答案: B 3.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 莲,花之君子者也 解析: C 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为判断句 。故选 C 。 答案: C ) 4.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出入与非常也 C.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 B 项是判断句。故选 B 。 答案: B 5.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良曰:“长于臣。” B. 得复见将军于此 C. 因击沛公于坐 D.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解析: D 项是省略句,应为“与 ( 之 ) 饮 ”。 ABC 三项都是 介词结构后置句。故选 D 。 答案: D ( 二 ) 词类 活用 解题指津 词类活用是指文言文句子中某一个词语临时改变词性,充 当了另一种词的现象。具体如下: ( 一 ) 名词 的活用 1. 作状语 现代汉语除时间、处所名词有时可直接作状语外,其他名 词作状语时,后面要带上助词“地”,或者前面有介词,构成 介宾短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的情况却很普遍, 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可以表 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表示动作、行为 的地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等。 2. 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该活用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 或发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 表使动的名词。它实际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 主+动+兼+动+宾 ( 或无宾 ) ,现在则简化为主+动+宾,从 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 3. 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该活用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 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强调主语对宾语的主观感受或认识。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 +以 ( 或“把” ) +宾+为 ( 或“看成”或“当作” ) +表意动的 名词。 4. 作动词 在文言文里,名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被用作动 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名词用作动词后,原有的名词意义并 没有消失,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动词的意义而已。 ( 二 ) 动词 的活用 1. 作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 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 2. 使动用法 这时,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而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 为。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的,多属使动用法。 3. 为动用法 所谓“为动”,简单地说就是“为宾语动”。“为动”的 “为”字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当“给、替”讲,表示给 ( 或“替” ) 宾语施行某一行动,这种动词的为动用法,宾语大都是人;二 是当“为了”讲,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 而施行某一行动, 这种动词的为动用法,宾语大都是物。 4.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就是“把 …… ( 宾语 ) 当作 …… ( 该活用动词 )” 的 意思。 ( 三 ) 形容 词的活用 1. 作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 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 词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 ( 名词 ) ,而以这个形容词 作定语。 2. 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或意动 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3. 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 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4. 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 ( 主语 ) 主观上认为宾语 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 “认 为 ( 宾语 ) 怎样 ” ,可译为 “ 以 …… 为 ……” 或 “ 把 …… 当 作 ……” 。 ( 四 ) 数词 的活用 1. 作动词 在句子中拥有谓语的语法地位。 2. 作形容词 有谓语的语法作用。 3. 作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有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4. 意动用法 用在名词之前,有 “把 …… ( 名词 ) 看作 ……”“ 认为 ( 名 词 ) ……” 的 意思。 典题示例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 剖析: A 项是形容词作动词, “ 敬重、看重 ” 。 B 项是数 词作动词,“ 统一 ” 。 C 项是形容词作动词, “ 取尽 ” 。 D 项 是形容词作动词,“ 弄错 ” 。 答案: 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 剖析: A 项是动词作名词, “ 条约 ” 。 B 项是名词作动词, “ 南飞 ” 。 C 项是名词作动词, “ 成为王 ” 。 D 项是名词作动 词,“ 南行 ” 。 答案: A [ 题型对练三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 解析: A 项形容词用作 名词,“幽深昏暗的地方”。 B 项 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 C 项形容词用作名词,“可 喜的事”。 D 项名词用作动词,“挖隧道”。故选 D 。 答案: D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 解析: A 项名词用作动词 ,“弹琴”。 B 项名词用作动词, “打鱼砍柴”。 C 项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 D 项是为动 用法,“为 …… 办 丧事”。故选 D 。 答案: D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 . 解析: A 项是使动用法,“使 …… 受惊 ”。 B 项是使 动用 法,“使 …… 弯曲” 。 C 项是使 动用法,“使 …… 受辱”。 D 项是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故选 D 。 答案: D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 解析: A 项是意动用法,“以 …… 为耻” 。 B 项是意动用 法,“ 以 …… 为师 ”。 C 项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称帝称王。 D 项是意动用法,“ 以 …… 为奇” 。故选 C 。 答案: C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解析: A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 繁多 ”。 B 项名 词 的使动用法 ,“使 …… 得利” 。 C 项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 …… 当作粪土,认为 …… 是粪土”。 D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使 …… 变弱, 削弱”。故选 C 。 答案: C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解析: A 项名词作动词,“安排住宿”。 B 项名词作动词, “穿”。 C 项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 D 项名词作动词, “杀”。故选 C 。 答案: C 考点四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题指津 文言文翻译的 “ 五字诀 ” 1. 留 ( 保留法 ) : 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年号、国号、庙 号、谥号、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以及与现代汉语表 达一致的词语可直接保留。 例: (2018 年江苏卷 )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 《 重到沭阳图记 》 ) 剖析: “ 峄亭 ”“ 十字桥 ” 分别为人名、地名,需保留。 2. 删 ( 删减法 ) :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 现代汉语里没 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减。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标志、句中 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虚指成分等。 例: 顷之,烟炎张天。 ( 《 赤壁之战 》 ) 剖析: “ 之 ” 是 音节助词,无实义,不用翻译。 3. 调 ( 调序法 ) :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 的句子结构与现代 汉语有所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等。 例: (2017 年江苏卷 ) 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 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 汪容甫先生行状 》) 剖析: “ 相存问 过于生前 ” 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 调整 语序为 “ 相存问于生前过”,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表 达习惯。 4. 换 ( 替换法 ) :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 已经改变,在 翻译时,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古 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词 语加以替换。 例: (2019 年北京卷 ) 认之者不塞则惑。 ( 取材于柳宗元 《 非 国语 》) 剖析: “ 认”“ 塞 ”“ 惑 ” 都为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习 惯为双音节词 “ 认识”“闭塞,引申为‘见识短浅、孤陋寡 闻 ’”“糊涂”。 5. 补 ( 增补法 ) :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 地方,可根 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如词 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 容;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 (2019 年江苏卷 ) 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 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 选自 《 汤显祖诗文集 》 附录 ) 剖析: “ 康庄”前省略介词“于”,译时补出,译为“在”。 典题示例 ( 原文见 P135[ 题型对练 ]) (2019 年新课标 Ⅰ 卷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 (1) 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 ,专欲擅权,纷乱 诸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涉及一词多 义、词类活用等。关键词: (1) “ 短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诋 毁,诽谤,说人的坏话。“初学”,学识肤浅 。 “ 擅 ” ,独揽。 “纷乱”,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 “ 纷乱诸事 ” 即 “使诸事纷 乱” ,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2) “ 数”,屡次,多次。“或”, 有的。“连”,接连。“稍”,逐渐。 答案: (1) 于是诽 谤贾谊道: “ 这个洛阳人,年纪轻学识浅, 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2) 贾谊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 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 题型对练四 ] 1.(2019 年新课标 Ⅱ 卷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 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 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 “ 公孙鞅年虽少,有 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 侵地,乃 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 日不厌。景监曰: “ 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 “ 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 法,恐 天下议己。卫鞅曰: “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 以强国,不法其故 ;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 “ 善。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 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 孝公曰 : “ 善。 ” 以卫鞅为 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 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法 之不行,自上犯之。 ” 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刑其傅 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 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 卬 ,因攻其军, 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 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 王曰: “ 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 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 节选自 《 史记 · 商君列传 》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解析: (1) 苟,如果。“强”和“利”为形容词和名词的使 动用法,分别译为“使 …… 强盛”“使 …… 获利” 。法,名词 活用为动词,效法。循,遵守。 (2)“ 行于民”是状语后置句式, 即“于民行”。期年,满一年。第一个“之”,到。言,诉说。 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2) 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 以千计。 答案: (1) 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 2.(2019 年新课标 Ⅲ 卷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 “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 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 起,则是弃卫。 ” 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 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 “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 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 文侯 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 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 而谓吴起曰: “ 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 “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 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 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 文曰:“请与子论功 ,可乎? ” 文曰: “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 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 起默然良 久,曰: “ 属之子矣。” 文曰:“此 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 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 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 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 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 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 节选自 《 史记 · 孙子吴起列传 》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文曰: “此乃吾所以居 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 田文。 (2)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 伏之。 解析: (1) “ 此 …… 也”,判断句。“所以”, …… 的原 因。 “ 弗如 ” ,不如,比不上。 (2)“ 及”,等到。“走”,逃跑。 “之”,到。“伏”,面向下俯卧。 答案: (1) 田文说 : “ 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 ” 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2) 等到悼王去世,王室大臣发动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 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误区警示 误区 1 :忽略 特殊固定格式的合理转译 示例: (2015 年湖北卷 ) 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 言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答: 这样那么知道郭侯的人没有像我一样早了,可是怎 么没有话呢? 分析: “ 然则” 为固定结构,要翻译成 “既然这样”; “莫”译为“没有 谁 ” ; “ 乌得 ” 是 “ 哪里能够 ” 的意思。固 定句式的语法特点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 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经久不变。熟练地 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 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 正解: 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 ( 我 ) 怎么能不说说呢? 误区 2 :要点 遗漏,字未落实 示例: (2019 年浙江卷 ) 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 物微 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答: 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 图吧。 分析: 句子 “则岂尽人力 哉 ”为省略句,意为“那么难道 都是人的力量 ( 造成的 ) 吗”,省略的成分翻译时均要明确补 充 出来。这样句子才会通顺、畅达,否则会犯不知所云或表述不 清的毛病。 正解: 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 ( 造成的 ) 吗?大概也有上天 精妙的意图吧。 误区 3 :译句 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示例: (2019 年江苏卷 ) 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 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答: 但他自己不说穷,别人也不都知道他穷。汤公不正 是自己信从内心的人吗?我即使为他执鞭驾车,也是乐意和向 往的。 分析: 这一句包含了两个特殊句式,翻译时应调换语序。 “ 然不自言贫 ” 是省略句和倒装句,即 “ 然 ( 汤公 ) 不言自贫”。 “公非自信其心者耶?”是否定疑问句和倒装句,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前置, 即 “ 公非信自其心者耶? ” 。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掌握 这些句式是正确翻译句子的重要条件。把古汉语特殊句式翻译 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式;活用 了的词语一定要按活用了的词性和词义来翻译。 正解: 但他不说自己穷,别人也不都知道他穷。汤公不正 是信从自己内心的人吗?我即使为他执鞭驾车,也是乐意和向 往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