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写作之新材料作文学案
专题十八 紧扣题意树中心 审题立意 基础 等级 符合题意,扣住题目要求写作。 认真分析作文试题所提供的信息,从整体上准确把握题目要求,从而确定写作范围、文体、立意等因素。 发展 等级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表现独立思考、创造性思考,确立充满个性色彩的立意。 1.[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据近期一项对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2017·上海高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考向一 时事热点类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往往体现着时代发展的方向。因此,以此为材料的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几乎每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类材料作文,往往选取最近发生的社会新闻事件,或反映时代矛盾的具体现象为写作材料,要求考生由此引申出对某种生活的感受和看法,或透过平凡生活来揭示某种为人处事的道理。这类作文题,既贴近生活现实,又考查了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近年来的高考有很多这类作文题,2015年全国卷Ⅰ“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接打电话”、重庆卷“小男孩等待母亲上车”、安徽卷“观察蝴蝶的颜色”等,皆属此类作文。2016年全国卷Ⅲ“小羽创业经历”、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浙江卷“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均选用了这一命题形式。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12个“中国关键词”、全国卷Ⅲ“关于高考”、山东卷“24小时书店”,也都采用这种命题模式。 以时事热点为材料的作文题目,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写此类文章,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内涵,选取生活中对应的人和事,或以小见大,叙述感人的故事;或描绘优美的场景,表达真挚的情感;或发散灵动的思维,阐述精深的哲理。如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目所给的12个“中国关键词”,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气象,表现出社会的主旋律。题目要求将这些关键词中的两三个形成关联,这样,在立意时,就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恰当组合,确定写作的方向: (1)从社会发展角度 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对外关系的重点,而这种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则可以与大熊猫、中华美食、长城等联系起来,表达对国际交往的思考,从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表达中国气象的阔大。 (2)从传统文化角度 中华美食、京剧,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广场舞则是现代文化的标志,这样,将几个话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便可以对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行思考,突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3)从时代进步角度 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都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正是这些新事 物,展示出国家发展的步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繁荣。 (4)从环境保护角度 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都与农村发展和环境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护美丽乡村,保护环境,必须从人人做起,这样,才能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5)从其他角度 12组话题,虽然看上去有些并无联系,但是,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媒介,又都可以建立起关系。如从中华美食可以写到食品安全,从美丽乡村可以写到移动支付。 [佳作示范] 中国一隅,美在乡村 湖南一考生 巍巍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洗练,沉淀。传统文化灿若繁星,熠熠生辉。中国之美,美在和,美在礼。但在中国地图上,在山川与河流的走向中,与黄土地最接近的是乡村。昨日,中国以经济强国,文化大国示人;今日,中国一隅,美在乡村。 乡村之美,美在发展。 回望历史,风云涌动的年代,南海边的小渔村还被困于层层铁丝网之中,一夜间,高楼林立,绿树成阴。乡村,似乎在中国的发展上一跃成为最大的潜力股。当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思想深入人心;当淳朴的民风与新奇的外界产生碰撞产生火花;当说起“生活在别处,天堂在远方”时,乡村竟成为了人们远离尘嚣、享受生活的首选。你一定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那些崎岖的小路被宽阔的水泥路替代;那些在历史中渐渐隐没的古镇,有一天被更多的人欣赏,记录;那些曾经落后的养老院开始创新,实现网上医疗;一批批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如今让我们惊叹的美丽乡村已不止是老牛与水车、稻田与落日,不止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那座“边城”。发展,为乡村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丽。 乡村之美,美在文化。 当茶余饭后,人们不再只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是三五成群,走出家门,走进广场,伴随着律动的音乐,自信地跳起舞。这是中国大街小巷尤其乡村最为常见的一幅生活图景。你知道的,“广场舞”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一种民间文化。从中国古代开始,诗、乐、舞自是一家,舞蹈源于生活,当人们沉浸在轻松自然的舞姿里,潇洒恣意的节奏中,你不难读懂中国,那是种“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乐趣。而乡村图书馆的出现,让人们在强健体魄之余,也拥有更独立的精神,更自由的思想。这样的乡村文化,是自信的,是满足的。 乡村之美,美在回味。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乡村的美在发展,但仍自有一番深入人心的美。这种美,根植于广袤的土地几千年,来源于生于此、长于此的智慧的人民,它就是“民以食为天”中的美食。中国人讲究吃,吃的花样多。食材、烹法、搭配、菜系,皆是讲究。你一定看过那部精致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天涯何方,总难忘却家乡的味道。洞庭湖的野生鱼、昆明大山的菌、湘西的腊肉、兰州的拉面、四川的钵钵鸡,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那种滋味儿,酸甜苦辣,刺激味蕾的同时,让你深刻地记得这是乡味儿,是传统美食的味儿,亦是人生的味儿。于中国人而言,美食不仅仅能满足口腹之欲,更能代表对文化的虔诚,对上天馈赠的感恩,对情感的交流。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朋友,乡村亦是“美而不言”,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发展缩影,见微知著,中国大美如斯。 [点评] 文章选择了“美丽乡村”这一关键词为主要写作对象,将其他两个关键词“广场舞”“中华美食”融入这一主题之中,从三个方面表现乡村之美。写作时,作者把每一部分内容都写得非常丰富,使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乡村之美。每一个主体内容,作者都以一句话提示写作中心,然后具体分析,这样就使结构清晰,内容集中,主题 突出。一个高考考生,竟然能够以名家的口吻,表达对乡村之美的深层认识,难能可贵。 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一道小学生的数学题答案在网络上火了起来。原题是“妈妈买回5块饼分给兄弟4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合理的呢?”一名小学生的答案是“可以分妈妈1块”。对于该答案究竟应不应该给分,网友持不同意见。27日,南方+客户端发起的投票调查栏目结果显示,88%的受访网友认为孩子有爱,应该给满分;12%的受访网友则认为这是数学考试,答案错误就应该给零分。 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具有人文色彩的作文题目。一道小学数学题,引发的是情感与规则的思考。有人认为,规则固然应该得到遵守,但假如不考虑特定情境对人造成的客观影响,不顾及人的情感,所作出的反应也很难让人信服。但也有人认为,规则一旦制定,就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被打破,否则,法律可以打折扣,规章制度将失去约束力。分析时,可以运用辩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1)真爱满满。可以分妈妈1块,这个答案虽不符合数学运算法则,却能够得到多数网友的认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多数人心中,普遍存在“执行规则不能太教条”等想法。确实,有时候,生活是需要爱的,为了爱,可以打破规则。 (2)遵守规则。解数学题就应该遵循数学的运算法则,不应过多想象和带着情感,否则,很多数学题将没有标准答案,若这种做法被泛化到社会其他层面,我们将丧失衡量社会的标尺,陷入无休止的纷争当中。 (3)情与法。在法与情等关系的把控上,民众也很容易出错,出 现情大于法的判断,比如一些明显违法违规的事,也可能被认为情有可原;贪官有才,也可能成为减轻处罚的理由。 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7年3月19日,北京天坛公园厕所内开始试用自动供纸机,机器具有人脸识别功能,每次刷脸取纸9分钟后才能再次取纸。 据悉,在游客量较大的南门公厕厕纸用量已从原来每天的20卷减至现在的4卷。天坛公园内现有公共卫生间十余座,免费为如厕者提供手纸。因为免费,许多人在用完洗手间后总是顺手带走一大叠手纸,而更有一些市民专门为纸而来,一天一趟甚至几趟。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体现人性化思维的作文题目。材料以天坛公园试用自动供纸机为依托,展示出社会改革过程中的细节变化。作为游客,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没有必要沾那点小便宜甚至储存式使用。对公厕管理来说,公共服务重情怀重细节服务值得肯定,这也是目前一些公共服务的短板所在。分析时,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侧重一个角度,表达对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 (1)提升素质。一些人不论是怀着贪小便宜的心理,故意抽取多余的厕纸,还是平时在使用习惯上就“大手大脚”,都与个人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天坛公园设置“人脸识别厕纸机”,可以改变部分人的使用习惯,应该说是一种积极的回应。 (2)人性化管理。作为服务提供者,有必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的“素质”问题。天坛公园的免费厕纸已提供了数年,但园方并没有因为存在浪费,就叫停这项服务,而是以“人脸识别厕纸机”这种方式,给予了人性化的照顾。 (3)服务意识。当某项服务在与社会对接时出现了问题,固然可能与被服务方的态度有关,但也可能与服务提供者所采纳的方式有关,不能只把反思的眼光放在个人素质上。 考向二 哲理言论类 近年来,哲理言论类材料作文成了各考区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倾向。此类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往往表达一种或多种观点看法,让考生在准确理解内涵的基础之上提炼出具有鲜明倾向的观点进行论述。 哲理言论类材料,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思考空间,也适合考生充分调动辩证思维,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和认识。2015年全国卷Ⅱ对三位人物所展示的风采的评价、天津卷的“范儿”、湖北卷的“喷泉与泉水”、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广东卷对自然“远”与“近”的理解、浙江卷“文章和人品”,2016年江苏卷关于“话长话短”的言论,上海卷关于“人生行囊”的言论,2017年北京卷“说纽带”,上海卷“预测”,江苏卷“车的感悟”,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也都属于此类作文。 哲理言论类作文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选择属于自己的观点、看法和主张,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写好此类文章,首先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选择观点或看法,如果材料中只表明一个观点或看法的,那就要围绕这个观点或看法展开论述,演绎成文;如果材料中有两个以上观点或看法的,你就要选择最接近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的一个,或者最有利于自己开掘阐发的一个来进行论述。具体思考时,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观点和看法,不可大而化之,面面俱到,要注意从小角度切入,并且要注意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如2017年上海卷,材料中所给的“预测”这一关键词的捕捉与确定,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眼光、哲学底蕴和文学功力。写作这一题目,无论是表达接受对生活的预测,还是不接受预测,在立意时都给考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思辨空间与言说空间。具体立意,可从以下方向入手: 1.从支持预测的角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说,对于生活的预测是必要的,只有有了一定的预判,我们才能未雨绸缪,更好地完成下面的任务。 2.从不支持预测的角度 世间万物瞬息万变,当事情来临时,可能都不是我们预测的那样,这样反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以致于失去最佳时机,所以说,不应该进行预测,而应从实际出发,相机行事。 3.从二者结合的角度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有一定的预测;但是预测并不是只凭个人感觉的预估,应该是综合一切因素的判断。毕竟未来的事情总会有出人意料的时候,所以面对变化,我们要及时调整。有预测但不固守,应该有一种灵活变通的思路。 [佳作示范] 预测,是一种安心 上海一考生 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预测这两个字,于我们,似乎增添了些许神秘的色彩。 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而有的人却不以为然。 在我看来,充满变数的生活,或许,可以接受预测。有些人,总是把预测看得过于遥远,殊不知,它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你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选择,都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去做决定,去做选择,为的就是让我们自己站得更高,走得更远。而预测,在这其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预测,也可以说是洞察未来。它是一种感知,一种警示,一种安心。有人说,预测是一个好东西,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对未知事件的一种感知,或好或坏,若好,则加倍努力;若坏,则勇敢面对。也有人说,预测不是一个好东西,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未必能面对这些未知的血淋淋的真实。我说,预测的好坏在于自己、自己的态度和对待的方式。没有什么是不可预测的,当然,除了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事件,所以,不存在预测与否。 历史的演变,似乎从未真正脱离预测。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几乎每件大事的产生或是演变,都不曾离开过预测。或是天意,或是人为,总会有些奇异的征兆在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我们是否都曾感觉到,是否承认,预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却看不到也摸不着。 或许,每个人都曾期待过时光机的神奇,可以穿梭于过去和未来。回到过去是回首,是怀念,那么,想到未来,又是什么呢?是预测。我们都恐惧着那些不可控的事情,所以我们恐惧未知的未来。如果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你去将那未知变为已知,你,是不会拒绝的吧。想到未来,在某种意义上讲,就属于预测,不过,它更真实。虽然现在的我们还无法去实现,但是,它所反映的,是我们对预测的期待与认可。 通过预测,我们可以更及时地了解时代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前进方向,我们可以对未知的事情做些准备,以免太狼狈。可能,有时候,预测并不准确,但是,会为我们带来安心。或许,预测的结果可能并不理想,但是我们可以去努力,去尽力改变。 预测,是一种安心。 [点评] 作者分析预测,能够兼顾两种观点,以客观辩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见解,整个论述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整个论述过程中,作者能够以层层深入的方式,安排各部分内容,有较强的条理性。同时,文章在分析话题时使用了合理的句式,并以形象的语句,表达了对预测的深入思考,颇具文采。 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远方是什么?有人说,远方是一种亲切的距离,空灵的梦境,美好的存在,热闹过后的安静。也有人说,远方有一个人们不知道的地方,那里充满神秘,也充满恐惧,充满失意后的落寞与伤感。 对于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标题 自拟。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⑥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具有哲理意蕴的作文题目。材料以高晓松的名言为依托,以对远方的不同定义为拓展,对“远方”这一写作中心进行了深刻解读。远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每一个考生都会得出自己的答案,都能写出自己的感悟。写作此类话题,需要树立辩证的思想,运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对“远方”这一话题进行充分理解,表达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具体立意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远方有梦想,努力去追求。远方充满希望与光明,远方是一个清晰的目标。在远方,有诗,有梦想。让我们扬帆,启航,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 (2)远方有风雨,乐观去面对。遥不可及的远方,像一座幻城,气势雄伟,却触碰不到。我们向着远方走去,千山万水不说,我们必定会接受狂风暴雨的洗礼。 (3)远方有迷雾,应该能突破。很多人一提到远方,便会感到迷茫,感到彷徨,便会患得患失,只有放下外物业障,突破自我,才能看清远方。 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个人需求,商家让会员独享优惠;生活中也有些趣味无法与人分享,诸如一杯啜饮咖啡的时光,一竿临溪垂钓的等待,一路挥汗慢跑的苦练……正如王维所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也有人提出: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个人奋斗,更需要与他人共享空间、资源、智慧、经验、快乐。正如森村诚一认为:“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具有哲理关系的材料作文题目。材料以“ 独乐”与“共享”两种品质的特点为背景,表达了对两种品质的深刻解读,要求考生写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两种认识,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因此,在写作时,就可以根据材料中所反映的人生哲理,运用主题辐射式思维方式,得出“一个人的世界很精彩”“众人拾柴火焰高”“独乐与众乐”等立意的方向,进而表达对生活情趣、生活态度的深入思考。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 (1)个人奋斗,独领风骚。一个人独自追求,哪怕是一点小小的爱好,都可以让自己的心有一个安顿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收获生命的美丽。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乐趣,并沉醉于其中,充分体验世界的美好。 (2)共享人生,价值倍增。共享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情怀。能够与人共享人生的快乐,能够与人共享智慧与才情,生命的价值便会在共享中获得提升。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这样那样的关系,在共享与合作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3)人生价值,自己创造。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物质一派繁荣,而在价值观的思考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人,对生命有着不同的认识,对社会有着不同的思考。因此,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便选择了自己的方向,追求自我的价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