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孔子小心翼翼地调和着新旧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完善;社会在“礼”的规范下,尊卑有序,井井有条;统治者做到“克己复礼”“仁者爱人”,遵循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同样生活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当时整个希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中。他从维护马其顿统治利益出发,既反对消极禁欲,也反对过度享乐,希望通过伦理道德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实现政治社会安定和谐。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在其道德行为中寻求欲望、情感、理性间的和谐。因此,二人都想通过理论的建构去调节和平衡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境界。‎ ‎②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因此,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也肯定德性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才能为善。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③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是亚里士多德探讨的三种生活类型。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以荣誉为幸福的观点太肤浅。他也反对以物质财富为幸福,因为它不是引起本身而是为了其他东西被追求。“快乐、荣誉、德性比财富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因为他们都引起本身而被追求,然而他们看来也并非幸福(最高善)。”‎ ‎④孔子认为钱财和权势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孔子坦荡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但他更加强调获取物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正道和义,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幸福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具有必然联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粗茶淡饭、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样有其乐趣。不行正道而取得的富贵,只是过眼浮云罢了。‎ ‎⑤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将道德和幸福联系了起来,虽然过分地讲幸福与道德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将道德和幸福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开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二人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对当今社会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却有着重要的借鉴。幸福不只有道德的成分,还需要情感。这里的情感包含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幸福的元素应该包含有道德,有热情。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幸福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均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社会境界,其途径是通过理论构建去调和复杂的社会矛盾。‎ B.亚里士多德在肯定德性的重要性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衣钵,认为获得幸福是靠行德与智德来实现的。‎ C.孔子对钱财与权势不回避,他强调了物质的满足与幸福不具有必然联系,所以与符合正道和义有联系。‎ D.幸福不是拥有道德的成分,就是需要情感,而情感的范围应包括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 ‎2.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就须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修养。统治阶级用幸福观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 B.孔子一直尝试调和新旧社会的矛盾,力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认为在尊卑有序、遵循中庸之道的社会是理想的幸福境地。‎ C.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对此表示异议,他认为生活的目的应该是去追求快乐、荣誉、德性和财富。‎ D.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是他们给人类做出了最大贡献就是将道德与幸福统一起来。‎ ‎3.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均产生于复杂的时代背景,他们对幸福观的认识有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幸福观的认识上面的不同点是:幸福与物质的关系各有侧重,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微博是一个新事物。它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字的话,发布信息,即时互动。相对于传统媒介,它的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简单。一条信息可以在几秒钟内传播开去,让人们感到身处信息现场,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在这个空间里,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从而形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 微博门槛低,发布信息快,人人都可以过一把做记者的瘾,如同每个人都可以采访与发言。它不需要渊博的学识和技术的修炼。似乎不费时,不费力,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发出去,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讨论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民意民智有了新的“翅膀”,从对各种交通肇事事件的关注,到对地动仪的争论,再到警察“微博缉凶”,冷不防,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由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了。‎ 事实上,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字数少,信息量大,消息发布之容易到了只需要点击一个“转发”键的地步。操作的便捷,简化了思考,也容易引发人们的跟随效应。在“生产”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制造出懒于识别、快速再转发的信息“媒子”,甚至有人捏造信息,制造“兴奋点”,吸引人们眼球,引起更多关注,实现商业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信息变得丰富了,也更加杂乱、泡沫化了,甚至是哗众取宠!无论是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还是名人“骂战”此起彼伏的喧哗,在良莠不齐的芜杂背后,不乏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在“微博”这个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 中国的现实社会发展变化快,网络世界也远未成熟。微博让现实与网络有了更加亲密而闪电式的接触,有了表达的自由,它同时也需要建构道德与责任。当我们希望自由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时,也需要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和责任。现代的中国已经走出了传统的中庸与中和,而趋于偏激与对立,做事与想问题常执于一端,这需要我们重新检讨和反思。‎ 表达的自由也同时需要承担表达的责任。微博世界并不是私人世界,而是一个更加隐形而复杂的虚拟社会。人们总希望微博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能尽快地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社会。一方面,汹涌的网络民意,通过虚拟的力量,冲击着种种现实弊端,促使当事人不得不出来面对公众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表达者也应该坚守和维护社会的责任。表面上,微博是“微”,是你个人的“麦克风”,但众多粉丝和听众却是社会人,你说的话虽不一定是人命关天、财产万千,却应有是非曲直、善恶正邪。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有关“微博”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发布言论的人可以以平等的地位和身份在微博里发布信息,与他人进行互动。‎ B.微博信息传递速度很快,网友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你发出的详细信息和想法。‎ C.在微博里,人人都可以做记者,博主随时可以对他人进行实地采访,被采访者都可以对采访者的问题发言。‎ D.发言人在微博里可以不费时、不费力地发表信息,也会接受到良莠不齐的跟随信息。‎ ‎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运用博客与论坛的特长,利用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对现实的积极作用把我们的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 B.发言人在微博里发布消息容易到了只要点击一下“转发”键,信息回复者的操作也十分便捷简单。‎ C.微博的成熟使我国走出了传统的中庸与中和,需要我们重新检讨和反思的是微博表达意愿是否合理等问题。‎ D.在微博“水塘”里,杂乱、不健康的信息也不少,纠正微博时代的影响已经刻不容缓。‎ ‎6.微博时代说话的“责任”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 ‎ 答案解析 ‎1.A [B项根据原文“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可知,幸福包括一般幸福和最大幸福,而亚里士多德的话是就获得“最大幸福”来说的,注意“……才是……”的句式,所以该项系曲解原意。C项根据原文“但他更加强调获取物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正道和义,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幸福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具有必然联系”可知,该项系强加因果。D项为选择关系,根据原文“幸福不只有道德的成分,还需要情感”可知,原文是递进关系;且根据原文,情感包含的第三项应是“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 ‎2.B [A项根据原文“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可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手段是道德原则,而非幸福观,此项系张冠李戴。C项根据原文“快乐、荣誉、德性比财富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可知,生活的目的不应包括“财富”。D项根据原文“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将道德和幸福联系了起来”可知,原文是将道德与幸福联系起来,而非“统一起来”。]‎ ‎3.认为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 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 ‎4.A [B项“网友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你发出的详细信息和想法”不准确,微博用不超过140个字的话发布信息,不能以最快速度传递“详细信息”。C项“随时可以对他人进行实地采访”不准确,微博是一个虚拟空间,不能对他人进行实地采访。D项“可以不费时、不费力地发表信息”错误,原文说“似乎不费时,不费力”。]‎ ‎5.B [A项“微博运用博客与论坛的特长”“利用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对现实的积极作用把我们的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都不符合原文的意思。C项“微博的成熟”有误,因为我国的网络世界远未成熟。D项“纠正微博时代的影响已经刻不容缓”文中无此信息,况且这“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6.通过微博的力量,冲击现实的弊端,促使当事人面对公众承担责任。应当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与责任,检讨和反思自己的意见或感受,有应有的是非曲直和善恶邪正,不偏激,不对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