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学案

第三章 散文阅读 散文语言之美、意境之阔、行文之妙、表意之雅是任何文体都无法比拟的。2017年文学类文本被定为必考文体,全国卷Ⅱ卷、Ⅲ卷也都选择了散文文体,散文阔别高考几年后,重新登上高考舞台!‎ 考纲呈现 考情分析 ‎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倾向 ‎4.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试题形式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文学类文本均选择了散文文体,3题,一道4选1选择题和两道简答题,共14分。选文关注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成长感悟等,篇幅缩短,大致为1 300字。‎ ‎2.考查重点 从考题考点上看,考点集中在理解重要词语的含意、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内容要点、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探究文章深层意蕴等方面。对更高层级的“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将可能体现在试题当中,如对人物形象、物象在分析之后,要求对其进行评价等。‎ 第一节 明确文体特征 探知阅读规律 一、散文的特征 ‎1.基本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2.内容上的特征: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3.形式上的特征: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②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④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二、散文的分类 ‎1.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抒情、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它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阅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 ‎2.写人叙事散文 写人叙事散文就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着饱满的感情。‎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生活,并非虚构。‎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3.议论说理散文 议论说理散文就是既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这类散文也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阅读这类散文要注意借事说理、寓理于事、因情悟理、情理交融的特点。重视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进而品味其情趣、理趣。‎ 三、散文的线索 类型 举例 感情变化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事物 张之路的《羚羊木雕》‎ 人物 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 事件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 时间 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地点 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选文最常见的线索:一是感情的发展变化;二是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三是文中的“我”。‎ 四、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1.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在于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相似之处,使一定的思想感情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能够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2.托物言志 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3.衬托 不直接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种。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来衬托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异性来衬托是反衬。‎ ‎4.渲染 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物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5.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从而鲜明、形象地突出事物的某一特点的表现手法。对比能够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6.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即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7.欲扬先抑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前后有鲜明对照,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8.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即通过平凡细微的事情来反映重大的主题。文章常常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微现象,但所表现的是重大主题,所阐发的是深刻道理。‎ ‎9.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串“形”聚“神”读文法 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要求考生在读文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始终带着几个“为什么”去读文,去思考——本段“写了什么、写得如何、为什么这样写、与主旨有什么关联”。用这几个“为什么”去串联思维,理清行文线索,进而体会表达的思想情感,即串“形”聚“神”。读文时也要始终坚信一点,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的每一段落、每一句,甚至每一词都不是随意堆砌的,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是作者精心安排、刻意提炼的,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具备了以上读文意识,养成良好的读文习惯,读散文便成了一种“享受”,做题也就有了“成就”。‎ 真题文本 文脉梳理 ‎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窗子以外 林徽因 ‎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②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③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④‎ ‎◆题目:“窗子以外”交代场景,设置悬念,引人深思。‎ ‎◆第一部分(第①~⑤段):借助________的窗子,表达了对“窗外”世界的关注以及关切苍生的悲悯情怀。‎ 第①段: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情景。引出下文观察视角。‎ 第②段:运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观察视角描写四个乡下人的群像。写他们“黯黑”“褪色”的头巾,吸着“旱烟”,还隐约听见“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简单的几行字就勾勒出形象,甚至可让人猜度出其身份;也极细腻,甚至那“兰花烟的香味”也随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 第③④段:作者所感慨的正是这“窗子以外”的世界,窗外的世界丰富多彩,窗外的人们所演绎着的“血泪人生”哪里是“窗内”‎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⑤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⑥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⑦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的人所能轻易感知的?对于窗外的世界,窗内的人不过是个“看客”吧!‎ 第⑤段:作者除交代窗外“有限”的景物外,还为我们简笔勾勒了很多________人物:送煤的,送米的,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厨子的朋友,赵妈的丈夫……此时,作者说“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言外之意是“你”是看到了,但又“并不一定能看见”,那些社会底层人们的“生的滋味”是很难“看见”的!读到此处,你应该明白林徽因为何会发出“永远是窗子以外”的慨叹了!‎ ‎◆第二部分(第⑥~⑦段):写“________的窗子”对人们的束缚。‎ 第⑥段:写对窗子内生活的________。“你”和“我”两种人称交替出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活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第⑦段:写“无形的窗子”对人们的束缚。此时,作者似成了漫画家,画该学者之“时髦”,又“骄傲”,还“架上科学的眼镜”“瞭望”……其调侃、讥刺的味道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时髦的学者”带着平时用的东西,保持着自我的生活习惯和状态,他们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他们将“窗子以内”的东西都随身带着,又怎么能真正走近“窗子以外”的世界呢?那么,这“无形的窗子”就包含了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将自己区别于“芸芸众生”的思想意识。‎ 读文 归纳 情感主旨:作者由“实”入“虚”,从有形的窗子写到“无形的窗子”。透过窗子,描写了窗外的景物以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他们所经历的苦痛、生活的磨难距离“窗子以内的我”是遥远的。作者于简淡的笔调之下表达了对“窗子以内”生活的反抗,以及关切苍生的悲悯情怀。‎ 写作特点:①融情入物。②虚实结合。③语言含蓄隽永,而又蕴含哲理。‎ ‎【答案】 有形 底层 无形 苦闷和反抗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 第一步:浏览选项标敏感点 五个选项的敏感点分别是:A项,“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B项,“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项,“以调侃的方式”“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D项,“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第二步:回归原文找对应 A项,对应原文第②段;B项,对应原文第④段;C项,对应原文第⑦段;D项,对应全文,是对文章行文思路的分析。‎ 第三步:排除判断定答案 A项,第二段对四个乡下人的描写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联系下文可知,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此项正确。B项,由最后一段中的“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等表述可知,“窗子”一直存在,通过健康的旅行,获得深刻的认识的想法并不能实现。此项错误。C项,作者画时髦学者之“时髦”,又“骄傲”,还“架上科学的眼镜”“瞭望”……其调侃、讥刺的味道自然地流露出来,表达出科学家浮光掠影地考察。此处正确。D项,不管是文章开头“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还是中间对窗子之外的描写,以及结尾“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全文都笼罩着一种渺茫之感。此项正确。‎ ‎【答案】 B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 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 本题考查概括作品的形象和内涵。“窗子”是文章的重要物象,回答本题要答出“窗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象征意义)。‎ 第二步:联系文意,分析内涵 ‎“窗子”表层含意好回答,就是实实在在的窗子,深层含意要在理解、概括文章段落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文章写到窗子之外的四个乡下人的背影、平原山峦麦黍、外院的日常琐事杂音、旅行中也带着各种用品的学者,文章始终流露出窗子以内的知识分子对窗外真正生活的陌生与隔阂,造成这种隔阂的是观念的差异。综合以上分析,就可以答出窗子的深层含意了。‎ ‎【答案】 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2分)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3分)‎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 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 要求分析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态度。回答此题离不开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第二步:明确不同叙述人称的作用 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如本题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 第三步:联系文章主旨 文章所表现的是窗子内的“我”及“学者”对窗子外的凡俗生活、世态人情的陌生和隔阂,包括“我”在内的学者厌烦这种沉闷的生活,试图通过旅行去看更好的风景、了解风俗人情,实际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学者”习惯,与真正生活依然存在隔阂。‎ 第四步:从表达效果上分析 ‎“我”和“你”的人称叙述转换,是在揭露一类人,也是在批评自己。“你”是拉开距离的客观描写,“我”是在反思自己。‎ ‎【答案】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每点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