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2)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 学案 ‎【答题思路】‎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注意两点:A、题目提问的指向:是问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还是篇章结构特点,抑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如: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等)。B、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分析要清楚、细致,要联系诗句中具体的字词或语句做一个详细的解说。如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或者以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某句是实写、某句为虚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包括该表达技巧在语言锤炼、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表达主旨等方面的效果。‎ ‎【答题思路示例】‎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 ‎(2)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题思路(1):‎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以“淡磨明镜”来比喻“平静的水面”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题目不作要求,可略。‎ 答题思路(2):‎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本诗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刻画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全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参考答案:‎ ‎(1)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题思路(1):‎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此句在上片的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上片前半部分写朋友在京城的短暂相聚,后半部分想象朋友如“孤雁”、如“浮萍”,独自漂泊天涯。“聚散匆匆”一句正好承上之“聚”,启下之“散”。‎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在内容上,“聚散匆匆”一句主要是强调“聚”的“匆匆”,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别离之仓促。‎ 参考答案(1):‎ 此句在上片的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片前半部分写朋友在京城的短暂相聚,后半部分想象朋友如“孤雁”、如“浮萍”,独自漂泊天涯。“聚散匆匆”一句正好承上之“聚”,启下之“散”。在内容上,“聚散匆匆”一句主要是强调“聚”的“匆匆”,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别离之仓促。‎ 答题思路(2):‎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和借代手法。‎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来比喻别离之后失去伴侣、独自漂泊的友人,以此表现别后的凄苦;下片用“尘”和“月”来比喻自己的思念,用“马”和“舟”借指朋友的行踪,以此表现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切。‎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诗歌运用比喻和借代手法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思念形象地刻画出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参考答案(2):‎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和借代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来比喻别离之后失去伴侣、独自漂泊的友人,以此表现别后的凄苦;下片用“尘”和“月”来比喻自己的思念,用“马”和“舟”借指朋友的行踪,以此表现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切。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思念形象地刻画出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当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①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本诗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这是一首送别诗,整首诗写友情恒久不变,经得起风浪,因此可以推知诗眼是“交情”。诗歌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参考答案:‎ 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拟人来借景抒情。‎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从诗歌的一、二句可知,诗人独在他乡,寂寞思归。三、四句中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了冷寂、凄清( “寥落”、“愁”)的氛围,呈现出浓厚的悲愁色彩。‎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诗歌三、四句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参考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dí)‎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对比。‎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上阕中以端午佳节“碧艾香蒲处处忙”以及家家户户“庆端阳”的繁忙喜庆氛围与自己“空惆怅”进行对比;下阕中以端午节大家只知道欢庆佳节却“谁复吊沅湘”和作者“《离骚》读罢总堪伤”进行对比。‎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通过对比,作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 参考答案:‎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以端午佳节“碧艾香蒲处处忙”以及家家户户“庆端阳”的繁忙喜庆氛围与自己“空惆怅”进行对比;下阕中以端午节大家只知道欢庆佳节却“谁复吊沅湘”和作者“《离骚》读罢总堪伤”‎ 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作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视听结合、前后照应、以动衬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第二联上句“浮萍破处见山影”, 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小艇归时闻草声”,则落笔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上下句在写景上视听结合,并以动衬静,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清净,照应了首联。‎ 参考答案:‎ 第二联上句“浮萍破处见山影”, 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小艇归时闻草声”,则落笔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上下句在写景上视听结合,并以动衬静,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清净,照应了首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