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南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四月冲刺训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高考四月冲刺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卷分为I卷(阅读题)和II卷(表达题) 3.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本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其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来说,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对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高度总结。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要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了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 25 -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还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抢救者感慨:“我们走进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是没有人。”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的质量更好,村落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是他们的精神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选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保护村落、振兴乡村,是继承传统的需要,也是走向未来的需要。 B. 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村落数量锐减、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C. 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未来可能将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 D. 新时代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机遇,因此,保护古村落不得不与时间赛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乡村是人们的精神归宿,只有让乡村不断成长,才能留住我们的根。 B. 文章以传统村落锐减为立论的前提,由此引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 文章引用《汉书》和《金翼》里的论述,意在强调村落是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 D. 文章指出传统村落锐减的现象后,又阐述了村落的文化意义并就村落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让村落不再衰败,而是不断成长,才能把“记得住乡愁"“留住我们的根"变成现实。 B. 传统村落更加宜居,村落中的人们生活质量更好,村落保护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 C. 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城乡关系重构过程中衍生出的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彻底解决。 D. 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保留乡村风貌,注意乡村味道,否则就可能偏离发展目标。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 25 -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B项,“包括村落数量锐减”无中生有。原文“列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其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C项,“未来可能将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错,原文第一段是“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把“已然”说成“将然”。 D项,强加因果,“新时代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机遇”于文无据。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意在强调村落是中华文明物质基础”错误,原文是说“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引用《汉书》和《金翼》里的论述,意在说明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C项,“城乡关系重构过程中衍生出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彻底的解决”错,说法绝对,“顺势而为”是一种方略,它可能用来指导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却不能解决这个过程中衍生出的所有问题。 故选C。 - 25 - 【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答非所问、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时特别提到,继17 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当年,“万里茶道”纵贯大江南北、横跨欧亚大陆,它穿越千年时光与丝绸之路对接延续。2019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使用的神秘杯子引起国际媒体浓厚兴趣。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不久后揭开了谜底,“总统一直用这个杯子喝茶”。 300多年来,茶从当年宫延神秘的东方饮品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把俄国社会各个阶层“团结”在一起,成为全民族的共同爱好。为了漫长冬季有浓浓热茶相伴,俄罗斯人发明了能喝到热茶的茶炊,并将自己的艺术气息尽情挥洒在这个茶具上,以至于茶炊成为独具俄罗斯特色的工艺品。现如今,茶已经不仅是俄罗斯人日常生活中的饮品,还走进了文学与绘画作品。 茶叶,在俄语发音为“恰依”,与汉语发音极其相似。这或许是当年饿罗斯人为图方便,直接“舶来”中国读音。虽然真相不得而知,但茶叶最早从中国进入俄罗斯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638年,沙俄贵族瓦西里·斯塔尔科夫带给沙皇阿列克谢4普特(约64公斤)中国茶叶,沙皇喝上瘾,从此茶便进入俄宫延,随后扩大到贵族家庭。俄罗斯人深深沉迷于这一神秘的东方饮品,并由此产生了巨大需求,也催生了自中国南方茶产地至俄内陆腹地的茶叶贸易线路。 (摘自韩显阳《俄罗斯:饮茶爱茶三百年》) 材料二: 2018年中国茶叶分茶类出口量价额统计 - 25 - (数据中国海关) 材料三: 当前,我国茶产业必须紧步快赶,牢牢把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撬起茶产业发展的杠杆,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好品质源于环境,基于生产,成于技艺。要推进绿色生产,建设标准茶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和绿色防控,在最适宜的区城,靠最优良的环境,用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茶叶。要推进绿色加工,提升机械化水平,发展精深加工,实现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把最优质的原料变成最优质的产品。 品牌就是信誉,就是信任,就是市场号召力和竞争力。要实施品牌战略,立足资源稟赋、依托产业基础、顺应市场需求,建设一批茶叶生产优势区,培育一批茶叶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消费者喜爱、国际竞争力强的标志性茶叶品牌。 要将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让栽茶、采茶、品茶等传统民间技艺、乡风民俗不断发扬光大,勾勒“醉”美茶园,讲述中国茶故事,让世界通过一片小小的茶叶,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中国发展活力。 (摘自高云才《撬起茶产业发展的杠杆》)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俄两国茶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时就特别提到过。 B. 茶叶传人俄罗斯后,喝茶成为俄罗斯民族的共同爱好,沙皇阿列克谢、普京都爱喝茶。 C. 从中国南方茶产地至俄内陆腹地的茶叶贸易线路的开通,使俄罗斯对茶叶的需求剧增。 D. 俄语“茶叶”的发音与汉语极其相似,这或许与茶叶最早从中国传人俄罗斯有些关联。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纵贯大江南北横跨欧亚大陆的“万里茶道"穿越千年时光与丝绸之路对接延续。 B. 茶炊是俄罗斯人为了能喝到热茶而发明的茶具,茶炊上散发着俄罗斯人的艺术气息。 C. 2018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超过36万吨,其中绿茶出口量雄居榜首,占比超过八成。 D. 2018年中国出口的五大茶类中,出口均价的增长带动了出口量的增长,乌龙茶最为突出。 6. 我国的茶产业应该怎样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D 6. ①坚持绿色发展,做优茶品质;②坚持市场导向,唱响茶品牌;③坚持传承创新,弘扬茶文化。 【解析】 - 25 -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因果关系颠倒,根据材料一“俄罗斯人深深沉迷于这一神秘的东方饮品,并由此产生了巨大需求,也催生了自中国南方茶产地至俄内陆腹地的茶叶贸易线路”可知,应是俄罗斯对茶叶的需求剧增,催生了从中国南方茶产地至俄内陆腹地的茶叶贸易线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D项,“出口均价的增长带动了出口量的增长”与图表不符,红茶出口均价增长,但出口量下降;普洱茶出口均价下降,但出口量增长。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题干是,我国的茶产业应该怎样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结合材料三“好品质源于环境,基于生产,成于技艺。要推进绿色生产,建设标准茶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和绿色防控,在最适宜的区城,靠最优良的环境,用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茶叶……”可概括出“坚持绿色发展,做优茶品质”; 结合材料三“要实施品牌战略,立足资源稟赋、依托产业基础、顺应市场需求,建设一批茶叶生产优势区,培育一批茶叶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消费者喜爱、国际竞争力强的标志性茶叶品牌”可概括出“坚持市场导向,唱响茶品牌”; 结合材料三“要将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让栽茶、采茶、品茶等传统民间技艺、乡风民俗不断发扬光大……”可概括出“坚持传承创新,弘扬茶文化”。 - 25 - 【点睛】解答筛选信息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是谁扼杀了哀愁? 迟子建 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那么亢奋。 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 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苍茫的冻土。是那种人烟寂寥处的几缕鸡鸣,是映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哀愁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飘入我的心灵。 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在春光中说没就没了,可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使人哀愁;雷电和狂风摧折了一片像蜡烛一样明亮的白桦林,从此那里的野花开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园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 - 25 - 我所耳闻目睹的民间传奇故事、苍凉世事以及风云变幻的大自然,它们就像三股弦。它们扭结在一起,奏出了“哀愁”的旋律。所以创作伊始,我的笔触就自然而然地伸向了这片哀愁的天空,我也格外欣赏那些散发着哀愁之气的作品。我发现哀愁特别喜欢在俄罗斯落脚,那里的森林和草原似乎散发着一股酵母的气息,能把庸碌的生活发酵了,呈现出动人的诗意光泽,从而洞穿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美术、音乐和文学,无不洋溢着哀愁之气。比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艾托玛托夫的《白轮船》、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等等,它们博大幽深、苍凉辽阔,如远古的牧歌,凛冽而温暖。所以当我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当全世界很多人为这个民族的前途而担忧的时候,我曾对人讲,俄罗斯是不死的,它会复苏的!理由就是:这是一个拥有了伟大哀愁的民族啊。 人的怜悯之心是裹挟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撒在水上的一片温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嚎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流落着。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发生着变化新信息纷至沓来,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于是,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迟缓,我们的目光在形形色色的庆典的焰火中变得干涉和贫乏,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密集的生活挤压了我们的梦想,求新的狗把我们追得疲于奔逃。我们实现了物质的梦想,获得了令人目眩晕的所谓精神享受,可我们的心却像一枚在秋风中飘荡的果子,渐渐失去了水分和甜香气,干涩了、萎缩了。我们因为盲从而陷入精神的困境,丧失了自我,把自己囚禁在牢笼中,捆绑在尸床上。那种散发着哀愁之气的艺术的生活已经别我们而去了。 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沙尘? 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我们所创造的那些被标榜为艺术的作品,要么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要么迷离傥荡、装神弄鬼。那些自诩为切近底层生活的貌似饱满的东西,散发的却是一股雄赳赳的粗鄙之气。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不过只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罢了。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社会的人仿佛是卸下了精神的镣铐,尽情张扬欲望,追求自由,而对哀愁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 B. 人们如果没有了哀愁,就会丧失梦想,就难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盲目奔走,失去方向,从而把日子过得枯燥而无味。 C. 哀愁的生长是需要特殊环境的,如东北的那片冻土、俄罗斯的森林草原等等,而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是不能培育出哀愁的。 - 25 - D. 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或是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要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8. 结合文章第五段,下列对“哀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人溘然离去而烟锅还在,哀愁是一种物是人非的伤感。 B. 恶劣的天气摧折了白桦林,哀愁是一种因美好事物消逝而产生的忧郁。 C. 即将成熟的瓜果被断送了生命,哀愁是一种对期盼落空的失落。 D. 航船不能驶入码头而等不到归人,哀愁是一种求而不得的恼怒。 9. 散文以“是谁扼杀了哀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D 9. (1)运用设问修辞,向着充满了各种世俗欲望的现代生活发出了追问,一反流俗,发人深省。如“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沙尘?” (2)表明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了哀愁回落所隐含的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如“密集的生活挤压了我们的梦想,求新的狗把我们追得疲于奔逃。……我们因为盲从而陷入精神的困境,丧失了自我”。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本题, C项,“而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是不能培育出哀愁的”错,作者只是认为人们在现代生活环境下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沉迷于物质财富的追求,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缺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不会哀愁了,并非认为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是不能培育出哀愁的。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文章第五段,选出对“哀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作答时要认真阅读文本第五段的内容,结合文本语境来理解各种“哀愁”的丰富含意。文中“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此处的“哀愁”,这是作者对风云变幻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并非一种求而不得的恼怒。 故选D。 - 25 -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学生作答时可以从主题思想方面作出分析,学生首先要先明确这篇散文的主题思想,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哀愁”及其作用,并在文中列举了一连串的典型现代文明符号,展现了现代文明对哀愁的扼杀以及现代生活中人们追求物质丰裕的同时精神陷于贫困、茫然焦渴的状态,表及里地揭示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空洞乏味、迷离傥荡乃至不可遏抑的粗鄙实质。呼吁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要保留人性中那份悲天悯人的情怀,保留对精神的追求。文章标题“是谁扼杀了哀愁?”以问号的形式出现,并在文本中作了解答,一方面可以引发读者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在文本中向着充满了各种世俗欲望的现代生活发出了追问,发人深省,进而更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点睛】文章标题的基本作用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兴趣等。本题可以从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文章的主题表现等角度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卫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言于惠王曰: “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唯君图之。”王面许之,其实不以为意。座既没,鞅去魏之秦,因景监见秦孝公。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孝公二十年,秦与赵盟,鞅将军军河西,济之而围公子卬。卬,魏之名将也,然知不及之。鞅阴断其共,魏军大乱,鞅大败之以整。魏王省之日: “恨不早用痤之言!微夫人之力,秦焉至于此?甚矣,寡人之过!为今之计,若何?”卬对曰:“阙邻以利,东肆其封,秦之国谋也。若舍边鄙与之,秦必退。商法寡恩,不得善终。”魏数败日以削遂从卬言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去安邑徙都大梁。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孝公崩,商鞅车裂于秦,魏王大说:“子亡, 吾犹在,天不我负!” - 25 -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改) 注:景监,秦孝公宠臣。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数败/日以削/遂从卬言/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去安邑/徙都大梁 B. 魏数败日/以削/遂从/卬言/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去安邑/徙都大梁 C. 魏数败日/以削/遂从卬言/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去安邑/徙都大梁 D. 魏数败/日以削/遂从/卬言/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去安邑/徙都大梁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古代男子有多种称呼方式,比如,“商鞅”是“出生地+名”,“卫鞅”是“国名+名”,“公孙鞅”是“姓+名”。 B. 没,同“殁”,死的委婉说法;崩,指古代帝王、太后死亡。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车裂,古代死刑的一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商鞅年少奇才,受到公叔座赏识。公叔座向魏王举荐商鞅,希望能够重用商鞅,如不能就杀了他,但是魏王并没有采纳此意见。 B. 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在公叔座去世后他到了秦国,通过景监见到孝公。 C. 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连太子犯法也被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 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只能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夫人之力,秦焉至于此?甚矣,寡人之过。 (2)阙邻以利,东肆其封,秦之国谋也。 【答案】10. A 11. A 12. C 13. (1)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秦国怎么能够到这个地步?我的错误犯得太大了!(2)使邻国受损来得到利益,向东扩张它的疆界,这是秦国的谋略。 【解析】 - 25 -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从”为动词,后面必须有宾语,“卬言”是做“从”的宾语,所以要从“言”后断开,“从”后不能断开,故排除BD。“日”作状语,“以”为连词,表示修饰的关系,所以“日以削”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翻译为:魏国多次战败,一天天地削弱下去,于是听从了公子卬的建议,于是派使者割让河西的土地献给秦国来求和,离开安邑,把都城迁到大梁。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商鞅’是‘出生地+名’”是错误的,“商”是秦国给他的封地,所以应是“封地+名”。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注意围绕题干要求进行筛选,然后对所筛选的信息进行概括。 C项,“连太子犯法也被施以刑罚”是错误的。原文中说到“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并没有对太子施以刑罚,而是对太子的老师施以黥刑。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微,假如没有;夫人,那个人;焉,哪里,过,过错。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阙,侵损、削减;利,对……有好处;东,在东边;肆,扩大。 - 25 - 【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对魏惠王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希望你好好考虑考虑。” 魏惠王当面答应了他,但内心并没有放在心上。公叔座已死,于是就离开魏国到了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卫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强国,就不袭用成法;如果可以利民,就不遵循旧礼。”秦孝公说:“好。”用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决定变法的命令。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触犯法令。卫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准备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便对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皆大欢喜,路上不捡拾他人遗物,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富裕,人人满足。秦孝公二十年,秦国和赵国结盟,卫鞅率领军队驻军在黄河以西,渡过黄河围攻公子卬。卬是魏国的名将,然而卫鞅知道自己比不上卬。卫鞅暗中截断敌军的供给,魏军大乱,卫鞅打败魏军并修整军队回国。魏王反省自己说:”遗憾的是我不能早早地采用公叔座的建议!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秦国哪能到这个地步呢?我的过错很大啊!为今之计,将怎么办?” 卬回答说:“侵损邻国而对自己有好处,向东扩大它的封地,这是秦国的谋略。如果放弃边境并且给秦国,秦军一定撤退。商鞅的法律对百姓缺少恩惠,不会得到好的结果的。”魏国多次战败,一天天地削弱下去,于是听从了公子卬的建议,于是派使者割让河西的土地献给秦国来求和,离开安邑,把都城迁到大梁。卫鞅击败魏军归来,秦孝公封给他於、商之间的十五个邑,从此号称商君。秦孝公驾崩之后,商鞅在秦国被施以车裂之刑,魏王非常高兴地说:“商鞅死了,但我还在,老天没有辜负我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尊前。 几番画角②催红日,无事沧洲③起白烟。 - 25 -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后文的“铁瓮”即指镇江城。②画角:古管乐器,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因外加彩绘,故名。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之,以警昏晓。③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称隐士的居处。此指镇江江边某幽僻之处。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铁瓮城写到望海楼,一个“飞”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楼的高耸和凌空飞腾之势,富有动感。 B. 颈联两句对比鲜明,蕴含色彩、远近、事物趋向等方面的对比,构成一幅完整而富有情趣的画面。 C. 尾联以“忽忆”领起,由景及情,诗人由眼前的春风秋月之美景想到往日的赏心乐事,不禁茫然失落。 D. 诗人立足“望海楼”,从仰视、俯瞰、远望等角度着笔,绘成多幅美好图画,也投射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15.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 【答案】14. C 15. 颔联两句是写诗人登楼俯瞰而描绘的图景。望海楼面临大江,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入耳际,这是“实”,“三峡”二字,让江声带着三峡的凶险奔涌而来,触发了诗人挥笔作诗的雅兴,这是“虚”。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这是“实”,“六朝”二字使帆影承载着历史的盛衰,又引动了诗人举樽饮酒的豪情,这是“虚”。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景与情脱开了眼前的实境,在空间、时间上大大扩展,引人想象,韵味无穷。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春风秋月之美景”错误,诗歌尾联说“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何处是”暗指作者找不到让自己赏心悦目的地方,“春风秋月”是虚写,这里象征美好的自然景物,全句可理解为“到哪里去找真正的美景乐事呢?看到眼前的自然美景不禁茫然、失落”。 - 25 -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然后理解“虚实”的概念,再到颔联中找出虚写和实写的内容,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结合的效果。 颔联“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尊前”两句是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望海楼面临大江,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入耳际,触发了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是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是帆影落到樽前,可谓妙趣横生,这本是诗人登临后的亲见亲闻亲感,但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山峡”“六朝”二字,景与情就一下子脱开了眼前的实境,空间、时间大大扩展。诗人驰骋想象,让江声带着三峡的雄巍,让帆影映着六朝的繁盛,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谓“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两句以诗人的见闻感受突出望海楼高大久远。 【点睛】一、“虚实结合”中的“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 25 -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二.按虚景与实景的关系,虚实结合手法可分为虚实对比和虚实衬托。 (1)虚实对比是虚景和实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主旨。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常运用虚实对比手法。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着重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破吴后富贵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虚实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之感。 (2)虚实衬托也叫虚实反衬,是虚景和实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委婉含蓄抒情。一类是以虚衬实,也叫“对写法”,是在思乡诗词中诗人从描写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抒发深挚的思亲怀人之情。如高适《除夜作》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实写自己除夕之夜在清冷旅馆中寒灯下影只形单凄寂难眠,第三句“故乡(借指亲人)今夜思千里(借指自己)”从对面虚写,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含蓄。一类是以实衬虚,也叫侧面描写,如《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人的失常反应(实写)来烘托罗敷惊人的美貌(虚象),以实衬虚,虚实相生,突出了罗敷的美艳绝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感慨雁归去的秋日伤感。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皎洁月光照耀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秋江的夜色浩瀚无边,浑然一体。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对于求福之事不曾急于追求什么。 【答案】 (1). 塞下秋来风景异 (2). 衡阳雁去无留意 (3). 白露横江 (4). 水光接天 (5). 彼于致福者 (6). 未数数然也 【解析】 - 25 -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塞、衡、彼、致、福、数。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段时间,5G商用正式启动让相关 驶入发展快车道,曲面屏的出现促使业界探索下一代移动设备,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可以说,科技创新既是理解中国经济澎湃动能的重要维度,也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从世界 来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 ,中国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果我们不识变、不求变、不应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这启示我们,唯有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 ,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供应链 视角 毋庸置疑 机会 B. 产业链 视野 无庸讳言 契机 C. 产业链 视野 毋庸置疑 机会 D. 供应链 视角 无庸讳言 契机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谁要是抢占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那他一定是找到了科技创新的突破口 B. 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无论被谁先找到,他就能够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 C. 谁能找到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谁就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 D. 要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那就要看他能不能先找到科技创新突破口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5 - A. 一旦我们不应变、不求变、不识变,就可能错失发展机遇,陷入战略被动 B. 我们一旦不识变、不求变、不应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 C. 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不识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 D. 我们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错失发展机遇,陷入战略被动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熟语)的使用能力。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 第一空:产业链,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供应链是包括从供应商到顾客之间,所有对产品的生产与配销之相关活动流程。产业链侧重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供应链侧重从供应商到客户之间的联系。语境中“5G商用正式启动”,带动的是相关产业链驶入发展快车道,应选“产业链”。 第二空:视角,观察事物的角度。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语境中有扩大视力所及范围,“从世界范围”的意思,应选“视野”。 第三空:毋庸置疑,不必怀疑,没有怀疑余地。毋庸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语境中“中国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这个不用隐瞒,应选“毋庸讳言”。 第四空: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机会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况。语境中指出我国在新一轮科技变革中,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机会,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分析可知,此处应填写“契机”。 分析可知,B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B。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 25 - “找到突破口”是“抢占发展先机”的前提条件,“找到突破口”在前,“抢占先机”在后。排除AD两项。B项,“……无论被谁先找到,他就能够……”前后语句结构不同,表现力不强,应排除B项。C项,“谁能找到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谁就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有较强的表达效果。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划线句子中“识变”“应变”“求变”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是外在的,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识变”,还要顺应变革“应变”,我们更要把握这次变革发展自己,要“求变”。分析可知,正确的语序是“识变”“应变”“求变”。D项修改最恰当。 故选D。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下面是某文化局征稿启事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的情况,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髄,进一步繁荣贵市文化艺术事业,培养提升普通社区群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市文化局将举办“第7届社区美术节”活动,现将有关征稿要求汇报如下:投送作品需原件,规格不超过4尺整张宣纸,以竖式为好;书体及画风不限,不要硬笔作品、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采取社区集中送稿或个人送稿、寄稿方式;本次获奖作品由美术馆惠存,其余作品活动结束后由主办方统一退稿。 【答案】①“贵市”改为“我市”;②“汇报”改为“通告”;③“以……为好”改为“以……为宜”;④“不要”改为“不接收”;⑤“惠存”改为“收藏”。 【解析】 - 25 -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某文化局征稿启事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的情况,请找出并作修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是否得体。 “贵市”是对别的城市的尊称,此处是说自己的城市,不合语境,应改为“我市”;“汇报”是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不合语境,应改为“通告”;“以……为好”是口语,应改为“以……为宜”;“不要”也是口语,语气强硬,应改为“不接收”;“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藉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不合语境,应改为“收藏”。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今天,纪念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的慰问演出在革命圣地上杭古田隆重举行。演出舞台以古田会议会址为背景,呈闪亮的五角星形,伸展在观众群之中,________,又寓意文艺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舞台造型简朴,透出庄重大方的氛围。今天的演出以音乐舞蹈为主打,一曲曲美妙歌声响彻云端,_______,仿佛把人们带进了90年前那烽火激荡的峥嵘岁月,淋漓尽致呈现了90年来新型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史、军民的鱼水情、新中国的伟大建设成就以及闽西老区丰厚的人文精神,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这场演出_________,更开启光荣与梦想新征程的澎湃豪情! 【答案】 (1). ①既蕴含红星永放光芒之意; (2). ②一支支精彩舞蹈激动人心; (3). ③不仅让人们重温了古田会议精神(或激发了人们再次从古田出发的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 本题,第一处,后文有“又寓意文艺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可见空缺处应该填写它的第一个寓意。而后文对应的是“伸展在观众群之中”,所以空缺处应该对应“呈闪亮的五角星形”。后文有关联词语“又”,空缺处应该有关联词“既”。由上,空缺处应该填写的是“既蕴含红星永放光芒之意”之类的内容。 - 25 - 第二处,前文有“一曲曲美妙歌声响彻云端”,对应“音乐”,空缺处应该填写和“舞蹈”有关的内容,照应“舞蹈”,注意句式上和前文的照应,故空缺处应该填写“一支支精彩舞蹈激动人心”之类的内容。 第三处,后文有“更……”,空缺处与之照应的关联词应是“不仅……”后文的内容讲的是对于将来的意义,空缺处应该填写对往事的回忆。因为这样演出的主题是纪念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故空缺处应该填写“不仅让人们重温了古田会议精神”之类的内容。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纵观全文后,可以看出本文段主要是比较专业教育与常识教育,“而这其实是常识教育承载的功能。”突出常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的优越性。故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常识教育承载的功能比专业教育多”。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文另附卷面书写分。 某公司的女白领小欣经常将吃不完的盒饭打好包,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流浪汉来吃。买盒饭时会向店家多要一双筷子,对于吃不完的盒饭,小欣还会剔除自己吃过的米饭部分,而且一般放在垃圾桶附近,方便环卫工人处理。小欣此举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侮辱了流浪汉的尊严,应该将餐费节省出来直接交给流浪汉;有人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善举。 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请站在流浪汉的角度对网友的观点进行回应。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 25 - 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此举不属“嗟,来食” 吃不了的盒饭,小欣选择打好包,放在路边,给过路的流浪汉来吃,这是一种节约资源,体现爱心的表现。此举引起一些人的质疑,甚至说在侮辱流浪汉的人格。似乎认定小欣投的是嗟来之食。不可否认,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无需再为三餐烦恼。在外吃饭、点菜都会多点一些,吃不完的,许多人都会选择把它丢掉。 生活中,流浪汉吃别人剩下来的饭是常态,不管是别人给的还是扔的。特别是当流浪汉食不果腹、探身垃圾桶寻找食物来填充肠胃时,有多少人还能说其有尊严?因此,小欣把吃不完的盒饭给流浪汉吃与流浪汉的尊严无关。不仅如此,还使其“体面”地享受。此举不属“嗟,来食”。 而且,这位白领还非常周到,“剔除自己吃过的部分”,主动地“多要一双筷子”;如果说这事与尊严有关,可以说此举不仅没有伤害流浪汉尊严,还是一种细心保护。正如材料中一些人所言:这是实实在在的善举。此举不属“嗟,来食”。 至于“将餐费节省下来直接交给流浪汉”,我更不敢苟同。这事真的与流浪汉的尊严有关,无疑,此举会伤了流浪汉的自尊。选择用食物替代钱,或许会使其“心安理得”,免受“精神之苦”。也正如《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宁可选择进监狱,也不愿意接受施舍——尽管这是一种病态。流浪者的流浪,一定有其原因,除非迫不得已,有谁愿意像浮萍一样生活。所以,从尊重流浪汉的角度出发,不提倡直接捐钱。这些人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已经变得见不得强“光”了;如果非要把他们晒在强烈的阳光下,除了刺伤他们已经退化的变得脆弱的眼睛外,其余没有半点好处。 或许这些人认为小欣行的是小善,但正是这种微不足道的“小善”,却能够培育滋润一个人的善心,提升人的道德水准。毋庸置疑,古人之所以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要人们通过为“小善”,来陶冶情操,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行的人。奉劝这类人还是少一点指责批评,多从小事做起。 诚然,小欣的行为也有商榷之处。习总书记倡导“光盘行动”已经有好多年了,经常有吃不了的饭菜,说明她买的饭菜总是过多。如果其能“按需购买”,就可能不存在剩饭菜了。 有人说,当一个国家的国民普遍懂得如何尊重比自己状况差的弱势群体时,那么这个国家离真正的文明一定不会太远。从流浪汉的角度,小欣的行为就是一种尊重。 【解析】 - 25 -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材料本身是以小欣“将吃不完的盒饭打好包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流浪汉来吃”的行为引发人们的热议为中心事件。一般的写法应该是如何看待小欣的行为。 可是,“请站在流浪汉的角度,对网友的观点进行回应”这一要求,又决定了本文写作的角度,必须从流浪汉的角度来谈论问题,这是写作的关键。写作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忽视流浪汉的角度,这也是审题的关键。“你怎样看待这种行为?”又决定了写作文体当属于议论文。本题属于典型的近年常考的新材料作文。材料包含争议性,观点开放,能自圆其说即可。但是从任务驱动角度来说,这个材料又代表新课标注重情境性考查的新风向。 值得注意的是,“站在流浪汉的角度”,应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以流浪汉的身份来回应网友的观点,一个是作者站在关怀流浪汉的立场来回应网友的观点。学生普遍反应难以展开思路,往往是把“角度”这个概念理解小了。 【立意】关爱弱势群体; 虽行小善,犹显大爱; 请为我点燃一根“火柴”; 我们需要“真”的尊严。 【素材】作为一名流浪汉,我一无所有。没有体面的工作,没有整洁的衣服,没有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更没有嘘寒问暖的家人与朋友。我只能身着对我来说尚算整洁的衣裳,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与无数大自然的儿女共枕。在你们眼中,我是肮脏的,而在我眼中,你们是冷漠的。我每天看到的都是你们捂着鼻子从我身边经过,避之唯恐不及。我无法也不能更不应该去谴责你们,这毕竟是你们的自由。我只能希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有人能为我点上一根火柴,即使微不足道,却足以温暖冰冻的心。 - 25 - 流浪汉乃至社会所有弱势群体,所遭受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食不果腹、生无为计,更是社会中上层众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俯视和冷漠。小欣则把自己的关爱倾注在干净的筷子上、细心剔除的米饭里,她的暖心盒饭绝不是带有轻蔑意味的施舍,而是平等的食物分享。许多高举道义旗帜振臂高呼的“道义之士”,往往又是那些拎住一角甩下几块钱的“上流人士”,或是踩着皮鞋抛出嫌恶眼光的“职场精英”。正如山东的“爱心书屋”欢迎流浪汉在书店歇息,与普通市民共享阅读乐趣,却被许多人投诉,要求驱逐流浪汉,认为他们污染公共阅读环境。可见,许多人口头上、网络上言之凿凿空谈尊严,却于实际中对流浪汉群体横加指责。流浪汉们需要的绝不是这般“伪善意”,而是需要在小欣令人动容的小善举里寻得尊重的大爱。 【结构】本题最好写议论文。例文采用“引、议、提、联、深、结”的六字诀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引、议)提出自己的观点“此举不属‘嗟,来食’”(提);然后结合实际(联)论述:吃不完的盒饭给流浪汉吃可以使与流浪汉“体面”地享受、小欣的行为是一种细心的保护,从这两个角度,论述“此举不属‘嗟,来食’”,并且驳斥了“将餐费节省下来直接交给流浪汉”的做法,这种行为才会真的伤害流浪汉的尊严。接着指出小欣的行为有可能只是“小善”,却能够培育滋润一个人的善心,提升人的道德水准(深)。最后总结全文,回扣中心论点(结):从流浪汉的角度,小欣的行为就是一种尊重。 【点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另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在动笔前,还要对所得到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 - 25 -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