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课案4传统文化经典二专题限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课案4传统文化经典二专题限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传统文化经典(二)‎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5分)‎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论语·宪问》)‎ ‎(1)在孔子看来,“知者”的主要特点是     ,“仁者”的主要特点是     。(2分) ‎ 解析:答案在第一则阅读材料中。“知者”主要特点可根据文中“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来分析概括。仁者特点可根据文中“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来分析概括。‎ 答案:灵动 沉稳(意思对即可)‎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中的“荷蒉者”是“知者”还是“仁者”,为什么?(3分)‎ 解析:材料一中说“知者”是灵动的,仁者是沉稳的。从“荷蒉者”能从孔子琴声中听出言外之意,说明其非常聪明。根据材料二“荷蒉者”说“深则厉,浅则揭”,表明其是一个通权达变之人,综合起来看“荷蒉者”是一位知者。‎ 答案:是知者。①他能从孔子琴声中听出言外之意,可见是一个知者;②从文中他主张的“深则厉、浅则揭”可知,他是一个通权达变之人。‎ ‎  参考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有智慧的人好动,有仁德的人恬静。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人挑着筐子从孔子门前走过,说道:“这个击磬是有深意的呀!”等一会又说道:“褊狭啊,硁硁的磬声透着固执!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穿着衣裳走过去;水浅就撩起衣裳走过去。”‎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5分)‎ 材料一: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 - 12 -‎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材料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材料三: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1)写出与材料二表达意思相近的一句话。(2分)‎ 解析:材料二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他,他就出去任职,没有人用他,他就归隐,这样的事情只有孔子和颜渊才能做到。这和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相类似。在理解这句话时,要抓住几个关键词“用”“行”“舍”“藏”的意思。‎ 答案: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说法是否矛盾?(3分)‎ 解析:孔子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并为这些大理想而努力奔走。因此“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从对理想的坚守而言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针对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而言,孔子抱着执着与献身精神,对统治者的用与不用,选择出仕或归隐,体现了儒者的通达权变。‎ 答案:不矛盾。前者是从对理想的坚守而言的,后者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的具体行为而言的。对隐者的出世消极态度,孔子抱着执着与献身精神;对统治者的用与不用,可以出仕也可以放弃出仕,转而讲学,体现了儒者的通达权变。‎ ‎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 - 12 -‎ 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材料二: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就出去,不用我就归隐,这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吧!”‎ 材料三: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人挑着筐子从孔子门前走过,说道:“这个击磬是有深意的呀!”等一会又说道:“褊狭啊,硁硁的磬声透着固执!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穿着衣裳走过去;水浅就撩起衣裳走过去。”‎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5分)‎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1)阅读上面的文字,概括孔子的处事原则。(2分)‎ 解析:体现在对待“善”等方面的态度。‎ 答案:善恶分明、公平公正(中庸)。‎ ‎(2)请简要评价孔子的“以直报怨”。(3分)‎ 解析:简评意在点明含义后指出其实质。‎ 答案:“以直报怨”是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这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言之有理即可)‎ ‎  参考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 - 12 -‎ 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子贡问孔子说:“一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孔子说:“一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也还是不行。不如一乡中的好人都喜欢他,一乡中的坏人都厌恶他。”‎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5分)‎ ‎[甲]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乙]子谓公冶长:“可妻①也。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③妻之。‎ ‎(《论语·公冶长》)‎ ‎ [注]①妻:嫁给,给某人做妻子。②缧绁:捆绑犯人用的绳索,指牢狱。③子:这里指女儿。‎ ‎(1)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为人处世的      的态度。(1分) ‎ 解析:冉有的做法不仅没有尽到人臣谏正的责任,更违反了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思想;季氏是大夫,周公是诸侯,季氏富于周公这是越礼;公冶长虽身为囚犯,却素有美德,有才能。由此可以概括孔子为人处世时的是非分明、扬善嫉恶的态度。‎ 答案:爱憎分明(是非分明、扬善嫉恶)‎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是如何察识学生的。(4分)‎ 解析:解答时要指明孔子更看重学生的哪些方面,并且他对自己的学生也能公平公正看待,不偏袒,注意不要脱离材料。‎ 答案:①着重审察品德,如公冶长虽被囚却素有美德。②不能只察看身份贵贱(遭遇荣辱、处境穷达),如公冶长虽是囚犯,但仍有值得赞赏之处(有才能)。③细察言行、动机,如冉求为季氏加税敛财,不合德政,不明是非善恶。④“观过,斯知仁矣”(了解一个人的“过错”,就可知他是否具有仁德了),因为“过错”有真假、大小和主客观原因之分,如公冶长虽被囚,却可能是被人冤枉。⑤全面辩证地考察,如冉求虽然是贤弟子(列于“孔门十哲”),但也有犯错的时候。‎ - 12 -‎ ‎  参考译文:[甲]季氏比周公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们这类人了,后生们可以敲鼓去声讨他了!”‎ ‎[乙]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公冶长被关进牢里,但不是他的罪过。”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做妻子。‎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5分)‎ ‎[甲]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乙]布衣循私利而誉之,世主听虚声①而礼之,礼之所在,利必加焉。百姓循私害而訾②之,世主壅于俗③而贱之,贱之所在,害必加焉。故名赏在乎私恶当罪之民,而毁害在乎公善宜赏之士,索国之富强,不可得也。‎ ‎(《韩非子·六反》)‎ ‎[注] ①虚声:虚假的名声。②訾:诋毁。③壅于俗:被这种世俗偏见蒙蔽。‎ ‎(1)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2分)‎ 解析:孔子认为君子看重道义,而小人看重利。认为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来成全仁的。认为贫苦的生活也能乐在其中,用不道义的手段而得到的富贵如同浮云。可见孔子是重视道义的,他不排斥富贵,只是鄙视不合道义的富贵。而韩非子则认为百姓从私利出发鄙视那些本应受到尊敬的人。这是一种事事从自己出发,为自己考虑的极端功利主义,这些人判断道义的依据是对自己的利害。‎ 答案:孔子:见利思义或重义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极端的功利主义或只有利益的算计没有道义。‎ ‎(2)你赞同哪一种义利观?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3分)‎ - 12 -‎ 解析:重点阐述孔子的义利观。从孔子义利观的辩证性来谈,注意联系实际。‎ 答案:赞同孔子的看法。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但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如果只有利害关系,而没有道义关系,那么社会会变得功利而冷漠。所以我们要施行孔子的义利观,追求正当的利益,如果触犯了道义或损害了别人或国家的利益,那就把富贵当作浮云。‎ ‎  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为了求生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全仁的。”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乙]平民从私利出发称赞前六种人,当代的君主听到虚名而尊重这些人,而得到尊重的,一定会得到好处。百姓从私利出发诋毁后六种人,当代的君主受世俗蒙蔽而鄙视他们,而受到鄙视的,一定会受到迫害。结果声誉和赏赐归于私下干坏事、应当判罪的人,而诋毁和迫害却给了为国家做好事、应当奖赏的人。这样还想求得国家的富强,是不可能的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5分)‎ 寿之志三国也,纪魏而传吴、蜀。夫三国鼎立称帝,魏之不能有吴、蜀,犹吴、蜀之不能有魏也。寿独以帝当魏而以臣视吴、蜀,吴、蜀于魏何有而然哉?此寿之失也。噫!固讥迁失,而固亦未为得;晔讥固失,而晔益甚,至寿复尔。史之才诚难矣!后之史宜以是为鉴,无徒讥之也。‎ ‎(苏洵《史论》)‎ ‎(1)除了司马迁、班固,请写出文段中提及的另外两位史学家的姓名。(2分)‎ 答案:范晔、陈寿。‎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苏洵的史评结论。(3分)‎ - 12 -‎ 解析:在理解原文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不是评论。‎ 答案:前辈史家各有失误,完美的修史人才很难得;后代史家应以前人教训为鉴,不要只停留在批判指责的程度上。‎ ‎  参考译文:陈寿写三国志,魏用纪而吴、蜀用传。三国鼎立而称帝,魏不希望有吴、蜀存在,就好像吴、蜀不希望有魏存在一样。陈寿唯独称魏为帝而以臣子看待吴、蜀,吴、蜀对于魏为什么这样呢?这是陈寿的失误啊。唉!班固指责司马迁的失误,而班固也没有做得准确。范晔指责班固失误,可范晔更失误,到了陈寿又如此。史学上的人才实在难得啊,后来的史学家们应该以此为鉴,不要只是指责他们啊。‎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5分)‎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节选自《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本段之中,有一著名成语是 。(1分) ‎ 答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请你结合韩信忍受胯下之耻,谈谈对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解析:在老子这里,“勇”和“敢”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汇。从对比中分析自己的理解。‎ 答案:此处的“勇”绝非匹夫之勇,逞一时意气而不顾后果的行为绝不是“勇”,而是“敢”的否定。“勇”之所以为“勇”,在于谨慎与顺应,故而才能够全力以赴,能够专注地做事。而将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逞强使气,往往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勇”和“敢”之别在本质上其实就是柔与刚的区别。就像韩信忍受胯下之耻之后说:“‎ - 12 -‎ 我其实并非真的怕他,而是没有杀他的道理,如果就因为计较些许小事而杀人,那我也不过就是个莽撞的匹夫罢了,还哪里会有我的今天呢?”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观点的提出是与老子所尊崇的柔能克刚,弱能胜强的观点密切相关的。(言之成理即可)‎ ‎  参考译文: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5分)‎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汉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西汉刘向《说苑·杂言》中有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1)上面两则材料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想到一句古语是“          ”。(1分) ‎ 解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故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似。‎ 答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4分)‎ 解析:与道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开满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不觉得香味存在,那是因为自己和那种芳香融为一体了。和素质低劣的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卖渍鱼(即鲍鱼)的商店,久而久之就不觉得臭味的存在,那也是因为自己和那种恶臭融为一体了。两则材料都体现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要主动选择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环境,自觉约束自己,完善自己。‎ 答案: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现在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好坏并存,加上青少年阅历浅,思想单纯,极易受到身边不良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主动选择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环境,自觉约束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不断进步。(综合观点,结合现实分析即可。)‎ ‎  参考译文:墨子(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说:“‎ - 12 -‎ ‎(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西汉刘向《说苑·杂言》中说: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素质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了卖渍鱼的市场,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渍鱼是臭的了。‎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5分)‎ ‎[甲]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乙]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语段[甲]中,孔子认为应该和     之人交往,至少也该和     之人交往。(2分) ‎ 答案:中行(中道) 狂狷 ‎(2)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3分)‎ 解析:语段[乙]讨论了和谐与礼的关系,明确句意后分析观点即可。‎ 答案:儒家认为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1分)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求和,(1分),我们应该把握好做事的尺度,以礼来加以节制。(1分)‎ ‎  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如果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 ‎[乙]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可贵。先代圣王的治道,这是最为美善的地方,大小事情遵循这一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用礼来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5分)‎ - 12 -‎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1)上述材料强调了儒家“中庸之道”中     的内涵。(不得抄用原文,不超过5个字)(1分) ‎ 解析:上述材料都提及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义之与比”是说君子和义在一起,而君子都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因而“义”被视为中庸之道的一个原则,“乡原”违背了道德原则,不算是中庸之道的践行者;第三句话是说百姓已经缺少这一道德很久了。综上可知,这几句话是在强调行“中庸之道”须有道德标准和原则。‎ 答案:讲究原则 ‎(2)孔子为什么对“乡原”深恶痛绝?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解析:关键是理解孔子对“乡原”含义的解读,及其与中庸的冲突。‎ 答案:“乡原”是指那些看似忠厚、中正,实际上却没有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原没有原则,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似乎很有道德,实则似是而非,是伪君子,所以孔子对乡原极为反感。(联系现实略)‎ ‎  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而是和义在一起。”‎ 孔子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 孔子说:“作为一种道德,中庸属于最高的了!人们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5分)‎ ‎[甲]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 ‎[乙]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 - 12 -‎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论语·子张》‎ ‎(1)材料[甲]子贡评价他的老师 (原文); ‎ 材料[乙]因为子贡这段话,后人将“师门”称为“门墙”,成语    ,谦称自己愧在师门。(2分) ‎ 解析: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忝,有愧。“忝”便是自己位列其中会让其余的人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答案:温、良、恭、俭、让 忝列门墙 ‎(2)子贡擅长辞令,在维护老师形象上不遗余力,请结合材料[乙]说说子贡的说话艺术。(3分)‎ 解析: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答案:主要运用比喻和衬托的艺术。(1分,答到比喻就给1分)子贡清楚地认识到叔孙武叔借抬高自己来诋毁孔子的不良用心,巧妙地以宫墙作比,说自己的学问不高,以此来衬托孔子的学问高。并指出叔孙武叔不得其门,根本不可能了解老师学问的高深、内涵的丰富多彩。结尾以平和的语气讽刺叔孙武叔的平庸。(2分)‎ ‎  参考译文:[甲]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乙]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他老师仲尼贤能。”子服景伯便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谁都能够探望到房屋的美好。我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门走进去,就看不到他那宗庙的雄伟,房舍的多种多样。能够找到门的人或许不多罢。叔孙武叔先生的说法,不也是很合理的吗?”‎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5分)‎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 - 12 -‎ 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1)除“大音希声”外,请再从语段中找出两个四字成语:    、    。(2分) ‎ 解析:根据“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即可判断。‎ 答案:一飞冲天 一鸣惊人 大器晚成(任选两个)‎ ‎(2)这个语段带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解析:“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三年来就是为了将来而做准备的,强调的是要注重积淀,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大作为做好充足的准备。“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肯定庄王。‎ 答案: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学会韬光养晦,注重积淀,做好充分的准备;做事不要因小失大,不要让小事妨碍了自己的大事。‎ ‎  参考译文:楚庄王临朝执政三年,没有发布命令,也没有实施什么政事。右司马侍候在旁而给楚庄王打了个谜语说:“有只鸟栖息在南边的土丘上,三年不动翅膀,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名堂?”楚庄王说:“三年不动翅膀,将因此长成羽毛;不飞翔也不鸣叫,将因此观察民众的行为准则。虽然没有飞翔,但飞起来必然会直冲云霄;虽然没有鸣叫,但叫起来必然会惊动世人。先生你放心吧,我知道你的用意了。”就这样过了半年,(庄王)便亲自处理政事。所废弃的法令有十条,所兴起的事情有九件,惩处大臣五个,提拔读书人六个,而邦国治理得很好。又起兵征讨齐国,在徐州打败了它,在河雍地区战胜晋国,在宋国联合了诸侯,于是称霸天下。庄王不为眼前小利妨碍自己的大业,所以有大的名声;不较早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所以有大的功劳。所以说:“大的器物最后才能完成,大的声音很难听得到。”‎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