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 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拿去主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住,非礼也。”中国人是礼义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 16 -‎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八十年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品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选自《文学报》1986年8月21日)‎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谈的是“拿去主义”,与《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的“送去主义”实质相同。‎ B.从论证方法上看,《拿来主义》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例证法,而本文的第三、四段也是如此。‎ C.本文与《拿来主义》一样,以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展开对“拿去主义”的论述。‎ D.“拿去主义”是仿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词,主要是谈如何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 ‎2.“‘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 B.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C.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艰苦努力,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D.“‘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意思是“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拿来主义”与“拿去主义”有一定的区别,但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 B.西方的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最终在中国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C - 16 -‎ ‎.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具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 D.“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意思是说要有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直播电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直播者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或直播软件来推销相关产品,使受众了解产品各项性能,从而购买自己的商品的交易行为,可以统称为“直播电商”。它既包括直播者为原有的电商企业利用直播推销产品,也包括娱乐型社交直播平台上直播者通过直播方式向其他平台的电商企业引流,还包括直播者在平台上有自建或者合作商户,直播者通过直播将受众吸引到其他非平台商户交易。‎ 近年来,随着网购消费升级的日益加速,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业态、新应用不断涌现。2016年开始,“直播十电商”成为一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于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于商品的兴趣度、对体验互动的认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预计未来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将继续扩大主播们卖力的讲解、真切的体验分享,商品的直观呈现,刷屏的评论,让消费者乐于下单。因此,不少直播平台和电商平台都在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购物模式。受疫情影响,消费者“云逛街、云购物”的热情高涨,更是助推了这种模式的演进。‎ ‎(摘编自《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 材料二:‎ - 16 -‎ ‎(摘编自《2020-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运行大数据分析及趋势研究报告》)‎ 材料三:‎ 直播带货为什么这么火?除了主播个人效应和品牌折扣诱惑的“催化”外,线上替代线下所带来的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缩短了商品抵达用户的心理距离,带来了更便利、更新鲜、更快捷的消费体验,从而有效提高了商品转化率,本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显然,直播的特有功能,正在颠覆人们对于零售的既有印象,尤其是直播模式带来的市场下沉,是一个几乎双赢的思路探索。‎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叠加新一轮消费升级风口,“直播”无疑将会撬动更为巨大的市场,甚至会激发消费产业的重新洗牌和业态重构。可以预见,一个更加智慧、有趣、透明的商业世界正在拉开帷幕。这种趋势,在政府层面也得到佐证。近日,由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强调,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一言以蔽之,直播带货,或许仅仅是这场深刻变革的开始。依托世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十四亿人口基数的市场空间,“直播+”能够引领中国经济到达的未来,或许比想象中还要广阔。‎ 毫无疑问,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热衷的营销方式。但快速发展之下,直播带货中的“翻车”事件屡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不少困扰。价格优惠绝对是直播带货的一大利器。价格是优惠了,但质量和服务还有隐忧。有的主播在推荐某产品时夸大其词,产品与宣传严重不符;有的所谓爆款单品存在质量问题,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有的平台直播数据造假,误导消费者;还有的商家直播一卖了之,售后没有保障。前有某主播把阳澄湖“洗澡蟹”说成阳澄湖大闸蟹,后有某网红直播推荐小龙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处罚。这些“翻车”事件,直接从“‎ - 16 -‎ 带货”变成“带祸”,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影响了直播带货的整体口碑。‎ ‎(摘编自《直播带货:一阵“风”还是新“风口》《新华日报》2020年4月8日)‎ ‎4.下列关于“直播电商购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播电商购物是伴随网购消费升级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电商购物的新型购物方式。‎ B.直播电商购物既可以在电商企业平台上进行,也可以通过娱乐型社交直播平台实现。‎ C.直播电商购物即时互动性强、顾客体验真切等特点,能给顾客带来更便利、更新鲜的消费体验。‎ D.直播电商购物受此次疫情期间消费者网上购物热情的影响,其模式得到进一步演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4-2018年,我国网络零售额和网络零售占比逐年上升,这表明网购消费在人们生活中地位不断提高,网购已成为国人的重要消费渠道。‎ B.预计2020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比去年扩大超一倍,但增长率将大幅放缓,这与我国近年来网络零售增速逐年下降有关。‎ C.随着新一代通讯技术和新一轮消费的升级,加上政府的政策鼓励和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直播+”将会给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D.比起主播个人效应和品牌折扣力度,优质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才始终是直播带货的生命,如果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其整体口碑将会受到影响。‎ ‎6.假如你要为“两会”写一份关于促进直播电商购物发展的微议案,你将如何撰写你的议案要点?请结合文本,从电商平台、商家主播、监管部门角度列出要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抓药 莫小谈 那天,我去济世堂为爷爷抓药,发现除了纪先生与药铺伙计外,还有几个人立着,气氛有些凝重。搭眼一看,供堂上药师爷的牌位也扣放在那里。‎ - 16 -‎ 之前,我和父亲也曾来过几趟。纪先生总是乐呵呵的,抚摸着我的脑袋:小鬼,又长高了。父亲一笑:过些时,就能单独来了。随后父亲又说:再抓几副药,我爹还是咳得厉害。接下来,纪先生口述药方子,药铺伙计照方抓药:丹参六钱,当归三钱,白术四钱,砂仁、七叶一枝花各两钱,胆南星一钱……记着加水煎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日服两次。‎ 父亲收起药方和药包,又补问一句:去哪里买药引子?‎ 中医注重药引子,纪先生也不例外,他要么说去西街百货店里找赵四爷买白酒半斤;要么说到大王村洪恩家讨几只蝎子蜈蚣;要么说晚饭时再遣人送来一味配伍的药,等等不一。‎ 回家后,父亲总是把药包放在案台上,随后取出药方揣到怀里,捂了捂,又按了按,对爷爷说:我去取个药引子。‎ 爷爷一阵猛烈地咳,声音大得四邻八舍都听得到。然后说:去吧,快去,路上小心些。‎ 我隐约觉得,爷爷与父亲都非常在意纪先生开的药方子。‎ 一切妥当后,父亲开始煎药,空气中的中药味儿像雾一样弥散开。‎ 有一次,父亲把我叫到身边:臭小子,几岁了?‎ 九岁。‎ 都成小伙了。‎ 嗯。‎ 以后能自己为爷爷抓药不?‎ 能。‎ 父亲笑笑:兔崽子,出息了。‎ 一天半夜醒来,我听见父亲和爷爷谈话,大多数话都听不懂。最后,父亲冲着爷爷磕了三个头,爷爷扶起他低声说:走吧,快走,路上小心些。‎ 父亲没有和我告别,但我清晰记得头天与他的对话:你单独抓药时,要注意什么?‎ 看到药师爷牌位扣着放时,不多说话,听纪先生的,他问啥我答啥。‎ 父亲点了点头。‎ 今天,药师爷的牌位是扣着的。‎ 我看了一眼立着的几个人,又看了看纪先生。‎ 喔,小鬼,是来给爷爷抓药的吧?‎ 是。‎ 这几天还咳得厉害?‎ 厉害。‎ 带血不?‎ 带。‎ - 16 -‎ 喊疼不?‎ 喊。‎ 纪先生面朝立着的几个人说:他爷爷肺痨,老病号了。‎ 立着的几个人相互看看,打头的人示意纪先生开药方。‎ 纪先生对药铺伙计说:乌骨藤、槲寄生各六钱,前胡、苦参、山慈姑各三钱,白及、花蕊石各四钱,松香、乳香各三钱……还按之前的方法煎服,一日一剂。‎ 包好药,纪先生特意交代我:我这里冰片成色不好,你去东桥头栓祥药铺买一钱冰片入药,就妥当了。‎ 嗯。我正要接过药方,却被一个胖子抢先夺了去。‎ 纪先生冲胖子笑笑:就是一药方,别吓哭了孩子。‎ 我一听,当即哇哇大哭,伸手和那人抢:还我,还我,这是爷爷的救命方子。‎ 打头的人向胖子发话:你拿着方子,陪孩子一起去。‎ 到了栓祥药铺,我说:栓祥叔,纪先生药铺没了冰片,让来补个方子。‎ 栓祥医生看看我,又看看我身后的胖子,说:把方子给我看看。‎ 胖子不给,一脸严肃地说:只缺一钱冰片,你只管抓就是了。‎ 那不行,冰片有毒,肝肾虚者不宜用,气血虚者忌用,慢惊属虚寒者不可用,小儿吐泻后成惊者切不可服。栓祥叔态度坚决,不让我看药方,我万不敢抓药。‎ 我又哭了:爷爷咳血,还喊疼,没药吃会死的。我哭喊着去抢胖子手里的药方,还不给,就咬他,哭着求他救救爷爷。最后,胖子无奈,把药方给栓祥医生。栓祥医生细致,默念着方子,反复核对每一味药的每一种计量。‎ 补完药方后,胖子又随我回家。爷爷注视着胖子,问我:他是谁?我说:从纪先生药铺跟来的,还陪我去了栓祥叔那里抓药。‎ 爷爷“哦”了一声,又咳,身子一颤一颤。‎ 又咳血没?我问爷爷。‎ 一阵剧烈地咳嗽后,爷爷抹一把嘴角,有血。‎ 疼吗?我又问。‎ 疼。‎ 我忙为爷爷煎药。至此,胖子神情才稍放松些,问爷爷:病多久了?‎ 爷爷只顾咳,喊疼,不理他。‎ - 16 -‎ 胖子站在旁边看我煎完药,才打算离开,走到门口时,突然折身回来,蹲在爷爷身边,冷冷地问:为什么不喝药?‎ 爷爷不理会,好大会儿,等到药汤温热正好时,才一饮而尽。‎ 胖子还不放心,又在我家左瞧右看了半天,实在没什么可疑,才悻悻地离开。‎ 这一天,我觉得所有人的表现都很异常,但又觉得所有人的表现都很正常。‎ 当晚,街坊来我家串门,和爷爷闲聊着说:纪先生被捕了。听说,是地下党,街坊压低声音。街坊走后,爷爷摸索着起身熬药,并将那张药方子烧成灰烬。‎ 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见过父亲。但令人欣喜的是,爷爷的病就此好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去取药引子之前,把药方“揣到怀里,捂了捂,又按了按”,此处动作描写反映了父亲对药方的谨慎态度,体现了父亲的孝心。‎ B.以对话推进情节是这篇小说突出的叙事特征,而人物对话大多简洁、交际目的性强,这正是由当时的特殊环境和人物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 C.小说插叙部分写“我”和父亲一起去抓药节奏较快;写“我”独自去抓药,则慢节奏详写,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 D.小说聚焦于“抓药”这一特定事件,讲述了地下工作者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表现出地下革命斗争的艰难,赞颂了他们无畏的牺牲精神。‎ ‎8.小说中“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善用伏笔与照应增添其艺术性。请从小说中找出三处为结尾埋伏笔、作暗示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 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高祖 - 16 -‎ 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忧,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顷之,迁尚书吏部郎。‎ 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阕,为始兴王浚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浚为扬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选自《宋书·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B.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C.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D.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是对曾祖父的父亲的称呼,而与之对应的亲属称谓是玄孙,文中用于皇帝的庙号。‎ B.“吏部”是古代中央官署之一,掌管天下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和科举考试等事务。‎ C.“服阕”, 古代在父母丧期满后脱去丧服称为“服阕”。‎ D.“太子詹事”是中国古代内侍职官之一,秦朝起设立,主要掌管皇太子宫中的事务。‎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晔勤奋聪慧。从小爱好学习,博览经史,善于写文章,能写隶书,通晓音乐。十七岁时,州里征召他为主薄,没有赴任。‎ B - 16 -‎ ‎.为彭城太妃设奠的那天晚上,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畅饮,打开北面的窗户听挽歌取乐。义康大怒,贬范晔为宣城太守。范晔在宣城待了好几年,才升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史。‎ C.范晔曾任高祖刘裕的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的冠军参军,后来随府转任右军参军,入朝补任尚书外兵郎,又离京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被召回朝廷任秘书丞,但因父亲担心所以辞职。‎ D.范晔善弹琵琶,能够作曲。皇上想听范晔弹奏,多次委婉地表达这一意愿,范晔却假装听不懂,不肯为皇上弹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 ‎(2)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两句直写别离,“恨”字点明本词的主题。“回头”写词人不忍离去的情态,又以重重烟柳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B.四、五两句描绘的是行人眼中的惨淡画面,移情于景,写出了浪迹飘零之苦。‎ C.该词写的是离别后的情景。上阕实写,下阕虚写,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D.词的下阕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巧妙地将情与景融于一体,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15.这首词的下阕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6 -‎ ‎(1)“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让读者意犹未尽。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演奏音乐到达高潮时戛然而止,产生余味无穷的音乐魅力。诗人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样的诗句,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2)往事不堪回首,回忆总让人怅然若失。李商隐在《锦瑟》里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间的潮水洗尽历史铅华,让曾经辉煌的人事渐次淡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鲁迅认为:“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三国演义》是男人的世界,女人是附属品;《西游记》中女子无非是些点缀;而《水浒传》中女人或淫荡如潘金莲或粗暴如母夜叉孙二娘。唯有《红楼梦》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叫作“水做的骨肉”。豪迈如史湘云,(①);稳重如薛宝钗,(②);敏感如林黛玉,(③);而薄命如香菱,跟着黛玉学诗,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令人悲欣交织;即使风趣诙谐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势利狠毒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红楼梦》与其他的作品相比绝对是__________的。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曹雪芹__________,“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80回。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对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__________是要不得的。‎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令人喜欢,甚至值得欣赏。‎ B.即使精明强干如王熙凤,她的势利狠毒、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C.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D.王熙凤势利狠毒,即使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令人喜欢,甚至值得欣赏。‎ - 16 -‎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B.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②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C.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②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D.①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出类拔萃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B.与众不同 处心积虑 生吞活剥 C.鹤立鸡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D.卓尔不群 处心积虑 生吞活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用典来使诗意含蓄深沉。用典包括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成句、引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两种形式。为何诗人们青睐典故呢?因为用一个典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符合诗歌的精练原则的。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几句从字面上看是很浅显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下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以此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懂得了这一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对下面对联的语序、结构进行正确调整,并与相关诗人对应。(6分)‎ 铁板铜琶 金石录里 大明湖畔 美芹悲黍 漱玉集中 趵突泉边 颠沛仍怀爱国心 故居在杨柳深处 歌咏总带忧民泪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词作有后主遗风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 杜 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16 -‎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强调人的本性没什么差别,提倡要善于借助外物;《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要依靠自己,自力更生。‎ 你是怎样看待“假于物”的?请就此提出明确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16 -‎ ‎ ‎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A项《拿来主义》中的“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卖国求荣,本文中“拿去主义”的实质是文化交流;C项本文无破立结合;D项“拿去主义”主要是谈文化交流的问题。)‎ ‎2.D(“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错,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3.B(“西方的科学家”错,原文“许多科学家”。)‎ ‎4.C(曲解文意,“顾客体验真切”表述有误,结合原文“主播们卖力的讲解、真切的体验分享’可以看出,是主播有真切的商品体验、并向顾客分享,并非是顾客的体验真切。)‎ ‎5.B(“这与近年来网络零售增速逐年下降有关”曲解文意,结合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网络零售的增速并非逐年下降,而是有升有降。另外,直播电商购物增长率将大幅放缓,主要与市场规模基数有关。)‎ ‎6.①电商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完善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与主播的销售行为,对失信的商家和主播进行处罚。②商家主播:要保证产品质量,诚信经营,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售后服务保障;③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直播购物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诚信评价机制,加大违法成本(惩处力度),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7.A(“体现了父亲的孝心”理解有误,结合后文“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见过父亲。但令人欣喜的是,爷爷的病就此好了”看,父亲应该也是地下党,而爷爷是装病,他们利用药方在传递信息。因此这个动作应该是暗示药方十分重要,里面藏有重要的信息。)‎ ‎8.①“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实现了现实和回忆的巧妙对接,使小说情节顺畅,结构紧凑;③推动情节的发展,“我”在抓药过程中的言行表现使得“我”顺利将药方交给栓祥叔并顺利抓到药。④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述,作为九岁的孩子,“我”对成人世界无法完全理解,因此形成了小说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想象与思考的空间。⑤运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有助于突显主旨。通过“我”这个年幼的孩子都能感到“所有的人表现异常”,更加突出了地下工作者斗争的艰难、无畏、智慧勇敢。(或者以“我”的视听感受来突出地下斗争的艰难,纪先生等地下党人的机智勇敢,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9.①父亲抓药回家后,取出药方揣到怀里捂了捂,又按了按,看出父亲对药方谨慎小心格外重视,由此能够看出纪先生所开的药方并非普通的药方,暗示结尾纪先生的地下党的身份,也为纪先生被捕后,爷爷把药方烧掉的行为做出了解释。②父亲在离开的头天对“我”交代,药师爷牌扣着放时,听纪先生的,他问啥就答啥,暗示抓药并非只是抓药而已,暗示纪先生地下党的身份。③爷爷咳嗽时声音大得四邻八舍都听得到、空气中的中药味儿像雾一样弥散,“多年的肺痨”“疼痛咳血”,与结尾处“爷爷的病就此好了”‎ - 16 -‎ 形成了鲜明对比。多年的病,却好得如此迅速,实则在有意营造生病的假象,为结尾“爷爷的病就此好了”做出解释。④爷爷对父亲的两次叮嘱,暗示父亲要做的事是有危险的,暗示结尾纪先生是地下党,也为结尾“之后,我再也未看见过父亲”做出了解释。⑤开头写济世堂药铺气氛的凝重,后写胖子抢夺药方,以及跟随 “我”回家查问,胖子的一系列行为,都表明着他在警惕消息的传递,暗中查访相关人员,都能够暗示纪先生的地下党身份。(写胖子的某一次行为即可)⑥每次在济世堂抓完药都要再去另一个地方抓药引子的情节暗示抓药行为的不同寻常,暗示地下党在用这种方式传递某种信息。‎ ‎10.C(“不满七尺”说的是“长”,即身高,“肥黑”是说体态和肤色,“秃眉须”是说没有眉毛和胡须,这是对范晔外形的描述,各自应该断开,排除AB两项;“弹”的宾语是“琵琶”,动宾短语后应停顿,且“能”说的是“为新声”,所以“能”应放在后句中,排除D项。)‎ ‎11.B(“‘吏部’……掌管天下……科举考试等事务”错误,“科举考试”是礼部主持的事务,且出现在唐以后。)‎ ‎12.C(“因父亲担心所以辞职”错误, “忧”在文中指父亲去世。)‎ ‎13.(1)檀道济向北征伐,范晔害怕随行,以脚有病为借口推辞,皇上没有答应。(北、惮、以)‎ ‎(2)等到范晔起程去看望嫡母时,又携带了侍妾跟从自己,这件事被御史中丞刘损上奏给皇上。太祖爱惜范晔的才华,没有降罪。(爱、罪、被动句)‎ ‎14.D(“没有直抒胸臆”错,“酒醒人静奈愁浓”,一旦酒醒,回到现实,只能更增愁情,不是三杯两盏淡酒就冲刷得掉的。一个“奈”字,突出了词人万般无奈的苦闷心情。)‎ ‎15.①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表达出深深的离愁别绪。②都通过想象来虚写,设想酒醒后的情景,突出离别后的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③都采用意象“月”来渲染羁旅之愁,从而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④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羁旅之情。‎ ‎16.(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7.A(原文所给语句不合逻辑,“值得欣赏”的是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而“势利狠毒”则不值得欣赏,据此排除BD。另外,“值得欣赏”与“令人喜欢”语序不当,应该先是“令人喜欢”,继而“值得欣赏”,两句形成递进关系,据此排除BC。)‎ ‎18.B(注意联系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的性格和故事。“醉卧芍药”体现湘云的“娇憨”,对应前面的“豪迈”;“花间扑蝶”体现宝钗的“稚气”,对应前面的“稳重”;而黛玉葬花则是大家熟知的故事情节,借花喻人,对应“幽情”)‎ ‎19.A - 16 -‎ ‎(卓尔不群: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优秀卓绝,超出常人。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语。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出类拔萃:指超出同类。可以形容物。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句中指《红楼梦》优秀非凡,不同凡响,故用“出类拔萃”更恰当,故排除BCD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句中指曹雪芹费劲心力创作,故用“呕心沥血”更恰当,故排除BD。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圆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句中指拜读《红楼梦》时,不能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故用“囫囵吞枣”更好,故排除BD。)‎ ‎20.①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 ② 但其中就有典故 ③才能领略到诗句更深沉的意蕴 ‎ ‎21. 杜甫: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辛弃疾: 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李清照: 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 故居在杨柳深处; 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 词作有后主遗风。 ‎ ‎22.略 参考译文:‎ 范晔,字蔚宗,是顺阳人,是车骑将军范泰的小儿子,他的母亲上厕所时生下了他,(他的)额头被砖弄伤了,所以把“砖”作为他的小名。(他)出生后被过继给他的伯父范弘之,继承爵位被封为武兴县五等侯。‎ ‎(范晔)从小爱好学习,博览经史,善于写文章,能写隶书,通晓音乐。十七岁时,州里征召他为主薄,(他)没有赴任。(他曾任)高祖刘裕的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的冠军参军,随府转任右军参军,入朝补任尚书外兵郎,离京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范晔)又被召回朝廷任秘书丞,因父亲的丧事而离职。服丧期满,(范晔)担任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任新蔡太守。檀道济向北征伐,范晔害怕随行,以脚有病为借口推辞,皇上没有答应,让他由水路统率军队、装载兵器北上。军队回来以后,(范晔)担任司徒从事中郎。不久,升任尚书吏部郎。‎ 元嘉元年冬天,彭城太妃去世了,在将要安葬、祭奠的那天晚上,同僚故旧都聚集在东府。范晔的弟弟广渊,当时任司徒祭酒,那一天正好当值。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在广渊处住宿,夜里二人畅饮,打开北面的窗户听挽歌取乐。刘义康大怒,贬范晔为宣城太守。(范晔)不能得行其志,如愿以偿,于是删削多人所著的《后汉书》变成自己一人的作品。(范晔)在宣城待了好几年,才升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史,又加官为宁朔将军。范晔的兄长范皓任宜都太守,嫡母跟随范皓住在任所。元嘉十六年,嫡母去世了,但前来报告的人却只说她生病了,范晔没有及时奔向兄长任所,等到范晔起程(去看望嫡母时),又携带了侍妾跟从自己,(这件事)被御史中丞刘损上奏给皇上。太祖爱惜范晔的才华,没有降罪。为母亲服丧期满后,(范晔)担任了始兴王刘浚的后军长史,兼任南下邳太守。等到刘浚治理扬州时,(他)没有亲自过问过政事,全都委托给范晔。不久(范晔)又升为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范晔身高不超过七尺,又胖又黑,没有眉毛和胡须。(他)善于弹琵琶,能够作曲。皇上想听范晔弹奏,多次委婉地表达这一意愿,范晔却假装听不懂,最终也不肯为皇上弹奏。皇上曾经在一次宴会上畅饮,便对范晔说:“我想唱歌,你来伴奏。”范晔才依旨(为皇上弹奏)。皇上唱完了,范晔也停止了弹奏。‎ ‎ ‎ - 1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