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3)
2018届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 雪①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好酒的诗人在苦寒中却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局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与冷酷的环境作对比,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运用借代,以殷浩代己,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 2.诗歌颔联由哪些意象构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②,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②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3.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说明。 4.有人评价这首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请结合全词简要说明。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③青阳:指春日。 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 B.颔联中“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C.本诗颔联写出因为自己生病,故友疏远、明主见弃的凄凉之景。 D.颈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 E.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在辗转反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了一腔怨悱之情。 6.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欧阳修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①候馆:指旅舍。②征辔:行人坐骑的缰绳。 7.请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8.近代俞陛云曾言:“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挚,便称佳构。”请从这一角度结合全词作具体赏析。 一、 1.CD 2.意象:黄昏乱云、急雪、回风。用意:①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②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评价诗歌的情感能力。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本联有“黄昏乱云”“急雪”“回风”三个意象,一是点明天气,营造氛围;二是借景来抒情,同时也点了题。 二、 3.①热爱自然,支露支风,留云借月;②傲视权贵,几曾着眼看侯王;③品行高洁。(“山水郎”暗示,“疏狂”明言,“梅花”象征) 水生活的喜爱。将这些信息分条概括,既要有概括,又要有分析。 4.①想象丰富,说自己是为天帝管理山水的官,且能“支露”“留云”“借月”;②夸张大胆,“诗万首,酒千觞”;③抒情强烈,“几曾着眼看侯王”,傲视权贵。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浪漫”是该词的风格,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能表现这一特点的语言来分析。“曾批”两句运用想象,富有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而“诗万首,酒千觞”又运用夸张手法,富有想象力;“天教懒慢带疏狂”“几曾着眼看侯王”等直接抒发情感,狂放不羁。考生可参考更为熟悉的李白诗作的风格,如课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来分析。 三、 5.AD 伤感,而不是“愤慨和激愤”。 6.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极有韵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诗人落第之后在岁暮归南山,在“永怀愁不寐”时,用“松月夜窗虚”的景物描写结束全诗,清冷的月光不仅照进窗内,也照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失落。既是“深妙”,考生要能分析出“以景结情”的术语。 四、 7.① 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以不断的春水喻无穷的离愁,化抽象之情为具象之物;这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伴着自己的迢迢春水,绵延不断,表现了主人公愁绪之多。 8.①上片从行者落笔。起三句写离家远行者的旅途所见,以景衬情,后两句转入写远行者的无穷的离愁别绪。②下片从闺中妇人落笔,行者从居者的角度进行想象。“寸寸”“盈盈”表现出思念的缠绵深切,“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心里对闺中人深情地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希望登高远眺行人而又不得的无奈之情。最后两句写思妇凝目远望,只能看到原野尽头的春山,而所思念的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白题干意思,“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挚,便称佳构”,这其实是间接考查:本词上、下片分别从谁的角度着笔,委婉含蓄地表达离愁别绪的?明白此点,然后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