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份(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一 语 文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阅读外文,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前段时间阅读翻译家许渊冲的作品,已领略到中国诗词通过另一种语言展现时的神与韵。两位翻译家的努力让人看到,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同样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 其实,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一位网友说,他们家隔壁曾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独居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他们,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着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琅琊榜》《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阵地。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了“不一样的空气”。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 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作品,虽然大多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成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季羡林曾说过,“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文化之美,将为人类文明注入更多的可能性。 (摘编自张凡《“长安花”的芬芳,如何飘得更远》)[来源:学科网ZXXK]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国读者利用网络平台讨论中国古诗词,不仅可以学习中文,也可以借此交流情感。 B.何中坚和许渊冲的翻译作品让中国古诗词的音韵和意境借助另一种语言表现了出来。 C.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作品只是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不多。 D.中国文化过去只被少数外国人品读研究,如今借助新传播工具,已为更多外国人所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何中坚、许渊冲的诗词翻译引出中国诗词可以抵达国外读者心灵的观点。 B.文章从诗词到小说,从古代经典到当代影视,全面展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状况。 C.文章第四段既阐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又指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措施。 D.文章举荷兰女土送李白诗集给邻居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诗词已普遍为外国人所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必定会有误解与曲折,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播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B.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能见度”越来越高,是因为翻译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网络交流的开放。 C.虽然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上受到了极大关注,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思想价值的作品不多。 D.中国文化虽然门槛较高,但仍然可以获得外国人的喜爱,给他们的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智慧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智慧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两个体系,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而智慧交通成为其重要手段,扛起了引领交通现代化的大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备种交通问题凸现。发展智慧交通可保障交通安全、缓解拥堵难题、减少交通事故,还可提高车辆及道路的运营效率,促进节德减排。 (摘编自王贝贝《“十三五”中国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材料二: 2018年中国网民短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 2018年中国网民长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 注:分数越高代表频率越高,满分为5分。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材料三:目前,我过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指挥交通框架体系。同时,随着各地交通系统规模扩大,设备故障点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运营维护单位忙于应付设备故障,维修成本过高。另外,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人、各类交通工具在时间、空间上留下的痕迹信息都会被采集到,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 当前对智慧交通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在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信息泄露、传造、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 智慧交通的建设运营需要各部门群策群力,但现状是各部门都有其各自的业务系统,难以协调一致;我国智慧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许多地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标准互不统一。 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智慧交通仍然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还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当下所谓的智慧交通其实只是管控。而各地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影响了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维护和再建设成本。 (摘编自姜秀明《浅析智慧交通的未来》) 材料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交通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既可识别车辆特征、交通违法行为等信息,也可实现平面二维的展示,让城市交通参与者变得透明,从而实现了“所见即所现"通过仿真试验寻求现实交通问题的最优解,获取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为交通规划和整改提供决策辅助。 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通过AR实景指挥作战系统将其深化应用。系织将所有交通资源和信息集约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实现道路交通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不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摘编自赵锦祥《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的深入应用与发展趋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国交通运输全面改革的征途中,智慧交通发挥的作用无疑会十分巨大,它会带来我国交通现代化一系列的变化。 B.从材料二中2018年的调查数据来分析,网民们在短途出行中所选择的各类交通方式的频率相差不大,其中轻轨的使用频率最低。 C.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还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因此,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 D.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智慧交通的应用很重要,如实现“所见即所现”平面二维的展示图景就需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之所以对智慧交通的建设十分重视,是因为智慧交通可解决许多交通问题,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B. 从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网民在长途出行中最喜欢选择高铁、动车,而选择轮船的频率最低。 C.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智慧交通的建设,但很多地方对智慧交通的理念理解不够,执行起来都是低层次的操作。 D.陶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从而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是做好智慧交通自身行业的前提条件。 6. 阅读下面材料,谈谈日本的做法对解决我国智慧交通存在的问题有何启示。(6分) 日本从1991年组建了由多个部门参加的全国统一智慧交通系统开发组织,致力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利用:协调学术部门,产业部门等机构相互配合。1996年7月,日本制定了《推进智慧交通系统总体构想》,把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近年来,日本立足“大交通”理念,以先进控制系统为中心,对其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管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抵押 梅寒 十几年前,母亲拿着一本厚厚的账本儿走进镇银行的大院。 那位银行主任大约头次遇到这样的贷款户拿一本厚厚的账本儿前来办理贷款,他听母亲条分缕析地讲完,一口茶差点就笑喷了:喊,“这位大嫂,我们这里是银行,不是福利院,你家孩子读书要用钱,还债要用钱,我很同情,但原谅我们不能给你办这个貸款,贷款要有担保有抵押。你拿这个来给我们看,没什么用啊。” 那账本儿上,记的是我家欠着亲威朋友的两万多块钱的债。 母亲大约是头次听到“担保”“抵押”这样的新鲜词儿,她原以为来贷款只要跟他们讲清贷款的理由就好。 担保是什么?抵押是什么?母亲满脸茫然。 银行主任耐心地给母亲讲了大半天,站起来要送母亲出门。谁料母亲听完那些竟然笑了:要担保,要抵押,这好说啊。 银行主任举到半空的手又落下了:“你家有可抵押的财产?” “当然有啊。”母亲满脸的茫然已经变成满脸笃定。 可母亲接下来的话,却让那位主任彻底地哭笑不得了:“我家有房子,但不能抵押,抵押了我们住哪里?我家有一头老牛,还值点儿钱,也不能抵押,抵押了我们家耕地就没有办法了。我们家那口家传的大水缸,倒有了100多岁了,可你们要那个干吗,你们都喝自来水……”母亲还要喋喋不休地说下去,银行主任却没有耐心了:“这位大嫂,你说话有点重点好不好?你家到底还有什么可抵押?我们这里可忙着呢……” “有啊,俺有仨孩子,抵押给你们吧。” 母亲此话一出口,全柜台后面的头都抬起来,一双双眼睛齐刷刷投过来。 母亲就当没看见,依旧几自说下去:“俺有仨孩子,大闺女在北京读大学,二闺女在县城读高中,一个小儿在市里读中专。俺们家穷,是不差,可俺穷是为了供俺孩子读书。学费这么贵,地里出产这么少,不借不贷,孩子咋读得了书啊?”[来源:学科网] “有困难,找政府,不是你们说的么?这不,俺就来找政府了。像俺们这种贷款户,你们应该热烈欢迎才是啊。俺还不是那做买卖的,做买卖还有赚有赔呢。赚了还好,你们也跟着赚;赔了呢,你们就惨了,要账都找不到人儿。俺这生意,可是稳赚不赔。” “你想想,俺家就在那里,长不了腿跑不了,你们想啥时找就去找。俺们孩子在那里,一天比一天能耐,等他们都读了书长了本事,就只管赚钱给国家做贡献了,到后候,莫说你们贷我们三万两万,就是贷个十万八万,俺仨孩子一人担一份儿,说不定不到一年就还上了。”“何况,俺们现在也还年轻,能劳动。你们这也是积德行善的事,是给国家培养人才。 ”母亲的话匣子被打开了,听得银行里那些工作人员全都咧嘴乐了。 大约也是那天银行主任心情好,他竟然被母亲的一篇长篇大论给说服了,破例答应给母亲想想办法。 第二天早上,母亲拿着我们全家人的身份证,乐颠颠地去办理了三万块钱的货款手续。完了,一一给我们打电话告知:现在咱们全都是一根儿纯上的蚂蚱了,你们都给我听好:你们都被我当抵押抵押给银行了,你们都得給我好生混……咱得说话算话,到时连本带利一厘不少还给国家…… 此后,就是我们一家人漫长而又艰辛的还贷路。 那三万块钱,母亲拿出两万五,把这些年的新账陈账都一一还上了,还剩下了五千块钱,当流动资金。买了几只羊,买了几窝长毛兔,又买了几十只下蛋的鸡……从年头到年尾,像侍候小孩儿一样上心地侍候着那些小生灵。 她跟父亲,年年都为还那笔昂贵的利息在奋斗。 母亲不怕跟人说自己穷,甚至还扬言说自己是村上最富的人家:一个庄户院儿里一下子供出三个大学生,你问问,十里八乡可有?众人当面附和,掉转身就撇嘴:“看把她烧的。” 母亲说得没错,债是越还越少的,到点就会还完。 母亲的那笔“巨債”总算是还完了。不但还完了,还有了她平生以来的第一张银行卡,我们姐弟几个都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安了家。平日里寄钱給她,她不含得花,全存上,自己还养鸡养兔子,弄点掌花钱,也存上。 “你还存那么多钱干嘛?现在也缺不到你们钱花了。”回老家,劝母亲不要再那么省俭。 母亲笑笑,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说:“这些年缺钱缺怕了,从来没有过银行卡。当初为贷款把你们几个都抵押了,想想都怪对不住你们。现在有钱了,就想使劲存使劲存,把那张卡存满,你们姐弟个个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篇两次写厚厚的账本,不但表现出母亲向亲戚朋友借钱的次数多,而且表现了母亲过日子的精打细算,这说明当时“我”家很贫穷的状况。 B. 村镇银行主任是一位有耐心、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面对母亲的不懂之处他耐心解释,最后能够贷款给母亲,表现了他对农村教育以及孩子未来的重视。 C. 母亲给三个孩子挨个儿打电话,一方面是因为母亲要告知孩子贷款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和鞭策,希望他们为将来的生活更加努力。 D. 母亲跟人说自己家是村里最富有的人家,众人当面附和,背后撇嘴,这个情节属于侧面描写,体现了母亲对家中供三个孩子上大学非常自豪,到处跟别人夸耀。 8. 请简要分析小说三处画线句体现的人物心理。(6分) 9. 小说为何写母亲要去贷款却不知“抵押”这一情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来源:Zxxk.Com]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师雍,字子敬,福州人。宝庆二年,举进士。诏为楚州官属。出盗贼白刃之冲,不畏不慑。李全反状已露,师雍密结都统时青图之,谋泄,全杀青,师雍不为动,垒亦不加害。秩满,朝议褒异,师雍耻出史弥远门,不往见之。调婺州教授,学政一以吕祖谦为法。李宗勉、赵必愿、赵汝谈皆荐之。师雍慕徐侨有清望,欲谒之,会其有召命,师雍曰:“今不可往也。”侨闻而贤之,至阙,以其学最闻,宗勉在政府,力言于丞相乔行简,行简已许以朝除。师雍以书见行简,劝其归老,行简不悦,宗勉之请遂格。知遂之龙溪,转运使王伯大上其邑最。行简罢,宗勉与史嵩之入相,召师雍审察,将至而宗勉卒。嵩之延师雍,密示相亲意,师雍不领。嵩之独相,权势浸盛,上下惧祸,未有发其奸者。博士刘应起首疏论嵩之,帝感悟,思逐嵩之。师雍拜监察御史,首疏削金渊秩,迭外居住。嵩之终丧,师雍上疏论列,帝即其日诏勒令致仕。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师雍与丞相郑清之故同舍,然以劾刘用行、魏岘皆清之亲故,清之不乐。清之犹冀师雍少贬,师雍曰,:“吾欲为全人。”终不屈。数月,坦卒劾师雍及高斯得俱罢。久之,以直宝文阁奉祠,陈垓又嗾同列寝之。清之卒,起师雍为左史,既而迁礼部侍郎,命下而卒于江西官舍。师雍简淡寡欲,靖厚有守,言若不出口,而于邪正之辨甚明,视外物轻甚,故博采公论,当官而行,爱护名节,无愧师友云。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 B.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 C.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 D.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政:在太学中传授学问知识以及技巧才艺的学官。 B.政府:唐宋时对宰相处理国家政务之地的一种称呼。 C.终丧:子为父母、妻为夫、臣为君服满三年的丧期。 D.左史:春秋时晋楚设置,职责是记载天子日常言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师雍不计生死,果敢面对。黄师雍担任楚州官属时,大胆出入强盗的兵刃之间,叛贼李全杀死黄师雍联合对付他的时青时,黄师雍没有害怕。 B.黄师雍为人贤良,受人称赞。黄师雍很想拜见有清廉名声的徐侨,但知道徐侨刚好有诏令征召他,就认为此时不适合拜见,徐侨认为他很贤良。 C.黄师雍坚守自我,追求完美。黄师雍弹劾了老同学宰相郑清之的亲戚故旧,郑清之准备贬谪黄师雍,而黄师雍没有惧怕这种恐吓,始终不屈服。 D.黄师雍不畏强权,刚直不阿。黄师雍刚进朝堂就写信劝说当时的宰相乔行简告老还乡,后来弹劾新宰相史嵩之,皇帝当即下诏强令史嵩之退休。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嵩之独相,权势浸盛,上下惧祸,未有发其奸者。 (2)故博采公论,当官而行,爱护名节,无愧师友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⑴。 家住层城临汉苑⑵,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⑶,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⑷,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释:⑴马邑:秦所筑城名,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龙堆:白龙堆的简称,指沙漠。 (2)层城:京城。 ⑶“机中”一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 (4) 元戎窦车骑:元戎,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3分)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出一位征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魂牵梦萦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 诗歌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 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 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15. 这首诗的首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 《离骚》中“ , 。”两句表明了诗人仿前贤之信仰,坚守正道之决心。 (2) 《氓》中运用比兴手法表明女子容颜衰老,爱情枯竭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鱼和鸟作比,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的句子是“ , 。”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期上映的影片《少年的你》将青春片与现实主义题材结合,聚焦高考、家庭教育等社会话题热点,旨在从成人的角度反思能为正青春的少年可做的事 。在进行剧本的修定时,导演曾国祥对该片就寄予了厚望,( )与《致青春》等选取的失恋、堕胎等疼痛青春的主题不同,《少年的你》 ,把“校园霸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 “校园霸凌”话题并不陌生,无独有偶,于今年11月12日在新闻上曝光的7岁小女孩被同班三个小男孩往眼睛里塞数十张小纸片的事件令人心痛,而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童的消息更是让人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对教育和法律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面对青少年的施暴行为,有多少家长和老师只是 的一句:“都是小孩子,打闹而已”?所以才有了杀人男孩犯罪后得意洋洋的“还好我虚岁十四”!《未成年保护法》竟然成了无知无畏者最后的保护伞!所幸,截止今年11月29日,《未成年保护法》(修订草案)已出炉,新法是否有望减少校园欺凌,我们 。同时,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脚步不可懈怠,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心中更应该以法律为准绳,以友爱为准则学会正确地和身边的人相处,让少年的你真正成为美好的代名词!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片能够展现少年与这个社会的互动,能有更大的格局和群像感,这符合他的希望。 B.他希望该片能够展现少年与这个社会的互动,能有更大的格局和群像感。 C.更大的格局和群像感能在该片中呈现出来,能够展现少年与这个社会的互动,是他希望的。 D.他希望该片能够有更大的格局和群像感,展现少年与这个社会的互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不落窠臼 不寒而栗 不以为意 指日可待 B. 另辟蹊径 战战兢兢 不以为然 拭目以待 C. 不落窠臼 不寒而栗 不以为意 拭目以待 D. 另辟蹊径 战战兢兢 不以为然 指日可待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对教育和法律层面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B.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教育和法律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C.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教育和法律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D. 究竟什么是“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对教育和法律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20请根据丰子恺先生《燕归人未归》这幅画,围绕“等待”描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5分) 21.请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名言,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 ①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纪伯伦 ②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歌德 ③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南森 ④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的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可能更加孤独。——罗兹 ⑤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赫胥黎 读了以上五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答案 1. C解析:扩大范围,根据原文可知,应是“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作品,虽然大多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 2. D解析:“是为了说明中国诗词已普遍为外国人所理解”分析错误。荷兰女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诗词可以作为某些外国人的情感表达的载体,不能说明中国诗词已普遍为外国人所理解。 3. A解析:B选项,“……是因为……”的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让文化传播得到了更多“互动感、参与感”。 C选项,“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说法有误,原文第三段只是说“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作家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的关注”“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阵地”,还谈不上“极大关注”。D选项,“中国文化门槛较高”错误,原文第一段中说的是“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 4. C“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说法绝对,材料三中说“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另外,“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分析错误,根据材料四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和“将其深化应用”的信息可以看出,只要处理得当,收集的这些信息还是有作用的,保存它们并非“实际意义不大”。 5. D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四中“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的信息可知.“智慧交通的自身建设”与“智慧交通向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是同时进行的两件事情,两者是并列关系,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前提条件。 6. 【答案示例】 ①对智慧交通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②协调各部门机构,制定统一的标准,实施信息共享。③立足“大交通”理念,实施新交通管理系统,运用先进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管理。(每点2分,共6分) 7. B(“表现了他对农村教育以及农村矮子未来的重视”属于过度延伸。) 7. ①母亲明白了什么是抵押,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抵押”,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②工作人员被母亲的想法和说话方式逗笑,表现了对母亲行为的赞赏。③母亲为孩子的孝顺感到欣慰,为自己的“爱钱”行为感到不好意思。(每处2分) 8. ①凸显人物形象。说明母亲是一个没见过太多世面的农村老太太,和她为了孩子的未来所做的努力形成一定的反差,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高大。②推动情节发展。这一情节引出了母亲抵押三个孩子的情节,才有了打动主任的结果。③烘托文章主题。这一情节说明了母亲贷款的困难,凸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烘托了小说对母爱颂扬的主题。)(每点2分,意对即可。) 10. B【解析】可以从动词谓语的角度分析,找到语句的主语、宾语、状语等,以此判断语句的停顿点。比如“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从“封还”分析,宾语是“诏书”,后面也没有倒置状语,“诏书”后要停顿;从动词“予”分析,宾语是“嵩之”,而“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为“予”的倒置状语,所以“故事”后要停顿;从动词“碍”分析,“致仕”后要停顿。再如“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从动词“劾”分析,宾语是“克庄临事失身犯义”,而判断“失身犯义”可以从“临事”分析,可以得出“犯义”后要停顿;从动词“免”分析,宾语是“所字结构”,“官”后要停顿等。 11. A【解析】A项,从“太学”是设在京城的学校可以判断选项错误。“学政”,文中的意思是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到了清朝,是提督学政的简称,主管一省教育科举,简称学政,俗称学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岁科两试,并督察各地学官和生员的官员。 12. C“郑清之准备贬谪黄师雍,而黄师雍没有惧怕这种恐吓”错误,原文有“清之犹冀师雍 少贬”,意思是郑清之希望黄师雍能够稍微约束一下自己,不要随便弹劾自己的亲戚朋友,黄师雍没有答应。 13. (1)史嵩之一个人担任丞相,权势逐渐扩大,朝廷上下害怕遭遇祸端,没有人敢揭发他的罪恶。(“相”、“祸”两个名词作动词的活用各1分,动词“发”1分,句子大意2分) (2)所以黄师雍广泛采纳公正的言论,任职期间,做任何事都爱护自己的名誉、节操,不愧是良师益友。(“当”译为“担任”,“行”为“履行职责、行事”,两处各1分,“无愧师友云”判断句式1分,句子大意2分) 14:B[来源:学,科,网] 解析:第三句只是承第二句“路几千”,讲述京城与边关的距离遥远,“皇宫奢靡的生活”与“顿生愤懑之情”都是曲解。 15. 1.拟人,“燕语”赋予燕子以人的动作,形象写出了和平欢乐的场景。 2. 对比,“莺啼燕语”的春景与“路几千”的边关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3. 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表达了对征人的挂念。 4. 衬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第一句写京城春天色彩浓丽,第二句写从征亲人在遥远的边疆,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在第一句春意盎然的反衬下,第二句显得更加沉郁悲壮。(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6.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7. B 18. C 19. C 20. 示例:柳丝婀娜,迎风飘拂,燕子成双,翩然飞来,“唧唧啾啾”,一路欢歌。晴空寥廓,庭院寂然。她独自凭栏,托腮凝望,恍然入梦:春柳如烟的午后,与他携手漫步庭中闲拾落花。(符合面面内容,符合修辞手法要求即可) 21. (1)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前往,不过现在到秦国去没有什么信物,那就没有办法接近秦王。(“微”、“信”、“亲”各一分)[来源:Zxxk.Com] (2) 我派遣士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要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事故。(“所以……者”、“非常”、“倍德”各一分) 15. 作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