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周末培优(含解析)
周末培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幸福大道 符浩勇 她的宝马车缓缓地逆向驶入了单行路段,像一条游走在岸上的鱼。 她不担心警察来追她。这个时候,警察还没上班。这个城市里的多数人正将自己蜷缩在 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格子楼里,享受着夏日的正午时光。而逆向行驶于单行路段,又奈她何? 对她来说,什么都缺,独不差钱。 没有了车鸣人喧,这个路段变得幽静。路的两侧,高大的棕树将自己伸展成一把把撑天 大伞,遮天蔽日。在它们的庇护下,来往的行人一改往日的行色匆匆,脸上多了几分休闲与 自在。她的宝马车也仅快于行人的速度。 在她的视线里,一帮光着膀子的人,驮着大蛇皮袋子,很小心地避让着行人,正在横穿 马路,满身灰黑的汗水在夏日毒烈的阳光下熠熠发光。他们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 仿佛要在这拥挤的城市里觅出一条路来,仿佛只要穿越了大街就能抵达他们幸福的彼岸。 就在前方几步远,她的目光越过棕树下沉浸在爱情幸福中的年轻男女,定格在路旁。 一对中年男女正在小憩。他们席地而坐,背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刚才已经有很多辆三 轮车从她的宝马车身边经过,她不知道这是其中的哪一辆,它们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连蹬 三轮车的人也几乎全都一模一样——粗壮、结实,有着强壮的骨骼,脖子上都缠着一条被汗 水浸得发黄的毛巾。只有他们,能够把一辆装满了煤球的三轮车蹬得轰轰烈烈,让人感到有 一阵风猛烈地从身上扫过。而这时候,背靠三轮车的女人睡相很美,将头斜倚在男人的肩上。 也许是想让女人睡得更舒服些,也许是怕惊醒了女人,同样斜侧的姿势,男人看上去睡得并 不舒服。 忽起的一阵风将女人的一缕头发吹拂到了男人的脸上。男人醒了,他瞧瞧熟睡的女人, 将秀发拢到女人的耳后。男人的目光停留在女人的头上,或许是一根草屑,或许是一只小虫, 男人小心翼翼地将其摘下,轻轻地弹到一边,还好,女人仍在酣睡,男人又轻轻地闭上眼睛。 此时,她的眼里已经浮出了泪水,她轻轻地将眼睛闭上,等到再睁开的时候,强忍太久 的泪水肆无忌惮地落下。她感受到了幸福。不!是看到了幸福。她曾想要的幸福原本就是这 个样子的,但它不属于她,竟在一对从乡下进城的拾荒者的身上。 她能感受到行人投向宝马车的羡慕眼光,但他们不明白,她的宝马车敌不过路旁男人一 个抬手的动作。 一对老人迎面走来,都已是鬓发花白,他们手牵着手,气定神怡,一脸慈祥地向前迈着 步子,与她的宝马车擦肩而过,男的搀扶了一下女的,随后不知说了什么,一抹淡笑便在另 一嘴角荡漾开来。 她的心再次被灼伤,泪水汹涌而下,恸哭失声。她的泪眼看到了一幅人间最美的图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她记得每次在这条街上走过,都会有三两个卖花的小女孩,忽然从各个方向围了过来,那一 张张尖瘦的小脸都脏得跟猴儿似的,一双双黑幽幽的眼睛被风吹得泪汪汪。她知道在她们的 后面一个形迹可疑的男人此时正混在行人中,朝这边张望。她已经被鲜花包围了。全都是没 有根、修剪得很整齐的花,用保鲜膜包着,散发出短暂而恍惚的花香。面对这些最无辜最弱 小的生命,她感到这是她最软弱的时候。她买了,每次都买了。而今她买花送给谁呢? 就在几个小时前,她离婚了,那个承诺给她一辈子幸福的男人,将幸福廉价出卖给了另 外一个年轻的女人,飞到了大洋彼岸。 她轻轻地将车窗落下,阳光顷刻洒了进来。她买下三朵百合花,分别送给街边一个擦皮 鞋的女人,一对卖唱的盲人夫妇,一个忧郁的流浪歌手,这些花不贵,她想让他们的眼中闪 放出一丝幸福的亮光。 她的宝马车缓缓地驶出了单行路,驶上了一条洒满阳光的大道。 (有删改) 小说的首尾两段独具特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首尾呼应,设置巧妙,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②通过“驶入”与 “驶出” 的对比和“像一条游走在岸上的鱼”的比喻句,形象地揭示了女主人公从承受现实痛苦 到感受到幸福的心路历程与情感变化。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岳庙的树 简 默 我是真的没想到,此次来杭州,住处竟然离岳庙如此近,下去一面缓坡就到了。 我瞻仰岳庙,天色晦暗,飘着雨丝,添了几分凉意。从树上不时响亮地传来的寒鸦鸣叫, 更加重了我内心的凄凉。 在岳庙,忠与奸鲜明对峙,善与恶尖锐冲突。奸与恶和它们的化身,无处藏匿,也无法 遁形,以永远下跪的姿势,以冰冷的铁的质地,时时刻刻地锈着、蚀着,忍着、受着时光的 漫漫酷刑。有幸的不仅是青山,还有坚贞不屈的精忠柏;无辜的不仅是白铁,还有被激烈肢 解的桧树。这里遍地写着“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太阳照在岳王坟上,离离青草岁岁枯荣, 雨中金黄的菊花倔强怒放。 大殿前那些高大遒劲的樟树,自明清存活至今,阅尽了朝代更迭,世事变幻,已是不可 盈抱的古树。世间椿树因气味不同,有香椿为椿,臭椿为樗之称。但对于樟树,香樟是别名, 臭樟也是,说的是同一种树,浑身散发的是同一类气息。叫香樟者众,唤臭樟者寡,我不知 道还有没有其他树像樟树一样集香臭于一身,也不清楚岳庙为什么要栽这种树,也许是因为 它与生俱来的香气寓意某种操守和品质。其实古人是不喜欢樟树的,主要原因是这种乔木四 季常绿,又高又大,不会随着季节变换容颜和表情,种在庭院炎夏挡风寒冬遮阳。 眼前这些樟树纠缠着凋谢的藤蔓,树干枝条上斑驳着明时苍苔清时地衣,我观它们如岳 飞的一生。自背上深深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开始,忠君与爱国的种子便在岳飞心头萌 芽,渐渐地长成一棵参天樟树。岳飞弱冠之年从军,投身效命抗金战场十六年,从绍兴四年 收复襄汉六郡到绍兴十一年遇害,一直是南宋抗金执牛耳者。笼络利用岳飞等良将安内攘外, 自己坐稳皇位的宋高宗满足于偏安一隅醉生梦死的现状,处心积虑地打击和束缚岳飞乘胜北 伐收复中原的念头和手脚,他曾在岳飞出师前下手诏告诫岳飞只需收复伪齐所夺之地,千万 不可领兵北上,触犯金人,否则定要严惩。等到颍昌大捷后,正当岳飞踌躇满志地对部下说 “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时,高宗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召他班师,同时下令其 他各路军队撤军,这无疑是釜底抽薪的一招。将帅即使跑到了天边,身上也永远牵系着一根 看不见的皇权之线,就像一只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也难逃来自手的操纵。在君命和形势的双 重夹击逼迫下,岳飞一次次地抑制住北伐的强烈念头,勒住向着中原仰天长嘶的战马,面对 百姓怆然泪下:“吾不得擅留。” 苟安偷生于半壁江山的高宗,本无意北伐收复中原,甚至没做过统一的梦。岳飞在抗金 战场上连连奏捷,只是为他与金朝和议提供了讨价还价的资本和筹码。愤而辞职、建议立太 子、坚定不移地抗金是岳飞的“三宗罪”。金兀术也送书信给秦桧说:“必杀飞,始可和。” 高宗与秦桧目的一致,除掉岳飞,和议既可以顺利进行,又能杀一儆百,震慑其他敢于挑战 皇权的武将。岳飞在战场上赢得的胜利越多越大,就离死亡越近越快。因此岳飞必死无疑, 死于他毫不妥协的抗金立场,死于他是和议的绊脚石,死于他的宁折不弯、忠心忧愤,死于 他的廉洁正直、独善其身,死于他的不爱钱也不好色…… 岳飞像极了诸葛亮,一生牵挂和忙碌的唯有北伐。他的悲剧在于既想北伐恢复中原,又 要忠诚于只想通过和议偏安偷生的高宗。忠君与爱国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它们根深蒂固地 盘踞在岳飞身上,像一盘严丝合缝的磨,沿着既定的轨道,反反复复地转动着,折磨着他, 消弭着他,就像眼前这些既叫香樟又唤臭樟的树。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写岳飞,却为何以“岳庙的树”为题? ①本文是一篇游记类散文,“岳庙的树”是作者眼前所见之景,也是作者联想岳 飞一生的基点;②岳庙的樟树既叫香樟,也叫臭樟,与岳飞的爱国和忠君具有相似性,以树写 人,形象生动。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我认识的亚子先生 谢冰莹 我和亚子先生第一次会面,是在一九三〇年的秋天,当高尔柏先生带我走进他的住所时, 我竟有点像乡下姑娘初次进城似的感到忸怩不安。这并不是我胆小,而是我从来没有过这样规 规矩矩地去拜访一个名人的缘故。 亚子先生是这样地和蔼、诚恳,见到了他,真像一个孩子见到了他久别的母亲那么高兴!他有 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有时要很久才能继续下去,我小的时候很喜欢学口吃的人说话,以致 自己也在不知不觉间染上了那种毛病;长大后,虽然好了,可是一见口吃的人说话,我就要发 笑,而且笑得那么傻,有时个把钟头还不能停止。但对于亚子先生却是例外,不但从来没有过 笑的念头,而且格外增加了对他的景仰和尊敬的情绪。我知道他想要说的是什么话,有时他只 提一个字,我就替他说出下面的句子来。 凡是读过亚子先生诗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热情的革命文学家,虽然他今年已五十岁了, 但他的思想还像创办南社时一般先进。虽然他是一个不善于说话的人,但他的文章却写得短小 精悍而有力。比方在第二十四卷第五号《教育杂志》的“读经问题”专号上,他说:“时代已 是一九三五年,而中国人还在提倡读经,是不是神经病,我也不用多讲了!”又说:“主张读 经的人,最好请他多读一点历史,诵《孝经》以退黄巾,结果只有作黄巾的刀下鬼罢了!”这 里只是寥寥几十个字,已把那些提倡复古的道学先生骂得痛快淋漓了! 他不但是个聪敏博学的才子,而且是个多愁善感,充满了热情的诗人,但他绝不是愁自身 的什么问题,发些无谓的牢骚,他是忧时忧世,挂念一些为生活,为工作而感受压迫的朋友, 以及那些在苦斗中受难的青年。有一次他说了一句最使我感动而永远不能忘记的话:“我虽然 老了,不能直接去参加新社会的建设运动,然而无论如何,我是要尽量帮助大家的……”他说 这话时的态度十分严肃,而语气又是这样地诚恳、坚决,使听者感到无限的兴奋。是的,亚子 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少年,“老”革命文学家! 在这里,我要来一个小小的声明,亚子先生是不高兴“老”的,虽然有时和我们说笑话, 偶尔也会说出“我老了”的句子来,但他的精神和思想,永远是年青的。记得我们初次通信时, 我总是称呼他“长者”,他不但对这两个字不高兴接受,而且连“先生”两个字都不准用,要 直呼他的名字,他才高兴。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地谦虚,如何地喜欢年青! 凡是认识他的人,在第一次的见面后,就会在脑海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感到他是个最 好的朋友。记得前年一月,我同特第一次去拜访亚子先生时,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着特的手, 高兴得几分钟还说不出一个字来。我呢,呆呆的像一个傻瓜似的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结 果还是特请他坐下,他才放开了特的手。我们急于返湘,那天没有谈多久就走了。回到船上, 特对我说:“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像亚子先生那么热情的老人家,你看他的手多有力,我被他 握痛了。” 一九三三年的春天,我几乎苦痛到要自杀的地步。亚子先生是那样恳挚地劝慰我,鼓励我 拿出理智来战胜环境,不要白白地牺牲了自己有希望的前途!等到我将和特结合的消息报告他 时,他几乎快乐得发狂了,居然在梦里作起诗来,半夜里赶快披衣起床写好寄给我们。“十日 三传讯,开缄喜欲狂。”这是描写他知道我的精神有了寄托后的愉快与安慰。“冰莹今付汝, 好为护红颜。”读到这两句诗时,特从心坎里发出快乐的微笑:“这简直像丈人公写给女婿的 诗呢!”这话引得我也笑起来了。 本来他就有这么一个怪脾气,在高兴的时候,可以一天给你写一封快信,而里面所写的有 时仅仅只有几个字;如果遇到他不高兴时,你就是一连去几封信,他也不会理你的。 一九三六,六月于南村 (有删改) 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来塑造亚子先生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①直接(正面)描写和间接(侧面)描写相结合。先直接描写亚子先生对“我”的关 怀,然后通过写特读到亚子先生的诗后的反应间接表现亚子先生对“我”的关心。②概括叙述 和细节描写相结合。亚子先生对“我”的劝慰是概括叙述,半夜披衣起床写诗给我们的情景是 细节描写。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老 闷 班琳丽 老闷是个义士。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 老闷跟老蔫对门。两家的女人好比两家的鸡鸭串门,出大门,进对门,方便得很。男人 们又都不爱说话,她们便同病相怜似的,觉着投缘,也就好得跟亲姐妹一样。聚在一块儿免 不了牢骚,叨唠最多的,当然是她们的爷们儿,说摊上这样的活哑巴,比树叶还稠的日子就 像咸饭不咸,淡饭不淡,没滋味透了。 其实老闷跟老蔫不同,老蔫没话,因为他蔫;老闷没话,则是因为他有话不说。老闷像 个舞者,好的是肢体语言,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 那次他的二小子虎子偷了李寡妇家一兜酸杏,被李寡妇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好一番数落。 等李寡妇颠着小脚走后,老闷将儿子扔进粪堆的青杏疙瘩一个个捡了回来,拿手捧了往儿子 面前一放,嘴巴紧紧绷着,手指着“赃物”,眼瞪着儿子。他儿子就乖乖地一个一个拿了往 肚里吞,小脸跟眼睛挤一块了,挤出好多的泪珠儿,和着酸口水,流了一肚皮。 老闷不说,或者说他那肢体语言已告诉儿子:小子,“青疙瘩”吞多了,你脑瓜里跟种 庄稼似的,自会长出道理。 还有一次,邻庄上一个愣头青拎着砍刀来庄上骂街,庄上的人没伸头的。恰好老闷从城 里送货回来,赶上了,他东西朝地上一丢,紧前两步,铁塔似的在小青年面前站成八字,瞪 圆眼睛,指指自己的左脸。那愣小子被老闷的眼神激怒了,举起砍刀照着老闷脸上砍去。再 看老闷,还是铁塔一样站着,那小子却木头桩子似的,横地上了。老闷的颧骨跟凸额头上因 此贯穿着一条长长的刀疤,像搭在眼帘上的一根紫藤。 老闷是个生意人,少不了跟五行八作的人打交道,没话可不行。老闷也知道不行。他说, 只是说得极其经济、简约,比如这事成,就说:好、中、是了;不成就是:球、别、散了。 可但凡跟老闷合作过的人,总是后脚拎了重礼来求老闷八拜为兄弟。 常跟老闷合作的有个陈老板,这人做事巧诈、世故。他欺老闷是乡里巴人,眼力短,路 子窄,就经常在老闷的货物上采取地毯式寻“刺”,借机压价。 自己的货心里有数,砍不下价你不乐意,赔本我也不乐意。老闷的交易有一条底线,在 他的成本与同等货物市场价格的中间画着。生意嘛,讲究双赢,我不多赚,绝不亏本;你不 多占,绝不吃亏。 一天下午,陈老板将货物验了四个多钟头,价格一压再压。老闷烦了,脸上的疤像一条 暴突的血管,他突地站起身,一挥手,示意跟车的几个人装车走人。陈老板慌了,拉他到背 静处,说明缘由,说他老母亲要换眼角膜,手术费十几万,他一时手紧,才出此下策,实在 没别的办法。 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陈老板心疼地把四 万现金交到老闷手上,挥手谢客。没想到老闷一把抓住陈老板挥过来的手,将刚刚过到自己 名下的四捆“老人头”啪的一声拍到上面,再紧紧一握,点点头,转身走出门去。陈老板诧 异了许久。他过后懂老闷了,刚才是你的钱,现在是我的钱,刚才叫交易,现在叫帮忙。本 质不同,心情不同。事后不久,陈老板就提着重礼登老闷的门了,执意要拜老闷为大哥,并 许诺老闷的货物一律免检。 老闷做事,义字当头。大人不蒙,小孩不骗,权富不攀,贫贱不欺。义士! 村主任“闻香到”死后,村里再没人敢接任,怕呗,他家里还有“五只虎”呢。最后村 民推举老闷,一是老闷有领大伙儿致富的能力和资本,二是老闷不怕“五虎”,是“五虎” 怯他。 “好!”老闷说,此后便上台了,扎扎实实领乡亲们致富。事实上等于把他的生意拓展 到各家各户,收益大伙都有份。老闷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给儿子张罗婚事。他老婆嘴一撇: “傻种,没听说狼多肉少的理儿,不怕人家争份儿?”他眼一瞪,脸上是佯吓:娘们儿家, 懂球?老闷古道热肠的行为,许是表达这样一段话:狼多肉少,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狼多 了,地界大了,猎物也多,天宽地阔。 后来,有记者想把老闷推成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领军人物。老闷给来送信的乡通讯员只 一个连挥两下的手势。那通讯员闹了个红脸,对着老闷的后影一连说:“你看你老闷,你看 你这个老闷!” 有人说老闷那手势的意思是:别来这一套。 还有人说,老闷的意思是:跟着学就是。 老闷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费琢磨的人,可琢磨透了,也许就像有人说的,老闷是个火炉, 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 (有删改) 文中两次出现“义士”,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外婆的围裙 ①外婆所有的物件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围裙了。 ②小时候的我个子不高,站着只能到她的腿部。每次与表弟打了架,我都会挂着泪珠跑 去抱她的腰,一低头就埋进她的围裙里。我越哭越起劲,便将眼泪鼻涕连同童年都胡乱地揩 在了上面。 ③在我的记忆中,外婆的围裙和外婆形影不离,比幼时的我与外婆更加亲近。我因为个 子小,每次抬头仰望她总觉得高不可攀,可是只要看到她的围裙,不管多远,不管多高,哪 怕她满脸尘土,我也能准确无误地认出她来。 ④外婆的围裙系在腰间,它该是藏青色的,或许还是灰黑色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唯独 记得围裙的颜色与外婆满头的白发组成了一张鲜明的黑白照片。围裙是外婆由一件金丝绒的 旧衣服改制而成的,时间久了,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颜色,但仍然有些厚,摸上去粗糙不堪, 就像乱石铺就的小路,远不如现在的围裙那样精致秀美。围裙上凸起很多褶皱,像外婆微微 佝偻的背脊,承载了太多的柴米油盐、世事烟火。我尤其喜欢围裙上的气味,那浓郁的米饭 味和葱油味经久在围裙里隐藏着,厚重的油腻和尘烟都交织在围裙的纹理里。抖一抖围裙, 便有岁月的碎末翻落下来。 ⑤外婆是用围裙擦手的,她虽然也有手帕,可每次淘米下锅后,她总会习惯性地伸手在 围裙上揩两下,她手背上的皮肤皱得像树皮,但我却觉得很美,那像极了她围裙上一条条的 褶皱,又像是山间不经意流出的小溪,蜿蜒清澈。她坐在灶台处生火,幽暗的小角落里,有 微弱的火光落在围裙上,忽明忽暗,犹如波光粼粼的湖面,映着外婆日渐苍老的脸。 ⑥冬日的清晨,天光初晓,外婆就起床劳作。幼时的我总是贪睡,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 只看到昏黄的灯光下,外婆在低头系她的围裙,然后一转身又沉沉睡去。待到八点钟左右的 光景,外婆会端着早饭,迈着蹒跚的脚步爬上楼梯。我即便是在梦里,听到她的脚步声也会 醒来。早饭其实很单调,有时是稀饭,有时是菜泡饭。我最爱吃的是馄饨,但因家境清贫, 很久才能吃上一顿,我对馄饨的渴望,丝毫不低于对过年的期望。许是因为童年的欲望,以 至于现在我看到馄饨还是会垂涎欲滴。外婆总是会攒一段时间的钱去菜市场买馄饨,装在自 家的饭碗里,再用围裙一圈圈仔细地包好,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拿到熟睡的我的面前。她将馄 饨包缓缓打开,扑面而来的围裙熟悉的气息和馄饨的香味,将我所有的惺忪都湮灭干净。她 将围裙颤颤地垫在馄饨碗下,然后立在一旁微笑地看着我,偶尔跟我说上一两句话。等我吃 完饭之后,她帮我掖好被角,一边系围裙一边说:“我下去吃饭了,外面很冷,你再睡一会 吧。”而我也是到了许多年之后才知道,原来外婆跟我一样喜欢吃馄饨,她每次拿着我吃完 了的馄饨碗下楼时,总会偷偷地喝光那仅浮着几粒葱花的馄饨汤。 ⑦外婆还用围裙给我擦过眼泪,围裙边轻轻揩过我的脸,就如同一卷上好的人间烟火图 在我面前缓缓打开,我仿佛看到了外婆的青葱岁月。她也曾娇俏如花、娇羞不胜,是老台门 里最明艳的小媳妇,那时的她一定还没有围裙。她将自己一生里最美的时光都放进了这座老 台门里,炖在漫长的日光下。苍老的人世,慢慢熬成了汁,最终逼出一道道暮景残光浇洒在 她的围裙上。所以她病发得那样突然,甚至都来不及吃药治疗便撒手人寰。我想她必是早已 受够了这似水流年的荼毒,在离去之前任性了一把。而陪着她一同消失的还有那条灰不溜秋、 不起眼的贴身围裙。 ⑧在她离世之后,我曾去找过她的围裙,翻遍角落,却寻不见踪迹。 ⑨我立在她住过的房间里,忽然想起幼年她带我去看戏文,看的正好是《红楼梦》中“问 紫鹃”选段。那宝玉在黛玉的灵堂上不停地询问着关于黛玉的一切,问及鹦哥时,紫鹃这样 答:那鹦哥叫着姑娘学着姑娘生前的话。年幼的我,曾经问外婆鹦哥到底去哪里了。 ⑩外婆并未回答我,她坐在台门里的小椅子上,眼睛望向很远很远的地方,她的围裙妥 帖安静地附在她的腰上。 ⑪我低下头,却看见从围裙里慢慢升起一轮明月,照亮了我的小半生。 (有删改) 文章为什么要以“外婆的围裙”为标题?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 来 女 真 李大壮心疼。广州开往沈阳的火车票,两张票多花了二百。二百块钱啊!冯秋萍知道了, 更得心疼!在老家,冯秋萍抠门儿是有名的。吃不舍得,穿不舍得。养了一水塘的鸭子,鸭 蛋腌咸了,端午那天,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剩下的卖给来水塘钓鱼的。五年前的一套红秋衣, 已经洗得没底色了,除了夏天,一直套在身上。 车厢里挤满了回东北过年的老乡。行李架上塞得满满的,从广州出发时,过道上就有站 着的了。李大壮和李强,有座位。李大壮靠窗,李强挨着过道,父子俩肩挨肩,睡一会儿醒 一会儿,谁也不说话。两年前,年根儿底下,母子俩南下和他会合。李强在鞋厂做学徒,冯 秋萍给食堂择菜洗碗。一家三口,年在哪儿都是过,省了路费,还有春节加班的额外补贴, 挺好的事儿。没想到,这个元旦刚过,冯秋萍突然肚子疼。肚子疼她向来不当回事儿。肚子 疼对女人来说还算病吗?她不肯吃药。忍不住了,买了两盒止疼片。两盒药吃完,还是疼, 疼大发了,冒冷汗珠子,发烧,这才舍得去医院。去医院的路上,冯秋萍说:“我想回家过 年。” 就为她这句话,李大壮安排了这次行程。 火车有节奏的晃动让他昏昏欲睡。儿子李强不肯说话。他知道为什么。这孩子,还生气 呢。他也生气,生自己的气,气自己为什么没早带媳妇去医院。问题是:生气有用吗?! 卖盒饭的小车来了,他咬牙买了一份。放在小桌子上,往儿子那边推。儿子看他一眼, 不吱声,也不伸手。李大壮不管他,闭上眼睛。 有人从他怀里往外掏东西。一个激灵,他睁开了眼睛。儿子李强,正把他怀里的包袱往 外拿呢。小桌子上,饭剩一半,菜剩一半。菜盒里,绿色的油菜、惨白的豆腐,让他没有食 欲,却也只得强打精神,没滋没味地嚼着儿子给他省下的饭菜。老家的房子,借给表弟庆魁 住了。大年根儿底下的让人搬家,难为人啦。回老家过年的电话,一个星期前就打回去了, 不知道庆魁把房子收拾得怎么样了? 车过山海关。蓝天、白雪覆盖的原野,透明的空气,那是白天应有的景象。现在,外面 一片黑暗,他却精神起来,再也睡不着。瞟了一眼儿子。李强睡得正香。毕竟是孩子啊!一 家三口,其实最适应广东气候的,就是儿子。他从来没说过想家的话。过完年李强肯定要回 南方。李大壮没想好自己回不回去。临走时,他跟老板说的是活话儿。他还有退路。问题是, 他还能回去吗?那个城市,让他心疼! 火车终于在北站停下时,李大壮的腿,已经有些抬不起来了。他左手拎着包裹,右手提 着旅行袋。儿子扛着大编织袋,里面装着一家三口的四季衣裳,还有冯秋萍嘱咐他给老人买 的过年的东西。冬天的早晨,冷,心脏好像被冻小了,往胸腔里缩着,呼出的每一口气都化 成白霜,在空气中留下痕迹。这样的冷,曾经让他想念,现在,却让他伸出的手很快僵硬起 来。 通往靠山屯的长途汽车上,李强仍旧不跟他说话。他的心咚咚跳着,像一个没经历过世 面的年轻人。挂甲屯、毛屯、姚千户、杨千户,然后就是靠山屯了。他们在靠山屯下了车, 候车亭前,聚着好几十人。有男人,也有女人。都是来接他们的!庆魁冲在最前面,问他: “我二嫂呢?” 李大壮的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从上车,第一次有人问他话!家乡话! 李大壮举起手里的包袱。包袱里是一只精致的骨灰盒。五百块钱买的。一路上,他没敢 打开看,怕惊着周围的乘客。 “怎么不早送医院呢?!”在沉默而哀戚的目光中,李大壮看出了乡亲们的心里话。是 啊,怎么不早送医院呢?!广州医院的大夫也这样责问他。止疼片吃完了,还疼,疼得冒冷 汗,发烧,说胡话,哭爹喊娘,这才张罗去医院。李大壮的媳妇冯秋萍,这辈子就住过一次 医院。大夫说,太迟了,肠穿孔,怎么不早点送来?! 现在,面对眼前的这些乡亲,他忽然明白了,儿子跟他生气是对的。媳妇这辈子活得太 屈,吃没吃上,穿没穿上。最后一次,他得让女人活得值,他得大办,请吹鼓手来,请扎纸 活儿的来,把村长请来主事。因为村长收回养鱼塘,李大壮跟他翻脸,一气之下去了南方。 现在,人家到车站来接你了,你还计较那些事儿吗?看在女人的面子上吧。 过小年的头一天,靠山屯鼓乐震天。 李大壮一家,从南方回来过年了。 (有删改) 画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1.第一次出现在文章开头,点出老闷“义士”的形象特征,为下文写老闷“义”的行为做 了铺垫,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次出现在文章中间部分,既是对老闷帮助陈老板这 一行为特点的概括,又引出下文老闷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义”举。作者通过两个“义 士”,突出了老闷的形象特点,表达了对老闷“义”举的赞美之情。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出两个“义士”在文章中的位置,第一次出现在文 章开头,第二次出现在文章中间。然后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其用意。从 内容上来说,两个“义士”直接点出了老闷为人的特点是“义”;从结构上分析,可 重点思考两个“义士”与上下文的联系。 2.①“外婆的围裙”是文章的线索,在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②围裙是外婆辛勤劳作 的帮手,以“外婆的围裙”为标题,突出了外婆勤劳的形象特征。③围裙象征了外婆的 一生,外婆的围裙是“我”思念外婆的情感载体,以“外婆的围裙”为标题突出了文章 的主旨。 3.通过描写车厢的拥挤,交代了小说主人公李大壮乡村打工者的身份,揭示了乡村打工者 生存的艰难,营造了感伤的气氛。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应细读环境描写的内容,把握环境的特征,然后联系小 说的情节,从其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氛围的营造、主题思想的揭示等多个角度进行 分析。组织答案时,应遵循规范的答题模式,先指出环境的特点,然后指出环境描写 的作用,做到条理明晰,要点清楚。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查看更多